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优秀8篇)

时间:2024-11-26 作者:笔舞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篇一

20xx年,在业务主管单位市劳动保障局指导和市民政局监督管理下,东锅技校坚持“诚信办学、开拓创新、德育为本、教学为主、科学管理、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在教职工共同努力下,狠抓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管理、畅通招生就业渠道,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建立完善专业教研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将教学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此学校分别成立了专业理论教研组、基础理论教研组、铆焊实习教研组、车钳电工实习教研组,每个小组定期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对“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技校教材、课题的优化选用”“课程优化设置”等课题进行研讨,统一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完善教学制度。学校建立有“理论(实习)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教研公开课制度”、“理论(实习)老师考核制度”、“理论(实习)教学日志管理制度”、“实习教学交接班管理制度”、“实习教学安全操作规则”等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理顺了教学管理。

3、建立了教学观摩制度。教研组每月定期组织新聘老师汇报课及老教师经验课交流,通过教学观摩的开展,加强了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了教学水平。

4、严把毕业出口关。学校对所有毕业生实行毕业成绩与推荐就业挂勾,即凡有一门功课(含理论、实习)不及格者,校分配办不得推荐其就业。这样即保证了用人单位所需的学生质量,又从侧面给学生施压,增强了学生对理论、实习的重视。

1、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全校29个班级全部增设了“素质教育课程”,通过专门的课程讲授,对学生的理想、目标、行为习惯等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学生行为得到逐步规范,加强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

2、强化师德教育。

学校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对班主任老师的培训。专门开办了班主任培训班,提高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经验、和工作水平。

3、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两大阵地作用。

新生入学之际,学校及时召开校“第十三届学生代表大会”,公平、公正选出校团总支、学生会。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青春风采”演讲赛,“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赛”、“专业技能大赛”、“五·四卡拉ok赛”、“拔河比赛”、“希望杯篮球赛”、“优美教室评比”、“迎中秋联欢晚会”等活动。丰富了各班级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学生们提供了表现才艺的大舞台,同时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充实了素质教育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

认真办学、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为东锅技校赢得了好的社会声誉,技校每年的招生情况一年比一年喜人,许多学生家长慕名而来,为学生报读东锅技校。在自贡市部分职业学校招生难的情况下,我校每年招生任务都超额完成。20xx年学校春、秋两季招生共计812人,超额完成招生指标300多人。

学校办学28年以来,已先后安置了6000多名合格的学生。20xx年就业安置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300多名毕业生分别被安置到: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重型机械厂(东锅核电分厂)、东方日立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福斯特惠勒有限公司(美资企业)、成都龙泉长征机械厂(中国航天部属下)、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十八冶金集团、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五粮液集团普什模具分厂等优秀企业就业。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1、东锅技校是一所以机械类专业办学为主的学校,拥有良好的硬件基础,有近三十年的办学经验,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有完善的学校管理体系,有改制后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自贡市中职教育领域和民办中职教育中不可多得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的目标是与世界职教同步。近几年,随着学校声誉的不断提高,学校生源爆满,原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生源需求。技校需要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技校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从资金上给予扶持,创办我市特色职业教育,为解决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做出贡献。

2、学校收费标准低。对学生的收费价格仍按十几年前物价局核准的技校收费标准执行,特别是对于机械类技校此收费又太偏低。机械类技校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必须要有扎实的实习教学,为此要产生焊条,钢板,刀具等大量的工具材料费用,因此实习成本高,学校要保证充足的实习教学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如继续按此标准收费,学校将难以为继。

3、学校在未转制前与东锅厂培训中心属同一系统,共有一个鉴定机构,学校改制后则无鉴定机构。而学校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技能鉴定,因此希望解决我校技能鉴定资格问题。

4、技校的目标是与世界职业教育同步。学校向更专业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学校设想与大学及骨干企业联系,开发大学生职业教育及企业人力资源定向培养等课题,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协调指导。

5、学校教师职称一直跟工厂同步,但改制后存在着教师职称评定的归口问题。

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篇二

一、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本人的工作岗位虽然在后勤,但本人始终不忘学习。一是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每晚的中央新闻30分和地方新闻是必看资料,了解大事要事,增强法律意识;二是认真学习《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用心参加会计资格培训、年审等,促进工作更好更有效的开展;三是经常向行家里手学习,比如:在电脑操作中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就立即找张兴旺老师或者陈宝玉老师请教、探讨,请教、探讨后,就在大脑中记一遍,然后在笔记本中记载下来,再加以灵活运用,直至完全掌握为止。

二、任劳任怨,乐于奉献。

本人的工作岗位在学校财务室,财务工作琐事多,心要细,要求高,压力大,因次在处理每一件事时,都往往存在着必须的困难和复杂的矛盾。尤其是在学校欠债、经济不宽余地状况下,债务要还,学校的经费也要正常的运转。在这即要保运转,又要偿还债务的状况下,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就要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精打细算,统筹规划。在这心要细、压力大、琐事多的工作环境中,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既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乐观主义精神,又要有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爱校如家,不图名利,公道正派,埋头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的奉献精神。总之,工作千头万绪,本人始终本着认真细致的态度来完成每一项工作。

三、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于教育教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遵旨,既是一种崇高理想,又是一种政治要求,更是一种实际行动所在。学校财务工作负担者相应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自己的特殊的工作特点,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才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该办的事,要认真细致的坚决办,不拖拉;能办到的事立刻办,不等不靠;不好办的事,想方设法去办,不推不拖。一切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着想。在服务于教学的同时,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做到有计划的使用经费,从严掌握开支。按照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单据报销均需主管校长、分管领导审批签字方可报销。

四、谦虚谨慎,做好传、帮、带工作。

财务工作性质,衔接性比较强。在学校决定安排新人接我班后,我就先领着她到教育局、人事科、计财科、教育科、勤办;财政局、行财科、国库科、社保科、预算外局;区政府人事局、物价、局档案局;市社会保障局、市医保中心、市地税局等所要办事的单位走一趟,认认门户,作个交接,试着让她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第二步教她怎样报账,填写报账单,什么样的凭证,属什么科目或哪一级的科目。第三步教她怎样做帐。总之,我把我所明白的,毫不保留地传授与她。同时,自己要谦虚谨慎,向她人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篇三

我自参加工作近11年,其中10年都从事班主任工作,我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模范地遵守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岗位规范,自觉遵守了社会公德、严于律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从不做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事。

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积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我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20xx年县质量检测中我教的四年级数学获全县第五名,并获县政府嘉奖。xx年县质检我教的两个班的数学获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获领导的好评。在《小学数学思想建构》的课题研究中我担任主要工作,其中的示范课由我主讲。xx年在邢台县第一届邢台名师评选中我获得邢台县名师称号。

因我十分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近11年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党和人民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近11年里从未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

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严格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校长的指示和要求,结合我校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工作。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我通过总结发现班里的干部只是全班同学的少数,针对有许多学生当不上干部,其能力也势必得不到培养的情况。为此,我广泛听取意见和讨论后,在中队会议上郑重提议:是否能实行“轮换制”制度,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这个活动引起了学生广泛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一时间,班级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习、纪律、各项活动都有了崭新的面貌。就这样,班级里几乎每位学生都当过干部,不仅培养了全体同学的能力,也使同学们认识到“干部”的真正含义。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大大增强,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在学校每学年度一次的优秀班级评比中,他所带的班级经常是优秀。

我时刻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深知爱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从不嫌弃后进生,注意从思想上、学习上多关心、多辅导,给予“偏爱”,如让多年染上坏习惯的张宁同学最终重归于好,还从生活上多照顾、多帮助,给予“厚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继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为我校的顺利发展继续做出新贡献。

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篇四

耿城中心学校小学部现有专任教师49人(在岗45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9人(其中5人未聘、2人低聘);区级名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6人;下设4个教学点,共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4名,其中幼儿101人。

1、认真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备课到位,强调教师必须提前按课时写出规范性教案,要做到“四有”、“四备”,即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依标(课标)扣“本”(课本)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备导言(激发学生兴趣和要知欲望)、备板书(纲目清楚、直观形象)、备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备练习(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梯度、密度科学合理)。为了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达到教师备课“常备常新,常教常新,常研常深”的目的,同时考虑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我校要求各教研组建立并完善自己的集体备课资源库。根据我校实际,教务处规范了教案书写格式,强调体现学生活动,体现课后反思,强调教案的适用性、创新性,强调超前备课,强调因材施教,当然也提倡书写“个性化教案”。同时强调集体备课,开学前,教研组长组织教师们集中备课,协调好一学期的具体备课分工计划,让各位教师提前搜集资料,写出“可圈可点”的教案,然后大家共同评议、修改、完善,形成教案母本,实现教案资源共享。

2、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处主渠道,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掌握必需的教学艺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具有适应课堂教学的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力求课堂教学简约、扎实、有效。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提高课堂效率。我校非常重视常态课的研究,学部校长、教务处不定期巡课,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反馈。为了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学校领导千方百计抽出时间走进课堂,随堂听课,以督促教师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行政听课时不仅看上课,上完课随即叫教师把教案拿来检查,看教师是不是按教案上课;同时还翻看学生的作业,了解本班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批改情况。听课后与上课教师耐心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引导教师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督促其教学相长。根据我校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厌学,上课根本不听;教师上课缺少吸引力、感染力。针对这一实际,本学期我们要求教师上课特别要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从而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敲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使学生在心求通而不得时开其意,口欲言而不能时达其辞。从下学年开始,我校打算实行挂牌听课制度。把每个教师的姓名做成牌子,每周不定期在早晨把教师的名字挂出来,挂到谁就听谁的课。

3、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掌握技能的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我校对作业的要求是“四要”、“四不准”。“四要”是作业量要适度,质量要高,格式要严、批改要快。教师设计和布置作业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收举一反三之效,不以数量取胜,要以质量见长,通过多样的题型,多变的形式、体现出综合检测,学生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内容。对各学科的作业格式、书写规范、订正规矩,都做严格要求。同时,学校提出了不准不批改作业、不准让学生代批作业等硬性规定。以期达到量少、省时、高效的作业目的。我们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精挑细选,符合学生实际,限制教辅用书的使用,提倡布置延时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各科作业量要协调控制,凡学生做的作业(包括基础训练)都要全批全改,每次作业都要有批有改,有改有批,有批阅日期、批阅等级,有激励性评语,要使用统一规范的符号批改。教务处每学期定期进行作业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同时我们还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作业布置情况及批改情况。每学期末进行优秀作业展评及优秀作业批改的评选。

4、认真辅导。

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学生夯实基础和拓展延伸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辅导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

我校辅导对象包括学优生和学困生(主要是学困生),真正做到提优补差。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要求教师辅导时热情耐心,尤其要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高。每学期还制定补差计划,对学生进行现状分析,引人而异地制定详细的辅导措施,并对该生进行阶段考查效果跟踪分析,不放弃一个学生。

5、认真组织考试。

考试(测验)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监控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我校各年级按学科及时组织单元知识质量测试,期中、期末由学校组织统一进行质量调研。考试形式以口试、笔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紧扣单元知识的重、难点,合理编排,难度适宜,体现实践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真正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期中教务处组织教师自主命题、期末区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监考、统一阅卷、统一标准,提高了考试的信度。每次统测后要求任课教师针对本次考试从班级现状、存在问题、提高措施三块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教务处也对整个年级的考试情况逐项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研结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便任课教师及时查漏补缺。

6、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是现代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对自身专业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和提高。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并确定反思自己的意识和反思内容,在实际的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反思水平和教学水平。

为了让每一个教师都成长为反思型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建议青年教师每课必须有教学反思,其他教师每周不少于一篇教学反思。每次检查教案时把检查教学反思作为重中之重,发现写的好的教师在教师会上点名表扬,对写得不好的教师当面交流,指出其不足及今后改进的地方。同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1、课程实施管理——精当

为了确保学校常规工作正常运行,我校严格执行教育政策法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努力开齐开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条例》。教务处每天对各班的上课情况进行巡视抽查,杜绝了随意调课、让课、占课和无人课的现象。同时还采取了各班填写“教室日志”和“教师到岗情况记录表”,教务处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常规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坚决杜绝各种违规现象。

2、计划建设与管理——超前

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我校每学期初定期召开教研组长、村校负责人工作会议。反复讨论拟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科研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工作重难点和完成各项教学、教研任务的具体措施然后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兴趣小组负责人围绕学校计划,拟订各级各类计划。

制定扶优帮差活动计划。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期初,每个教师分别订好扶优帮差活动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要求作好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辅导记录。

3、常规制度管理——明细

为了使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使得教学工作有的放矢,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完善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修订了“耿城中心学校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暂行)”、“耿城中心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暂行)”、 “耿城中心学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二、三设备管理人员职责和管理使用暂行规定” 、“耿城中心学校小学部教学质量检测管理制度”等,制定了“耿城中心学校教学常规基本要求(试行)”、 “耿城中心学校备课检查量化考核细则”、 “耿城中心学校作业检查量化考核细则”等,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制定制度时,我们努力呈现一种细节化的规范,体现了我们对细节的追求。但同时,我们又倡导百花齐放,“在统一中追求自由,在标准中追求特色,在一致中追求个性”。

1、教学常规环节检查与督促“实”

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各教研组每学期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案例与反思2次;为督促各教研组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的质量,负责联系教研组的行政领导定期与不定期对教师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各教研组均把检查教师教案落到实处。二是教务处加大教学中的“备(课)、教(学)、辅(导)、批(改)、考(试)、研(讨)”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每学期抽查2次。抽查结果显示,各组教师作业适量,补救措施具体;每次检查、抽查结果都认真作好小结,进行评比,并在教职工大会上分析公布。三是督促班主任每学期终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并根据评语的质量进行评比。四是校行政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学期的均听课在20节以上。五是每学期抓好教案、课件、作业等的展评,建立学生作业反思、错题难题记录本,评出优秀教案、记录本、作业等,并进行奖惩。

2、教师业务学习“实”

为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唯一途径是不断学习。为此我校全体教师根据区局、学校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要求教师选一些自己爱好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并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学校阅览室还征订了一定数量的教育刊物,以切实提高师资水平。学校还坚持统一组织教师进行隔周一次业务学习,并要求做好记录。

3、强化集体备课,践行课堂教学新模式“实”

学校发挥教研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全体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研究教学建议案,研究教材,备学生、论方法、注过程、备资源。践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学期初根据本校实际,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研究教学建议案,并提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上课教案,然后通过个体授课、集体评议再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另外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每月一次;这样,通过集体讨论与个体操作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集中群体智慧,优化了教学过程,切实地增强了教师理论水平,较好地提高了课堂的实际效益。

4、开展课题研究“实”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正在实施的有小学数学省级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结构的研究与探讨》、小学语文市级课题《生活作文——让学生做生活的代言人》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5、大力鼓励教师开门讲课、推门听课,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学校重视督促教学过程。变以往安排听课的检查方式为随机“推门”听课方式,每隔段时间行政领导携相关老师随机进教室听课,并及时检查其教学方面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听课反馈,指出存在问题,并多予以青年同志以鼓励,使教学监控更富实效。

6、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不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上示范课,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学校组织各教研组每学年开展一次跨区县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开阔教师视野。

7、建立教学反思制度和教学论文撰写制度

9、做好“师带徒”结对子工作,造就一批校、区骨干教师队伍。

结合课堂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积极开展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评选活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一方面充分发挥名师、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为年轻教师成长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通过校级骨干教师的评选和师徒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主要领导和区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除上课外还必须带一个青年教师,与之结成师徒对子。此项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我校和学部的特色。

10、做好表率作用

校行政领导必须参与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并担任主要任务;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期的均听课在20节以上。

1.为营造学生爱国爱校、知荣明耻、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写作、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修养,传承中华艺术瑰宝,于是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素质教育成就展览”,每学期出一期学生习作集《金桥》。以班为单位,将班里的同学的手抄报、书法、绘画、剪纸等优秀作品以展板形式展出。既增强了校园文化气息,又激发了学生的发展欲。

2.坚持开展“每周一诗词”诵读活动。以古诗词的诵读为切入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建以“中华经典古诗词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热爱和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发掘中国古代经典诗词中所蕴藏的智慧、哲理和魅力,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成果优秀教师的表彰和落后学科教师的函告约谈机制。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们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做得更好。

1、落实常规方面,在讲时效上尚有一定差距,速度不够,在常规工作抓落实方面不能以快制胜,我们常说,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同样,时有限定之期,只有抓落实的时效性增强了,常规工作的开展就不会变得被动。

2、在常规落实的实施上,创造性不够,还不能够跨越更进一步的门槛。语文教学重视了作文,甚至有时能把练笔当着作文来重视,但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涉猎甚少。数学学科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连续性。语文学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学科,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都与学生所处的年级所要达到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3、教研上还不能把其他教师的优点化作自己的经验。对他人的做法不能更深入地去体会,一谈便过,没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去寻求豁然开朗的内心体验,因此,教师的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要提高尚需一段时日。

4、在教学质量分析上,深入力度不够,教师间缺乏协作精神;今后拟将建立学校名师工作室,引导教师潜心钻研、精诚合作,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兴校。

一次考评活动的开展,就会有一些促进,我们力争一如既往地把教学常规工作做好,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恳请考评组专家对我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篇五

密云县明日之星艺术培训学校成立于1997年12月,学校在县教委、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遵纪守法、重质守信、严格管理、积极遵照县教委、民政局的指是去做,积极参加主管部门召开的各项工作会议并及时向校领导汇报、传达会议精神及其它学校好的办学方法,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不足,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构,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办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得到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由于文化馆还未迁入新的办公场所,学校的培训工作重点放到了基层,教师们在年初全部深入到基层进行免费培训(舞蹈、秧歌、交谊舞等)。从今年1月份到6月底,培训达56课时、培训艺术人才1200余人。除了对基层进行培训,我校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部分教师到北京相关专业院校进行培训,涉及到摄影、书法、音响等各门类。通过培训,我校的教师们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充实了头脑、开阔了眼界,这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将我县的文化艺术培训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6月至10底,为了丰富城区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完成“四进社区”活动的任务,我们与县文化馆、宣武区文化馆联合开展了“文化共建手拉手、百场培训进社区”活动。

此次活动本着城乡、优势互补的原则,拟在密云县县内十大广场社区开展百场文化艺术培训(包括:地书、抖空竹、国标舞、合唱、秧歌等10项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水平和居民的整体素质,并力求通过培训引进和培育一批比较占优势的文化项目,争取达到社区文化技艺“一园一品”,逐步培育一批具有密云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队伍。

在兄弟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全体学员的努力下,历时四个月时间,取得了丰硕成果。四个月的“文化共建手拉手,百场培训进社区”活动拉近了城乡文化的距离,增进了城乡兄弟单位的友谊,推进了城乡文化和谐发展。

培训期间,培训教师除了我校、县文化馆的教师外,还特聘请了原北京市职业戏曲学院院长、全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老师;北京市河北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演员王凤枝、王应会老师;北京著名评剧演唱艺术家、两次获得戏剧梅花奖的谷文月老师;国际标准舞专家王总民、刘晓平老师;北京市空竹协会李会长李连元和刘振玉老师等来我县授课。艺术家们不顾旅途劳累,冒着高温炎热,亲自为学员面授理论知识,手把手示范辅导表演技巧。学员们深受感动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基层文化骨干接受知名艺术家培训,尚属首次”。每一名学员都十分珍惜培训机会,踊跃报名参加,刻苦练习,目前此项培训活动已圆满结束,学员们已经基本掌握抖空竹、地书、轮滑、新秧歌、戏剧、曲艺、国际标准舞、合唱、鼓乐、舞台花会这十项内容的表演技巧。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共举办132场培训,超出了预期的100场,培训艺术骨干12315人次,骨干年龄最大达80岁,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参与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成果之显著前所未有。

通过“文化共建手拉手、百场培训进社区”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反映非常强烈。都感言“这种培训很好,我们非常喜欢,希望能够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经过实践,我校越来越体会到,办群众喜爱、需要的艺术学校是我们的办学方向和宗旨。

2、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总之,密云县明日之星艺术培训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怀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成绩只属于过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在县教委、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创新办学思路,团结艺校教职员工,大胆实践、遵纪守法、服务于社会,使艺校办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培训班,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首都文明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篇六

我校本着“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进步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教育宗旨,发扬“和谐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发展“生本”教学的内涵。

(一)设计

我校实施生本实验以来,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及效果的逐渐显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教师、学生和家长心中,成为自觉的教学行为。20xx年,我们在传承“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分科主题教研”、“约、磨、赛三课教研”、“研训结合教研”等一系列探索。

(二)实施

1.专家引领,理念先行

长期聘请生本课题组的语文教研员余老师和数学教研员梅老师、时常邀请市教研员到校指导教师,不断更新理念。20xx年实行语文主题学习课题实验后,我校还聘请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团核心成员毕英春校长、余云德教研员等专家,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不同层面、不同专家、不同主题的学习,博众人之长,为我所用。此外,我校还充分发挥市镇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等身边宝贵资源的作用。

2.主题教研,课型整合

结合科组的教学特点,近三年,我校坚持主题教研,以课型整合为切入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形成语、数、英三科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语文学科:以“趣味拼音,游戏识字,大量阅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读写结合,单元整体”为实施策略,探索语文主题学习模式,构建“趣味拼音课”、“游戏识字课”、“单元导读课”、“精读感悟课”、“略读拓展课”、“自主习作课”、“单元评研课”等多种1+x的课型,逐步完善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和体系。

数学学科:以“先学后教,单元推进,整体教学”为策略,深化和完善“三步三环”学习模式。构建了“认识课”、“练习课”、“知识整理课”、“评研课”四课一体的单元整体教学课型,深化和完善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和体系,创编出五种配套使用的教学用书,并逐步向外推广。

英语学科:以“文本为主,绘本提升,双本合一”的思路探索“文绘”双本学习模式,以单元教学为整体,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单词课”、“对话课”、“阅读课”、“写作课”等英语课型。

综合学科:以“注重体验,加强合作,愉悦有效”的教学思路,探索“体验合作”学习模式。综合学科的教学侧重于技能的掌握,落实测评方案。并结合课程构建,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型。

3.三课并进,促进成长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进一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从20xx年开始,我校开展“约课——磨课——赛课”三课并进教研活动。约课:通过每学期教师主动向科组教师约课、行政约课的方式,借助他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课堂实效;磨课:多人磨一课,一人磨多课,一人多磨一节课等不同形式,不断上课——反思——再磨——再反思的反复历练过程,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赛课:每学年进行赛课活动,由科组选派新、老教师同台竞赛,全校教师观课、评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训结合,提升效率

近年来,科研、教研、培训的任务逐步增多,为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效率,我校采取“研训结合”措施。做法就是:教学中的困惑点,就是小课题的切入点;每周的科研手记,就是教学反思和实践笔记;课题成果的汇报和展示、“实小特色讲坛”、“科组小讲座”等形式,就是教师展示、分享、学习和提高的平台。使得教、研、训三方面工作有效整合,促进提升。

(三)措施

1.以主题学习为突破口,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今年初,我校积极引进李希贵校长倡导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全校语文老师学习先进的理念,观摩生动的课堂实例,听取丰富的经验做法。自成体系的配套教材系统和学生课堂上的优秀表现,坚定了全体教师实践主题学习的决心。同时,我们承接“生本”的基础,开展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活动,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例子”作用,努力让课堂变得轻松,让语文变得简单,让教学变得高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负担。目前,各年级1+x课型正在积极实践探索中。借着这股热情,我们又推进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

2.以完善评价手段为杠杆,推动教师抱团成长

在日常管理及期末评奖中,改变以往只奖励业绩突出个人的做法,运用捆绑评价策略,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合作、抱团成长。这种做法,有效抑制以往个别教师喜欢单兵作战的不良现象,大大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团队意识及集体荣誉感,促进教师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形成学习共同体,推动教师合作,抱团成长,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3.以开发小课程为着力点,丰富教学内涵发展。

在让学生学好各门规定课程的同时,我校还坚持发展个性。为此,我们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老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鼓励老师创新,大胆搞课堂改革。在数学“三步三环”、语文“主题学习”和英语“绘本阅读”外,体艺综合科有“小乐器进音乐课堂”、“武术项目进体育课堂”、”创新科技进科学课堂”等。还有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体育节”两大特色节会小课程,丰富了学校教学内涵。

(四)成效

1.教师梯队建设稳步推进。一是骨干教师发挥中坚作用。通过近几年镇教育局的教师聘任考核,市镇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以及学校教研活动的不断促进,老师们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不断成长为镇、校的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我校共有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教学能手3人,镇学科带头人7人,镇教学能手9人,占学校教师总人数近1/2。二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由于人事的调动和聘用,我校去年一下子进来了11位老师,相当于全体教师的1/4。如何让这1/4的新教师以最短的适应期融入学校的工作与生活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一年来,通过师徒的结对、约课、磨课和赛课等全方位的培训引领,这批新老师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在短短一年里取得了市镇多项荣誉。这些年轻的新鲜血液,让我校的教师队伍更加生机勃勃,更具活力。

2.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课堂灵动:实小课堂一直努力实践“生本”理念,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小组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全面铺开多年,学生们在课堂上能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得到很多外校借班上课的老师,以及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竞赛绩优:近几年,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不断提升。上一学年,共获得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6项,市级荣誉82项,镇级荣誉154项。

3.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去年,我校毕业考核语、数、英三科两率一分均超镇、市平均水平,较前两年有所进步。

1.课程建构,继续整合开发。深化素质教育必须从学习方式和课程建构这两方面同时展开。多年来,我校在改变学习方式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但在整合和开发课程方面需加大力度和速度。

2.课堂改革,继续乘风破浪。数学科已形成了相对系统、稳定、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汇编系列教材。语文“主题阅读”和英语“绘本课程”等方面要加快研究,争取有所突破。另外,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校本实践活动,打造高效课堂。

3.教学质量,继续努力提高。重视对单元自查、抽测考核的质量分析,深入研究复习计划的有效制定,注重课堂笔练效率以及辅导方式方法的研究,力争年年有提高和进步。

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篇七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与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体制尤为重要。每学期,我们健全以校长、副校长、少先队总辅导员、班主任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理顺学校党支部、教育工会、教导处、少先队组织在德育工作上的相互关系。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德育工作者,要在不同的岗位担负起育人的职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1、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采取多种形式对教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学习。每周一下午教师例会时间,由学校党支部组织教师政治学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建立升降国旗、唱国歌制度。坚持每周一晨会时间升国旗,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及“五爱”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作用。根据活动制度,切实保证班队会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要求每节班队会于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4、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开齐开足课程,杜绝挤占现象,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要求其他学科教学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5、建立学校班队工作评比制度,此项工作由学校少先大队部组织,对照《班队工作量化考评细则》,根据各中队到校情况、守纪情况、卫生情况、学习园地及宣传栏出刊情况进行评比,发挥流动红旗的激励作用,期末根据少先队日查周评结果,分年级组评选先进中队,并予以奖励。此项工作锻炼了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学生文明习惯逐渐养成,集体观念大为增强,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6、每逢重大节日,抓住时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全乡性的“体运会”和“xx乡小学生艺术节”是我们的传统活动。

7、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家庭访问、家长座谈、普法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普法教育,给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学期末,我们根据德育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认真撰写德育工作总结,将总结材料整理归档,作为德育工作考核的依据。通过努力,一个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已在我校形成。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实课程,确保正常教学秩序。严格执行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按规定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杜绝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现象。

2、狠抓学校教学管理。学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教师考勤请假制度等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坚持工作日志记载。要求教师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并在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教案、批改作业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予以公示,让全体教师互相交流、参阅、评议。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

3、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每学期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学习培训计划和教研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坚持每个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优质教案,参加一项课题研究,并经常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外地先进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认真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校于xx年10月参与了“提升xx小学教育质量”国家级课题研究中的“攀登英语”、“xx小学数学能力提升”、“管理者素质提升”三个xx项目实验;参与了一个市级数学课题、一个县级语文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科研研究正在有条不紊进行,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4、重视文艺体育教育。学校开齐开足了各项艺体课程,成立了各项兴趣小组,坚持“两课两操”活动。保证了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增强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去年我校成功举办了xx乡小学第三届儿童艺术节和冬季小学生体运会,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5、规范资料档案管理。我校成立了学校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规范学校各类档案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做好学生入学工作,及时办理转学、休学、复学、毕业等手续。同时做好学生的防辍、反辍工作,严格控制学生休学和流失现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采用了减免、缓交生活费、簿本费等办法,确保学生放心入学、安心读书。

6、落实常规检查评估。根据县局精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总务处成员组成的xx乡小学教育常规管理工作评估小组,于4月8日—10日对下辖24所小学的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评估组首先根据我乡实际将村完小分三个系列进行评估:完小系列、三名教师以上学校系列、三名及三名教师以下学校系列。评估通过查阅资料、察看校容校貌、推门听课、调查学生等方式进行,对24所小学的德育教育、教学常规、后勤工作、安全文明等4大项指标60余小项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检查评估,并依照评估标准统一打分评比。对各校取得的成绩予以了肯定、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正并提出改正意见,要求相关学校限期整改到位。

1、严格财务工作管理。我们制订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做好经费的预算及审批,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有效合理地使用学校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采取统一规定的收费发票,收费项目及标准公布上墙,接受群众的监督,杜绝了乱收费的行为。

2、有效提高设施效益。学校始终加强图书、教学仪器、体育器材及师生生活设施的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并做好图书、仪器、器材的使用登记工作。

3、尽力营造育人氛围。坚持服务育人宗旨,努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注重学生食堂、宿舍、校园环境的管理,尽力做到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制定了后勤工作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并真正落到实处;成立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使校园内无摆摊设点现象,校园周边无网吧、无噪音。

1、努力建设规范校园。我们认真抓好校园整体布局及规划,对学校进行了整体规划,合理配置校园设施及教育教学用房,认真维护校园良好的秩序。经过努力,我校校园建设正在逐步进行。目前xx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均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石化综合楼正在兴建之中。校园绿化建设也正在逐步实施之中。学校的宣传栏、班级的黑板报均定期进行更换。这些充分优化了育人环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空间。

2、认真搞好卫生保健。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建立健全了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了厨房、寝室的安全卫生督查,加强了的寄宿生的辅导与管理。

3、切实做好安全防范。我们始终把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工作首位,抓紧抓实抓好。我们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与各村完小、各部门、各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通过开展校园创安工作专项检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开展安全工作自检自纠,排查安全隐患。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责任和防范意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利用国旗下讲话、早会、板报、宣传栏等场合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一年来我校没有发生意外学生伤亡事故等现象。

4、加强留守学生管理。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辅导与教育,使我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到位。

1、我校参了国家级课题《提升xx小学教育质量项目研究》的子课题《小学英语能力提升项目研究》的研究,“攀登英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通过简单的情境会话、校园广播等方式使学生耳闻目染,充分感受、感知英语,成为我校一大特色。

2、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我校于xx年7月成立了xx县第一个“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签订留守儿童帮扶协议,设置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进行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使我校留守儿童在校真正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我校在学校教育常规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照《xx县中小学常规管理工作评分细则》进行自查,自查结果较为满意。但也存在一些缺差,我校正处于建设阶段,校园绿化、美化及整体布局还不是很到位。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努力奋斗。

学校研学报告 学校工作报告篇八

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我校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学校在省委、省的政府及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我校“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治校方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办学方针,坚定地走内涵提高的发展道路,通过广大师生医护员工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许多领域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一)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截至“十一五”末,学校设有29个本科专业和方向,本科生在校人数(包括7年制)达到8832人。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校硕士研究生2842人,博士研究生251人, 比“十五”末分别增长159%和172%。临床医学院学生4809人,成人教育学生达到近万人规模。20xx年,学校首次规模化招收来自19个国家的51名国际学生,开创了我校留学生教育的新局面。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落实《安徽医科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案》,开展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转变”,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新增《流行病学》、《临床药理学》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两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展教学水平中期评估,建立健全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推进临床学院制教学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完善教学基地准入评审制度,推进教学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三级管理模式已经形成。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研究实力显著增强

学校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以高层次人才的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稳步推进“四个培育”工程。科研水平在全国高校排名大幅提高,自然科学研究保持安徽省属高校的领先地位。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87项,连续3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科普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领域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易感基因”研究成果被科技部评为20xx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达1.45亿元,较“十五”期间增加了20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973”计划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20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和资助经费连续9年保持递增,稳居省属高校首位。承担的科技项目,实现了以省内资助为主为向国家级资助为主的跨越式转变。

20xx年学校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准为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增1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115”科技产业创新团队。学校积极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异地实体共享,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三)夯实学科学位点平台,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

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制定《安徽医科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xx-20xx)》,打造特色学科群。继续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增强新建学科、一般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学科之间的协调合作和平衡发展。

皮肤病与性病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药药理学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实现学科建设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12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达到42个。新增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公共卫生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四)深化干部人事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再创佳绩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完成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制定《安徽医科大学“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创新用人机制,完善以全职聘任为主、兼职聘任为辅的用人形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海外兵团”,多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0xx年首次面向海内外选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学校连续第三次获得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四百工程”,选派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或研修,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出国培训的长效机制。深入落实“百名博士”培养计划,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目前,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8.8%,比“十五”期间增加32.1%。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7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3人,省高校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4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 3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分会的主委,5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10多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新增各类用房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完成了科教大楼、新图书馆、体育馆、研究生1、2号公寓楼、和平苑职工点状楼、南校区基础实验楼、连廊工程等10多个较大建设项目。完成教学用房、学生宿舍、老图书馆、第二行政楼、职工住宅及荷花塘维修改造工程,校园面貌修葺一新,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20xx年我校荣获省“绿化模范单位”称号。3号学生公寓楼、教学实验综合楼、一附院肿瘤治疗中心、附属医院医疗集团东区项目等重大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投资1.7亿元用于教学、科研设备购置,获得国家财政部5050万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专项经费,打造优质实验教学平台。

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校园数据中心机房如期完工,建成学位论文、教学参考书、虚拟参考咨询等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电子文献及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使用。实验动物中心成为省内第一家spf级实验动物中心。推行电子政务,实现网上办公。

(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治校能力进一步提高

成立学校发展规划工作领导组,加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办学指标体系研究和应用,做好学校发展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重视调查研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学院管理体制改革。顺应高等医学教育和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形势,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医院管理处、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所等机构。

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完成校办企业改制工作。成立学校招标工作办公室,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招标、采购行为。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严肃财经纪律。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健全审计工作制度,加强工程领域的审计监督,促进管理工作中的内涵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和校内行政监察,规范干部责任追究行为。

(七)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办学声望显著提升

牵头组织成立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安徽省大学生村医工程”研究,为推动安徽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北京地区6所军队临床学院建设成效明显,临床学院已达45所。与德国乌尔姆大学、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日本千叶大学、九州大学、意大利巴里大学、台北医学大学等建立友好关系,在科研合作、师资建设、学生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八)大力抓好民生工程,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在和平苑集资建设高层教职工住宅216套及点状楼10套,职工住房补贴和公积金大幅提高,生活待遇进一步改善。重视办好学校食堂,学生第一食堂和南校区两个食堂均获“a级”食堂称号。积极开展春节、教师节等节日慰问活动,坚持看望生病住院的教职工和帮助经济困难户。积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形成以“奖、贷、勤、助、补”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体系。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学校连续获得全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重视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施行校长与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和防火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了集监控、报警、消防、调度为一体的全天候监控报警系统,制定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确保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在二级机构开展年度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考核,逐步建立我校安全稳定工作长效体系。

(九)推进附属医院建设,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

依托学校品牌效应,整合优势资源,成立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在4所直属附属医院施行目标管理,推动直属附院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医教研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附院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医疗、教学、科研指标连创历史新高,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外科和门急诊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保持省内龙头地位。二附院于20xx年建成开诊,各项医疗指标快速攀升,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教学科研成果初见成效,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四附院于20xx年顺利揭牌,发展步入正轨,拟选址迁建具有张床位的三甲医院,已获省发改委批准,被列入20xx年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附属口腔医院医疗业务工作量不断攀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扎实推进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工作,继续拓展临床教学基地,继附属省立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一院)之后,新增附属安庆医院(安庆市立医院)、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二院)、附属巢湖医院(巢湖市人民医院)等非直属附属医院。形成以10所附属医院为龙头,45所临床学院为骨干,36所教学医院为补充的临床教学基地网络。

(十)大学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大力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举办“校庆80周年”和“内迁安徽60年”纪念活动,开设素质教育的品牌栏目“医学与人文大讲堂”及“东南学堂”,建设档案馆、校史馆,深入挖掘大学文化建设资源和建设内涵。举办以“好学力行、造就良医”和“求真、求精、求新”为核心内容的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加强校风、学风督查,加大对考风考纪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

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继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改进,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庆祝北京奥运会等过程中,广大师生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连续两次获得省“文明单位”称号。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学校事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和新突破,每一个安医人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的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励精图治的结果;是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同心协力,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党委、行政,向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办学空间不足,办学经费紧张,办学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改革创新力度不够,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要求;办学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一些关系师生医护员工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还需继续努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全校上下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的发展眼光,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十二五”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内涵、强化特色、重点突破,全面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我校“一校跨两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深远的发展前景。80余年的办学积淀以及“十一五”期间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学校实现事业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氛围。我校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提升内涵,强化特色,创新机制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升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和增强文化引领能力为引擎,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保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当前,学校党委、行政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今天上午各代表团分组讨论、审议了规划征求意见稿。我们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要稳步发展办学规模。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长学制和研究生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发展海外(境外)留学生教育。到“十二五”末,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达到12000人左右,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4000人以上,其中博士研究生400人左右。临床医学院学生6000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人。境外学生400人。

二要积极打造“国家级”品牌。新增药理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8个。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以上,国家级创新团队1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有新突破。力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立项突破100项,国家科技奖1项以上。争取实现“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目标。

三要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后五年,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努力实现质量工程项目在国家层面全覆盖,保持在省内的领先地位。力争办出3-5个在国家级层面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本科生考研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进入国内先进院校行列。

四要显著增强科研实力。年均科研经费突破6000万元,立项科研项400项以上。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以上,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5支。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以上,年均获省级科技奖20项。年均发表科技论文3000篇以上,sci等三大论文检索收录论文300篇以上;年均申报及授予专利20项以上。

六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生师比调整为16:1左右,稳步增长教师总量。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90%以上,其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以上,高级职称比占45-50%,正副高比为1:2左右,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达70%左右。重点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100名海内外特聘教授和学术领军人物,培养、选拔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造就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七要深入推进国际合作。巩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的多层次交流合作关系。建成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2个。推动学术骨干、管理骨干海外培训。扩大青年教师和本科生、研究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八完善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改革,健全学校各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构建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运行体制和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能。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机构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的作用,保证民主渠道畅通。

九全力提高硬件保障水平。超前布局,完成新一轮校园整体发展规划,形成“一校四区”的战略布局,较大程度解决制约发展的硬件瓶颈,为教学、科研、医疗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支撑。

十要加强附属医院建设。完善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推动医、教、研共同发展。推进直属附属医院的临床学院制建设,优化整合医、教、研资源,组建安徽医科大学医疗集团。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形成3-4个国家级特色学科群,学科建设和医学研究跻身全国省属医学院校一级方阵。第二附属医院成为省内领先,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第四附属医院完成附属医院医疗集团东区建设项目并对外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积极为建设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创造条件。附属口腔医院完成独立建制,完成新院址建设规划,为建成三级专科医院准备条件。

总之,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学校的办学实力将会有更大的提升,学校的面貌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十二五”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业已发给各位代表,大家要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把学校办成我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源头、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政策研究的重要支撑而努力!

三、关于20xx年的工作

今年全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会议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造就良医、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为目标,以“谋划、发展、改革、提高”为主题,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医疗和育人质量。

(一)突出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转变。落实“教学质量工程”,继续加强专业、课程和团队的建设。从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能力等方面入手,逐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培训”、“双语教学培训”等项目。全面推行学年学分制改革。着手开展第二专业学位辅修工作。开办精品教育班,逐步打通“五七互通”、“国内外互通”的精品教育渠道。做好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和药学、中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参赛工作,力争取得好成绩。推动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开展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试点。开拓地方医教资源,办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深入推进临床学院制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抓好多种形式办学。三本教育重点抓好规范秩序和提高质量,推动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加强学科学位点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新增一级博士、硕士学位点及新增专业学位点建设工作。继续组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参评和安徽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工作。强化学术道德,严格学位授予。

实施“研究生创新工程”。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继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强化导师负责制。认真落实研究生“千人培养计划”和产学研联合培养工作,组织参加“研究生自主创新论坛”和“博士生企业行”对接项目。承办全省第二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发展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推动我校产学研联合培养工作。

提升科技竞争能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努力扩大国家级项目立项渠道和份额。确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稳步提升,实现在“973计划”、“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支撑专项等国家级重大研究计划的新突破。强化人文社科研究导向和培育,力争医学人文社科研究获得国家级项目和奖项。提升科研工作的集团作战能力。加大科技成果产出激励,力争省级科技奖励实现更大突破。

筹建转化医学中心。探索打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通渠道,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做好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高素质科研学术队伍建设。加强“四百人才”工程内涵建设,继续实施“博导国外访学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国外访学计划”。依托安徽省“百人计划”和“皖江学者”计划,重点引进有海外博士研究生学历背景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启动设立校内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技能竞赛和培养力度。开展高层次人才效益调查研究。筹备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继续加强和完善博士后管理工作。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医护、技术员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党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才队伍建设。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同国外、境外知名高校合作交流的途径和领域,积极构建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模式。继续深化与德国海德堡大学、乌尔姆大学的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深造。完成与日本千叶大学、意大利巴里大学合作的具体内容,与欧洲、澳新等地区高校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培养质量。办好《自然遗传》杂志编辑部与我校联合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

主动适应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进程,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学研联合水平。

加快校园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教学科研建设土地。主要完成八项具体工作:一是加快学生公寓3号楼建设,确保下半年开学启用;二是加快实验教学综合楼工程建设;三是加强实验室、图书馆、档案馆、校园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启动和平苑二期工程;五是积极稳妥处置好腾空旧套房;六是做好暑期学生宿舍维修工程,努力改善学生宿舍条件;七是完成附小教学楼重建与综合楼加固工作;八是积极开展水、电增容工作,制订全校水电线路管网图。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出台实施“十二五”规划。结合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学校 “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发展3个专项规划。

制定《安徽医科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积极开展效能建设,建立并推进学校二级机构及各直属附属医院年度目标责任制,构建各类目标责任管理体系。

建立干部年度工作、任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人员聘用与管理制度。建立各类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制度。完善绩效分配制度,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探索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推进校院二级组织管理模式,规范管理,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强化财务和监察审计工作。在学校预决算委员会的指导下,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年度财务预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引入精细管理,推进办学成本核算和目标管理。强化对权力运行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强专项审计。完善合同管理,切实规范招标管理。拓宽经费筹措渠道,进一步开源节流,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学生学风建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筹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举办第十期思想政治干部队伍培训研讨班,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颁布、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形势政策,开展对大学生重大国情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助学解困体系,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工作。

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与服务,加大毕业生就业信息畅通渠道建设,以实习基地为依托,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增强机关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医疗一线服务,为广大师生医护员工服务的意识,提高机关管理服务效率,提升管理服务质量。

构建后勤目标责任管理体系,推进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食堂社会化管理,重点抓好伙食稳定,推进学生宿管中心目标管理,加强宿舍安全、卫生安全及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师生医护员工身心健康水平。

积极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的包保责任制,继续实施安全稳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完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继续开展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着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进一步培育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建校85周年为契机,强化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五大工程,完成校史馆、图书馆壁画建设,完成新一轮《校园文化丛书》选编和出版工作,完成《校歌》创作。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构建校园形象识别系统。继续办好“医学与人文大讲堂”。积极发挥校友会、董事会在传承大学文化、汇聚校友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完善安徽医科大学医疗集团的建设。立足新一轮发展,依托学校综合实力优势,整合各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教学医院的优质资源,完善医疗集团建设。

全面促进各附属医院医教研协调发展。加强各直属附院临床学院建设,强化临床技能中心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继续与各直属附属医院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奖惩制度;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升附属医院对学校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一附院要以创建“国家级优质医院”和“三甲”复审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加强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积极推进肿瘤中心大楼和高新医院项目建设,处理好两个项目建设的关系。二附院要巩固“三甲”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深化内涵建设。四附院要积极稳妥地开展东区项目建设,做好人才储备,提高诊疗技术水平。附属口腔医院要不断提高办院效益和医教研水平。

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建设。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医教研工作的指导,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基地工作质量考评,筹备召开第二届临床学院工作会议。发挥附属医院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展新的临床学院和教学医院。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我们的使命神圣而又光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关键一年,谋划好、落实好今年的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凝聚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跨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扎实实地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实现“十二五”开局良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为服务安徽省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安徽加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