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篇一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1课时。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篇二
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
黄河行海内,华岳镇关西。
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
终身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唐·马戴《鹳雀楼晴望》
尧女西楼望,人怀太古时。
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
行云如可驭,万里赴行期。
唐·司马扎《登河中鹳雀楼》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
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
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2、学习吟唱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ppt、flash
活动重点:学习吟唱古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师:噢,看到了一座塔楼。其实,这座塔楼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王之涣的诗人,他登上了这座鹳雀楼,看到了很美丽的景色,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古诗《登鹳雀楼》。
2、欣赏古诗
师: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才可以写下这么美的古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吧!
二、理解古诗大意
1、出示落日图片,理解诗句“白日依山尽”。
师:从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那太阳是怎样落下去的呢?
师:太阳挨着大山慢慢地落下了。诗人看到这个画面,于是就写下了“白日依山尽”这句诗句。出示诗句“白日依山尽”。
2、出示黄河图片,理解诗句“黄河入海流”。
师: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师:这条河叫黄河,黄河流啊流,流到大海中去了。诗人看到这个画面,于是就写下了“黄河入海流”。出示诗句“黄河入海流”。
2、理解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幼儿吟唱古诗
1、欣赏吟唱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念一念吧!
2、认字吟唱:根据出示的文字吟唱古诗
3、动作表现
师:现在我邀请你们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古诗的内容。(请个别幼儿演示)
四、结束总结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篇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对作者和鹳雀楼教师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
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指名做小老师带读。
3.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读。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
交流:
(2)再指名说。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
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播放录像。(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4)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指名读,师评(你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师生齐读!)
3.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更千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词语意义)。现在能完整的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
4.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贴:登高才能望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座伙伴合作把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
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试试看——个人读,齐读。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谁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向你们学习!)
8.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能行吗?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话.(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同时,我还发现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
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我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媒体演示、反复朗读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学生明像入境,让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明晰出现,让学生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篇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为人豪放,常击剑悲歌,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耻,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均有唱和,交往颇深。《全唐诗》仅存录他的六首绝句,其中七绝《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五绝《登鹳雀楼》是古今传诵的名作。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首小诗《登鹳雀楼》,文字不多,理解起来似乎没有多大障碍,但在解读过程中若以朗诵取代吟诵,就可能误读这首诗。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当今的古诗教学中《登鹳雀楼》往往被解读为励志诗,这在关于这首诗的诸多赏析文字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短短二十字,绘写雄伟壮阔的时空之景,抒写豪迈进取的人生之志,寄寓登高绝顶的深邃哲理,虚实相生,实而不死,空(灵)而不泛,意韵之深远可以说是超迈古今”。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同样认为,《登鹳雀楼》“诗境壮阔雄浑,反映出盛唐士人高远开朗的胸襟”,总之,不外乎进取、壮阔、昂扬、积极等,笔者以为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也是以现代朗诵的方式学习古代诗文的问题所在。
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吟诵环节之后,这首诗究竟应该作何理解呢?在结合吟诵教学之后,笔者得出了以下认识。
首先,来看入声字。这首诗不仅以两个入声字“白”、“日”开篇,奠定了整首诗痛苦压抑的基调,而且全诗20个字中有6个入声字:“白”、“日”、“入”、“欲”、“目”、“一”,令读者感悟到一种压抑的情绪。为什么入声字就能表达压抑的情绪呢?因为入声字的发音特点是读得短促,有发音一半却要生生憋回去的感觉。作者能娴熟地运用具有这种感觉的入声字,其音色、音调往往感染着读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仿佛在有意无意地压抑着自己,所以即使当代读者认定其为励志诗,笔者以为也是压抑中的兴奋,这种兴奋不是空喊口号式的兴奋,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兴奋,说它“沉郁顿挫”也不为过。古人说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什么是“顿挫”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爱用入声字,而且用得好。入声字也可以用韵,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押的是仄声韵。岳飞《满江红》一开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同样如此。古诗的语音承载了表达语意的功能,《登鹳雀楼》中入声字的运用已经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非开阔昂扬,而是“压抑中的壮阔动荡”之绪。所以,不分析社会背景,不了解作者生平,不涉及文字内容,通过诗人在诗中入声字的使用已经把握了诗歌的情感走向。这种阅读效果,得力于对该诗入声字的感悟,是现代的朗诵所达不到的。
第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韵部与诗意之间的联系也值得注意。这首诗押的是12韵部iou的韵,事实上,iou韵一般不会蕴涵奋发图强之意。因为这个韵发音绵长,口型逐渐在合拢,同韵部的字有“秋”、“悠”、“游”、“忧”、“囚”、“仇”、“惆”,忧伤缠绵,幽远忧郁,适合于表达不尽的忧思。今天读诗不拖韵字,自然很难感悟到这种情绪蕴涵。抒发昂扬情感的韵部往往开口度较大,如a、ao、ang,一定是开阔的情感,李白的《静夜思》虽则思乡,却并不低沉,反而呈现出一种明朗清爽的境界,因为他用的是ang韵。现代的汉语词典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使人们很难领略汉字的韵律之美。如果能以韵部来排列,就会发现相同韵部的字,其语意风格和范围大体一致。古人在学习韵部的时候,老师都会告诉大家,何韵豪放,何韵萧散,何韵悲伤,何韵欢快。韵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可乱用,古人写诗词之前用什么样的韵一定是别有深意的。陆游的`《钗头凤》上半阕都用上声韵,因为上声婉转,表达珍爱之意。下半阕转用去声韵,因为去声决绝,表达无奈的痛苦,同样也承载着表意的功能。《登鹳雀楼》这首诗的用韵已经告诉了读者,这首诗想要抒发的情感是悲伤、忧愁、压抑的,但当代人为何感悟到奋发图强之意呢?自然是词语所蕴涵的意境所致。所以,笔者以为读诗应全方位感悟之,而不拘于一隅。
第三,音之长短在古诗教学中也需注意。古诗的字音有3种:长音、短音、中音。“白日依山尽”,“白”“日”是短音,“山”是长音,“依”“尽”是中音,“黄河入海流”,“河”、“流”是长音,“入”是短音,“黄”、“海”是中音。按长短阅读全诗,读者马上就会感觉到,那么大的黄河一下子入到海里去了。这两句在讲什么呢?太阳落山,黄河不返,诗人在感慨时光飞逝。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人们不会有这样的感叹,往往看到太阳落山就会感慨时间太快。那么壮阔浩荡、长长的黄河也不能回返,何况自己,一下子“压抑”的感慨就来了;但这“压抑”之感慨的背景是“白日”“山”“黄河”“海流”,而不是“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论语》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是哪里,就是河边,孔子望着河中奔腾不息的水,感慨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不会停歇。
第四,这首诗的核心意象别有深意。登楼在古人心中、笔下意味着什么呢?学习诗歌为什么要关注意象呢?那是因为古人在创作的时候,意象的选择就是情感的选择,这既有一脉相传的渊源,也有约定俗成的习惯。杜甫说“花近高楼伤客心”,辛弃疾说“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古代,登楼一般就是伤心的意思!王粲登楼而悲,这是典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代,人们每逢心中愁思郁结,情绪难平时,往往登高远望,试图消解块垒,但实际上却增加了内心的忧思。所以,宋代词人会有惧怕登楼的心理倾向,柳永《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总之,登楼是一个较有张力的意象,叹老、思乡、怀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怀都可以与它建立联结,但是,它是一个以忧念为基调的情感抒发。《登鹳雀楼》也在用登楼的意象表达愁思,希望能挽留时间,却又因为时光无法挽留而带来很深的伤感,所以这首诗更多的是无奈,是伤感,或者是绝望,即使能领悟到让人奋进的情绪,也不是直线发展的情绪,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奋进”,说它“沉郁顿挫”也不为过。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设计篇八
1、认识8个字。会写七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感受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
教师简介鹳雀楼。
2、学生读题,理解登鹳雀楼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
2、自己再读一读,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要求学生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生字词,是怎样识记的,并给会写字组词。
全班交流,指名汇报。
4、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动手标出停顿处。
三、学习古诗,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句。
1、板书第一句
2、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诗中哪个字是太阳的意思?
3、比较黑板上画的.太阳和图片上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4、理解“依”是什么意思?(做动作)
5、连起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6、指导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
2、看图片上的黄河,说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黄河是怎样的3、说说第二句的诗意。
4、指导读出黄河奔流的气势。
5、齐读第一、第二句并连起来说这两句的意思。
(三)、学习第三、第四句
1、出示诗句。
2、看图理解:诗人站在哪层楼?他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怎么样。
4、学生讨论诗意。
5、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
四、巩固。
1、齐读古诗
2、前两句所写的是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法。
3、猜一猜。(游戏)
4、朗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