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对优秀作品进行搜集和选拔,以便我们在写作时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参照。范文范本是为了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参考和借鉴的样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规范,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看一些范文范本来提高写作水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范文范本呢?有没有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帮助。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一
当前,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不久的将来可能要成为主流产业。但是,在挑战和机遇同时存在的大环境下,“十三五”期间,江西省体育局及相关部门明确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通过适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方式来应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求,这是体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基于此,体育文化产业界如何向文化产业界学习成为支柱性产业,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有鉴于此,该文就目前江西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行分析,且对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就教于方家。
1“体育文化产业”内涵及分类界定。
体育文化产业定义为:以体育文化作为资源进行开发,通过无形的体育精神和有形的体育物质进行价值的创造,并提供给社会大众体育文化服务、体育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按照结构层次可将体育文化产业进行分类:一类是体育文化产业的本体产业;二类是直接为一类产业服务的产业;三类是间接为一、二类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等。以这种方式分类的体育文化产业,是以体育文化活动为源头进行生产、加工、运营和开发而形成的从上到下的产业链。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二
摘要:高校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第四大职能。目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和统一战线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校统战对象广泛投身于地方文化发展。如何在“统战”视域下,调动先进人力、物力,进行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机制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新契机、新动力。
关键词:统战;高校;地方;文化。
高校是高水平科研、教育和资源的拥有者,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第四大职能。高校发展到今天,既有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能力又肩负服务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文件指出“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高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要充分发挥校内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必须从“统战”的视域下重新审视高校资源,建设高效、有力的服务机制。“统战”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即以文化大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发挥党外知识分子联系广泛和人才荟萃的优势,通过与地方建立合作关系,为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双方通过密切联系,加强高校对地方文化发展的了解,调动高校一切力量为地方文化发展建言献策,为实现地方文化大发展服务。
一、国内国外齐动员。
近年来,高校通过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与地方机构和个人建立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服务地方建设、文化发展方面受到社会认可。但是,我国高校对地方文化服务和参与程度普遍不高,资源调配力度不大,高校与地方文化合作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空间。高校与地方在资源共享、共建上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构建,大量优秀高校资源闲置,文化融合度不高,文化创新与建设发展缓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和统一战线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校统战对象广泛投身于高校、地方文化发展。高校有大量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他们学历较高,拥有广博的知识,较独立的思想言论和理论分析,他们既处于高校文化圈中,又借助高校的文化引领功能作用于地方文化。“服务”是世界公认的大学第三项职能。服务地方是西方高等院校的传统使命。特别是在美国,早期的大学推广运动、城市学院和赠地学院等方式的产生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区域发展需要,直接为社会服务、为社区服务。到20世纪90年,美国高等教育孕育出独特的相互作用大学,其核心精神就是“以他方为中心”,实现与社会的资源共享。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与社区合作,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共同建立双方使用图书馆、戏剧、音乐、舞蹈及影像艺术等活动设施,达到文化资源共享;通过校办电台、电视台及报刊帮助教师向社区公众传播科学文化,实现科技资源共享。高校师生跨越国籍、信仰、党派的界限,积极参与到地方社区文化发展之中,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同时为我国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二、“三管齐下”建机制。
为确保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质量,提升高校服务水平,必须在“统战”视域下审视高校服务活动现状,做到“调动人才、使用资源、服务大众”三管齐下,主动出击。
(一)调动人才。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特别是众多党外教育、科研人员是高校参与创建地方文化的重要智力资源和优势力量。高校统战对象有较高的民主意识,爱国热情,同时拥有专业背景和全球化视野。建立“统战”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机制,首先要根据高校党外人士特点,进行服务队伍建设。第一,坚持服务的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调动统战对象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性,引领党外人士自觉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第二,注意服务的专门化,高校统战对象均为某一领域专门人才或专家学者,能够更科学、准确的.服务地方文化,充分发挥专业专长,提高服务水平,杜绝人才浪费。第三,注重服务的多元化,高校有大批拥有出国、归国人员和外籍专家学者,注重文化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文化成果,在吸收国外文化精华的同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提升地方文化水平,体现文化发展国际化、多元化趋势。
(二)使用资源。
建立“统战”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机制,要调动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机制运转提供设备支持与服务平台。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是高校建设的基础设施,同样也是高校与社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保障。首先,阅读是获知文化的重要手段,图书馆是重要的公共阅读场所。“在美国,大部分城市社区都有图书馆,平均50%的居民办理了借书证;德国的汉堡拥有52个社区图书馆;日本每5.3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1]与国外社区图书馆建设相比较,由于经费投入、管理制度、社会关注度等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地方图书馆较高校图书馆建设相对薄弱。“据有关部门统计的资料显示,我国1000余所高校拥有藏书6亿多册,公共馆仅为4亿册;高校馆拥有网络版电子期刊的65%,公共馆仅为28.6%;高校馆拥有联机数据库的30%,而公共馆仅为2.9%”[2],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其次,我国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其中资源利用率是关键,高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提高高校设施的利用率是地方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设施逐渐对外开放,并在地方文化中发挥作用。青岛大学图书馆的“服务青岛行动计划”;新疆大学图书馆对外办理借阅证措施;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密切合作;北京18家高校的19所博物馆共同组建的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等均为地方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再次,网络扩大了高校服务的空间,实现高校文化服务的延伸。进入21世纪,网络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高校服务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网络平台是高校与地方共享资源,实时互动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已经拥有健全的对外宣传网络,日浏览量多达10000多次。总之,在实现资源共享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校与地方双方权益,一方面保障高校正常教学和学生活动不受干预和影响,采取错峰或网络平台建设等方式服务地方文化;另一方面拓宽资源共享范围,改变思路,增强资源利用率,使先进文化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三)服务大众。
高校在“统战”视域下服务地方文化亦要关注服务对象的广度,一方面高校统战对象内因其特殊的专业知识逐渐显露出对社会普通大众的文化引导性特征,部分统战对象承担了政府智囊团职能,扩大高校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作用。另一方面,高校进行文化服务时,需特别注重与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人士等校外统战对象的合作与交流。高校文化服务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在服务手段和方法上提高适应性,增强前瞻性,紧跟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综上所述,在“统战”视域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先进力量,调配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加强高校与地方间的联系,进行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机制建设,必将为我国地方文化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三
中国高等教育当中,音乐教育不可或缺,它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养成具备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民族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进行探讨:第一,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第二,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民族音乐教育渗透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措施。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分贝阐述和讨论,主要是为了让读者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继而感受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然后对民族音乐加以重视,旨在为民族音乐教育提供借鉴,综合各方力量为民族音乐教育提供更加完备的发展条件。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我国高校教育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进步,课程设置也向着更加契合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方向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大重点,也需要逐步完成其完善和更新,人文教育的被重视,让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也有提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音乐教育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高校以西方音乐为主的教育模式尚未改变,因此,要想让民族音乐教育逐步发展起来,首先需要在高校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
1、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不仅给中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途径,也让外国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中国里来,就音乐方面来看,西方音乐和音乐理念传入中国,形成目前备受年青一代青睐的流行音乐,就高校课堂而言,许多西方音乐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带入中国音乐课堂,这样,让学生对外来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但是,这样重视外来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非常稀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缺失,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里无法展现其精彩。因此,高校音乐课堂中带入民族音乐,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音乐,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和发展,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目标。
2、提高教学质量。
相比西洋乐,民族音乐的唱法所包含的内容和方法更加复杂多样,每一个唱法中都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唱法的训练分布在表演方式、情感模式、声调选择、留白技巧等各个方面。民族音乐讲究声腔的选择和节奏的精确,细微的差别带给听众不同的感受,在对民族乐近乎苛刻的学习中,会对教学起到更好的作用。
3、提升学生素质。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更加全面,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需要得到展现,为了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也为了高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契合,各个专业教育都应该做出自己的更新。音乐教育像是人体构造当中的折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民族音乐在音乐课堂中的加入,不仅对音乐课堂的完善和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首先,民族音乐的加入完善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更加完整;其次,学生在上课期间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可以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乃至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在未来的职业当中产生灵感,在帮助他们扩宽就业和创造机会的同时,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再次,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课程能力增强,而且增加了他们对民族事物的审美能力。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1、学生音乐基础差。
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理念当中重视素质教育的发簪,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因为素质教育的广泛发展带来的就是应试教育,因此,美术音乐一类课程得不到学校教师的重视,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这些课程的学习非常不足,初等教育中对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视让学生对文艺课程非常忽视。学校、教师、家长一致的行为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艺术的审美能力相当缺乏。长此以往,大学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便存在一些基础性的障碍,这样子不仅影响学生音乐欣赏的发展,也对学生心理构建有所阻碍。
2、学校课时较少。
我国自小学开始的课程设置里诸如音乐美术这样的课程都非常少,应试教育之下,语文数学等科目成为学校的主要科目,而美术音乐课程每周只有一节,甚至有时候还会不上或者被占课。而高校的音乐教育仍旧延续了这样的做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课时非常少,而且因为各方面条件不足,学生对这门课程也很难提起兴趣。课时少让学生对音乐审美有缺失,而西方音乐理念与中国学生教学、生活环境的不符合让学生一时难以融入其中,无法对其音乐提起兴趣。因此,民族音乐的加入会让学生开始接触我国传统文化,而这些都与他们的家庭、生活等有着丝丝联系,让学生产生兴趣,在音乐课堂上也更具有求知欲望,如此才能使这门课程更快地朝着民族、特色、完善的方向发展。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事物,生活之余,音乐可以带给人类很多不同的感受和体会。高校学生作为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他们心智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教学责任,对音乐的学习和审美能力培养是课堂上教学环节进行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师在讲述音乐时,需要在作品中加入中方和西方两种风格,让学生自己感受,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更加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该音乐作品产生的年代和社会背景,在了解这些之后,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更加清楚音乐创作的来源和创作的方法,在了解本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音乐产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对音乐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我国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也是他们。我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堂的渗透,有利于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知和了解。传统音乐的初步形成在于人们真实情感的迸发,它只是先辈们在表达自身情感的时候,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对此,要想在课堂上达到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音乐感知力运用良好。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要以引导和启发为主,传统音乐对中国学生长长的渊源能够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第一,教师要根据传统音乐的意境和情感等,引导学生自己先体会音乐,感受传统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在这样自行的感知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分享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的感受加以阐述,以期待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或者各抒己见。第二,音乐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对音乐的感知,也需要学生对音乐专业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尤其是对音乐节奏、乐理知识的掌握,只有在专业知识的支撑下,学生才能达到对音乐整体的学习和认知。第三,增对目前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在西方音乐、流行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中找到平衡点,鼓励学生自行创作,将传统音乐元素加入到音乐创作当中,达到对音乐全面的学习,这样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灵感。
3、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
传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国家和学校的支持,更加需要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因此,选取一些优秀的教学师资是学校应当首先考虑的事情。要想让传统音乐更快更好地走进高校音乐课堂,对教师应当有这样的要求:第一,教师应当对中国传统音乐非常熟悉,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只有教师做到对它的全面了解,才能够有信心和能力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音乐教学体验。第二,教师应当具备创新能力。新的音乐和新的风格不断在社会中涌现,在这样信息资源广泛的社会当中,音乐以不同的形式快速涌入学生的世界当中,传统音乐要想在这样多样的音乐中占到一席之地,需要教师将传统音乐不断创新,这样的过程中,既达到对传统音乐的学习,也能够满足学生对流行乐等的学习需求,由此形成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对传播传统音乐产生更加积极的意义。将中国的传统音乐教学与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相结合,必须有强大的教师团队才能够实现。
今天,社会的全面、多面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重要,中国教育更应该借此机会大展中国之特色,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音乐教育应当担负起这一重任,因此,音乐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是必然的趋势,不仅可以传播民族文化,也可以在国际上展现中国风采。在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高校音乐教育完成对各类音乐教育的吸收和拓展,对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文化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前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即使目前民族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尚不能达到完全的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民族音乐的大放异彩是大势所趋,因此,学校、教师、学生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这些民族音乐的魅力,为传播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1]地方高校音乐鉴赏课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探讨[j].娜响.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7).
[2]地方高校音乐鉴赏课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探讨[j].尹娜.求知导刊.2014(12).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四
摘要:高校汇聚着诸多的人才,加强对高校教职工的有效管理,有助于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其教学和科研的动力,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有效对策,旨在为切实提高高校对教职工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一、引言。
众所周知,高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高校最核心的战略资源,对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持续性发展,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因此,高校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调动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管理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
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取得的成绩介绍。
随着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也逐渐确立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开始注重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开发上,通过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给人才更宽广的舞台,立足吸引高水平人才、留住已培养的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除了建立并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专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旨在使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得到优厚的酬劳、享受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有更公平的工作环境、更浓厚的学术氛围,更美好的发展前景。这些做法,使得高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开发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够合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结构。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仍存在着高职称高龄化的现象,这是由于过去一直沿袭论资排辈的职称晋升模式,致使目前这些职称较高的均为年级较高的老教师。同时,还有一些高校由于地处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招聘教师难度较高,因此,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这也是与发达地区高校教师学历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的原因所在。再次,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很多高校均不具备老中青有效衔接的合理人力资源结构,有的高校人力资源严重断档,缺乏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造成知识结构老化、科研后劲退化的现象。二是有的高校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部分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需要改善和提高,有的高校教师资源相对凝固,教师资源调配主要依靠引进新的师资进行,学校、学科间相对封闭,不利于学术的交流和学派的相互融合。同时,由于教师结构十分单一,他们与校外、国际知名院校的学术交流少,造成学术思想十分僵化,不利于学术成果的形成。除了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高校从事其他工作的教职工素质也普遍偏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高校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不利于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高校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校间竞争的增强,使得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高校出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困扰所有高校的共同问题。据悉,我国高校人才备受国外欢迎,他们在千方百计地与我国高校开展人才争夺大战,导致一部分高校人才流向国外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一部分成为国外机构的管理人才,有的到企业从事高管,挣百万年薪。在人才流失的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是横向流动,即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教师到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任教,这也是造成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高校人才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所在。除了上述显性人才流失,高校还面临着隐形人才流失的困扰,一些具有真才实学,在某些领域卓有成绩的教师在校外开办自己的工厂或开办第二职业,将主要精力投入在自己的“事业”上,将教学科研当做“副业”,造成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逐渐下滑。
四、高校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对策分析。
针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暴露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须着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一是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意识。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水平的教师人才队伍对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教师是人才、人才第一的观念,通过不断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更好地为教师服务、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创造好的环境,来发挥广大教师在高校中的主体作用,使其得到足够的尊重和重视,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二是要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科学地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学科建设决定着高校未来的发展,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本着打造一批特色学科的目标,全力为学科建设储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教师的引进上,根据学科建设的客观需要,要选拔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渊博的学科知识,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较高职业道德的人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某些特殊学科,可以尝试从国外引进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三是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高校人才开发和培养的重点是教师人才,它是按照不同专业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旨在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的过程。这就要在激励机制构建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与高校实际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五、结语总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人尽其才,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双印,徐龙琴.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第27卷第2期:39.
[2]郑成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3月.28.
[3]刘笳.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创新.辽宁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2期:116.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五
论文摘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特殊场所,自其产生以来,一直都是知识传播以及各种文化、思想、理念汇集、交流、碰撞、融合、创新的重要场所。而各种学术的或非学术的报告会则是各种思想、理论、观念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许多高校举办各种报告会数量很多,但总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培育和繁荣高校报告文化,以增强报告效果、提高师生科学人文素养以及促进整个校园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高校;报告文化;培育。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各种文化的聚集地,是社会的“思潮码头”,是各种创新的发源地,也是各种前沿思想、理论、观念交流的平台。而高校进行这些思想、观念交流的形式之一就是举办各种报告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告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报告文化繁荣与否,会直接影响报告所取得的效果。目前各高校举办报告会数量很多,但总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这种状况,试图在分析高校报告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发展高校报告文化,增强报告效果,提高师生科技素养和人文内涵,促进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一、高校报告及其作用。
高校的报告会数量很多,类别也很多,本文按报告的主题,大致将高校报告分为以下几种:学术报告、形势报告、思想政治报告、健康教育报告、文学艺术报告等。学术报告主要是以各学科领域内的前沿问题、最新成果、发展趋势或者新的、潜在的研究方向、好的研究方法为主题所作的学术讲座。它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科研、学科和人才培养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各种学术报告既可以使师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研究,又可以给师生带来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大量的信息,以激发师生创新思维能力,拓宽研究领域。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又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高。形势报告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态势所作的分析或预测的报告。形势报告可以使师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的新情况,提高对政治、经济的敏锐度,重新定位,找准自己发展的立足点。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以成人和成才并重为原则,因此,思想政治报告、健康教育报告和文学艺术报告也是培养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此类报告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报告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都已充分认识到了“报告”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每年都会举办不少报告会,并且举办报告会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那些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的高校,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报告文化氛围,报告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没有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听报告者方面看,许多教师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狭窄的专业空间,并未真正认识到学术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甚至把听报告的过程当作是自己紧张工作之余休息的过程,更不注重在报告会上和专家互动交流。
(2)从部分报告组织者方面看,组织报告带有任务观点的思想态度。有些高校给各二级单位下达指标,要求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必须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报告。有些二级单位领导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把报告的组织工作任务化、简单化,随意请来所谓的专家组织几场报告,这种报告自然是无质量可言的。
(3)从报告人角度讲,有些专家只善于闭门研究,可以把自己的学问做得很好,在某个学科领域有声望、有权威,但缺乏演讲表达的能力或不懂报告的艺术。所作的报告或者是“阳春白雪”型,或者是“空洞乏味”型。这种报告自然也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4)缺乏有力的经济和政策支持。任何事情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条件,专家的聘请和报告会所需的场地、设备以及学校对校内专家举行报告的理解和支持等都需要学校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一般来讲,学校比较重视外聘专家主讲的大型的报告会,而对于一些小型的、二级单位主办的或由本校专家学者主讲的报告会则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经济政策支持。这样既会影响报告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科研人员作报告的积极性。
(5)报告内容不够丰富。从对部分高校的调查统计来看,高校所作报告主要以学术性报告居多,其他类型的报告相对较少。应该说高校对于学术报告的定位本是无可厚非的,这是由高校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但是笔者认为,学术报告固然重要,而其他报告在营造报告文化氛围和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大力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的同时也要进一步重视形势报告、思想政治报告、文化艺术报告等其它类型的报告。
三、培育良好的高校报告文化,提高师生科技素养和人文内涵。
为了切实增强报告效果,更好地发挥高校报告活动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高校应该把培育良好的报告文化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目前在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办学者存在着相对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习俗文化等“软件”建设的倾向。[1]而高校报告文化恰恰也是人们的观念、制度以及习俗等文化的集中体现。下面笔者就就如何发展高校报告文化加以探讨。
首先笔者对什么叫“文化”进行简要的分析。“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即耕种土地,由此被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首先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提出来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此后,各种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目前已达两百余种,本文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教学科研中形成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氛围。因此本文将高校报告文化定义为在高校里自觉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进行碰撞交流,不断产生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浓厚氛围。
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报告已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繁荣与否,将直接反映一个高校学术生态、大众理念改善和更新的速度,反映高校综合发展的步伐,也反映高校对新观念新理念的接收融合和创新发展的程度。培育良好的报告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好的报告氛围,即在高校里,人们既有强烈的听报告的欲望,又有许多能满足这种欲望的高质量的报告,同时专家也有愿意与人交流,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者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展示给他人。笔者认为,培育和发展高校报告文化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1.以“宁缺毋滥”为原则,认真组织好每一场报告,形成报告的品牌效应。
报告的质量高低是能否吸引听众的前提条件。只有认真组织好每一场报告会,把好每一场报告的质量关,才能在报告和听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逐渐使报告产生品牌效应。正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阅江论坛”和“金针讲堂”,凭借一次次高质量的精彩报告,就已逐渐产生了这种效果:举办一场报告会只需在网站和公告栏发出报告信息,师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会、听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请人做报告易,找人听报告难”的尴尬状况。
而要组织好报告会,首先,要发掘好的报告主题。主题的好与坏是决定报告成败的关键。所谓好主题,就是要能以时代为依托,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既能兼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又广受师生欢迎的主题。这些主题或者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或者是科学研究成果、经验、方法的推广介绍,或者是考研、出国、就业等学生迫切需要得到指导的问题。总之,这些报告,应该能真正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才是好的报告。而好主题的确定,则需要建立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充分的调查,才能知道师生之所需,解师生之所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千年不变的黄金法则。
其次,好主题要配上好专家,也就是要找对报告人。前面笔者提到有些专家虽然学问做得很好,但不一定能做好报告,因此在选择报告专家的时候同样必须要调查研究、充分了解,聘请国内外既德高望重,又善于表达、善于交流的专家来作报告。因为只有那种既具有渊博的知识、独特的见解又有艺术家般风趣幽默的演讲口才又平易近人的专家才会对听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报告才会取得好效果。找准了主题和报告人了,报告会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第三是要选取最佳报告形式。采用好的报告形式无疑会对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报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要有好的报告形式,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上说下听的模式,可以根据报告内容,灵活采取有效的形式。如果报告内容适合所有师生,则可组织大型报告会;如果报告的专业性很强,则可在小范围内进行,或者采取座谈的形式。而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报告会,都一定要重视互动交流环节。因为这种交流往往会使人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许多智慧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的。新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也可能是在这种偶得的灵感中形成的。一般报告会虽然也会安排互动环节,但这个环节往往是被匆匆安排在主讲人结束讲话之后的极短的时间内,主讲人和听众往往还没有真正进入交流状态,主持人就宣布因为时间关系报告会到此结束了。这样就使得重要的互动环节流于形式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报告效果,同时也会扼杀听众的积极性。
2.培养和保护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要培养师生听报告或作报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认为组织高质量的报告会是首要条件,此外还要采取一些其它措施。
(1)实行报告制度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万事总有个开始,有好的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虽然有好的报告,但如果不去听,就不会感受到报告带来的巨大好处。因此,在师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听报告或作报告的习惯之前,制定相关的报告制度和激励措施是有必要的。
学校可以对校科研机构、各院系部门、学术带头人等都作出相关规定:要求在一个学年内必须组织一定数量的报告会,并作为年终工作量考核的一项内容。对广大普通教师和学生则既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听取一定数量的报告,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展示给他人。对于受学校资助去参加学术会议的师生则要实行报告制度,即必须把参会后获得的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学术热点或个人感悟等以报告会的形式向校内师生及时传递。当然,举办这些活动时,学校要给予场地、设备乃至资金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对于在组织报告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如果一个学校从上到下、从单位到个人都参与了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则无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会促使人们对各种报告会的接受和认可。有利于逐步形成浓厚的报告文化氛围。
(2)推广采用学术交流新模式——学术月,增强学术氛围。学术交流在高校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术报告在高校各类报告中占着主导地位,因此通过增强学术交流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师生对报告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增强学校学术氛围的一种有效形式就是采用“学术月”的学术交流模式。[2]近年来,地区性、专门性的学术月活动已在一些地区和高校出现,在高校范围内对学术月的探索和实行,上海财经大学是起步较早,也是效果较好的一个先例。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月”活动的经验值得其他高校学习推广。其具体做法是:校科研机构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构建全校性的学术交流平台,统筹全校的学术交流活动,把一年中的某一个月确定为学术交流月。在“学术月”里,主题就是学术交流,内容就是集中地、大量地举办各种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各院系必须提前向校科研机构报送“学术月”活动计划,然后由校科研机构负责对所有活动计划进行统筹管理、安排和宣传,各院系要广泛动员、积极参与,要确保所有教学科研人员和广大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术月”的各种学术活动中来。同时也要把“学术月”工作情况作为评估、考核院系及学术带头人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术月”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学术理论的交流与创新,又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从而极大地推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发展。
(3)坚持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双百”方针落到实处。1956年5月26日,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各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强调:“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经提出,就在科学文化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也浓厚了。当前有许多高校确实很好地贯彻了这个双百方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辟的“双百亭”,东北师范大学推出的“双百论坛”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既开阔了师生的知识视野,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交流的氛围。但是还有许多高校虽然也喊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却并没有把这个方针贯彻落到实处,集中体现为学校没有为广大师生搭建出一个真正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一个学校如果不采取具体的措施,不开辟一些实际的论坛,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成为一种空话,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高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促进高校报告文化的发展,还必须要创造条件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总结。
当好的高校报告会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同时具备的时候,高校的报告文化也就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而高校报告文化的形成和繁荣,也必将迎来高校报告会的春天。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六
中专民族音乐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类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培养良好良好应约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教学过程。针对现代中专学生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现代中专院校应加强中专民族音乐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促进中专学生、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中专民族音乐教学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中专院校音乐教学工作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人才心理健康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兴趣爱好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民间产生、流传的歌曲与乐曲,民族音乐能够反映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们的喜好、反映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产生于生活基础的民族音乐能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反映人们不同心理情况下的心情与态度。通过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够帮助中专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下的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现状。同时通过民族音乐易于接受、文化传承的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康的文化素养。避免非主流文化对中专校园的侵蚀、提高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素养。
以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作为切入点,开展中专民族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中专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特征、心理、以及审美情绪。同时通过民族音乐的思想培养学生强烈的心理凝聚力与民族认同感。以中专民族音乐教育促进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民族精神的培养、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民族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的培养。在中专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民族音乐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了解我国的抗争史。通过民族音乐反映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民风、社会情况。将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民族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传递给下一代,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以民族音乐形成与特点作为切入点,能够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故事穿插与音乐理论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以民族音乐的背景材料以及文化气息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促进中专民族音乐教学目的的达成。
强化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族音乐兴趣。
针对中专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现代中专音乐教学中应加强民族音乐的教学课时以及内容优化。结合音乐教学课本以及民族音乐的特点等培养学生民族音乐兴趣。通过音乐课本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为学生介绍并赏析我国多民族音乐的不同特点与特色,以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下的民族音乐产生背景、内容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兴趣。以《金蛇狂舞》为例,这一民族器乐合奏将民间的喜庆场面进行了深入的描绘、通过锣鼓、吹管、弹拨乐器的演奏体现了民间喜庆热闹的场面。而《十送红军》这一江西民歌利用江西民歌的基础曲调进行了创作,体现了江西人民对红军的欢迎以及依依惜别的场景。在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通过民族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还能够通过不同地域的民族歌曲中的革命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了解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历史以及解放战争历史。利用民族歌曲的渲染、以及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爱国精神。
以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在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模式以及以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民族音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民族音乐的背景、历史条件以影音方式进行再现,在此基础上进行民族音乐的赏析,以此促进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还应注重历史学科与音乐学科的互动。将历史背景介绍与音乐赏析相结合,促进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改善传统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较低的现象,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应将民族音乐与兴趣小组的课外活动相结合。以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促进民族音乐的推广与传承。在现代流行乐坛中已经认识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信乐团的《北京一夜》中将青衣唱腔融入到现代音乐当中、在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将传统民族音乐有机的进行了结合。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的教学以及现代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接受与了解奠定了基础。
以历史背景介绍与民族音乐赏析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通过不同时期下的民族音乐背景介绍以及相关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在赏析民族音乐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我国历史以及相关历史背景下的事件。在注重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内容的同时,使中专学生能够深刻了解我国不同年代民歌的历史背景以及背景条件下民歌创作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将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传达给我国新时期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具有民族精神的专业技术人员奠定基础。
以模仿体验民族音乐提高中专学生的音乐素养。
民族音乐教学除注重民族精神培养外,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兴趣。以我国民族音乐的易学易唱、民族音乐不同地域风格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爱好。通过由浅入深的模仿体验以及学唱、演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名额特色、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条件的地域风格、歌曲形式以及音乐种类等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与音乐爱好,为现代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条、音乐赏析能力的提高以及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等奠定基础,使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以民族音乐舒缓情绪、陶冶情操,缓解紧张心情,促进社会的稳定。
以民族音乐律动与神韵促进中专民族音乐教学的开展。
我国的民族音乐离不开舞蹈这一形式。在音乐律动以及神韵的体现中,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能够体现不同地域音乐的特色。在现代中专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将音乐律动作为民族音乐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对民族音乐律动与神韵的了解,辨析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了解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特点、提高学生音乐辨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利用音乐的律动特点以及神韵特点使中专学生找到自身的音乐喜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现代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开展关系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美育素养的培养、关系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通过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地域民族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责任感,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建设奠定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的专业技术人才。
[1]常丽红.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中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
[2]刘蕾.关于我国中专院校民族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分析.科教时代,.
[3]周伟.以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民族自豪感.职业教育资讯,.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七
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已初具雏形,但就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来说,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这种情况的产生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不无关系。江西省位于中国的中西部,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都不能跟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相提并论,因此,新兴的体育文化产业在我国能有现在发展实属不易。为能够继续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体育产业,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进程不平衡。
江西的省会南昌,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就现在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成立体育管理公司,或成立与体育的相关俱乐部、企业等机构。目前,由于我国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存在不小的问题,就现在的投入和产出来讲、与实际情况并不太适合,因此,社会资本在体育文化产业方面的有效作用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制约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良性发展。地理位置的不同和项目发展的不平衡使整个江西省的体育文化产业结构无法均衡,进程也明显受到影响。显然,体育运动项目进入市场的程度就是其最为突出的表现,这与每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自身特征不无关系,如项目的观赏价值、普及程度、广告效应等。以三大球为例,一直以来都是大众的热门项目,因此发展的也比较好。而一些冷门项目,譬如冰雪项目、垒球、棒球运动因为受地理条件、场地限制、传统习俗等影响发展的就不好,抑或正在形成市场。
2.2品牌因子:品牌特色欠缺。
江西省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各民族间的人文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的`体育文化各具地方特色。因此,整体掌握全面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同时、在微观上对符合不同区域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进行深度的开发,尽可能的使其成为微观强势、同时这也是有力地推动宏观体育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的保证。
2.3人才因子:创意人才短缺。
人才,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有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运作,体育文化产业才能科学、有序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有些高校开设了与体育文化产业有直接关联的学科专业,如体育管理、体育经济、体育市场营销等,甚至有些院校还开设了与体育文化产业有间接关联的学科,如现在开展较好的休闲体育、体育新闻等专业。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开设了不少与体育产业有直接关联或者间接相关的专业,从表面上看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不少对口的专业人才,但事实上仍然有许多体育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缺乏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整个区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制约的作用。
2.4体育文化产业资源很匮乏、体系不健全。
目前,市民对公共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的需要还远远得不到满足,这需要政府及体育有关部门对其大力支持,其中最重要就是物力投资,当然人力资源的支持也不可或缺。而江西省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体育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也就比较单一。
2.5发展政策法规不完善、欠缺执行力。
调查发现,江西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标准,即在法律法规方面对整个行业统一的经营管理标准,同时迫切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体育文化产业方面的保障性政策,这样可以一箭双雕,发展的同时还培育体育文化产业,并能有效防范问题的产生、矛盾的激发。产权归属争执的问题,如体育文化产业中衍生文化产品的产权归属问题,以及如何有效监管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等,都需要国家政策作为保障,甚至要通过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督。
3体育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策略。
江西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变化进程中,为满足更多居民在体育文化方面的需求,体育产品、体育服务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3.1调整构建成熟理性的城市体育文化消费结构。
目前,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在江西省还没有健全,因此,市民在进行体育文化消费时缺乏指导性的标杆,这是江西省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大众的可支配收入也随之增多,当然,伴随而来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对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就日趋迫切,会有意识地关注、控制在体育文化方面的消费行为,因而,对江西省市民体育文化消费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3.2培养品牌意识,树立江西省特色的城市形象体育文化品牌。
体育文化产业要在江西省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对体育服务、体育文化产品进行定位,也可以是体育文化产业其它形式方面拥有独特的产品,从而塑造具有竞争力的体育文化品牌。江西省在培养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意识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文化品牌的塑造,才能抢占市场先机,同时也能代表江西的城市形象,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浪潮中,如果产品没有树立品牌,根本无法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品牌的塑造,不但可以快速占据市场份额、获得经济效益,同时整个城市的软实力还能得以提升,还能塑造城市的新形象,一举三得。
3.3建立专业人才储备库,合理运用行业内的销售和管理人才。
目前,江西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点是合理运用体育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分给予专业人才广阔的平台,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和引进人才这个层面。在实践中,要让他们多参与其中,只有这样,理论和实践才能有效结合,专业人才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一定要避免“人才易有、人才难用”的情况发生。在人才能力提升方面,我们政府或者企业在经济条件和时间可以的前提下,应该要加强与其他区域的交流与合作,这可以自我优化和主动翻新我们的专业人才。
3.4优化配置江西省体育文化资源,着重开发创新新的资源。
江西省就现在的体育文化资源配置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第一产业在被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体育文化产业的投入,选择性的扶持、引导大型体育文化企业的发展,高效、充分地利用市场这个平台,弥补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政府应该全力支持并且大力鼓励部分企业投资到体育文化企业,这样,就可以大大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总而言之,现有的体育文化资源要得到保护,同时还要不断的开发创新新的资源,这是保证体育文化资源持续供给的有利保障。
3.5加强法规建设。
根据江西省的实际,建立与健全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使之要符合本国实际情况、同时又要与国际体育产业和国际体育文化产业,当然,还有国际体育市场的规模接轨,在推动体育文化产业成长,开展国际性、跨国体育服务时应该遵循国际惯例。
参考文献。
[1]周莹.对提升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6):25.
[2]唐景丽.湖北体育品牌运营路径及投融资策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3]闫旭峰,李康全.弘扬体育文化,建设体育强国[j].中国体育报.(12):2.
[4]吕清轩.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探索——机遇体育产业集群角度[j].现代商贸工业.2011(3):1.
[5]徐建国.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的优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6):79.
[6]游战澜,彭芳.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支撑研究——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j].湖北体育科技.(5):15.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八
把“环境”纳入到文化研究之中,是文化生态学最显著的特征。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生态,构成了不同文化资源。保护文化资源,如果仅仅保护文化本身的内容,而不对其环境进行营造,文化最终是会枯竭的。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对周边的环境既能适应也能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了解清楚文化资源所处的环境状况是保护的重要前提。
(一)政治环境。
达州市位于大巴山山麓,山高路曲,古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达州最形象的写照。达州相对稳定的行政格局和政治环境造就了达州特有的社会生活体系。此外,达州由于偏安四川东部一隅,远离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被边缘化了。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达州的发展一直没有跟上四川的整体发展节奏。但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曾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原全国第二大苏区,达州的发展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先辈们英勇抗战的精神是留给达州人的一笔宝贵财富,纯朴的达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稳定、丰富又独具特色的资源。
(二)经济环境。
据统计,达州市目前管辖范围包括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和万源市,幅员1.66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90.7万,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1949年,全市gdp仅有2.2亿元,经过17年的发展,1995年gdp跨越百亿元大关。此后,全市经济增长的步伐明显加快,在2006年成功跨越400亿元大关的基础上,2007年、2008年连续跳跃500亿元和600亿元新台阶,2010年成功突破800亿元,达到819亿元。2011年成功突破千亿,进入了四川省千亿俱乐部,达到1011亿元。从建国以来,达州就以农业发展为主,然而达州常年遭受水灾的侵害,农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每年的水灾都会给达州造成上亿元的损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业耕地越来越少,再加上农民多靠外地打工挣钱,闲置的农田无人打理,达州的农产品的产量逐年减少,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逐渐减弱。
(三)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直接影响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达州市属于多山川、多河流的地区,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化资源,如真佛山、八台山、賨人谷等具有山区特色的景点,巴山抬工号子、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渠江号子等具有浓郁水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然而受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影响,达州市的文化资源也面临着被破坏、解体甚至是消亡的局面。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进行侵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降低,保护意识下降。达州市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些“非遗”除了在遗产所在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周边区县的很多民众都表示很陌生。
(四)文化环境。
文化是人们历史实践的积淀,由于实践的多样性,在实践中积淀的文化是多样的。文化环境以一种活态方式呈现,往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特殊的功能。由于地处高山之中,达州产生了很多与山水有关的文化,如巴山抬工号子、巴山背二哥;作为红色革命老区,达州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古巴国的起源地,巴人文化和賨人文化成为了达州最具特色的文化母体。文化的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多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文化在历史的积淀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中,逐渐形成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从而形成丰富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一旦产生就具有稳定的特性,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文化的生态平衡需要文化的多样性去维持。
(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社会内部结构以及与其他群体产生的外部环境关系的总和。达州市总人口接近七百万,然而常住人口五百万左右,每年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输入劳动力近两百万,大量的人口流动形成了农村地区很多“空心地带”,即年轻力壮的人们被大城市吸引,城市丰富的.资源和工作机会让他们脱离了乡村故土,城市逐渐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的下一代也在城市读书生活,并渐渐接受和适应城市的文化。这样一来,乡土民间文化无法让他们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乡土文化便没有人去传承,久而久之,老弱病残群体形成了一个农村社区主要的文化接受和传承力量。社会环境的改变对文化的传承尤其是民间文化的传承影响非常大,因为民间文化体系内部,不是处于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活跃的互动之中,文化类别之间是互相补充、互相作用的。如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原本是一种随着劳动而产生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在劳动力比较低下的古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机械代替劳动力的今天,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它虽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保存下来,但是其自娱自乐的审美教育功能逐渐消失,这样的保护只能是保存了其“形”,而忽略了其“意”。因为承载这类文化的生活土壤在变化,世代相传的传承人面临消失。
二、达州市文化资源保护的策略。
地方文化资源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一个地方的风貌、特色和发展水平。文化生态是文化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良好的文化生态,是文化与自然、社会能够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文化生存状态。因此,在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指导下,开展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保护意识。
保护是文化资源积累、整合与开发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保护意识,再优秀的文化资源都会化作泡影。文化生态学告诉我们,自然环境与文化资源的存亡息息相关。这一点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很深刻的认识。如云南省丽江古城非常有名的三眼井,第一眼为泉水源头,主要为饮用水,水从第一眼溢出后流入第二眼,第二眼水主要为洗菜、洗涮炊具之用;水从第二眼溢出后流入第三眼,第三眼为漂洗衣物专用,最后水从第三眼排入排水沟中。丽江市的水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纳西人民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习俗,依然怀着一种对自然的崇拜,最终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理念。当保护意识植根于民众脑海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类似于“仪式”的价值观,从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保护起了积极作用。此外,认识到保护文化赖以生存的各类环境就是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文化资源地的民众就会自觉地担当起保护和传承的责任,保护也就找到了真正的内驱力。文化资源的生态保护需要转变保护观念,要从传统的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转变到文化资源地居民积极参与的保护方式。当这些文化事相真正回归民众,在他们生产生活中扎下根来,就成为稳定的文化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也就可以顺利展开。此外,社区参与不仅可以让当地人参与到相关的经营活动中去,同时也可以为当地人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其对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也会相应提高。
(二)展开普查工作。
对文化资源展开普查是一项十分具体、繁琐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科学的方法和较强的责任心。这项工作应该由达州市政府、文化部门相关责任人牵头,成立专项人才队伍并制定普查规划。工作人员需要对达州市的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普查有价值的文化资源,确定濒临灭亡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并且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登记和档案储存。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展开数据统计工作,有了确切的数据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此外,在真实记录达州市文化资源的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理、研究、出版,或以博物馆等静态方式展示、保存。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类别建立不同的普查机制,对一些面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普查达州市各区县地区的民间艺人数量、传承谱系,对其目前的基本状况和传承技能建立详细档案资料。在普查的基础上,建设他们的文化生态空间,保护其创作的土壤。
(三)保护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生态环境是一种复杂的环境,它不仅包括一种文化资源自身的成长环境,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环境,如人类的主体需要、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地域、文化政策、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教育程度等等方面构成的社会环境。我们不仅要处理好文化资源与这些环境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处理好文化环境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保护文化资源不仅是保护其本体,还要保护与之相护依存共生的文化生态。如大竹清河古镇是爱国将领范绍增(民间俗称“傻儿师长”)的故乡,在清河镇上有一条独具特色特色的“将军街”,街上的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是由范绍增和他的父亲出资兴建的,到现在仍然保存完整。1990年9月、2001年5月、2002年12月被县、市、省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古建筑保护群体。然而,清河古镇“重申报、轻保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推广,每年到此的游客非常少。笔者到清河古镇调研后发现,“将军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载体存在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但是作为一种生态系统的因子存在具有不完整性,因此在制定文化生态保护策略时应重视遗产与文化的的双重价值,地方政府要加大力度改善古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达州市还有很多像清河古镇一样的文化资源,如凤凰山、莲花湖等,由于缺乏文化生态学对环境的思考,相关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统一规划,找准其市场定位,这些文化资源在保护和开发方面与同类城市相比都落后很多。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丽江古镇的保护开发模式,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让游客主动为旅游地贴标签。
(四)用系统论的理论指导文化资源的开发。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先提出了“生态系统”(ecosystem)这个概念,他认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天然系统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它们是相互独立又息息相关的系统组合,自然生态是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基础。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其他环境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统一体。文化资源的开发离不开这个有机统一体,因此更应该采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指导。用系统论的理论指导文化资源的开发,实则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把资源和环境看成互相影响的协调关系。地方文化资源拥有一个完整的循环生态系统,文化多样性是维持这个系统平衡的重要依据。如达州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资源的保护可以依据2005年我国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的建议,“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此外,针对达州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文化景观资源,我们需要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循环规律,在做好其保护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优势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资源的更新,促进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九
摘要: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重大挑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云南经济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当前该省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云南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2654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低很多。新农村建设遇到很多障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第1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上升,由1990年的168.13亿元增加到的750亿元,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云南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其一,云南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地势较高,属于山区农业。云南省的总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1%,而山区面积在全省面积中占绝大多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化水平低等不良后果,从而使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云南省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了一些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其二,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邻国的交界线有4000多km,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形成一种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该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三,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云南省已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2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脆弱。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地质构造疏松,地势高,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和科技投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比较多。
2.2云南省独特的地貌形式引起交通闭塞,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有很多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影响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在由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换过程中的产业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科技投入少,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是制约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桎梏,云南省的科技队伍量较少,科研水平落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销服务脱节,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4总体投入不高且投入渠道单一。
一是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带动农业发展。二是农民缺乏投入产出比的'意识,多数地区的农民知识投入能维持一般再生产的量。三是投资机制不健全,股份制、引资渠道机制并没有建立。四是优于支持农业的款额被挪用,挤占。
3.1加快产业化发展,扶植特色经济。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弊端,但也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其区域优势,我们需要扶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畜牧业、花卉、旅游等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同时大力引进一些新品种,合理改造产业结构。再加上云南省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异大,可以在不同地区重点扶植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产品,增加农产品的档次。
3.2根据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市场化指根据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改变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产品过剩或者不足等现象。其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林、牧、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安全营养的植物;另一方面体现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产销一条龙,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盲目所带来的弊端,改善分散经营引起的不良后果,增加对市场预见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扶植乡村工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加快云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业、商业和工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展私营经济,在不同地区建立私人工业园区,培养私营大户来带动小型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重视小城镇的建设,鼓励农民相互交流,进镇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协调并重,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资本。
参考文献。
1毛玉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范小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农业固定观察点工作重点[j].我国农村研究,2001(28)。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十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生物技术。
2017。
529。
517。
505。
一批。
烟草。
2017。
536。
514。
491。
一批。
水利水电工程(卓越工程师班)。
2017。
521。
510。
500。
二批。
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
2017。
520。
509。
498。
二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7。
517。
508。
499。
二批。
动物科学。
2017。
536。
507。
478。
一批。
植物保护。
2017。
527。
502。
477。
一批。
建筑学(五年制)。
2017。
515。
502。
488。
二批。
工程造价。
2017。
513。
502。
492。
二批。
经济学。
2017。
504。
499。
494。
二批。
水利水电工程。
2017。
506。
499。
492。
二批。
土木工程(水利学院)。
2017。
509。
499。
489。
二批。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7。
515。
498。
482。
二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7。
506。
498。
490。
二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7。
506。
496。
485。
二批。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2017。
511。
496。
481。
二批。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17。
509。
496。
483。
二批。
城乡规划。
2017。
512。
496。
481。
二批。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学院)。
2017。
512。
496。
481。
二批。
英语。
2017。
500。
494。
487。
二批。
电子信息工程。
2017。
503。
492。
482。
二批。
电子商务。
2017。
501。
492。
482。
二批。
农业水利工程。
2017。
503。
492。
480。
二批。
工程管理。
2017。
498。
492。
485。
二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017。
506。
491。
476。
二批。
应用化学。
2017。
500。
490。
479。
二批。
车辆工程。
2017。
501。
490。
479。
二批。
农林经济管理。
2017。
503。
490。
476。
二批。
农学。
2017。
500。
489。
478。
二批。
环境工程。
2017。
495。
486。
477。
二批。
网络工程。
2017。
496。
486。
476。
二批。
土木工程(特有民族班)。
2017。
507。
486。
466。
二批。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2017。
500。
485。
470。
二批。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17。
494。
485。
476。
二批。
动物医学。
2017。
500。
485。
470。
二批。
风景园林。
2017。
497。
484。
472。
二批。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2017。
497。
484。
470。
二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2017。
496。
484。
472。
二批。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2017。
495。
484。
473。
二批。
土地资源管理。
2017。
498。
484。
470。
二批。
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
2017。
497。
484。
470。
二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17。
497。
484。
470。
二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7。
497。
484。
470。
二批。
环境科学。
2017。
497。
484。
470。
二批。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2017。
497。
484。
471。
二批。
茶学。
2017。
499。
483。
467。
二批。
森林保护。
2017。
494。
482。
470。
二批。
工业工程。
2017。
493。
482。
470。
二批。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017。
494。
482。
471。
二批。
园艺。
2017。
495。
482。
470。
二批。
旅游管理。
2017。
493。
482。
471。
二批。
生态学。
2017。
492。
481。
470。
二批。
农村区域发展。
2017。
491。
480。
470。
二批。
公共事业管理。
2017。
486。
480。
475。
二批。
越南语。
2017。
490。
480。
470。
二批。
种子科学与工程。
2017。
488。
479。
470。
二批。
园林。
2017。
485。
478。
470。
二批。
酒店管理。
2017。
485。
478。
471。
二批。
草业科学。
2017。
497。
478。
460。
二批。
农业资源与环境。
2017。
484。
477。
470。
二批。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2017。
484。
477。
470。
二批。
蜂学。
2017。
494。
476。
459。
二批。
泰语。
2017。
482。
476。
470。
二批。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2017。
480。
475。
470。
二批。
水产养殖学。
2017。
488。
474。
460。
二批。
粮食工程。
2017。
477。
474。
470。
二批。
农学(特有民族班)。
2017。
472。
463。
454。
二批。
农业水利工程(特有民族班)。
2017。
477。
462。
448。
二批。
动物医学(特有民族班)。
2017。
470。
458。
447。
二批。
电子商务(高职本科)。
2017。
472。
451。
430。
二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高职本科)。
2017。
478。
450。
423。
二批。
风景园林(高职本科)。
2017。
477。
448。
420。
二批。
农学(高职本科)。
2017。
470。
446。
421。
二批。
园艺(国际园艺管理)-中荷学生交流项目。
2017。
470。
446。
422。
二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创新管理)-中荷学生交流项目。
2017。
471。
446。
422。
二批。
网络工程(高职本科)。
2017。
459。
444。
429。
二批。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特有民族班)。
2017。
464。
442。
420。
二批。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高职本科)。
2017。
465。
442。
420。
二批。
园林(特有名族班)。
2017。
470。
442。
413。
二批。
园艺(高职本科)。
2017。
461。
440。
420。
二批。
农林经济管理(高职本科)。
2017。
456。
440。
425。
二批。
农林经济管理(国际农商及管理)-中荷学生交流项目。
2017。
455。
437。
419。
二批。
土木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2017。
466。
432。
398。
二批。
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2017。
464。
428。
391。
二批。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十一
饮食体现文化,文化融于饮食。云南省饮食文化可追溯夏商时期。千百年来,这一“俗”文化不断发展,不断沉淀,饮食与文化早已相互渗透、密不可分。饮食体现了云南的文化,文化反映着云南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民的社会生活最离不开的是一日三餐乃至多餐。因此我们要慎重对待。
二、适时开展饮食文化旅游。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得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中国许多省份的支柱产业和替代产业。如何把云南省宝贵的饮食文化资源同动态的旅游活动相结合,做到既弘扬饮食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产业,使之更为特色化,这就涉及到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了。
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省旅游处于一个高峰时期,刚刚发展起来的云南旅游形式一片大好,这个落后的少数民族大省给世界耳目一新和感受。饮食作为一个吃的概念是古老的,但作为一个旅游的概念却是新的。专项旅游的发展给我们的饮食文化也提供了一个舞台,而这个舞台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云南省的饮食文化不仅是吃这么简单,更有许多文化藏于其间。其中,吃的顺序是云南省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潜力所在。
三、把握饮食文化开发的几个原则。
(一)“俗文化”中求趣。
在云南省饮食文化中,很多是由“俗”文化组成的,在云南的饮食习俗中,人们的“趋吉”心理表现尤为强烈,不少年节和喜庆之日的食品都带有祈求平安幸福、向往进步光明之意。中国传统节庆多用“吃”来纪念或庆祝,因此出现了大量与之相关的食品。如有些地区除夕之夜吃鱼,往往只是作为一个象征,鱼作为宴会的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后谁都不吃,寓意这尾鱼是今年剩下来留给明年的,表达了人们对“年年有余”和家业发达的渴望。因此,在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原则,它能让一道普通的菜肴富于韵味,从而吸引旅游者更拥护它。
云南饮食文化发展了几千年,从原始蒙昧时代到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形成了富有云南省特色的形形色色的饮食习俗。弘扬饮食文化的传统特色也就是发掘其内在的文化思想。中国人赋予饮食的强烈文化意义,单从平平淡淡的菜名就可以略窥一斑。如手撕鸡肉烂饭、老鼠稀饭,老鼠干、蛆虫稀饭、鹌鹑肉汤等等。所以在推出特色旅游饮食文化产品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把握这些传统的文化特色,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更多人的文化素养。
(二)创新中求规范。
饮食文化事实上包含着传统文化和边缘文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野史)两部分。对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也存在传统饮食文化旅游和边缘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之区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传统开发还是边缘开发,都要注重在创新的过程中强调一定的规范,避免在某种因素下盲目地求效益而忽视了文化本身带有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的很大目的是为了弘扬云南省的文化内涵,即希望通过吃的途径将云南省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传给更多的人,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因此,开发者要充分地在饮食旅游文化产品种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意见,规范地遵守开发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原则,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结合。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开发最重要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在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不超过其承载力的前提下,对旅游目的地的民族地方的民族地方特色充分挖掘,进行旅游包装后推向市场。对于食品而言,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实际上,食品原料的采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良好与否,保护好环境,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原料提供给食品的生产。
总而言之,云南饮食文化带有很强的民族色彩,具有浓厚的文化性,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推出的理想品种。同时也是近几年来才把它作为一个文化旅游的产品单独开发。就它的发展状况而言,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的去研究,让它为云南省的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十二
1.安全文化的提出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上,当时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核安全文化”这一说法,而1991年出版的《安全文化》,标志着“核安全文化”的正式诞生。1994年6月《安全生产报》刊登了我国劳动部李伯勇部长题为“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来认识”的指导性文章,这标志着安全文化由企业安全文化拓延到了全民安全文化。
2.安全文化的涵义对于“安全文化”,比较普遍使用的说法是指人们对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准则的总的认识和态度。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文化范畴一样,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义。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到不同的领域,就称之为某个领域的安全文化,比如安全文化应用到工业领域,这就有了企业安全文化,而把安全文化与教育系统或者是学校结合起来,这样就有了校园安全文化。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1.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高校校园安全文化隶属于文化,而文化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面: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所以,针对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来讲,精神层就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高校的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需要共同遵守的安全准则和信念、标准等,是形成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制度层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是指师生员工和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物质层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外部表层,是指高校校园内创造的看得见的实物文化,是校园的安全理念的载体。
2.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外延有研究认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在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被全体成员所认可并自觉遵守有关安全问题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的总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应该包括全校师生员工关于安全问题的价值观认识、行为准则、规章制度、教育活动、管理活动以及外在物质设施等有形或无形的东西,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安全文化氛围。它是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保证学校财物、师生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系统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要素,人、环境、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以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养成学生安全素养为系统功能指向的大系统。与强调“人、机器、环境”的工业生产领域安全文化相较而言,在校园安全文化构成要素中人处于突出的位置,环境则呈现出开放的特征,管理有着其较为宽泛的外延。至于机器,只有在特别的情况下才会存在。因此,人、环境、管理是校园安全系统主要构成要素。
三、大安全观。
1.安全观安全观是指人们对安全的作用、地位、价值等总的认识与看法,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生观的最基本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保障,其中生命价值观是安全观的核心。《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如《易系辞下》有言“君子安而不忘危”,这里的“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意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安全就是指人身、财产和人的生存条件不受危害,即“无危则安”。
2.大安全观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认识开始迅速转移,人们对安全问题关注的重点,已经逐渐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转移。传统安全关注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而非传统安全关注的主体是多样化的,除了国家还有多种主体,包括作为个体的人与整个人类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安全等。随着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各个领域频频发生,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形成了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在内的综合安全观,“大安全观”的安全理念开始孕育、发展。所谓大安全观,是指安全科学体系的扩展和深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安全观,针对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各个领域,关注安全的综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合作性等特点,是对安全的内涵、目标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手段所得出的对安全问题总的认识。
3.高校大安全观我国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不仅教育系统内部出现了各种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而且社会上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也开始向日益开放的高校校园侵蚀,如境外敌对势力对校园的思想文化渗透、恐怖暴恐活动,房屋动迁等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已不再是附属于社会安全的一个次要分支,而是居于社会安全系统的核心地位。尤其是,高校安全和稳定已经成为“社会政治的.敏感区,社会矛盾的高压区,社会动态的晴雨表”。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平安社会,大安全观首当其冲。何为高校大安全观?从微角度观看,高校大安全观是针对当前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所面临的包含内外部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一起统筹规划,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各方尤其是高校本身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校园的安全工作体系,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形成共同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合力。从宏观角度看,高校大安全观是现代社会安全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隶属于以“综合性安全”思想为核心的人类“大安全观”中的社会安全范畴。
四、基于大安全观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补缺。
1.勿将安全文化范畴变窄目前,人们对于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认识,已经扩展到三个体系:形态体系、场域体系和对象体系。但在谈及安全文化相关体系时往往使其范畴变窄,如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往往重视和关注的重点是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而对安全观念文化则很少涉及;比如,在谈及高校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时,一般都仅局限于校园,往往忽视家庭、社区等场域,尤其是虚拟网络空间等大众传媒,没有看到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未能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等场域间的深度合作;在谈及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时,都是基于学校内部场域的人员群体,往往把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简单看成学校的管理层、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事情,甚至会认为这仅仅是高校从事安全工作的部门的事情,总是忽略了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校园周边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对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持作用。
2.勿将安全氛围等同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般来说包含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安全氛围与安全文化有相似的地方,但实质上是由很大区别的。安全氛围只是一种人的心理表象,其通常与安全状态、所处环境等相关,是人对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具体安全状态的认知,而且会随着状态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安全文化的短暂“快照”,具有不稳定性和变化性。建设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就是要在高校校园各类活动和校园环境中营造出一种安全文化氛围,使得全校师生员工被这个氛围潜移默化,从而归从本校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而仅仅在校园里挂一些安全教育横幅、张贴一些安全警示标语和宣传图片、安装一些交通安全设施来营造校园安全氛围是不够的,这不能等同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仅仅是校园安全文化的短暂“快照”,或者说这些只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简单配套措施而已。
3.勿将安全氛围替代安全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是以保护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它是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实现排除隐患、控制事故、减少损失,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科研、生活等环境。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安全工作的本义,以为校园里拉了横幅、摆了安全展板,或是教室、食堂等贴了标语,或是开了两次会、听了两次讲座就能解决问题了。校园安全工作必须从实际抓起,从实处抓起,校园安全工作的目的不是仅仅宣传而已,而是要点对点的落实、部署、检查、监督、策划。校园安全氛围只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不能因为部分而丧失了做安全管理的本身目的。
五、小结。
大安全观是拓展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思路。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理念,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渗透,提高安全观念;以制度为支点,通过建章立制,编织责任网络;以管理为抓手,通过检查督促,规范安全行为;以经济为杠杆,通过考核评估,先进带动后进。
作者:毛建平陈韶成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云南地方文化论文(通用13篇)篇十三
(合)现在开始。
李:首先由请教育机构董事长、校监讲话。
马:幼儿园生活瞬息即过,但它将是孩子们瑰丽人生中最浓丽的一抹色彩!由请小朋友致词。
李:幼儿歌曲联唱。
马:家长致词。
马:幼儿歌曲联唱。
李:校监颁发毕业证。
宣布毕业典礼结束,中场休息十分钟。
二、同一片蓝天大型幼儿歌舞汇报演出。
马:
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家长、老师、小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参加晶晶教育机构第十一届幼儿毕业典礼暨同一片蓝天大型幼儿歌舞专场演出。我们代表晶晶教育机构全体员工,对各位的参与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马:艺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晶晶为让孩子们从小就得到艺术的熏陶,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对幼儿实施艺术教育。
李:今天这些未来的艺术家将用最美丽的艺术语言抒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爱、生活的爱。
李:晶晶教育机构同一片蓝天大型幼儿歌舞演出。
合:现在开始。
结束:马:晶晶教育机构同一片蓝天大型幼儿歌舞演出到此结束。
李:童年,一生中最快乐、美好的时光。
马:祝愿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的尽情的遨游,成为未来新型国际化人才。
李:祝小朋友们天天快乐!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