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一种在语言表达、内容思维和结构组织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的写作作品。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一
摘要:文章重点对当前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不断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爱好、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有效实现读写结合、教师要逐步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强对学生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导等角度提出了加强小学三年级作文效果的主要途径。
第一,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在小学生进入三年级之后,语文课上会郑重其事的安排上作文写作部分;很多小学生对于作文课程来讲都感觉到非常的神秘,但是很多三年级小学生又对作文感觉到非常的陌生;受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不能很好的结合三年级小学生的实际心理与生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只是给出相应的作文题目,列出相应的要求,就开始让学生去写作;学生对作文课程的神秘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挫败,逐步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同时很多教师也不能从小学语文作文内容创设相应情景的角度去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对作文兴趣明显不高。
第二,教师急功近利的现象凸显。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讲授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这也是当前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很多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讲授能够在短时期内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文写作的要领掌握能够发生质的变化,祈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写作让教师满意的作文,往往采取让学生抄写、背诵一些范文。教师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违背了三年级小学作文教学规律、违背了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不利于提高作文起步教学质量。
第三,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对语言以及素材的积累。小学三年级学生受自身生活阅历影响,本身掌握的词汇量就非常有限、对语言的积累也不是十分丰富。对于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来讲,让学生开展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发散思维、提高鉴赏能力十分重要;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起步作文讲授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教材内容,不能将重视小学生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一要领落实到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中去,很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第一,不断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起步作文的时候,要高度重视第一堂课上学生对作文课从的兴趣与好奇心,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适当的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意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角度不断创设相应的情景,带领学生更多的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让学生在亲身观察中激发与提高学习的写作兴趣;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不要设置过高的写作要求,避免因为过高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自选题材、大胆自己构想、提倡自拟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二
作文的起步阶段一般是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的阶段。这个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了一个层次,很多学生由此也就对作文产生了畏难的情绪,感觉无从下手。《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这个阶段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由此可以看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让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是起步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对小学生的起步作文来说是很难的。在生活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去接触周围的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细致的感受,写作时也才有话可写。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可以让学生抓住自己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去描写。比如写《我的房间》,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房间的位置、大小、房间内的摆设、物品的位置、平时在房间里都干了些什么等等。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有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写起来也就觉得有话可说,作文起来就容易多了。
2.注意激发学生想像的火花。丰富的想像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引发他们的想像思维,培养他们的想像创造能力。如习作《假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科幻动画,激起学生的想像和写作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充分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会使自己的想像更加充实、完善、生动。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也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就会比较充实生动。
3.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写好文章。而低中年级的学生大多自觉性都比较缺乏,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其做法有: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并学习运用;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教学论文)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去掌握更多的学习好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手工、调查访问……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的素材。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就不断丰富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二、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第一,小学生刚接触作文,要帮他们树立写作信心。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多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必要附加太多的限制,增加学生的畏难心理。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从而逐步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挖掘写作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还原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
第三,读写结合。“教材就是例子”,教材中有大量的文章是写学生学习写作的模子。学习这类课文后让学生根据情况适时仿写。学习写人的课文就仿写人,学习写物的课文就写物,学习写景的课文就写景……此外,让学生练习写日记、周记、写片段等等。
第四,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相互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每次习作初稿完成后,教师都应组织学生自由修改和相互评改作文。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文教学也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三
[内容摘要]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渗透教学综合优化起点低坡度小兴趣浓。
著名教授钱理群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现在的语文却变得很可怕,不怕作文的学生太少了。”可见说起作文,孩子们都很头疼,甚至连才进入作文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都有“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苦恼。这其中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低段忽视作文的渗透教学,造成写作起步晚,没有做好低中段写作教学的衔接工作,一到中段就手忙脚乱,以致于到高段还是写不好作文。因此,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实施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计划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一谈自己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摸索低段作文起步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说好一句话,写通一句话。
(一)口头表达。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当然,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也就是先说后写。
说话,这对学生来说,是件极其容易的事,在上学前,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但并不一定规范,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扎实的句子的概念,可以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1.识别句子的各部分要素。比如:老师说出一句话:“小鸟在树上叫”,让学生找出“什么”“怎么样”这两部分。
2.判断句子的完整性。如出示以下内容:
“(1)下雪(2)春风吹醒了笋芽儿(3)我的妈妈”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是完整的句子,哪些是不完整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这两方面的训练并不是只靠这些题目就够了,平时要加强,可以是有意的集中练习,也可以是在教学中无意的分散指导,贵在持之以恒。这些句式的训练加强了学生说话写话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二)书面练写。
口头表达到位后,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低年级书面语言的练习要从兴趣着手,立足生活与教材,设计一些轻松、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练写四素句,句式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心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变换句式。如“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把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提到句子前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等一些简单的句式变换。
3.扩句。如:出示句子“娃娃哭了。”再写“娃娃()地哭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时间和地点。
4.随意写句。如给定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日记,我曾让学生用“长大”写一句话日记,有学生写到:“我长大了,一个人睡觉不怕了。”“我家门前的小树长大了。”所写的句子不但完整,而且富有情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让他们任意挑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内容的题材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这样他们写起来特别来劲。
这样的练习起点低,坡度小,学生的兴趣浓厚。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完全有能力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部分优秀的学生并不满足于一二句话,能写一段话。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每天我总喜欢把学生写得较好的句子在班里读给大家听,与大家共享,给学生适时的表扬和鼓励。此时此刻,教室里往往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二、说好一串话,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出示错乱句子,给句子排序。
在作文起步教学阶段,不适宜马上放手,而应先“遵法而入”,然后才能“破法而出”,也就是说要先教给学生写话的一些方法,其中句子间的有序性尤其重要。训练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调整错乱的句子是个好方法。可以写好几段分别按时间顺序的、按方位顺序的、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句子,打乱后让学生重新调整。如:
()上午,我们在草地上捉蝴蝶。
()傍晚,我们在河边欣赏美丽的景色。
()今天是我和妹妹到外婆家的第一天,心里可高兴了。
()下午,舅舅带我们去海边玩耍。
()清晨,我们跑到山上看日出。
()这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啊!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步发现句子间衔接的规律,这为自己写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提供一些词语,练习连词成句。
从每课中挑几个词语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由于给熟悉的字词筛选、重组、加工、整合,学生从未感到这是一件苦差使,反而每次坐在那儿苦思冥想,想方设法找到这些词语间的联系,产生出全新的的信息。这不单单是巩固字词,而且是张扬个性、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话能力的好途径。如:选用下面的词语中2-3个词语写几句话--“打扮、地板、能干、干干净净、懂事、尽管、仍然”,学生经过酝酿,站在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词,写出异彩纷呈的语句:“尽管我不太爱学习,但我很爱劳动,经常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妈妈总是竖起大拇指说:‘如果学习上也这么能干,我就非常高兴了。’我想,以后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我的妈妈特别爱打扮,老是不做家务。家里的事都是爸爸干的,他总是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我想:能干的爸爸,这辈子有你苦的了”;“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常常把地板弄得一塌糊涂。尽管这样,奶奶还在别人面前夸我能干。我想:这是为什么?”
3.创设生活情境,学写简单句群。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是的,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话”源泉,只是学生不曾留意而己。因此,我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使他们懂得观察越认真、越仔细、越深入,内容就写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越富有生活气息。
(1)看看说说写写。出示一件物品,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颜色,说说它的作用,然后写一写。
(2)画画说说写写。可让学生创作一幅画,再说说画画的过程或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然后写下来。
(3)演演说说写写。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或一个生活场景,让他们用口头语言来回忆,再动笔写。
(4)玩玩说说写写。如:大家一起玩“我为三毛画鼻子”的游戏,然后再说话写话。
4.仿照课文句式,编写儿歌短文。
模仿是创新的开始。仿写也是扶着学生走向成功作文的一条捷径。有课文句式作铺垫,学生写起来就觉得轻而易举。如:教材中有一段话“爸爸是高山,妈妈是河流,我是一条小溪,一条欢乐的小溪。”在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我让学生仿编“爸爸是(),妈妈是(),我是(),()。”过了一会儿,一段段精彩有话语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有的说:“爸爸是太阳,妈妈是月亮,我是一颗小星星,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说:“爸爸是大树,妈妈是花儿,我是一棵小草,一棵绿油油的小草。”……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则不局限于“爸爸、妈妈和我”之间,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家庭中的各层关系,以扩展学生创造思维。
5.充分发挥想象,填补课文空白。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作者留给读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处,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此挖掘、延伸。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小鸟中的一员,与麻雀、燕子、小黄莺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有的学生争着说:“我是一只小杜鹃,我觉得春雨是白色的,瞧,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落在李树上,李花白了,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在填补空白之时,学生必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倾吐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可谓一举多得。
6.看图写话引路,写作如此容易。
实践证明,看图写话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好形式,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好途径。看图写话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内容有趣,浅显易懂,既有图,又有写作提示和选用词语,这好比让学生在黑夜里看到光明,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颇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很乐意展开想象,在大胆的想象过程中能联系生活实际,自觉地调整思路,让静止的人物活动起来,让花草树木充满生命活力。
7.轮流练写日记,相互促进提高。
我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有五个同学,并给每组配备一本接力日记本--《成长的足迹》,每人每周按顺序轮流,写一篇自主选材、篇幅不限的日记。前面一位学生写好后将日记本传给下一位学生,轮到的学生,先给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上评语,再自己写上一篇日记,依次轮流进行。一本写完后,我就按星级来评选优秀小组并在全班加以公布表扬。这样的训练方法在实际写作训练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五个同学都写在同一本日记上,大家可以彼此欣赏、监督,相互促进提高;因为是每周才轮到一次,所以对每个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压力,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写出来的日记组内的同学都能看到,既是为了同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又是为了给小组争光,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就全力以赴写好日记。班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这样做,应验了教育家第惠斯多所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一系列的方式,都有赖于教师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赞可夫说:“如果班组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我坚持表扬、鼓励为主,尽可能用激励性的评语,把佳作在班上大声朗读,每学期让学生挑一二篇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作品,结集一本以《我们的世界》为书名的习作选,分发到每位学生家长的手中,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又让学生在家长那里得到一种新的激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使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郭沫若也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低年级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也就越多。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低年级儿童的优势是记忆力强,吸收语言信息快。因此,当他们在学会汉语拼音后,我就引导他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优秀的文学园地里倘佯,受到熏陶感染,汲取精华,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以便在写话时挥洒自如。
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我在黑板一角每天写上一两句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其他好词好句的,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还鼓励学生自备一本“采蜜集”,遇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就认真地抄下来。我还隔时在班上评选“辛勤的小蜜蜂”,比比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我还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用省下的零花钱买各种课外读物,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同时也从学校图书馆找一些合适的书,让他们轮翻阅读,学生读的内容多了,积累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
总之,作文起步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采用综合优化的策略,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将理论与实践、体验与领悟都整合起来,让学生的作文从量变到质变,达到一个较好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21世纪我们怎么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小学作文教学漫话》王有声宁波教育出版社。
【3】《小学心理学》冯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林崇德申雪亮北京教育出版社。
【5】《作文循序教学法》包全杰辽宁人民出版社。
【6】《“儿童作文”教学论》宁波出版社。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四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在完成拼音、识字,再经过一段阅读教学的训练之后才开始的。这主要是受识字量的制约,在同学没有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情况下,无法将其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表达出来,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而采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教材后,就完全可以克服识字量不足而不能进行书面表达的弊端,使作文教学提前起步。为此,我在进行“注、提”实验班教学时,从儿童开始学习拼音起,就着手进行作文的预伏工作,先训练同学说一句完整的话到几句话,然后让同学将所说的话用拼音写下来。这样,当拼音教学结束时,大部分同学就已基本学会写话了。在此基础上,我边教“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和“看图学文”等课文,就边让同学在识字、学词、造句和阅读的同时,借助拼音和已识的汉字练习写纯拼音或拼音加汉字的句子和短文。并注意从低年级儿童语言训练的整体出发,紧密联系课文,联系同学实际,将观察、口述和写话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同学视野,丰富了写话内容,激发了同学说话写话的兴趣,也培养了同学良好的说写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观察入手练习说话。
说和写是语言表达的两种不同方式,但都是以认识世界为基础的,有所认识,才能有所表达。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在观察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素材、奠定说写的基矗为此,我根据一年级儿童好奇、爱模仿和爱学习的特点,从拼音学习阶段起,就注意培养同学认识观察事物的习惯。不仅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观察内容,而且教给观察方法,指导他们进行具体观察,然后鼓励同学先口叙观察内容,再用拼音写出来。如同学们观察了学校建筑及课余活动后,就写出了“我们学校里有教室,有宿舍,还有大操常”“下课了,我们都在操场上玩起来”等句子。同学郭旭雄还用拼音写出了《我的家庭》一篇短文:“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爸爸在印刷厂工作,妈妈在县医院工作,我在一年级上学。爸爸妈妈很关心我的学习,他们很爱我。我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我的家庭,更爱祖国。”
为了提高同学的写话能力,我还让同学用拼音写自己在幼儿园学会的儿歌,写他们知道的谜语,对此同学的兴致很高,有的同学一写就是两三首。我把孩子们好的作品,在班上朗读,并贴在教室后的专栏中,同学们深受鼓舞,感到非常自豪,说写的兴趣更浓了,并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好多同学都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写下来,写话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了。
我培养同学写话的良好习惯,是从观察入手,在“从孝从早、从严、从实”的前提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先通过观察实物写一两句话,同学觉得很轻松,很有意思,就爱写;再让他们写熟悉的儿歌、谜语,他们又觉得很有趣,很方便,便更爱写,一点儿也没感到写作是一件难事。加之同学用拼音写话,不受汉字束缚,同学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不仅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为作文的提前起步尊定了良好的基矗。
二、从理解词义开始展开说话。
要让同学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必须从理解每一个词义开始,并要注意设计好启发题和描写顺序与层次。
如在一年级语文里学习“容易”这个词时,我就以举例的方式对同学讲“小朋友,你们在教室或学校里看见废纸屑、烂果皮,拾起来放在纸篓里。这件事,对你们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都能做到。因为这件事做起来很‘容易’。如果我们一年级小朋友用车拉土,平整校园,做起来就很难。因为你们年纪小,做这样繁重的劳动就不‘容易’”。这样讲解,同学对“容易”的涵义很快就清楚了。词义一理解,运用起来就自然容易得心应手。如有个同学听我举例讲解了“容易”的词义后就说:“刚进学校,学写汉语拼音字母,我感觉很难。当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写字母的方法后,就觉得‘容易’多了!”一次,我给同学讲《小同学守则》时,一个同学问:“老师,守秩序是什么意思?”我针对同学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引导同学自觉说出了“我们班的课堂‘秩序’很好”这句话,同学显然清楚地理解“秩序”的词义了。为了巩固同学所学,我就趁热打铁,让同学试着把他们说的这句话用拼音夹汉字写下来。
理解的.目的在于运用,而在运用的过程中,又可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引导同学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让同学展开说写,不仅加深了同学对词义和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同学的思想教育在说写训练的同时得到了同步发展。
三、创造情景广泛说话。
低年级同学想象比较丰富,为此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地为同学创设语言交际需要的实际情景,给他们以更多的联想、想象的机会,以打开同学思维的闸门,广泛开展说写训练。
创设情景的第一种方法是结合课文让同学扮演角色大胆想象,尽情表演,以丰富说写内容,激发说写兴趣。如《美丽的公鸡》一课,人物角色多,对话有趣,同学积极性高,一看图就能想象出人物的语言神态。我就分别请小同学扮演公鸡、青蛙、老牛和蜜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登台表演,其余同学认真观看,并将表演的故事口述出来。表演者演得有声有色,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有欢乐之中大家兴致勃勃地纷纷叙说情节。为了让全班同学都有说话的机会,除了让个别同学面向全班说话外,我还让同座或一个小组的同学互相表演,轮换叙说。这样,同学兴趣盎然,口述表达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最后让同学把讲过的故事用拼音夹汉字写下来。这样,就使口语和书面语言都得到了谐调发展。
创设情景的第二种方法是以简单的画面和富有启发性的话语,启迪同学的思维。如《我坐上飞船》是一篇图文对照,生动有趣的课文。我在教“我坐上飞船,飞向蓝天”一句时,先出示了活动幻灯片,再读课文进行图文对照,同学们仿佛被带到神奇无比的天空之中。此时,再让同学展开联想,想自己坐上飞船到宇宙间旅行,将会看到一些什么?于是,同学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会看见木星、水星、土星、水星、太空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等。我告诉同学:“现在科学发达了,已经有人上天,上月球考察了。只要同学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会坐上宇宙飞船去天空遨游,实现自己愿望的。同学情绪高涨,纷纷表示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争取将来做一名天体考察科学家,为祖国争光。
四、联系课文续编故事。
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占的篇幅较多,这些课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同学对此很感兴趣。
我根据这些课文情节生动,结构层次清晰,复述比较容易,同学学起来兴致高的特点,在每次上课前做好设计,上课时先让同学学文,然后要求复述。往往一篇课文学完了,同学的思维还停留在想象课文中的动物或人物的结局和以后的情况中,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我就利用这一情况,让同学联系课文内容续编故事,然后再写下来。如结合阅读课本,我让同学续编了《狐狸与乌鸦》———狐狸骗走肉后的情景和乌鸦的想法;编了《狼和小羊》续篇———《聪明的小羊》等。在同学续编故事时,我不时的给予插话、引导、补充,同学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就这样创造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编的故事有顺序的写在练习本上。
经过这样训练,同学说写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不少同学都能说写出一段通顺的短文,而且有的文章还十分生动感人,这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从未经历过的。实践说明了作文提前起步是完全可能的,只要引导得法会收到良好效果的。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五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在完成拼音、识字,再经过一段阅读教学的训练之后才开始的。这主要是受识字量的制约,在学生没有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情况下,无法将其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表达出来,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而采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教材后,就完全可以克服识字量不足而不能进行书面表达的弊端,使作文教学提前起步。为此,我在进行“注、提”实验班教学时,从儿童开始学习拼音起,就着手进行作文的预伏工作,先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到几句话,然后让学生将所说的话用拼音写下来。这样,当拼音教学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就已基本学会写话了。在此基础上,我边教“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和“看图学文”等课文,就边让学生在识字、学词、造句和阅读的同时,借助拼音和已识的汉字练习写纯拼音或拼音加汉字的句子和短文。并注意从低年级儿童语言训练的整体出发,紧密联系课文,联系学生实际,将观察、口述和写话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写话内容,激发了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说写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观察入手练习说话。
说和写是语言表达的两种不同方式,但都是以认识世界为基础的,有所认识,才能有所表达。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在观察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素材、奠定说写的基矗为此,我根据一年级儿童好奇、爱模仿和爱学习的特点,从拼音学习阶段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观察事物的习惯。不仅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观察内容,而且教给观察方法,指导他们进行具体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先口叙观察内容,再用拼音写出来。如学生们观察了学校建筑及课余活动后,就写出了“我们学校里有教室,有宿舍,还有大操常”“下课了,我们都在操场上玩起来”等句子。学生郭旭雄还用拼音写出了《我的家庭》一篇短文:“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爸爸在印刷厂工作,妈妈在县医院工作,我在一年级上学。爸爸妈妈很关心我的学习,他们很爱我。我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我的家庭,更爱祖国。”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我还让学生用拼音写自己在幼儿园学会的儿歌,写他们知道的谜语,对此学生的兴致很高,有的学生一写就是两三首。我把孩子们好的作品,在班上朗读,并贴在教室后的专栏中,同学们深受鼓舞,感到非常自豪,说写的兴趣更浓了,并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好多同学都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写下来,写话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了。
我培养学生写话的良好习惯,是从观察入手,在“从孝从早、从严、从实”的前提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先通过观察实物写一两句话,学生觉得很轻松,很有意思,就爱写;再让他们写熟悉的儿歌、谜语,他们又觉得很有趣,很方便,便更爱写,一点儿也没感到写作是一件难事。加之学生用拼音写话,不受汉字束缚,学生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不仅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为作文的提前起步尊定了良好的基矗。
二、从理解词义开始展开说话。
要让学生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必须从理解每一个词义开始,并要注意设计好启发题和描写顺序与层次。
如在一年级语文里学习“容易”这个词时,我就以举例的方式。
[1][2][3]。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作为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叫苦不迭。同学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我通过近一年执教三年级语文,倒觉得白纸一张好比划,要使同学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学中是有一些门道的。
一、培养同学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同学头脑中的材料,对同学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同学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同学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同学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同学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同学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同学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同学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同学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同学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同学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同学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同学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同学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同学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同学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同学的思维。同学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同学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同学习作之蓝本。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七
准确把握住目标,对全册书以及适当的练笔处都要心中有数。有了系统的把握,深刻的理解才能对学生的习作给予得当的指导。
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孩子,只靠课本中那几次习作是不可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老师就要根据训练目标认真在课本中寻找读写结合点并进行系统的训练。如训练学生对人物的描写,就从观察动作、观察模拟对话场景、观察神态等各个方面,一步步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求快,但求理解的准确,描写的细致。
再次,身边处处是素材。
让孩子写作最难的问题莫过于没得可写,通过娄老师的讲座我感受到了身边处处是素材。观察身边季节的变化;留心观察学校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条目日记……关键看老师的引导,学生是习作的主人,但是这些小主人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当事情发生在身边时,老师提前提醒学生细心的观察,教会孩子怎么观察。长此以往,身边经过的不起眼的事情在孩子的笔下也会变得惟妙惟肖啊!
通过这次讲座以及老师们的交流沟通,我知道了孩子写作的难点除了培养观察的习惯,还有一点就是丰富的积累。和老师一起练的再刻苦,脑中没有积累怎么也写不出好的习作埃所以还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读课本,还有读课外书,老师适时的介绍给孩子看课外书,当孩子着迷其中时必定会被书中的人物吸引,也自然会记住其中的细节,当他自己习作时就会不知不觉得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埃不过,我觉得“阅读“是一种兴趣,有的孩子有这种兴趣,有的孩子没有这种兴趣,怎么样让没有这种兴趣的孩子同样养成阅读、博览的习惯是我需要努力思考的。
看过一篇文章《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写的是人们往往被成功的难度所吓倒,以为成功就要锥刺骨,吃得苦中苦,其实只要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做,人们照样可以轻轻松松地成功。
作文也是如此,还没开始学,早就被“作文难氨、“到三年级你可要努力氨等诸如此类的舆论蒙住了,弄得小小学生战战兢兢,愈发紧张,愈发写不出好的作文来。
其实,作文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来,别把作文当回事,今天我们就此为三年级师生打开一扇习作的新窗。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确定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写活”,第二、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这就体现出降低小学阶段写作难度的意思。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也认为应该“我手写我心”,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学生放胆去写,就像刚学走路的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去走不要人扶的勇气,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都没用处,所以,我们不必过于强调作文的重要,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也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也就是顺应儿童的天性,不拘形式,自然写作。例如,第一学期的相关表达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期是“乐于书面表达”,第三阶段才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
记得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说:“有些人认为写作是件了不起的事,一写文章就不由自主板面孔、端架子,这容易造假。其实写作就是用笔说话,初学者不妨解放思想,先练‘胡说八道’,怎么想就怎么写,时间长了,有了经验,就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需多说,哪些宜少说。”
中行志先生的话说得简单朴素,清楚明白,令我们语文老师沉思。简简单单教作文,轻轻松松学作文,快快乐乐写作文,应是我们的方向。
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之一是无话可说,无米下锅,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具体的约束,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写作的个性化”。
教师不宜简单按照教学进度的安排或课程表的设置,哪个单元该写什么作文,就要写出什么样的作文,而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或者干脆不定题目,让学生写自己观察到的、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人生的“史记”,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鼓励学生及时记录,用笔表达。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
具体的方法:如在班上朗读,在板报上张贴,给广播站投稿,和家长沟通肯定等,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前提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别把作文当回事”,让孩子们轻装上阵,在作文之路上勇敢前进吧!
作文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积淀就没有写作素材的积累。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阅历、感悟等方面的欠缺,即使有了生活,也很难捕捉到写作素材。为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作文教学第一必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而同时想象又能使观察到的素材得以扩展、丰富,故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想象力的培养。例如我教学三年级上册园地二的习作,习作要求学生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在习作之前,我先让学生确定自己想观察什么事物,把要观察的事物带到班级进行认真的观察,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和同学交流,老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有了观察的第一手材料,写作时,学生就有内容可写,而且也可以写得真实动人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都强调了兴趣的作用。初学作文的小学生不必那么一本正经,允许学生怎么说就怎么写,尤其在遣词造句方面,应该允许学生大胆使用生动优美而富有哲理的口语,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想写、乐写、敢写就能克服对习作的厌倦心理,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物。借助成功的例文多读、多思、多想、多动笔随时记录,久而久之就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在指导作文训练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利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已经形成、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影响和解决写作问题。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轻声读和默读领会理解课文内容,或者通过教材中的“读写例话”“基本训练”等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教材中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成整体知识,这样有利于在作文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鼓励学生多看优秀范文,总结写作技巧。万事开头难,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开好头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不妨尝试模仿式写作的教学方法。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就会造成词汇量少、语言贫乏,等到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
首先,课文内容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最好资源。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好词佳句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材料。平时每讲完一篇课文,我都会让学生把好词佳句抄在本上,每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厚厚的一本积累材料,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哪怕是平时作文特别不好的学生,也有话说了。
其次,课外阅读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资源。 在我班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到校后阅读课外书。当然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要求必须是健康向上的,适合小学生的课外书。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好还是选一些让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感兴趣的书籍,如可以是一些成语故事、儿歌、童话、寓言;还可以是谚语集、歇后语集、名言警句集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做好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并且要熟读成诵。
坚持让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周记,要求学生把本周所学的好词佳句要尽量运用上。班里有计划地每月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习作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由此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和积极积累语言积极性,并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运用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咨询老师长辈,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来积累语言材料。只要坚持下来,经过长期慢慢的积累和内化,这样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孩子们在写作时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八
【内容摘要】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同学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有的小学毕业班同学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同学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是同学作文起步阶段,对同学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更是我们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做了以下一些尝试,提出了3个层次的教学策略:激趣铺路引发写作、夯实基础促进写作、发展能力引导写作。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同学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有的小学毕业班同学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同学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是同学作文起步阶段,对同学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更是我们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激趣铺路引发写作。
对于初次接触写作的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刚起步时有难度,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引发同学的写作欲望。
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同学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同学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同学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情境能使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同学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
比如,开学后不久,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那就是让同学描述一下自己班中一个同学的外貌,让老师猜猜描述的是哪个同学。这样既增加了师生间的了解,同时也让同学学会了介绍人物外貌要抓住他的特点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介绍,为后面的学习写人打下基础。又如在指导同学写《我的自画像》一文时,安排时间让同学先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同学的兴趣盎然,“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方法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作文起步教学应当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冒进,要搀好扶好再放手,降低写作难度,假设写作梯度。可以为先指导同学写好重点段,再逐渐落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要求。
比如《动物名片设计》一文的重点就在于指导同学写好“动物名片设计语”这一段落。而《秋天》一文则在于指导同学写好体现秋天特色的事物特点。在作文起步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还要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如写《烧菜》一文,我先请同学回去请家长示范煎了一个荷包蛋,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家长是如何煎荷包蛋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同学梳理出几大过程:开煤气灶——倒油——敲蛋——下锅——煎好一面——翻身再煎——放调料——盛起吃蛋。这样一来,原来不会写作的同学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作文了,他们写作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然后再请同学回去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烧一样菜,并把烧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同学写作的自由度一下子大了,“差一点的同学吃得饱了,好一点的同学则能做到吃得好了!”这样的方法,同学怎么会不爱上写作呢!
二、夯实基础促进写作。
作文起步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培养同学良好的笔头表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只有夯实写作基本功德训练才能促进同学正确地写,有效地写,为今后写作立下坚固的基石。
措施1:从每一个标点符号抓起。
在作文起步教学阶段,我发现同学的作文中标点用错现象较严重,特别是引号的运用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正确掌握。所以在学了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后,重点又复习了一下引号的运用,同时设计写话练习《我和秋天对话》,既增加了写作素材,同时又一次复习了标点的正确运用。又如《续写童话》的习作练习,我帮助同学把学过的一些知识融会在一起,编了一首儿歌,让同学诵读:“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让同学又从语文课文里找出三种不同的例句加以巩固,并应用于自身习作,用儿歌的方式教学既简化了教学的难度,又提高了同学的积极性。从同学的习作来看,标点用错现象明显减少。此外,还要注意教给同学在方格子里写作文时,标点符号占格的写作指导。
措施2:抓遣词造句。
作文起步教学要丰富同学的书面表达形式,要教会同学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教会同学一些比较简单实用的表现手法。如叠词和比喻、拟人的运用。比如在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能加上叠词使句子变生动吗?秋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树木吐出()嫩芽;秋天的小雨地下;果园里()长大。而当同学说到“秋天来了”一句时,我又这样引导同学:“如果秋天是一位美丽的姑娘,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同学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说:“送走了夏婆婆,美丽的秋姑娘来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秋姑娘的脚步近了。”同学的文字逐渐就丰富起来了。
措施3:抓篇章结构。
作文起步教学训练的重点是段落,但并不是排斥教给同学“篇”的知识。而是应该把一些基本的知识渐渐渗透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可以告知同学文章要分节写,而优秀的文章小节数通常在4到5节。又比如还可以告诉同学开门见上,首尾呼应,点明题意不失为习作的好办法等。
像在教《秋天来了》这篇作文时,我引导同学可以按地点写:“秋姑娘来到小溪边。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秋姑娘来到果园中……”,也可以按颜色写:“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黄色的。秋天是粉色的……”还可以按按事物的几方面写:“写秋实;写秋花;写秋雨。”这样同学写出的文章各不相同。
三、发展能力引导写作。
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拓展现有的各种资源,加强知识积累,提高写作水平,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1.课内多读、多背、多练。
大量的诵读与背诵,可以增加字词的储备量,还有助于把所记忆的好词好段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材中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平时利用课前两分钟滚动背诵以加强记忆。同时,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中设计了许多说话写话练习,教师教学时可以巧妙地加以运用。
比如《三袋麦子》一文后的续编故事,结合学校“手抄报”的评比让同学做一做手抄报,再用“先……再……最后”等连词写一段话。又比如《掌声》这篇文章写得很含蓄,文中有多处空白,特别是其中有两处很好的训练写好人物心理活动的训练素材。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的想法写具体,在这过程中加强同学进行心理描写的意识。这些随文练笔不一定非要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只要能写成一段清楚连贯的话即可,这样同学不会感到是负担,而写作的能力则在平时的训练中慢慢得到培养。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九
每位教过小学三年级语文的老师都知道三年级语文确实不好教,最难就难在作文教学。小学生由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练习一下过渡到三年级的作文习作,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加之三年级孩子的生活阅历有限,读书量有限,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就难以丰富,语言积不够丰富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的客观实际造成了他们不可能有较高的习作水平。因此,对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师而言,题目就来了: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到底应该怎么教才更为有效呢?这个题目一直困扰着我,但我也一直坚持对解决这个题目的求索。对于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方法也在教学中实践着,可以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并且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终极度过这条河。但是我已下定决心不管我的实践成功与否我都要坚持,但坚持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更新我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面我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就算是保存点资料吧。
首先,我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爱好应该是其进行写作最重要的因素。假如学生对写作文根本不喜欢,甚至有很多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那怎么又能写出作文呢?即使能写出来也只能是生搬硬套,语句不通,为了达到老师的字数要求而拼字凑字。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就发现过这种现象。学生为了将作文的字数达到老师的要求而将同样的一句话写了不下十遍。实践证实,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让学生将写作当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往做,而不能让学生把写作文当成负担将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怎样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才能真正吸引孩子把写作当作一件有爱好的事往做。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一件事。我个人的做法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看,每个学生都有被老师重视、被同学羡慕的心理,而这主要来自于他们的成绩高低和在班级学校参加活动所获得的荣誉,因此,在开学之时,我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因此孩子对于取得各个方面的成绩也是特别重视的。在作文教学开始时候,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消了学生们害怕写作文的顾虑。我跟孩子们讲实在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小作家,但就看你愿不愿意了,假如你们不愿意,当然不可能成为小作家了。假如你愿意当小作家,只要你勤观察,勤动脑,勤动笔就完全可以了。我首先打消了孩子们畏惧作文的思想顾虑,其次,练习学生说话的练习,拿三年级第一篇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来说,我给孩子们讲了什么生活叫课余生活,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然后说说自己最感爱好的课余生活是什么,孩子们都特别愿意往说,都想让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课余生活的快乐。既然孩子们愿意往说,能说出来,我想也是能够写出来的。看着孩子们热闹的交流着自己的课余生活,我因势利导地说:“孩子们,那你愿意不愿意将你们自己的课余生活用你手中的笔写下来后让全学校的小朋友和老师们和你们一块分享你们的快乐呢?孩子们当然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了。我神秘地对孩子们说:”那你们知道怎才能让全校的师生都能和你们分享快乐吗?“孩子们顿时没了声音,忽然有个孩子说,用学校广播读给大家听不就行了。可有的孩子反驳到那谁能记住你啊!大家争论来争论往,最后班长发言说:”我以为大家都可以往我们学校的《七彩阳光》报往投稿啊!“这下大家似乎都如梦初醒!大家一个个都恨不得现在就写出来投稿到学校的校报上。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只有把作文作文写好了才能投到学校的校报上啊,否则的话怎么才能给别人带往快乐呢?这下更加激起了孩们的写作欲看,孩子们一个个都赶紧忙着写自己手中的作文。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激情引趣。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到作文,他们对于点滴成功,都会激起巨大的探求欲看。而信心是每个人的内驱力,一旦有了信心,他们就会知难而进,不断进步。因此,教师要从激励的目的.出发,对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孔之光,都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而要及时指出并加以表扬。要运用一些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评语,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足,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孩子,只靠课本中那几次习作是不可能进步学生的习作水平的,老师就要根据练习目标认真在课本中寻找读写结合点并进行系统的练习。如练习学生对人物的描写,就从观察动作、观察模拟对话场景观察神态等各个方面,一步步对学生进行练习。不求快,但求解的正确,描写的细致。再次,身边处处是素材。让孩子写作最难的题目莫过于没得素材可写,告诉学生身边处处是素材。如观察身边季节的变化;留心观察学校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感爱好的东西;记下条目日记……关键看老师的引导,学生是习作的主人,但是这些小主人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当事情发生在身边时,老师提条件醒学生细心的观察,教会孩子怎么观察。长此以往,身边经过的不起眼的事情在孩子的笔下也变得惟妙惟肖啊!
最后,习作积累要丰富。学生和老师一起练的再刻苦,脑中没有积累怎么也写不出好的习作啊。所以还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读课本,还有读课外书,老师适时的先容给孩子看课外书,当孩子着迷其中时必定会被书中的人物吸引,也自然会记住其中的细节,当他自己习作时就会不知不觉得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啊。不过,我觉得”阅读“是一种爱好,有的孩子有这种爱好,有的孩子没有这种爱好,怎么样让没有这种爱好的孩子同样养成阅读、博览的习惯是我需要努力思考的。看过一篇文章《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写的是人们往往被成功的难度所吓倒,以为成功就要锥刺骨,吃得苦中苦。实在只要脚踏实地,快快乐乐地做,人们照样可以轻轻松松地成功。
作文也是如此,还没开始学,早就被”作文难啊“、”到三年级你可要努力啊“等诸如此类的舆论蒙住了,弄得小学生战战兢兢,愈发紧张,愈发写不出好的作文来。对学生讲,实在,作文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来,别把作文当回事,今天我们就打开一扇习作的新窗。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也以为应该”我手写我心“,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夸大种种规矩,应让学生放胆往写,就像刚学走路的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往走不要人扶的勇气,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都没用处,所以,我们不必过于夸大作文的重要,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也特别夸大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也就是顺应儿童的天性,不拘形式,自然写作。例如,第一学期的相关表达是”对写话有爱好“第二学期是”乐于书面表达“,第三阶段才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记得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说:”些人以为写作是件了不起的事,一写文章就不由自主板面孔、端架子,这轻易造假。实在写作就是用笔说话,初学者不妨解放思想,先练‘胡说八道’,怎么想就怎么写,时间长了,有了经验,就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需多说,哪些宜少说。“中行志先生的话说得简单朴素,清楚明白,令我们语文老师沉思。简简单单作文,轻轻松松学作文,快快乐乐写作文,应是我们的方向。
具体的方法:如在班上朗读,在板报上张贴,给广播站投稿,和家长沟通肯定等,让学生对写话有爱好、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条件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别把作文当回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看吧,让孩子们轻装上阵,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在作文之路上勇敢前进吧!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十
语文课,我们该怎么教?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经常会思索这个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对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所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首先要优化制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重点的具体化。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乃至每篇课文都规定了教学重点,目标的设定不应脱离单元和课文的教学重点。有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有了“方向盘”和“指南针”,就能够防止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教学过程围绕目标有序地进行,才能够使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学会、学好。
2.教学目标要恰当,要能够操作,能够检测。
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训练重点,但同时还必须考虑让全体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能够接受。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通过指导阅读、适时点拨、设计练习、组织讨论、反馈矫正等手段来操作、来检测,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落到实处。
3.教学目标要全面、完整。
既要有基础知识,语文能力目标,也要有品德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目标,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45分钟,应该是一篇优美动人的乐章。各个教学环节都要紧密衔接,自然过渡,难易交错,有张有弛,跌宕起伏,节奏分明,体现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1.导语的'设计。
比如教《老山界》一文时,利用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理,我运用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追寻一位红军战士六十多年前的足迹,去翻越老山界,千万记住翻越的线路,以免迷路掉队。“这样一说,同学们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个捧起书本认真读了起来,而且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红军战士翻山线路。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思维在上课的开始就充分调动了起来。
2.传授新知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讲述、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初读、精读、熟读,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协同提高,并通过多角度的变式练习,巩固强化。3.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要扣住教学目标,或回应开头,或迁移扩展,语言干净利索,高度浓缩,“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4.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在开放教学系统中,教师必须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控制信息的流向。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变成真正的“茶馆”。办法是深入学生中去参加议论和讨论,在讨论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集体小组修正,更可以用自己积累的经验,预防大的偏差产生。例如有位语文老师在让学生讨论《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时,同学们从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正当学生讨论的火热时,老师突然提出:“为什么作者让祥林嫂反复念叨‘我真傻’呢?这一因势利导的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拉了回来。通过深一步的学习讨论,学生明确了祥林嫂只看到了自然界的狼吃了阿毛,却没有看到社会上的“狼”正一点一点的吞噬着她的精神和肉体。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揭露真是入木三分,加深了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巧用教育机智,因势利导,是保证课堂良好开放状态的重要方法。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中性的,它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全在于如何运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启”是启迪,“导”是引导、诱导、疏导、指导。这些是最基本的原则、规律,也是最基本的方法。选择使用教学方法,要从学生实际。教师的教学风格、课文体裁几个方面,精心研究,灵活运用。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既不应照搬照抄某校某人教某篇课文成功的教学方法,还要考虑将多种教法组合起来,如,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等等,以期收到综合效能。
四、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但它的最大弊端是不利于因材施教,这已经被长期的教学实践所证明。一律使用班级授课这一形式,从表面上看,好像是面向全体学生,实际上,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之间差异较大,从实际效果看,可能是面向了少数学生。因此,应结合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等形式,多种形式优化结合,不仅弥补了单一形式的不足,而且变师生之间的单项交流为教师与学生(全体学生、部分学生、个别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全班学生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通过努力,我们一定能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授课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大面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十一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但作文的要求却比二年级的写话高出几个层次。第一次作文课写《我的课余生活》,笔者花费两节课时间给学生讲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还给学生展示了几篇范文,但收效甚微。有些学生没分段,整篇文章一大段;有些学生文章主次不分,主要内容一点没写次要内容写了一大堆;更有甚者寥寥数语无话可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掰手腕比赛。要大家注意比赛过程,观察人物的表情,留意大家所说的话以及自己的感受。比赛结束后,许多同学写出了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把观察的方法交给学生。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指导学生有序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或先景后人。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和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抓住事物的重点、特点进行细致的深入的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从而去深刻认识事物。如“说话题”,让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首先观察书包像什么,整个是什么颜色,再观察表面、背面,打开书包观察里面,之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了书包的形状、颜色,书包到底有什么用途,能讲给老师听吗?”“说话题”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在教学完《小摄影师》这篇课文后安排学生续写《小摄影师》。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小摄影师能够如愿以偿地拍到高尔基的相片吗?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有些同学说能,也有些说不能。笔者让他们说出理由,并为自己的观点展开合理想象,说服大家,然后以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再在小组中进行修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境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倡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天才在于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充分说明读书与积累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自由读一篇文章,并用阅读本将看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所发感想写下来。在班上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再教给学生们一些必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就能妙笔生花。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金川小学)。
小学三年级起步教(专业12篇)篇十二
一、做好由低年级的口头作文向三年级书面起步作文的过度。在现实教学现象中,有不少的老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你们一定要认真地学。”这样的做法在无形之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先自乱阵脚了。还有另外的一些老师,“心比天高”,一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学生一旦写不好就一味训诉、过高地挑剔。使得后进的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丧失了多写作文的兴趣。所以说这个过度很重要,老师要积极创造学生作文兴趣的条件,漫漫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口”,淡化习作难度,为后面作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做好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的方式多样化。
1、故事导入式。针对三年级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老师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要把大家听到的看到的写下来。老是接着就给学生讲小故事,然后再找几个学生来复述故事,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学生就感到比较顺手。老师进行批改时,只要故事通顺完整,错别字不多就要给优秀,很容易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觉得,作文课并没有他们想象的可怕,而且生动有趣。
2、活动导入式。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老师适当选择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小游戏或者课外活动,要大家来参与。做完后要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重点地写下来。这样一来,学生就提高了兴趣,而且有话可写,效果明显。
3、环境导入式。作文前适当使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来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和新的直观形象。如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开展活动的一些录象等。还要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评讲作文时,还要把一些好词、好段让学生品读,从而充分提高作文协作水平和写作兴趣。
4、想象导入式。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做好提取命题,选材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仅仅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达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的效果。才能表达个性的真情实感。因此老师在作文的选题上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他们写熟识的、容易理解的和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但是命题也要有新鲜感,多变动。不要今天写“一见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见印象深刻的事”。因为不变动,只要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烦躁无味,也渐渐失去协作兴趣。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