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书心得的写作,可以深入挖掘书中的细节,并加深对书籍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读书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帮助大家写好自己的读书心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读书心得吧!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二
现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实用的,具体的帮助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处理教材的难度以及如何设计创意教学计划?我们想到了。她的教学评论公正,教学计划新颖,教学精湛。
在忙碌的时候看着游戏的内容,总是收取你自己的教学费用。对于我们的老师来说,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我知道的太少了。有人说要教学生股份公司少女的水,老师应该有一桶水。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如果不再添加一桶水,它将是有用的。愚蠢的是,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自来水”,“长流水”。“渠道清晰,它是生活用水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这本书是一个没有文字的老师。阅读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成功路径的方法。今天老师的学习不是要记住很多知识,而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什么?我在哪里可以学习?怎么学?如果教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授优秀的作业,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作为一个人的老师,你应该寻找自己的生活坐标,找到自己的价值空间。虽然教学的生活很差,但一本好书会让我爱上它。一首好诗会让我发疯,一篇精美的文章会让我读到。我深知,只有乐于学习的老师才能成为音乐教育的老师。只有当教师学会学习才能成为教师和教师,学者才能学会能够生活在快乐和幸福中。学习,这是我终身教学的最大追求。
比定位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利用东南风和西北风,咬青山不放松。”有一天爱很容易阅读,生活不容易阅读。任何人都可以将梦想变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信仰有自己的坚持不懈和坚持不懈的成功。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老师的法律,就是说,一旦你今天停止成长,你明天就会停止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你必须成为一名学习者。“做一辈子的老师”必须“学会成为一辈子的老师”。只有当教师再次成为学生时,他们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的新视角。让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育工作。
经常阅读使我理解了许多新的真理:教学不再是灌输和移植的简单知识过程。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三
一、该不该写教案不是问题的所在,问题是怎样有效备课。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欣赏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
只有音乐你很熟悉了,你才会动情,教学才会“水到渠成”。
拿到音乐后,先自己很认真地唱一唱,别去搞设想呀,课件呀!只要的还是音乐要熟悉!
(三)、有选择地利用配套的音响资料。
二、从备课到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歌曲定调。
2、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案。班级多,班级的水平不一样,要能临时调整。
3、根据课堂生成,临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1、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方式。
2、正确设计好“问题”。
问题是音乐课的起点,问题是主线,问题是过程与方法。
音乐课堂问题教学的误区:
l琐碎苍白的“浅问题”。
l教师主宰的“假问题”,这样的问题是一步步引学生进入圈套。
l漠视差异的“偏问题”。多关注学生的差异,多关注后进生。
l脱离目标的“空问题”。
四、问题的导向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
音乐课堂教学的对策:
l难易适中,激发兴趣――关注问题的“启发性”和“新颖性”。
l面向全体,丝丝入扣――把握问题的“广泛性”和“层次性”。
l围绕目标,因势利导――突出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l注重多元,鼓励质疑――讲究问题的“探究性”和“多元性”。
五、课后反思:
没有反思的教学不可能深刻,不进行反思的教师不可能成长。
六、素质教育包括以下几点:
1、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德。
2、学习愿望。
3、扎实的双基。
4、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艺术素质。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四
《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堂教学增添了很多活力,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这些都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需求的,但是,我们却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纪律都似乎变差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呢?文章作者说到:"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非常简单明了,让数学课散发数学特有的魅力才是数学教学所应该追求的境界。因此,数学课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境界才会彻底解放学生,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为学生的教学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
我想,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精简和目的明确。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精又简。以高一级的《函数的概念》为例,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系统理解函数的概,了解函数的三要素,能够运用函数概念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把握好关键点,也就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课堂内容就相当清爽、简洁。
其次,教学过程要简化。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有些教师的课堂设计使许多原来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有些教师为了"作秀",特意设计一些障碍与陷阱,搞到学生大半天摸不着头脑,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再次,使用教学媒体要适当。起初,多媒体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实践证明,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以常规媒体为主,多媒体为补。有些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上不好课的思想,这是不合乎教育教学规范的。其实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把握好学生,课堂教学照样可以很成功。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五
利用暑假休息时间,我细读了郑莉老师编著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一书,对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价值与发展趋势有了更深的理解,读《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有感。所谓教学策略即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的系统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就是音乐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将所涉及的教学活动进行适度的调节与有效的控制,使学生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以达到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策略》这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概述,“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策略,“表现”领域的教学策略,“创造”领域的教学策略,“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实施策略,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应用策略,小学音乐课堂突发事件应对政策这八大章节。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策略。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时代进步的火车头,积极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它的发展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其前进的有效动力。随着《音乐课程标准》在全国的进步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明显,成为音乐教师进行教学的有力帮手。
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乐曲欣赏、歌曲教学和乐理学习三个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三方面内容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乐曲欣赏是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音乐课的主要模块之一。在乐曲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音乐情境,重塑音乐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用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歌曲教唱的形式变得丰富起来。传统的音乐教唱,多是教师教唱与学生跟唱相结合,教学中仅仅用抽象的语言符号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往往难以接受,理解起来也相对较为困难,演唱时往往是机械的重复而缺乏感情。通过多媒体描绘歌曲所表现的景象,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学唱,则更容易学会、唱好,读后感《读《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有感》。如在教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之前,通过课件播放彝族人民衣着华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的幸福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热闹氛围之中,通过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幸福的彝家娃娃了,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开始学唱就能更加准确的把握歌曲的内涵。因此,只有借助信息技术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真正触动学生的感情世界,才能够更为有效地完成歌曲的教唱。
抽象的乐理往往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度较大,学生对于有关的名词、概念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再要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节奏、速度、高低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信息技术的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抽象转化为具象,如在学习节奏时,可以一边播放不同节奏的歌曲片段,一边呈现与之节奏对应的乐谱,通过同步动画的演示,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各个节奏的不同特征,学生学习乐理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结合音乐教学实践可以分层次,循序渐进安排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小学低年级教学,以培训初步的音乐感知力为主要目标,以唱游律动为突破口。强调简单活泼的节奏,自发形象的动作,激发热情的冲动和心灵感应,在歌唱游戏中产生学习兴趣。小学中年级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现能力为突破口。强调结合器乐吹奏训练培养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在人人参与的直观教学中解决音准、节奏、吐音、气息等问题,引导他们准确辨别音与音之间的差异,磨炼他们对学习、工作一丝不苟的意志,在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小学高年级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现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师生讨论研究,把握乐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处理方法,教师以高水平的范唱、范奏,唤起学生追求艺术美的热情,引导他们憧憬理想和未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这本著作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环节元素之间的关系,采取恰当的策略,充分发挥各因素的作用,协调各类关系,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所学得到的教学策略理论,认真思考、积极总结,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不断努力。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六
这个假期我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一书,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深刻的体会。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也让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我从事的是音乐教学,我认为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等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教学反思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学工作者!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以丰富的课堂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帮助我们音乐教师整理教学思想,提升了教学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重把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教学,指导了教学工作。我会利用假期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七
本学期即将结束,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在教学工作中做出大量努力,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课堂管理: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不足:对于学生的肆意课堂的行为掌控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
3、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注意把握尺度。增强幽默力量。
三、教学研究。
为了使自己在教学水平及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学期,我加强了自身素质的培训,先后参加了国培培训、对音乐学科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从每一节音乐课教学开始,我都以打造一节优质课这样的理想来入手,对于每节课我都提前做了相当大、相当多的准备;其次,确定教研和科研专题,让平时的教研反思,为科研铺就平坦大道,教研围绕科研,教学更要再此之外包含它,这样有了内部的圆心,做多大的校验和科研它都还像是一个圆。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八
暑假期间,在名师教研室主持人罗艳玲老师的指导下拜读了《曹理音乐教育文集》一书,曹理音乐教育文集收录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曹理教授五十多年来进行音乐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科研论文、调查报告、评课体会、授课心得等五十余篇文章。这些学术成果按照曹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归为音乐教育与课程建设研究、音乐教育心理研究、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四大部分。这是一部值得每位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者、中小学音乐教师、广大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认真研习的图书。
曹理教授是我国的一位音乐教育家,在长达50多年的音乐教育工作中,她辛勤地耕耘在音乐教育的殿堂里,本书从音乐教育与课程建设研究、音乐教育心理研究、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这四大部分分别进行阐述。这不仅是一本记录曹理老师个人学术奋斗成果的文集,它还同时见证和代表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历程。本书对于教育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及教学实用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曹理老师在50余年的音乐教育生涯中,从事过小学、中学、大学的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除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外,她还注重音乐基本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在书中,我看到了她对音乐教育的热情、对孩子的爱、对音乐教育的责任感。在多年的教学中,曹老师注重学习、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善于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伴随着问题的产生,教学的得失,她发表论文、钻研课题、听课、上课、评课、指导学生……她似乎有着无穷的精力与热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她所热爱的音乐教育事业中。曹老是一位从实践中走出来的音乐教育家,她的研究经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教育教学实践为根基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师在常人眼里,是能歌善舞,是清闲快乐。很多人认为音乐教师文化水平不高,只会弹弹琴、唱唱歌、跳跳舞。也许有一小部分音乐老师也这么认为,反正音乐课无所谓考试问题,可以随心所欲。其实,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师都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要让学生信服、诚服自己,学生才会对你的课感兴趣,继而才会对音乐这门学科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可以理解为音乐教育就要贯通音乐世界与人的世界的必然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人的心灵在音乐审美方式的引导下,在音乐人文精神熏陶下,领悟人生真谛,使焦虑得到宣泄,烦恼得到消解,并通过体验和反思,达到生命质量的创造与升华。让学生带着一份希望上路,怀着一点梦想前行,生命因这份希望而拥有活力,生活因这份充实而感动慰藉,从而培养和发展个体的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对人性的塑造。由此可见,我们音乐教师的担子不轻啊!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当你聆听美妙的歌曲时,你是否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自己也能演唱呢?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
第二,兴趣就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儿童在对各种物体的敲敲打打中就会产生兴趣。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
另外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曹老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教研员到著名学者的特殊经历,说明她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小学教师时,她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喜欢上音乐课,想尽办法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工作。当大学教授时,虽然岗位变了,教学对象变了,但是短短三天后,靠着执着、勤奋和热情,曹老把视唱、练耳和乐理上下来了,而且教学效果还确实不错。曹老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集基础和师范音乐教育教学之精华,创造出崭新的、极具生命力的音乐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学艺术。
曹老在担任教研员工作时,同样精彩。她组织教育活动,编写音乐教材,研讨教育方法,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当1988年,全国音乐教育课题开始启动时,曹老先后担任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八五”重点项目音乐课题组组长,她组织开展得课题,填补了我国音乐教育学科领域的空白,由此建立起一门年轻的、充满生命力的新学科,改变了以前师范音乐教育学科体系中,只有音乐教学法或教材教学法课的落后状况,极大地提高了该课程在音乐教育学习领域中的地位。可以说,曹老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除了这些,她还是个多产的学者,她出版了多部的著作和论文,对于她来说,学无止境!她不愿享受暂时的成功,她对事业有着无尽的追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理老师是一位从实践中走出来的音乐教育家。她的音乐教育学学科的研究,经历了音乐教育学思想从萌芽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她的研究经历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九
带着郭老师的预告,我走进了小雅的故事,心中掀起了千层浪,既有感动,有感慨,亦有沉思,更有一丝冲动。
故事初展,小雅因名字和口吃的毛病,总会遭到同学的嘲笑,她的性格随之变得内向孤僻。是刘老师的鼓励和关爱、音乐的感染,给了小雅心灵重生的机会。如若没有刘老师的引导,没有音乐的陪伴,小雅的童年,甚至往后的人生,都将是灰暗无光的啊。音乐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带给我们正能量,带给我们欢笑,能够抚平我们内心的伤口。刘老师给小雅带来莫大的帮助,她是那么的善良朴素,带着一份热情和爱心投入教学和关爱孩子的成长。更值得敬佩的是,刘老师要教小雅唱歌,不知要鼓起多大的勇气啊。她必须勇敢地面对和跨越自己心中那道坎,面对那段令她难受的回忆。老师的言传身教,在时间的长河里,无疑会默默地给学生带来影响。
还记得高三刚到培训班的时候,第一节钢琴课就被那里的老师打击了,原本觉得自己还可以的,却被说得体无完肤,当回到深圳上专业小课时,我哽咽地告诉康老师,那里的老师说我不行,还差很远!虽然康老师平时都很和蔼,不会轻易动怒,但是那天,她生气了。她愤愤地说,她才上了一节课,就否定了你,她了解你多少!你跟着我都两年多了,我更清楚你能够到达一个怎样的高度。现在肯定是还有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你并没有不行啊,至少我敢肯定你比培训班的大部分人好,你可以回去听听她们的作品,这样你就知道她们比你差得还远!她缓了缓,接着说,不是别人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你有缺点,但你有你自己的优势呀,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做好你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在那段迷茫的日子里,是康老师鼓励着我,关心着我,才使我从沮丧中走出来,重塑信心。直到现在,那段话语还不时在我脑海里出现,每当我无法找到方向,迷失自我的时候,想想康老师的鼓励,我的心就能慢慢地舒坦。老师的影响是强大的,有时一席话便能使我们醒悟,在如今充满功利的社会中,愿更多的老师,用一颗真诚热情的心去关爱自己学生,指引学生前进。
当小雅毅然放弃保研机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乡村,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小雅背后的原因。小雅默默地留在刘老师身边,为刘老师创造奇迹,给乡村孩子带来音乐,让孩子接触到音乐的`美,带给孩子欢乐。小雅离不开孩子,孩子也离不开她,她用她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位孩子,教给他们真善美,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幸福。小雅带着她的感恩之心,真诚之心,满腔的热情投入了乡村音乐教育,她不求回报,把根深深地扎在乡村里,无私地奉献着。我觉得,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效仿小雅,走进乡村,但是我们选择了教育,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定位,竭尽所能,切实地服务学生。我的高中老师范老师,她不仅教给我知识,还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引导者。她能够敏锐的发现我们的心理波动,察觉到我们的异常,但她不会高高在上,她愿意聆听,愿意亲近我们,她抛开一切的因素,给予我最中肯的意见,鼓励和帮助我一路向前,我们更像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从她的身上,找到了我的奋斗目标,我不仅要教予别人知识,还要教予别人做人待事,做一个全面的引导者。
故事的结尾虽留下了一丝遗憾,但是小雅仍是幸福的,她有一群纯洁、质朴的孩子惦记着,有大江深爱着她,有她喜欢的事业陪伴着她……小雅的故事,感动着我们,传递给我们正能量,无论是刘老师,小雅,还是教授,都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要如何定位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要怀揣着一颗充满爱心、真心和热情,尽力做好,让孩子们获得快乐和美的滋养。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质、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向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正因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务必予以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渴望能和孩子们一齐玩、一齐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正因我缺少一份童心。
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用心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向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此刻,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幼儿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儿,是教育的悲哀。正因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应对幼儿时要持续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幼儿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幼儿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用心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联,让爱心成为照耀幼儿心灵的阳光,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一
为了充实自己,围绕音乐名师工作室的合唱课题,寒假期间,我专成买了杨鸿年老师的《童声合唱训练学》。从中,学到了关于合唱的不少知识。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少年儿童文化生活的需要,童声合唱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在我国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天籁般优美动听的合唱,可以引导少年儿童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童声合唱团的成立对普及音乐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从6周岁开始至12岁属童声期。此阶段孩子的吸气量已增大,语言能力增强,声带发育已开始具有弹性,音域逐渐增宽,音量逐渐增大,音色的可塑性增强以及对音准的掌握也比较灵敏。《童声合唱训练学》这本书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分九大章详细的从多方面介绍了童声的类别及训练问题,合唱中的呼吸训练,合唱中的发声训练,合唱中的共鸣训练,合唱训练的基本内容,合唱的音准训练,合唱中的吐字与咬字,如何处理合唱音响平衡问题等内容。
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第一章第二节的关于训练问题:
正确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气息)支持、正确的起声、准确的母音状态(母音色彩)、圆润的音色、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清晰的语言、准确的感情表达。
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的过程是以心理感受为基础,以心理状态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
呼吸与发声的对立统一(即气与声的对抗)、发声与吐字的对立统一(即声与字的结合)、气、声、字与行腔的对立统一(其中包括声与情的对立统一),只有解决好这几个对立统一关系,才能说得上是正确的歌唱,对独唱、重唱、合唱都是如此。
1、起声本身就是气与声的对抗,起声动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歌唱的表现力,所以向合唱团提出:“发音有点,线随点延”的要求就是这个道理。
2、从艺术角度来看,歌唱本身是线条的运动,并不是孤立地演唱一系列母音,所以就存在声与字的结合问题。
3、在歌唱中无论是气、声、字都不能离开对作品内容与感情的表达。有生命力的歌唱,都是在横向线条旋律的运动中进行的。
以上是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一些小收获,对于合唱排练我所需要的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自己探究,名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与我们成长的一本本书中。读书可以进一步丰富我的专业知识技能,在以后的日子。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二
音乐教师读书心得闲暇之余,我有幸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这本杂志,整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是能指导教改实践的教育刊物,对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中小学音乐教育》,使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论的理论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也明白了许多,下面谈谈自己读后所想到的点滴感悟。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则其人教育的灵魂。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
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活动。
兴趣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能推动学生不懈地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兴趣的导入方法很多,故事法、游戏法、情境法、讨论法、投影法等等,但根据所教的内容做到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运用得好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兴奋状态,这样孩子们对音乐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个别还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这样学生处与机械接受理解的地位,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视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进行视唱练习时,以往的做法是:教学生认清唱名,视唱前就做一些辅助性的节奏练习等。
如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反复练习直到“学会”。
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学会,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气氛很不活跃,甚至没有兴趣,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差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激发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后进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们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自我完善。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达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整理教学思想,提升了教育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重把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同时也注重将教学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
读了此杂志,让我感触很深,留给我思考的`也很多。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三
《音乐的故事》是关于西方古典音乐史的通俗文图本,以古希腊时期的音乐为源头,讲述了宗教音乐、歌剧的发展,乐器的发展,著名音乐流派与音乐家等。其主要内容有: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宗教音乐的发展、剧场点滴、歌剧的发展、法国歌剧后来居上等。
德里克·威廉·房龙,荷兰裔美国人,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他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深入浅出。智慧的妙语和真知灼见更是让人获益匪浅。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的人物,在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都有著述,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的读者。代表作有《音乐的故事》《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房龙地理》等。
在《音乐的故事》中提到“既然促进生物进化的力量是不变的,既不能增添也不能消减,那么这种力量作用也一定是完全相同的,所发生的变化也只是外形上的变化。”所以说,进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转变过程,而不是进步。较早把握进化论精髓的歌德认为,植物不存在进化之说,而只能发生形变,也就是说,只是植物的有机组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变化取代进化的观点应该作为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而在研究艺术发展史时特别应该如此。
古代人和现代人完全一样,至少在智力上是相同的,我们没有资格轻视前人,视他们为原始低级的人类。虽然前人没有现代人那么多、那么先进的设施,却和我们同样具备人类的优秀品质。因此,进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进步或者完善,至少在艺术领域是这样的,人类生生不息的一切努力只能促进艺术形式的变化。所以,研究历史不仅仅是陈述历史事件,关键在于挖掘导致这些变化的规律和动力。
但是以进化的观点来指导历史研究是一种错误,应该用变化的观点取代之。艺术形式无所谓进化而只有变化,这是我们现在研究音乐历史问题的基本观点。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在每一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形式都应该是完全平等的,而且反映出每一个时期的音乐创造者的性格特征。所以,我们认为古代人的'智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比不上现代人是毫无理由的。
同样,过去100年中产生的真正优秀的“民族音乐”,都明显带有产生它的国家的特征。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不可能表现出南非高原草原或美国堪萨斯地势起伏的草原的景象,而只能表现广袤无垠的俄罗斯大草原的风光。鲍罗廷、穆索尔斯基以及里坶斯基一科萨科夫的音乐,无一例外。即使像斯克里亚宾和斯特拉文斯基这样的现代派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也总会带着一些特点,你听过之后,就会立刻断定:“这是俄国的东西”。虽然你也搞不明白,你的根据是什么。另外一些,如拉赫玛尼诺夫或塞萨尔·居伊等人的乐曲中反映出的西欧气质多于俄国气质,可是无论他们当中的哪一位都不能完全脱离他们的斯拉夫之根。
其实在创作《音乐的故事》这本书是,房龙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进行创作。他一直努力从全人类的眼光来观察和叙述,超越地区的、宗教的、党派的和种族的偏见。他反对任何形式的狭隘,包括那种为了给本民族增光而歪曲事实的超爱国主义。
房龙,他绝不是一个刻薄的人,比如,他对贫穷给莫扎特造成的伤害、对瓦格纳的人格、对帕格尼尼的贪婪本性并没有口诛笔伐,因为这些东西不仅没有伤害到神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们各自独特的音乐。另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是,他对不合时宜且怪僻的贝多芬性格的完全深入的分析,一下子让我们体会到了他那本身兼具神性的悲悯情怀。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四
前不久学习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能使低年级小朋友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不应该是教给小朋友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朋友学会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小朋友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小朋友的兴趣,创造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小朋友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给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来决定”,要把教法和学法紧密相连。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因此,他积极提倡根据人的不同智力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还认为教师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各方面的能力、兴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兴趣,才能学得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陶先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异,小朋友音乐基础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位小朋友的音乐基础有所了解,以便能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的差异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复习《保护小羊》这首歌曲用双响筒和碰铃来为歌曲伴奏时,我先叫那些音乐节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_|_||节奏伴奏,待他们表演完后,我与学生一齐击掌,表扬他们,然后我再叫那些节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因为他们节奏感非常丰富,用了不同的节奏来伴奏,获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样,不仅让层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增加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旦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顺利掌握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基础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较高要求的锻炼。
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当你聆听美妙的歌曲时,你是否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自己也能演唱呢?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
第二,兴趣就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儿童在对各种物体的敲敲打打中就会产生兴趣。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
第三,音乐的兴趣就在愿望和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兴趣首先是从求知的愿望中产生,比如,我在教三年级的学生吹竖笛时,孩子们刚认识竖笛,别提兴趣多高涨了,虽然吹的不成调,但这就是学习的愿望。当他们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小曲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巩固了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兴趣,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体验、感受音乐。
在音乐学习中,坚持体验性,是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便成为音乐学习的重要特点。音乐课的学习首先要通过聆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完成。如何把学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音乐的初次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听之前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如“请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或内容为乐曲命名。”“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听着歌曲好像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等等。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听的目的明确了,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听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努力从音乐中找到答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在学习中,活动是知行协调的过程,它是学生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主要还是来自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小小竖笛使学生们找到了演奏家的感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分别演奏难度不同的曲子,“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在演奏竖笛的实践活动中已不是一句空话。歌舞表演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了,学生们在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我在这项活动中,经常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如有的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确实不够好,但是他能唱,于是他就可以选择边拍手边唱歌,不一定要求他必须学会表演。通过积极参与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着音乐美带给它们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同时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儿童情感方面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例如,独奏(唱)或合奏(唱)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很有意义,独奏(唱)使儿童充满自信,合奏(唱)使儿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等等。
3、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不利于学生生动、主动、独立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先学后教法。这种方法是对先教后学或是只教不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学,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并为学生解决难点。这种方法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教师引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探索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结论评价。其中探索讨论是中心环节,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牧童》这一课的时候,我就采用了先教后学法。在听了大约三遍歌曲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印象,我就让学生拿出竖笛,自己练习吹奏歌曲。(当然这些四年级的学生是我从三年级带上来的,已经学习了一年的竖笛,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竖笛演奏技能技巧。)学生大约吹奏了十五分钟,程度好一些的学生已经能够完整的吹奏出来了。不过如我料想的一样,在曲谱中有几处大附点,学生吹奏的时值都不够准确。于是我就把大附点单独提出,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吹奏不准确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由此收到的效果不错,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印象深刻。
以上是我在阅读《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为贯彻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我们必须根据儿童的音乐学习心理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闲暇之余,我有幸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这本杂志,整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是能指导教改实践的教育刊物,对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中小学音乐教育》,使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论的理论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也明白了许多,下面谈谈自己读后所想到的点滴感悟。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则其人教育的灵魂。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
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参与。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与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活动。
兴趣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能推动学生不懈地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兴趣的导入方法很多,故事法、游戏法、情境法、讨论法、投影法等等,但根据所教的内容做到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运用得好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兴奋状态,这样孩子们对音乐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兴趣,调动参与从目前音乐教学现状看,大多数老师都已注意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但个别还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这样学生处与机械接受理解的地位,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视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在进行视唱练习时,以往的做法是:教学生认清唱名,视唱前就做一些辅助性的节奏练习等。
如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反复练习直到“学会”。
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学会,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气氛很不活跃,甚至没有兴趣,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评价,积极参与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差的学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激发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后进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们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自我完善。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达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整理教学思想,提升了教育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重把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同时也注重将教学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
读了此杂志,让我感触很深,留给我思考的也很多。
一、《中国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音乐审美教育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体现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音乐教学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教学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在这些方面,中国音乐教育专刊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引领的作用。对于我们及时了解教改动态,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等提供了通畅的渠道。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
二、资源丰富、内容广泛,是音乐教师教学的资源库。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信息量大,交流面广,教师不用走遍千山万水便可知各地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帮助教师作好教学交流,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为音乐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各种心理现象以及教与学的心理规律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情感和意志三方面的心理活动都在发生、发展和终止。所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时心理上可能会有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最佳方法,而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需要扮演好各种不同的角色才能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得以胜任。
一、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用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行为规范塑造学生的良好的审美心灵,教师必须清楚,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二、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
三、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者:让学生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能通过音乐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生活。
四、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音乐教学不光涉及课堂教学还涉及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音乐教师要将这两个方面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为学校音乐生活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注意培养音乐积极分子和骨干,更要发挥好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组织观和集体观。
听课时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体系。
本书还非常系统地在音乐的很多方面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是一本音乐教师不可不读的书。
一转眼走上音乐教学岗位已经三年了。三年来,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我深知,这些进步远远不够。工作上稚嫩的我面临着知识结构、教学观念、研究能力、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暑假期间,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罗老师的指导下,我拜读了李虻老师的《音乐教师实用手册》一书。这本书从识谱教学、唱歌教学、演奏教学、音乐鉴赏教学等方面作了深入讲解,现将我在书中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唱歌教学。
唱歌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愉快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既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又学会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唱歌。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感悟音乐的丰富内涵,热爱生活和音乐,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歌曲的齐唱与重唱,增强群体意识,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和共同参与的团队意识;通过理解歌曲含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了解并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
唱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表情地演唱;形成科学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唱歌姿势,轻松、自然地发声;歌曲中的轮唱、合唱,通过训练后尽量做到音高准确、音色统一;防止过度用嗓和喊唱。
反思:在我的教学中,虽然注重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用自信、自然地声音演唱,但是忽略了培养学生了解音乐的内涵,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想这方面略微倾斜。
二、演奏教学。
演奏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演奏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发展其音乐才能,使他们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演奏教学要求合理选择乐器、从简单的乐器学起、独奏与合奏相结合、避免过度强调技巧练习、重视个性差异等。
反思:每次演奏教学都会毫无章法,乱七八糟。反思发现,我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技巧练习,没有注重学生演奏兴趣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从兴趣入手!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评价和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鉴赏教学应该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富有启发性,并与音乐历史,文化的学习相结合。
针对小学音乐鉴赏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应该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活动,引发想象和联想,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反思:音乐欣赏课一直是我的弱项,在我心目中,要上好一堂欣赏课太难了。在实际教学中,只要精心设计,学生对欣赏课很有兴趣,可是设计好一堂欣赏课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每堂课都这样设计几乎不可能,尽量上好每堂欣赏课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本书解决了不少我工作中的困惑,希望能在不断学习中找到更多“黄金屋”和“颜如玉”!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五
在闲暇时看书、广泛阅读书籍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大休闲方式,自己也不例外。但大多是看报刊杂志、教育专著、养生保健之类书籍,却很少看音乐教育理论书籍。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向我推荐了《体验音乐》这本书籍。
《体验音乐》由美国音乐教育家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编著的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的教育专著。读过之后充分感受到这是一本对音乐教师非常实用的书。书中的音乐知识理论、音乐教学案例及所介绍的的音乐教学技能技巧,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提高了我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对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体验音乐》一书中提到“应该让学生像成年人一样直接进入音乐体验,进行音乐思考,由此将他们引入音乐的主题。”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主要是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音乐教学中,只有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与感悟,进而陶冶情操,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外,引导学生正确地感受音乐是进行音乐联想与想象的基础。
在《体验音乐》书中,作者对小学各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均给予了明确的指导,律动、歌唱、乐器演奏,尤其指出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听音乐。本学年,自己任教一年级,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以“娱乐性”为主的幼儿教育向“知识性”为主的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他们具有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模仿能力较强,抽象思维有待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每当让学生跟着音乐课前律动时,学生普遍出现脱离音乐而无规律的“乱动”。对于一年级孩子体验音乐的方式而言,确实重点就是要强化良好习惯的培养,即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想着听”,“动着听”等多元化的“听”的形式,使学生变“强迫地听”为“喜欢地听”,由“听而不闻”为“听而有感”;此外用肢体语言感受,通过舞蹈动作帮助理解音乐,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情境等,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感谢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感谢《体验音乐》,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六
一、《中国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音乐审美教育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体现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音乐教学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教学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在这些方面,中国音乐教育专刊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引领的作用。对于我们及时了解教改动态,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等提供了通畅的渠道。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
二、资源丰富、内容广泛,是音乐教师教学的资源库。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信息量大,交流面广,教师不用走遍千山万水便可知各地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帮助教师作好教学交流,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为音乐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七
为了充实自己,围绕音乐名师工作室的合唱课题,寒假期间,我专成买了杨鸿年老师的《童声合唱训练学》。从中,学到了关于合唱的不少知识。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少年儿童文化生活的需要,童声合唱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在我国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天籁般优美动听的合唱,可以引导少年儿童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童声合唱团的成立对普及音乐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从6周岁开始至12岁属童声期。此阶段孩子的吸气量已增大,语言能力增强,声带发育已开始具有弹性,音域逐渐增宽,音量逐渐增大,音色的可塑性增强以及对音准的掌握也比较灵敏。《童声合唱训练学》这本书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分九大章详细的从多方面介绍了童声的类别及训练问题,合唱中的呼吸训练,合唱中的发声训练,合唱中的共鸣训练,合唱训练的基本内容,合唱的音准训练,合唱中的吐字与咬字,如何处理合唱音响平衡问题等内容。
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第一章第二节的关于训练问题:
正确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气息)支持、正确的起声、准确的母音状态(母音色彩)、圆润的音色、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清晰的语言、准确的感情表达。
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的过程是以心理感受为基础,以心理状态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
呼吸与发声的对立统一(即气与声的对抗)、发声与吐字的对立统一(即声与字的结合)、气、声、字与行腔的对立统一(其中包括声与情的对立统一),只有解决好这几个对立统一关系,才能说得上是正确的歌唱,对独唱、重唱、合唱都是如此。
1、起声本身就是气与声的对抗,起声动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歌唱的表现力,所以向合唱团提出:“发音有点,线随点延”的要求就是这个道理。
2、从艺术角度来看,歌唱本身是线条的运动,并不是孤立地演唱一系列母音,所以就存在声与字的结合问题。
3、在歌唱中无论是气、声、字都不能离开对作品内容与感情的表达。有生命力的歌唱,都是在横向线条旋律的运动中进行的。
以上是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一些小收获,对于合唱排练我所需要的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自己探究,名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与我们成长的一本本书中。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八
一、《中国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音乐审美教育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体现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音乐教学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教学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在这些方面,中国音乐教育专刊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引领的作用。对于我们及时了解教改动态,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等提供了通畅的渠道。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
二、资源丰富、内容广泛,是音乐教师教学的资源库。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信息量大,交流面广,教师不用走遍千山万水便可知各地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帮助教师作好教学交流,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为音乐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音乐教师读书心得三:音乐教师读《音乐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652字)。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各种心理现象以及教与学的心理规律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情感和意志三方面的心理活动都在发生、发展和终止。所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时心理上可能会有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最佳方法,而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需要扮演好各种不同的角色才能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得以胜任。
一、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用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行为规范塑造学生的良好的审美心灵,教师必须清楚,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二、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
三、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者:让学生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能通过音乐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生活。
四、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音乐教学不光涉及课堂教学还涉及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音乐教师要将这两个方面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为学校音乐生活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注意培养音乐积极分子和骨干,更要发挥好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组织观和集体观。
听课时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体系。
本书还非常系统地在音乐的很多方面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是一本音乐教师不可不读的书。
小学音乐教师读书心得(热门19篇)篇十九
是音乐教师,就应该有文学的心灵、音乐的美感、高尚的审美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当今社会合格的音乐教师,更必须有全新的音乐教育观念。音乐教学承担着素质教学的重任,它既应该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又担负着向学生传播几千年中华文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命感的职责。在课堂中我应循循善诱启迪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更好地接受音乐教育,加强德育渗透,让德育之花在艺术的土壤中开得更加璀璨!
日本著名德育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曾说过:“教音乐不是我的教育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我国音乐家洗星海也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都道出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启示着我们的音乐教学始终应渗透着德育教育。音乐是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们的心灵,具有潜移默化、激发情感、深入人心的作用。本着铃木先生的一句:“音乐如同语言,只要会说话的孩子就一定能学会演奏音乐,孩子学习语言需要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而我的音乐教育秘密也在于对孩子不断地重复。”在这,我来粗浅的谈谈我这一学期的音乐德育情感教学。
一年级音乐教材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震撼心灵和触动孩子们的情感中枢。因此,教师要如何让学生从歌曲中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呢?例如:人音版第一册第一课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结尾中唱到“你的名字真好听”,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后,教育学生要学会欣赏别人,看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人相处,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和睦相处的是人生的快乐。在教唱第六课《劳动最光荣》歌曲时,让同学们观看多媒体画面的演示,看看动物是怎样劳动的,如:喜鹊是怎样劳动的?蜜蜂是怎样劳动的?观察自己的妈妈又是怎样劳动的?用小品来演示妈妈劳动的情景,(妈妈下班回到家做家务的劳动场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快乐,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第二课《拉勾勾》时,歌词中有一句我们都是好朋友,告诉学生你们现在都是好朋友,等你们长大了,国家就更需要有团队精神的人,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这种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唱一唱老师改编的第二段歌词:男同学,女同学,我们都是好同学,你帮我,我帮你,我们一同来进步。让一年级的同学也来编一段歌词,哪怕是一句也可以,锻炼这种创新意思,和思考那一句话是最能体现团结、友好这些意思的。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们,而不是说教式的,同学们既受到了教育又玩得开心。
新课程标准把听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可见听的重要性,而欣赏教学不单是听听音乐而已,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例如在第六课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时,我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孩子们讨论,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欣赏第二课《快乐的一天》,同学们通过教材中提供的图画看到了一天的生活、学习。欣赏完后,问一问,你知道中国没有解放以前,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也给几张《小白菜》的图画让同学看,我用简单的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画面的内容“在黑暗的旧社会,穷人的生活十分贫困,那时候有个小姑娘从小就死了娘……”,当我用低沉的语调讲完后,教室里一片唏嘘声,让他们有一个对比,通过欣赏,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努力成材。欣赏结束后,我让大家谈谈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对比,增强了解:"小白菜"的遭遇,同时更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温暖,大大增强了热爱祖国之情。
如何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使他们永远保持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传统道德、尊重良好的社会公德等。那么在教师备课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美育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美妙的歌声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歌曲中获得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例如:第三课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为什么国旗那么美丽呢?让学生讨论,老师最后把国旗的意义讲给同学们听,激发同学们热爱国旗,热爱祖国。
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游戏教学,孩子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达到提高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如:第九课游戏《火车开了》,在玩这个游戏时,一个同学扮演火车司机,其他同学扮演车箱里的客人,边唱边玩,正玩得高兴时,由于前面的同学太快,后面的同学跟不上掉队了,这个时候该怎样教育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游戏暂停,问一问司机同学,后面的同学跟不上应该怎么办?而不是老师说司机你慢一点,后面的同学跟不上。通过学生说出来慢一点,等一等后面的同学,再问一问为什么要照顾后面的同学?通过这样的游戏对其他同学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知道不能只顾自己玩的开心,还要想到别的同学。
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独具人格魅力的楷模。愿我们大家为培养具有优良素质人才的道路,探索前进!让德育之花在艺术的土壤中开得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