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一
今年假期中,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教学,在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让我明白了教学方式的确立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发挥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以下我就围绕自己学习略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深切体会了转变学习方式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们凡上课又特别是有人来听的教研课,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当然,我们不是说用新的学习方式不好,我们必须明白,不管什么学习方式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在于一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当,用得适度,用得有效果。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老师找不准合作探究的问题,把一些不该探究、不用探究、也无法探究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围成一堆,煞是热闹地讨论一番,然后教师又抬出现成的结论,合作变得毫无意义。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对合作学习不进行明确的指导,学生既无合作学习的意识,更无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就演变成给听课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忽视自主,偏重合作,学生没经过对文本的充分自读,没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深刻的理解、感悟、体验、积累,一节课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画画、演演、说说等活动占据,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彻底抛弃了我们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机会。
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不应一味照搬新课程标准的建议,应好好领悟其内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相信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会不断更新,会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二
拿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后文简称“新课标”),便开始了紧张的学习和梳理。目前共读了三遍,第一遍通读,了解主要内容;第二遍圈画,找到其与20xx版课标的异同之处;第三遍,听取了xx教授的讲座之后,又对他提到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再次细读。
幸运的是,我是在新教材全面实施之初刚好从一年级开始执教,对新教材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我发现本次新课标的很多内容,都和新教材有很好的契合,这为我学习理解新课标奠定了基础,让我有了不少基于实践的发现和感触。
在对比新旧课标的异同之处时,我发现,具体的学段要求变化不大,大多数内容进行了整合。其中,有三处明显的变化值得注意:
2、原来的综合性学习改为“梳理与探究”,体现了跨学科的学习理念;
3、小学三个学段中,在“阅读与鉴赏”板块中,单列了“整本书阅读”这一项,且各学段要求层层递进。
我想重点就第三点变化——“阅读与鉴赏”中整本书阅读的内容,谈谈我的思考。
20xx版“阅读与鉴赏”板块就是20xx版的“阅读”板块。新课标对原课标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此外,单独增加了“整本书阅读”这一条。我们来看看,不同学段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
第四学段(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课程标准一字千金,把“整本书阅读”单列一条,足见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从不同学段的要求也可以看出,这一目标也是层层递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能力,逐步推进的。
为什么会增加“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呢?当然是因为它重要啊!
为什么重要呢?在xx教授的讲座中,他也着重提到了这部分的变化,并且详述了之所以这样变的原因。我深以为然,在此摘录下来。
1、如今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阅读量不够。古人读书都是读整本书,有整段的时间去阅读,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会更好。从新学堂后,为了提高效率,课文开始一篇篇精读,再举一反三,但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
2、阅读量是语文素养的核心。xx教授认为,没有阅读量,语文素养根本没有办法提升。有了阅读量,稍微点拨一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上去了,因此,必须要通过读整本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小学是阅读的黄金期。xx教授说,中国的学生,小学阶段是阅读的黄金期,到了初二之后,阅读的时间就急速下降,为了应试,只能暂时放下阅读,因此从第一学段就开始强调整本书阅读。
4、通过整本书阅读磨性子。现代人面对各种信息轰炸,变得浮躁,而整本书的阅读可以让人静下来,磨炼耐性。
结合xx教授的指导,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落实,我有几点思考。
1、在课堂上落实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新教材每册都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栏目,这个栏目就是主题式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不仅给学生推荐图书,还指导阅读的方法,要求全体学生共同阅读。我们不能再秉持以前的旧观念,认为这不是应试的知识,就不予重视。要针对快乐读书吧,实实在在地进行读书指导,开展阅读活动。
我们学校把每册“快乐读书吧”的书籍都按照学生人手一本的量进行了配备,这为我们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我校每周五下午的七彩社团安排了专门的阅读指导课,进一步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这学期,我就利用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开展了寓言故事的主题阅读活动,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开展一些有趣的阅读小活动,将寓言故事的主题阅读很好地推行了下去。
2、更加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xx教授表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放松一点,“让学生有兴趣,想办法让他们有兴趣,没兴趣的人也不要过分苛求。”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动不动就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的事,我不会做的,虽然也担心有的学生没有真的去读书,但一旦开始因为阅读而交作业,就会让大多数学生失去兴趣,就得不偿失了。
那我是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呢?有很多种途径:一、我会在家长会上不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与孩子亲子共读、交流读书感受,让家长在书籍上多投资,多买书、多去图书馆,为孩子创造家庭阅读氛围;二、我会在班级营造“读书好”的氛围,常常表扬爱读书的孩子,用书作为物质奖励来促进孩子养成好习惯;三、我会不断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充分利用班级的图书角开展读书漂流,每年发布一次推荐阅读的书单,每周评选一名“好书推荐官”进行好书推荐,时不时分享自己的读书体验。
3、注重自由阅读。xx教授着重强调了要让学生自由阅读,例如书单的设计,成人推荐的书单孩子往往不爱看,那就不能强来,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确实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自己喜欢看的书往往比较浅显,存在质量不够高的问题。我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去调整,发现孩子们读的书质量不高,不动声色,但是不停地在班级推荐一些更好的书,同时,适时开展一些好书共读的交流活动。有了老师的引导,多少会有一点变化。但受限于孩子水平的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其实这个书单的制定,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由老师制定变为学生共同制定,学生自己推荐的书,他们一定会更加感兴趣。我打算下学期开始试一试。
古往今来,太多的先辈向我们讲述了读书的重要性。新课标中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提出,是基于“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理念,也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盏指明灯。我想,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把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真正地培养起来,那将是伴随学生终生的良好习惯,于我们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三
近日,我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如果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把“工具性”无限制的放大,那势必上成了自然科学,抹煞了语文文字的深刻内涵,摒弃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再也谈不上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相反,如果单单着眼于“人文性”,只注意分析作品里的思想情感,而不顾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巧,只注重文本内容对学生的影响,那又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丢弃了“语文课程也是实践性课程”这一基本理念。
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味来!它要培养人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提高人文素养这方面的价值,当然它也要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课程观。
教学是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学的根本方法。教学中,应重视语感、发展语感,让学生有话说、放心说、开心地说、有时间说,应以讨论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去说,而不是加以限制,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应关注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的动,不是一二个或浅层次的回答,而是大多数学生的深层次的思维的动,并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讨论,对于答案,求同的时候,更要求异,不可强求统一标准;应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应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努力实现学科的三维目标。
2、树立全面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能只关心“优等生”,冷落“后进生”,而是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后进生”身上也有特长,问题是老师能不能发现这些学生的特长,并指导他们发挥特长,逐步成才。总之,学生是有情感的、有潜能的、有个性的、独立发展的人,而不是被管的、不懂事的、任意摆布的人。老师是学生的伙伴,师生是平等的,老师应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3、树立现代的教师观。
要搞好素质教育,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师观。首先更要重视改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的劳动最终是要通过学生体现出来,而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如果与教师有一定的隔阂,或者配合的不好,其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他学习的效果一定不会太好。因此树立现代教师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职责,是任何一名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和保证。民主和谐,是师生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要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一些班团活动、文体活动,要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多给他们一些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注意在教学中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他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摈弃过时的师生观,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学习,我想到的还有很多,对于《语文课程标准》,我还需继续学习,切实地做到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四
通过聆听北师大吴欣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解读》,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更准确、更科学地理解,感受颇深、获益匪浅。新课程标准适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初步实现了由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次回归教育本质的转折性变革,可以讲这才是真正推进了素质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仍应把平等对话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本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励的微笑、温和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将自己殷切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能自由表达思想,消除害怕出错的胆怯心理,树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不断完善,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独立探究的意识,增强与人合作的需求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是每个教师语文教学的指航标,大家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把握目标、准确定位,并将新课程的理念、精神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长此以往,定会从中感受和领悟到新课标真谛所带来的喜悦。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五
《新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大纲》修订之后,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这是面对时代挑战作出的积极回应。面对语文教学的重要变革,让我们一线教师作出应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课题。
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它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最新成果,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的理念对于富有胆识、敢于创新的人来实践它。它在呼唤着能够对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准确诠释,以新型的教学方式完美实施课程标准的新一代教师。
当代,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他们渴望着有着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教师给他们一个全新的解读,渴望阐释自己的独特体验,渴望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在观点的碰撞交流中去共同完成对那一个个文本的理解。顺应这一潮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必须靠个性来培养。这必然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冲破传统的羁绊,走向自由的天地,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独特的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和自豪,我们教师也定能成为学生崇拜的大师。
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还要能够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以往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习惯。
教育教学的变革意味着重组。同样,在新的《课程标准》面前,对每个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也为我们在事业上的追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不懈努力、勤于追求、敢于创新,我们都可成为驰骋课堂的骁将、驾驭教材的高手、学生崇拜的偶像、受人尊敬的名师。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项事业,更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为师的过程应是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过程,应是我们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对我们的期盼。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观,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通过考察、访问挖掘本地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想让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善于钻幽探微,透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把教科书中直接呈现的(即显性的)价值取向和隐含于其字里行间(即隐性的)价值取向,都能呈现给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语文的美。
现代社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已不再仅仅限于课堂。因此,我们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向学生学习,要真正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总之,《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方法多元化了,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了。
我认为以前单纯传授知识逐步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内容上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还有量化的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学习――运用,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 “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六
20xx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年版)》正式颁布,标志着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为了使教师尽快学习新课标,掌握新精髓,指导和改进教学,5月6日下午2点,全体语文老师齐聚润美楼五楼会议室参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集中培训会。
首先全体老师集中观看了课标组核心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欣歆教授线上专题公益讲座。吴教授详细地给大家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
在前言中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这就需要教育与时俱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吴教授详细介绍了这一版课标修订主要有5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第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第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第四,增强了指导性。第五,加强了学段衔接。
其中核心素养内涵为20xx年版课程标准新增内容,明确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转变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在课程目标里首次提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现在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我们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有责任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热爱中国文化,并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也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要建立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为核心的语文学习任务群。
本次线上培训,促进了教师深入研读并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内涵,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我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将继续静下心来研读新课标、立足新课标、践行新课标!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七
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总结如下: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并将自己的这些认识通过教研活动传递给全镇的语文教师,提升全体语文教师的业务修养。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4)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新课标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学中也逐渐体现出来并在课堂上不断实践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涉及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几个方面。看完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体会自己颇有感触。新的课程理念非常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阅读教学,首先要使文本开口“说话”。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读课文,才能抓住重点,也才能与文本深入对话,因此,初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但是想到自己过去一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初读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匆匆地读一遍就进入精读;二是初读目标不明确,认为初读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于是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多数学生是有“口”无“心”;三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就是一个“读”字贯穿始终;四是反馈不及时,自己不知如何评价学生的读,以至于学生应有的语文能力得不到训练。另外,感觉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孩子们课外阅读书目的数量及程度鼓励力度不够,缺乏一定得评价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努力改正,争取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学习――运用,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 “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八
在这次教材教法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更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找准了导航,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我浅谈我自己的点滴体会: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有。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读”得好会让人受益匪浅。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华丽的造作,没有表象的热闹。是用她那深厚“读”的功力感染着大家。可见朗读的魅力是多大啊﹗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乐于写作和自信,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仅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和“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都比过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20xx版课标回归“习作”的定位,删去20xx年版本中高年级“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有利于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扎扎实实打好作文的基础,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追求的是静下来搞语文、学语文、品语文。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我手写我心的能力。
总之,《20xx版新课标》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有再一次深入的进行研读,我们才能正确把握住我们的舵,驶出正确而坚实的航线。遵循学科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不断学习,自我完善,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爱表达,会表达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九
通过学习市教研室下发的《走进编者心里,读懂课程标准的心意》,感触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注重“词语盘点”内的词语的积累,可以通过一字开花、背诵、抄写、竞猜等方法,灵活运用课内外的词语。
2、灵活运用教材,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读懂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出现的问题;读懂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读懂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的“词语盘点”。
1、多读少讲,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2、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理解内容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并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对比阅读,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4、利用背诵、抄写等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1、在班上设立一定的作文梯度,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生,应该降低要求,逐步提高坡度,让他先要喜欢写,乐意写。对于特优生可以学着评价自己和别人习作。
2、多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能写真实的文章。
3、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习作完毕要学生进行互评、交流、在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的时候,获得习作的快乐,逐步提高习作的能力。
4、每学期的八次习作,应切实抓好,使学生练得确有成效。但仅有这八次远远不够,必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常练笔。
5、鼓励多看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并予以运用。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
今天我有幸在线聆听了xx教授专家的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主要内容和变化,通过专家的解读,让对新旧课标的异同有了初步的了解。
xx教授用一个半小时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主要变化、课程性质及理念、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业质量。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从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实践主线,强调情境主题统整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清晰的认识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改变。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认识到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能够感受到时代发展中祖国的强大。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对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课标对整本书的阅读也提出要求,如何让学生阅读量增加是我们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今后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课标、学习课标关、研究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围绕语文课程三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和重点,抓好落实。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以三大文化为主题安排教学活动,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保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4、加强学习,强化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把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总之,今后我将继续研读新课标,指导自己更好的投入工作。关注课标,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一
今年10月,机会悄悄来临,中小学教师学科远程培训正式启动。怀揣着几许期待,几多梦想,我和老师们一起,走进了小学语文学科远程培训平台。在这里,我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反思教学实践、撰写研修作业、交流心得,匆忙有序,受益匪浅。现将这段时间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1、此次培训为我们语文教师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国培行动,突破了时空局限,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为虚心听取直言不讳的真言搭建了平台。因此,在培训活动中,在发帖、读帖、回帖和参与评论的过程中,我读到了许多精美的反思,看到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暴露了许多认识的偏差,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
2、聆听讲座,拜读文本,在自主学习中提升理论水平。
本次培训安排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自培训启动以来,我认真观看了每门课程的专题讲座和互动对话,阅读了每门课程的案例评析和参考资料,每天在线学习一小时以上,迄今为止,在线时间长达100多小时。
培训中,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分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在这个平台上,我学到许多了语文知识,了解了许多语文教学的策略,收益颇丰。对自己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改进必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加小学语文学科远程培训,不仅是一次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灵魂的荡涤,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的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人格魅力,轻轻松松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二
有幸参加了线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的网络专题培训。xx教授围绕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以“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立足生活,时间主线”“强调情景,主题统整”四个方面为主线,阐述了新课标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听后,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
xx教授的讲座,使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教师的教法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我们在准备公开课时,往往会让孩子做很多的实践准备,比如,搜集资料、拍照片、带实物道具,课前小采访、假期小调查……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新版的课程标准更突出了这个实施特性,这其实是育人核心素养目标的一大展现,也要求学生更高的参与度、更强的思辨能力、更好的审美体验。这也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观念,情境性和实践性不仅仅体现在公开课中,更应该切实融入家常课里。
核心素养要求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无一不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变革。这都带动着我们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相应地改变。教师的.能力要求越高了,我们需要学习和教的内容也更多了。唯有终身学习,才会适应时代变革。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让我认识到语言文字积累、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渗透学习任务群,不断地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沁入,提高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我不仅快速有效地理解了语文新课标,并且能精准抓住新课标的重点、难点,尤其是新课标的变化和特点。这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学习,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努力,积极实践。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三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人教版)远程教育研修,感觉收获颇丰。那精彩的教学情景,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现将研修体会总结如下:
观摩阅读教学课后,我觉得名师都很好的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每位名师都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
在本次研修中,专家们的阅读教学教学建议,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掌握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朗读、默读;掌握阅读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的空间。
1、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教材,正确地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并有超越教材的可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调整,直至达到最好的效果。
2、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难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阅读教学的专家报告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人教版)远程教育研修为我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研修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四
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更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找准了导航,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我浅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彰显新课程课标特色。
新修订课标全面吸收十年课改基本经验,坚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主要体现为四个变化:(1)落实德育为先;(2)突出能力为重;(3)反映时代精神;(4)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三个特色:(1)强化了中国特色,如: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由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突出了时代特征;(3)体现了国际视野。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突出体现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阅读教学实现向语言运用的重心转移。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有。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读”得好会让人受益匪浅。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华丽的造作,没有表象的热闹。是用她那深厚“读”的功力感染着大家。可见朗读的魅力是多大啊u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综合性学习的改变。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中做了多方面的补充:
(1)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综合性学习应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2)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的指导作用。
(3)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
综合性学习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
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4)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平台。
应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五
语文课程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我的学习经验中,语文课程虽然重要但是并非轻易掌握的,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建立起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语文课程心得体会。
首先,语文课程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文化认知。我们必须具备正确的语言观念、文化观念和人生观念,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之美。在语文课程中,我们要营造一种思辨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勇气和能力去思考语言的表达方式、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的传递。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学习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例如讲究颜色、字体的选择、制作笔记等。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语文。用好语言是认识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有效手段。我们每天都在与人交流,这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透过语言的运用,增进与人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说服力、增强自己的信心等等。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自己的表达水平。
语文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兴趣的加入。兴趣是一种强烈的动力,可以让我们更加认真地学习语文。通过培养对语言发展的趣味性,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建立自己的语言运用系统,从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同时,我们也可以探索学习英文、中文接龙的小技巧,增加语言学习的趣味性,让学习不再枯燥。
第五段: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注重语文课程的学习和运用,并在其中加入趣味,加强自我养成,才能够更好地领略语言表达之美,让自己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语文课程是我们个人语言能力的重要考察点,希望我们都能够在这一课程中学到更多、更深刻的东西!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六
语文课程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核心科目,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参与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研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评价体系和教师专业能力。
首先,课程设计是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基础。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我自己的课堂实践中,我经常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背诵和模仿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会使用多种途径,如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了更多的成就感。
其次,教学方法是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关键。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倾向于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和发现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学习。我经常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学生演讲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学生参与是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讲解诗歌鉴赏时,我会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在批评文学作品时,我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来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是背诵和抄写。这样的学生参与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够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评价体系是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一环。过去的教育评价偏重于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在我的课堂实践中,我尽量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包括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报告和实践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并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写作评价中,我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深度、组织结构和文章表达,而不仅仅是纠正语法错误。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最后,教师专业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我会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和专题培训,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教育研究和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会得到提升,我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语文水平。
总之,语文课程教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通过关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评价体系和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我相信我们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七
特别高兴能有机会和各县区的小学语文教师们一起参加这次培训活动。经过这为期6天的培训,我看到了洛阳市教育局以及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及老师们,为了使我们这些老师能够在此次培训中,有更多收获,真是做出了充分而精心的准备。
这次培训课程的内容安排的既充实又多样化。不仅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性培训,还关注到了老师们的心理发展,精彩的联欢晚会,更是将我们这个培训小集体,变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里有细心周到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有很强专业理念的优秀讲师,有多才多艺的学习同伴…大家在这六天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短短的时间充满了多姿多彩的回忆。
虽然这六天的培训时间不长,但我的收获却颇多,比如:孙彦老师的《做一个好老师》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有多大,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与方向。张志刚老师的《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让我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放开心扉才能更接近快乐。郜老师和雷老师为我们展现的两节精彩的微型课,让我们在实践课例中看到了他们如何深入地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让我们更真实地感受到了他们专业性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了“教语文”的重要性;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一节优质而高效的语文课堂能给学生们带来多么珍贵的收获。
最令我感动的是田芳老师,感动于她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就像她在课前所说的教育理念一样,是真真正正的“心课堂”,用心去教育学生,用心去关爱学生。在每一个细微的教育环节中,都蕴含着她百分之百的精力。她细心、体贴,有着认真的工作态度,有着愿为孩子们付出一切的奉献精神。她关注到每一处细微的教育之处,在教学中不断地钻研,不断地进取。同样是语文课堂,同样是语文课堂,同样是在校的6个小时的时间,她却在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帮助孩子们共建仅属于他们的独特而美好的童年记忆。
如果说这些优秀的一线教师是在用尽全部身心的做教育。那像高武强、许利平、唐海虹、王留晓等这些从一线上走出来的优秀教研员、学术带头人,他们则是带着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从学生出发,关注学情;从语文出发,关注专业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进取、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他们给我们讲述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是高效的。虽然有些理念我们还不能完全消化,还有些迷惑而不知所措。但就像高老师所说,只要有更多的老师愿意去思考,去努力学习和领会课标精神,去真正地改革自己的语文课堂,找到有利于学生发展,适合自己教育教学的方法,激发更多的创新意识,那这次培训就是成功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六天的专业性培训时间虽短,但每堂课的含金量都很高,也让大家更清晰的明确了自己今后发展的教育方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会将这次的.收获带入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在教育中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六条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各学段中关于汉字书写也提出明确的要求:1-2年级: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6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因此,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课标的要求我谈谈教学中自己在训练学生书写时的几点做法:
一、教会学生正确的坐姿及握笔。
坐姿要正,手势要准。写字,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坐姿与手姿笨拙不堪。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写字的工整、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在一年级入学开始就要进行要求坐姿要正,手势要准。
写字的正确坐势和握笔应该是:上身平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正所谓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和“八个字”(头正、身正、肩开、足安)。坐势端正了,还必须心气平静,心正则笔正,笔正字才美。可以教一些儿歌帮助孩子们加深写字的要求。
对学生的坐姿和握笔,教师除提出整体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抓落实,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位。可以经常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得到强化。
二、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汉字的笔画。
汉字是一种形体艺术,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要写好每一个字就得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力求做到笔画准确,字有动感。所以在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就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写好汉字起个良好的开端。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汉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着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得更好。
3、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学生写字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说出每个字的结构,是属于左窄右宽,是上紧下松,或是上小下大,还是左、中、右宽窄略等等不同情况,仔细观察每一笔或每个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后,才让学生识理写字,自主练字,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学生写:“惠”字,让学生观察分析后,懂得“惠”是属于外框扁型时,左右的竖画要向内收,展肩收脚,不要上下垂直。这样结构合理了,字才会美观。
4、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重心。
汉字以形象为主,规范汉字的重心是均衡的,重心偏上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偏下则使字笨拙臃肿,偏左或偏右又使字倾斜不稳。可见,重心稳了字才会正,字正如人正,人正走四方永不倒。
三、重视及时给学生写字评价。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十九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一转眼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自觉有得有失。这一学期,我担任高二(1)、(2)班的语文老师,完成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教学任务,并展开了学考复习。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原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应该说初步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这一学期,我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备课。每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且做到先周备课。
2、积极听课,参与教研,善于反思。不管什么教研活动,只要有听课,我都尽量把握机会,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去听,因为这样不仅开阔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优差结合,全面推进。
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
优质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心得体会大全(20篇)篇二十
一年来,我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育局、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五年级甲班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就将一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我们教师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三、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指导方针。
1、思想教育常抓不懈:利用班会,晨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卫生、纪律、安全意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2、发挥"小干部"的大作用:大胆放手使用班干部,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各方面做出了严格要求,班内形成了团结向上的优良班风。
3、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4、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注意保护视力,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星期天进行家访,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等。
通过以上工作,本班学生纪律、学习、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有了较大转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