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或体验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表达方式。3.以下是一些经典读后感的片段,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一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叫《震动》的小说。
《震动》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巨成。是王巨成为纪念汶川地震而写的`。这本书讲述了在一个叫做泗坪的小镇。宋佳玲和黄春荣、刘新等六人在一座山上“决斗”。结果大地震暴发,六人全部都被困在了大山里。黄春荣的一条腿也被巨石砸断了。最后由俞前进回泗坪找人来救他们,最终被救了出来。
我最受感动的人是何平老师。他平时并不喜欢黄春荣这个学生。对黄春荣的要求也很高,黄春荣也十分讨厌何平老师。但是当地震发生时,他听说“黄春荣没有逃出来(当时不知道黄春荣不在学校)”这句话时,赶忙冲进了教室。结果第二震波袭来,何平老师再也没有从教室出来过。
在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同学。老师对他严格一些他却认为老师是讨厌他,而跟老师对着干。从而打架、不写作业。其实老师对他严格是真心为了他有一个好成绩,他却反倒误解了老师。唉!
所以,同学们,以后想想,谁才是真正关爱你们的人。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二
昨天,我们学了一篇文章。名叫《挑山工》。讲的是“我”在泰山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回来以后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它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激励着我。
这幅画画的是: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我十分敬佩这。位挑山工叔叔,他是一个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英雄。
仙人掌有一个花语叫“坚强”!仙人掌生长在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带,可它却能顽强的生存下去;虽然,它长得没有玫瑰那样美丽,没有牡丹那样富贵,没有其它一些花儿那样小巧可爱,可它却有梅花一样的坚强!这不正像我们的挑山工叔叔吗?他们也许没有英俊的外表,没有渊博的知识,可他们有坚定的'信心!他们相信,路有多长都可以走完,因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生活中常常也有这样的事:20xx年的暑假,我去学游泳,那天下着小雨,天气比较凉,教练却已经开始游了,我不想让教练白白来一次,便一个人跑下去了,也许是我带来的动力,许多同学都来了。在雨中,我们学着教练教的每一个动作,在水中练习。回到家,我感冒了,可我知道,我终于学到老师教的每一个游泳动作了,终于不会像小时侯那样成为爸爸的笑柄,我战胜了自己对寒冷的恐惧!
人生就像一条很长的河,可只有撞到石头时,才会溅起美丽的浪花!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三
在我校实施了六年读一百本书方案后,我已读了第四本昆虫记。
在读《昆虫记》时,眼前不是文字,而是既神秘而有美妙的大自然。蝉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务,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大自然中也有这么多有趣的事物,真是令人不由得赞叹哪!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四
我公司于20xx年9月对财务与审计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汇总,对切实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切实加强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努力做好会计工作,加强内部管理,是今后会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1、依法建账,遵守记账规则设置会计账册是记录经济业务情况,明确经济责任,考核经济效果等的重要依据,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单位从设立就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核算的有序进行。遵守记账规则,则是依法建账的重要保证。在全面加强会计工作的同时,不断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并结合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制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
2、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应当将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中,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在机制上、制度上规范行为,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3、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在依法做好会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应当以《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准绳,认真做好会计工作。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掌握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并按照规定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4、加强会计监督,规范会计秩序。
《会计法》在赋予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职责的同时,明确财政部门作为执法主体,赋予了财政部门相应的行政处罚权,财政部门应当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责,监督各单位依法建账和进行会计核算,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监督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持证上岗,促进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做假账,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必须依法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维护《会计法》的权威。
公司从事的是消费金融业务,进入公司快一年了,开始接触公司盈利模式、产品设计的一些内容,发现要把这些搞清楚,最好有一些财务管理的基矗于是就找到了《经理人员财务管理:创造价值的过程》这本书,读了一下感觉非常好,这本书把复杂的问题讲的浅显易懂。为了更好的学习这本书,开始写读后感。
《经理人财务管理——价值创造的过程》第一章已经读完。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发现财务管理的本质并不复杂。
可以从投资开始看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投资决策。投资包括投资成立一家新公司,为公司添加设备,向银行借钱投到企业,甚至包括兼并一家公司都属于投资的范畴。财务管理就是看看投资会不会赚钱,投了以后赚了多少钱。这个赚钱是要考虑资本成本的,资本成本由风险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风险越大成本越高,时间越长成本越高。财务管理中判断有没有赚钱或者是有没有创造价值,用的是净现值(npv)、内部回报率(irr),市场价值增加和经济价值增加(eva)这四个概念,实际上这四个概念是相通的,搞清楚净现值的概念,其他的概念就很容易懂了。这几个概念都是在讨论一个问题:你付出了多少成本,赚了多少钱。
在一个公司的经营过程中,除了看价值有没有增加,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现金流,这个要素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在这里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概念是净利润不等于现金。比如应收账款是算作利润的,但它却不是你的现金,应付账款是算作负债的,但它却是你的现金,利润是在一个记账规则下面产生的,而现金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用来投资买东西的钱。
企业要保持运营,必须满足营运资本需求。营运资本需求(wcr)=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这个资本需求就是现金,一般情况下wcr0,也就是说我们要有现金来维持这个需求,如果我们没有多余wcr的现金,现在的营运就维持不下去了,这就是通常说的资金链断裂。怎样才能更好满足营运资本的需求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努力维持营运,一方面获取更多的现金,另一方面,降低wcr。营运资本需求的计算公式给出了降低wcr的答案:
(2)降低存货,丰田jit模式就是通过降低存货,来减少资金占用,提升营运效率;。
(3)增加应付账款,这个就比较坏了,因为你的供应商和你一样想降低应收账款。国美被业界诟病的类金融模式就是通过大量占用供应商的货款来投资,赚了很多钱。
人类管理实践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曙光同时出现的,探索规律的研究公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中国和古希腊。一般认为,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罗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如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国人法约尔一直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管理基本原理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
关于管理必要性的观点,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和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协调的过程。这一简短的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1、管理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有五大基本职能,分别是: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决策: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过程。决策具有目的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等六个特点。决策受到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伦理、组织文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组织: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它坚持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权利对等的原则和命令统一的原则。它受到外部化境、经营战略、技术企业发展阶段、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3、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力向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不可少的因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职权和领导行为。领导具有指挥、协调、激励作用。
4、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业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为此,我们应该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5、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及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它的基本内容是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创新。
通过三个星期对《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阅读,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管理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学校能够蓬勃发展,久立不倒离不开校长等各级领导的管理;一个院系能够积极竞争,为院争光离不开院领导及分团委的管理;一个班级能够能够团结向上,通力协作离不开辅导员和班团的管理。我们要更好的生活下去,就必须适应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
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性,计划是我们从事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好的计划能够是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我们要服从领导,这里的'服从并不是一味地盲从,要在坚持大方向的前提下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再者,我们必须是有组织性的,良好的团体协作总是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真正将自己融入一个集体可以体会到管理带来的许多趣味;同时,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向管理化方向发展,为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日,阅读了德鲁克的经典著作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书虽然写于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论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后,仍然影响着许多现代的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围绕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的核心观点,分为八章展开。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管理者为什么要卓有成效及先关问题,二到七章则针对如何实现卓有成效的五点要求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一章回扣主题。整部著述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使人一目了然。虽然,书中有些专业的内容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过此书,仍然使我受益匪浅。在我看来,书中的许多观点并不仅仅适用于管理者,对我们日常的生活及学习也有着许多的帮助。
一直以来,我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书本的知识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的在真实的管理中发挥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却改变了我的想法。德鲁克讲到“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而“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这些论述,激发了我学习管理的动力,并了解到有效性才是管理者所应追求的目的。
同样令我改观的还有德鲁克对管理者范围的限定。在书中作者将管理者的范畴扩大到了更宽的领域,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军队,医院也都需要管理。而管理者也并不都是经理人,而是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他们可以下属众多,也可以没有下属,可以职位崇高,也可以职位低微,但是他们必须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要在工作中作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管理者的传统理解,在我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的我们也都是一位管理者,因为我们许多时候要为自己的未来决策,因此,无论是为了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或者仅仅是为自己的现实生活,我们都应学会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针对如何卓有成效,德鲁克先生提出了五点要求,分别是掌握时间、讲求贡献、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及有效的决策。而这五点,必须成为管理者思想上的习惯。换言之,“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综合的实践。”而“既然是一种习惯,便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要学会这种习惯,必须经过训练。“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这些训练,则无论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丰富的知识,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努力的去接受训练,培养使自己有效的习惯。
尽管德鲁克先生的五点要求,部分内容我还无法会意,而且对于并未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实践起来有些困难。但是他对时间、发挥人的长处等方面的论述,仍然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是在时间方面,德鲁克先生强调了管理者的时间总是被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占据,而且职位越高,时间被占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应该学会管理时间,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成果。他在时间上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因为虽然身为一名学生,我同样也有感到时间不足的经历。而且很多时候,原本感觉时间充分,但依然不能完成预定的计划。对此,我认为德鲁克先生的解决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他告诉我们,首先应该进行时间的记录,认识自己的时间究竟用在哪些事情之上,从而针对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要进行系统的时间管理。德鲁克先生特别强调了要整块的运用时间,多数情况下,一些事情需要连续的时间才能完成,例如写一份计划书,连续的3个小时可以完成,但如果分成6个30分钟,则可能毫无进展,我便常常范此类的错误,经常把几件事情一起来做,一件事情没完成又去进行另一项工作,而结果往往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相信,如果可以如德鲁克先生所讲,整块的运用时间,我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另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德鲁克先生对发挥人长处观点的论述。他讲到“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因为“世界上没有真正全能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充分的发挥人的长处,而“使人的弱点不影响其工作和成就。”他列举了许多名人,都有着各样的缺点,但是最终这些缺点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成就。这一点也可以运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对自己来讲,我们不应该总关注与自己的弱点,的确,弥补不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努力发挥自身的长处,这样,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对待他人,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对方的优点,包容他人的不足,毕竟,人无完人,发挥他人的长处,不仅可以与他人更融洽的相处,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
在这一章中,德鲁克列举了日本的例子,使我感触颇深,他讲,日本不注重考核,也基本不解雇职员,而是注重怎样培养职员,这一例子我的日语老师也曾讲过,他讲到日本企业宁愿用更高的工资留住职员,而不会用更低的费用聘请更多的人。抛开这一制度其他的缺点不谈,日本企业这种注重人力的做法,确实令我怦然心动,因为他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长处,使职员可以更有动力和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以上仅仅是我此次阅读的感受,相信,随着生活和工作经验的增加,我会从这一书中获得更多的启发。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就在于其经久不衰的价值,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因此书而受益。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五
人类管理实践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曙光同时出现的,探索规律的研究公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中国和古希腊。一般认为,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罗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如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国人法约尔一直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管理基本原理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和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1、管理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1、决策: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过程。决策具有目的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等六个特点。决策受到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伦理、组织文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组织: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它坚持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权利对等的原则和命令统一的原则。它受到外部化境、经营战略、技术企业发展阶段、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3、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力向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不可少的因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职权和领导行为。领导具有指挥、协调、激励作用。
4、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业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为此,我们应该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5、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及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它的基本内容是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创新。
通过三个星期对《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阅读,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管理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学校能够蓬勃发展,久立不倒离不开校长等各级领导的管理;一个院系能够积极竞争,为院争光离不开院领导及分团委的管理;一个班级能够能够团结向上,通力协作离不开辅导员和班团的管理。我们要更好的生活下去,就必须适应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
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性,计划是我们从事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好的计划能够是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我们要服从领导,这里的服从并不是一味地盲从,要在坚持大方向的前提下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再者,我们必须是有组织性的,良好的团体协作总是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真正将自己融入一个集体可以体会到管理带来的许多趣味;同时,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向管理化方向发展,为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六
多读点科普类书籍,让自己变得更有气质。那读完后,读后感怎么写呢?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科普类书籍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曾经读过一本很有奥秘的书籍,它叫《宇宙未解之谜》,这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浩瀚宇宙,探索太空,奇诡太空,天外来客和神秘太阳。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让我们十分的收益。
探索太空,其中讲述的太空,有很多丰富的资源。一些小行星,那上面竟然蕴含着很多的资源。其中也说的一些关于宇宙的分布。一些星系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汗颜。比如和我们相近的恒星,它距离我们之间的距离有几光年,这个也就是说,就算我们能够用光速在宇宙中穿梭,到达那个地方也要几年的时间。这个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在宇宙中探索其他的奥秘的话,我们还需要很高级的科技,这样我们才能尽情的遨游宇宙了。
现在知道了,这些都只是个名字罢了。金、水、火星是有岩石组成的,而木星和土星却是由气体组成的。这个是难以想象的。气体可以组成星球,那是不是说那个上面可能有氧气呢?那我们可不可以在上面生活呢?这些不过是幻想罢了。
最感兴趣的还是天外来客,那些幻想中的外星人都是很恐怖的,很吓人的。可是那书里面却让我不太害怕了。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下这些,就此略过罢了。
《宇宙未解之谜》——我的启蒙书,它独特的展示出了那些曾经令我们幻想无穷的许多场景。它有很多的天文知识,曾经我还看过一本《太阳纪历险记》,这个里面也讲述了一些太空的知识了。离太阳越远越冷,那是可以让一块钢铁从一米的高度掉下来就会粉碎的寒冷。但是这本书中说的有点可怜。
可以说,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感悟。而我也可以由此有很大的想法,可是尽管都是虚幻的。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三本科普性的书籍。其中一本叫《海洋探秘》。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例如,让我知道了太平洋最深的深度是35000米,平均深度大约都有13000米。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拉玛峰才8848米,就算把珠穆拉玛峰放到太平洋里,也会沉没在深深的大洋深处。
还有你知道吗?河水、湖水,地下水,还有冰川等等都属于淡水。而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3%,而其他的97%都是海洋中的咸水啊。可见,淡水的资源是如何的稀少,我们要保护好地球上的淡水,要不然我们人类会因为缺少淡水而遇到巨大的危机啊!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无法观测到海平面以下几千米深处的景观。现在,借助高科技的手段,科学家们发现了水下的地貌特征同陆地上非常相似。有曲折蜿蜒的山脉,宽广的平原,幽深的峡谷……如果从位于太平洋底下的山脉算起,直到冰雪覆盖的山顶,一座火山形的岛屿才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峰。它的高度达到10203米,有33个埃菲尔铁塔加起来那么高!
《海洋探秘》真是本有意义的好书!我很喜欢阅读这本书!
《十万个为什么》里到底有多少神奇的奥秘呀?我脑袋里充满了一个个小问号!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妈妈送给我一份特别的礼物---《十万个为什么》的书。
一接过妈妈送给我的最心爱的礼物,我就迫不急待的打开书本认认真真地看起来,里面的内容可多啦!共分为五个部分,有:浩瀚的宇宙、发达的交通、未来的能源、便捷的通讯、各式的武器,书中的文字简洁明了,还带有丰富多彩的图片,把一些深奥的科学知识描写得通俗易懂,使我们看起来更容易理解,非常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看了这本书,不仅让我大开了眼界,还增长了许许多多的新知识,我以后还要和更多的好书交朋友!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七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叫《震动》的小说。
《震动》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巨成。是王巨成为纪念汶川地震而写的。这本书讲述了在一个叫做泗坪的小镇。宋佳玲和黄春荣、刘新等六人在一座山上“决斗”。结果大地震暴发,六人全部都被困在了大山里。黄春荣的一条腿也被巨石砸断了。最后由俞前进回泗坪找人来救他们,最终被救了出来。
我最受感动的人是何平老师。他平时并不喜欢黄春荣这个学生。对黄春荣的.要求也很高,黄春荣也十分讨厌何平老师。但是当地震发生时,他听说“黄春荣没有逃出来(当时不知道黄春荣不在学校)”这句话时,赶忙冲进了教室。结果第二震波袭来,何平老师再也没有从教室出来过。
在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同学。老师对他严格一些他却认为老师是讨厌他,而跟老师对着干。从而打架、不写作业。其实老师对他严格是真心为了他有一个好成绩,他却反倒误解了老师。唉!
所以,同学们,以后想想,谁才是真正关爱你们的人。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八
我们在生活当中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疑问,问父母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而《十万个为什么》能帮我解决许多疑问,里面介绍了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昆虫,神秘的海洋,奇妙的太空,我们的家园------地球。
从奇妙的太空里,我知道了在太阳系里不单单只有我们地球一个天体。而是有九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还让我知道了在太空中漂流的小行星,和爱旅行的彗星。
从可爱的动物里我知道了小狗骨折后,只要趴在泥土里,小狗就会慢慢的好起来,小狗为什么大热天总喜欢把舌头伸在外面?因为夏天天气非常热,小狗是为了散热,为什么大象临死之前喜欢挖一个坑?因为大象在临死前会把身上的象牙脱落在坑里,然后自己也跟象牙一起跌倒在坑里。
从有趣的昆虫中我知道了屎壳螂滚屎球的有趣故事,下面我就来讲讲吧!到了交配时期,雄屎壳螂就会到处收集粪便,滚成一个球送给雌屎壳螂当作结婚礼物。在运送的过程中,雄屎壳螂会四脚朝地,用后肢来负责推动屎球,弄不好屎球还会卡在掉在地上的树枝叉间。哈哈!太有趣了!
从我们的家园------地球中,我知道了为什么会有火山爆发?什么有"幽灵岛"?龙卷风是怎么回事?现在就来解开谜底。火山爆发是因为岩浆冲破火山口的岩石而导致的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后空气中弥漫着岩浆发出的气味,冷却的岩浆变成了坚硬无比的旋武岩;为什么会有地震呢?是因为地壳在运动中断裂发生碰撞,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见到的地震了,地震可以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山体滑坡,雪崩……为什么会有"幽灵岛"呢我想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那我就来告诉大家吧。"幽灵岛"的起源是海底火山爆发凝结成的岛屿,在火山口连接岛屿的地方,由于火山喷发使岛浮起来,结束后岛又沉下去了。就是"幽灵岛"的消失。等到第二次火山爆发时岛屿再次浮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就是"幽灵岛"的重现。至于龙卷风呢?就是因为天空中冷热空气碰撞形成的,龙卷风的风速是每小时五百到八百千米左右,可以吸起物体,把它带到其它地方,再抛出去。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是一位无声的教师,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让我们知道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九
今天下午,我去了新华书店。我一到新华书店里,就开始找老师推荐的《昆虫记》。我并且阅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讲述了他虽昆虫的'好奇,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故事讲述了作者对昆虫的好奇;比方蝗虫大家都认为它一点也不好,可是大家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蝗虫火鸡就会失去美餐;而且,如果你肠胃好的话,还可以吃蝗虫呢!所以说,蝗虫也是有益的。
还有萤火虫,别看它外表非常的温柔,但是它的内心却很丑恶,喜欢吃蜗牛一类动物,所以萤火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害虫。大自然的微妙真是无穷无尽啊,我喜欢昆虫记来这本书。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
在今年的寒假里,我读了很多我喜爱的书籍,可是唯有一本是我的最爱,那就是《双面猎犬》。要是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它,那么你就听听我的原因吧!
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让我特别感动的故事,在高远的日曲卡雪山里,有一只名为洛夏的猎犬,和一只叫达维亚的母豺意外的走在了一起,它们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本书的主角——白眉儿。可是,达维娅在产后不久就死了,白眉儿一度成了苦豺。在寒冷的冬天,由于没有充裕的食物,没有温暖的窝,它早已骨瘦如材,但是,它从来到这个世界起就是在苦水中泡大的,所以,这一切并没有使它对生活有所放弃,因为它是优秀猎狗和母豺的后代,优势明显,这也引起了豺王夏索尔的猜疑和妒忌,几次三番想陷害它。可白眉儿都凭着优秀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狩猎技巧,一次次化险为夷。但是最终它还是掉进了夏索尔的圈套被逐出了豺群。后来,它因为吃了人的食物,成为了猎户寨的猎狗。开始人们并不信任白眉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历经了苦难最后终于取得人类的信任,终于在农庄里当了一条重视的'好狗,也开始了辉煌的猎狗生涯...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它告诉了我们,不幸的童年往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白眉儿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明日的幸福和安宁。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愤图强,像白眉儿一样,不怕命运的枷锁,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一
经朋友推荐,前天带小朋友看了《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果然如其所说,节目充满正能量。以前只知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书中汇聚了很多中药知识,殊不知李时珍为写此书,竟然付出40多年的努力,可以说倾其一生来完成了这部巨著,让无数后人受益其中,源远流长,得到全球人民的尊敬。
第二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时:
孩子说:爸爸,你看药店的三七正在搞特价哪?
我很纳闷,问道:你为啥关心这个哪?
孩子说:昨天电视里说到三七呀。
我:哦,我想起来了,里面说到三七可以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
孩子:对,云南白药含有三七。
我:说的对。
可见,小孩多少还是学到了里面的一些有用知识。
剧里有句话“医者贵在格物”,由“格物”联想到《大学》里的经典语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放在节目里,我理解的是医者贵在可以熟悉每种药的特征药效,然后更好给病人看病。回到工作中,作为技术人员,尤其是集成设计人员,其实也是“贵在格物”,如果把每种部件都能熟稔于心,知道其各方面特性参数,那么以此为基础,会有更大的设计能力、组合能力,更好满足市场的各类需求。
另外,里面还有一句话,叫“物各有性,性各有用”,和“是药三分毒”意思相近,不管啥药,其成分里总会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部分,但那“七分好”就足够用了。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哪,一个人身上会有各种各样的独特的特征因素,每种都有相应用处,只是有些是社会愿意接受的,有些是被鄙弃的。但好在物不能改,人可以改。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二
我妈妈为我买了一本好书——《爱的教育》,于是,我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爱的教育》中描述了一些平凡生活着却真实感人的小人物。它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一百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歌颂了儿童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培养和塑造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感情。
这本书还附有一本《续爱的教育》,写了小学生安利柯体弱休学后,到舅父白契的家里跟随舅父过乡村生活的故事。舅父是一位退休船长。他把安利柯带到大自然中去。告诉他要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胸怀要和大海一样宽阔,和大山、海洋做朋友,要想顽强的拉普兰特的大麦那样珍惜生命,迅速成长。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读了它,我的心境豁然开朗。因为这本书里,有的事以往在我身边发生过,我在那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故事中克莱蒂的宽容大度;卡隆的大胆狭义,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典范。
我尤其喜欢卡隆,因为他保护弱小,不让他们受霸道的人的伤害。有一次,克洛西被人欺负了,他很生气,用墨水瓶打那个人。可却打到了教师。卡隆勇敢地站出来,讲了事实的真相,让教师原谅克洛西,并警告欺负克洛西的那些人。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它处处渗透了爱,让我们用心看这本关于爱的书吧。
经过学习《爱的教育》,我今后必须要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勤奋的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长大了效劳于社会和人民,为百姓造福。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三
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景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
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当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必须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
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明白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经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理解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而其中的关键,应当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当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可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坚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欢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四
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主角,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己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博览群书,就应是我们教师生存的务必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这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就应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位,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这两本书,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例如,在《教育新理念》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因为我是从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就应具有什么潜力,充当什么主角呢我想:教师就应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用心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向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潜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用心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又如,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务必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务必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务必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务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仅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五
在这个假期,我读完了《德国美术教育》一书,感觉获益良多,有不少值得我去反思的东西。本书介绍了在德国文化大背景中,德国的艺术教育非常有自己的特点,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辩性、有序性的特点,又吸收了宽容性、多元性等优点,形成了具有相当伸缩力的教学模式。德国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个性,使人深受启发,总结一下,大概有四点主要的特点。
在德国,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外,还得用2—3年的时间来专修教育理论,通过教学实践才能确定。这样决定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具有相当伸缩性的艺术教育成为可能。
在小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面对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学校对一、二年级实行包班,教师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不设日课表(但应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向一个学科内容为一课时过渡),教师所教内容可随机应变,如:课堂内突然出现了美丽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随蝴蝶而转,这时教师的教学内容随蝴蝶而变,让学生观察蝴蝶飞的动态、形状,介绍有关蝴蝶的种类、习性等常识,然后要用语言来描绘蝴蝶;用彩色笔画蝴蝶。把常识、语文、美术等课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儿我体会到学科的`横向联系,教学的灵活性。
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应首先注意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的。在德国艺术教学大纲中从小学到中学始终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着重研究创造的行为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学生的作业效果,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找到更好方法,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现。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启发学生如何感受和发现,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本身美的潜在性,尊重学生对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这一点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六
最近读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构建,从这本书中,我领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现在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面对难教难管的学生,我们教师往往是抱怨,发牢骚,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我们往往容易对这群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情绪。可以说,当前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教师不爱学生,学生也不太尊敬教师。
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朝着降积极的方向发展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都喜爱成绩好的学生,而爱表现不佳的学生却是不容易的。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虽然这种爱有时毫不起眼,但它有助于师生间理解桥梁的建立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式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课,“死读书,读死书”。新课改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认为要想真正激课堂教学,单纯在方式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有所作为。
总的说来,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应该是朋友关系,否则,师生之间难以作到真诚相待。师生之间有了和谐的关系,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用爱心去教书育人,那我们收获的将是一颗颗诚挚的心,筑就的将是祖国的栋梁之才。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七
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教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此刻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向在思索着。
李希贵教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以往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教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
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学校里充满民主、平等,让教师、学生在学校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教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当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期望学生按照自我期望的方向生长,更期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我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期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可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必须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我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塑像。
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完美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完美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教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我的教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我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总之,我读了教育类这书籍,感受很深,引起的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欢看教育类的书籍,但在这几年没怎么看过,是因为没有,可现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那么忙,我在休息时都会看看,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有些随机带到教学活动中去。了解当前教育的须要,特别是这位教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我读的几次,感受很深,受益非浅。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十九
第一次听课后,梁校长给了我一份《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虽然我只读了一遍,但其中提到的一些说法和提供的实际案例,确实让我有所感悟。
数学概念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去学懂的。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同样需要学生亲历和体验。老师讲出来的概念大多会成为学生的短暂记忆或学生做题时硬记的方法,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不断积累、渐进,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才会转化为学生内部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进行巩固,在巩固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才可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把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达到知识的延伸。
有效地提高计算能力,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形成同步发展。
很多知识在我们看来是简单的、容易的,但是如何把这些我们一看就懂的知识、方法通过教学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思维方法正是作为一名教师所要深入思考的。教导学生就需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要我们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态度,心理特征等等。例如: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通过演示、操作等方式直观地进行教学,逐步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在计算的教学中,同样也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就像课件中提出的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总结的。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跟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也是有很大关系的。知道出错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环节、内容、重难点等等。
现在,对数学教学还处以十分表面的理解,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对数学教学有越来越深入的认识。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二十
“考核你是不是好家长,就是你的孩子快乐吗?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你永远赔不起。”这是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火辣的语言。他还送给家长们四个字“望子成人”。中国大量的家长望子成龙。但他提出,要望子成人,其四个标准是:真实、善良、健康、快乐。
真实,不伪装不做作,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善良不是要你天天给孤寡老人做好事。善良是指恻隐之心,连小动物都不要虐待。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后者更重要。快乐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核心。
易中天说,你把孩子童年剥夺了,永远赔不起。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做到这八个字呢?
(1)家长应有幽默感。在家里,常常让孩子看到事物轻松愉快的一面,父母不要总是一本正经,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如: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和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一些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自己很欣赏。笑声能相互拉近距离,能让孩子愿意与你快乐地沟通。
(2)家长应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你不要以为自己是长辈而常常居高临下,要么任意的呵斥着命令着孩子,要么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完全不管孩子。在家里,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善于蹲下去倾听孩子的话。在我们家,一起吃饭以及饭后散步已是传统,这是个极好的沟通交流机会,在这个时候,我们平等地互相谈论着自己的工作、学习,谈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及时捕捉到孩子思想上的细致变化,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巧妙的引导。另外,我们还定期带孩子到大自然去玩不但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还可以进一步的与孩子沟通。
(3)家长应处处为孩子着想:我们夫妻有时难免为有一些矛盾,但为了孩子我们从不在家吵架。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让家温馨更要温柔、理智,还要为孩子着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帮助孩子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因此,作为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1)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洞悉新信息。在个人素质和文化水平上有所提高。更要懂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特别是在开发孩子潜能和如何激励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家长应当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日常家庭生活、社交场合应当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及习惯,树立家长良好的形象,正面的形象,这样可以向孩子灌输努力奋进、谦虚好学,立志成才的观念,天长日久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成为鼓励孩子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
(3)家长应当注意“身教”的作用。言传胜于身教,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经常是家长的“身教”。这种“身教”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反之,家庭成员道德低下,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家长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良好的形象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比起花大力气去说教,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信,学会爱别人。在爱中我们是有原则,对于一些良好的习惯培养,我们进行:
(1)严格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就必须坚决施行,不可以例外。
(2)在培养孩子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谓“谁家的孩子象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己不正、不能正人”,这句话用在好习惯的养成上很合适。
(3)反复强化:习惯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非反复练习不可。当孩子按照要求去做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肯定;没有按要求做,就严格地督促。孩子有了兴趣和愉快的体验,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形成。
记住: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你永远赔不起。龙也罢、人也罢,哪个也是望不来的。若是做家长的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正确引导孩子。那只能“望”出一条及害人又害己的“虫”!我认为成人,即是独立的人,自主的,健康的,善良的,积极的,进取的、勤奋的的人!有良好的自我认识,有乐观的情绪,有积极向上的心!
最新土木工程类书籍读后感(汇总21篇)篇二十一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来的育儿故事,找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尔·威特的父亲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
这位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完全做到。作为德国乡村的一位普通牧师,老威特一生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但是,这位乡村牧师却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看到周围的许多人都在虚耗自己的生命,看到周围的男男女女都沉溺在酒色之中,他既感到悲哀也感到惊讶。
他想,“这些人都没有运用上帝赋予给他们的智慧。如果他们有着智慧的头脑,他们的生活就会是另外一种景象。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从小时侯起,就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思考,他们也就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对此,学校是应该受到责备的,但是更应该受到责备的是他们的父母亲。假如他们的父母亲很早就把真善美的东西教给他们,从小就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热爱,他们今天就不至于过着这样可怜的生活。”正是抱着这样的家庭教育思想,老威特在儿子卡尔出生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早期家庭教育计划。老威特有一个基本的教育主张: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对于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他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从小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因而养成一些不良的爱好和习惯,成年后就很难改掉了。老威特的目标是在孩子还处于可塑阶段的时候,去引导和开发孩子的理智思维——“让孩子从小会正确思考”。
当儿子还在哑哑学语的时候,老威特就开始教他辨认身体器官和家中的各种用具并说出他们的名称。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他可以磕磕绊绊地上下楼梯和走路之后,老威特就让他走出家门,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奇事物。
老威特总是鼓励儿子不断地提出问题。在回答儿子问题的时候,他又尽可能用一种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对于儿子提出的所有问题,他从来不会敷衍了事。他注意从小培养儿子对所有事物的分析鉴别能力。在平常同儿子的散步和谈话中,老威特从来不像许多父母那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儿子说话,也不会对儿子信口瞎扯。
语言是我们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要尽早地教会孩子使用母语,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流利地表达。所有与孩子说话的大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发音和用语,以便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较,卡尔不仅表现出一种超凡的理解力,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少有的知识兴趣。卡尔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他对许多事物都有着精确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在使用语言方面也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
卡尔的早期教育当然没有仅仅局限在语言和文学方面。为了使卡尔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老威特也非常注意培养儿子在艺术和科学方面的爱好。尽管他自己不是艺术家也不是科学家,但是他总是想法激起儿子对于与艺术和科学的热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经常带着儿子游览许多地方,去参观各地的艺术画廊、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通过这种体验方式,老威特让儿子从中学到了活生生的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知识。他让儿子学会如何去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去找到各种事物的最基本的原则,如何去认清各种事物的真相。
除了这些外出的参观活动外,老威特还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常识,对儿子进行系统的科学教育。他特别注意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养成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同时他也设计出一些小小的游戏,让孩子可以从中了解和熟悉不同学科的知识。当然,他十分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他说“如果一开始我就告诉孩子去学习地理和物理等学科,孩子就会产生反感的心理。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一类的学科名词,是为了不要吓唬住孩子,也是为了增进他的自信心。”
正因为有了老威特对儿子的早期教育,卡尔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由于他的智力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在还没有满14周岁就已经获得了哲学博士称号。16岁他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柏林大学聘为大学教员。
然而,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上学的年龄”。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又急于把许多的东西灌输给孩子,于是,过多的学习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而且还给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
在传统的教育学观念中,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被忽略。由于不重视学前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上学之后不堪重负。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即孩子早期的学前教育将决定他今后一生的道路,因为孩子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持久的。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培养和开发,将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科学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今后就发展得愈好。
美国著名的医学心理专家史迪思博士提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从两岁或三岁开始。“两岁或三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进行孩子的智力教育开发。如果耽误了幼儿的早期教育,将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父母应该做的是尽早唤醒孩子的知识兴趣,因为这种兴趣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在知识的游戏中获取健康成长的养分,而不是让孩子在那些毫无意义的游戏中浪费时间。”
我们总是强调不要过早地对孩子的心灵施加压力,不要过早地限制孩子智力的发育。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需要尽早的智力开发。只要我们从两岁或三岁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知识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不断的锻炼,就像他们的其他身体器官在平时得到锻炼一样,他们就会从早期的知识活动中得到一种快乐。当身心都得到了同步的发展之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快乐和健康。事实上,卡尔·威特的父亲早就在推行这样的科学新发现了。在传统教育学理论统治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时候,这位谦恭的德国乡村牧师就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在我们今天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先于学校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的前提下,老威特的教育实验自然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当然,我们不能放弃工作,把时间全部花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方面。不过我们做父母的只要让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就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和道德上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只需牢记老威特所说过的一句话:“尽早教育你的孩子,但是需要你去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