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策划方案时,需要考虑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和意见,增强合作共赢效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案例中使用的策划方案实例。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一
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是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其作品形式包括在科技实践活动中以及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和科学研究论文等。展示活动有科技实践活动、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二
评审结束后,获奖项目进行学校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获奖者姓名、辅导教师姓名、作品名称等。在公示期(7天)内,任何班级或个人对公布的获奖情况持有异议,都可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取消其获奖资格。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三
(一)大赛组委会成立评审委员会,制定大赛日程安排,组织宣传工作,大赛总结,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内进行展示。
(二)各班、科任负责发动、组织学生的参赛工作,完成参赛作品收集上报工作。
(三)组委会负责专利方面的有关工作。
(四)各班主任负责组织当班上学生全面参与,并对参赛作品进行推选,组织作品统一上送,并负责将汇总材料以纸质及电子表格两种形式送到评委会。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四
创新是中粮集团的企业精神之一,也是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最大的驱动力。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里,社会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而校园中的年轻学子更是拥有着巨大的热情与优秀的创意,千千万万的创意汇集起来,必将形成巨大的动能。
此次创意大赛,不仅是优秀创意的摇篮,同时也是创意人才的摇篮。我们将通过此次创意大赛收集优秀创意,启迪研发思路,识别优秀人才,让年轻的你们与中粮共同成长!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五
凡现就读于岳麓区各中小学(包括职业中学、民办学校)的青少年,有发明创造成果、科学研究论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以及在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优秀研究项目者,均可参加比赛。在此基础上,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项目参加长沙市科技创新大赛。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六
大赛主题:“激情创业成就梦想”大赛目的:
创新创业大赛也为省内各高校间的沟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更拉近了大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使高校学生对企业有了一个更新的、更全面的认识,结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努力学习,为以后就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培养同学们的创业意识。为了能够更好的团结和组织全院有志青年学习和交流创业知识,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学院文化品位,给广大在校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和锻炼的空间,同时也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七
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8月31日(各学校报名截止日期请咨询学校团委)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定于2016年3月至10月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
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担任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担任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担任副主任,社会投资机构、行业企业、大学科技园、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作为成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本次大赛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联盟、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校园传媒参与协办。
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地初赛和复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已获投资情况,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各省(区、市)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省(区、市)报名团队数、参赛高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名额。每所高校入选全国总决赛团队总数不超过4个。
全国共产生60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通过网上评审,产生120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
1.参赛报名(3-5月)。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大赛app(名称为“大创空间”)或大赛公众号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16年3月25日,截止时间由各省(区、市)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31日。
2.初赛复赛(6-9月)。各省(区、市)各高校登陆“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信息的查看和管理。省级账号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创建及分配;校级账号由各省(区、市)进行创建、分配及管理。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高校、各省(区、市)自行决定。各省(区、市)在9月15日前完成省级复赛,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项目。
3.全国总决赛(10月中下旬)。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全国总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120个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决出金、银奖。
大赛组委会将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以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相关信息。各省(区、市)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各高校还可以通过腾讯微校提供的资源推广大赛。
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大赛设30个金奖、90个银奖、480个铜奖。设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获奖项目颁发获奖证书,提供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
设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10个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牌。
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做好省级比赛和项目推荐工作。各高校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八
(2)每件参赛作品同时要填写《参赛作品信息表》。
(4)各件参赛作品主创人员一般为1人,最多为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名;
(5)参赛作品统一交到教导处。
4、科技创新绘画每班3件以上,统一交教导处。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九
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同学们树立创新创业理想,多形式地为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平台,引导我院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作模式和市场竞争机制,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进一步深化创业认知,增强创业勇气、信心和能力,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奠定良好的基础,特举办此次大赛。
创新创业竞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十
青少年板块由竞赛活动与展示活动组成,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教师板块的内容包括教师科教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教育方案展等。(具体内容到德育办公室曹衍葵处详见大赛规则。)。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十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促进科技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少年儿童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观念。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学在心中,创新在手中。
全校学生及相关教师。
本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四个项目:小发明、小制作、科技论文、科技创新绘画。
1、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10月1日—2011年10月11日;
2、活动竞赛阶段:2011年10月11日—2011年10月31日;
3、总结表彰及成果展示阶段:2011年11月1日—2011年11月10日。
1、成立2011年清水五中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科技创新大赛的各项工作。
组委会组长:赵建明。
组委会副组长:马记明田建国王彦荣。
组委会成员:王彬王占林高旗张喜同白君孝陈均。
2、项目主负责人及主辅导老师。
(1)小发明主负责人:汪洋。
主辅导老师:各班班主任、理化生科任教师。
(2)小制作主负责人:樊小江。
主辅导老师:各班班主任。
(3)科技论文主负责人:张新栋。
主辅导老师:理化生科任教师。
(4)科技创新绘画主负责人:董国强。
辅导老师:美术教师。
1、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突出每个班级的个性特色。
3、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各班要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有始有终。确保本次科技活动圆满成功。
4、教师要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辅导学生参加科创活动,通过本次科技活动,提高教师的科技辅导能力,逐步发展、形成科技特色项目。
5、凡不按要求、数量完成作品的班级,将在全校给予通报批评。
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自主选题、设计、制作和创作(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作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坚持“三自”(自己选题、自己探索和设计、自己制作和撰写)、“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要突出创新意识和科技含量,作品要求做工精细。
(一)小发明。
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对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东西,加以改进、改革和创新。
参赛作品要求:
1、新颖。作品是前所未有的或前所未知的,不是仿制或重述已有的东西。作品是原创的或在原有作品上有较大的创新改进的实物。
2、科学。小发明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原理,使用无损于健康和道德;充分体现科技含量:材料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有的作品虽然没有同类物品可比较,但可以从技术原理体现出更简单,更美观,更省料,更方便使用;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创作作品。
明项目。作品要体现小、巧、简、易的特点。
4、实用。小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尽可能接近生活、生产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小制作。
学生应用科学的原理,把身边普通的材料、物品、废品或新材料、新产品加工制作成有新价值的实物。
参赛作品要求:
1、科学。作品在设计、技术上符合科学原理。制作要体现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2、艺术。作品在选题、设计、制作、美工上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可视性强,有一定的收藏保存价值。
3、创意。作品体现动手能力,体现作者想像力和创造性,作品立意新颖。
4、节约。充分利用废旧物品、材料制作作品,作品体现节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科技论文。
1、论文必须切合主题,采用的资料与数据要详实可靠,原理与概念要清晰准确,论证要文字简明、通俗易懂。2、参赛论文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课堂科技实践课、课外科普知识、社会科技动态等为依据。可写观察动、植物的发现,可以写探索奇特自然现象,景观的奥秘,也可以写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和研究小问题的过程。必须是自己亲手操作,亲自观察,亲笔记录及书写。内容可以自然活泼,清新易读。道理深入浅出,易懂有趣。
3、论文字数一般在8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3000字。论文应包。
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4、参赛者所提交论文必须为个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四)科技创新绘画。
1、本次科普绘画比赛将根据省市比赛的特点,采用“绘画形式多样化”的比赛方法,作品幅面不小于a3纸,绘画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粉画、水彩画、钢笔画、蜡笔画、剪纸画、粘贴画、电脑画或综合技法画等多种技巧、风格、材质表现(但不包括非画类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2、参赛作品要求整洁,并在反面右下角注明:作品题目、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等。
3、作品要具备想象力、科学性、绘画水平(设计、色彩、技巧)、真实性(必须自己原创,不得临摹或抄袭他人作品)。作品应充分体现科学幻想的宗旨。构思巧妙、大胆,内容新颖。
1、小发明和小制作项目。
(1)每班两项合计至少有3件作品参赛;
(2)每件参赛作品同时要填写《参赛作品信息表》。
(4)各件参赛作品主创人员一般为1人,最多为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名;
(5)参赛作品统一交到教导处。
4、科技创新绘画每班3件以上,统一交教导处。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十二
培养我校学生的科学素质,开拓科技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同时,为参加区20xx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好准备。
体验・创新・成长
西营学校20xx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组长:高忠水
副组长:段秀仓
组员:李功亮、姚民贤、王芹利、李健、刘军、张传华、杨秦广
(一)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
(二)竞赛组别:
按参赛者类别分为:小学组、中学组两个组别。
(三)大赛时间安排:
6月―8月为创作阶段;
9月8日―9月10日为作品收集上送阶段;
9月11日―9月20日为作品评审阶段;
9月21日大赛结果公示;
9月底进行颁奖大会。
(一)参赛作品按项目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三)按评奖类别分为:
(2)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
(3)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
竞赛分两个单元:科技发明(发明、创新技术、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论文。
为提高大赛的质量和影响力,为参赛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本届大赛将在学校集中科幻绘画拟奖作品以及所有科技创作、科学论文、科技实践活动作品进行现场展评和展示,具体展评方案另行通知。
评审结束后,获奖项目进行学校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获奖者姓名、辅导教师姓名、作品名称等。在公示期(7天)内,任何班级或个人对公布的获奖情况持有异议,都可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取消其获奖资格。
“创新大赛”评审委员会对项目按小学组、中学组两个组别进行评选,最终确定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本次大赛设优秀组织奖4名,优秀科技辅导员奖3名。
参赛者申报的项目不得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如因参加本次大赛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侵犯第三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由其自己承担,大赛组委会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受法律保护,参赛的所有项目必须按照申报要求向评选委员会提交全部必要的资料,评委负有保密责任。
获奖作品同时符合专利申请要求的,创作权人(第一完成者)可提出申请,由区知识产权局出资向国家申请专利。
(一)大赛组委会成立评审委员会,制定大赛日程安排,组织宣传工作,大赛总结,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内进行展示。
(二)各班、科任负责发动、组织学生的参赛工作,完成参赛作品收集上报工作。
(三)组委会负责专利方面的有关工作。
(四)各班主任负责组织当班上学生全面参与,并对参赛作品进行推选,组织作品统一上送,并负责将汇总材料以纸质及电子表格两种形式送到评委会。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十三
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同学们树立创新创业理想,多形式地为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平台,举办本次大赛。
大赛导师和评委团由具有丰富教育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的老师和专家组成,参赛选手在展现自我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老师全面地指导,进一步深化创业认知,增强创业勇气、信心和能力,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赛主题:“激情创业成就梦想”大赛目的:
创新创业大赛也为省内各高校间的沟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更拉近了大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使高校学生对企业有了一个更新的、更全面的认识,结合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努力学习,为以后就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培养同学们的创业意识。为了能够更好的团结和组织全院有志青年学习和交流创业知识,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学院文化品位,给广大在校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和锻炼的空间,同时也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1、组织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2、人员任务分工:
2013年10月27日—2013年10月28日。
(一)报名对象:国际贸易学院11、12、13级同学(二)报名方式:
(三)报名材料:
1、参赛队伍选手报名表。电子版,纸质版1份。
2、《创业计划书》(可参考评分标准制作),每队需提交电子版1份,纸质版根据评委老师人数决定,评委老师人手一份。参赛队伍自备。届时通知具体几份。
报名表与计划书模板届时发到共邮。
(一)初选:
根据报名选手递交的创业计划书,从创新意识、经营思路、商业模式等方面对小组进行初选。初选合格的队伍通知参加大赛培训。
(二)培训:
聘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公司ceo或专家对选手进行一次创业政策和创业形式等方面的集中培训。
(三)预赛(三十个队伍以上)(四)决赛:
一:参赛须知。
1、参赛作品类型:
参赛队可根据专业选择以下几种参赛作品类型:
(1)创业计划书。
(2)产品营销方案。
2、现场比赛流程安排:
3、比赛规则。
(1)大赛通过抽签决定各参赛队的出场顺序。
(2)作品演示:各参赛队应在10分钟时间内阐述有关作品的主要情况。
答辩:各参赛队在5分钟时间内回答评委及现场同学提出的有关作品的问题。
评选:评委根据参赛作品及参赛队员的现场表现,对各参赛队进行打分。
1、大赛宣传:悬挂条幅,宣传板宣传,广播宣传,校园网络平台宣传等。
2、赛前准备:
(1)提前一周各参赛队要将参赛文案准备好,并在赛前规定时间内上交交大赛组委会。
(2)赛前后勤人员提前一小时到达布置场地、调试设备。
(3)组织各参赛队提前半小时到场签到。
(三)评分标准。
陈述观点:30分文案制作:30分回答提问:15分。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十四
培养我校学生的科学素质,开拓科技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同时,为参加区2010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好准备。
体验·创新·成长。
西营学校2010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组长:高忠水。
副组长:段秀仓。
组员:李功亮、姚民贤、王芹利、李健、刘军、张传华、杨秦广。
(一)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
(二)竞赛组别:
按参赛者类别分为:小学组、中学组两个组别。
(三)大赛时间安排:
6月—8月为创作阶段;
9月8日—9月10日为作品收集上送阶段;
9月11日—9月20日为作品评审阶段;
9月21日大赛结果公示;
9月底进行颁奖大会。
(一)参赛作品按项目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三)按评奖类别分为:
(2)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
(3)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
竞赛分两个单元:科技发明(发明、创新技术、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论文。
为提高大赛的质量和影响力,为参赛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本届大赛将在学校集中科幻绘画拟奖作品以及所有科技创作、科学论文、科技实践活动作品进行现场展评和展示,具体展评方案另行通知。
评审结束后,获奖项目进行学校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获奖者姓名、辅导教师姓名、作品名称等。在公示期(7天)内,任何班级或个人对公布的获奖情况持有异议,都可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取消其获奖资格。
“创新大赛”评审委员会对项目按小学组、中学组两个组别进行评选,最终确定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本次大赛设优秀组织奖4名,优秀科技辅导员奖3名。
参赛者申报的项目不得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如因参加本次大赛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侵犯第三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由其自己承担,大赛组委会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受法律保护,参赛的所有项目必须按照申报要求向评选委员会提交全部必要的资料,评委负有保密责任。
获奖作品同时符合专利申请要求的,创作权人(第一完成者)可提出申请,由区知识产权局出资向国家申请专利。
(一)大赛组委会成立评审委员会,制定大赛日程安排,组织宣传工作,大赛总结,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内进行展示。
(二)各班、科任负责发动、组织学生的参赛工作,完成参赛作品收集上报工作。
(三)组委会负责专利方面的有关工作。
(四)各班主任负责组织当班上学生全面参与,并对参赛作品进行推选,组织作品统一上送,并负责将汇总材料以纸质及电子表格两种形式送到评委会。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十五
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
让创新,流行起来!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如今,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与此同时,学校里许多细心观察生活的同学时常会灵感突发,头脑里产生一些新奇的创意。因此,希望我校通过此活动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让这些学生有机会分享和学习创新。并且,我们也希望创新能够因此在校园里传播、扩散开来。
学校在去年已经成功的举办过一届创新发明大赛,大赛参与人员200余人,进入决赛团队13个,表现优秀的团队的创新作品初步确认可以申请专利的有7项。
在比赛中,许许多多的同学表达出了自己的创新想法,同时学习到了丰富的创新知识。过程里,老师的点评和队友的讨论让一个简单的想法变得细致、全面,比赛后更有优秀想法的作品可以申请专利。该比赛也为学校专利班提供了优秀的生源,相信在更加专业的培训下,会有更多的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现在就是我们继续开办比赛,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学习创新能力平台的时候了。
我们共同努力,让创新在理工成为一种流行!
1.学校里有些大学生很有创新的天分,通过此活动可以让这些学生有目的性的、充分的发挥想象,产生真正的、有用的创新成果。
2.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切合实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课程。(萃智创新专利班)。
3.帮助学生辅导学生申请专利,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4.通过大赛宣传技术创新知识、专利知识以及指导创业等内容,为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而努力。
赛前培训:
本环节包含两个项目,一是动员大会,二是素质拓展。
第一环节:
该环节比赛与创新方法培训课程学习同时进行,共分为四个课程。每次课程学习完毕后,给出一个创新题目,小组需合作提出解决方案并在下次上课时上交方案给主讲人。只有将三个专题全部解决完成,并且受审通过的参赛团队才有资格进入决赛。
第二环节:
每个团队需讨论决定与创新和专利产品相关的决赛题目。每个参赛团队需要制作ppt等展示材料并于规定的时间前发到指定邮箱,然后于决赛时展示给评委,并且参加答辩。
创新大赛策划方案(模板16篇)篇十六
主任:史天林。
副主任:高兴乐。
成员:王辛平、曹宇波、毛伟、王晨、吴智、国俊卿、郭涛。
2、组委会办公室。
主任:国俊卿。
成员:郭涛、史宏、张变花、张彦德、王耀田、张竹锦、杜鹃。
参赛对象为会计学院2013、2014、2015级学生。
1、商业计划书类。
参赛团队由1名指导老师和4名学生组成。参赛团队成员必须包含两个及以上不同专业,报名截止4月4日。
2、实际创业类。
指在校大学生实际从事创业等商业活动三个月以上,取得一定成效的大学生创业者。以实际创业人员参赛。报名截止3月24日。
3、电子商务类。
指在校大学生以本人身份在各类网上注册开店,经营三个月以上,店铺信誉良好、取得一定业绩的大学生创业者。以实际创业人员参赛。报名截止3月24日。
4、创业体验类。
指在校大学生在组委会划定的校园内区域,围绕大学生校园消费的特征,展开创业实践体验。每个团队由1-2名学生组成。报名截止3月24日。
5、创意服务类:指在校大学生围绕产品或服务产生创意,产品设计、广告创意和其他项目的设想规划,提供设计作品、创意方案和设计规划。报名截止4月1日。
1、参赛项目类别不限,包括农林牧类、轻纺食品类、生物医药类、化学化工类、电子信息类、材料类、机械能源类、服务咨询类、文化艺术类、建筑交通类、教育培训类等。
2、参赛团队在深入研究、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产品或服务完成具体、完整的商业计划。产品与服务包括:团队成员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经授权的专利,引用其产品;可行性强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方向;针对区域经济提出的优势论证方案。
初赛:参赛同学自己确定设计的领域和方向,充分展开市场调研及设计成果制成方案。参赛同学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团队方案(创业计划书简本,a4纸不得超过5页)。我院将会组织邀请评委对作品进行评比,并将择优选出30支团队入围复赛。
复赛:复赛将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在入围复赛的30支团队中选拔20支队伍进入决赛。入围决赛的20支参赛队伍可以通过评委会提出的点评意见对作品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决赛:进入决赛的队伍可以在得到组委会发出的决赛通知起到决赛方案提交截止之日前,对决赛方案进行修改。通过初赛与复赛的方案,结合专家的建议与要求,重点准备现场答辩与陈述,现场陈述要用ppt文稿进行演示,陈述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陈述后参赛团队要接受评委会给予的质询,并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回答。
大赛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优秀奖十一名,优秀组织奖五个。
获奖团队将代表我系参加学院“诚得杯”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
1、参赛学生以辅导员为单位提交电子报名表到就业服务站国俊卿老师处。
2、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的作品与成果,若出现违规或侵权行为将被视为故意作弊,大赛办公室将取消其继续参加比赛以及评奖的资格。
3、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参赛队员的姓名。若需要请以甲乙丙丁或a、b、c、d代替。
4、参赛学生若在比赛期间变更联系方式,应及时通知大赛办公室。
5、所有参赛团队成员均可在课外学分“创新与创业”一项中记相应分值。
本次活动由会计学院就业服务站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