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模板的反馈和修订,可以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借助以下教案模板范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制作一份高质量的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一
在以教材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及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和操作体验等教学方法。创设了下雪了,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导入新课。仅接着设计了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发现这几种平面图形的特征,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总之,整堂课学生就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数学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二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的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各种形状的物品。这些物品分别是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各个小组物品相同。)。
1.创设情景。
师:今天,小兔子想跟来考考大家,他说把你认为形状相同或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吗?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最快,四人小组合作得最好!现在请四人小组一起来试试看!
2.教学互动活动设计。
活动一。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我们把这些物品分成四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师:跟他一样分的同学举手。
师:那么摸摸看它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你最喜欢哪一种图形呢?
生:乒乓球。
生:球的形状是圆圆的。
师:放在桌面上轻轻推一推,它能滚动吗?
生:能。
师:球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把球放回盒子里。
师:现在把球放回盒子里。除了球你还喜欢哪一种图形呢?
生:长方形。
生1:长长方方的。
生2:这里又是尖尖的。
师:大家摸摸看,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
生:平平的。
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这里尖尖的,表面平平的。长方体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
师: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轻轻一推能不能滚动呢?自己试试看。
生:不能。
师:现在请大家把长方体放回盒子里。这个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体。
师:你还喜欢哪些图形呢?
生:圆柱。
师:大家把圆柱拿出来,摸摸看,它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呢?
生1:圆柱直直的。
生2:圆柱上下一样粗。
生3:两头圆圆的,平平的。
师: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的,平平的。圆柱画在纸上是怎样的,同学们来看看。
师:圆柱放在桌面上轻轻一推能不能滚动呢?
生:如果圆柱躺在桌面上就能滚动,立在桌面上就不能了。
师:同学们真会开动脑筋!请大家把圆柱放回盒子里。
(拿出两个粗细不同的圆柱)。
师:这两个是不是都是圆柱?大家看看它符不符合圆柱的条件?
(各生回答不一)。
师:像这样的物体不管是粗还是细,都是圆柱。
师:你还喜欢哪一个图形呢?
生: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把盒子里的正方体拿出来,摸摸看它的形状又是怎样的?
生1: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
生2:表面都是正方形。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三
一、故事激趣复习铺垫。
1、故事引入,猜动物的脚印。
师:冬天来了,大森林里下雪了,小狗、小鸡、小鸭子、小马高高兴兴地来到雪地上玩耍,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鸭子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2、复习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这时,几个老朋友也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图形,学生说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3、介绍三棱柱和四棱柱。
师:还有两位新朋友也来了,它们是三棱柱和四棱柱,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4、师:它们手拉着手,也在雪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他们可能画出什么图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听故事,用下大雪了,小动物留下深深的脚印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拓宽的学生的知识层面,知道不同动物留下的脚印各不相同,顺利成章地暗示出立体图形留下的脚印也不尽相同,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埋下了伏笔。
二、自主操作体验特征。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平面”。
1、明确活动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篮子里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摸一摸它的面,感受一下这些面是怎么样的。
2、学生在小组里开展摸一摸的活动。
3、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摸的是哪个立体图形,它的面摸起来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会说:我摸的是长方体,它的每个面都是平平的。我摸的三棱柱,它的每个也是平平的当学生说到圆柱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而侧面是弯曲的。
4、揭示“平面”的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我们把这样平平的面叫做平面。(板书平面)。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立体图形上的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除了圆柱的侧面以外,其余的立体图形上的面都是平平的,构建了“平面”的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平面”的含义。
(二)描一描,体验“面从体生”。
1、引导学生思考画平面图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呢?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要是有困难的,可是在小组里一起讨论一下办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的方法:描一描,印一印,剪一剪老师要肯定学生想出的各种办法。
2、明确画图要求。
师:我们就用描一描的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活动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第一个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立体图形,描下几个不同形状的平面。
第二个要求:描完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画的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上描下来的。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
3、学生开展描一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
4、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描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同学描出的图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听,最会学习。
师:能说说你这个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的哪个面描下来的`吗?让学生指着立体图形的面,说画法:我描出的是长方体上这个长长的面。我描的是正方体上这个方方的面。我描出的是圆柱上这个圆圆的面。
师:这么多的图形,全都是从立体图形的平面上描下来的,它们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图形)。
设计意图: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的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很好的帮助学生体会“面从体生”、“面在体上”,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分一分,体验特征。
1、明确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按形状分一分类吗?(能)在活动之前,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第一个要求:请小组长把袋子里的平面图形卡片倒在小白板上,四人小组一起想一想,哪些图形是同一类的,就把它放在一起。
第二个要求:分完后,说一说每一类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为每个小组准备各种图形若干个)。
2、小组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师巡视指导,请一生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3、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分好了吗?请小组长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小组长上前展示小组的分类情况。
4、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名称。
(1)认识长方形。
师:你们为什么把这三个大小一样的平面图形分成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手指着长方形这类图形)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都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直直的边,其中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说明: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边的概念,在这里,要跟学生介绍边的意义。)师小结特征:说的多好啊!只要有这些特点的平面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正方形这类图形)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也是有四尖尖的个角,四条直直的边,并且每一条边一样长。师小结特征:同学们真会观察,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每一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正方形。)。
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手比画一下这两条边是怎样斜的吗?学生比画并说明:这两条边都是向同一个方向斜的。
师小结特征:你真会对比啊!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其中有两条边向同一个方向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4)认识三角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三角形这类图形)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都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的边。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边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5)认识圆形。
师:最后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征呢?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形。(板书:圆形)。
5、深化“面从体生”的思想。
利用课件,师进行引导:在长方体上,我们能找到长方形,在正方体上能找到正方形,在圆柱上能找到圆形,三棱柱的上面能找到三角形,三棱柱的侧面还能找到长方形,四棱柱的前面是平行四边形,上面则是长方形。
小结:同一个物体的表面可能找到不同的平面图形,我们在讲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哪个物体的哪个面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把不同的平面图形进行归类。其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等数学思考方式,才能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分成一类,这样各种图形的特征就显而易见了。
(四)找一找,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
2、学生在小组里找一找、说一说。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达。如:书本的上面是长方形。
4、欣赏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
师:早上去上学,小区里的篱笆上有平行四边形,到店里喝早茶,糕点上有平行四边形,吃饱了来到学校,我们学校门口都能找到好多平面图形:伸缩门上有平行四边。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白纸,彩色笔工具
:
1,师:同学们,早上好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种图形,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师实物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谁认识它们 请介绍一下.
2,揭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平面图形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请大家从桌面上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拿的什么体,摸的面是什么形 说完后把图形还给组长.
个人汇报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操作探究,体会"面在体上"
启发再现
我们通过观察知道,长方体藏着什么形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呢
(2)你能利用这些立体图形吧我们刚才见过的图形搬到纸上吗 你有什么方法
(3)个人思考,汇报
方法:描 印 画 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到的办法比书上的还要多.
(4)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下面,每个人按照书本34页的方法,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一个小组画在同一张纸上,轮着画.一个画完再到下一个同学,小组长拿出纸,小组合作,开始吧.
(5)全班交流
请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换欣赏,第三组和第四组交换欣赏.
(6)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把平面图形搬到纸上.请小组长把学具放整齐.
3,我们一起和这些新朋友打招呼吧.
4,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呢 请读歌谣.
造房子
捡颗小石子,地上画格子.
长格子,方格子,划好格子造房子.
楼上分给小鸽子,楼下分给小兔子.
思考:长格子指的是什么图形 方格子指的是什么图形
5,变式:聪聪也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看它是长方形 为什么
老师展示梯形 菱形,请学生判断
6,小结:同学们真棒!像孙悟空的眼睛一样,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区别它们.
1,抢答游戏
一名学生举高图形,让其他学生抢答
第二回合:(方法同上)规则:区别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第三回合: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当主持,其他同学说出图形的名称
小组长举高图形,小组同学抢答
2,数一数:书本36页第3题
做这道题目时,该注意什么
讲评:三角形,圆形有几个
整个图形像什么 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3,说出下列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学会看交通标志,可以告诉弟弟妹妹,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
4,找一找,说一说
在我们教室里,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呢
5,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下面给大家介绍小知识——七巧板(课件演示)
七巧板是有七个图形拼成的,是我国人民的指挥结晶.它能拼不同的图案.看,这个像什么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五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
2、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玩中学,学中玩,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认识四种平面图形。
体验面与体的不同。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若干;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若干;课件。
案例
师:开学到现在你们已经结识了许多新的好朋友,徐老师是不是你们的好朋友?
那你们知道我这位大朋友的名字吗?
今天,我们这儿又来了新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它们交朋友呢?
交新朋友时,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那你们想不想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评析:根据小朋友喜欢交朋友的特点引人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你认识它们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2、那它们长什么样子呀?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不要求完整,能说出点意思就行。
3、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做完游戏你们就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玩搭积木游戏。搭积木小朋友在幼儿园时经常玩的,不过,今天在玩之前徐老师提一个要求:先要用手摸一下这些物体的每一个面,然后再搭。
(2)小组活动。
(3)欣赏各小组作品。
(4)这些新朋友都藏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它们呢?一起来找找。
(5)各小组讨论:老师走下来倾听、指点、鼓励。
评析:通过玩搭积木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4、小朋友,我们来给这些新朋友拍张照好不好?有没有办法?用什么办法?
(1)讨论得出方法:把积木放在纸上,用铅笔描下来。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提示有印泥、橡皮泥)
(2)小组活动。
(3)说说你用什么形状的积木画了一个什么图形?(课件出示)
评析:通过给新朋友拍照片的活动师生共同得出: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画出的是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并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归类:请小朋友把描画下来的图形整理一下,分分类。
让学生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评析:有对比就有鉴别,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能正确区分图形,避免思维产生混淆。
把儿童引入生活场景,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以及平面图形的形成过程,让儿童进入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摸、描、分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
1、找一找
其实,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家,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让学生给这些图形分别找到家。
评析:丰富学生对图
形的感知认识,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拼一拼: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设计一幅美丽地图画。
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形式组织教学,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合作与互助,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录下来,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下。
反思:
1、把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幼儿园和平时生活中已经多多少少见过或听说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对这些图形他们并不十分陌生。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他们早已玩过的搭搭积木游戏,只是教师在此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在搭之前先摸一下这些形体的每一个面。学生在摸、搭的活动中,有了真切的体验,更有了新的发现。这是以前玩积木时所没有留意的。知识的得出,没有一种突然的感觉,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只需教师稍稍一指点,学生细细一琢磨,与生活经验一联系,知识就很容易地在学生的游戏中得出来了。
2、一改以往的奖红五星、小红花的方法,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作为奖品奖给学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学生学习情绪非常高涨。
3、以借交朋友之线索来串联知识,(叫什么名字图形的名称;长什么样子图形的特征;住在什么地方体会面在体上;给新朋友拍照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给新朋友找家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又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学得有趣、活跃、自然,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六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 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七
【教学实录】。
教师: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您好!
教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教师:今天这节课呀,李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认识一下吗?
学生:想。
教师:那给点掌声,咱们欢迎欢迎。(学生鼓掌,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动画中出现一位机器人)。
学生:有。
教师: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现在,机器人就想考验大家了。首先,请大家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学生开始摆东西,一会后,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坐端正)。
(音乐停)。
教师: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组的同学动作最快。(教师表扬该三组的学生)。
教师:同学们都分得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呀?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来,你来说一说,你怎么分的?
学生:他们都是一样的。
教师:他们形状都是一样的,对吗?谁再来说说?你来。
学生:我这个是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正方体,她课前预习了,真棒啊,她都知道这个是正方体了。谁再来说一说?来,你来说一说。
学生:我是按图形分类。
教师:哦,按照形状相同的分,这些,圆圆的物体,对吗?(教师拿着圆柱形的教具),好,请大家再把它轻轻地放进去。
教师:其实,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大家拿出数学书出来,翻到32页,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教师:大家表现得真好,来,给自己鼓鼓掌。
(学生鼓掌)。
学生:好。
教师:(举起一个长方体)这是?
学生:长方体。
教师:真棒。(举起圆柱)这个。
学生:圆柱。
教师:(举起球)这个?
学生:球。
教师:(教师举起正方体)这个。
学生:正方体。
教师:恩,刚刚是我举起来,现在,我说一个物体,你们举起来,好吗?
学生:好。
教师:请大家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长方体,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再来,请大家举一个圆柱。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请大家举正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1、2、3(教师做出坐端正的动作,示意要学生坐端正)。
学生:坐端正。
学生:好。
教师: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热闹地开展起来,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巡堂)。
(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安静并坐端正)。
教师:我刚才看了一下,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非常棒。同学们,我们现在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了,老师这里有它们的大头贴,谁能对号入座,把它们贴上去呢?(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
教师:好,来,这位女同学。
(学生上黑板贴)。
(学生举手)。
教师:好,你来。(学生贴长方体的图片)。
教师:还有很多照片呢,谁再来?来,你来。
(学生贴圆柱的图片)。
教师:还有一张照片,请那位男同学来。
(学生贴球的图片)。
教师:它们都贴对了吗?
学生:贴对了。
学生:想。
教师:好,请你们选择一个做你们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们是张什么样,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好,开始。
(学生活动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八
(一)知识与技能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积木和实物。
(一)激趣引入。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些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
(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
(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
(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形滚动,但不会随意滚动。
(2)摸一摸,试一试: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除了有两个平平的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但不能随意滚动。
(3)贴图:像这样有两个平平的面,一个弯弯的面,并且上、下一样粗的图形叫圆柱。
(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吧。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平平的面是圆形;上下一样粗;侧面是弯的。
(1)找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让学生摸一摸、试一试,感受并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8个顶点、6个平平的面。
(2)找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大。而长方体6个面不是一样大的。
(3)辨别扁的长方体教师拿出扁长方体,把正方形的一面对准学生,让学生辨别这是什么图形,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引导学生辩论出它为什么是长方体。
小结: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方法,认识了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这四种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
2、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玩中学,学中玩,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体验面与体的不同。
课前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若干;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若干;课件。
案例。
一、引入:“交朋友”。
师:开学到现在你们已经结识了许多新的好朋友,徐老师是不是你们的好朋友?
那你们知道我——这位大朋友的名字吗?
今天,我们这儿又来了新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它们交朋友呢?
交新朋友时,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那你们想不想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评析:根据小朋友喜欢交朋友的特点引人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新朋友”
1、你认识它们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2、那它们长什么样子呀?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不要求完整,能说出点意思就行。
3、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做完游戏你们就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玩搭积木游戏。搭积木小朋友在幼儿园时经常玩的,不过,今天在玩之前徐老师提一个要求:先要用手摸一下这些物体的每一个面,然后再搭。
(2)小组活动。
(3)欣赏各小组作品。
(4)这些新朋友都藏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它们呢?一起来找找。
(5)各小组讨论:老师走下来倾听、指点、鼓励。
评析:通过玩搭积木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4、小朋友,我们来给这些新朋友拍张照好不好?有没有办法?用什么办法?
(1)讨论得出方法:把积木放在纸上,用铅笔描下来。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提示有印泥、橡皮泥)。
(2)小组活动。
(3)说说你用什么形状的积木画了一个什么图形?(课件出示)。
评析:通过给新朋友拍照片的活动师生共同得出: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画出的是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并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归类:请小朋友把描画下来的图形整理一下,分分类。
让学生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评析:有对比就有鉴别,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能正确区分图形,避免思维产生混淆。
把儿童引入生活场景,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以及平面图形的形成过程,让儿童进入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摸、描、分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
1、找一找。
其实,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家,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让学生给这些图形分别找到家。
评析: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认识,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拼一拼: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设计一幅美丽地图画。
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形式组织教学,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合作与互助,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录下来,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下。
反思:
1、把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幼儿园和平时生活中已经多多少少见过或听说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对这些图形他们并不十分陌生。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他们早已玩过的搭搭积木游戏,只是教师在此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在搭之前先摸一下这些形体的每一个面。学生在“摸、搭”的活动中,有了真切的体验,更有了新的“发现”。这是以前玩积木时所没有留意的。知识的得出,没有一种突然的感觉,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只需教师稍稍一指点,学生细细一琢磨,与生活经验一联系,知识就很容易地在学生的游戏中得出来了。
2、一改以往的奖红五星、小红花的方法,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作为奖品奖给学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学生学习情绪非常高涨。
3、以借“交朋友”之线索来串联知识,(叫什么名字——图形的名称;长什么样子——图形的特征;住在什么地方——体会面在体上;给新朋友拍照——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给新朋友找家——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又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学得有趣、活跃、自然,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十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每小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实物各一个。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一个。
橡皮泥一盒。
多媒体课件等。
师:老师在网上下载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同学们想不想看?请欣赏!
(点击出示课件。)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看到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立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
(点击,出示例3的四幅图。)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说说理由。
(学学生讨论后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一类,圆柱、圆锥为一类。)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吗?
(学生回答: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探究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师:好!我们就按照第一种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
师:(宣布复习要求)摸一摸你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记一记它们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合作完成表格一。注意用简练的文字归纳。看哪个小组第一个完成。好,小组活动开始。
(点击,出示表格。)
长方体特征 正方体特征
顶点
线
面
(师及时发现并表扬最先完成的小组。)
2、展示汇报:
师:谁上台将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看看,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点击,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长方体特征 正方体特征
顶点 有8个顶点 有8个顶点
线 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面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
面积相等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共同讨论:
师:想一想: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小结: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不同点:(1)“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棱分别相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2)“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探究二: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师:你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圆柱、圆锥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圆柱、圆锥,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的特征,小组交流,合作完成表格二。
(点击,出示表格。)
圆柱 圆锥
底面
侧面
高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点击,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圆柱 圆锥
底面 2个大小相等的圆 1个圆
侧面 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高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3、小结: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有无数条高,长度相等。圆锥也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只有1条高,即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立体图形的特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1、看图回答:(课本p109/练习十九11、)
2、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顶点,()条棱,()个面;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2)用一根长1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模型,棱长应是()厘米,如果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模型,长、宽、高的和是()厘米。
(3)()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条高。
(4)()叫做圆锥的高,圆锥有()条高。
(5)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展开会得到一个(),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今天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特点。
(点击,出示表格进行小结。)
(1)海关大钟时针长2.7米,时针绕一圈的长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右图中,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分别以ab,bc,cd,da
为直径画半圆。求这四个半圆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白纸,彩色笔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早上好。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种图形,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师实物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平面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请大家从桌面上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拿的什么体,摸的面是什么形说完后把图形还给组长。
个人汇报。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操作探究,体会"面在体上"。
启发再现。
我们通过观察知道,长方体藏着什么形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呢。
(2)你能利用这些立体图形吧我们刚才见过的图形搬到纸上吗你有什么方法。
(3)个人思考,汇报。
方法:描印画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到的办法比书上的还要多。
(4)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下面,每个人按照书本34页的方法,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一个小组画在同一张纸上,轮着画。一个画完再到下一个同学,小组长拿出纸,小组合作,开始吧。
(5)全班交流。
请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换欣赏,第三组和第四组交换欣赏。
(6)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把平面图形搬到纸上。请小组长把学具放整齐。
3,我们一起和这些新朋友打招呼吧。
4,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呢请读歌谣。
造房子。
捡颗小石子,地上画格子。
长格子,方格子,划好格子造房子。
楼上分给小鸽子,楼下分给小兔子。
思考:长格子指的是什么图形方格子指的是什么图形。
5,变式:聪聪也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看它是长方形为什么。
老师展示梯形菱形,请学生判断。
6,小结:同学们真棒!像孙悟空的眼睛一样,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区别它们。
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抢答游戏。
一名学生举高图形,让其他学生抢答。
第二回合:(方法同上)规则:区别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第三回合: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当主持,其他同学说出图形的名称。
小组长举高图形,小组同学抢答。
2,数一数:书本36页第3题。
做这道题目时,该注意什么。
讲评:三角形,圆形有几个。
整个图形像什么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3,说出下列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学会看交通标志,可以告诉弟弟妹妹,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
4,找一找,说一说。
在我们教室里,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呢。
5,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下面给大家介绍小知识——七巧板(课件演示)。
七巧板是有七个图形拼成的,是我国人民的指挥结晶。它能拼不同的图案。看,这个像什么。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戴上今天的聪明之画请你把他选出来。
3,选三位同学到讲台。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校长给他们戴上聪明花。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十二
学生在一年上学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根据他们各自的特征能区分和辨别出它们。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由于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平面图形与平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材通过描一描、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生”,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深刻的区别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另外,创设了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思考,顺理成章地区分各种平面的图形的特征,并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归纳整理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1.通过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2.在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对比、归纳、概括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各种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听清要求,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审题的习惯。
4.通过创设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在交流、讨论、汇报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多媒体课件、十二组立体图形积木、十二组磁性平面图形,十二块白磁板。
在以教材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及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和操作体验等教学方法。创设了下雪了,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导入新课。仅接着设计了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发现这几种平面图形的特征,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总之,整堂课学生就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数学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故事激趣 复习铺垫。
1.故事引入,猜动物的脚印。
师:冬天来了,大森林里下雪了,小狗、小鸡、小鸭子、小马高高兴兴地来到雪地上玩耍,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小鸭子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2.复习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这时,几个老朋友也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说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3.介绍三棱柱和四棱柱。
师:还有两位新朋友也来了,它们是三棱柱和四棱柱,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4.师:它们手拉着手,也在雪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他们可能画出什么图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听故事,用下大雪了,小动物留下深深的脚印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拓宽的学生的知识层面,知道不同动物留下的脚印各不相同,顺利成章地暗示出立体图形留下的脚印也不尽相同,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埋下了伏笔。
二、自主操作 体验特征。
(一)摸一摸,初步感知“平面”。
1.明确活动要求。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篮子里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摸一摸它的面,感受一下这些面是怎么样的。
2.学生在小组里开展摸一摸的活动。
3.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摸的是哪个立体图形,它的面摸起来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会说:我摸的是长方体,它的每个面都是平平的。我摸的三棱柱,它的每个也是平平的 当学生说到圆柱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而侧面是弯曲的。
4.揭示“平面”的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我们把这样平平的面叫做平面。(板书平面)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立体图形上的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除了圆柱的侧面以外,其余的立体图形上的面都是平平的,构建了“平面”的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平面”的含义。
(二) 描一描,体验“面从体生”。
1.引导学生思考画平面图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呢?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要是有困难的,可是在小组里一起讨论一下办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的方法:描一描,印一印,剪一剪 老师要肯定学生想出的各种办法。
2.明确画图要求。
师:我们就用描一描的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活动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第一个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立体图形,描下几个不同形状的平面。
第二个要求:描完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画的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上描下来的。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
3.学生开展描一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
4.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描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同学描出的图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听,最会学习。
师:能说说你这个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的哪个面描下来的吗? 让学生指着立体图形的面,说画法:我描出的是长方体上这个长长的面。我描的是正方体上这个方方的面。我描出的是圆柱上这个圆圆的面。
5.揭示“平面图形”的意义。
师:这么多的图形,全都是从立体图形的平面上描下来的,它们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图形)
设计意图: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的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很好的帮助学生体会“面从体生”、“面在体上”,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分一分,体验特征。
1.明确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按形状分一分类吗?(能)在活动之前,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第一个要求:请小组长把袋子里的平面图形卡片倒在小白板上,四人小组一起想一想,哪些图形是同一类的,就把它放在一起。
第二个要求:分完后,说一说每一类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为每个小组准备各种图形若干个)
2.小组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师巡视指导,请一生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3.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分好了吗?请小组长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小组长上前展示小组的分类情况。
4.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名称。
(1)认识长方形。
师:你们为什么把这三个大小一样的平面图形分成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手指着长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都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直直的边,其中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说明: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边的概念,在这里,要跟学生介绍边的意义。) 师小结特征:说的多好啊!只要有这些特点的平面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正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也是有四尖尖的个角,四条直直的边,并且每一条边一样长。 师小结特征:同学们真会观察,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每一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正方形。)
(3)认识平行四边形。
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手比画一下这两条边是怎样斜的吗? 学生比画并说明:这两条边都是向同一个方向斜的。
师小结特征:你真会对比啊!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其中有两条边向同一个方向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4)认识三角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三角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都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的边。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边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5)认识圆形。
师:最后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征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形。(板书:圆形)
5.深化“面从体生”的思想。
利用课件,师进行引导:在长方体上,我们能找到长方形,在正方体上能找到正方形,在圆柱上能找到圆形,三棱柱的上面能找到三角形,三棱柱的侧面还能找到长方形,四棱柱的前面是平行四边形,上面则是长方形。
小结:同一个物体的表面可能找到不同的平面图形,我们在讲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哪个物体的哪个面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把不同的平面图形进行归类。其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概括等数学思考方式,才能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分成一类,这样各种图形的特征就显而易见了。
(四) 找一找,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
2.学生在小组里找一找、说一说。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达。如:书本的上面是长方形
4.欣赏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
师:早上去上学,小区里的篱笆上有平行四边形,到店里喝早茶,糕点上有平行四边形,吃饱了来到学校,我们学校门口都能找到好多平面图形:伸缩门上有平行四边。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十三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
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八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建立起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案(模板14篇)篇十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32页认识物体和图形。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将图形送回家以及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3.初步认识几何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抓到可疑的图形,然后全班一起验证,一起破案,教师印上印泥,在投影下和学生一起辨别凶手。若学生说错,教师也印到纸上,加以验证。)。
1.认识这些脚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么多脚印,我们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们。
2.老师这里啊,还有几个平面图形。(出示平面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
a.学生将每个图形送回各自的家。
b.评一评,送对了吗?
c.说一说,根据什么来送的?同一家的图形分别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有四条边,而且是方方正正的。
正方形:有四条边,也是方方正正的,并且四条边都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边。
圆:没有尖尖的地方,非常圆。
1.用图形进行创作。
a.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各种图形,使他们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画。比一比,哪一组的画最漂亮。
b.统计图形个数。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分别展示出来,并统计每幅图中图形的个数。
2.先依次说出图形的名称,再观察每行中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3.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了今天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填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