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以便我们能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初步了解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提高欣赏和分析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
(l)通过讲授、欣赏使学生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技法。
(2)运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进行静物色彩写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并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静物画中的色调。
教学难点:
色彩写生中环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组织教学准备教学用具和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二、导入新课向学生讲述本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静物色彩写生练习。
三、讲述色彩知识1.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深浅程度。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就是色彩的含灰程度或饱和程度。
3.色彩的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面积对比等。(见课件中图)。
4.色彩写生中影响色彩关系的几个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在师生讨论中加深对色彩知识的理解。通过提问思考,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教师展示写生步骤或演示写生步骤(见课件图)分五步进行:
1.用铅笔画出大形体,注意构图和空间关系。
2.用较薄的单色画出大的明暗关系。
3.从画面暗部入手,把握整个色调,这一步使画面色彩冷暖、明暗及前后关系更加明确。
4.进一步用较饱和的颜色把上述关系表现得更准确些,注意边缘线的虚实变化。
5.最后刻画亮灰面,点上物体高光,勾出梨的果蒂,调整色彩整体关系。学生观看教师演示通过色彩写生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体会到再现性美术作品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绘画技能,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五、课堂练习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中的作品并根据老师摆设的静物,进行写生练习。写生要求如下:
1.构图完整2.造型准确3.色调和谐统一学生各自准备好工具,进行色彩写生练习。
六、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并分组讨论,谈谈认识和体会。
七、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再现现实生活中生动、自然的形象,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要善于观察和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八、课后拓展请同学们尝试用写实的手法进行美术创作,作品要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审美情趣。(主题自拟)。
知识资料:
色相:也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相貌特征,我们的世界才那么五彩缤纷,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蓝、紫是最基本的色相,以它们为基础依圆周等色相差环列,可得高纯度的色相环,在此基础上增加过渡可得十二色、二十四色等。
明度:色彩的层次感、空间感都是依靠明度来表现的。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仅通过黑、白、灰的关系表现出来。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来思考。无彩色中,白色明度,黑色明度最低。
色彩明度的表现(见课件中图)。
(1)黑、白、灰无彩色。
(2)同一色相加白产生由深到浅的不同明度的差别。如:蓝、浅蓝、白。
(3)同一色相加黑产生由浅到深的明度变化。如:绿、深绿、黑。
(4)不同色相由于反射光线的强弱产生明度的差别。如:黄、橙、红、紫、蓝、绿等依次从高到低变化。
纯度:色彩的色相感越明确,其纯度也越高。黑、白、灰没有色相倾向的无彩色的纯度为零。不同彩色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绿色纯度最低,其余色相居中。(见课件中纯度的表现图)。
(1)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白色花瓶、红色玫瑰等)。
(2)环境色——不同环境影响下呈现的色彩。(如白色衬布对静物固有色彩的影响)。
(3)光源色——不同的光源照射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课后反思: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绘画作品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导入说明辩论的主题以及辩论的方法。分好辩论组,推举主辩同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音频与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重点,并可更好地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二、新授出示作品,提出问题。
针对所出示的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根据学生辩论的结果得出结论,引出形式美的法则。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
正反方发言。
三、总结对课堂辩论中各组的发言及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
课后反思。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三
1.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深入感受使用列举法时的有序性。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光盘。
一、复习导入。
通过谈话,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6题。
让学生说出他们是怎么想的,然后总结出在使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内容。
2.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7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观察表格并回答问题:“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然后给出解题方法。
3.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8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理解“只是向东、向北走”的含义,并使用字母代替路线上的直线交点。
4.完成练习路线十一中的第9题。
出示题目,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
三、完成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并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集体订正。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四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或剪纸的工具材料,收集门饰的图片资料等。
(教师)范作和中外门的图片。
教学过程。
1.介绍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门饰的知识:传统的门饰;门饰的雕刻技法、民族特点;中外门饰的区别等。
(2)引入课题《门的装饰》。
2.欣赏相关作品。
(1)欣赏范作,提问:你觉得这些传统门饰美在哪里?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表现在门饰上面的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翎毛走兽等。)。
(2)欣赏中外门的图片,提问:与我国传统的门饰相比,欧洲建筑的门饰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传统的门饰精致、华美,欧洲的门饰简洁、厚重等。)。
3.学生构思创作。
提示: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或剪纸形式表现,注意表现出门饰的风格。
4.教师巡视指导。
对创作中普遍的问题作集体和个别的指导。
5.小结本课内容。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五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况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3.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估算和精算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学习难点:会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并解决它们。
一、复习旧知。
1.商店上午卖出147千克苹果,下午卖出295千克苹果,一共卖出。
多少千克苹果?
2.填空。
(1)小明家到学校有488米,约是( )米。
(2)学校买来的故事书767本,约是( )本。
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例4,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任务二: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可以把问题换成:
列式: 竖式:
(3)任务三: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三、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九第2题。
2、完成练习九第12题。
3、完成练习册第38页。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六
1、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能不遗漏,不重复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通过反思和交流,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会策略的价值,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使学生能主动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提升对策略的认识。
一、导入。
出示草原牛羊成群图。
二、探究策略。
1、初次探究。
小黑板出示: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
问:根据这句话的信息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帮牧民叔叔呢?
2、进一步探究。
问: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吗?
学生填写第63页的表格。
3、体会列表的特点。
问:反思一下刚才的思考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有序(有条理)一一列举不遗漏不重复。
让学生再次说说应该怎样有条理地思考。
出示:像这样有条理的把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叫列举。在列举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进一步引导。
这几种围法中牧民叔叔会喜欢那种呢?为什么呢?
出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差越大,面积就越小;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三、体会策略中的技巧。
出示例题2。
读题后问:“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并集体交流。
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
(1)用1、2、3代表不同的杂志。
(2)用a、b、c代表不同的杂志。
(3)用甲、乙、丙代表不同的杂志。
(4)用(0、00、000)代表不同的杂志……。
3+3+1=7种。
(有一定的规律列举,不重复,不遗漏。)。
四、巩固练习。
问:根据题意你想到了什么?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说出列举思考的过程。
五、交流中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一一列举”对我们解决生活问题有什么好处?
六、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采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寻求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有效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例1利用学生对长方形与它的长和宽关系的已有认识,要求学生找出用18根1米的栅栏围成长方形的各种方法,在寻找策略中体会“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过程。在探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具体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运用所学到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兴趣。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七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3—64以及相应的练习。
达成目标:
1、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能不遗漏,不重复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通过反思和交流,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体会策略的价值,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使学生能主动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提升对策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草原牛羊成群图。
二、探究策略。
1、初次探究。
小黑板出示: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
问:根据这句话的信息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帮牧民叔叔呢?
2、进一步探究。
问: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吗?
学生填写第63页的表格。
3、体会列表的特点。
问:反思一下刚才的思考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有序(有条理)一一列举不遗漏不重复。
让学生再次说说应该怎样有条理地思考。
出示:像这样有条理的把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叫列举。在列举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进一步引导。
这几种围法中牧民叔叔会喜欢那种呢?为什么呢?
出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差越大,面积就越小;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三、体会策略中的技巧。
出示例题2。
读题后问:“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并集体交流。
3+3+1=7种。
(有一定的规律列举,不重复,不遗漏。)。
四、巩固练习。
问:根据题意你想到了什么?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说出列举思考的过程。
五、交流中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一一列举”对我们解决生活问题有什么好处?
六、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采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寻求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有效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例1利用学生对长方形与它的长和宽关系的已有认识,要求学生找出用18根1米的栅栏围成长方形的各种方法,在寻找策略中体会“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过程。在探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具体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运用所学到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兴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八
教学目的:。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同学的发明精神。
2、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
3、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图片、花瓶、同学作品若干。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1、《出示溪山行旅图》:。
(1)画上画的什么?
(2)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方何?
(3)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这幅画胜利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4、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把一条线段分成两局部,便其中一局部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局部与这局部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吧黎圣母院》。
5、欣赏同学们的设计作品。
(1)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胜利之处在哪里?
三.作业练习:。
(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安排下节课工具。
课后记:对于上节课来说,这节好多了,有了透视的一点基础,对于比例就比较好理解和接受,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收效好了很多。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九
教学内容:
线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
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点击课件,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
二、尝试画线。
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欣赏学习。
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
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
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四、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在欣赏中评价学生作业中的优劣之处,对他们作业中的线条安排和画面完整性,作出评价。
五、总结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十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是: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倒推法进行问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难点是: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验用具(水杯),作业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创设。
情境。
体会。
倒过。
来想。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从简单的事情中理解倒过来思路.
1.创设学生春游乘车情境。
出示从苏州去南京沿途经的城市,提问回苏州时沿途依次经过哪些城市。
明确日常生活中常常应用到“倒过来想”的策略。
师生交流。
观察。
独立思考。
自主。
探索。
学会。
新策。
略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操作和熟悉的收作业本情境来代替教材例2,使学生在亲历过的问题中受到启发,自主探索用画直观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适用新策略解决的问题特点。
一.初步理解“倒过来推想”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倒水前后两只杯子里果汁的总量有没有变化?
4、组织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策略是怎么样的?从而揭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5、板书课题。
1、创设学生交作业情境,出示一叠作业本,提供有关信息:如果又新收到12本,发下去25本,剩下总数是20本。
2、呈现箭头整理图,帮助学生理顺数量变化方向。
3、提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呈现学生的列式计算方法。
4、联系倒推的两步过程启发学生思考总体变化来思考。
5、引导学生检验,用顺推的方法看剩下的是否为20本,使学生体会到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观察思考。
学生交流。
说说自己的想法。
尝试用画直观图和填表格的方法来更清楚展示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
推理解答,说说倒推计算思路。
估测一下本数。
尝试用自己方法整理信息,并展示出来。
说说“倒过来推想”策略。
思考“发下去25本”倒过来想要怎样?“新收到12本”倒过来想要怎样?
列式。
顺推检验。
生活中有许多可以应用倒过去推想思路的实际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中去理解倒过去推想的思路.
实践。
应用。
体会。
价值。
1、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的第1题。
组织学生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思路。
投影学生作业过程,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2、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的第2题。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思路。
投影学生作业。
3、组织完成独立完成练一练。
提问学生思考怎么理解小军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一张送给小明?如果你是小军你会怎么做?
独立完成。
仿照例1用列表方法。
独立完成。
仿照例2用箭头表达数量变化方向。
介绍自己的方法。
理解先拿出一半,然后再拿一支。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2、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双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十二
1.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乘法解决两步计算问题,并初步学会建立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建立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寻找中间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建立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教学难点:
学会寻找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1、出示主题图。
生:有3个方阵,并且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
师:请你根据这些信息试着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1.师:“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如何解答,并且思考你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独立思考后,在组中交流。
生讨论解法:
(1)先求: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10×8=80(人)。
再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80×3=240(人)。
(2)先求:3个方阵的一行共有多少人?(也可以说是有几列?)。
10×3=30(人)。
再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30×8=240(人)。
(3)先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行?
8×3=24(行)。
再求: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10×24=240(人)。
分层次说你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先个人算、后同桌说,最后全班一起说。)。
2.师:观察这三组算式,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
相同点:都是用两步解答出来的,并且都是乘法计算。(板书:连乘)。
不同点:解答问题的过程不同。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一行有7个鸡蛋,一盒有四行,3盒一共有几个鸡蛋?
2、有4堆花、每堆花有四盆,每盆花上有8片叶子,这些花上共有多少片叶子?
(这道题讲解完要小结一下:不是随随便便接个数字凑起来)。
3、每块地的小苗有6行,每行200棵,这两块地共有小苗多少棵?
4、有28排,每排20人,每张票15元,如果这家影院的票全部卖完,可以卖多少钱?
5、成人票25元,儿童票10元,我们一家五口(4大1小)要花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连乘问题。
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几行?
先算一个方阵的人数一共有的行数一大行的人数。
后算三个方阵的总人数。
步骤:1、收集信息(有关联的)2、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通过不断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是: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倒推法进行问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难点是: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实验用具(水杯),作业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复习。
导入。
通过生活中各方面类似实际问题的解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1、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提问:从题中知道什么?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展示交流。
2、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组织小组交流: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那么从学校回到呢?
3、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提问:你认为应该从左往右考虑呢?还是从右往左考虑?
4、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第6题: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你用的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
提问:你从第3幅图开始倒过来说一说题意吗?编一道应用题。
6、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第8题。
组织学生交流。
7、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第9题。
请学生说说收支情况。
提问: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别的方法?
8、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第10题。
提问:你还能根据第10题想出别的玩法吗?
9、思考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观察图片理清题意。
独立完成。
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交流订正。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看表理解。
估计第一问,说一说怎样想的。
独立完成第二问,交流。
小组游戏。
读一读,整理题意,再想一想。要帮助学生体会实际生活情境,主要帮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解决.
小结。
与
作业。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补充习题p45。
板书:学生板演师生交流。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的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
讨论、观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体验转化。
阿普顿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对没有大学文凭的爱迪生有点瞧不起。有一次,爱迪生让他测算一只梨形灯泡的容积。于是,他拿起灯泡,测出了他的直径高度,然后加以计算。但是灯泡不具有规则形状:它像球形,又不像球形;像圆柱体,又不像圆柱体。计算很复杂。即使是近似处理也很繁琐。他画了草图,在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算式,也没有算出来。
爱迪生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阿普顿报告结果。他走过来一看,便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还是换种方法吧!只见爱迪生取来一杯水。轻轻地往阿普顿刚才反复测算的灯泡里倒满了水,然后把水倒进量筒,几秒种就测出了水的体积,当然也就算出了灯泡的容积。这时羞红了脸的阿普顿傻呆呆地站在一旁,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
这个故事让你联想到什么?将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求水的体积,用到了一个重要的策略转化。
二、观察交流,明确转化的策略。
1.出示例1。
师:这两个图形像什么啊?你觉得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仔细观察图形,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师:思考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两种想法:
(1)数方格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提醒学生把方格线补画完整。(2)将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它们的面积。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进一步培养学生“逆推”的思维意识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倒过来想”解决问题的关健在哪里?
二、练习。
1、练习十六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你从题中知道什么?
(3)寻找策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独立完成。
(5)展示交流。
2、练习十六第4题:
(1)读题后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那么从学校回到呢?
3、练习十六第5题:
(1)确定方法:你认为应该从左往右考虑呢?还是从右往左考虑?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在填空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4、练习十六第6题:
(1)观察图片理清题意。
(2)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你用的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十六第7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你从第3幅图开始倒过来说一说题意吗?编一道应用题。
(3)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订正。
6、练习十六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方法。
7、练习十六第9题。
(1)看表理解:说说收支情况。
(2)学生估计第一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独立完成第二问,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别的方法?
8、练习十六第10题。
(1)游戏:拿出牌来,根据题意玩一玩、想一想。
(2)同桌玩,你还能根据第10题想出别的玩法吗?
9、思考题:
读一读,整理题意,再想一想。
三、总结:
“倒过来想”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决策略,其实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策略,遇到问题时,如果你也能倒过来想想或站在他人立场上想想,也许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新课标第一网。
第十单元圆。
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找圆,感知“圆是曲线图形”。
1、出现一组圆形图片,学生欣赏。
3、找圆:
师: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大屏幕出示你知道吗图片。)。
4、画圆:
(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线、图钉、圆形物体等工具,组织学生选择其中的工具画圆,边画边思考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2)交流:圆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圆是曲线图形。
(3)学生展示自己是借助什么工具怎样画圆的?
注意最后请用钉子和绳子画圆和用圆规画的同学介绍。
(4)师:刚才,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出了这么多的圆。你觉得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圆规)。
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二、动手实践--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认识圆规,介绍构成。
2、学生自主尝试用圆规画圆。
3、评一评,议一议。
师:我也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媒体演示画圆的方法。
5、画规定大小的圆:
6、师:你能想办法测量一下你的同桌画出的圆是否符合要求?
教师:课本中还介绍了相关的一些概念,请打开课本到94页,自学例2下面的一段话。
7、学生汇报。
师:从课本中你学到了什么?
请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8、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找出下面圆的直径和半径。
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注意让学生说明怎样想的?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合作交流--议圆,进一步探索圆的特征。
1、出示研究的要求和问题:
先任意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再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由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先独立活动,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注意选择代表性的发现。
2、学生汇报。
3、小结: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发现了圆的这么多的特征,看来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探索,善于研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回顾总结,点拨学法--引发再思考。
让学生先回顾学习的过程,再交流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1、教师: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引发思考:圆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而且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旅客方便,想一想,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比如车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吗?课后思考,我们下节课研究。
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一练第2题,练习十七第2题。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十六
对例题的想法。例题难度不高,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如图,)经过4分后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这道例题并不能体现出画图这一策略在行程问题中的价值,因为许多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就可以轻松解决。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采用列表这一策略的。有许多学生告诉我,列表这一策略其实根本也用不上,因为他们很容易就抓住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讲解这道例题时,我把着力点放在了指导学生画图上。指导学生抓住画图的三要素:方向,条件,问题。数量关系倒是很简单的两三句话带过了。
学生对画线段图来表述行程问题这一方法不感兴趣,我认为是有原因的。第一,不习惯,虽然以前也接触过线段图,要画好线段图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学生更愿意选择列表这一策略。第二:往往会画线段图的也能够分析清题目的数量关系,甚至说,不画线段图也能分清。而不会做的也不会画,所以,他们觉得线段图是没有必要的。对于学生的这一问题,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强调线段图的简洁,方便性,同时,只要学生的线段图上能够反映出三要素,也就应该加以鼓励。如若不然,恐怕学生会更加不喜欢线段图了。
还有,班级中大括号的画法实在是难看之极。我们同轨的老师交流了一下,总结出一个方法:先画两根直线,然后加个小帽子(中间的尖),再把两头弯一下。让学生画了几个,果然本子上的大括号漂亮多了。
2023年五年级人教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专业17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是: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倒推法进行问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难点是: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实验用具(水杯),作业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创设。
情境。
体会。
倒过。
来想。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从简单的事情中理解倒过来思路.1.创设学生春游乘车情境。
出示从苏州去南京沿途经的城市,提问回苏州时沿途依次经过哪些城市。
明确日常生活中常常应用到“倒过来想”的策略。
师生交流。
观察。
独立思考。
自主。
探索。
学会。
新策。
略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操作和熟悉的收作业本情境来代替教材例2,使学生在亲历过的问题中受到启发,自主探索用画直观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适用新策略解决的问题特点。
一.初步理解“倒过来推想”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倒水前后两只杯子里果汁的总量有没有变化?
4、组织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策略是怎么样的?从而揭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5、板书课题。
1、创设学生交作业情境,出示一叠作业本,提供有关信息:如果又新收到12本,发下去25本,剩下总数是20本。
2、呈现箭头整理图,帮助学生理顺数量变化方向。
3、提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呈现学生的列式计算方法。
4、联系倒推的两步过程启发学生思考总体变化来思考。
5、引导学生检验,用顺推的方法看剩下的是否为20本,使学生体会到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观察思考。
学生交流。
说说自己的想法。
尝试用画直观图和填表格的方法来更清楚展示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
推理解答,说说倒推计算思路。
估测一下本数。
尝试用自己方法整理信息,并展示出来。
说说“倒过来推想”策略。
思考“发下去25本”倒过来想要怎样?“新收到12本”倒过来想要怎样?
列式。
顺推检验。
生活中有许多可以应用倒过去推想思路的实际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中去理解倒过去推想的思路.
实践。
应用。
体会。
价值。
组织学生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思路。
投影学生作业过程,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2、组织完成练习十六的第2题。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思路。
投影学生作业。
3、组织完成独立完成练一练。
提问学生思考怎么理解小军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一张送给小明?如果你是小军你会怎么做?
仿照例1用列表方法。
独立完成。
仿照例2用箭头表达数量变化方向。
介绍自己的方法。
理解先拿出一半,然后再拿一支。
小结。
与
作业。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补充习题p45。
倒过来推想。
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