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阅读某本书籍后的思考和感受的一种总结和概括。下面是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心得,他们通过文字表达了对书中主题和人物的深入思考。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一
这是本意识流的书,所以,只研究书序就用了将近十多个小时,莫洛亚点评的很到位,我觉得,不比小说本身差。
目前印象最深的是这三点。
一,小说的主题:毁坏一切的时间和拯救一切的记忆对峙着。这对峙之间,其实就是我们彼此的人生。记忆胜利,你活在了过去;时间胜利,你没有了未来。得失之间,取舍之间,矛盾之间,颇多玩味。
二,一种奇特的表达方式—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用记忆里最深刻的食物味道可以形容你想表达的一切。书中文字这样呈现:好好看,世界的全部秘密都藏在这些简单的形式下面了。
三,除了上述两点,其实书还没开始读多少,但是收获已是满满,尤其是关于如何捕捉生活中美的本质理解,更是精辟:在一项描写中,人们可以无穷尽的`罗列位于被描写地点的各种物体;但是真相仅在作家择定两件不同物体、指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的那个瞬间开始披露。艺术世界中这一相互关系类似科学世界中唯一的因果关系。
每次读到这些,心里总是拿来印证自己觉察到的一切,深感无有不是,似乎是为自己曾经的疑惑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当然,书还没读完,当然会继续,就像人还活着,所以也要继续一样,带着过去,珍惜着现在,走向未来。
未来就应该是我小时候吃过的大白兔软糖:简单不失纯真,线条轮廓清晰,以及还没吃到嘴里时,心里就溢满的口水,到处是香甜。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二
读《追忆似水年华》,是一次美妙的精神漫游。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静静地走进普鲁斯特的世界,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灵怎么繁衍、成长为一个阔大幽深的花园。
《追忆似水年华》是我读过的所有长篇小说中篇幅最长情节最散漫随意的一部,它没有严谨的故事,除了马赛尔以外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让我如此着迷,我彷佛面对一座规模浩瀚博大、结构精致繁复的宫殿,推开那扇看似平凡的门,发现里面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普鲁斯特用其精美、精细和精微构造出了一种博大的气势。
《追忆似水年华》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出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这种回忆表现的是“自我”,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小说大量采用了自由联想的方式,一物诱发一物,一环引出一环,形成作品意识联想自由流畅的态势。在这本小说中,“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惊讶于作者丰富的学识。书中大量的引述贯穿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学,更像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世界通史,令你无所适从,找不到自身归宿地。正是这样的原由,使理解的难度大大加大。但是我可以完完全全从另一个方面去接触它,感触它,书中到处所流露出的饱富激情但却倍受压抑的感情,它甚至令我有种窒息的感觉。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然而在他的小说中,他把心灵之门打开,用他不由自主的回忆方式把这平淡的一生写得曲折而奇妙。心灵的丰富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心灵的世界是最神秘也是最浩繁的,天地万物,都可以包孕在心灵的世界中,变幻无穷,缥缈无际。当然,只有那些才华出众、思想深邃的艺术家才可能为世人破译并展现这个世界,而且也仅是这世界的一小部分。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此外,作品的结构和语言也极有特色。对于作品的结构,序言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圆拱”。斯万家和盖尔芒特家的两条线索在作品里发展,最终汇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一般的一部家族史。普鲁斯特的文字也相当优美,尤其擅长使用比喻,对于各种细小的事物和内心感受都刻画得具体而真切,即使是中文译本也不能使其减色。
总之,要真正领略《追忆似水年华》的魅力,还只能靠亲自读一遍。虽然普鲁斯特的文字有时也给人太细致以至筻碌母芯酰但只要你耐心把它读完,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三
这跟读其他故事情节比较强的小说,体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看到后面小说讲述者的身份好像跟作者本人重叠了一样,在对书中之前的事情做一番说明时,看到不少读者在惊叹,天啦,他居然知道读者会这么想!或者,他这里在进行全方位扫描。
读者与作者的互动,穿越了时空,这可能就是文字的强大魅力吧。
书中对时间的感受,对旧事旧物怀有的情感,时不时就能触动到内心。它们不同于人们聚会中的客套话,是认真思考后的真诚袒露,如此才能引起共鸣。(在读到作者用镜子做比喻的那一段,想到之前自己也有类似联想时,惊讶到了)。
正是因为真实,才不可避免要面对人性的诸多缺点。作者没有做刻意处理,读者由此获得的一些不太好的体验,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只阅读对自己口味的书籍,我们始终就只能用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无法获得更多的体验。阅读书籍,就像打开一扇扇窗,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大自然的美。
阅读理解得是否全方位,跟读者自身阅历有一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体验,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至少找到了它们的另一个作用。
我曾发现阿尔贝蒂娜把我们最初的几次见面时我对她说过的话记得清清楚楚,而我却已把这些话忘得精光。对于另一件像石块一样永远深深地沉入我脑海之中的事情她却记不得了。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四
我本来以为普鲁斯特回忆他童年时期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哲学思考,是一种兴趣爱好,而且,他一直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把自然风景作为艺术对象研究,女孩只是艺术对象的象征,不存在作者对女孩的爱情,我刚接着看了158页,我这才发现作者的这次回忆,是他童年梦想当画家的理想没有实现。
你仔细看看这段,他想在树林里的女孩没出现,森林里的树木,他也对它怒气冲冲,他朝思暮想的女孩也不可能遇到,不相信我的这种欲望―当画家会在我思想之外存在,在我看来,这欲望(当画家),纯粹是主观的、无作用的和幻想的东西.....现实从此失去一切魅力和意义,画家的梦就这样没了!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五
手捧普鲁斯特厚厚两册的《追忆似水年华》,我心中无限感慨。
这本书我其实并没有读完,所以这篇文章可以暂且算为它的“读中感”。普鲁斯特睿智的思想在我头脑中不断反射和共振,让我的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两个词:“时间”和“回忆”。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一个人的毛病,也从没想过用文字去表达这些时候的心绪与意念,可是普鲁斯特比我早一个世纪想到并做到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它并非描写他有多么愁、有多么痛、有多么苦,而是通过一种更巧妙却很自然的手段让读者自己去在哪一页页平常的文字下体验一种掩饰不住的惨淡的伤感——这个手段就是回忆。
回忆的方式有很多种。当你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想要去回忆一件事或一个物品时,我担保你十之八九的可能性是失败。可是,往往在你不经意间,原来你所经历的或拥有过的,在一个恍惚的瞬间与你正在经历或拥有着的现实重合了——比如贡布雷的形象和在莱奥妮姨妈家曾经吃过的小玛德莱纳点心的滋味——像一把钥匙正确地插入了一把锁,然后回忆的大门便被启开了,往事如潮水般涌进脑海。而这第二种回忆的方式确是强求不来的,也许在这一刻,也许在下一刻,你无法预知它的到来。导致往事与现实重合的事物同样地捉摸不定。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你回避不开,也找寻不来。
时空的迷雾终要掩盖一切。而回忆,这种与时间相反抗而注定要失败的行为从本质上就是悲剧性的。我们都说,最珍贵的便是已失去的,将已经失去的重新搬进你的心灵,定然就会引发感慨、伤感,但同时又觉得快乐、满足。没有什么能比回忆更加伤情,却又没有什么能比回忆更加美好。回忆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却又是一切幸福的开端。我想,这本身并不矛盾,相反却是一种完美的统一。
普鲁斯特用他的笔将他心中无限的忧郁用时间当线,用回忆作针织成了《追忆似水年华》。他其实是一个过于敏感的人,一个小小的伤害在他来说就是无法承受的痛苦(妈妈临睡前没有吻他就使他难受了一晚上)。我也承认没有亲身经历这些痛苦,是写不出来这部小说的。但普鲁斯特的痛苦在我们多数普通人的眼中又不同了,它减淡为一种若有还无的愁思,相反却更能令人魂牵梦绕。时间在你的血管里流动,把一切已过去的或还未发生的循环到你的心——我们普通人依赖着它来生活,而普鲁斯特听到了心跳的声音。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六
拿到这本书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在整个年假期间竟然没怎么翻阅,着实觉得惭愧,于是,给自己定下了计划,刻下了时间,用任务来激发自己的纸质书阅读兴趣,很明显,效果还不错,于是就有了这篇随笔。
这是本意识流的书,所以,只研究书序就用了将近十多个小时,莫洛亚点评的很到位,我觉得,不比小说本身差。
目前印象最深的是这三点。
一,小说的主题:毁坏一切的时间和拯救一切的记忆对峙着。这对峙之间,其实就是我们彼此的人生。记忆胜利,你活在了过去;时间胜利,你没有了未来。得失之间,取舍之间,矛盾之间,颇多玩味。
二,一种奇特的表达方式—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用记忆里最深刻的食物味道可以形容你想表达的一切。书中文字这样呈现:好好看,世界的全部秘密都藏在这些简单的形式下面了。
三,除了上述两点,其实书还没开始读多少,但是收获已是满满,尤其是关于如何捕捉生活中美的本质理解,更是精辟:在一项描写中,人们可以无穷尽的罗列位于被描写地点的各种物体;但是真相仅在作家择定两件不同物体、指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的那个瞬间开始披露。艺术世界中这一相互关系类似科学世界中唯一的因果关系。
每次读到这些,心里总是拿来印证自己觉察到的一切,深感无有不是,似乎是为自己曾经的疑惑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当然,书还没读完,当然会继续,就像人还活着,所以也要继续一样,带着过去,珍惜着现在,走向未来。
未来就应该是我小时候吃过的大白兔软糖:简单不失纯真,线条轮廓清晰,以及还没吃到嘴里时,心里就溢满的口水,到处是香甜。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七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这是《追忆似水年华》里的一段话。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透过主人公马塞尔的追忆表达出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悟。
“有回忆才是完美人生。”主人公马塞尔患有重度失眠症,经常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加之年幼时的他又体弱多病,敏感异常。但出生于富裕家庭的他并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艰难,这与那些参军青年相比要幸福得多。马塞尔的难过在于睡前等不到母亲的亲吻,这般“天堂”般的感觉促使马塞尔有了后来追忆时的幸福的感觉。很迷茫,但这也是他们那个时代,他们那个贵族所应该享受的。是的,也许对很多人甚至是以后的我来说,冬天里靠着火炉,把玛德莱娜小蛋糕浸泡在茶水中吃,这是多么地享受和令人向往。但是,我有过类似的经历,那种感觉是十分可怕的。那时我才六七岁,昏暗的下午,我从垫着红毛毯的床上醒来,突然想起我好像睡过了一个下午。那种后怕不知不觉间涌上心头,我大喊着妈妈,心里却因为这变化十分难过。为什么呢?因为我睡了一个下午什么也没有做就到了晚上,我感觉这十分不值得。人生也是如此,我害怕自己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生命,却又没有干自己原本想干的事情,尤其是在最不应该浪费的时间里。那份后怕会伴随着我很长一段时间。这份迷茫就像把我拉进了无穷的.深渊。我非常不喜欢那样的时刻,更无法理解作者所说的“唯一真实的乐园是我们已经失去的乐园”中的“乐园”。但是正如贺拉斯所说的,“在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无瑕的”。我抱着能学些什么的态度把这本书读完了。
马塞尔童年时在贡布雷生活。在贡布雷家,有两条步行小道,一条通往斯万家,另一条通往盖尔茫特府邸。除了邻居,马塞尔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但是那时的上层社会充满了腐朽与丑陋。同性恋在他看来是变态的心理,他曾决心娶阿尔贝蒂娜为妻,以纠正她与安德莱同性恋的变态心理。但事与愿违,阿尔贝蒂娜离家出走了,后来她骑马时摔死了。他认识的人也在这一变态心理下堕落,圣卢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夏吕斯也是一名同性恋还有受虐倾向,也是一个堕落之人。唯一让他欣慰的,是下层人民的勤劳和淳朴。在悲痛中马塞尔写下了这篇作品,在悲痛中作者普鲁斯特写下了这篇别样的回忆录。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没有道德规范的所谓自由,只会在人世间留下丑陋与肮脏。交际场中早已是物是人非,有人沦为乞丐,有人早已死去,唯有还保有清醒头脑的马塞尔决定把他所游历的记录下来,这是他认为最好的文学创作的材料,也是他向这不公世界的控诉。
“真正的天堂是已经失去了的天堂。”追忆这似水年华,让我们更加完整地看待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啊。我很佩服作者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按情节发展顺序写下这篇回忆录。希望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像作者以回忆来写回忆的巧妙写作手法一样,灵活应对各种困难与挫折。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八
首先,作者将现实和梦想联系在一起,是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小说,这是它的创新之处。作者在回忆和现实中徘徊,虽然讲的都不过是简单易懂的事情,但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起的效果完全不同。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千百年来,人们讲述同样的故事,因为人的生活本质没有变,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命在无时无刻走向死亡这一事实,但是在小说中,作者用回忆的方式来抗拒死亡,抗拒遗忘,在梦中,或许一切都不同,但于再另一面反应社会现实,逃避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面对。小说将现实与梦想之间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虚幻来表现真实往往直接比揭露现实更有震撼力。
其次,作者叙述读后感的方式很特别,不仅仅叙事,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特定的中心人物,都不是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明显的贯穿全书的线索。它主要以描写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为主,看似一个个之间支离破碎的,但是却是形散神不散,可以分为多个独立完整的小说,这和传统的小说截然不同,没有特定的主题比只有一个主题更能吸引人,真所谓单音节的旋律是无法与宏大的交响乐相提并论的。
《追忆》在叙述角度和结构形式上的创新是具有革命性的,但在有些方面又具有两面性,呈现出一种转折点的面貌。首先,它的叙述者不是全知全能的形象,具有多重性,即有自我的多重存在,随着时间的变化,主导的自我也发生变化,表现为叙事结构的变化。但是在每一个断片也就是*的时间段内的自我并不呈现为*状态,而是呈现为单一显性自我的主导性和多种隐性自我的和平共处。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小说中的“我”应分成两个主体,一个是行为的主体即主人公,一个是叙述的主体即叙述者,“叙述者秉持着叙述大权,但是他把观察和认识生活的权利交给了主人公;叙述者虽然拥有全知的意识,而身在局中的主人公只有有限的意识。但是叙述者尊重主人公的局限性,并不要求他跟自己一致”。
这与卡夫卡是不同的,卡夫卡的*的自我是同时存在的。这也是昆德拉认为卡夫卡作为真正现代性的开始在文学具有比普鲁斯特更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所在。在昆德拉心目中的小说史里,“是卡夫卡开辟了新的方向:后普鲁斯特方向。他构思自我的方式是人们完全意料不到的。……卡夫卡确实时时表现k的各种想法,但这些想法都仅仅是关于即时处境的……任何可能超越于这一处境之外的东西都没有向我们展示。”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九
《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
作者整本书都在写他一生的回忆,我觉得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将那些幸福快乐的事情留在回忆当中,可是当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要只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即使过去的回忆再美好,那也只是过去,现在的世界才是真的,我们要好好的度过现实中的每份每秒,让自己在以后能够真的追忆属于我们自己的似水年华。
这本书极其细腻的描写,把每一个细节刻画到几千字。作者塑造人物的能力很强,每个人的鲜明特点都在每个记叙中很明显的显露出来,即使是再多的人物,作者也能很深刻的描写出想要通过此人所要阐述的一些人世间的看法。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十
《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着,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
作者整本书都在写他一生的回忆,我觉得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将那些幸福快乐的事情留在回忆当中,可是当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要只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即使过去的回忆再美好,那也只是过去,现在的世界才是真的,我们要好好的度过现实中的每份每秒,让自己在以后能够真的追忆属于我们自己的似水年华。
这本书极其细腻的描写,把每一个细节刻画到几千字。作者塑造人物的能力很强,每个人的鲜明特点都在每个记叙中很明显的显露出来,即使是再多的人物,作者也能很深刻的描写出想要通过此人所要阐述的一些人世间的看法。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十一
为什么人类对于嗅觉记忆十分敏感?这和我们的生存也息息相关。相比于视觉,闻到风中传来的血腥味往往意味着附近有猛兽出没,这让我们的祖先更加警觉,也更能够提防可能随时出现的危险。如果对食物特有的气味更敏感,我们的祖先也会增加生存的概率。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最为人称道的“麦德兰场景”里,叙事者普鲁斯特在品尝麦德兰小蛋糕时,感到“一种舒坦的快感”,普鲁斯特想要知道这种奇妙的感觉从何而来,然而这种感觉却在第二口第三口中越来越淡薄。他苦苦思索第一口蘸茶点心带给他的强烈感觉,“这渺茫的回忆,这由同样的瞬间的吸引力从遥遥远方来到内心深处,触动、震撼和撩拨起来往昔的瞬间”,最后,回忆终于“从混沌的黑暗中浮升起来”,“浮升到清醒的意识表面”,他终于不自觉地记忆回放,回想起小时候礼拜天去教堂做弥撒之前,姨妈给他吃蘸茶的小蛋糕的情形,大街小巷和花园此时都从他的茶杯中脱颖而出。麦德兰的滋味从此镌刻在普鲁斯特的脑海里,让他日后一尝到这种“精致的欢愉”就会想到永远逝去的童真、亲情和家人。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十二
《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这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全书共七大卷,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
《追忆似水年华》长期占据“买了来读不下去的书”榜单前三甲。在普鲁斯特生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阅读的切入点,谈谈如何不厌倦、不放弃地读下去吧。
1我们先来看看毛姆的建议。
“就在我们这个时代,法国产生了一位堪与历代大师媲美的伟大小说家。那就是马塞尔•普鲁斯特。……我自己就曾说过,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解闷。”
“重读这部作品,我们大多数人的态度也许会变得比较清醒:普鲁斯特其实经常重复,他的自我剖析也许繁琐,对妒忌心理的分析冗长而乏味,即使最有耐心的读者最后也不免生厌。”
觉得看不下去的小伙伴们,你们不要对自己的耐心和鉴赏力产生怀疑!就连毛姆也会这样觉得呢!在产生了这个认知之后,你们从自我怀疑中解脱,心态就会平静得多了。再遇到不耐烦的地方,就不要强迫自己非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啃下去了。
普鲁斯特毕生所学所思,都融汇到这一本书里。这本“一生之书”所承载,远远超出一般书。而且,作为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他继承了雨果、巴尔扎克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观。因此他的书里囊括了美术、音乐、军事、词源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解。按照毛姆的这条建议,其实你大可以把不感兴趣的知识大段大段跳过去。比如,如果你不是对词源学特别感兴趣,第一册和第四册里面各十几页的词源辨析就可以不太有罪恶感地粗粗浏览了。
2“尽管如此,他的优点还是远远超过他的缺点。他是个具有独创精神的伟大作家。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他的创造力与心理透视力无与伦比。”
毛姆指出了《追忆》的重大优点。你可以看看普鲁斯特是怎么样观察和去描写的,如果你仔细想想他的巨大的好奇心、独创性的视野和视角,应该会对你的观察和思考方式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美妙的影响,其实是很少有作家能够提供的。
3毛姆钦佩地列举了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一长串人物,说从未有作家在一本书里写活这么多人物,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他对普鲁斯特的幽默感也非常钦佩。“我相信,他在未来将作为一个卓越的幽默作家而受人称颂。”“我劝你在读这部大作时,虽然有许多枯燥的地方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但是那些描写维尔杜兰夫人和夏吕斯男爵的文字却千万不能遗漏。这是两个刻画得最淋漓尽致的喜剧人物,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多见的。”——这可能是一种矮化的读法,因为普鲁斯特笔下的人物不存在完全的喜剧性或悲剧性,这些人物有多个侧面,如同被精琢的钻石,每个面都在太阳下熠熠生光,达到一种悲欣交集的、几乎是上帝视角下的和谐。但无论如何,从欣赏书中人物的幽默感出发去阅读,是一种快乐的、也不容易吓到自己的方式。
4我们再来看看本雅明是怎么说的。
“这个无足轻重的势利眼、花花公子、社会名流竟若无其事地捕获了这个颓败时代最惊人的秘密,好像它不过是另一个疲惫不堪的斯旺。普鲁斯特被挑中了来为记忆把十九世纪孕育成熟。”“普鲁斯特对那些进入贵族圈子所必需具备的训练从不厌倦……”
本雅明非常干脆地指出普鲁斯特是个看透上流社会秘密的势利眼、花花公子、社会名流。如果要做一个我们熟悉的类比,这本书以其描写的社会阶层而言,就是西方世界的《红楼梦》:吃穿用度,起居交际,语言习惯,人生遭遇,一应俱全。有一千年家族历史的大贵族和掌握法兰西命脉的大金融家的终极对决——这也是一个阅读的切入点——有这样真实的上流社会的恋爱、饮宴和斗争,谁还要看yy出来的总裁文宫斗文呢!
当然了,就像《红楼梦》一样,《追忆》也超越了他的阶级性。“普鲁斯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石心肠,是一个走在其阶级前面的人的桀傲不驯。他是他创造出来的世界的主人。”(《本雅明论普鲁斯特》,张旭东译)。
5《追忆》不是一部“拿起来就必须一口气从头读到尾”的强迫症类型的作品。普鲁斯特在细节上的趣味,对意象的感受力和优美的行文,使得随手翻开一页就读的碎片化阅读成为可能。每天晚上睡前读半个小时,像吃甜品一样慢慢的,一口一口的来,怎么样?以下引文同样来自本雅明:
马克斯•乌诺尔德是一位具有洞察力的普鲁斯特读者,他指出“无聊感”就是这样从普鲁斯特的行文中产生出来的。他把这称为“没有要点的故事”。他写道:“普鲁斯特能使没有要点的故事变得兴味盎然。他说‘想想看,亲爱的读者,当昨天我把一块小饼干浸泡在茶里时我想起了孩提时在乡间度过的一段时光’。他为此用了八十页的篇幅,然而这一切是这样迷人,以致于你不再是一个听故事的人,而是变成了白日梦患者本人。”在普鲁斯特笔下,“平平常常的梦一旦被讲述出来就立即变成了没有要点的故事”。
6《追忆》对于爱情、尤其是对于性嫉妒的描写独树一帜,非常适合打算恋爱、正在恋爱、以及失恋了的读者来读。
个人非常推荐第一卷的《斯万之恋》部分。这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也是书中最为完整而微的一个故事。如果你希望从《追忆》里面读到一个故事,那么就只读一读《斯万之恋》吧。这也是非常好的。
“……我总会想,普鲁斯特确实是医治那些身陷不幸爱情或者迟早如此的恋人们的良医。可惜的是,他的药方也与其他所有疗治爱情的药物一样,只有在病痛——甚至是其纯粹的形式即嫉妒——结束之后才会发挥效用。他提供的是追寻往昔的抚慰,这也是我们唯一能够接受的。当我们终于知道嫉妒不过是一首淡淡的诗,甚至显露不出它其中深藏着的三四张面孔时,这是一种姗姗来迟的喜悦。”(《西方正典》,江宁康译)。
还想再说一句,个人觉得读过的最好看的爱情故事,就是《斯万之恋》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了。
7对于普鲁斯特来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一生之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如此。初读,再读,随着岁月增长再读,我们的理解和体会也会不断加深。让我们开始初读吧。开始再读吧。开始再一次重读吧。安德烈·莫洛亚说,没有人比他更善于帮助我们在自己身上把握生命从童年到壮年,然后到老年的过程。
最后,分享本雅明一段让人眼眶湿润的文字:“普鲁斯特不可思议地使得整个世界随着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一同衰老,同时又把这个生命过程表现为一个瞬间。那些本来会消退、停滞的事物在这种浓缩状态中化为一道耀眼的闪光,这个瞬间使人重又变得年轻。alarecherchedutempsperdu时时刻刻在试图给一个人生整体灌注最彻底的意识。普鲁斯特的方法是展现,而不是反思。他的直觉是:我们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经历各自生活的真正的戏剧。这正是我们衰老的原因。我们脸上的皱褶登记着激情、罪恶和真知灼见的一次次造访,然而我们这些主人却不在家。”
《追忆似水年华》被康诺利评为“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作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说实话,我没读过完整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只是看过一些简易版的,所以在这里,我只是简单谈一谈它在体裁上的创新之处。
首先,作者将现实和梦想联系在一起,是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小说,这是它的创新之处。作者在回忆和现实中徘徊,虽然讲的都不过是简单易懂的事情,但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起的效果完全不同。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千百年来,人们讲述同样的故事,因为人的生活本质没有变,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命在无时无刻走向死亡这一事实,但是在小说中,作者用回忆的方式来抗拒死亡,抗拒遗忘,在梦中,或许一切都不同,但于再另一面反应社会现实,逃避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面对。小说将现实与梦想之间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虚幻来表现真实往往直接比揭露现实更有震撼力。
其次,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很特别,不仅仅叙事,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特定的中心人物,都不是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明显的贯穿全书的线索。它主要以描写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为主,看似一个个之间支离破碎的,但是却是形散神不散,可以分为多个独立完整的小说,这和传统的小说截然不同,没有特定的主题比只有一个主题更能吸引人,真所谓单音节的旋律是无法与宏大的交响乐相提并论的。
《追忆》在叙述角度和结构形式上的创新是具有革命性的,但在有些方面又具有两面性,呈现出一种转折点的面貌。首先,它的叙述者不是全知全能的形象,具有多重性,即有自我的多重存在,随着时间的变化,主导的自我也发生变化,表现为叙事结构的变化。但是在每一个断片也就是分裂的时间段内的自我并不呈现为分裂状态,而是呈现为单一显性自我的主导性和多种隐性自我的和平共处。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小说中的“我”应分成两个主体,一个是行为的主体即主人公,一个是叙述的主体即叙述者,“叙述者秉持着叙述大权,但是他把观察和认识生活的权利交给了主人公;叙述者虽然拥有全知的意识,而身在局中的主人公只有有限的意识。但是叙述者尊重主人公的局限性,并不要求他跟自己一致”。
这与卡夫卡是不同的,卡夫卡的分裂的自我是同时存在的。这也是昆德拉认为卡夫卡作为真正现代性的开始在文学史上具有比普鲁斯特更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所在。在昆德拉心目中的小说史里,“是卡夫卡开辟了新的方向:后普鲁斯特方向。他构思自我的方式是人们完全意料不到的。……卡夫卡确实时时表现k的各种想法,但这些想法都仅仅是关于即时处境的……任何可能超越于这一处境之外的东西都没有向我们展示。”
以上内容由本站站整理提供。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十三
“社交界就是这样,大家都看不透对方,都不跟对方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过生活到处都是这样。”这句话是德·盖尔忙特夫人对德·弗罗贝维尔先生说的,十分苦涩,但又千真万确。
对于社交界,“任何作者对自己的人物都不像他这样既冷酷无情又心慈手软。”他的朋友雅克·波雷尔说,“他把人物像兔皮那样翻过来,但他首先是狂热爱恋,然后这些被人诅咒的人物在他笔下突然具有其高大的身材,他们如同被爱慕者用手抱着。”
普鲁斯特对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的怪癖迷恋,他写下的关于爱情、友谊、欲望、嫉妒、丧失以及记忆的文字,到现在的时刻,我们仍然感到我们自己也处在跟一百年前的普鲁斯特年代相同的时代。
我们也被那些情感所感动和困扰,我们也迷茫,也被误解,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伤害了我们的朋友、恋人和亲近的人。我们也希望被别人尊重,也想踏进更高一级的圈子,我们也表现出对文学,对绘画和音乐的喜好,我们也曾经装高雅,跟人辩论尼采,探讨叔本华,对波德莱尔的诗也得评论一番。我们对一切好像感兴趣的事物和人,总想要跟交谈者,辩论一下高低,有时话不投机,互相抬杠,甚至恶语相加。
我们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别人的思维里,我们能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臆想,别人怎么想怎么做,那是人家自己的心,你无法改变,只有在他想跟你交流的时候,你才能参与到别人的思维里去,而且,你丝毫不能影响和改变别人的看法,有时即使他表面同意你的看法,那可能是他顾及你的面子怕伤害你罢了,从内心他可能还是不同意你的想法。
我们想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但我们又担心和害怕进入,怕伤害别人,更怕被别人误解。有时我们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具有明显主张和舆论看法,如果文章本身就有某种道德倾向的话,你就很有可能让你朋友圈的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似乎感到你发这篇就是冲着他而来的,这时你很有可能对此一无所知。这就是造成我们互相误解和伤害的根源,当然这是发生在我们互相熟悉而且彼此之间有一些了解,而且总是默默地互相关注的比较亲近的人之间,对于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你发任何文章,他从来都不会看,即使看他也不会丝毫想起你的存在,说到底,他就不是你的圈内人。
所以,社交之人,一定要三观一致,同样的兴趣爱好,差不多的看问题的认识能力,经济能力社会阶层不能悬殊等等。
社交是有进入门槛,像读名校那样,对人的一生的定位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宽度,并在无形之中同样影响了下一代人阶层定位。特别是在当下,人情社会越来越被经济庸俗化的时候,那些以前单纯的社交圈,门槛越来越高,大多数的人们如今只能在网上追寻那些虚幻而不可及的微信朋友圈了。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十四
近一段时间,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粗粗读过(洋洋240万字,够累的),叹为观止。若有时间和闲心细读,玩味之际可能快乐更多。这是一部奇妙的心灵独白史。没有紧凑的故事情节,只有滔滔不绝的文字奔涌至眼底,看了上句若不看下句,你猜不出作者会讲些什么;看了上段,下段的内涵你根本就推测不出来。几乎每句话、每段文字都是美的闪光、都是智慧的标题、都是真知灼见。
许多地方的文字,并不比人类历史上那些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话逊色。这是一部散文式的巨著。它好象撒满了五光十色的宝石的草原;草原上有花在开放,有草在生长,有虫儿在鸣唱,有蝴蝶在起舞,还有阳光雨露,电闪雷鸣,月辉彩虹。细看,在阳光下在草丛中随处可见宝石的闪闪烁烁。那是真的宝石,可他们象小石子一样多、一样不起眼。若没有阳光的映照,则看不见他们的闪光,还真不把它们当人间瑰宝看待。这阳光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读者的会心一笑或拍案一叹。而这些宝石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作者随笔写的一个词或几句话。这词之精彩、这话之绝妙,不看想象不出来。
普鲁斯特对文学、美术、雕塑、音乐、建筑、美食、时装等高雅之物的欣赏知识达到专业人士的高度。普氏尤会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上流社会的男女心理活动。他笔下的少女和鲜花一样,自然而生动,敏感而娇美。他对人类的友情、亲情、爱情之体验之细腻,描述之细致达到空前之高度。他笔下的天空、大海、山坡、田野、教堂等美妙绝伦,变化莫测。我尤其喜欢他在乘车旅行时,透过车窗对沿途看到的风景之美的描写。
现实中,我也喜欢在乘火车时欣赏沿途的大好河山。可我的文笔之笨拙,难再现真实的风景之美的万分之一。普氏一代大家,那文笔就不同了。他能为大自然增色添彩。他对旭日和落日的描写我也赞叹不绝。红日初升的天空与落日的时分的晚霞被他的笔描写成天堂的景色。有趣的是,他很少描写满天繁星和月光皎洁的文字——我猜想这是因他身体不好,夜晚不大出门有关吧。普氏的文笔非常优美。
有的地方则是不露声色的幽默,语句或辛辣或俏皮。作者对上流社会那种无聊空洞而奢华的生活随时随地加以冷嘲热讽。他常常将某个实物东西当成有知觉、有思想的生命之活物来写,这颇符合佛家的万物平等之原则。他笔下的对话能非常逼真地再现书中当时当事的气氛和人物的背境。这些由书中人物说出来的原话是作者随心所欲地插进来的。由此可见作者的记忆力之强!有些地方,对于社会、人性的哲学议论有卢梭的风格。对于大自然风光的描写则有《瓦尔登湖》的影子——亦或反之;与《猎人笔记》迥异。
普氏笔下的少女都是一些天真烂漫而又不乏任性的精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嗔一笑都展现出其纯洁心灵之海的波光艳影。有些女孩还喜欢恶作剧——淘气而又不失节制。他们都是天堂的使者,所以她们脸上都洋溢着阳光。她们也是海的女儿,因此她们在蔚蓝的海滩边追逐浪花,那么投入、那么快乐。我能从这些女孩身上看到郝斯佳的影子亦或林黛玉的遗风。我想每个少女——哪怕最平凡、最乡气——也能成为作家或画家笔下的艺术女神。如果能真实地再现这个女孩的肉体和精神之美,我们会发现这种美中的率真与随心所欲。
小女孩的美随时随地灵光—现又转瞬即逝——连她自己也意识不到适才美神亲吻了她。一旦她意识到这种美对人的诱惑,而想通过各种手段固定下来,保存起来时,少女已堕落成交际花了。但凡自然之美是不能参有人之意志的刻意。自然就是自然,如同生命、如同日月星辰、青山绿水。普氏深得其趣——他以高出女孩们的智慧与敏感与她们一块游戏,以便欣赏之、享受之、影响之。他以此为乐、亦以此为业。若不是写出这部惊世之作,他的生活,我们可以认为是曲型的纨绔子弟的空虚无聊的人生游戏。女孩们老了,但其妙龄年华却在普氏的笔下复活,这于人类之精神文化多么有意义!
我想普氏的创作生活定然不象路遥创作《平凡世界》那样“苦行僧”吧。普氏下笔万言,恣意汪洋,随心信笔,为所欲为。我看起来却非常累。拿此书当小说读那是笑话,只能当散文读,最好是当哲学著作读。那种阅读时的快感全来自闲而又闲、静而又静的时候。要想读的“过瘾”,最好找《基都山伯爵》和《红与黑》之类的快意恩仇的书来读。说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去“探险”,“洗涤”人心,则找《追》来读不错。我以为梭罗的《瓦尔登湖》与《追》是同一类书。普氏是靠精雕细刻人物的心路历程,来展现人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在普氏所写的人物中似乎没有一个是我所倾心欣赏的。勉强说一个,我选安德烈。这个女孩聪明高贵、机智灵活;另外还非常大度和善良。
我向往的是普氏笔下的海洋、小镇、山坡、田野。我对普氏所描述的教堂尤为感兴趣。普氏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描写这些教堂,我则更愿去亲身感受教堂里的宗教氛围和《圣经》有关的文化内涵。我最想去的不是那些大都市中游人如织的著名教堂,而是安静肃穆的小镇教堂。这种教堂最贴近上帝,也最能代表教徒之虔诚。我也想听听普氏醉心的那段音乐——看看是如何地动听迷人。普氏笔下的贡布雷是一个迷人的小镇。该镇的真实名字为伊利耶——系普鲁斯特父亲的故乡。浪漫的法国人现在已将此镇取名为伊利耶——贡布雷了。镇上有小说中的饭店、点心、餐馆、杂货店等实物招待游客。因此,你根本分不清哪是现实,哪是普氏虚构。
有人说,人们的情感中有两种幸福观的辩证法:一是赞歌形式,一是挽歌形式。一是现实的前所未有的极乐的高峰;一是永恒的轮回,无尽的追怀回归太初,回归最初的幸福。在普鲁斯特看来,正是幸福的挽歌观念——亦可称之为伊利亚式的——将生活转化成回忆的宝藏。普氏把“没有要点的故事”写得“兴味盎然”,其实是在普普通通的故事上,通过回忆之手涂上了空灵的五光十色的彩粉。人的回忆是奇妙的魔术师,能将一件小事,一段小曲,一幅小景凭空变成意味深长的启迪,美妙无穷的享受,绚烂多姿的天堂花园。有人怀疑这些幻化后的瑰宝是否真实时,普氏理直气壮地说是真的,我的回忆告诉我就是这个样子。
再说,哪部伟大的小说不是回忆录?世间一切都变幻无常、流转不定,惟有人的记忆是永恒的。诚然,一个人若只能在回忆中再现过去的美好时光,那只能是“回光返照”,只能算是月光似的没有温度的热情,只能算是挽歌了。这表明我们得人生开始“往回走”——回到我们来得地方,回到我们本来之所——我们走在思想情感的归途。这种回忆的滋味虽甘美,必定还夹杂忧伤与哀婉——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十五
《追忆逝水年华》,一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但没有传统回忆录那样对往事有条理的整理和分析,而是通过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对自己“缓慢成长过程”的`追忆,马塞尔·普鲁斯特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作者只是捕捉自己心头留下并时时浮现在脑际的印象,然后加以展现。对他来说,事情发生的先后没有意义,现实从回忆中形成,通过回忆,既认识到现实世界,也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儿时早晨起来喝热茶时一块俗名叫“玛德莱娜”的甜糕点泡在茶里,边喝边吃点心所感到的乐处,在最后一卷《重现的时光》重提时,“今”与“昔”的回忆已同时出现在作者脑海里。通过回忆,他解除了“时间”的束缚,获得了过去、现在的重叠和交叉,形成了特殊的回忆结构。
人在死亡之前,这一生会在眼前快转而过;《追忆似水年华》是濒死之际,追忆此生的一切。随著意识流动,看著照片想起与此人相关的往事,又从往事中的一个细微动作和物品,回忆到与其相关的其它过往,如此再三地自由联想,便复杂交错地勾勒出了主角马塞尔的一生。
在追忆之时,也不免对“回忆”提出辩证:“如果遗忘所带来的回忆,不再与当下有任何联系,就能让我们瞬时体验新的气象,其实,我们早已体验过这些了每一次类比的浮想,总将我带离现在”永恒”的意念,只要曾发生过,便是永恒,它不会消失,只是不再回来,因此能鲜活地历历在心。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十六
马塞尔·普鲁斯特,第一次看到这位20世纪法国最伟大小说家的照片时便被那突兀的眼神震慑了,更让人吃惊的是那双发现生活发现文学的大眼睛背后脑中拥有的丰富想象力与文学禀赋。我虽有幸地拜读了他投入毕生精力而创作的这部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却并不敢说读懂了这本书所传达的真谛,只能说是从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慢慢地得到了不少地感悟。
其实最开始自己都没有读它的勇气。面对这部对20世纪中后期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的鸿篇巨制,我胆怯了,这种强大的文学气息与繁多的文字让我变得不知所措,所以从网上找来电子版一点一点读,却很快便没有了耐心。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它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
这部书以“我”为叙述主体,并不是描写或者讲述一个或几个感人或富有真理的故事而是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为一体,将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真实的进行了描写,除了叙事以外还写出了许多自身的感想和议论。虽然整部作品看起来到并不像一般小说一样有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人物,清晰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并不特定却是作者的一份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说实话光是看译本就已经很困难了,若不是在特定的氛围中很难有耐心去读下去,抱着只是简单看“热闹”的心态,去读那些为文字也被那丰富的思想所感染。普鲁斯特开篇便用很大篇幅来描述小的时候自己对临睡前母亲那一吻的依赖与渴望,由此延伸出的许多细节虽干扰了我的思维却深刻的理解那个孩子敏感、渴望的心情。随后展开的一幕又一幕故乡贡布雷,贡布雷的街道、姨祖母的怪癖、贡布雷的钟楼;还有他和希尔贝特的爱情、期万对奥黛特的痛苦纠缠无可奈何的爱,还有在巴尔贝克的海滩上见到少女怦然心动的思慕……这一个又一个随着作者眼之所见而展开的小故事中的动作、谈话、人物的装扮、一句话引起的思绪万千、一个景物引出的论述一层深似一层的哲理性的思考无一不打动我的心并在思想与心灵的深处引起共鸣与深深的认同感。
文中通过“我”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追忆自己的“缓慢成长过程”,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虽然中间很多追忆让自己暂时忘记“我”到底是由哪些事情幻想到这里的,到细致跳跃的描写却让人深入其中不能自拔。想想自己,曾经老师逼着写日记的时候都觉得是负担如今更没有什么肯耐下心来回忆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他们。“追忆”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常常自我认识,对自己进行精神的鼓励与洗礼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虽没能细细读完这本书,我却明白了逝去回忆的珍贵。同时也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为自己的年华付起一份责任。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实用17篇)篇十七
共有七卷,小说以叙述者马塞尔的口吻,回顾他一生的时光,包括在贡布雷、巴黎、威尼斯、巴尔贝克的生活,包括他与吉尔贝特和阿尔贝蒂娜的爱情。
小说塑造了上百位人物,写到许多历史事件,但最主要的还是主人公对时间的感受,是他在爱情中所经历的想象、期待、欲望和嫉妒,以及他最后通过写作实现的救赎。
《追忆似水年华》属于一种瓦格纳式的整体艺术,不仅是小说的主题无所不包,这些主题也交织在一起,从而呈现出浑然一体的和谐美感。
面对岁月流逝,生命变老,可以说,文学史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起居,作者的遣词造句也在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态度。
辛弃疾的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就是中国文学史中关于“叹息”的倒影。我们习惯伤春悲秋,这里固然有民族性格的因素,不过,民族性格又是由什么组成?恐怕还是文学的影响。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命题:面对岁月的流逝,我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也许镜中的面庞镌上了时间的痕迹,但是在我们心中,还藏着另一重时间,而它能让我们重新变得年轻。这便是无意识回忆。也许因为我们品尝到一道美味,曾经的岁月就会完整地浮现在眼前。因为回忆,我们得以在时光的隧道中任意穿梭。
如果爱情的选择注定是一种偶然,又该如何看待爱情?
普鲁斯特提供的是一种看待往昔的目光。可能由于误会而分手,因为真实的人与想象不合而气馁,甚至如他所说,因为嫉妒,而想占有对方的全部。但在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就能够坦然地面对过去,也会因此更加地珍惜身边的'人。年轻的荒唐或惨败,都将在时间的智慧里酿成一杯红酒。
罗兰·巴特认为,“普鲁斯特的作品仅意味着文学的一种导论”。的确如此,这就是《追忆似水年华》的奇特之处:在小说结束的地方,叙述者马塞尔开始了他的创作。因此,这部作品也是在展示一个自幼即感知文学天赋的年轻人,如何被生活挫败锋芒,又如何一步步寻回写作的意志,发现写作的主题,以及最终找到通往写作之路的故事。
关于写作,普鲁斯特认为,对于那些心思敏感、热爱阅读的人来说,他们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为一部最后的文学做准备。他们一面匆忙地生活,一面细致地感受,这些经历将在它们已被忘却、而我们也已年老的时候重现,从而再次让我们感到无与伦比的幸福。
普鲁斯特指出,写作就是将这些幸福的新生,保存在一部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