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当然,这些报告范文只是供参考之用,你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拓展。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一
(1)初步学会根据测区情况,确定导线形式及选择数量合理的图根点,掌握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
(2)掌握坐标格网的绘制和图根点的展会及地形测量方法,学会地形图的整饰和清绘。
2、实验设计任务及要求。
每组完成指导教师指定测区范围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包括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坐标格网的绘制、图根点的展绘、碎部测量、地形图的整饰和清绘等。
3、实验仪器及工具。
全站仪一台,百米绳,塔尺一根,三脚架一个,菱境一个,油漆适量、木桩若干,记录表若干、记录板一块《城市测量规范》一本。
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橡皮、毛笔、大头针、小钉、小夹子若干个、绘图纸、水笔等。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二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e级gps网、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熟悉水准仪、gps、全站仪、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1.2实习地点、时间
1.3实习组织和安排
本次实习总共35人,在老师指导下分成5个大组,每组7人,我们所在的是第四组。所领仪器如下:
工具包1个(内含:记录板1块,2m 小钢尺2把,锤子1把);
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箱2个,脚架3个;
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
自备:钢钉(水泥钉),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1.4实习任务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 网方案——e级gps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完成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的测量任务,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控制网各点坐标及高程 ,导线观测记录成果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二等水准外业测量记录表。
1.5执行规范
《国家一、二级导线测量规范》
2.测区概况
2.1地形条件
测区地势高低起伏明显,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
2.2气候条件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3.1首级网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该地区gps平面控制网,等级为e级。
3.2 gps网的布设原则
gps选点要求:
1.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15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6.交通应便于作业。
3.3 gps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应遵循以下原则: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布设e级gps点4个,e级网其平均边长0.391km,最短边为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7834。e级控制网采用4台接收机观测,分1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网形的布设和精度分析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5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1. 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 各gps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3. gps点标石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 个护桩,其与gps点位的距离精确到0.1米 。
3.6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施测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施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观测时段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开机前后记录仪器高。
3.7 gps观测
1. 观测准备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 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3.9 gps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 ;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9.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3.10 gps控制网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要求 采用hds20xx数据解算软件进行,对接收机同步观测的一个同步时段中,采用单基线模式结算。相邻基线长度不大于5km,采用双差固定解。
2.基线解算外业数据检核
网平差计算 采用hds20xx数据处理包处理
4.导出网平差报告
3.11导线的布设形设与等级(在e级gps网下布设二级导线)
1.导线测量原理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小地区平面控制)。
将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折线称为导线,控制点称为导线点,折线边称为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三
位于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大多布设在公路旁,控制网布设在江城镇附近公路及山地上,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大多布设在公路旁,位于公路(翠大线)边上的控制点,地势平坦,在这些点的附近多为房屋和农田,视野比较开阔,通视情况比较好,但是来来往往车辆较多,观测过程中对仪器影响很大,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大多位于山上,位于山上的控制点,由于有些树长高了,通视情况不是很好,观测的时候找目标不是很好找,大多地方路形崎岖,路面滑,实习过程中,天气太热,对仪器也有很大的影响。
控制点大多是用水泥钉和埋石做标识。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k27位于ij107与ij106间去抚仙湖的路旁,ij107、ij106、ij105均在翠大线路,k24附近有一个财神庙,13g和13f旁边有一个水池,14t在一个山包上的一个大石头上,用水泥钉做标石。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ch5位于山头上,ch18位于一个山头上小路间,水泥钉做标石,j7位于大路边的山头上的石头上,14a位于上山头上松树旁,m5位于两棵树间,埋石做标石,k22位于一个山包上的石头上,电杆旁,水泥钉做标石,ij104、ij105、ij106、ij107均位于翠大线旁,水泥钉做标识。
(1)到实习基地找到已布设好的控制点;
(3)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需测水平角、竖直角、平距,通过数据计算出三角高程及水平角。
(4)二等水准测量,需测出各段高程、视距。二等水准测量线路:线路2(6):14t(起点)、13f、13g、k24、ij105、ij106、ij107、k27(终点)。
导线网(三角高程网):线路2(6):闭合环4(3):ch5(起点)、ch18、j7、14a、m5、k22、ij104、ij105、ij106、ij107(终点)。
内业:完成了水准网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
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
外业:我观测了两站,记录了三站,计算了两站;内业:完成了三角高程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导线平差(平差报告和绝对误差椭圆及网图)。
二等ds150130、50、50、7l4。
四等91、52、5181/800006n5≤1/3500013”≤5”
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边长(km)观测方式对象观测高差较差(mm)附和或环形闭合差(mm)。
五等15≤1对向观测d60d30。
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五等2”级仪器2≤10”≤10”10mm级仪器往一次。
二等水准测量:
(1)选转折点时,要考虑通视情况和人员安全问题;
(2)用皮尺量距离时,应该尽量使前后距离相等,这样可以减小仪器的i角误差;
(4)天气太热时,要给仪器打伞,减小球气差,读数误差更小;
(5)观测步骤: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
(6)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一人计算,后尺两人,前尺两人;
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
(1)由于两个方向离仪器较远,在找目标时不好找,可以找个参照物,这样好瞄准目标;
(2)遇到雾雨天气不易观测,要等雾散了雨停了再测量,观测成果更精确;
(3)在观测前要记得量仪器高;
(4)在架设仪器时,需考虑仪器安全问题,通视情况;
(5)在观测的过程中,换方向时要记得改棱镜高;
(6)观测步骤:在控制点处设站,量仪器高,输入两边的棱镜高,每个测站观测6个测回,第1,3,5测回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第2,4,6测回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记录的同时计算2c值,平均读数,一测回归零方向直,并检查其符合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7)仪器旁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一人计算,前棱镜两人,后棱镜两人。
这次控制测量实习外业实习了两周,我们完成了二等水准测量和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回到学校之后的两周完成水准网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三角高程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导线平差(平差报告和绝对误差椭圆及网图)。
在测量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及时得到解决。我们最先开始测得是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控制点部分在公路(翠大线)边上,由于车辆较多,对仪器影响较大,我们得等车辆少时观测,这样可减小误差,并且要注意仪器和人员安全;一部分布设在山包上,这使目标与仪器间平距较大,长达1公里,找目标时不太好找,可以找个参照物,这样为观测节约时间,并能提高观测质量,在测第一站的时侯,对导线的观测方法以及顺序不是很清楚,记录也不熟练,各类技术指标记得也不是很清楚。但在接下来的几个站,测得比较顺利,在后面有一个站观测前没有量仪器高就搬到下一个站,结果到了下一个站才想起忘了量仪器高,由于两站间距离较远,第二天又重新去那个站重测,这次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使我们在之后的测量过程中更细心和认真负责。在完成了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后,我们开始二等水准测量,我们的控制点大部分位于公路(翠大线)边上,车辆很多,路面会有震动,进而对水准仪有很大影响,我们得等车辆少时再进行观测,并注意仪器和人员安全,有几段位于山坡上,前后视距必须拉短才能看见前后尺,扶持的同学很辛苦,在太阳的暴晒下,依然认真负责地把尺扶正,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水准测量,并且符合了各类技术指标要求。
在外业测量的这两周,我们8点半出发,吃了早点,买中午饭带着去,到天黑回来,就这样测了10天,虽然天气很热,有时还被雨淋,很辛苦,让我体会到了测绘这个行业的艰辛,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实地测量经验与技术。在学校的这两周,我们处理内业,完成水准网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三角高程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导线平差(平差报告和绝对误差椭圆及网图)。在用平差易这个软件时,一开始不太会用,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在数据的过程中必须认真,不能有错,最后做出这三个平差报告。
通过这次控制测量实习,实地实践,学习了控制网的布设,对二等水准测量、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进行观测,并达到了各类技术指标要求。在实习的过程中,每个组中需要各个组员的积极配合,互相帮组,分工明确,观测者精确,扶尺扶正,记录认真,计算细心,注意人员安全,仪器安全。此次实习真正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控制测量实习中,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实习过程中很辛苦,但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它是在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基础上以工程建设和社会大战与安全保证的测量工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发展和形成的,为人列社会活动提供有用的空间信息。因此,以本质上说,它是地球工程信息学科,是地球科学和测绘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工程建设测量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在测量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四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明白了控制测量的重要性。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对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测量的工作。
在外面测完后,还要回来计算,检验测完的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及在规定的线差内。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一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理解了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实测、计算、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还使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踏时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五
控制测量学校内实习
1、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用关于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提升动手能力,通过实习了解并掌握工程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了解控制网布设作业计划、控制网布设、观测、数据处理的作业程序及方法。
3、对野外观测成果进行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1、实习时间20xx年xx月17日-24日
2、实习地点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四等导线和一组二等水准所有的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系列工作,并保证其精度要求符合标准,各项成果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差。
全班统一开始实习,24人分为6个小组,各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该组的全面工作。
(二)具体内容
实习的第一天,由张老师和史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大会。在动员会上,两位老师一再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专业要求上我们要通过控制测量实习的过程,认真对待怎样从选点,到实测再到碎部控制,最后到布设校园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等等,做到能更深刻地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以便更好的掌控布设控制网的过程。老师还给大家分析了新校区地理条件较复杂、人员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以及新校区车流量较大对我们导致的安全隐患并提醒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此外,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全站仪、水准仪、水准尺、棱镜、脚架。动员会结束后,当天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工作,并于第二天早上八点到实验室领取仪器,到新校区开始了本次实习的主要工作。
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四等导线、第二是二等水准。
1、导线测量主要是测边和测角
导线边长可用测距仪、全站仪直接测量,也可用钢尺丈量。若用测距仪、全站仪测定,应往返各测一次,达到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定时,可以测定斜距,观测竖直角,然后改正为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测定水平距离。
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应同向丈量两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对于图根导线,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20xx说,取其平均值最后结果。
就确定为左角,要观测右角就确定为右角,以免计算坐标时发生错误。
2、水准测量主要是测高差算高程
本次实习所要求做的为二等水准
二等水准测量属精密水准测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其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2)、测站计算与检核视距计算
前、后视距差,二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5m,累计不得超过3m。
导线测量计算的目的是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步骤:
第一步:先只考虑角度闭合条件角度闭合差应该“反符号平均分配”。
第二步:用改正后的角值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再计算量个坐标闭合差。
第三步:只考虑x坐标闭合条件。把x坐标闭合差“反符号按边长为比例配赋给各边的坐标增量”。
第四步:只考虑y坐标闭合条件。把y坐标闭合差“反符号按边长为比例配赋给各边的坐标增量”。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边行的内角和应为:(n-2)*180
2、导线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相同前进方向的相邻两条导线边,其坐标方位角
的关系为或
3、相邻导线点之间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就是两导线点坐标值之差,也就是从一个导线点到另一个导线点的坐标。
(三)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为了尽快尽质的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本次实习的所有任务。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把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复习,学到了很多测量的实际能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身很多测绘的能力。
首先,是了解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这样更好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适合仪器。在仪器精度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机械回转等方法消除误差。
(2)提升自身的工程测量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规范操作。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校正数值等来减少误差。
除了了解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升测量的效率及精确度。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例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对中更加熟练,学会了控制测量课堂上无法学到且做到的东西。
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身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也有遇到了很多问题,疑难以及困难。通过老师的提点以及我们的认真地对待还是很好的克服了。非常感谢这一次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合作完成一项项目的机会,我从中受益颇多。其次,我也学会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与测绘无关的东西。例如,拓展了自身与同学老师的交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在那充实的四周时间里,每个人都有自身难得的体会。这种只能靠团队力量才能完成的实习的确让我们感受良多。一个测量实习任务要完整地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小组的密切合作和高度团结下才能将实习任务快速而高效地完成。这次控制测量实习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我们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实习的进度和各项成果的质量。而这些,都是在测量实习之外所不能体会得到的。现在的小组成员之间,最需要的就是相互谅解,相互体谅,要相信别人,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别人考虑问题,和这些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人友好相处。这是一个成功的团队能出色的完成团队的任务的最好方法。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组的成员,每一个人都曾帮助过我,信任过我,而我们每一位都是这样对待他人了,因此才使得我们组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但我们毕竟是四个女同学一个组,虽然凝聚力强,但我们的体力毕竟不如男生,都知道测量不但仅是比技术的,更是比体力的,由于我们存在这个劣势。虽然也按时按量的完成了实习任务,成果却没有人家男生组的完美。但我们组的的团队氛围真的很不错,我们都很非常团结,团结意识在我们组里边体现的非常好,我们都互相帮助,原本艰辛的实习变的充满乐趣体验了。
这次控制测量实习不但是对动手能力的一次提升,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巩固。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这个道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们体验了测绘外业的艰辛和内业的严谨;掌握了控制测量的各项知识和注意事项;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提前领略了目前的测绘行业市场;学会了如何吃苦耐劳。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我真正坚定了未来从事测绘事业的信念。由此,我也更加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最后,由衷地感谢老师们在实习过程中对我辛勤的指导,您们的付出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六
位于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大多布设在公路旁,控制网布设在江城镇附近公路及山地上,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大多布设在公路旁,位于公路(翠大线)边上的控制点,地势平坦,在这些点的附近多为房屋和农田,视野比较开阔,通视情况比较好,但是来来往往车辆较多,观测过程中对仪器影响很大,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大多位于山上,位于山上的控制点,由于有些树长高了,通视情况不是很好,观测的时候找目标不是很好找,大多地方路形崎岖,路面滑,实习过程中,天气太热,对仪器也有很大的影响。
控制点大多是用水泥钉和埋石做标识。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k27位于ij107与ij106间去抚仙湖的路旁,ij107、ij106、ij105均在翠大线路,k24附近有一个财神庙,13g和13f旁边有一个水池,14t在一个山包上的一个大石头上,用水泥钉做标石。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ch5位于山头上,ch18位于一个山头上小路间,水泥钉做标石,j7位于大路边的山头上的石头上,14a位于上山头上松树旁,m5位于两棵树间,埋石做标石,k22位于一个山包上的石头上,电杆旁,水泥钉做标石,ij104、ij105、ij106、ij107均位于翠大线旁,水泥钉做标识。
(1)到实习基地找到已布设好的控制点;
(3)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需测水平角、竖直角、平距,通过数据计算出三角高程及水平角。
(4)二等水准测量,需测出各段高程、视距。二等水准测量线路:线路2(6):14t(起点)、13f、13g、k24、ij105、ij106、ij107、k27(终点)。
导线网(三角高程网):线路2(6):闭合环4(3):ch5(起点)、ch18、j7、14a、m5、k22、ij104、ij105、ij106、ij107(终点)。
内业:完成了水准网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
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
外业:我观测了两站,记录了三站,计算了两站;内业:完成了三角高程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导线平差(平差报告和绝对误差椭圆及网图)。
二等ds150130、50、50、7l4。
四等91、52、5181/800006n5≤1/3500013”≤5”
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边长(km)观测方式对象观测高差较差(mm)附和或环形闭合差(mm)。
五等15≤1对向观测d60d30。
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五等2”级仪器2≤10”≤10”10mm级仪器往一次。
二等水准测量:
(1)选转折点时,要考虑通视情况和人员安全问题;
(2)用皮尺量距离时,应该尽量使前后距离相等,这样可以减小仪器的i角误差;
(4)天气太热时,要给仪器打伞,减小球气差,读数误差更小;
(5)观测步骤: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
(6)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一人计算,后尺两人,前尺两人;
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
(1)由于两个方向离仪器较远,在找目标时不好找,可以找个参照物,这样好瞄准目标;
(2)遇到雾雨天气不易观测,要等雾散了雨停了再测量,观测成果更精确;
(3)在观测前要记得量仪器高;
(4)在架设仪器时,需考虑仪器安全问题,通视情况;
(5)在观测的过程中,换方向时要记得改棱镜高;
(6)观测步骤:在控制点处设站,量仪器高,输入两边的棱镜高,每个测站观测6个测回,第1,3,5测回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第2,4,6测回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记录的同时计算2c值,平均读数,一测回归零方向直,并检查其符合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7)仪器旁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一人计算,前棱镜两人,后棱镜两人。
这次控制测量实习外业实习了两周,我们完成了二等水准测量和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回到学校之后的两周完成水准网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三角高程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导线平差(平差报告和绝对误差椭圆及网图)。
在测量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及时得到解决。我们最先开始测得是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控制点部分在公路(翠大线)边上,由于车辆较多,对仪器影响较大,我们得等车辆少时观测,这样可减小误差,并且要注意仪器和人员安全;一部分布设在山包上,这使目标与仪器间平距较大,长达1公里,找目标时不太好找,可以找个参照物,这样为观测节约时间,并能提高观测质量,在测第一站的时侯,对导线的观测方法以及顺序不是很清楚,记录也不熟练,各类技术指标记得也不是很清楚。但在接下来的几个站,测得比较顺利,在后面有一个站观测前没有量仪器高就搬到下一个站,结果到了下一个站才想起忘了量仪器高,由于两站间距离较远,第二天又重新去那个站重测,这次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使我们在之后的测量过程中更细心和认真负责。在完成了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后,我们开始二等水准测量,我们的控制点大部分位于公路(翠大线)边上,车辆很多,路面会有震动,进而对水准仪有很大影响,我们得等车辆少时再进行观测,并注意仪器和人员安全,有几段位于山坡上,前后视距必须拉短才能看见前后尺,扶持的同学很辛苦,在太阳的暴晒下,依然认真负责地把尺扶正,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水准测量,并且符合了各类技术指标要求。
在外业测量的这两周,我们8点半出发,吃了早点,买中午饭带着去,到天黑回来,就这样测了10天,虽然天气很热,有时还被雨淋,很辛苦,让我体会到了测绘这个行业的艰辛,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实地测量经验与技术。在学校的这两周,我们处理内业,完成水准网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三角高程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导线平差(平差报告和绝对误差椭圆及网图)。在用平差易这个软件时,一开始不太会用,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在数据的过程中必须认真,不能有错,最后做出这三个平差报告。
通过这次控制测量实习,实地实践,学习了控制网的布设,对二等水准测量、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进行观测,并达到了各类技术指标要求。在实习的过程中,每个组中需要各个组员的积极配合,互相帮组,分工明确,观测者精确,扶尺扶正,记录认真,计算细心,注意人员安全,仪器安全。此次实习真正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控制测量实习中,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实习过程中很辛苦,但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七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能力。
2、熟悉掌握大地测量仪器(精密水准仪、精密光学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
3、掌握城市等级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4、掌握大地控制网(平面、高程)的设计、布设和观测及外业数据处理。
5、掌握大地控制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数据和成果平差计算。
6、了解和掌握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计算机软件应用。
1、全站仪的加常数、竖角指标差检验和其他常规性检验。
2、水平角方向法多测回观测。
3、城市一级导线测量(全站仪三维导线,采用三角高程)。
4、二等水准测量(含水准仪i角的检验及其他常规检验)。5、
以上每项内容的工作的工作量由指导老师具体安排。
1、实习组织。
实习组织工作由课程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配备2名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每班分为六个实习小组,每组5~6人,设组长1人。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全组全组的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
2、实习时间安排。
7月5日:前往实习基地,熟悉实习地点的人文和地理环境。
7月6日:高程控制网(附和水准路线)野外勘测、选点及埋点。
7月7、8、9日:高程控制测量:二等精密水准测量。
7月10日:平面控制网(导线网)野外选点及埋点。
7月11、12、13、14日:平面控制测量:四等或一级导线网测量。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八
1、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工程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熟悉控制布设作业计划、控制布设、观测、数据处理的作业程序及方法。
3、对野外观测成果进行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1、实习时间20xx年6月17日-24日。
2、实习地点:
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四等导线和一组二等水准所有的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系列工作,并保证其精度要求符合标准,各项成果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差。
全班统一开始实习,24人分为6个小组,各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该组的全面工作。
实习的第一天,由张老师和史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大会。在动员会上,两位老师一再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专业要求上我们要通过控制测量实习的过程,认真对待怎样从选点,到实测再到碎部控制,最后到布设校园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等等,做到能更深刻地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以便更好的掌控布设控制的过程。老师还给大家分析了新校区地理条件较复杂、人员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以及新校区车流量较大对我们造成的安全隐患并提醒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此外,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全站仪、水准仪、水准尺、棱镜、脚架。动员会结束后,当天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工作,并于第二天早上八点到实验室领取仪器,到新校区开始了本次实习的主要工作。
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四等导线、二是二等水准。
1、导线测量主要是测边和测角。
导线边长可用测距仪、全站仪直接测量,也可用钢尺丈量。若用测距仪、全站仪测定,应往返各测一次,达到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定时,可以测定斜距,观测竖直角,然后改正为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测定水平距离。
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应同向丈量两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对于图根导线,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20xx说,取其平均值最后结果。
导线的转折角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的等级不同,使用仪器类型不同,那么,测回数也不同。图根导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即可。本次实习所做的为四等导线,所以按照规范测角要用六个测回。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观测左角,也可以观测右角。但同一导线要观测左角就确定为左角,要观测右角就确定为右角,以免计算坐标时发生错误。
2、水准测量主要是测高差算高程。
本次实习所要求做的为二等水准:二等水准测量属精密水准测。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其优点是可以大大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2)、测站计算与检核:
视距计算。
前、后视距差,二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5m,累计不得超过3m。
导线测量计算的目的是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
步骤:第一步:先只考虑角度闭合条件角度闭合差应该“反符号平均分配”。
第二步:用改正后的角值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再计算量个坐标闭合差。
第三步:只考虑x坐标闭合条件。把x坐标闭合差“反符号按边长为比例配赋给各边的坐标增量”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边行的内角和应为:(n-2)xx180。
2、导线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相同前进方向的相邻两条导线边,其坐标方位角的关系为或。
3、相邻导线点之间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就是两导线点坐标值之差,也就是从一个导线点到另一个导线点的坐标。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九
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控制测量实习报告。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它是各种测量学的基础。所以控制测量的实习非常重要。
控制测量学集中学习是在课堂结束之后在实习地集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了解到了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检校、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而且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塌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实习的组织与安排。
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3-4人一组,分若干小组。具体分组情况:导线测量分组情况(共4人)。
组员:王伟鲁邦勇姚春辉姜凌鹏。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十
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首要环节,而控制测量实验则是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实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在参与控制测量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控制测量的重要性和技巧,下面我将以五段式的文章来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准确的测量是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可靠的测量数据,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而控制测量实验就是为了排除实验误差和干扰因素,保证测量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只有这样,实验结果才能更具可信度,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在控制测量实验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设置恰当的测量环境和条件,以及进行合理的测量计算和分析。首先,要明确测量目标,确定所需测量的参数或物理量,以便为后续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做好准备。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确保仪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符合实验要求。然后,需要设置恰当的测量环境和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最后,进行合理的测量计算和分析,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可信度较高的结果。
在进行控制测量实验时,会存在各种误差,如系统误差、人为误差和仪器误差等。我们要通过误差分析,找出误差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修正。首先,要了解并掌握不同误差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理解其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测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识别出主要误差来源。最后,采取改进措施,对误差进行控制和修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控制测量实验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要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规范。其次,要注意实验环境和条件的控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然后,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最后,要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技术,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测量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参与控制测量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其重要意义。控制测量不仅能提高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还能促进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只有通过严格的控制测量,才能有效地避免误差产生,准确地获取数据,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控制测量实验也是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技能,培养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控制测量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掌握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我们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科研人员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始终重视控制测量实验,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十一
1.1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e级gps网、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熟悉水准仪、gps、全站仪、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1.2实习地点、时间。
1.3实习组织和安排。
本次实习总共35人,在老师指导下分成5个大组,每组7人,我们所在的是第四组。所领仪器如下:
工具包1个(内含:记录板1块,2m小钢尺2把,锤子1把);
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箱2个,脚架3个;
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
自备:钢钉(水泥钉),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e级gps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完成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的测量任务,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控制网各点坐标及高程,导线观测记录成果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二等水准外业测量记录表。
1.5执行规范。
《国家一、二级导线测量规范》。
2.测区概况。
2.1地形条件。
测区地势高低起伏明显,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
2.2气候条件。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3.1首级网。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该地区gps平面控制网,等级为e级。
3.2gps网的布设原则。
gps选点要求:
1.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15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6.交通应便于作业。
3.3gps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应遵循以下原则: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布设e级gps点4个,e级网其平均边长0.391km,最短边为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7834。e级控制网采用4台接收机观测,分1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网形的布设和精度分析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5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1.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各gps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3.gps点标石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个护桩,其与gps点位的距离精确到0.1米。
3.6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施测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施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观测时段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开机前后记录仪器高。
3.7gps观测。
1.观测准备。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3.9gps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9.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3.10gps控制网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要求采用hds20xx数据解算软件进行,对接收机同步观测的一个同步时段中,采用单基线模式结算。相邻基线长度不大于5km,采用双差固定解。
2.基线解算外业数据检核。
网平差计算采用hds20xx数据处理包处理。
4.导出网平差报告。
3.11导线的布设形设与等级(在e级gps网下布设二级导线)。
1.导线测量原理。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小地区平面控制)。
将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折线称为导线,控制点称为导线点,折线边称为。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十二
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控制测量实习报告。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它是各种测量学的基础。所以控制测量的实习非常重要。
控制测量学集中学习是在课堂结束之后在实习地集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的综合应用,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了解到了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检校、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而且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塌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实习的组织与安排。
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
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3-4人一组,分若干小组。具体分组情况:导线测量分组情况(共4人)。
组员:王伟鲁邦勇姚春辉姜凌鹏。
控制测量的实习报告篇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明白了控制测量的重要性。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对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测量的工作。
在外面测完后,还要回来计算,检验测完的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及在规定的线差内。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一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理解了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实测、计算、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还使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踏时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十三
控制测量实验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是验证理论和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的全过程掌控,我深刻体会到了控制测量实验的重要性与技巧。在这次实验中,我不仅学到了实验技术与方法,更意识到了实验设计与控制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在这次实验中得出的心得体会。
首先,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是成功实验的基础。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明确了实验目的和所要验证的假设。然后,我们进行了文献调研,了解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方法。在选择实验方法时,我们注重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验设计阶段,合理的对照组设计、均匀分组和实验流程的规范化都对实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实验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够帮助我们减少误差,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其次,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控制与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专业的测量仪器和严格的操作步骤,确保了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同时,我们对测量的仪器进行了校准和调试,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测量的时间点、测量的距离和测量的角度等关键因素,并在实验记录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并进行了数据的验证和随机误差的分析。这次实验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全面的数据记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此外,在结果分析与讨论阶段,我们注重了对实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实验结论。在结果分析与讨论阶段,我们注重了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偏差。同时,我们还对实验中未掌握的问题提出了探究和改进的方向。这次实验的结果分析让我认识到了实验结果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表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原因和改进方法。
最后,一个成功的控制测量实验还需要合理的组织、协调与通力合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工明确,各自负责不同的环节,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实验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我们也相互学习,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经验之谈。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收获到了实验技术与知识,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这对我的今后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控制测量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的重要性和技巧。良好的实验设计、准确的数据采集、合理的结果分析与讨论以及团队的协作合作是成功实验的关键。我会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技术和实验设计能力,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十四
1.1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e级gps网、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熟悉水准仪、gps、全站仪、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1.2实习地点、时间。
1.3实习组织和安排。
本次实习总共35人,在老师指导下分成5个大组,每组7人,我们所在的是第四组。所领仪器如下:
工具包1个(内含:记录板1块,2m小钢尺2把,锤子1把);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箱2个,脚架3个;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
自备:钢钉(水泥钉),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e级gps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完成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的测量任务,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控制网各点坐标及高程,导线观测记录成果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二等水准外业测量记录表。
1.5执行规范。
2.1地形条件。
测区地势高低起伏明显,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
2.2气候条件。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该地区gps平面控制网,等级为e级。
3.2gps网的布设原则。
gps选点要求:
1.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15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6.交通应便于作业。
3.3gps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应遵循以下原则: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布设e级gps点4个,e级网其平均边长0.391km,最短边为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7834。e级控制网采用4台接收机观测,分1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网形的布设和精度分析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5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1.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各gps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3.gps点标石埋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护桩,其与gps点位的距离精确到0.1米。
3.6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施测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施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观测时段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开机前后记录仪器高。
3.7gps观测。
观测准备。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3.9gps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十五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e级gps网、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熟悉水准仪、gps、全站仪、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本次实习总共35人,在老师指导下分成5个大组,每组7人,我们所在的是第四组。所领仪器如下:
工具包1个(内含:记录板1块,2m小钢尺2把,锤子1把);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箱2个,脚架3个;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自备:钢钉(水泥钉),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e级gps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完成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的测量任务,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控制网各点坐标及高程,导线观测记录成果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二等水准外业测量记录表。
2。1地形条件。
测区地势高低起伏明显,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
2。2气候条件。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
3。1首级网。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该地区gps平面控制网,等级为e级。
3。2gps网的布设原则。
gps选点要求:
1。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15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6。交通应便于作业。
3。3gps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应遵循以下原则: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xx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布设e级gps点4个,e级网其平均边长0。391km,最短边为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7834。e级控制网采用4台接收机观测,分1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网形的布设和精度分析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5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1。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各gps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3。gps点标石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护桩,其与gps点位的距离精确到0。1米。
3。6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施测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施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观测时段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开机前后记录仪器高。
3。7gps观测。
观测准备。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3。9gps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9。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3。10gps控制网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要求采用hdsxx03数据解算软件进行,对接收机同步观测的一个同步时段中,采用单基线模式结算。相邻基线长度不大于5km,采用双差固定解。
2。基线解算外业数据检核。
3。gps网平差计算采用hdsxx03数据处理包处理。
4。导出网平差报告。
3。11导线的布设形设与等级(在e级gps网下布设二级导线)。
1。导线测量原理。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小地区平面控制)。
将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折线称为导线,控制点称为导线点,折线边称为导线边。(相邻导线点间要保证通视)。
导线测量的工作就是依次测定导线边的水平距离和相临导线边的水平夹角,然后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求出导线点的平面坐标。2。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与估算以e级gps网作为测区的基本控制,需要布设成具有多个节点的导线网。
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选点前,应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的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把控制点展绘在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资料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勘,实地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和建立标志。
突地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邻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
b。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持标志的地方c。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d。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况外,应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m。
e。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导线选定后应在点位上埋设标点。
2)。测长。
用全站仪直接测量,用一般方法往返测量两次,取其平均值。
3)。测角。
用方向观测法施测导线左角(位于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角),每个角度观测2个测回。
4)。连测。
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必须观测连接角、连接边,作为传递坐标方位角和坐标之用。
4、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导线略图,把各项数据注于图上相应位置。
5。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相同。仅由于两者形式不同,致使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和计算稍有区别。"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如下:
4。1采用二等水准网的作业方法进行。
二等水准线路主要沿道路布设。
4。2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
2。施测方法。
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往测时,奇数站使用后前前后的观测方法,偶数站使用前后后前的观测方法;返测时,奇、偶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
测站观测限差不应超过:
4。3。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1。所有观测数据,应随测随记。严禁转抄、伪造。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记录数字中尾数读错不得更改,应划去重测,对取用的已知资料,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使用。
2。所有观测放样手薄,必须保持完整。不得缺页、空页。
3。测量成果应妥善保管。
4。在一个测站上,只有各项检核均符合限差要求时,才能迁站。如其中有一项超限,可以在本站立即重测。如果仪器迁站后才发现超限,则应从前一水准点或间歇点起重测。
5。测绘仪器、工具,应精心爱护,妥善保管,按测量法规定及时检定,检查、校正和修理。
4。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我们对水准路线进行了复核,检测结果显示:测段的线路选择、标石及其点位、复测精度状况良好,完全能够满足《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表明我组水准控制收到了良好效果。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带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步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我觉的不管什么时候,自己都应该去伸手去拿,而不是等着别人拿东西给你。
控制测量的实验报告(模板16篇)篇十六
控制测量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我意识到了控制测量实验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控制测量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我会从实验的目的和设计方面入手,介绍为什么控制测量实验是必要的。实验中我们通常希望研究某一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变动可能干扰我们对变量的评估。因此,进行控制测量实验能够将其他干扰因素排除,使我们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在实验设计中,我们可以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配对实验等方法来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仅由于操作变量的影响而产生。
第二段,我将重点谈谈实验的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精确控制操作变量,并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性。这要求我们严密的操作,避免人为失误,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包括实验操作、测量结果、实验时间和环境等因素,这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非常重要。
第三段,我将探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区间来评估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其次,我们可以使用图表、趋势分析等方法展示数据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此外,对于实验结果存在的异常值或离群点,我们需要判断其是否属于实验误差,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排除或调整这些数据。
第四段,我将分享我在控制测量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在一个心理实验中遇到了人员配对的问题。为了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我们希望将实验对象配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一位实验对象无法找到与之匹配的人员。我们经过讨论后决定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因素上的匹配性。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在实验中我们应该灵活应对各种问题,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证实验的可靠性。
第五段,我将总结整个控制测量实验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意识到进行控制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我们获得更可靠的数据和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密操作、仔细记录、合理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实践,我不仅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更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在控制测量实验中,我们需要充分意识到实验的目的和设计,注重实验的实施过程和数据处理分析,灵活应对实验中的问题,力求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通过这次实验的实践,我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我相信,这些经验和体会将在我今后的科研道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