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一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点、线、面、体。
a.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
b.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线可分为直线、射线、线段。
c.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d.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可分为平的面、曲的面。
二、直线、射线、线段。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三、角。
1.有且只有一个角。
2.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做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角的运算: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4.角的平分线:a.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二
总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
2、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乘除法。
3、巩固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4、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一步建立吨、千克、克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回顾和整理;能够采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3、通过复习,激发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
教学设计:
1、谈话激趣: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顾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利用开火车形式快速计算。
(2)强化口算方法:指名说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计时训练:我们开始一个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总复习的第1题,准备好,“开始!”交流,订正。
3、回顾整理笔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学们做得又对又快,笔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书上的第5题的算式。
(2)交流,评价。
4、整理回顾两步计算式题。
(1)在以前我们学生的两步计算试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试着做一做第9题。
(3)全班订正。
(4)出示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5、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
(2)指名回答,师板书:
时间单位:年、月、日。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2题。填完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订正。
(5)做第3题。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复习的相应的单元内容看一看,有没有疑难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
板书:常用计量单位:1年=12个月。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总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对已知信息能够进行正确处理,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
2、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
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科技馆?门票是多少钱呢?
春游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参观科技馆。我想请你们算算有关门票的问题,行不行?
二、巩固探究。
1、第6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买门票的问题,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读题,解决。
3、同学们,在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关于三年级学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题,自己读一读题,看一看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订正,说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
引导学生看图第15页,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题中所提的“能买几个杯子”这个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如果商店里的这些商品让你自己选择,100元钱想买什么东西?能买什么?
交流,纠正。
交流,解答,纠正。
6、解决完了汽车的问题,我们来看火车的问题。
出示第8题,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时什么?
要求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三、拓展实践,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总复习(三)。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二、巩固探究。
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
交流,订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
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
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拓展实践。
我们再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足球场是个长方形,长120米,宽95米。李林绕着足球场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3、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总复习(四)。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2、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整理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
们继续来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复习。
1、回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怎么进行简便计算的?进行简便算法时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个别汇报。
当一个两位数可以分解为两个一位数相乘时,可以把两位数除法改为除数是一位数的连除式题。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题目都可以这样的,有些题目这样并不能很简便,做时要灵活运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四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和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有关简单的路线图,会辨认运动方式,并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图形。
画出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方位图。
1、复习。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1)教材示范:邮局在(华光路)和(柳泉路)的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2)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方向。
(3)问题2:公园在()和()的交叉路口的()角。
同样引导学生先找到公园,再找到与公园相邻的两条路,再判断其方位。
(4)问题3: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向()走,到华光路再向()走,在马路的()侧就是育英小学。
(5)问题4:张丽上学还可以走哪条路线?
同学之间说一说后集体交流。
二、运动。
1、回顾。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逐一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种运动方式?
思考后举手发表。
三、在方格纸上画图。
3、出示书本上第88页第13题的第1小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
这幅图形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也可以借用镜子来完成。
4、平移图形。出示三幅图形,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平移,在平移前让学生说一说在平移的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5、完成书本上第2小题。
将小船向下平移5格。(1)简单地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方位的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室里同学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情况。
让学生理解是填路名和方位。‘。
引导学生找到育英小学和电影院,然后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判断。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让学生找到张丽家和小学,然后根据张丽所走的路线来完成此题。
1、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你们画出对称轴。
2、在方格纸上出示几幅比较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并说一说是什么图形。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方向。
问题2:公园在()和()的交叉路口的()角。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五
位置与方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的基础上,把眼光放得更远些,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等方向名词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东、南、西、北的具体位置,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他们在实际情况下学习。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上、下、左、右、前、后等的学习中,未能很好地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能根据自身的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六
教学内容(课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你学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1,第一单元的内容。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知识整理的过程。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第二单元的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第三单元的内容。
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方法,倒数的含义,用方程解决问题,算术方法解决除法问题。
二,决问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对答案,表扬做全对的同学。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要向学生讲清怎样才知道10包纸巾的长、宽、高。师生共同讨论。
4.第4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题意。
5.第5题,首先鼓励学生看懂图意,然后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2/9ⅹ=140。
6.第6题。鼓励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
7,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8.第8题。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9.第9题。以统计表的形式出现复习分数乘法,但是很容易解决。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一说题意的策略。
三.总结。
通过这两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
教学目标和要求1.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发展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一),测量计算。
1.小组合作一。
(1),教室前后黑板共多少块?分别测量每块黑板的刹那感和宽。
(2),教室左右两面墙共有多少个窗户,多少个门?分别测量每个窗户的长和宽,每个门的长和宽。
2.小组合作二。
(1),左右两面墙(除去窗户和门)的面积分别为()平方米和()平方米。
(2),如果想粉刷除去地面以外的五面墙,那么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总和约为()平方米。
(二),购买材料。
某种涂料分大桶和小桶两种规格包装。
大桶:容升6升,57.00元/桶。
小桶:容升4升,40.00元/桶。
(1),根据经验,第一遍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升,此时粉刷教室共需涂料约()升。
(2),粉刷墙壁时,一般需要刷两遍。按照工人师傅的估计,刷第二遍时需要涂料约升()。
(3),刷两遍共用涂料约()升,买()打通和()小桶最省钱,总费用约()元。
二,练一练。
1.第1题。启发学生思考,工人师傅在用涂料粉刷墙壁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粉刷时会出现的“损耗”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打通包装的涂料便宜,因此尽量买打通的,但不同时也要根据需要的量,不要浪费太多。因此可以利用列表的形式出现不同方案的价钱,并选出最省钱的方案。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课题)折叠。
教学目标和要求1.经历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栏。
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
二,画一画。
动手操作,将附页3图1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
三,做一做。
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1)与图形6相对的声纳个图形?(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练一练。
1.第39页第1题。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
2.第39页第2题。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多余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七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求第(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30×16+40×18。
提出问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5题。
2、第33页第1——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希望大家平时多煅练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练习一8---15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概括总结,点明课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复习课。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1)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飞镖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
学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买羽。
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个班想成25个班,20×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质疑:有什么疑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在计算25×12时,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3.数学规律。
(1)先口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这些算式,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怎样计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25相乘时,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结果不变。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100后再除以4(缩小4倍)实际上就是扩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对于这样的规律,同学们要灵活运用,分析一下是乘25简便还是除以4简便,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思维训练8---13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4、15题。
(五)课堂小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八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六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而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
复习中我们又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为了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计量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统计表、应用题八大部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六年,如果我们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不能全面了解,就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如何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情况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1、复习前探测,找准存在的问题。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复习每一板块之前,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我们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照准学生在该板块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问题所在。找准各知识点容易出错的原因。老师复习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1)根据教材的几大板块安排进行复习。
(2)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
(3)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1、复习时应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
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作为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可把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2、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质数和奇数的比较;合数和偶数的比较;质数和质因数;比和比例等。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求比值和化简比。
3、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要只顾单一的知识总复习,更重要的是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如解应用题时,同一道题,可以看成是工程问题,也可以看成是归一问题,还可以看成是比,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
有些应用题,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如工程问题和相遇问题中的部分习题,题目的类型不同,但解题的思路和分析方法是一样的。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4、把握住复习中的重难点。
我认为,小学毕业复习中的最难点是应用题,在复习中特别要多下工夫。对应用题的复习,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分类复习。
小学的应用题,按知识性分类,可以分为一般应用题、平均数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按解题方法可以分为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几类。复习时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复习,弄清各种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分类复习完后,还要进行各种应用题的整合训练,练习用不同的方法解应用题,使这部分知识彻底系统化。
(2)、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掌握得不好的一类或几类应用题加大力度训练,精心设计练习题,注意内容的层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把握好“会”、“熟”、“活”三个阶段,最后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九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运输蔬菜的情境,将口算除法的内容蕴含其中,十分自然地导出例1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20xx年月日。
1、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六、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七、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
九、教学方法:观察法、交流法、讨论法、指导法、讲解法等。
十、教学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十一、教学过程: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法。
4、如果不分小木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30÷3=360÷9=420÷7=。
(五)、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1、2小题。
十二、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3=20(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0÷3=200(箱)。
(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40÷3=80(箱)。
十三、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
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让学生会看日历,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在“看日历”的情境中,主要通过学生查阅日历上星期几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查阅日历的基本方法,即:找月份----找日期----找对应的星期几。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安排了“找一找”的活动内容,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日期。“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分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有很多的经验,通过填写各月份天数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发现各月天数的规律,再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看日历,并能从中找到我国一些重大节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
(2)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知识的情感,以及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看日历。
识记大月、小月。
年历、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猜谜语:桌上一本书,三百多来页,读完这本书,家家过新年。(谜底:日历)师:对,日历不仅可以帮我们看日期,还帮我们记录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回顾一些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播放课件)师:这里记录事件发生时用了那些时间单位呢?(年、月、日)其实年月日与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认识年、月、日
(2)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日历或附页1中的日历看看一年是12个月吗?
(3)认真观察20xx—20xx年的日历,看看每月的天数都一样吗?
(4)将20xx-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填在表格中,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说给你同伴听)
(5)交流汇报结果。
2、认识大月、小月
(1)介绍大月、小月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2月是个特殊月。
(2)请同学们说说每个年份中有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
(3)给表中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4)2月为什么不涂色?
(5)数一数: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各有几个?
3、记忆大月、小月师:同学们想想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将你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听。
(1)只记住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例:记住小月4、6、9、11月,不看2月,其余的月份都是大月。
(2)以7月和8月为分界点:7月前单月是大月,8月后双月是大月。
(3)介绍左拳记忆法。
4、应用巩固
(1)老师出月份,是大月的说红苹果,小月的说青苹果。
(2)下个月笑笑就要过生日了,你能告诉我笑笑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吗?
(3)同学们,你的生日是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再一次经历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推向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5、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1)从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
a,日历上共有()个月份,每个星期()天,今天是()月()日,星期()。
b,本月的第1天是星期(),最后一天是星期(),下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
c,国际儿童节是()月()日,星期()。
d,()月()日是教师节,星期()。
e,()月()日是国庆节,星期()。
(2)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重大节日?说给你的同学听听。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4)课件出示一些重大节日。
6、出示有关时间的谚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从年历中查找指定日期的能力,也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节日,同时提醒学生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
三、师归纳总结
1、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年、月、日里有很多的奥秘,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去探究,只要大家有一双数学眼睛就一定会收获数学学习的甜蜜果实。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一
电影院。(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经历估算的过程,会解释估算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电影院吗?电影院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电影院”来继续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板书课题:电影院)。
投影出示教材第36页的“电影院”情境图。
师:这幅情境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1.估算的方法。
师:通过观察,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电影院的座位够用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生1:我们知道看电影的共有500人,这个电影院的座位共有21排,每排可坐26人。
生2:电影院的座位够用,如果电影院的.座位仅有20排,那么电影院里就共有20×26=520(个)座位,520500,所以够用。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电影院里的座位想成20排,每排想成25个,共有20×25=500(个)座位,500=500,所以座位够用。
师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先估算出电影院的座位总数,然后把它与学生的总数进行比较。若学生总数等于或小于估算的座位总数,则坐得下;若学生总数大于估算的座位总数,则坐不下。
师:总结一下,座位总数是如何估算的呢?
生:估算时,把座位排数或每排可坐的人数(即每排座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十五的数,然后用“座位排数×每排座位数”求出座位总数的估值。
师小结:把已知的数据想成稍小一点儿的数据后,结果大于或等于要求的数据,那么原来数据的结果一定大于要求的数据。
2.计算方法。
师:那么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个电影院具体一共有多少个座位,那怎么列式呢?
生:把每排的26人×排数21就可以了。(师板书:26×21=)。
师:怎么算呢?
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生1:先算前20排共有520个座位,后面还有1排有26个座位,一共是546个座位。
20×26=520(个)1×26=26(个)520+26=546(个)。
生2:我是用上节课学到的列表的方法算的。(教师用投影仪演示列表法)。
生3:我是列竖式算的。
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师:太好了,你们的这三种方法都很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
师:用竖式的计算方法简便易学,大家一定要掌握。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2。
师:刚才我们通过估算知道了电影院的座位大致是多少。那这道题怎么估算呢?
学生和同伴讨论,师巡视辅导。
生1:我觉得应该比380多。我是这样估算的,我把12看成10,38×10得380。(师板书:38×10=380)。
生2:我觉得应该比480少。我把38看成是40,40×12得480。(师板书:40×12=480)。
师:大家看一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估算答案?
生:一个是取38的邻近的整数来估算,乘数变大了,所以得数比较大;一个是取12的邻近的整数来算,乘数变小了,所以得数比较小。
师总结:得数应该是在380和480之间。
师:我们用竖式算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学生板演。
小结:估算可以快速估出得数的大致范围。
三、师生归纳总结。
师: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吧。
生1: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生2: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这个计算方法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
板书设计。
电影院。
26×21=546(个)38×12=456(元)。
答:电影院有546个座位。答:买电影票需要456元。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二
学生已具备知识点是二年级已经会求两位数的近似数,已经学了几百几十加减加几百几十。.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教材习题。
提问:这里接近200的有几个数?其中最接近200的是哪个数?小结:估计时看实际情况,有时候是需要估到整百,有时候需要估到几百几十。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a、求准确数解答问题。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b、估算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c、阅读教材。
d、教材投影板书,师生一起进行书写格式的训练。
e、做一做。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196+226<441200226196+226<441200230小结:和例题比较,例题是尽管把数据难看小点,和还是大于441,所以座位不够。做一做是尽量把数据看大点做比较,结果和还是小于441,所以座位一定有多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生活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位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读写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含义。
2、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三、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直尺、练习卷。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来读几个以前学过的整数。(生读498、205、860,读完后贴在黑板上)。
(二)情境引入。
师:小明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逛超市,一起来看看吧!(出示88页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小数。
2、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小数有几部分组成?(3部分)哪3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怎样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指5。98)这个小数读作五点九八。一起来读一读。(生读两遍)。
师:(指0。85)这个小数读作什么?谁来领大家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然后其他学生一起跟读)。
师:(指2。60)把这个小数读给你的同伴听一听,然后把它的读法写一写,写的时候先把2。60抄下来,然后写读作什么。(实投)。
师:(498、205、860)谁给这些整数添上小数点把它变成小数?
师:(找3名同学都添上小数点,其他同学来读)一起读读这个小数。
4、写小数。
5、课中小结。
师:我们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也会读、写小数了,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6、小数的意义。
(1)(出示米尺)1分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指0。7米)如果以米作单位,小数点后面的7表示什么?(7分米)。
(2)教学厘米。
6、学生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师:0。1、0。3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1个)0。01、0。03、0。18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2个)。
师:像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的小数是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师:你们观察一下,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能写成一位小数?分数是多少的分数能写成两位小数?(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7、解决问题。
师:到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小数的知识了,你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呢?(课件出示:1米65厘米=米)我的身高用小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不错,老师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五)课后小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四
1.推导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在经历推导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抽象过程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现实性。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应用意识,增强自信心。
推导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会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同学摸一摸它们的面积。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二、探究新知。
1、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拿出课前研究单,先回顾昨天的研究,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小组汇报。
说一说你的发现。
(每人说一个,说完一个交流一个。)。
汇报的.时候讲清楚为什么一行摆6个小正方形能正好摆开,因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就是6个小格,宽是3厘米,所以放3行,一共放18个小正方形,就是18平方厘米。瓷砖的数量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看看。
课件出示。
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用小正方形铺,数格。
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用小正方形铺,数格。
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用小正方形铺,数格。
师:看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长×宽。
练一个,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所以,我们要先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那么他的面积就是长×宽=21平方厘米。
2.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当边长都相等时,也就是正方形的计算公式就是边长×边长。
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计算,验证。
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计算,验证。
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计算,验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8页练习题,计算三个图形的面积(说)。
3、判断。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
(2)长方形面积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3)一个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4、每人在卷子背面画一个长方形,画一个正方形(要取整厘米数的)请同桌互换,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里,让学生说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说说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帮助,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五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理解分数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等。
活动一:猜谜活动
(课件出示)八字下面藏把刀。(打一字)
出示课题:分一分
活动二:分东西。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可是只有一块饼,怎样才能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呢?每人分得多少?
出示“一半”。
活动三:创设表示一半的符号
1、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一半呢?试着在本子上画一画或写一写。
(学生创设一半)
2、汇报交流
活动四:认识1/2
1、师:老师是这样表示一半的。(板书:1/2)
2、介绍1/2。
活动五:涂一涂(涂出1/2)
1、师:那你能涂出下面图形的1/2吗?
(课件出示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3、师小结: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饼,还可以表示很多事物的一半。
活动六:认识其它分数
1、让学生说说一张正方形纸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2、动手试一试。
3、表示出你喜欢的分数。
4,展示学生的`作品。
活动七:认识分数
1、概括什么叫分数。
2、自学课本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交流。
活动八:生活中的分数
1、(出示几个国家的国旗)
师:这是老师收集到的几个国家的国旗,它们能让你想到了哪些分数?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汇报交流
活动九:课堂总结
活动十:拓展提升:
一个三角形,它是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那原来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呢?请你拼一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六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投影设备、邮票、口算卡等。
一、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
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
(1)12×324×216×340×7。
(2)150×2250×3160×2840×2。
注意:(1)回答结果时,语言表达要完整;
(2)抽选部分题,说说计算方法。
2、计算练习。
(1)38×14(2)47×25(3)65×34。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部分同学,检查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算理,格式。
二、专项练习。
1、课文第34页的第10题。
(1)请学生拿出语文书。
(2)打开指定的一页。
教师在课前选定4页,这时指定每一组打开其中的'一页。(一般来说,选出的页面字数较为接近。)。
(3)让学生先后估一估这一页有多少个字,再算一算。
要求:1)先独立完成;
2)小组中汇报,自己估算结果;
3)列出算式,计算。
4)小组校对结果。并对比估算结果,看看取值是否接近,如果误差太大,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4)汇报每一组的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会发现这里的每一页字数都比较接近。)。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使他们懂得因为排版规格一致。所以在同一本书中,每一页的字数相差不多。
2、课本第35页的第11题。
(1)出示情境图。
实物投影出示课本插图或直接打开课本。
(2)认真审视情境图。
请学生认真审视情境图,明白情境图的问题情境,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3)讨论。
每人一瓶,35人应该付多少钱,怎么算。(先算一瓶多少钱,再算35瓶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5)反馈、矫正。
3、课本第35页的第12题。
这是一道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4、课本第35页的第13、14、15题。
这类问题学生已经接触过,并已经掌握了,因此不存在难度,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只是第15题,可以请学生口头表达图中的问题情境,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是怎么列式计算的。
学生计算的方法可能有:
8×44;
8×9×4+8×8;
8×9×5-8;
8×(9×5-8);
8×(9×4+8)……。
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只要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激发求知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
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习。与“口算”书对应的练习。
五、板书设计(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质17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沟通旧知,建立联系。从树上摘苹果,课件出示苹果树图,看谁摘得最快?
600÷627÷3240÷8160÷43)99)37。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沟通旧知,建立联系自然引入本节内容。
2.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3.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生: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课?42÷2=。
4.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分小棒的方法,摆好42根小棒,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平均分成两份。出示图片:
生:口算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植树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树立起学好书学的信心。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探索竖式: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第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树立选择最优方法的意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形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p20做一做。
2、请你当小法官,别判错。
14221。
2)283)694)84。
2684。
890。
89。
00。
3、买作业本:小红去买了3本同样的作业本,一共花了3元6角,每本作业本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好的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同学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判断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