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以下小学教案范文,可以了解到一些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一
学生学习标点标记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本文恰恰提供了一个学习标点标记的范本,使学生能在轻松痛快的气氛中相识标点,明白用法,也切合今年段学生的认知纪律,于是根据课标对今年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事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的:
1、在痛快的情境中相识标点标记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教育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只有彼此合作才会有发展。
教学重点是理解每种标点符号说的话,体会其中的情感,同时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是为学服务的,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且学得轻松愉快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情景教学法,朗读体会法和巩固练习法,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以“看、说、读、想”为主要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说话能力。
依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谈话引出课题,师生对话后接着设疑,“这些标点符号原是亲密的一家人,可有一天却吵起来了,它们究竟在争吵什么呢?”由此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指向。”新课伊始激趣设疑,就是巧妙地给学生指明了思维的方向,会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学习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分析理解标点符号说的话,这一环节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出标点符号的话,边度边感悟,找出体现情感色彩的重点词,体会并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通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标点符号,拓宽学生的知识,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我预先计划的教学使命没有完成,我以为重要是自己时间掌握的欠好,没有做到该收就收、收放自若,读词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不该浪费时间,视察插图不是重点是为下面的读文及明白课文作铺垫应点到为止,学生讲第一段时我也没有实时往下引,有些拖泥带水。要是时间能有用掌握,讲堂会更紧凑,教学使命完成的会更好。
我知道二年的阅读课是阅读分析训练的开始,以往打仗到的都是小诗歌、小韵文居多,都是读读就可以了。而我本节教学便是想就低年级阅读探探路,但是我照旧觉得对孩子预计过高,没有训练直接这么放手去抓词抓句分析对于孩子来说仍有难度。上道的是少数学生,以是有一部门孩子有无从动手之感。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二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
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语言特征,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对联含义。
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妙趣,热爱祖国汉字。
二、基础知识。
1.生字:
顾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
顾客、惠顾、主顾。
悬挂,吊在空中:悬垂、悬吊、悬梯、悬梁刺股。
赐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
赐予、赐死、赏赐、恩赐。
2.会写的词语:顾客、悬挂、赏赐。
3.解词:
(1)文人墨客:泛指文人、文士。
(2)装束:穿着、打扮。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对联,其妙趣所在值得细细品味。
2.教学重点:
体会茶酒对联的妙趣所在。
3.教学难点:
体会茶酒对联的妙趣所在。
4.教学突破点:
体会对联的趣味所在,从而了解故事情节的妙趣。
四、教法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体会对联的妙处。
教学过程:
1.读课题质疑。
2.读文了解故事情节。
3.小组自学生字新词。
4.再读课文,找到文中所写“茶酒联”,体会其中趣味。
5.请你也为上联对下联。
6.课外拓展,收集整理有趣的对联,并讲讲其中有趣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茶酒联趣。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四
课题引起了我们的猜想:这是谁与谁的争吵?为什么事争吵?怎样争吵的?争吵的结果如何?这一件事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重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学法指导:
利用熟字带生字,或者在语言环境里识记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知识链接:
亚米契斯(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本课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这本书1886年一经出版,即在意大利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种文字的译本。
一、自主学习:
1、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
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
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
4、给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拼音。
()()()()()。
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
()()()()()。
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
5、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课堂小结。
1.学了课文,你喜欢文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四、课堂检测。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课文内容,知道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重点)。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难点)。
一、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画出父亲说的话,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二、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争吵过程中,看出我和克莱谛是怎样的人?
2.默读课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在文中画出争吵之后我的心情的词句。
(1)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2)我在争吵之后为什么后悔?又为什么不安呢?
(3)从争吵之后,我的心理活动中,你对克莱谛有了怎样的了解?
(4)我要认真的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3.小组内分角色读第九至第十三自然段。
(1)重点理解“挨”的意思,体会“我”觉得时间过的太慢的心情。
(2)找出克莱谛表情神态的词语。
()()这两个词说明了()。
4.齐读第十四自然段。
(1)文中,父亲对我的教育共出现了几次,用笔画出来。
(2)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课堂小结。
我学了这篇课文,懂得了()。
三、拓展延伸。
.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认识14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4、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教学重点:多种方法识记汉字,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三节。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认识一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老师出示标点符号认读。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朗读课题,提出思考问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老师的课文:这篇课文写的什么内容?
(二)学生简略回答问题,相互补充。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方设法解决。
2、一边读一遍画出二类生字。
四、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读二类生字。
2、分析一类生字:
考:上下考试考场考卷中考高考。
略:左右简略省略号忽略(字音)。
拄:左右形声字形近字:柱住注驻。
与手有关拄拐棍。
重:翘舍音多音字重要重视轻重。
弓:象形字弓箭拉弓弹弓。
引:左右引路指引引导。
芝:翘舍音,上下芝麻灵芝。
章;上中下文章章法规章章节。
指导书写生字。
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读课文:画出自然段。
七、作业:写生字。
第二节。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组词扩词,说话。
二、理解课文内容。
2、第1段:说说感叹号、小问号、小顿号长得什么样?
3、第2、3、4、5、6段:都谁发了言,怎样说的?
4、第7段: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谁发表了意见?
三、指导朗读对话(着急、轻视、骄傲)。
1、分角色朗读。
2、小组编课本剧。
四、想象拓展。
标点符号听了书的意见后,他们会怎样做。
作业:将课文内容将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节。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分角色读课文。
二、读一读。
文章反驳美妙蹦跳。
不可开交断断续续。
三、讨论:。
1、在书中找找有哪些标点符号?都长得什么样?叫什么?
2、不认识,想办法。
四、背一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半亩地大的水塘宛如一面镜子,天上的亮光和云彩的影子都清晰地照入镜子中。如果要问它为什么能够这样清亮,这是因为源头有清新流动的水不断流入的缘故。)。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感叹号感情强烈。
小问号引起思考。
省略号语句深奥。
句号最后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六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些调皮可爱的标点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吧!这些标点符号平时都是友好地相处在一起,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板书)标点符号的争吵(齐读课题)这些标点符号到底在吵些什么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听一听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有感情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由读一遍课文,并圈画生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三、研词析句,品读课文。
1、谁能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下面的句子并配有书中的插图。
感叹号拄着拐杖直跺脚,小问号竖起大耳朵,芝麻粒一样的小顿号急得又蹦又跳。
1)指生朗读这句话。
3)(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感叹号,————的小问号,————的小顿号。
(课件出示)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填空。
————的小逗号,————的小句号,————的省略号。
4)带上表情动作朗读这句话。
4、下面就让我们去听一听,它们为了一件什么事而争吵好吗?
1)自由读文章的2—6自然段。思考:
用直线画出每种标点符号说的话,并试着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思考,圈画。
3)它们为什么争吵呢?(学生汇报)下面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学生汇报标点符号说的话)同时(课件出示)这几段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读感叹号的发言,说说从它的话语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感叹号的名字,它的用法,它很骄傲)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呢?(学生汇报师利用课件把这些词语变种颜色:锣鼓敲、烈、重要)应该怎样读出感叹号强烈骄傲的语气呢?学生试读,指生读。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七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充满信心就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读书效果。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小结。
1、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你们注意过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
板书课题:6绿手指。
2、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
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4、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流利。
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5、学生自由发言。
6、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读生字。
7、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
反馈学习情况。各小组互相补充修改断意。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内进行评价。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段。
2、学习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
二、总结全文。
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养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
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小结:这为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在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
起初,家里人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家人为什么那样说?(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
此时,你认为老奶奶的佳人会说什么?
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的.种子寄给园艺所时,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老奶奶又怎么对他们说的?
你们说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
你能说说黑色的金盏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小结: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听写。
回顾课文主题。
5、朗读课文。
组内讨论学习,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反馈学习情况。
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谈感受。
6、有感而发,自由发言。
因为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而且连植物学专家都做不到,所以老奶奶家里人一致反对老奶奶做这件事。
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自由发言。
7、联系实际谈感受。
板书:
6、绿手指——好园丁——老奶奶。
——认定目标、坚持不。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八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标点符号的争吵》这篇课文是长春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版块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节拍明快的儿童诗。是根据金逸铭的《字典家里的辩论》改编的。这篇课文用极富想像的语言将种种标点标记拟人化,充实表现了儿童的意见意义性。诗中描写了标点标记间的辩论与对话,使儿童相识了种种标点标记的用法,同时也受到了教育:不要只夸巨细我私家在团体中的作用,应该连合起来,这样才气事半功倍。
学生学习标点标记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本文恰恰提供了一个学习标点标记的范本,使学生能在轻松痛快的气氛中相识标点,明白用法,也切合今年段学生的认知纪律,于是根据课标对今年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事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的:
1、在痛快的情境中相识标点标记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教育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只有彼此合作才会有发展。
教学重点是理解每种标点符号说的话,体会其中的情感,同时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是为学服务的,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且学得轻松愉快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情景教学法,朗读体会法和巩固练习法,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以“看、说、读、想”为主要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说话能力。
依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谈话引出课题,师生对话后接着设疑,“这些标点符号原是亲密的一家人,可有一天却吵起来了,它们究竟在争吵什么呢?”由此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指向。”新课伊始激趣设疑,就是巧妙地给学生指明了思维的方向,会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学习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分析理解标点符号说的话,这一环节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出标点符号的话,边度边感悟,找出体现情感色彩的重点词,体会并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通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标点符号,拓宽学生的知识,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我预先计划的教学使命没有完成,我以为重要是自己时间掌握的欠好,没有做到该收就收、收放自若,读词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不该浪费时间,视察插图不是重点是为下面的读文及明白课文作铺垫应点到为止,学生讲第一段时我也没有实时往下引,有些拖泥带水。要是时间能有用掌握,讲堂会更紧凑,教学使命完成的会更好。
我知道二年的阅读课是阅读分析训练的开始,以往打仗到的都是小诗歌、小韵文居多,都是读读就可以了。而我本节教学便是想就低年级阅读探探路,但是我照旧觉得对孩子预计过高,没有训练直接这么放手去抓词抓句分析对于孩子来说仍有难度。上道的是少数学生,以是有一部门孩子有无从动手之感。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九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些调皮可爱的标点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吧!这些标点符号平时都是友好地相处在一起,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板书)标点符号的争吵(齐读课题)这些标点符号到底在吵些什么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听一听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有感情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由读一遍课文,并圈画生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三、研词析句,品读课文。
1、谁能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下面的句子并配有书中的插图。
感叹号拄着拐杖直跺脚,小问号竖起大耳朵,芝麻粒一样的小顿号急得又蹦又跳。
1)指生朗读这句话。
3)(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感叹号,————的小问号,————的小顿号。
(课件出示)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填空。
————的小逗号,————的小句号,————的省略号。
4)带上表情动作朗读这句话。
4、下面就让我们去听一听,它们为了一件什么事而争吵好吗?
1)自由读文章的2—6自然段。思考:
用直线画出每种标点符号说的话,并试着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思考,圈画。
3)它们为什么争吵呢?(学生汇报)下面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学生汇报标点符号说的话)同时(课件出示)这几段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读感叹号的发言,说说从它的话语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感叹号的名字,它的用法,它很骄傲)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呢?(学生汇报师利用课件把这些词语变种颜色:锣鼓敲、烈、重要)应该怎样读出感叹号强烈骄傲的语气呢?学生试读,指生读。
听了感叹号的发言其它标点符号同意吗?请你代表小问号发言。(指生读小问号的话)从它的发言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学生汇报师利用课件把这些词语变种颜色:不服气、连忙、哼、怎么能)请同学们再次出声读这句话,体会小句号当时的神情和心理。
听了感叹号和小问号的发言谁不干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呢?(指生读这段话)“反驳”是什么意思呢?(说出自己的理由,否定别人的意见)从它们的发言中你知道了什么?确实,如果没有了它们,那么句子将变得太长了,一口气也读不完呀!下面谁愿意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
学问最深的省略号又说话了,听老师读。从这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省略号的样子,省略号很深奥)。
最后让我们齐读句号的总结发言。你能用“只有.......才”说一句话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每种标点符号说话时的语气。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带上表情与动作。
5、那么,它们到底谁最重要呢?让我们听听书是怎样说的。指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述:是呀,它们都很重要,各有各的作用,缺一不可,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但是如果离开了句子,段落和文章,它们就失去了具体的意义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在集体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集体你的力量就会很小。
三巩固识字。
开火车游戏:师点字,生开火车读。
四、拓展延伸,扩大积累。
1、除了书中的标点符号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学生汇报)。
五总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小结:希望同学们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我们写文章时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评《妈妈的爱》。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人与集体的关系.
重点:学习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难点:学习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教具:图片。
学具:字卡。
相关知识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教学突破点:生字的字音字形。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朗读儿歌,这么多的标点符号你们喜欢吗?让我们把它们请到教室里,书本里,我们一起来看书。
二、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范读课文。
2、练习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学习认识的生字。
出示生字。
2、学习学会的生字。
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拴、芝、重、引、考”学习“略”
读一读省略号说的话。
学习“章”
出示字谜“早上站立”
读第6自然段。
四、总结:你学会了什么?
特色作业设计:
区别字组词略()拄()芝()。
胳()住()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重、考、弓、引”
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1、读一读。
指名读。
你有不懂的词语吗?
你用什么方法弄懂它?
2、讨论。
我们在书中找一找都有哪些标点符号,看看它们都有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3、背一背。
五、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特色作业设计:
1、今天的空气真新鲜。
2、哇好大一棵树。
3、春天来花园里的花开放了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板书设计:
标点符号的争吵。
思考引人入胜不可开交反驳敲锣打鼓连蹦带跳断章取义断断续续。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纠正平时标点符号使用和书写中的不规范行为。
2、熟悉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3、掌握易错标点符号(引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
六种符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冒号和引号的用法。
教学准备:
生字格磁贴。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标点符号。
1、课件出示一段乱用标点的话,学生默读,说感受。
今天放学一回到家妈妈就走上来和小明聊天妈妈问小明昨天的语文测试考了多少分我考了90分全班第二呢小明骄傲地说儿子真棒妈妈摸着小明的头说不过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哦。
2、引入郭沫若的话,学生读。
3、不管是从生活经验中还是大文豪的话中,我们都能感觉到标点符号在我们表达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标点符号,一起去感受小小的标点符号中所蕴藏的无穷奥妙!
二、练写,规范书写标点符号。
1、学生在练习纸上练写,指名6名同学上台书写。
2、全班交流、评价,明确不同标点在田字格的位置。
(1)逗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2)句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3)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4)感叹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边。
(5)冒号(:)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6)引号(“”)前后引号各占一格,前引号写在右半格,后引号写在左半格。
过渡:对于标点符号,我们不仅要认识它,能正确地书写它,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会使用它。下面,我们就以“过关”的形式去检查同学们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
三、练讲,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第一关:课件出示,指名读。教师:这句该填什么标点?为什么?(4分)。
1、一天爸爸给我带回一只白鸽。
2、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总结:逗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感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第二关: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加什么标点?(5分)。
1、你会做这道题了吗。
2、不努力学习,难道能取得好成绩吗。
3、这是怎么回事呢哦,我明白了。
总结:第一句叫疑问句,第二句叫反问句,第三句叫设问句,因为都是表示问的语气,所以都要用问号。
第三关:读读下面三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5分)。
1、为什么只摘花瓣我轻轻地问。
2、她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摘整朵花。
3、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小女孩含着泪花说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
小结:a.提示语位置不同,加的标点也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划出提示语。b.学生说(要说出理由),教师加标点。(1)提示语在前,冒号加引号。(2)提示语在中间,把对话分成了两段,前面一段对话用引号,后面一段用引号,中间加逗号。(3)提示语在后,前面用引号,后面用句号。
小结方法:给对话加标点时,首先干什么?(好好读读这个句子)然后呢?(打提示语,看看在句子中的位置)最后加上正确的标点。
板书:读读句子找提示语加上标点。
第四关: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今天放学一回到家妈妈就走上来和小明聊天。
妈妈说小明,你昨天的语文测试考了多少分。
考了90分,全班第二呢小明骄傲地说。
儿子真棒妈妈摸着小明的头说不过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哦。
四、读记儿歌,牢记标点符号。
五、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你还有哪些困惑或不懂的呢?
板书设计:
:“”
读读句子。
找提示语。
加上标点。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二
三,教学准备六、课时安排七、方式、手段。
知识与技能: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塞下曲》中将军的形象。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1、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1、真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已混点:《塞下曲》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找资料。1课时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四、教学过程。
纶没棱词义重点:草惊风夜引弓平明白羽等(2)开火车读诗歌,达到熟读能够背诵的地步。3、听老师范读,体会情感。4、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写了西汉飞将军李广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深入探讨,挖掘主题。(。(10三、深入探讨,挖掘主题。(10分)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利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自己总结一下诗意。)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研讨。a、说说诗句的意思。你认为每句诗中的关键词是谁?能起到什么作用?b、找出文中最能表现将军力气大、勇武的诗句,谈一谈理解。把握情感,全班朗读。(。(10四、把握情感,全班朗读。(10分)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做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生讲故事,教师鼓励要声情并茂。师: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师生合作。迁移运用,内化积累(五、迁移运用,内化积累(5分)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的飞将军李广现在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特别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说出最想说的话。师: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引导发现,尝试创作。(。(5六、引导发现,尝试创作。(5分)同学们,喜欢这首古诗吗?其实,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还有第3首“月黑雁飞高”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们积累在采蜜集里,或者是办一张精美的手抄报,然后一起来展览!
《塞下曲》借西汉飞将军李广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射箭的场面,赞美了戍边名将的勇武。
板书设计。
《塞下曲》唐代诗人卢纶汉代飞将军李广。
达标测试。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三
1、我们一起生活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肯定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走进一对好朋友争吵的故事,去体会一下他们争吵之中的感受和争吵过后的启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课题质疑,预设学生提问: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
过渡:那就让我们赶快去带着问题去读读课文吧。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2、课文很长,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很有耐心。读着读着,你觉得哪一自然段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吗?指名学生选择难度段读。
预设:第1、3、5、7、9自然段。
随机正音:嫉妒、胳膊肘、挨、服侍、哼、线缝。
随机指导词义:(1)胳膊肘:摸摸自己的胳膊肘,同学们在上课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胳膊肘放好,特别是在写字的时候,胳膊肘动来动去会影响别人哦。(2)戒尺:请学生谈谈什么叫戒尺,教师补充。
3、读了课文,相信同学们对课文中争吵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了。谁来说说?
(1)谁和谁争吵?谁来叫叫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克莱谛”、“安利柯”,一起叫叫他们的名字。
(2)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由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
(3)争吵后怎么样了?学生大致说意思。师在课题“争吵”下画箭头并板书:重归于好。
过渡:咱们现在就去克莱谛和安利柯的吵架现场,读读他们为什么吵架?
三、研读“争吵经过”
1、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你认为“我”和克莱谛吵架谁对谁不对?
2、学生反馈后出示句子。
(1)他只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指名读,读出克莱谛的歉意,主动认错的语气。
(2)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自由读,你读出了“我”的什么心情来?
指名读,教师用评价语指导学生读出“我”嫉妒、生气的语气。
看来,克莱谛得奖,安利柯并不是无所谓的,而是非常——生:嫉妒他。
师:所以我想报复他。——引读“过了一会儿……”
(3)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指名读,读好克莱谛生气的语气。
过渡:两个好朋友就这样你生我的气,我生你的气,各不相理,多么可惜呀!不过,我们可别急,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和好),在哪几自然段?我们赶快去读读。
四、研读写“克莱谛”的句子。
1、默读9-13自然段。想想谁使得他们和好如初,又成了好朋友。
2、指名分角色读对话。反馈:是克莱谛主动与“我”和好,表现出了友好、宽容的品德。
3、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
反馈出示句子:
“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
再议,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指名读好克莱谛的友好和宽容。
4、克莱谛在放学路上主动表示友好,那么在他们争吵后,克莱谛在课堂上还有什么表现?
出示: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1)“瞟”是用眼睛怎样看?我们也用眼睛瞟瞟自己的同桌。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膘。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膘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3)他这样的眼神,这样的话,他心里想什么呢?
小结板书:宽容友好。
5、联系上文读读,克莱谛的好还表现在哪里?
(1)克莱谛是个好人: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
(2)克莱谛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他勤劳、善良、孝顺、懂事、宽容,怪不得父亲说克莱谛是——高尚的。
小结:正是克莱谛这么一个高尚的好人,能够宽容友善地对待同学同学,所以他们才重归于好,但是他们的重归于好,安利柯也表现出他自己的特点,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五、写字指导。
1、范写“缘”、“承”
2、学生各写一个。
3、布置学生回家多写几次。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四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争吵,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理清顺序)。
3.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采取指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
4.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五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嫉妒、缘故、诚心诚意、预防、毕竟、不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一旦发生矛盾应该知错认错,主动请求对方原谅,相互宽容,和好如初。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1、提出课前预习要求: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2、媒体资源:教学演示课件《争吵》。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天同学们在一块儿学习、游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样处理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的两个同学是怎样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的。齐读课题《争吵》。
二、学习课文探究体验。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板书:安利柯和克莱谛)。
b)他们为什么争吵?(板书:弄脏本子)。
c)怎样争吵?
“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谛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谛,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谛得奖引起的。)。
“我”嫉妒后是怎么做的?(报复)。
“我”的报复使克莱蒂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试着。
来读读“你这是故意的!”这句话。(讨论中板书:,无意,故意)。
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相信大。
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d)争吵后怎么样了?
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读5—8自然段:
(l)用“——”画出争吵后我的表现的句子。
我的表现:
不安:我觉得不安,气也全消了。
后悔: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矛盾: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2)用曲线画出争吵后克莱谛的表现的句子。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我在外面等着你!”
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从悲哀的眼神,你体会到克莱谛心情怎样?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此时他们在想什么?俩人想的一样吗?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讨论交流)。
读9—13自然段:
“终于挨到放学”为什么是“挨”?从中体会到什么?
挨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独自走在街上,克莱谛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找出来读一读。
(3)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三、变式质疑深入体验。
当父亲知道整个事情时,父亲的表现怎样?从文中标出来读一读。
(1)父亲为什么把戒尺折成两段,扔向墙角?
(2)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扩展延伸。
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喜欢他什么?
五、作业。
联系你平常的生活,写一件和同学发生过的事情。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六
正音:争和吵都是翘舌音,争是后鼻音的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2.你知道什么是争吵吗?你和他人有过争吵吗?(联系生活说一说)。
3.质疑:争吵作为一个故事,一篇文章的题目,你想从中了解哪些内容?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板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标上小节号,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集中识字读词。
出示词语:嫉妒胳膊肘骂人哼服侍承认缘故原谅瞟防御戒尺高尚。
跟着老师来读读这些词语。
同桌相互读读这些词语。
这些词语比较集中在文章的1、5、14自然段中。(出示)练习读一读,将词语读准确、将句子读通顺。指名生读。
3.概括课文的大致内容。
自己再将这三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回忆故事的内容,你能回答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吗?
提示: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
那么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把内容简单地和大家说说吗?(课文讲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事。告诉我们要宽容、知错就改。)。
三、分段感悟课文。
(一)学习1-4自然段。
如果学生之前提到嫉妒:刚才有同学提到我和克莱谛吵架除了弄脏本子,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嫉妒克莱谛。接下嫉妒是什么意思?那么请同学自由地朗读1-4自然段,来说说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原因的。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嫉妒:刚才同学们提到了我和克莱谛争吵的原因。那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除了弄脏了本子这个原因,还有什么也是争吵的原因。找到一个关键词。
(嫉妒)嫉妒是什么意思?(因为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好就心怀怨恨。这里指我对克莱谛得奖而心怀怨恨。)。
找得好!可为什么这也是原因之一,你能画出1-4段中的相关语句来说一说吗?
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
(这里的“并不是因为嫉妒他”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越是说不是,越是否认越是让人感觉到“我”不满。)。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我想报复他。
(“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我认为克莱谛的笑是在笑话我没有得奖。于是我就报复他了。其实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谛引起的。)。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小结:同学们找得很好,说得也很好。这些句子让我们十分清楚地了解了人物内心的想法。像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被称为是“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其实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还可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上去揣摩、思考。来,我们来当当心理医生,默读1-4自然段,找出描写克莱谛的语句,来想想克莱谛当时的心理。
可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你这是故意的!”他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给老师看见了,可莱谛就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你!”
(二)学习5-8自然段。
过渡:争吵后,看到“克莱谛”的表现后,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自由朗读5-8自然段,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不安)不安什么?(下课后……或者就此失去一个好朋友。)。
(后悔)后悔什么?(后悔不应该嫉妒克莱谛,报复克莱谛……)。
再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说说我还在后悔什么?
(1.可莱谛是个很好的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的时候,他帮助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
(2.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多好啊!)。
是啊,我后悔了,这都是嫉妒惹的祸。
可我有去承认错误吗?再找找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但是要我去向他承认错误,我却觉得太丢脸。我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却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
找得好!第五自然段都在描写我的心理活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体会人物矛盾的内心世界。
2生先说到:我心想:“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原来我很生气,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恨不得打一架,怎么现在却只防御不还手了呢?(可我心里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这里说到要是自己错了只防御不还手。那么我是怎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你们再读读5-8自然段。
2生之前没说到:还有没有表现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再找一找。(生找)是的我知道自己错了打定主意只防御不还手。
可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但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目字旁和眼睛的动作有关,你也来瞟一瞟你的同桌。你觉得瞟是什么意思?(瞟是斜着眼睛看)。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克莱谛应该愤怒吗?可为什么他的眼里没有愤怒只有悲哀。他在想什么?(不想朋友变成敌人,他觉得自己很委屈。已经不生我的气了,原谅我了。)你觉得克莱谛怎么样?(宽容、善良。)。
是的克莱谛是那么宽容善良,那么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七自然段。看看学习提示,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他们两人都说了同样的话,但是意思一样吗?(克莱谛想要重归于好,我想着防御。)。
当然我们知道结果是两人重归于好了,那么学到这里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些什么呢?(“我”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克莱谛宽容、善良等)。
小结:其实生活中总是不能避免地和朋友、同学发生冲突、闹闹矛盾。我们应该多思考,怎样面对冲突、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就像文中的克莱谛那样他的宽容维护了朋友间的友情。
习作小卡片:这篇文章选自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中,文章心理活动的描写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学习大作家的写作手法,也来写写自己面对某一件事时的心理活动。
例如:考试时遇到一个词一下子想不起来时,我想到……。
上课开小差,被老师点名了之后,我想到……。
得奖了之后,我想起……。
去做某一件事前,对自己加油打气却又害怕失败的心理。
教学思路:整体感知课文时,用课题质疑的办法,自己提出问题,我将他们的问题进行梳理,写到黑板上,再让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争吵的结果?然后学生自主读书,并通过交流、讨论,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在学生交流前,我将课文中带有较多生字的重点段落出示,既在具体语段中学习字词,又帮助学生疏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都能够很轻松地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教参中提到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学生交流讨论的着力点放在揣摩和体会文中人物的这些心理变化。这一点,同《检阅》一课有相似之处。
课文较详细地描写了“我”与克莱谛吵架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吵架后的矛盾心情:当我被克莱谛碰了胳膊肘时,我“火”了,在嫉妒的催化下,产生了报复的念头;“我”与克莱谛吵架后,觉得很不安、很后悔,后悔自己骂了克莱谛,觉得不应该做对不起他的事;心里很想向克莱谛承认错误,又觉得太丢人;心里暗暗说向他认错,可嘴里又说不出请他原谅。
于是在教学时便将人物的心理活动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让学生找寻“我”心理活动的句子进行体会。同时指导学生找寻克莱谛动作、语言、语气、神态等句子来体会克莱谛的内心活动。而教学争吵的原因时,我尽量让生读文,找到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抓住嫉妒一词,让生了解争吵的深层原因。在教学争吵后的发展时,让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不安、后悔,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的心理变化。也让生抓住不安、后悔这两个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同样在体会克莱谛的心理活动时仍抓住他的动作“瞟”,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根据课文提示抓住克莱谛的语言和“我”的进行对比体会。
以上的教学设计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存在很多的不足。而在教学时由于我的疏于引导,使得教学达不到我的理想。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课文是我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面对凶残的敌人英勇不屈、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激发学生对刘胡兰的崇敬之情。
2、继续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比喻句和*同志的题词。
3、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结合上下理解难句。
教学难点:
1、理解比喻句“刘胡兰像像钢铁成似的,一点也不动摇。”
2、理解*同志为刘胡兰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用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方法来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刘胡兰。
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记下懂的内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有几句话?第句讲了什么?
2、“阴沉沉”、“寒风”是什么意思?环境描写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3、第一自然段应用什么语气读?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想想敌人对刘胡兰采用了哪些手段?
在敌人面前刘胡兰是怎样说的的,怎样做的?
2、分组讨论:
联系上文,理解“刘地像钢铁铸似的,一点也不动摇。”
3、看第一幅插图,画面上反映了刘胡兰怎样的英雄形象?
4、指导有语气地朗读。
5、小结学不:二读标句子;二读抓重点语语,理解句子,三读有语气。
四、自学第三自然段。
1、(投影)默读思考:
(1)敌人又采取了什么手段?
(2)面对残暴的敌人,刘胡兰怎样与敌人进行斗争?
(3)刘胡兰的这些举动说明了什么。
2、看第二幅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练习有语气朗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思考:“生”、“伟大”、“光荣”什么意思?
2、联系各段的内容,谈谈对毛主席为刘胡兰亲笔写的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理解。
3、练习有语气朗读。
五、小结全文。
六、齐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八
“故事大意我们已经了解,可要想更深入了解这两位意大利朋友,我们就要先学习生字词。”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你的手举得真高,了不起,老师请你来。”
“女老师带得真好,老师还想请位男同学当当男老师。”
“哪组最自信,愿意开火车来读读。”(去拼音)。
全班齐读两遍。
“谁能说出‘嫉妒’的反义词是什么?”(宽容)“高尚、诚心诚意。”
出示本课生字。
“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能给它组词吗?”
师范写难写易错字。
练一练:
“将自己认为难写、容易写错的字每个在抄写本上练一遍。”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十九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你与好朋友发生过矛盾吗?当发生矛盾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呢?孩子们,想与你的同学更好的相处吗?想与好朋友的永远友好吗?那么,老师就要向大家介绍这篇课文《争吵》。学过之后,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请大家翻开课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习28课《争吵》(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谁与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的问题提得非常不错,想知道答案吗?老师也想知道答案,那么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认识了一对好朋友了吗?他们是谁?(克莱谛、安利柯)。
三、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1、学习1——4自然段,初步感受人物特点。用调查表的形式完成。
调查时间:调查人:
要求:仔细阅读课文1——4自然段,以小组为合作团体,快速完成表格。
2、反馈交流。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他们的情况了解比较深刻,那么他们争吵的结果是怎样的?(和好如初)。
四、探究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
出示问题:那争吵之后是什么使他们又和好的呢?
1、探计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要重点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着重研究我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克莱谛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体会“我”和克莱谛的表现。
3、呈现学习结果,综全训练提高。(从中进行朗读训练,并做到适时的评价)。
4、出示调查表: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看法?
5、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一对好朋友,你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五、圆满结局,感情升华。
过渡:安利柯和克莱谛还是好朋友,回到家,安利柯向他的的爸爸讲起了这件事,爸爸是怎么做的?齐读最一段父亲说的话“既然你知道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理解时联第实际,明确犯了错误就应该主动认错,二是联系上下文,“我”所想的克莱谛所做的事来体会克莱谛的高尚。
四、拓展练习:
将来,你们长大了,成了爸爸妈妈的时候,将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像安利柯的爸爸那样)。
五、从《争吵》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同学之间不应该斤斤计较,朋友之间不能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友谊,我们要宽容别人的缺点。)。
六、总结:
七、作业布置:
联系你平常的生活,写一件和同学发生过的事情。
板书设计:
争吵?
安利柯克莱谛。
(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二十
1、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横祸非常的开心,当然难免也会有磕磕碰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争吵的课文(板书,齐读),看到这个课题你又哪些疑问?(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二十一
2、再读课文,回顾我和克莱蒂各自有升么不同的表现?在课文中作一下标记。
点拨哪好?以便积累。
3、把你认为挺好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语句积累下来。
4、作者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一件争吵的小事写的那么生动,那么,我们在写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抓住这些方面来写。
5、仿写:出示:今天上第三节可是,我们班进行了数学考试。考试结束后,老师拿着卷子一脸严肃的走出了教室...(接下来,大家都是怎么表现的呢?)。
6、扩词。
7、形近字组词。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二十二
一、启发谈话:
1、老师出示标点符号认读。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朗读课题,提出思考问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老师的课文:这篇课文写的什么内容?
(二)学生简略回答问题,相互补充。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方设法解决。
2、一边读一遍画出二类生字。
四、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读二类生字。
2、分析一类生字:
考:上下考试考场考卷中考高考。
略:左右简略省略号忽略(字音)。
拄:左右形声字形近字:柱住注驻。
与手有关拄拐棍。
重:翘舍音多音字重要重视轻重。
弓:象形字弓箭拉弓弹弓。
引:左右引路指引引导。
芝:翘舍音,上下芝麻灵芝。
章;上中下文章章法规章章节。
指导书写生字。
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读课文:画出自然段。
七、作业:写生字。
第二节。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组词扩词,说话。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想象都哪些标点符号进行争吵?
2、第1段:说说感叹号、小问号、小顿号长得什么样?
3、第2、3、4、5、6段:都谁发了言,怎样说的?
4、第7段: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谁发表了意见?
三、指导朗读对话(着急、轻视、骄傲)。
1、分角色朗读。
2、小组编课本剧。
四、想象拓展。
标点符号听了书的意见后,他们会怎样做。
作业:将课文内容将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节。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分角色读课文。
二、读一读。
文章反驳美妙蹦跳。
不可开交断断续续。
三、讨论:。
1、在书中找找有哪些标点符号?都长得什么样?叫什么?
2、不认识,想办法。
3、说说你与标点符号的故事。
四、背一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半亩地大的水塘宛如一面镜子,天上的亮光和云彩的影子都清晰地照入镜子中。如果要问它为什么能够这样清亮,这是因为源头有清新流动的水不断流入的缘故。)。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感叹号感情强烈。
小问号引起思考。
标点符号的争吵小逗号把句子断??
省略号语句深奥。
句号最后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争吵(专业23篇)篇二十三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一、谈话导入,交流入题。
1.谈话揭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与别人争吵过吗?
2.由争吵指向课文内容:文中的“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呢?
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1.问题引领:“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
2.学生读课文,进行初读检查后再次思考上面的问题。
三、想象情景,体会内心。
1.争吵时“我”和克莱谛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自读画出相关的词和句。
3.“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错了?从文中的词和句上体会“我”心里的变化;
4.父亲话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全课。
1.补充“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教育学生要有大度的胸怀,要知道友谊的来之不易。
2.总结课文,结束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