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领导,良好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下面是一些公司总结的成功之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一
为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增强其领导安全生产能力,促进我矿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培训制度。
1、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实行内部培训及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2、我矿每年对管理人员每年集中培训两次,上半年1次,下半年一次,培训地点为大培训教室,分上下午进行,上午8:30—12:00,下午3:30—17:30,具体由培训科协调组织。
3、授课分为四个组,安全管理组由分管安全的副矿长负责,标准化、一通三防组由总工程师负责,机电运输组由机电工程师负责,经营、财务、基本专业组由分管经营的会计负责。
4、授课的内容由相应的负责人准备,要求全面、综合,符合实际。
5、各级管理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培训,无故不到者,罚款50元/次。不迟到、早退,否则罚款20元。
6、参加培训的人员认真听讲,做好记录,培训后考试不及格者除补考外,另罚款50元,对年度学习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降职、免职的处理。
7、因工作或任职的需要外出学习、培训的人员由矿长确定,并依照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8、外出学习、培训的人员,在培训学习期间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回矿后,按我矿的安排举办讲座等,传授所学知识。
9、派外培训的人员,若考试不合格,回矿后,所有费用自负,不给予报销。返矿后,应将有关证书、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复印件交办公室,以便归档备查。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二
根据物业管理思想,为打造物业管理精品,对员工上岗进行工作培训。
培训对象。
新员工、部门经理以下在职员工。
新员工上岗培训。
1.新员工上岗培训期为30天。
2.培训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知识,物业管理流程,物业管理服务理念,专业服务技能与技巧,应急工作处理程序,军事化训练等。
1.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不定期地安排当事人(指在职职工)参加专题培训。
2.每位在职员工每月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工作培训:组织员工座谈会,交流事件处理技巧及与业主沟通的经验。
在职循环培训的考核办法。
在实际工作当中,以业主的投诉率和员工违章的行为作为评价员工工作的基础,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淘汰不合格的.员工,吸收优秀的新员工,从而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三
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4、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7、电梯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扣除当月奖金。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四
为了不断提高岗位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学习型企业,培养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特制定以下《班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对班组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努力提高其理论和技术水平,做学习型员工。严格按照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工作有力度,实现培训学习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原则。
1、工段长负责对班组长与班员的培训。
2、班组长负责对班员的培训与组织学习。并负责制定班组成员的集体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监督和跟踪学习活动的成效。
1、培训与组织学习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
2、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与不断创新精神等必要的一些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
3、培训员工对工艺流程的熟知,生产原理和设备原理的了解。让其明白“一清二熟三会四懂四过硬”。
一清:工艺流程清;。
二熟:生产原理熟、工艺条件熟;。
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四懂:懂结构、懂结构、懂用途、懂性能;。
四过硬:操作控制过硬,产品质量过硬,设备使用过硬,维护保养过硬。
4、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前要对岗位员工进行认真的培训与学习。
5、对新进员工、复工人员、转岗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再培训教育。
1、结合具体操作与生产现场,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培训与教育。
2、集体组织学习,以授课的形式讲解培训。
3、经常性地考试,以考促学,以考试为依托的培训与学习。
4、确立主题、难题、新课题,以讨论的形式培训与学习。
5、要求员工自学,根据自学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统一辅导培训与学习。
培训时间为每月一次,利用周一安全活动日与休班时间进行,原则上要求不影响正常的工作进行。
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着眼于学习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着眼于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对公司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2、在一般情况下,集体培训学习的时间班组组织在休班时进行,采取专工与工段长讲解、集体讨论的形式。集体学习做到时间、内容、人员、计划、组织的落实。
3、树立“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思想观念,结合操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实现学习目标。
4、按照分厂与公司要求,积极参加分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讲座和培训班。
5、正确处理休息与培训的时间安排与布置,原则上是大倒班时安排培训一次。
6、做好详细的培训记录。
1、对每次培训完后,都要进行考核工作,并对员工的成绩纳入当月的绩效考核中。
2、成绩优异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或进行再教育。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五
第一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创新意识和开拓思想,应做到:。
1.不断开拓,勇于创新;。
2.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创新意识:。
1.经营理念上的不断创新;。
2.新产品的不断引进和开发;。
3.不断开拓新市场;。
4.不断开拓新领域。
第三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着重培养的优良品质:。
1.爱心、责任心、使命感;。
2.独立经营的态度;。
3.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
4.诚实、守信的经营方针;。
5.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
第四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须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目的。
第五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新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及时迎合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第六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并根据市场变化确定公司营销基本策略:。
1.确定研究主题,决定研究的目标;。
2.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3.对竞争对手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
4.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确定营销策略。
第七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是:。
1.明确公司的基本战略目标和基本经营方针;。
3.培训相应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八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应坚持:。
1.支持下属,理解下属,为下属的发展创造合理的空间;。
2.合理安排,使下属有公平感;。
3.真诚守信;。
4.发布命令或进行指导时要善于思考。
第九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1.具备相关工作的知识技能;。
2.熟练掌握本公司的管理方法;。
3.熟练掌握教育培训技巧;。
4.努力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高尚人格。
第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1.计划能力。
(1)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方针;。
(2)掌握相关事实;。
(3)以科学规范的方式从事调查;。
(4)拟定实葬方案。
2.组织能为。
(1)分析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方针;。
(2)分析并决定职务内容;。
(3)设置机构,制订组织图表;。
(4)选任下属人员。
3.控制能力。
(1)执行制订的客观标准和规范;。
(2)严格实施标准,及时向上级反馈。
第十一条中层管理人员应采用下列指示的方法:。
1.口头指示。
(1)条理清楚,切合主题,思想明确;。
(2)确定实行的时间、期限、场所等;。
(3)保证传达明确性;。
(4)明确注意事项;。
(5)回答问题有耐心。
2.书面指示。
(1)明确标明目标,逐条例举;。
(2)明确要注意的问题;。
(3)必要时用口头命令补充;。
(4)检查命令的执行程度。
第十二条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指示的要求:。
1.整理指示相关内容;。
2.严格遵循贯彻程序;。
3.确认下属已彻底理解指示;。
4.使下属乐于接受指示,并改进他们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中层管理人员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
1.乐于接受批评和建议;。
2.善于合作;。
3.不越权行事;。
4.不得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第十四条中层管理人员接见下属的要求如下:。
1.选择适当的场所,以亲切的态度使下属放松;。
2.涉及私人问题时确保为下属保密;。
3.留心倾听,适当询问,使下属无所不谈;。
4.应注意不要轻易承诺。
第十五条中层管理人员为维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应注意:。
1.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尊重下属的人格;。
2.把握工作人员的共同心理和需要;。
3.公平对待下属,不偏不倚;。
4.培养下属的工作称极性,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他们正确的意见保留;。
5.妥善解决下属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六条中层管理人员配置人力时应注意:。
1.根据每位员工的知识、能力安排合适的职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有效地实施训练,增强下属的工作能力。
第十七条中层管理人员对待下属时应注意:。
1.不要对下属抱有成见和偏见。
2.不以个人偏好衡量别人。
3.冷静观察实际工作情况,不要使下属产生受人监视的感觉。
4.利用日常的接触、面谈、调查,多从侧面了解下属;严守下属的秘密;公私分明。
第十八条中层管理人员发挥下属积极性应注意:。
1.适时对员工加以称赞,即使是细微行为也不要忽视;同时不可以忽视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下属。
2.授予下属权责后,不要做不必要的干涉,同时尽可能以商量的口气而不是下命令的方式分派工作。
3.鼓励下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诚心接受,尊重下属的意见。
4.鼓励并尊重下属的研究、发明,培养其创造性。
5.使下属充分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产生荣誉心。
第十九条中层管理人员批评下属时应注意:。
1.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冷静,避免冲动;。
2.在适当的场所,最好是无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3.适可而止,不可无端地讽刺,一味指责;。
4.不要拐弯抹角,要举出事实;。
5.寓激励于批评中。
第二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培养后备人选时应注意:。
1.考察后备人选的判断力;。
2.考察后备人选的独立行动能力;。
3.培养后备雄的协调、沟通勤,。
4.培养后备人选的分析能力;。
5.提高代理人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第二十一条基层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公司实际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他们与公司内部各级的关系是:。
1.和上级的关系—辅助上级;。
2.和下级的关系—指挥监督下属;。
3.横向关系—与各部门同事互助协作。
第二十二条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有:。
1.按预定工作进度、程序组织生产;。
2.保证产品的质量;。
3.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十三条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职责有:。
1.向新员工解释公司有关政策、传授工作技术,指导新员工工作;。
2.培训下属使其有晋升机会;。
3.培训后补人员;。
4.其他教育培训职责。
第二十四条基层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应注意:。
1.对下关系:进行家庭调查;举行聚会、郊游;为下属排忧解难。
2.对上关系:反映员工意见,听取上级要求,报告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3.横向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
4.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
第二十五条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有:。
1.、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
2.组织协调能力;。
3.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4.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
第二十六条基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种类:。
1.后备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4.调职、晋升教育培训。
第二十七条考核管理基层人员教育培训应注意:。
1.出勤率;。
2.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产品的质量;。
4.原材料的节约情况;。
5.加班费用的控制。
第二十八条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须授予基层管理人员合理的权力,并且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
附则。
第二十九条凡公司管理人员(含高层、中层、基层)的教育培训均按本制度执行。
制度公司员工培训制度。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六
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从而提高公司的实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所有员工第三条管理职责分工。
(1)人力资源部是科技人员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培训活动的计划制订、实施和控制。
(2)技术研发中心、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的实施与反馈评价工作负责组织部门内部的培训活动第四条培训类别与内容。
技术研发中心的培训类别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转岗培训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科技人员培训讲师分为内部讲师和外部讲师由人力资源部建立培训讲师档案。
第六条公司内部讲师管理。
(1)技术研发中心内部讲师为技术研发高级工程师各级主管人员负有培训下属员工的义务和责任。
(2)内部培训师可以报销一定金额的书籍费视每年培训的次数而定。
第七条外部讲师管理。
外部讲师是公司聘请的授课讲师其课酬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预算确定公司通过培训效果的评估决定是否继续聘请该讲师。
培训教材包括内部教材和外部教材教材的形式可以是书面文字、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形式教材由培训专员统一管理。
第九条内部培训教材的获取。
(1)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2)公司重大事件案例。
(3)培训师组织开发培训教材。
(4)人力资源部经理与培训专员组织开发培训教材。
第十条外部培训教材的引入。
(1)公司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培训的外部机构应提供教材教材由培训专员统一归档管理。
第十一条培训设施设备管理培训设施设备的建设、购置、维护和管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
(1)公司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培训员工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2)培训费用的报销范围包括学费、报名费、资料教材费用等。
(3)为了便于管理因培训所发生的交通、餐饮费用在各部门预算费用中列支按公司标准报销。
第十三条培训需求调查。
(1)培训专员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在每年11月份向各部门(包括技术中心)发放“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或在年度中期开展临时培训需求调查。
(2)各部门依据培训专员提供的信息征求部门人员意见按要求填写“培训需求调查表”在规定时间内交公司培训专员汇总。
第十四条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专员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指导下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为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部经理组织培训专员根据“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反馈的信息及外部培训信息进行分析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年度培训预算”报主管副总和公司总经理审批。
第十六条年度培训计划实施。
(1)培训专员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活动按月份向部门公布课程安排情况部门根据培训计划调整工作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培训。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七
根据《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单位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包含放射源装置操作人员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人员。
二、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环境保护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尤其是新进、转岗人员的,必须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
三、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为四年,到期前,必须参加复训并取得合格证。
四、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计划由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负责拟定,并报单位批准实施。
五、定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八
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作。
(二)操作人员的培训包括:委外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三)政工人事部门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四)政工人事部门每年编制当年度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单位内部培训由安全保卫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知识;特种设备事故的案例分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及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知识;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
(六)参加委外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七)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八)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教育培训作为公司安全考核内容之一。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九
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增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安全从技能,减少伤亡人数,保证安全生产,结合煤矿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制度。
3、定义。
3.1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3.2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3.3特种作业的范围。
(1)电工作业。
(3)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
(4)叉车。
(5)压力容器。
4、职责。
4.1由管理部保管特种作业证书;并由安全管理员负责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台账;做好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5、一般规定。
5.1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五)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和第(五)项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5.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6、培训。
6.1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6.2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以免予相关专业的培训。
6.3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6.4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的,应当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原考核发证机关审查同意后,予以补发。
7、复审。
7.1特种作业操作证每2年复审1次。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7.2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由安全管理员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二)从事特种作业的情况;
(三)安全培训考试合格记录。
7.3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换证的,应当按照前款的规定申请延期复审。
7.4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7.5申请延期复审的,经复审合格后,由考核发证机关重新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证。
7.6再复审、延期复审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
7.7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7.8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档案,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
7.9特种作业人员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变动工作单位的,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7.10企业不得印制、伪造、倒卖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7.11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伪造、涂改、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
一、为了加强公司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组织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操作规程,抓好管理工作。不定时上路对公司车辆的安全检查和驾驶员的资格检查。
三、各科室负责人,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公司规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凡发现隐患必须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四、安全抢险小组,安全保卫组、流动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各小组建立好台帐,每月向公司办公室报送每月安全隐患报表。
五、加强对公司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教养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公司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性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实行安全生产管理“一岗双责”制度。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行公司主要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既然是公司的管理者,又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直接组织指挥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二、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负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负责组织指挥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三、分管车辆、技术、财务、运销等其他工作的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把安全工作、安全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制度。
一、从业人员和驾驶人员每年不低于一次的集中教育培训,培训要有计划、安排、签到考勤,汇总造册归档。
二、培训内容主要学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组织重大案件剖析和个案分析。
三、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各部门都要认真学习体会,掌握政策法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四、每月15日开展公司安全生产例会,要求全体车主、业主、驾驶员参见,车辆在外或有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应事前向技安员请假,否则视为缺席。
五、凡无故不参加的车主、业主和驾驶员,每人每次扣50元,此款在其安全保证金内扣除,在年审时兑现,否则不予办理签章手续。
六、凡未参加例会的车主、业主、驾驶员由车队长会同技安员负责组织补课或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受教育面必须达到100%。
一、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职工作的重要日程,对安全部门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安全生产法》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工作决策性的工作目标。
二、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主持部署公司的生产目标工作计划,督促检查执行落实具体工作。
三、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组织、督促、支持各有部门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实施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施工同时计划、布置和落实。
五、对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六、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每季度至少组织督促、检查一次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七、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完善应急救援条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并按规定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备案,及时、如实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工作。
一、主持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上级部门工作意见和指令,采取有力的措施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二、对易发生事故对重要部位和重大隐患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责令相关科室落实好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将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公司各科室,科室长传达到各科室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实行分级管理,落实责任,随时将安全生产工作动态认定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报告,实行考核管理。
四、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活动,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管理方案和防范措施,督促各科室进行整改。
五、协助生产安全事故调查,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工作,落实事故处理的有关决定。
六、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科室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和考核工作。
七、认真做好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一
公司对于管理阶层的人员也会定期进行培训,下面企业管理网为大家整理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请阅读下文,仅供参考。
第一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创新意识和开拓思想,应做到:。
1.不断开拓,勇于创新;。
2.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创新意识:。
1.经营理念上的不断创新;。
2.新产品的不断引进和开发;。
3.不断开拓新市场;。
4.不断开拓新领域。
第三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着重培养的优良品质:。
1.爱心、责任心、使命感;。
2.独立经营的态度;。
3.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
4.诚实、守信的经营方针;。
5.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
第四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须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目的。
第五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新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及时迎合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第六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并根据市场变化确定公司营销基本策略:。
1.确定研究主题,决定研究的目标;。
2.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3.对竞争对手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
4.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确定营销策略。
第七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是:。
1.明确公司的基本战略目标和基本经营方针;。
3.培训相应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八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应坚持:。
1.支持下属,理解下属,为下属的发展创造合理的空间;。
2.合理安排,使下属有公平感;。
3.真诚守信;。
4.发布命令或进行指导时要善于思考。
第九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1.具备相关工作的知识技能;。
2.熟练掌握本公司的管理方法;。
3.熟练掌握教育培训技巧;。
4.努力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高尚人格。
第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1.计划能力。
(1)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方针;。
(2)掌握相关事实;。
(3)以科学规范的方式从事调查;。
(4)拟定实葬方案。
2.组织能为。
(1)分析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方针;。
(2)分析并决定职务内容;。
(3)设置机构,制订组织图表;。
(4)选任下属人员。
3.控制能力。
(1)执行制订的客观标准和规范;。
(2)严格实施标准,及时向上级反馈。
第十一条中层管理人员应采用下列指示的方法:。
1.口头指示。
(1)条理清楚,切合主题,思想明确;。
(2)确定实行的时间、期限、场所等;。
(3)保证传达明确性;。
(4)明确注意事项;。
(5)回答问题有耐心。
2.书面指示。
(1)明确标明目标,逐条例举;。
(2)明确要注意的问题;。
(3)必要时用口头命令补充;。
(4)检查命令的执行程度。
第十二条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指示的要求:。
1.整理指示相关内容;。
2.严格遵循贯彻程序;。
3.确认下属已彻底理解指示;。
4.使下属乐于接受指示,并改进他们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中层管理人员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
1.乐于接受批评和建议;。
2.善于合作;。
3.不越权行事;。
4.不得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第十四条中层管理人员接见下属的要求如下:。
1.选择适当的场所,以亲切的态度使下属放松;。
2.涉及私人问题时确保为下属保密;。
3.留心倾听,适当询问,使下属无所不谈;。
4.应注意不要轻易承诺。
第十五条中层管理人员为维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应注意:。
1.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尊重下属的人格;。
2.把握工作人员的共同心理和需要;。
3.公平对待下属,不偏不倚;。
4.培养下属的工作称极性,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他们正确的意见保留;。
5.妥善解决下属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六条中层管理人员配置人力时应注意:。
1.根据每位员工的知识、能力安排合适的职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有效地实施训练,增强下属的工作能力。
第十七条中层管理人员对待下属时应注意:。
1.不要对下属抱有成见和偏见。
2.不以个人偏好衡量别人。
3.冷静观察实际工作情况,不要使下属产生受人监视的感觉。
4.利用日常的接触、面谈、调查,多从侧面了解下属;严守下属的秘密;公私分明。
第十八条中层管理人员发挥下属积极性应注意:。
1.适时对员工加以称赞,即使是细微行为也不要忽视;同时不可以忽视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下属。
2.授予下属权责后,不要做不必要的干涉,同时尽可能以商量的口气而不是下命令的方式分派工作。
3.鼓励下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诚心接受,尊重下属的意见。
4.鼓励并尊重下属的研究、发明,培养其创造性。
5.使下属充分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产生荣誉心。
第十九条中层管理人员批评下属时应注意:。
1.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冷静,避免冲动;。
2.在适当的场所,最好是无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3.适可而止,不可无端地讽刺,一味指责;。
4.不要拐弯抹角,要举出事实;。
5.寓激励于批评中。
第二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培养后备人选时应注意:。
1.考察后备人选的判断力;。
2.考察后备人选的独立行动能力;。
3.培养后备雄的协调、沟通勤,。
4.培养后备人选的分析能力;。
5.提高代理人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第二十一条基层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公司实际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他们与公司内部各级的关系是:。
1.和上级的关系—辅助上级;。
2.和下级的关系—指挥监督下属;。
3.横向关系—与各部门同事互助协作。
第二十二条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有:。
1.按预定工作进度、程序组织生产;。
2.保证产品的质量;。
3.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十三条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职责有:。
1.向新员工解释公司有关政策、传授工作技术,指导新员工工作;。
2.培训下属使其有晋升机会;。
3.培训后补人员;。
4.其他教育培训职责。
第二十四条基层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应注意:。
1.对下关系:进行家庭调查;举行聚会、郊游;为下属排忧解难。
2.对上关系:反映员工意见,听取上级要求,报告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3.横向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
4.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
第二十五条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有:。
1.、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
2.组织协调能力;。
3.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4.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
第二十六条基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种类:。
1.后备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4.调职、晋升教育培训。
第二十七条考核管理基层人员教育培训应注意:。
1.出勤率;。
2.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产品的质量;。
4.原材料的节约情况;。
5.加班费用的控制。
第二十八条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须授予基层管理人员合理的权力,并且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
附则。
第二十九条凡公司管理人员(含高层、中层、基层)的教育培训均按本制度执行。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二
一、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规范酒店员工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工作遵照实用、实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人力资源部根据酒店发展目标和经营管理要求,结合员工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三、本制度所指的"部门"系指酒店组织架构中人力资源部之外的其它部门。
四、人力资源部为酒店培训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
五、本制度适用于在编受薪员工。
第二章 培训分类
酒店培训分为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两大类。
一、入职培训
1、酒店所有新入职员工均须参加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入职培训,入职培训时间统一为3天,培训内容以总经理 批准的入职培训教材为准。
2、新入职员工参加入职培训后均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当场公布,60分为合格,考试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二、在职培训
1、以老带新培训:新员工 到岗后,部门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事培训的管理人员(或出品部负责人)必须指派资深员工对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一对一"指导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业务知识和技能、操作流程等,培训结束后由培训人填写《新员工培训记录表》(见附件一)并交部门负责人事培训的管理人员存档。
2、在岗培训:各部门每月至少应组织本部门全体员工开展一次专题培训,以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服务意识 。营业部门每月至少安排一次"礼仪礼貌、主动服务" 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对象、人数、时间、地点、培训方式由部门自行决定。部门负责人每半年至少须组织实施一次部门员工的专题培训。
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老师填写《员工培训报告表》(见附件二),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3、c i知识培训:ci知识培训统一于每月25、26日进行, 参训对象为上月新入职的员工。员工参加c i知识培训视为正常出勤,所在部门应提前做好工作安排。
4、脱产培训:脱产培训由酒店统一安排,全体员工均需参与。酒店员工每年脱产培训时间为:主管 或主任级以下员工不少于2天,主管或主任级员工不少于3天,经理级及以上员工不少于5天。
5、交叉培训:交叉培训是指员工到其他部门或岗位的工作现场所开展的学习或接受的培训。交叉培训可分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培训及部门内部不同业务之间的交叉培训。
1)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培训可由总经室安排,亦可由员工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人力资源部审定后(主管(任)级及以上员工的个人申请还需总经室签字同意),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协调安排,各部门须予以配合。
培训实施部门须在交叉培训实施前制订培训计划 ,经部门培训员签字同意后,于培训实施3个工作日前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培训结束后,需组织相关培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于考核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2)部门内部不同业务的交叉培训可由部门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安排,也可由员工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由部门培训员统一安排。
交叉培训实施前,培训人员需制订培训计划,并于培训实施3个工作日前报部门培训员备案。培训结束后,需组织有关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于考核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部门培训员备案。
1、目的
为了提升人力绩效 ,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能力与对企业文化 的了解,并有计划地充实其知识技能,发挥其潜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制定《培训 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作为各级人员培训实施与管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所有员工各项培训计划、实施、督导、考评以及改善建议等,均依本制度办理。
3、权责划分
3.1、人事部门权责
(1)制定、修改全公司培训制度;
(2)拟定、呈报全公司年度、季度培训计划;
(3)收集整理各种培训信息并及时发布;
(4)联系、组织或协助完成全公司各项培训课程的实施;
(5)检查、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6)管理、控制培训费用;
(7)负责对各项培训进行记录和相关资料 存档;
(8)追踪考查培训效果;
3.2、各部门权责
(1)呈报部门培训计划;
(2)制定部门专业课程的培训大纲;
(3)收集并提供相关专业培训信息;
(4)配合部门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反馈、交流的工作;
(5)确定部门内部讲师人选,并配合、支持内部培训工作;
4、培训管理
4.1总论
(1)凡本酒店员工,均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权利与义务;
(2)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并结合个人兴趣,把握自觉自愿、合理公平的原则。
(3)全酒店培训规划、制度的订立与修改,所有培训费用的'预算、审查与汇总呈报,以及培训记录的登记与资料存档等相关培训事宜,以人事部门为主要权责单位,各相关部门负有提出改善意见和配合执行的权利与义务。
(4)全公司的培训实施、效果反馈及评价考核等工作以人事部门为主要权责单位,并对全公司的培训执行情况负督导呈报的责任。各部门应给予必要的协助。
4.2 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包含三个模块。
4.2.1 新员工入职培训
(1)培训对象:所有新进人员。
(2)培训目的:协助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顺利进入工作状况。
(3)培训形式:以周期性的内部授课方式进行。
(5)培训内容:分常规类和专业技术类两项科目,两项科目的具体内容可根据任职岗位的不同进行选择。
常规类科目:
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发展史及企业文化,企业愿景,公司架构及职能等)
公司制度(主要是人事管理制度,部门绩效考核制度)
行业介绍与市场分析
专业技术类科目:
岗位设计与工作流程
服务标准与操作技巧
管理流程与强化训练
其他
内部培训
(1)培训对象:全员。
(2)培训目的:依靠公司内部讲师力量,最大效度的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加强内部的沟 通与交流,在公司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并丰富员工的业余学习生活。
(3)培训形式:在公司内部以讲座或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4)培训内容:涉及酒店服务、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及员工感兴趣的业余知识、信息等。
4.2.3 外部培训
(1)培训对象:全员。
(2)培训目的:依靠外部专家力量,提升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上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以增进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3)培训形式:参加外部公开课、交流研讨会,或请外部讲师在公司内部授课。
(4)培训内容:可分为三类。
常规实用性培训——涉及专业技术知识、销售技巧、管理方法、领导技能、经营理念等;
适合高层领导的培训——含企业战略性、发展性等内容;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三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国外派劳务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提高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素质,促进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外派劳务人员培训”,是指具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经营资格(以下简称”经营资格”)的企业拟派出的各类劳务人员(包括劳务性质的研修生等,下同)在出国(境)前应接受的适应性培训。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外派劳务人员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是指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核准的具有外派劳务培训、考核资格的单位。
第二章培训管理体制
第四条外经贸部归口管理全国的外派劳务培训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以下简称”省级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归 口管理本地区的外派劳务培训工作。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的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负责管理本企业的外派劳务培训工作。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 (以下简称”承包商会”)依照外经贸部制订的有关规定和政策,具体负责协调、指导培训中心的工作。
第三章培训中心的设立与资格核准
第五条设立培训中心,应由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逐级申请。各级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可根据本地区、本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开展情况 和外派劳务培训工作的需要,利用社会或本部门、本企业现有的培训设施和教学条件,申请设立由其直接管理的综合性或专业(行业)性的培训中心,或申请赋予现 有培训单位外派劳务培训资格(以下统简称”申请设立培训中心”)。其它单位或企业原则上不能申请设立培训中心。
第六条省级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应依据本规定的标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核查组,对本地区(本企业)培训中心的情况进行核查,经核查符合标准的,方可报外经贸部申请核准。
省级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根据外经贸部的核准文件向培训中心颁发《外派劳务人员(研修生)培训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未经外经贸部核 准,任何单位不具备外派劳务培训资格。外经贸部授权省级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包括中央企业)的培训中心进行《外派劳务人员(研修生)培训资格 证书》的年度审核和管理工作。《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另行制订、颁布。
第七条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申请设立培训中心,本地区年外派劳务 人数应连续两年超过1000人次;中央企业申请设立培训中心,年外派劳务人数应连续两年超过1500人次。西部省区和距离现有培训中心较远、交通不便的地 区,若年外派劳务人数连续两年超过200人次,可申请设立培训中心。原则上每个地级及地级以下城市最多只核准一家培训中心,省会城市不超过两家,直辖市和 计划单列市不超过四家。如果地级及地级以下城市年外派人数超过3000人次,省会城市年外派人数超过6000人次,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年外派人数超过 10000人次,可在上述基数上适当增加。
外经贸部根据各地区和各中央企业历年来外派劳务情况,按照既满足培训业务需要、又保证各培训中心生源的原则,兼顾行业与地域优势,统筹规划全国培训中心的布局,并根据各地区和各中央企业外派劳务业务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培训中心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培训设施,可同时培训100人以上。
二、拥有熟悉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及政策、具备良好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原则上专职教师人数应不少于3人,并有明确的教学分工。
三、拥有保证外派劳务培训工作正常运行的管理人员和规章制度。
四、拥有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训方向和培训方式的能力。
第九条申请设立培训中心需向外经贸部报送的材料:
一、申请报告;
三、省级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的核查报告;
四、本地区或本企业外派劳务情况(包括累计派出人数、近两年外派劳务人数、目前在外人数、分布情况及前景分析等)。
第四章培训
第十条培训的内容
一、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二、安全保密、外事纪律、涉外礼仪等方面的出国常识。
三、派出单位与国外雇主、劳务人员所签合同的内容与条款的具体含义。
四、从事国(境)外劳务工作应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及正确处理与外方雇主的关系、提高服务意识、保证工作质量、依法履行合同和正当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等。
五、派往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情况。
六、派往国家(地区)的有关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的情况,特别要提高对带有反动性质的外国宗教势力和邪教组织的鉴别与抵制能力。
七、语言、专业技能及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一条培训教材
一、培训教材包括公共课教材、语言培训教材和专业技能教材。
二、公共课、语言培训课的教材、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由承包商会根据外经贸部制订的标准和要求,统一组织编写和修订。专业技能教材,各培训中心可根据我国 或派往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国外业主的要求编写。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外经贸部委托承包商会或其它单位组织编写专业技能补充教材。
三、各培训中心应严格执行外经贸部审定的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在实施培训中,公共课必须使用统编教材,外派劳务人员要人手一册。非公共课教材,各培训中心可根据外派劳务项目的实际需要自行选编。
第十二条具有初级以上职称(含初级职称)从事技术劳务的,如已熟练掌握拟派往国家(地区)的官方语言或相应技术,凭外语考试证书(成绩表)或技术职称证书,可不进行外语培训或技能培训,只进行规定时间内的公共课程培训。
第十三条培训时间
一、公共课程内容的培训一般不得少于40个课时;
三、专业技能的培训时间,由外派单位根据劳务人员的技术情况和国外雇主的要求与培训中心协商确定。
第十四条培训地点
为减轻劳务人员的经济负担,劳务人员应尽可能就地、就近培训。一般情况下,不得跨省(市)或中央企业培训。
第十五条培训中心的师资和教学
一、各培训中心的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学历,专业技能课教师应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于培训经验丰富、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
二、各培训中心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培训计划的要求搞好教学工作,并根据外派劳务的特点进行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三、承包商会应不定期组织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会;并配合外经贸部对部分培训中心业务进行年度评估。对评估结果较差的培训中心,外经贸部按本文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各培训中心可充分利用网络培训方式,大力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以适应外派劳务培训多专业、多层次的特点。
五、各培训中心应不断完善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考核和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制度,建立培训人员档案。
第十六条考试
为保证培训质量,参加培训的外派劳务人员,应在规定的培训时间内接受所有规定培训内容的培训。培训结束时,培训中心须按考核大纲对劳务人员进行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发给资格证书。
第十七条各培训中心应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本地区内有经营资格的企业保持经常性联系,接受他们的培训委托,并努力保证培训质量,严禁”走过场”。
第五章经费
第十八条培训中心的办公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可按其隶属关系由所属部门解决,也可采取自筹自支的方式解决。
第十九条各培训中心应根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合理使用国家、地方的专项拨款及社会的捐助款。
第二十条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费用原则上应自行负担,承包工程项下派出的劳务人员可由派出单位负担。各培训中心收取培训费的标准必须符合外经贸部的有关规定,严禁乱收费。
第六章培训合格证的颁发
第二十一条《外派劳务(研修生)培训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是外派劳务人员的资格证明,是外派劳务人员办理出国(境)手续的证明文件之一。
第二十二条《合格证》由外经贸部统一监制。外经贸部委托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核、发放其所属培训中心的《合格证》和本地方行政区域内中央企业培训中心的《合格证》,委托北京市外经贸委审核、发放在京各中央企业培训中心的《合格证》。
第二十三条《合格证》须在照片处加盖”中国外派劳务培训()号”钢印、并由外经贸部委托的审核部门在第4页盖章后生效。地方培训中心的《合格证》加盖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的公章,中央企业培训中心的《合格证》加盖所在地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的公章。
第二十四条各培训中心申请发放《合格证》时,须填写《外派劳务(研修生)培训合格人员送审表》(以下简称《送审表》,样式见附件)一式二份,与《合格证》一并送外经贸部委托审核部门审核。外经贸部委托审核部门须在收到《送审表》后的二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第二十五条《合格证》的收费标准由外经贸部商财政部制订,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价。
第二十六条《合格证》的有效期
一、《合格证》的有效期为三年,根据劳务合同需要,可适当延长。
二、在《合格证》有效期内,如果劳务人员派往《合格证》规定以外的国家(地区),在接受相应的国别(地区)概况和语言培训后,可申请办理新的《合格证》。
三、有效期满后二年内派往同一国家(地区),可凭原《合格证》和派出单位证明办理新的《合格证》,超过二年需重新接受培训。
第二十七条外派劳务人员出国(境)后必须妥善保存《合格证》,可视情况向国(境)外雇主和单位出示,不得出售、伪造或挪作它用。
如《合格证》遗失,应立即凭个人申请、派出单位证明及《送审表》向原培训中心申请补办,并在补办的《合格证》上注明遗失补办,有效期为原《合格证》有效期。
第二十八条《合格证》由承包商会代部发放。各培训中心可直接向承包商会购买,也可委托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统一订购。
第七章培训中心的管理
第二十九条各培训中心应以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为宗旨,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培训过程中认真执行外经贸部审定的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保证培训质量。
第三十条在从事外派劳务人员培训工作中,持证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者,外经贸部将给予警告处分:
一、违反培训工作的有关规定;
二、不服从或逃避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和承包商会的管理或协调;
三、年培训人数过少(200人次以下);
四、无特殊理由,逾期6个月不办理申领或更换《资格证书》手续。
第三十一条在从事外派劳务培训过程中,持证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者,外经贸部将暂停其外派劳务人员培训资格:
一、违反培训工作的有关规定,给国家、企业或劳务人员的利益带来损害;
二、不服从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和承包商会的管理或协调,扰乱了培训工作的正常秩序;
三、培训中心管理不善,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
四、培训工作开展不力(连续两年培训不足200人);
五、逾期一年不办理申领或更换《资格证书》手续;
六、违反外派劳务培训收费的有关规定,巧立名目高收费、乱收费。
第三十二条在从事外派劳务培训过程中,持证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者,外经贸部将吊销其外派劳务人员培训资格:
一、严重违反培训工作的有关规定,给国家、企业或劳务人员的利益带来严重损害;
三、弄虚作假、倒卖或变相倒卖《合格证》;
四、受到警告、暂停培训资格处罚后,培训工作仍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
第三十三条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和承包商会应经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培训中心的工作,及时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意见和改进培训工作的建议报外经贸部。
(一)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对员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以达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政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原则和政策
(1)公司培训按照“经济、实用、高效”的原则,采取人员分层化、方法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培训政策。
(2)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和脱产外出培训坚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员工通过突出的业绩和工作表现获得激励性培训和发展机会。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
第四条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
(1)知识培训
不断实施员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知识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
让员工了解公司经营管理的情况,如公司的规章制度、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基本政策等,是员工掌握企业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
(2)技能培训
不断实施在岗员工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自由的应用、发挥、提高。
(3)态度培训
不断实施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价值观及政治觉悟的培训,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五条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分为员工自我培训、员工内部培训、员工外派培训和员工交流论坛。
1、员工的自我培训。
员工的自我培训是最基本的培训方式。公司鼓励员工根据自身的愿望和条件,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公司会尽力提供员工自我培训的相关设施,如场地、联网电脑等。
原则上对员工自我培训发生的费用,公司不予报销。
2、员工内部培训
员工的内部培训是最直接的方式,主要包括:
(1)新员工培训。
(2)岗位技能培训。
(3)转岗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员工调换工作岗位时,按新岗位要求对其实施岗位技能培训。
(4)部门内部培训。部门内部培训由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小规模、灵活实用的'培训,由各部门组织,定期向人力资源部汇报培训情况。
(5)继续教育培训。公司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进行培训。
3、员工外派培训。
员工外派培训是公司具有投资性的培训方式。公司针对员工工作需要,会安排员工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在公司以外进行培训。员工个人希望在公司以外进行培训(进修),需填写《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并附培训通知或招生简章。由人力资源部审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名。外派培训人员的工资待遇、费用报销由人力资源部决定。
4、员工交流论坛
员工交流论坛是员工从经验交流中获得启发的培训方式。公司在内部局域网上设立员工交流论坛。
(三)被培训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被培训者的权利
1、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员工有权利要求参加公司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
2、经过批准进行培训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
第七条被培训者的义务
1、培训员工在受训期间一律不得归于规避或不到。对无故迟到和不到的员工,按本公司考勤制度处理。
2、培训结束后,员工有义务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3、外部培训结束一星期内,员工应将其学习资料整理成册,交由人力资源保管。并将其所学教给公司其他员工。
4、员工自我培训一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如需占用工作时间的,在人力资源部备案后,需凭培训有效证明,经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做相应处理。
5、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受训员工必须与公司签定培训合同。
(1)外部脱产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上。
(2)公司支付培训费用3000以上的。
(四)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第八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基本程序如下:
1、培训需求分析。
2、设立培训目标。
3、计划培训项目。
4、培训实施和评价。
第九条其他各部门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的实施、评价,同时也要组织部门内部的培训。
第十条建立培训档案
1、建立公司的培训工作档案,包括培训范围、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学习情况等。
2、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培训者对被培训者的评语等。
(五)培训计划的制定
第十一条培训计划的制定
人力资源部根据规定时间发放《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将其汇总。并与规定时间内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结合员工自我申报、人事考核、人事档案等信息,制定本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和选择学员和老师、制定培训计划表、培训经费的预算等。实施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以公司文件下发到各部门。
第十二条部门内部组织的、不在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内的培训应由所在部门填写《部门计划外培训申请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由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对于临时提出参加各类外部培训或进修的员工,均要经过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填报《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六)培训实施
第十四条培训实施过程原则上依据人力资源部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如果需要调整,应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上报总经理批准。
第十五条员工内部培训期间人力资源部监督学员出勤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学员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象、幻灯片等。培训结束后以此为依据建立公司培训档案。
(七)培训评估
第十七条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培训结束后的评估工作,以判断培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第十八条培训结束后的评估要结合培训人员的表现,做出总鉴定。可要求被培训者写出培训小结,总结在思想、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放进人事档案。
第十九条培训评估包括测验式评估、演练式评估等多种定量和定性评估形式。
(八)培训费用
第二十条公司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培训,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相应数额。
第二十一条外派培训人员的工资待遇、费用报销由总经理决定。对于公司予以报销的费用,原则上先由培训员工本人支付,待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回公司报销。培训人员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按公司报销规定报销。
第二十二条员工内部培训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九)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的拟订或修改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报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四
(3)培训结束后,对“三违”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试,合格的上岗,不合格的继续学习。
二、充分发挥各科室、班组管理只能,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3、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事故案例教育学习,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五、员工要正确行使权利义务,积极主动检举揭发“三违”人员。
六、从严、从重、从快处理“三违”人员。
1、项目部对“三违”人员的教育培训;
2、加大对“三违”人员的曝光力度;
3、加大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力度;
4、加大对管理、监督人员的处理力度;
七、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各工区、各科室必须密切配合,对“三违”个人不服从管理的,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查实,给予100---500元的罚款,严重的给予停职或开除处分。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五
1. 不服从上级安排,顶撞上级。每次扣5——10分。
2. 迟到、早退、窜岗、离岗等,每次扣5分。
3. 旷工一天扣20分,旷工半天扣10分。(加扣当天工资)
4. 浪费原料、损坏公物,每次扣2-20分。
5. 休假未经同意,病假没有诊单或证明,扣5分。
6. 在厨房内吸烟,吃零食等,扣2分。
7. 在厨房打架斗殴,扣50分。
二.工作作风
1. 态度恶劣,个人主义强,不与他人合作,每次扣2分。
2. 因为工作懒惰,责任心不强,导致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每次扣2-10分。
3. 情绪不稳定,长发脾气,影响团结和工作标准,每次扣2分。
4. 不虚心接受师傅的指导和培训,每次扣2分。
三.工作效率和质量
1. 炒菜师傅因为炒错或出错菜受到客人的投诉,或者只能部门的投诉,每次扣1-5分。
2. 配菜员配错菜或陪坏菜,每次扣1-5分。
3. 打荷员报错菜,导致出错菜或者带错上菜夹子,每次扣1-3分。
4. 水台岗位的半成品加工不符合要求,每次扣1-3分。
5. 出品不及时,(包括加工半成品)导致上菜速度慢,妨碍下道工序操作,每次扣2-5分。
6. 下一道环节对上一道环节的工作质量不满意,投诉一次扣上一道环节操作者1分。
四.成本控制
1. 不爱惜公物,乱丢、乱踢或不按规定保养用具、餐具,每次扣2分。
2. 师傅用料不按标准,随意性强每次扣1-5分。
3. 配菜师傅配份不准确,造成多配或少配,每次扣1分。
4. 乱吃、乱用、乱扔原材料,每次扣5分。
5. 原材料不合理使用,不合理保管,不合理回收,每次扣1-5分。
五.食品卫生
1. 衣帽不整,不戴帽子,工服脏污,留长发,长指甲,每次扣3分。
2. 岗位区域卫生不清洁,一次扣1-5分。
3. 菜肴中发现毛发或杂物每次对相关责任人扣1-10分,引起客人投诉,后果严重者,对相关责任人另行处理。
注:以上处罚扣分标准自宣布之日起实行;一分按一元人民币计算。
五、厨房工作人员上岗时,要自觉做到衣帽整洁,不配戴手饰、耳饰或涂指甲油、化浓妆等现象,保持形象素雅,卫生干净。
一. 培训目的
二.参加人员
食堂管理人员和食堂所有从业人员
三. 培训时间
时间为每学期二次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四.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知识:
2.学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食品安全预案学习。
3.《学校食堂管理操作规范》 教学光盘。
五.培训的组织实施与培训形式
1. 培训的组织实施:由义乌市规矩培训内容具体食堂人员的工作时间组织实施。
2. 培训的形式:采用集中培训与业余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
3. 几级参加教育局及卫生局的学习
为了有效的做好食品卫生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3.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按要求参加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从业培训及考试,不参与者或考试不合格者给予开除处理。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六
为了不断提高岗位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学习型企业,培养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特制定以下《班组》。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对班组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努力提高其理论和技术水平,做学习型员工。严格按照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工作有力度,实现培训学习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原则。
1、工段长负责对班组长与班员的培训。
2、班组长负责对班员的培训与组织学习。并负责制定班组成员的集体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监督和跟踪学习活动的成效。
1、培训与组织学习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
2、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与不断创新精神等必要的一些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
3、培训员工对工艺流程的熟知,生产原理和设备原理的了解。让其明白“一清二熟三会四懂四过硬”。
一清:工艺流程清;。
二熟:生产原理熟、工艺条件熟;。
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四懂:懂结构、懂结构、懂用途、懂性能;。
四过硬:操作控制过硬,产品质量过硬,设备使用过硬,维护保养过硬。
4、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前要对岗位员工进行认真的培训与学习。
5、对新进员工、复工人员、转岗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再培训教育。
1、结合具体操作与生产现场,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培训与教育。
2、集体组织学习,以授课的形式讲解培训。
3、经常性地考试,以考促学,以考试为依托的培训与学习。
4、确立主题、难题、新课题,以讨论的形式培训与学习。
5、要求员工自学,根据自学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统一辅导培训与学习。
培训时间为每月一次,利用周一安全活动日与休班时间进行,原则上要求不影响正常的工作进行。
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着眼于学习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着眼于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对公司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2、在一般情况下,集体培训学习的时间班组组织在休班时进行,采取专工与工段长讲解、集体讨论的形式。集体学习做到时间、内容、人员、计划、组织的落实。
3、树立“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思想观念,结合操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实现学习目标。
4、按照分厂与公司要求,积极参加分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讲座和培训班。
5、正确处理休息与培训的时间安排与布置,原则上是大倒班时安排培训一次。
6、做好详细的培训记录。
1、对每次培训完后,都要进行考核工作,并对员工的成绩纳入当月的绩效考核中。
2、成绩优异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或进行再教育。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七
第一条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设备的安全,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 号,以下简称13 号令)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特种设备,是指电梯(含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等潜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本规则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从事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和使用操作等作业的人员,具体包括:(一)电梯安装(改造)、维修保养的作业人员,电梯司机; (二)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司索、指挥的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司机;(三)厂内机动车辆维修保养作业人员和司机;(四)客运索道安装(改造)、维修保养、缆索编索的作业人员,客运索道司机;(五)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装(改造)、维修保养、操作的作业人员。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负责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综合管理工作,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的组织管理工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本规则明确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第四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年满 18 周岁;
(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通过规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考核,了解相应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相应工种的操作技能。
第二章 培 训
第五条 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重点是提高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技能与预防事故、处理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专业技术培训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制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大纲》(以下简称培训考核大纲)的要求,并参照其指定的专业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的题库和推荐的培训教材进行。
第六条 专业技术培训具体的学时和内容应当根据培训考核大纲的要求确定。 安装(改造)、维修保养等作业人员参加取证的专业技术培训不得少于160 个学时,使用操作( 司机)及其他作业人员参加取证的专业技术培训不得少于80 个学时。专业技术理论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性能、结构和基本原理,备控制部位和安全装置的名称、作用与使用方法;设备安全操作的规程和技术,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方法;一般常见故障、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判断与处理方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实际操作培训内容应根据各工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与技能的基本要求而确定。
第七条 申请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应当填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申请书》(见附录,以下简称《申请书》),并向培训单位提出申请。经培训单位审查年龄、学历、身体等条件后安排培训计划。
第八条 拟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应当向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以从事相应的培训工作。
第九条 培训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二)健全的培训组织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三)完善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
(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专业技术理论教员应具有相应专业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实际操作教员应具有相应工种技师以上的技能水平,或者具有连续5 年以上相应工种的工作资格和经历。
第十条 取得培训资格的单位,每3 年由原批准机构进行一次复审。经复审合格后,方可以继续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十一条 培训单位应在每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前15 无,将当期的培训计划、师资情况等资料,报送当地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核准后,方能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第三章 考 核
第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考核由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考核包括专业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专业技术考核内容必须按照培训考核大纲和专业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核的题库进行。
第十四条 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的,由申请人或者培训单位持记载了培训情况的《申请书》,向当地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申请,并由该机构负责实施考核。 女年满55 周岁、男年满60 周岁的人员,不再受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的专业技术考核申请。
第十五条 专业技术考核不合格者,允许在6 个月内申请补考一次。
第十六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在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专业技术考核时,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理论考试的监考人员或实际操作的主考人员不得少于2 名;
(二)理论考试的监考人员中至少有一名是考核机构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
(四)考核条件和手段应满足该工种的专业技术考核的要求。
第十七条 专业技术考核后,理论考试的监考人员、评卷人员和实际操作的主考人员,应在有关成绩单或者评分记录上签字。专业技术考核的有关资料、健康证明、文凭和身份证的复印件等,应与《申请书》一起存档。
第四章 发证和复审
第十八条 经专业技术考核并审核其他条件合格者,由负责考核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所属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签发全国通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含正本和副卡)。 资格证书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统一制作。
第十九条 取得资格证书者,每2 年进行一次复审。持证人员应填写《申请书》,并在资格证书有效期满前3 个月提出复审申请。复审由当地的考核发证部门负责进行。复审合格者,考核发证部门应在证书正本上签章;复审不合格者,可在2 个月内进行一次复审,仍不合格者,收回其资格证书;未按期复审,其资格证书自行失效。
第二十条 复审内容为:
(一)2 年期间从事相应工种工作情况(聘用单位签章);
(二)检查违章作业记录;
(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四)知识更新和事故案例教育
(五)本工种专业技术考核。
第二十一条 跨地区从业人员或跨地区流动施工的单位,也可向从业或施工所在地的考核发证部门申请办理复审。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第二十三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聘用单位应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条 考核发证部门及聘用单位均须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考核发证部门应将考核发证和复审的情况,记录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数据库中。
第二十五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不得伪造、涂改或转借。如发现伪造、涂改或转借的,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章作业,现其情节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按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理,并将违章作业情况记录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数据库中。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则,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公民合法权益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其责任。违反本规则,在相关工作中玩忽职守、询私舞弊的培训单位或及其工作人员,由审查批准培训单位资格的行政部门按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行政审批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的,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 号),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培训管理制度#e#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国家经贸委第13 号令,参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办法》,为规范公司内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及安全培训、考核、复审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1 特种作业范围
1.1 电工作业
1.2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1.3 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1.4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1.5 锅炉、冰机等压力容器设备作业人员
2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2.1 年满18 周岁以上人员;2.2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关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2.3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2.4 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3 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申报与审核3.1 申报“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的程序
3.1.1 申报部门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及现有特种设备情况,需配备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由申报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上报总调度室审核。3.1.2 总调度室初审后,通知申报部门填写“特种作业人员审批表”。3.1.3 申报特种作业人员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审批表”上有关内容逐项认真填写。经本部门、人力资源部、总调度室审查,由总调度室负责办理相关手续。3.1.4 总调度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填报“特殊工种及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及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申请表”,上报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办理“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
3.2 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与复审验证
3.2.1 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在参加上级安全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的情况下,办理“特殊工种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
3.2.2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与复审工作,由总调度室负责办理培训取证事宜。(联系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总调度室根据年度特种作业培训与复审计划及部门申请,按期安排相应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取证与复审工作。
3.2.3 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由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殊工程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的人员,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3.2.4 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的有效期为两年,凡持有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的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复审验证,证件超过两年未进行复审验证,证件自行作废。
3.2.5 连续从事特种作业操作十年以上(含十年),复审验证每四年进行一次。3.2.6 经培训考核未合格者,可进行一次补考,如补考仍未合格者,发证部门则取消其继续从事特种作业操作的资格。
4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复审费用及管理4.1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与复审验证所需费用,由特种作业人员垫付。待通过考核合格后,总调度室负责统一办理报销手续。4.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复审一次未合格者,其补考所发生的费用由个人负担。4.3 补考未合格者所有费用不予报销。4.4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证由总调度室统一保管,本人可持复印件。
4.5 特种作业人员调离本公司时,必须交回由公司出资的培训取证与复审验证所需的费用。
5 特种作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特种作业人员在本公司上岗资格:5.1 特种作业人员调离本公司的;5.2 特种作业人员因本人原因不再从事特种作业的;5.3 特种作业人员因经常性违章作业(三次以上)屡教不改的;5.4 特种作业人员无故拒绝参加安全培训与复审验证的。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八
目的:为促进管理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公司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系统地融入企业文化,满足管理岗位的专业要求,制订本规定。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级管理人员。
管理部门:公司人力资源行政部。
一、凡总部管辖管理人员(各单元经理、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实行岗前培训制。
二、本岗前培训是指新聘进管理人员或晋升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和在试岗(试用)期,必须接受的培训。
三、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培训和专业内容培训。
基本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由人力资源部安排培训;。
专业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岗位知识与技能、岗位职责、作业流程等,由用人单位安排培训。
四、本岗前培训期间一律实行导师制。即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都指定一位辅导导师为其在培训期做培训辅导。辅导导师由其一级以上领导或专业管理者兼任。
五、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培训课时为16小时,其中12小时授课,2小时交流、2小时考试,考试结果归档,做为转正考核的依据之一。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落实。
六、专业培训时间为3—6个月(与试用或试岗期同步)。由用人单位和辅导导师共同组织落实,人力资源部跟踪管理。
用人单位和辅导导师须定期(每月不少于两次)为试岗(试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辅导。
试岗(试用)人员须每月提交试岗(试用)培训报告,经辅导导师和用人单位第一责任人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归档,做为转正考核的依据之一。
七、管理人员岗前培训结束时,经本人申请,由组织部(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其综合考评(内容包括:上对下、下对上、周边、及个人工作方案演示等)。考评合格后方可办理正式转岗(转正),并纳入管理者正常考核程序。
八、培训必备基本内容:
1、公司简介(对试用期)。
2、公司经历及简介。
3、公司发展历程、企业荣誉。
4、公司组织、公司经营管理构架、管理团队介绍。
5、公司标识。
6、公司文化理念:
7、员工手册。
8、管理标准:教育员工热爱工作、会工作、做好工作.
上级指令,快速落实。下属反馈,快速回应。客户投诉,快速处理。服务标准,快速提升。思维定势,快速转换。企业文化,快速融汇。成本控制,快速下降。经营发展,快速跨越。
9、基本制度。
爱企业、爱岗位,不做任何损害企业利益、信誉、商誉的事。
全面接受企业文化,遵守规章制度,不做违规乱纪的事。
敬畏领导、关心同事,爱护下级,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严于自律、不徇私情,不做损公肥私的事。
服从指挥、顾全大局,不做本位、山头主义的事。
10、自律。
爱祖国,爱岗位,不损国家和企业。
同文化,尽职守,不违道德品格好。
尊领导,听指挥,遵章守纪不乱议。
讲信誉,守承诺,相互尊重不自傲。
廉自律,不徇私,公私分明不违纪。
善学习,精业务,团结员工同提高。
精管理,勤协作,不推不扯支持多。
多贡献,创荣誉,企业效益结硕果。
九、本制度自202x年5月5日起生效执行。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十九
一、餐饮从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本职工作必须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要求,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安心本职工作,服务态度热情,提供优质的就餐服。努力提高烹调技术,调剂饭菜品种,讲究营养口味,坚持健康标准,傲到饭热、菜香,保证职工吃饱吃好。
三、食堂安全管理人员应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每年要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四、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五、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六、建立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二十
为期一天半的培训终于在一路的颠簸和沉睡中结束。这两天应该是这段时间以来最充实的两天,真正静下心来完整学习了两天,没把时间浪费在琐碎的事情上。而满载而归的收获,也总算对得起来回五个小时的奔波。
说实话,这样的培训,人生还是头一次,算是人生的第一个“大场子”了吧,触动还是蛮大的。而对于张总为期一天半的培训,学到了颇多东西,说实话,在结束的那一刻我还觉得自己听得云里雾里,拎不出个所以然。但是经过一个晚上的消化整理,终于稍微整理出了一点头绪。我主要总结为六个方面:
整个一天半的培训课程,都是张总自己一个人上下来,全程没有拖延,没有找人代讲,我想他所准备的课件以及各项讨论项目应该也是他自己亲自准备的。对于一个公司的总裁而言,他完全可以找人代讲,或者说可以找秘书帮助准备材料然后自己稍微讲个大概,完全可以不那么细致,但他没有。全程下来,每一个概念他都力求详尽,力争能让每一个到场的人都能有所收获。而这样的心态对于一个位居总裁之位的人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很多时候很多人,一旦小有成就就开始飘飘然,端着架子,颐指气使,可能是井底之蛙看不见天外天,所以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迫切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臣服,却不能踏踏实实摆出被臣服的样子。于我而言,这一点感触很深。无论未来走到哪一步,都要知道自己来自哪里,每一件事能够脚踏实地,切实有效。要知道员工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自己能够给予什么,虽然不能够做到每一件事,但要真诚给予、真诚帮助、真诚点播。最该杜绝的就是假大空,一切口头上的功夫都可以省一省,但虔诚务实的心不能省,谦卑的心不可过于膨胀!
这是演讲目的一的核心,却不只是单单对于演讲而言。一堂优秀的演讲下来,当然要让听者明确你的演讲主题与思想,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同样需要让执行或传达对象明确我的核心与思想。关于这一点,我还是比较欠缺的,工作中很多时候在诠释一个概念或者下达一项制度时我以为我说的已经很清晰明确了,但仍然存在误解或疑问。可能是文学出身,所以很多简单明了的概念都喜欢赘述一大堆,不紧累赘浪费有效时间,更增加了员工的厌烦。所以,今后无论是开会还是找员工谈心,一定要清晰、明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节约时间成本!
好像整堂课程都没提到时间管理的问题,但在逻辑训练这一块却让我更深地感觉到,逻辑严谨的时间管理对于一个想要成功的领导者而言,至关重要!可以说,整个七八月份,我的时间是虚度的,除了上课,并没有更多地抽出时间来学习更多的关系,这对于一个在成长中的新人而言,非常不利。其实,早有意识这样盲目地忙碌对自己的发展完全无益,但就是无法将自我的时间管理落实到位很被动很忙碌。这堂课下来,忽然意识到,时间管理必须逻辑清晰,有重有轻,有缓有急,有先有后,总是被繁琐的事情拖着,拖垮的只会是自己的未来!
演讲目的二的核心是:如果你说的。
记得之前宗老师问过我关于执行力的问题,当时答的非常差劲,但这次的培训终于让我清晰深刻明确了执行力的概念以及行为标准。所谓执行力,在销售团队而言就是不折不扣地拿到成果。我是一个比较逞强的人,所以之前的工作一直非常努力,起早贪黑,总是希望能做出点成效,但执行力上似乎欠缺很多,也仍然会有推托、找借口的行为。而且在管理上,仍无法树立自己的威信,无法让下面的老师不折不扣拿到成果。
这是这一趟出去最大的收获。很多管理方法都是可以慢慢摸索到的,但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是无法从实际工作中摸索学习到的。每个人都有梦想,谁都想实现,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我一直以为这是能力的问题,这一趟下来,终于纠正了片面的观点。实现梦想的路上总是坎坷波折,若没有一定要的信念,一定走不到最后,所以,这样的信念非常重要。而且对于管理者而言,设定的业绩或者课耗目标,一定要让老师们感觉到一定可以完成的信念以及可以完成的理由,这样到最后会发现,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了!一个校区,校长的信念引导很重要,引导好了,校区蒸蒸日上,引导不好,校区老师只会日渐颓废,所以,首先要建立自己一定要的信念!
所有培训感悟暂时整理到这,其实还有很多还得仔细琢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慢慢领悟,也还有很多实际操作非常强的一些方法。所有这些都对以后的工作、生活帮助很大,也希望自己能真正切实地慢慢消化,学为己用!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实用21篇)篇二十一
第一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创新意识和开拓思想,应做到:。
1.不断开拓,勇于创新;。
2.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创新意识:。
1.经营理念上的不断创新;。
2.新产品的不断引进和开发;。
3.不断开拓新市场;。
4.不断开拓新领域。
第三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着重培养的优良品质:。
1.爱心、责任心、使命感;。
2.独立经营的态度;。
3.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
4.诚实、守信的经营方针;。
5.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
第四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须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目的。
第五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新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及时迎合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第六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并根据市场变化确定公司营销基本策略:。
1.确定研究主题,决定研究的目标;。
2.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3.对竞争对手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
4.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确定营销策略。
第七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是:。
1.明确公司的基本战略目标和基本经营方针;。
3.培训相应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八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应坚持:。
1.支持下属,理解下属,为下属的发展创造合理的空间;。
2.合理安排,使下属有公平感;。
3.真诚守信;。
4.发布命令或进行指导时要善于思考。
第九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1.具备相关工作的知识技能;。
2.熟练掌握本公司的管理方法;。
3.熟练掌握教育培训技巧;。
4.努力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高尚人格。
第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1.计划能力。
(1)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方针;。
(2)掌握相关事实;。
(3)以科学规范的方式从事调查;。
(4)拟定实葬方案。
2.组织能为。
(1)分析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方针;。
(2)分析并决定职务内容;。
(3)设置机构,制订组织图表;。
(4)选任下属人员。
3.控制能力。
(1)执行制订的客观标准和规范;。
(2)严格实施标准,及时向上级反馈。
第十一条中层管理人员应采用下列指示的方法:。
1.口头指示。
(1)条理清楚,切合主题,思想明确;。
(2)确定实行的时间、期限、场所等;。
(3)保证传达明确性;。
(4)明确注意事项;。
(5)回答问题有耐心。
2.书面指示。
(1)明确标明目标,逐条例举;。
(2)明确要注意的问题;。
(3)必要时用口头命令补充;。
(4)检查命令的执行程度。
第十二条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指示的要求:。
1.整理指示相关内容;。
2.严格遵循贯彻程序;。
3.确认下属已彻底理解指示;。
4.使下属乐于接受指示,并改进他们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中层管理人员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
1.乐于接受批评和建议;。
2.善于合作;。
3.不越权行事;。
4.不得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第十四条中层管理人员接见下属的要求如下:。
1.选择适当的场所,以亲切的态度使下属放松;。
2.涉及私人问题时确保为下属保密;。
3.留心倾听,适当询问,使下属无所不谈;。
4.应注意不要轻易承诺。
第十五条中层管理人员为维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应注意:。
1.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尊重下属的人格;。
2.把握工作人员的共同心理和需要;。
3.公平对待下属,不偏不倚;。
4.培养下属的工作称极性,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他们正确的意见保留;。
5.妥善解决下属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六条中层管理人员配置人力时应注意:。
1.根据每位员工的知识、能力安排合适的职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有效地实施训练,增强下属的工作能力。
第十七条中层管理人员对待下属时应注意:。
1.不要对下属抱有成见和偏见。
2.不以个人偏好衡量别人。
3.冷静观察实际工作情况,不要使下属产生受人监视的感觉。
4.利用日常的接触、面谈、调查,多从侧面了解下属;严守下属的秘密;公私分明。
第十八条中层管理人员发挥下属积极性应注意:。
1.适时对员工加以称赞,即使是细微行为也不要忽视;同时不可以忽视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下属。
2.授予下属权责后,不要做不必要的干涉,同时尽可能以商量的口气而不是下命令的方式分派工作。
3.鼓励下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诚心接受,尊重下属的意见。
4.鼓励并尊重下属的研究、发明,培养其创造性。
5.使下属充分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产生荣誉心。
第十九条中层管理人员批评下属时应注意:。
1.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冷静,避免冲动;。
2.在适当的场所,最好是无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3.适可而止,不可无端地讽刺,一味指责;。
4.不要拐弯抹角,要举出事实;。
5.寓激励于批评中。
第二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培养后备人选时应注意:。
1.考察后备人选的判断力;。
2.考察后备人选的独立行动能力;。
3.培养后备雄的协调、沟通勤,。
4.培养后备人选的分析能力;。
5.提高代理人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第二十一条基层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公司实际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他们与公司内部各级的关系是:。
1.和上级的关系—辅助上级;。
2.和下级的关系—指挥监督下属;。
3.横向关系—与各部门同事互助协作。
第二十二条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有:。
1.按预定工作进度、程序组织生产;。
2.保证产品的质量;。
3.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十三条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职责有:。
1.向新员工解释公司有关政策、传授工作技术,指导新员工工作;。
2.培训下属使其有晋升机会;。
3.培训后补人员;。
4.其他教育培训职责。
第二十四条基层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应注意:。
1.对下关系:进行家庭调查;举行聚会、郊游;为下属排忧解难。
2.对上关系:反映员工意见,听取上级要求,报告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3.横向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
4.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
第二十五条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有:。
1.、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
2.组织协调能力;。
3.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4.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
第二十六条基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种类:。
1.后备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4.调职、晋升教育培训。
第二十七条考核管理基层人员教育培训应注意:。
1.出勤率;。
2.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产品的质量;。
4.原材料的节约情况;。
5.加班费用的控制。
第二十八条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须授予基层管理人员合理的权力,并且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
附则。
第二十九条凡公司管理人员(含高层、中层、基层)的教育培训均按本制度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