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指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工作计划。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一
温州实验小学 张坚鸥。
《揠苗助长》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情节简单,学生一读就能了解故事内容,其中寓意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但这寓意比较抽象,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面对这样一篇文章,章老师大刀阔斧,摒弃了按部就班的程式和繁琐的分析,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了一堂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一、情境创设,贯穿全课。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寓意,引领学生真正体验和感悟文本的内蕴,让学生学得有情趣些。本堂课,章老师尽量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点创设情境,让情境创设贯穿全课。
如课伊始,就从课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揠苗真的能助长吗?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当学到“老农是怎么拔苗”时,课件出示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此时让学生把自己当成禾苗进行想象说话,在角色转换的虚拟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和小禾苗的情感合二为一。说出了许多充满童趣的真实的理解:
生1:别拔呀,别拔呀!我的根都快被你拔起来了!
生2:别拔了,别拔了!我都快要死了呀!
……。
抓住教材这个空白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话,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了“拔苗”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积累了语言,又为寓意的揭示埋下了伏笔。
另外课尾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把老师当成老农,“此时,你想对我说点什么?”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尽情倾吐,寓言的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课堂上不断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把教学自然地推向了高潮。如:
生:老农,你也太心急了吧?禾苗是会自己长高的呀!
生:老爷子,快别拔了呀!
……。
学生这些真实、生动的发言,点亮了课堂。我们看到如此用情境串起整堂课的教学,使感情朗读和语言训练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理解人物,理解寓意,有“一举三得”之效。
二、巧妙点拨,富有智慧。
整堂课上,老师巧妙的引导与点拨,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人及我。使教学过程展开得比较充分,掀起了课堂教学的一个个小高潮。
镜头1:刚开始课题导入是采用“猜成语导入”的方法,“三长两短”学生将它猜成“三心二意”老师再引导学生观察上面是三横比较长,下面是两横比较短,然后发现然后再纠正,这就是思维展开的过程,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镜头2:学习过程展开得比较好的是那个“好像”,问了好几次“到底有没有长高”,孩子们都说是没有长高的,这很正常的。当时老师很自然地暗示了一下,请同学们把“好像”读得突出点。或是故意读成“一天两天禾苗没有长高”,学生们便发现这样一写,就指禾苗没有长高了。学生这样就会领悟到用上“好像”其实是指禾苗有长高,只是长得不明显。这里的设计与点拨,显示了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老师牢牢地把握住了文章的“训练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体现了“语文课要追求简单的深刻”这一思想。
镜头3:
当初读课文后,老师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学生说得很简单“课文讲了一个人在拔苗”;另一学生讲“课文讲有一个人他影响了禾苗的生长”。学生的发言真实有趣,但显然没有概括到点子上。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学生来说,是需要进行引导和训练的。怎么说才能既简单又完整呢?本堂课中,章老师就是进行了巧妙的点拨“古时候有个人,他急着想要怎么样?就把禾苗怎么样?结果怎么样?”如此一扶,学生的回答便水到渠成。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从不太懂到比较懂,懂得不大多到懂得挺多”,从“不大会”到“会”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展开比较充分,符合我们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做法。
三、字词理解,特色有效。
从这节课的执教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的字词教学非常有特色,有的做动作有的作比较有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如在初读时理解“一大截”,老师是指名一学生与自己比高矮。通过做动作,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明了“一大截”的现实含义。学习“喘”字时,先是让学生给它找找朋友。然后做做“喘气”的动作,说说“这气从哪儿来?”从而理解“口字旁”的意义。最后让学生积累带“喘”字的成语——气喘吁吁。如此设计,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
另外,本堂课教学中有个词处理得特别好,那就是“筋疲力尽”。先让学生读读课文,找找句子,“这个人从早上一直拔到晚上,拔得“筋疲力尽!”然后老师只是说“这个人拔啊拔,拔得怎么样?”学生说得多好啊——“拔得气喘吁吁,拔得腰酸背痛,拔得上气不接下气,拔得疲惫不堪,拔得大汗淋漓等等”,然后章老师一收“是呀,就是拔得这个样子,这就叫做“拔得筋疲力尽”。我认为这个解释是很高明的,我们语文能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感悟来诠释“重点词”的意思,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书声琅琅,点亮课堂。
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也多样,读后老师都给予了鼓励性的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渐渐明晰了本寓言的寓意。其中学生读得特别出彩的是“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学生们边大声地喘着气,边学着老农的样子说话。真的是把课文读活了,真正地是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住了人物的身份特点。学生的琅琅书声,点亮了我们的课堂!
都说“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真实的扎实的有争议的课。”章老师今天的课,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讨论一:初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在第一节教学中理解“从哪儿看出老农很想很想禾苗快快长高”时,老师的教学有点混乱。环节回复往返,有些不清晰。对“焦急”的“焦”字理解时,学生出现了岐义,认为“焦”字下面四点表示一个人的汗水时,老师应有正确的引导。因为“焦”字在汉语言文学的本义中那四点应该是指“火”,如同“火烧眉毛”一样紧急。我们老师应该给予指向性的理解和引导。
讨论二:想象说话理解寓意时,为什么不口语交际起来?
当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老农,让学生对我这个“拔苗人”说点什么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已经在寓意的边缘了。如果老师能和学生口语交际起来,寓意的揭示就更顺理成章,豁然开朗了。当学生说到“老农,你也太急了吧,禾苗是会自己长高”时,老师完全可以接过来说“是呀,你看,我可真糊涂呀,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如此一来,课堂上就会鲜活生动起来了。还有当学生说到“老爷子啊,快别拔了吧!”老师完全可以故作懵懂说:“为什么呀?”让学生再次说明寓意,加深印象的。
都说“站着说话不腰疼”,课堂是个大变数,说来容易做来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感谢章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案例,让我们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二
《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两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二、读题,知题目,了解作者。
师;什么是寓言呢?谁来说说?
生: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师:《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我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我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我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c、我们一起来读读。
(3)第三自然段。
a、你为什么这样读?(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自然段。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我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小组讨论)。
四、总结寓意。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三
《揠苗助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寓言两则”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所需课时为二课时。
这是一则出自战国时期得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做事情不可以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得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寓言这种文体,所以承载着让学生学会学习寓言方法得任务,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掌握寓言的学习方法。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2)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寓意。能够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能够通过表达、练笔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
1、学生是8———10岁的儿童,活泼好动,乐于参与。
2、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解能力不够高,学习缺少毅力、目的性,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本节课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意识。
3、虽然是初次学习寓言故事,但是这种体裁的文章大多数同学都曾经接触过,大多数同学已经具有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和能力、知识的储备。
4、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识字。
5、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1)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因此语文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本节课就是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新知,在引导有感情的朗读中明白寓意,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走入文本。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语文。
语文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文学习和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才会深入的理解寓意。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
生字带注音、生词、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想对农夫说的话、课上的小练笔以及课后作业的课件。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教材。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寓言两则》。让我们一起跟老师来把课题写一遍。
师:你能来把课题读一读吗?
2、出示“寓”。教学。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的吗?(什么是寓言?)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4、小节: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揠苗助长”。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自学生字。
1、这个题目是古人取的,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请小朋友仔细听这个故事。然后来回答。师范读。
明确: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3、自由读文,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领读。
(2)课件出示生词,齐读。你都知道哪个词的意思?说一说。
(3)知道写字:焦、疲。
师: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这个人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小朋友自由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看看他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读)。
你体会到了农夫怎样的心情?(焦急)。
从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的出来呢?
2、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3、谈体会: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很急的呢?
4、你能为巴望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吗?(希望)。
5、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读到“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
师小节: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第一段。)。
6、自己再读读这一段,读到哪儿你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7、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一小节。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师: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
课件出示: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谈体会:
1、想出了办法,按理说他应该是很轻松的,可是他还为什么筋疲力尽呢?他是怎么做的?
2、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样了?
过渡:看着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农夫觉得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默读就是不动唇,不发出声音,放在心里读!)。
五、学习第三段。
课件出示: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1、你是从文中的那些地方看出他认为这个办法好呢?
2、看来这个人真的累极了,可是他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3、想到自己的禾苗要长高了,心里自然很高兴了。教学(截)。
4、你们也能试着读一读吗?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啊?(请学生评价)那你来读读看!
5、齐读。
六、明理。
1、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中会想什么呢?
2、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
4、师小节:对啊,禾苗的生长也有它一定的规律,如果咱们不依照它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出示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师总结:我们不光要明白这个道理,最重要是要真正引以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2、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写一段话。
八、作业。
我们身边有类似于“揠苗助长”的人和事吗?与家长交流。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不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第一次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心里很激动,不知道你们心里高不高兴?为了我们的友好见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喜欢!
(师讲“掩耳盗铃”的故事)。
2、像老师今天讲的这样的小故事,叫做寓言,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文章”(板书“寓言”)。这样的寓言很多,我们书上就有两则,现在我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其中一则——《揠苗助长》(板书: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
请孩子们自由地读通顺,读流利这个故事,读完后完成填空: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为了帮助禾苗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结果禾苗__________。(课件展示)把书翻到122页,开始读吧。
2、指名填空。
三、精读感悟,抓住心理描写。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第一自然段读读。边读边找出描写农夫心情的词语或句子。
生自由发言。
2、理解词语。
“巴望”(你能换个词语吗?盼望、希望、渴望等。但在这里,农夫只是一般的盼望、希望、渴望吗?)。
“天天”
焦急:谁能来学农夫做做焦急的样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农夫太性急了,你们看他焦急的样子:齐读第三句。(课件出示语句。)。
点评:你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心急如焚的农夫。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农夫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小禾苗们,你们不读出声地默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读。
2、那么大一片田,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此时你明白了什么?(拔苗很辛苦,很累。)。
课文中哪几个词语也能说明农夫拔苗很辛苦,很累?(筋疲力尽,喘气。)。
理解“筋疲力尽,喘气。”
3、读三遍,如果我再让你们读十遍,你们会累得——————学生接筋疲力尽。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农夫累得筋皮力尽,结果到底如何,请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自读,指名答。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2、正在农夫高兴的时候,他儿子把他拉到田边一看,猜猜农夫此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名说。(后悔的,惊奇的,伤心的,纳闷的)。
请孩子们带着这几种心情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揭示寓意,
1、师小结:这个农夫看到自己禾苗长得慢,就一下子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全死了。他真是太急于求成了,他做事一点也不动脑,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去做,结果把事情办坏了。
2、学了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劝这个农夫?
3、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急于求成,违反规律,把事情办坏。
五、总结延伸。
1、请自由地读读这则寓言。
2、谁能用自己的话再讲讲这则寓言。
3、你还看过或听过哪些寓言?“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
4、我给大家推荐几本寓言可以去读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六、板书设计:
27、寓言。
急于求成。
把事情办坏。
违反规律。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筋〞、“疲〞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开展规律的道理。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三教学准备:花籽、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一袋种子,如果你拥有一粒种子,你会如何让它开花结果呢?〔生答:挖坑、填土、浇水......〕古时候有个人他也播下了种子,可是种子长成禾苗以后却都枯死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来一探究竟。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寓言,比拟谁读得更好。
〔三〕感知文章内容。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呢?结合第一自然段。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似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似〞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拟句子,去掉“好似〞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似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1〕齐读第一自然段,做一做那焦急的小农夫。
〔2〕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出示课件上的课文内容填空,学生来完成。
〔3〕有没有同学也用填进去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学生造句。
〔4〕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农夫的焦急。
3学习课文第。
2、3自然段。
过渡:读。
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来帮助禾苗长高的?
出示。
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农夫是怎么拔禾苗的呢?生读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学习成语“筋疲力尽〞,学写“筋〞、“疲〞。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得意〕回到家里和家人说了什么?生朗读,他的儿子听到后会怎么想。
〔四〕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农夫这么快乐,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学生说说禾苗枯死的原因。
小结:
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除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死了。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违反规律,往往把事情弄得更糟。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六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观察谈话: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2、解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读题思考: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
3、自读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
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通过交流丰富识字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
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如:
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抓住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联系农夫的表现,进行鲜明的对比。从强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问题设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学生个性化的见解,丰富了语文积累,促进了学生想像能力、思维水平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
“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七
1、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改写不但要理解原文内容,还要展开丰富想象。
2、根据《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内容,体会作者地寓意。
3、引导学生自然的把原文的理解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表达要真切恰当。
读懂例文及其提示部分,领悟如何进行寓言改写。
明确原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形象改写。
复习改写的基本方法。课件。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启发引导)。
3、设置悬念:那么,我们如何去把寓言故事改写成记叙文呢?我们来读一读范文《揠苗助长》就知道了。
1、学习例文,领悟写法。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体会。
3、指名汇报感受。
4、齐读例文提示,明确写法。
5、小结:由此看来,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与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基本相同,都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把握原文内容第二是借助想象,生动描绘。
1、知名度这次习作的要求。
(1)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述揠苗助长这一故事的。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你的感受。
(3)如果你是这位庄稼人,你看到结果会怎么想?
(4)你想对庄稼人说什么?
小结: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加进想象和体验,生动地再现原文的情景,表达原文的`感情。
(5)同桌交流体会。
(6)指名口述。
小姐:我们在进行改写的时候,改写成的作文不能违背寓言的寓意。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八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改写不但要理解原文内容,还要展开丰富想象。
3、引导学生自然的把原文的理解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表达要真切恰当。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及其提示部分,领悟如何进行寓言改写。
教学难点:
明确原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形象改写。
教学准备:
复习改写的基本方法。课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启发引导)。
3、设置悬念:那么,我们如何去把寓言故事改写成记叙文呢?我们来读一读范文《揠苗助长》就知道了。
二、学习例文,明确写法。
1、学习例文,领悟写法。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体会。
3、指名汇报感受。
4、齐读例文提示,明确写法。
5、小结:由此看来,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与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基本相同,都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把握原文内容第二是借助想象,生动描绘。
三、弄清要求,构思习作。
1、知名度这次习作的要求。
(1)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述揠苗助长这一故事的。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你的感受。
(3)如果你是这位庄稼人,你看到结果会怎么想?
(4)你想对庄稼人说什么?
小结: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加进想象和体验,生动地再现原文的情景,表达原文的感情。
(5)同桌交流体会。
(6)指名口述。
小姐:我们在进行改写的时候,改写成的作文不能违背寓言的寓意。
四、行笔成文,相机指导。
五、推敲打磨,修改习作。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九
1、会认五个生字“寓、焦、喘、截、揠”,会写“焦、望”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课件。
1课时。
(一)、看图片猜故事引入。
1、看图片,猜故事名(坐井观天、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
2、师: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叫----(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3、师:读着这个词,小朋友肯定想到我们去年学过的一个词了、(坐井观天)对,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一样,那揠----就是拔的意思。过渡语: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句式“古时候有个人xx,就把禾苗xx,结果xx”
(三)体会农夫焦急的心情。
1、师:故事中的农夫,费了那么大的劲儿,把禾苗拔高,可禾苗还是枯死了,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他种下禾苗后说起。老师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农夫种下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
2、交流:(巴望、焦急)师:“望和焦”都是要会写的字,谁有好办法记一记它。(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一次)。
3,你们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农夫巴望、焦急的心情呢?默读第一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
4、交流:
预设: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小眼睛再亮一点,看看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到(巴望、天天)师:给“巴望”换一个词。(希望、渴望、盼望)在什么时候,你巴望过什么?谁能用“巴望”说一句话。
师:禾苗不是没有长高,只是没有长得那么快,那个人太心急了。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来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师:小朋友体会得真好,有谁觉得自己能把那种焦急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5、齐读第一节。
(四)、研读。
2、3小节。
预设1:农夫很累很辛苦。
师:什么叫“筋疲力尽?你什么时候“筋疲力尽”过,当时是怎么样的?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朗读“筋疲力尽”)。
预设2:禾苗很多,那个人忙了很久。
预设3:这个办法,那个人想了很久。(终于)师: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
1、师:力气真的没有白费,,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板书:枯死)。
师: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把爸爸拉到田边。你会怎么对你的父亲说?
师总结:是啊,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给它们锄草、施肥、捉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所以禾苗才会枯死。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好事往往会变成坏事。(板书: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2、理解“寓言”
师:像课文这样,通过一个小故事而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就称这样的文章为“寓言”。(读词)今天我们学的是其中的一则。
3、平时,在你身边,有过类似“揠苗助长”这样的事情吗?
4、续编故事:第二年,农夫又开始种禾苗了。
(六)、作业: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
《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一点,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苗都枯死了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本则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寓意深刻。二年级的学生对寓言的接触还不多,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共情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学中可以借助创设情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寓言形象。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从寓言中受到启发,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一)认识“则”“焦”“筋”“疲”4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掌握“巴望”“焦急”等词语。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体会寓意。
(三)能从寓言中受到启发,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初识寓言,揭题导入。
1.看图猜故事:《乌鸦喝水》《南辕北辙》《井底之蛙》。
2初识“寓言故事”。知道小故事中蕴含一个大道理,就叫“寓言故事。
3.直接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认读生字“揠”,齐读课题。
1.题中理解:读课题,猜测“揠”的意思,换字理解“揠”的意思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
小结:通过换字的方法,初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2.文中理解:快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揭示“揠苗助长”意思的句子。
3.课件出示。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1)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2)从“一棵一棵”读懂了什么?
3)读句思考,生发疑问:他揠苗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样揠苗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带着问题读课文。(板书:原因、怎样、结果)。
(三)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自学小提示。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检查字词。
重点正音。
喘:翘舌音,前鼻音。
筋:前鼻音。
转:当读第四声的时候,表示围绕着一点转圈,如转动、转圈等;如果读第三声,表示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如转弯、转身、转变、转眼间等。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出示句式。
古时候有个人看到禾苗(),想让禾苗(),就把禾苗(),结果禾苗都()。
(2)自读句子,试着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农夫揠苗助长的原因。(预设:因为这个人希望看到禾苗快点儿长高,所以把禾苗一棵棵往高里拔)。
(四)探究原因,感受“焦急。
1.快速读第一段,思考:当农夫看到禾苗长得那么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圈出表示农夫当时心情的词语。
课件出示第一段,点红“焦急”并板书。
2.再次默读,出示学习小提示。默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地方看出农夫很焦急?用横线画出句子,关键的地方可以圈一圈。
预设一: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1)巴望:通过换词,理解“巴望”的意思。(希望、渴望、盼望)。
(2)天天:抓住关键词“天天”,体会农夫的焦急。
预设二:可是一天,两天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1)可是:体会农夫巴望的和他看到的情景的反差,理解他的焦虑。理解“可是”是表示想的和事实相反。
体会农夫的焦急,读好句子。指名读。
(2)想象:一天,两天,三天,农夫看到禾苗都没有长高,心里会想些什么?
(3)对比句子。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
思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意思一样吗?理解农夫是因为太焦急了,所以才会觉得禾苗长得慢,感觉不到禾苗在长高。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男女生读句子,齐读。
预设三: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理解自言自语,就是自己对自己说。学着做一做。
(2)找一找农夫的动作,(转来转去)农夫的表情。(焦急、皱起了眉头)。
(3)展开想象,加上动作、表情演一演。
总结:第一段一共3句话,每句都是围绕焦急这个词来写的。
齐读第一段,读出农夫那种渴望禾苗快快长高的'焦急心情。
3.品词析句,感受疲惫。
过渡,课件出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指名读句子,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2)聚焦“筋疲力尽”:理解是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的意思。
看图:(课件出示农夫拔禾苗的图)仔细观察农夫的姿势、表情,说说看到了什么。(弯着腰,弓着背,一直蹲在田里,腿都麻了,满头大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
(3)再读句子,思考:他为什么拔得这么累?
(4)一直:意思是一停都不停。联系课文算一算,他大概拔了几个小时?在这六七个小时,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板书:一直)。
齐读这个句子,读出他认真又劳累的样子。
(5)出示: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读农夫说的话,说说有哪个词语不理解。
(预设:一大截)指名交流。
想象:农夫虽然累坏了,但是看到禾苗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联系农夫的心情,读读他说的话,读出他当时又累又高兴的样子。指名读,加动作读。
(五)体会道理,感受“愚蠢”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交流。(板书:枯死)。
2.课件出示。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联系农夫儿子可惜、伤心的心情,有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3.说说禾苗为什么会枯死。
4.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5交流,小结寓意。
6.推荐课外阅读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六)设疑结课,指导书写。
1.结课。
2.通过摘苹果游戏复习生字。
3.指导书写“筋”“疲”
(1)小老师领读。
(2)交流哪一个字比较容易写错。
(3)重点指导“疲”:点、提不能漏,小老师提醒关键笔画。
(4)师范写。
(5)生写。
(6)组织讨论“筋”后,学生自己练写。
(7)投影展示点评后,学生再写,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不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第一次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心里很激动,不知道你们心里高不高兴?为了我们的友好见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喜欢!
(师讲“掩耳盗铃”的故事)。
2.像老师今天讲的这样的小故事,叫做寓言,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文章”(板书“寓言”)。这样的寓言很多,我们书上就有两则,现在我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其中一则——《揠苗助长》(板书: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
请孩子们自由地读通顺,读流利这个故事,读完后完成填空: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为了帮助禾苗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结果禾苗__________。(课件展示)把书翻到122页,开始读吧。
2.指名填空。
三、精读感悟,抓住心理描写。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第一自然段读读。边读边找出描写农夫心情的词语或句子。
生自由发言。
2.理解词语。
“天天”
焦急:谁能来学农夫做做焦急的样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农夫太性急了,你们看他焦急的样子:齐读第三句。(课件出示语句。)。
点评:你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心急如焚的农夫。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农夫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小禾苗们,你们不读出声地默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读。
2、那么大一片田,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此时你明白了什么?(拔苗很辛苦,很累。)。
课文中哪几个词语也能说明农夫拔苗很辛苦,很累?(筋疲力尽,喘气。)。
理解“筋疲力尽,喘气。”
3、读三遍,如果我再让你们读十遍,你们会累得------学生接筋疲力尽。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农夫累得筋皮力尽,结果到底如何,请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自读,指名答。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2.正在农夫高兴的时候,他儿子把他拉到田边一看,猜猜农夫此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名说。(后悔的,惊奇的,伤心的,纳闷的)。
请孩子们带着这几种心情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揭示寓意,
1、师小结:这个农夫看到自己禾苗长得慢,就一下子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全死了。他真是太急于求成了,他做事一点也不动脑,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去做,结果把事情办坏了。
2、学了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劝这个农夫?
3.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急于求成,违反规律,把事情办坏。
五、总结延伸。
1.请自由地读读这则寓言。
2.谁能用自己的话再讲讲这则寓言。
3.你还看过或听过哪些寓言?“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
4.我给大家推荐几本寓言可以去读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六、板书设计:
27、寓言。
急于求成 。
把事情办坏。
违反规律。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3、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尝试边读边想,做简单批注的学习方法。
4、了解寓言,从寓言中体会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图猜成语。(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三长两短、小题大做、一举两得、百发百中、揠苗助长。)汉语成语丰富多彩,有两万余条,常用的也有四五千条。成语背后有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有的出于名人说的话,还有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神话寓言故事。
二、初读感知:
1、认读生字生词:寓 揠 焦 喘 费 截。
寓言 揠苗 巴望 焦急 喘气 白费 筋疲力尽 一大截。
2、指导书写:费 焦。
3、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掉字,不添字,注意标点停顿。
4、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三、再读感悟:
1、展示读悟第一自然段:
a、谁想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把读的最好的句子展示给大家?
b、读的真好,为什么这么读?读出种田人的着急心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标画出词语句子,练读。(巴望、天天看、焦急、转来转去)。
c、从“焦”的字形理解含义:本意火上烤小鸟,引申火烧眉毛,十分心急。
d、指导读句子,体会不同: 禾苗好象一点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 。
e、情境体验:你有过焦急的时候吗?指名表演“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
(种田人看到禾苗好象没长高,心里十分着急。板书:简笔画和“着急”)。
f、带着自己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2、展示读悟第二、三自然段:
b、哪些句子说明他十分卖力?“一棵一棵”“筋疲力尽”。
预设:体育课时、做值日、打球、跳健美操、拉二胡时等等。这些都是锻炼身体爱劳动是值得的。……可是这个人是拔自己的禾苗累的筋疲力尽的,就不值了。
d、想象:如果邻居看见了,会怎么劝他?他会怎么说。
e、练读,“一边喘气一边说……”体会农夫的高兴心情。
(种田人看到自己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心里十分高兴。板书:简笔画和“高兴”)。
f、想象父子对话。邻居劝没听,儿子劝听了。农夫心情怎样?
g、拓展想象:农夫第二年种庄稼会怎么做?(浇水、施肥、松土、间苗、锄草、灭虫……)。
h、带着自己的感受读2、3自然段。指读、齐读。 。
3、禾苗枯死了,种田人很失望。读最后自然段,板书简笔画和“失望。”
四、齐读明理:
1、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适当点拨: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违背了规律,急于求成,就会把事情弄糟。欲速则不达。种田人愿望是好的,但它违背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植物生长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养料,慢慢生长。还要人去辛勤的管理,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这样才能长的旺,才有好收成。)。
2、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吗?师生共同说说身边的事。
预设:奶奶着急见到白花花的棉花而剥棉桃,自己嫌金鱼长的慢喂致死,妈妈减肥减出毛病……老师也吃过苦头,因布置作业多导致师生病倒的例子,都是在揠苗助长。
五、认识“寓言”:
1、简单说,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通过浅显易懂荒唐可笑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严文井说过一句话:“寓言是个大怪物,当它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个故事,生动活泼;可当它一转身,又分明是个哲理,严肃深刻。”
2、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六、作业自助餐:
1、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找些读一读:如南辕北辙、五十步笑百步……。
2、将这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三
1、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改写不但要理解原文内容,还要展开丰富想象。
2、根据《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内容,体会作者地寓意。
3、引导学生自然的把原文的理解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表达要真切恰当。
读懂例文及其提示部分,领悟如何进行寓言改写。
明确原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形象改写。
复习改写的基本方法。课件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启发引导)
3、设置悬念:那么,我们如何去把寓言故事改写成记叙文呢?我们来读一读范文《揠苗助长》就知道了。
1、学习例文,领悟写法。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体会。
3、指名汇报感受。
4、齐读例文提示,明确写法。
5、小结:由此看来,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与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基本相同,都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把握原文内容第二是借助想象,生动描绘。
1、知名度这次习作的要求。
2、齐读《揠苗助长》
(1)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述揠苗助长这一故事的。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你的感受。
(3)如果你是这位庄稼人,你看到结果会怎么想?
(4)你想对庄稼人说什么?
小结:认真阅读例文,领悟把寓言改写成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加进想象和体验,生动地再现原文的情景,表达原文的感情。
如何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揠苗助长》呢?
(5)同桌交流体会。
(6)指名口述。
小姐:我们在进行改写的时候,改写成的作文不能违背寓言的寓意。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四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不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课件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第一次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心里很激动,不知道你们心里高不高兴?为了我们的友好见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喜欢!
(师讲“掩耳盗铃”的故事)
2、像老师今天讲的这样的小故事,叫做寓言,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文章”(板书“寓言”)。这样的寓言很多,我们书上就有两则,现在我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其中一则——《揠苗助长》(板书: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
请孩子们自由地读通顺,读流利这个故事,读完后完成填空: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为了帮助禾苗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结果禾苗__________ 。(课件展示)把书翻到122页,开始读吧。
2、指名填空。
三、精读感悟,抓住心理描写。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第一自然段读读。边读边找出描写农夫心情的词语或句子。
生自由发言
2、理解词语
“巴望”(你能换个词语吗?盼望、希望、渴望等。但在这里,农夫只是一般的盼望、希望、渴望吗?)
“天天”
焦急:谁能来学农夫做做焦急的样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农夫太性急了,你们看他焦急的样子:齐读第三句。(课件出示语句。)
点评:你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心急如焚的农夫。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农夫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小禾苗们,你们不读出声地默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读
2、那么大一片田,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此时你明白了什么?(拔苗很辛苦,很累。)
课文中哪几个词语也能说明农夫拔苗很辛苦,很累?(筋疲力尽,喘气。)
理解“筋疲力尽,喘气。”
3、读三遍,如果我再让你们读十遍,你们会累得——————学生接筋疲力尽。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农夫累得筋皮力尽,结果到底如何,请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自读,指名答。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2、正在农夫高兴的时候,他儿子把他拉到田边一看,猜猜农夫此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名说。(后悔的,惊奇的,伤心的,纳闷的)
请孩子们带着这几种心情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揭示寓意,
1、师小结:这个农夫看到自己禾苗长得慢,就一下子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全死了。他真是太急于求成了,他做事一点也不动脑,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去做,结果把事情办坏了。
2、学了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劝这个农夫?
3、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急于求成,违反规律,把事情办坏。
五、总结延伸
1、请自由地读读这则寓言。
2、谁能用自己的话再讲讲这则寓言。
3、你还看过或听过哪些寓言?“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
4、我给大家推荐几本寓言可以去读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六、板书设计:
27、寓言
揠苗助长
急于求成
把事情办坏
违反规律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五
农夫看到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他心里很着急,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你觉得农夫都想出了什么办法呢?(施肥,浇水)但是,农夫都觉得这太慢了,他想啊想,终于有一天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看看农夫想出的这个办法怎么样。
第二段。
1、生自读课文(汇报:不好,因为……)。
师:看来,农夫想出这个办法真不怎么样,但是他却为了这个办法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累的自己腰酸背痛,大汗淋漓,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文中有一个词语也体现了这个意思,是什么?(筋疲力尽)你有过筋疲力尽的时候吗?(造句)农夫累的这样,可被他帮助的小禾苗会说什么?(想象)。
(板书:高兴。从“终于”“急忙”能体会到农夫急切、兴奋的心情)你能读一读这句话吗?(幻灯出示: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指名读,齐读)。
3、师接读: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处拔。
对比:把禾苗一棵棵往高处拔。你觉得那个好?为什么?(因为“一棵一棵”能体会出农夫拔苗时小心谨慎,费力气)。
师:农夫这样的劳动真的很辛苦,所以他才累得筋疲力尽,尽管这样,他还是毫无怨言,心里充满了期待,自己读一读(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第三段。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我仿佛看到农夫在炎炎烈日下美滋滋的拔着禾苗,你觉得农夫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后心里会想些什么?(禾苗越长越高,快点把这件开心的事告诉其他人)请同学读一读第三段,(并想想为什么这么读)。
第四段。
现在农夫的眼前一定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而别人家的禾苗才刚抽穗,可结果是怎样呢?(齐读第四段)。
禾苗枯死了,农夫一定很失望。(板书:失望)。
我相信农夫明年一定不会再这样种庄稼了。
2、仅仅这个农夫会犯这样的错误吗?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师生共同说说身边的事。(自己嫌金鱼长的慢喂致死,妈妈减肥减出毛病……都是在揠苗助长)。
简单说,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通过浅显易懂荒唐可笑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阅读寓言故事的时候多想象背后蕴含的道理。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七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给别人,并能续编。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课件。
通过创设情境、再现故事、体会词语、激发学习兴趣,将字词教学融入朗读与游戏中,并在朗读与问答中感悟其蕴含的道理。
一、动画导入。
1、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小动画,看谁能在看完以后猜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动画)
2、学生猜出后,教学“揠”,并启发学生换字成词“拔苗助长”来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或是想到了什么?
4、课件出示重点问题:
(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2)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他在做前想过后果吗?
二、理解课文
1、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2、出示(课件分段朗读课文),自选课文中喜欢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3、教师随机指导朗读,(课件比较句子):
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两句中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些?为什么?怎么样才能读好呢?
4、你从书中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那个人的迫切心情?(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课件出示图片,选择正确的词语选择连线,进行理解。
5、他想出了什么方法帮助禾苗生长呢?请同学上台做实验,将课件中的禾苗点高。体会理解“筋疲力尽”。
6、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看图片理解“枯死”)
7、课件出示小练习:(口语交际)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 ,于是 。结果 。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感受,引出寓意,课件中出示朗读。学生记录或跟读。
三、生字游戏
(1)比赛摘苹果。(课件中识字1中出示7个生字)看谁摘的苹果多!(课件中点击小图片进行鼓励)
(2)(出示课件中识字)认生字,分析字形特点再读组词(一类字)看谁组词多!
四、拓展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如果你是这位庄稼人,你看到结果会怎么想?会想什么方法让禾苗快长?你想对他说什么?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课文中这样的事情吗?你会怎么做?(课件出示)
第二年,这个庄稼人听从了大家的劝告,耐心地给禾苗 、
、 、 、 , 禾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终于获得了好收成。他高兴地对大家说:“ !”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八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两课时。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思考: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
3、自读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
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通过交流丰富识字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
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如:
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 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抓住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联系农夫的表现,进行鲜明的对比。从强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 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问题设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学生个性化的见解,丰富了语文积累,促进了学生想像能力、思维水平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
“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十九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给别人,并能续编。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课件。
通过创设情境、再现故事、体会词语、激发学习兴趣,将字词教学融入朗读与游戏中,并在朗读与问答中感悟其蕴含的道理。
1、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小动画,看谁能在看完以后猜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动画)。
2、学生猜出后,教学“揠”,并启发学生换字成词“拔苗助长”来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或是想到了什么?
4、课件出示重点问题:
(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2)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他在做前想过后果吗?
1、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2、出示(课件分段朗读课文),自选课文中喜欢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3、教师随机指导朗读,(课件比较句子):
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两句中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些?为什么?怎么样才能读好呢?
4、你从书中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那个人的迫切心情?(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课件出示图片,选择正确的词语选择连线,进行理解。
5、他想出了什么方法帮助禾苗生长呢?请同学上台做实验,将课件中的禾苗点高。体会理解“筋疲力尽”。
6、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看图片理解“枯死”)。
7、课件出示小练习:(口语交际)。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于是。结果。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感受,引出寓意,课件中出示朗读。学生记录或跟读。
(1)比赛摘苹果。(课件中识字1中出示7个生字)看谁摘的'苹果多!(课件中点击小图片进行鼓励)。
(2)(出示课件中识字)认生字,分析字形特点再读组词(一类字)看谁组词多!
1、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如果你是这位庄稼人,你看到结果会怎么想?会想什么方法让禾苗快长?你想对他说什么?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课文中这样的事情吗?你会怎么做?
第二年,这个庄稼人听从了大家的劝告,耐心地给禾苗、禾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终于获得了好收成。他高兴地对大家说:“!”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20篇)篇二十
作者:何庆红 转贴自:宜昌市猇亭区实验小学 点击数:97。
教材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
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是: 。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在朗读的基础上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
4、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尝试边读边想,做简单批注的学习方法。
5、从语言中体会一个道理:做事情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生活中要有美好的愿望,也要有正确的奋斗方法,才能达成愿望。
6、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根据我执教多年低年级的经验,我觉得: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一些比较浅显的词语,已经能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准确理解出来,较长的句子也基本能准确断句,读通顺。
于是,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结合课文的插图,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较为成功地执教了这篇课文。
回头反思,我的基本做法是:
1、自学过关、尝试感悟。
例如:开课亦始,我就以“预习过关”的方式,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1)、首先,我们来预习这则寓言,中有五道关卡挡在我们面前你能闯过去吗?
(2)、出示寓言大闯关,请同学们根据闯关要求试着预习吧!
朗读关:读通课文。
字词关:读准生字字音。
理解关: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筋疲力尽。
思考关:再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问关:对课文内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3)、这些关卡你能过吗?你想过哪一关就在小组内认真展示一下,让小组同学为你加加油!想过哪一关?试试看!
2、注重朗读,激活感悟。
读、思、议是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手段,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课堂上进行多层次的朗读并引进默读训练,是有效理解本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我合理运用朗读这一“感悟媒介”,师生读中悟情。特别是讨论“巴望”能否换成“盼望”“希望”和理解“总算”等词语时,通过朗读引导使学生们达成高度的共识。
例如,在教学第一、二自然段时,我先指名学生朗读,并适时引进默读训练,然后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3、凸显形象,内化感悟。
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联想,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变抽象的语言感知为具体的形象感受。教学后段,我让学生以简笔画显现揠苗助长的过程,将文字符号转换成连贯的生活画面,如画出了禾苗的不同生长状态:“没有长高”、“长高一截”、“都枯死了”。一幅幅生动简明的画面,正是学生动用了全部感官与心智去深入接触语言材料获得的感悟。同时形象的再现又激活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进一步感悟。
(2)、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4、调动积累、促进感悟。
丰富的理性与感性经验是“感悟”的前提,让学生尽可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领悟寓意。让学生运用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再现揠苗助长,让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解决农夫的困惑,让学生联系读过的《守株待兔》深入领悟《揠苗助长》的寓意。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利用文本的信息激活了学生这种潜伏的“意念系统”,从而使学生能够恍然顿悟。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例如,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质疑问难:
(1)、对课文内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探讨的?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3)、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对爸爸怎么说?
这样将学生主体置身阅读活动之中,变理解文字为感悟生活,变体会情感为表达情感,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碰撞、交流、共鸣,从而获得对文章深层意蕴的领悟。
信息来源:宜昌市猇亭区实验小学。
信息作者:何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