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大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大班教案的成功案例在实施过程中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一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春节里感兴趣的事,并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2、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活动准备:
钹、鼓、鞭炮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新年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1)出示钹、鼓和鞭炮,模仿它们的声音。
(2)学习节奏型:xxxxxxxxx0。
a、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型。
b、用钹、鼓和鞭炮的声音表示节奏型。
(3)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a、教师示范演唱。
b、提问:你听见歌里唱了什么?
c、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掌握切分音。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a、幼儿集体学唱。
b、师与幼儿接唱。
c、边唱边表演。
3、创编歌词。
(1)交流:在新年里你还听见哪些热闹的.声音?
(2)师根据幼儿说的示范编歌词。
(3)幼儿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4)师带领幼儿演唱新的歌词。
4、律动:幸福拍手歌。
活动延伸:
1、利用晨间或游戏时间,启发幼儿以个别交谈或小组讨论形式继续交流新年里的见闻。
2、在区域里用其它的节奏来表现钹、鼓和鞭炮的声音。
活动反思:
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活动主要表现的是新年的笑声,也就是把节日里喜庆的气氛以及快乐的心情说出来、唱出来。整个过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够掌握活动的重点:鼓和鞭炮的声音(切分音)节奏。孩子们在活动中对新年的那份憧憬使得他们非常乐意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表现新年的快乐,在说说、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自然完美展现。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二
1、说出新年感兴趣的事,根据歌曲结构创编歌词。
2、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热闹,体验欢快的情绪。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钹、鼓、鞭炮、图谱一张、切分音节奏谱。
1、运用a,la.等音发音练习。
2、你怎样庆祝新年的?新年里,有哪些声音?
(1)出示钹、鼓和鞭炮,认识并模仿它们的声音。
(2)学习节奏型xxx/xx/xxx/x0。
a、用钹、鼓和鞭炮的声音表示节奏型。
b、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型。
1、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新年的笑声在哪里?新年的笑声在锣鼓里。
集体有节奏地念歌词,掌握切分音节奏。
2、示范唱。歌里唱了什么?
结合图谱幼儿集体演唱。
a、幼儿集体学唱。
b、师与幼儿接唱。
c、边唱边表演。
1、新年里你还听见哪些声音?
2、根据幼儿说的示范编歌词。
3、根据歌曲结构创编歌词。
4、师带领幼儿演唱新的歌词。
532│31│543│20│521│27│572│20│533│。
新年的笑声在哪里?新年的笑声在锣鼓里,咚咚咚。
新年的笑声在哪里?新年的笑声在鞭炮里,噼噼噼。
15│531│60│5.654│343│234│5—│56654│。
呛呛咚咚咚呛。笑得冬爷爷走远了,走远了,留下了雪花。
啪啪噼噼噼啪,笑得春姑娘走来了,走来了,带来了花瓣。
322│132│10║。
银亮亮银亮亮。香喷喷,香喷喷。
1、以个别交谈或小组讨论形式继续交流新年里的见闻。
2、用其它节奏来表现鼓和鞭炮的声音。
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活动主要表现的是新年的笑声,也就是把节日里喜庆的气氛以及快乐的心情说出来、唱出来。整个过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够掌握活动的重点:鼓和鞭炮的声音(切分音)节奏。孩子们在活动中对新年的那份憧憬使得他们非常乐意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表现新年的快乐,在说说、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自然完美展现。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新年的习俗。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三
1、了解新年的钟声的蕴意,感受过新年的喜悦。
2、欣赏散文中的描写,了解过新年的特殊意义。
3、感受节日里的祝福。
1、自制散文诗的播放课件。
2、丰富幼儿有关过新年的尝试。
一、谈话入题。
·20xx年快过去了,新的一年也快来临了,新的一年是什么年呢?(6、猴年)。
·你喜欢过新年嘛?为什么?
二、欣赏散文。
·你听到散文里都说了些什么?
·是谁给我们送来了那么多礼物?
·能得到那么多新年礼物,你的心情怎么样?
·在新年里,你想给谁送去新年礼物呢?送什么呢?
三、学说散文。
四、创编散文。
爸爸妈妈的快乐是我的快乐,
老师的笑容是我的.笑声,
朋友的高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要快快送出去。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四
活动目标:
1、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2、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鼓、钹、鞭炮的声音。
活动过程:
1、练声。
根据533|15|531|6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教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教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
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想不想听听啊?”
(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
教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
教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动结束:教师:“我们一起去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五
2、丰富幼儿有关过新年的尝试、
一、谈话入题、
1、20xx年快过去了,新的一年也快来临了,新的一年是什么年呢?(20xx、猴年)。
2、你喜欢过新年嘛?为什么?
二、欣赏散文、
1、你听到散文里都说了些什么?
2、是谁给我们送来了那么多礼物?
3、能得到那么多新年礼物,你的心情怎么样?
4、在新年里,你想给谁送去新年礼物呢?送什么呢?
三、学说散文、
四、创编散文、
新年的钟声送来了新的一年,
新年的钟声送来了春天的信息,
新年的钟声告诉我们长大了一岁,
新年的钟声让每个人都笑开了花,
新年的钟声里许下了我的愿望,
爸爸妈妈的快乐是我的快乐,
老师的`笑容是我的笑声,
朋友的高兴是我最大的愿望,
新年的钟声里送来了新年的礼物,
我要快快送出去、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六
1、能说出春节里感兴趣的事、并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2、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热闹、体验欢快的情绪。
钹、鼓、鞭等。
1、谈话:小朋友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新年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1)出示钹、鼓和鞭、模仿它们的声音。
(2)学习节奏型:xxxxxxxxx0a、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型。
b、用钹、鼓和鞭的声音表示节奏型。
(3)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a、教师示范演唱。
b、提问:你听见歌里唱了什么?
c、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掌握切分音。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a、幼儿集体学唱。
b、师与幼儿接唱。
c、边唱边表演。
3、创编歌词。
(1)交流:在新年里你还听见哪些热闹的声音?
(2)师根据幼儿说的示范编歌词。
(3)幼儿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4)师带领幼儿演唱新的歌词。
4、律动:幸福拍手歌。
1、利用晨间或游戏时间、启发幼儿以个别交谈或小组讨论形式继续交流新年里的见闻。
2、在区域里用其它的节奏来表现钹、鼓和鞭的声音。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七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新年到》,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感。
2.掌握xxxxx这一节奏,并能在间奏处用肢体动作表现。
3.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注意相互合作,协调演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xxxx、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型卡:xxxxx。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节奏游戏,谁会用拍手的方式表示这个节奏?
除了拍手,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些部位表示这个节奏?
(个别幼儿尝试,再集体练习,引导幼儿拍腿、拍肩等。)。
师:这个节奏还藏在一首好听的歌里,请你仔细听一听,找一找。
二、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内容带来的愉快情绪。
1.教师清唱歌曲。
(1)提问:你找到刚才那个节奏了吗?它藏在哪里?老师拍手的时候有没有唱?
小结:这个节奏藏在这首歌的间奏处,拍手的时候是不需要唱的。
(2)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打鼓和敲锣的节奏2-3遍。
(3)师:你还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2.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同时配上简单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请你再认真听一听,然后告诉大家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幼儿看着图谱轻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2.幼儿集体歌唱。
3.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并加入身体动作。
4.再次歌唱,间奏处能用身体乐器表现。
四、游戏:新年音乐会。
匹配乐器,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师:新年就要到了,今天我们要开一场新年音乐会。小朋友们来当演奏家,老师当乐队指挥。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八
2、表现儿歌相关内容的图片、
一、引导幼儿围绕"过新年"展开讨论、
教师:你喜欢过新年吗?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谈论过新年、
(1)、教师:过新年,要做哪些事情?
(2)、引导幼儿和同伴交流、
(3)、把幼儿说到的内容的相关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4)、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把没有说到的内容补充出来、
三、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练习儿歌、
(1)、教师示范,边指着图片边念着儿歌或播放教学cd、
(2)、带领幼儿练习儿歌、
(3)、引导幼儿学习边拍手,边有节奏的念儿歌、
四、引导幼儿丰富而歌表演的.形式、
(1)、启发幼儿理解儿歌中的几个动词的含义,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办"、"贴"、"包"、"下"的具体含义,并用动作表现、
师幼共同用拍手打节奏与做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有节奏的念儿歌、
五、教师启发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教师:请你和同伴说一说除了儿歌中提到的,你了解到的过新年方式还有哪些?
引导幼儿以欢乐的情绪迎接新年的到来、
教师:你想怎么样过新年?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九
活动目标:
2、欣赏散文中的描写,了解过新年的特殊意义。
3、感受节日里的祝福。
4、理解散文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活动准备:
1、自制散文诗的播放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入题。
1、201x年快过去了,新的一年也快来临了,新的一年是什么年呢?(201x、猴年)。
2、你喜欢过新年嘛?为什么?
二、欣赏散文。
1、你听到散文里都说了些什么?
2、是谁给我们送来了那么多礼物?
3、能得到那么多新年礼物,你的心情怎么样?
4、在新年里,你想给谁送去新年礼物呢?送什么呢?
三、学说散文。
四、创编散文。
爸爸妈妈的快乐是我的快乐,
老师的笑容是我的笑声,
朋友的高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要快快送出去。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
我要快快送出去。
新年的钟声送来了新的一年,新年的钟声送来了春天的讯息,新年的钟声告诉我们长大了一岁,新年的钟声让每个人笑开了花。
新年的钟声里许下了我的愿望:爸爸妈妈的快乐是我的快乐,老师的笑容是我的笑声,朋友的高兴是我最大的愿望。
新年的钟声里,送来了新年的礼物,我要快快送出去。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一
1、学习故事,能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关心别人,感谢别人。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愿,学习自己制作贺卡。
1.课件《新年礼物》;幼儿画册中的《新年快乐》。
2.幼儿感知过有关新年的知识及其相关的经验。
3.爱心形的各色彩纸、油画棒、剪刀。
1、引出故事
出示熊伯伯,它收到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听故事
结合课件,师生共同回忆故事内容
2、再次欣赏并理解故事
边看幼儿画册边再次欣赏故事
着重理解:最好的礼物就是人们最需要的.礼物(为什么小松鼠、小白鹅等小动物收到礼物时会高兴的叫起来。)
你认为谁收到的礼物最好,为什么?
3、制作贺卡
结合新年的到来,结合班级情况,讨论我们可以把贺卡送给身边需要关心的人。
制作贺卡:今天我们先来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把我们美好的祝愿画在贺卡上寄给他们,送给他们。(可以送给爸爸妈妈、老师、阿姨或者生病的小朋友等。)
4、延伸活动:邮寄幼儿制作的爱心贺卡。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二
1,熟悉7以内数的形成、数数。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幼儿用书《新年礼物》。
2,帖、汤圆、“压岁钱“7张1元
1,拜年:
--“过年时,爸爸妈妈带红红去奶奶家拜年。看看奶奶准备了什么来迎接红红?
a,数帖:“奶奶拿出帖。1粒添上1粒是2粒,---7粒添上1粒是几粒?”
b,数汤圆:(方法同上,复体验7以内数的形成。)
c,数压岁钱:(方法同上,复体验7以内数的.形成。)
2,找礼物:
----“红红今天得到了许多新年礼物。每样礼物的个数是多少?”
幼儿在幼儿用书中数礼物,并连上相对应的数字,如果不够还可以请幼儿添画。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三
1、能说出春节里感兴趣的事,并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2、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热闹,体验欢快的情绪。
钹、鼓、鞭炮等。
1、谈话:小朋友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新年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学习新歌《新年的笑声》。
(1)出示钹、鼓和鞭炮,模仿它们的声音。
(2)学习节奏型:xxxxxxxxx0。
a、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型。
b、用钹、鼓和鞭炮的声音表示节奏型。
(3)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a、教师示范演唱。
b、提问:你听见歌里唱了什么?
c、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掌握切分音。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a、幼儿集体学唱。
b、师与幼儿接唱。
c、边唱边表演。
3、创编歌词。
(1)交流:在新年里你还听见哪些热闹的声音?
(2)师根据幼儿说的示范编歌词。
(3)幼儿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4)师带领幼儿演唱新的歌词。
4、律动:幸福拍手歌。
1、利用晨间或游戏时间,启发幼儿以个别交谈或小组讨论形式继续交流新年里的见闻。
2、在区域里用其它的节奏来表现钹、鼓和鞭炮的声音。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结构。
2、感受新年的热闹,快乐的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鼓、钹、鞭炮的声音。
活动过程:
1、练声。
根据533|15|531|60|幼儿先听,然后用“啦”来唱出来。
2、理解歌词,学习歌曲。
教师:“前几天我们过的什么节日啊?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是新的一年由开始了,人们心里很高兴,为了庆祝所以要过元旦这个节日。
教师:“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庆祝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敲鼓、放鞭炮)。
教师播放放鞭炮的声音,用鼓敲歌曲中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声音。
教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呢!想不想听听啊?”
(教师示范完整的唱一遍)。
教师:“你感觉老师唱的哪个地方象刚才的声音?。你来学一学!”(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这一遍你又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说歌词,2——3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唱歌。集体合唱。
3、体验歌曲的快乐情绪。
教师:“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怎样唱呢?”(幼儿说)。
教师:“那我们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的脸上要怎么样?”(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动结束:教师:“我们一起去鞭炮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
活动反思:
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活动主要表现的是新年的笑声,也就是把节日里喜庆的气氛以及快乐的心情说出来、唱出来。整个过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够掌握活动的重点:鼓和鞭炮的声音(切分音)节奏。孩子们在活动中对新年的那份憧憬使得他们非常乐意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表现新年的快乐,在说说、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自然完美展现。
文档为doc格式。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五
1、能充满喜悦地迎接新的一年,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
2、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
绘画纸和笔若干。
1、故事导入,说说自己的新年本领。
(1)师:新年快到了,你们开心吗?有几只动物也特别开心,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讲故事“新年到了长一岁”)。
(2)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为什么那么高兴?(因为它们的本领都增加了)。
(3)师: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是不是也会增强自己的本领?请说说你增强的本领将是什么?
2、说说新年的愿望。
(1)上次我们已经表达了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感谢,在新的一年里,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说说自己的新年愿望。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您年的愿望。
3、新年愿望画。
(1)师:你们的新年愿望老师都收到了,请你们自己的愿望画下来。
(2)幼儿作画。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六
1.了解藏族人民过新年的习俗,感受藏族过新年的气氛。
2.初步了解汉族和藏族不同的过年形式,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录像《藏历年》、木偶迎迎、音乐《北京的金山上》《敲锣打鼓放鞭炮》。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快过年了,让我们一起敲锣打鼓放鞭炮吧!”
二、看录像《藏历年》。
福娃迎迎以木偶的形式出现:“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对,我是迎迎。我从很远的地方来,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儿?”“你们敲锣打鼓准备过新年了,我们藏族小朋友和你们汉族小朋友过新年的方式可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藏族过新年的习俗,并和汉族过新年的方式进行比较:
1.藏族人民和汉族人民过新年的时间一样吗?
2.吃的食物一样吗?
3.拜年的.时间和祝福语一样吗?
4.活动方式一样吗?
幼儿每说一点。教师就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图片。(用钟表示时间,用碗表示食物,用献哈达的人表示拜年,用射箭的人表示活动。)。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看着黑板上的四幅图片进行比较,说出汉族和藏族不同的过年方式。
四、学习藏族人民的拜年方式,互相祝福“扎西德勒”。
迎迎:“今天我来到泰州市幼儿园非常高兴.我向你们拜个早年,扎西德勒。”
师:“我们也一起向迎迎拜年,扎西德勒。”
幼儿再互相用藏族人民的祝福语来拜年。
五、跳舞迎接新年。
幼儿一起跳藏族舞蹈《在北京的金山上》。
迎迎:“小朋友再见!欢迎到西藏来过年!”
1.藏历十二月是西藏的新年,各家都要将屋子打扫十净,备好油炸果子、青稞酒、酥油、茶叶、人参果、糟粑、炸蚕豆、灌肠、牛羊肉等丰富食品。
2.除夕前一天。各户人家在太阳快落山时,把一切污水脏物往两边倒掉。他们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万物生长的保证。除夕晚上,全家人罔坐存一起吃同圆饭。
3.大年初一在进食之前,每人必须先在嘴上沾一点糌粑面,以示一已是吃糌粑的子孙,.长辈挨个祝愿“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在新年仪式之后,全家人再罔坐在一起,喝青稞洒、吃人参果等食品,欢度新年。初一这一天,全家人闭门欢聚.百不访问。从初二开始,百相拜年。
4.藏历年期间.各地都要演藏戏,还要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和射箭等各种比赛活动。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七
1、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教育理念,促进家园配合。
2、体验与父母做手工的乐趣。
3、体验过节的欢乐气氛。
4、会使用礼貌用语,练习交往。
亲子手工活动
1、将桌子分成三组,面对桌子将椅子摆成半圆形。
2、、贺年卡组:彩色卡纸、白色卡纸、胶棒、剪刀、彩笔、油画棒;半成品:花草、动物、叶子的形状;范例:三个。
3、、新年老人帽组:长方形红色卡纸、彩笔、胶棒、剪刀、即时帖(黄色)。
4、鞭炮组:长方形红色卡纸、即时帖、剪刀、胶棒、彩笔;范例:一个。
1、家长围坐成半圆形,招呼幼儿围绕在教师身边。
2、带领幼儿唱《新年好》的歌曲,引导家长拍手伴奏。
3、歌曲结束后,引导幼儿双手抱拳向家长拜年,并回到家长身边,提示家长及时鼓励孩子。
1、介绍分组情况,介绍鞭炮组、贺年卡组的材料,并简单介绍家长与幼儿互动制作的方式。
2、重点示范:新年老人帽
(1)把纸的长边向上折形成帽檐。
(2)捏住另一长边的两个角向中间卷,把两角和边重叠并粘好。
(3)根据幼儿爱好装饰帽子。
(4)家长帮助孩子写上赠言。
1、提出活动要求:
(1)要不断观察幼儿的需要与表现
(2)要体现合作
(3)可以换区制作
(4)家长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讲谦让、会交往。
(5)做完后家长引导幼儿互增礼物,其间使用礼貌用语。
2、 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在活动中,教师个别指导。
1、提示家长询问幼儿想送给谁。
2、在家长的陪同下,幼儿之间互赠礼物,同时提示家长让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3、重点协调让每个家庭都送出礼物同时收到礼物。
4、提示家长及时表扬孩子。在互赠礼物中自然结束活动。
家长与幼儿在快乐、轻松的合作中愉快的完成了制作过程。在活动中,通过提示家长们能关注到幼儿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特点,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等待和使用礼貌用语。在制作中,有的家庭采取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每一步,最后同时完成两件作品;有的家庭是分工合作;其间,家长们做到了不包办代替,而是看到幼儿有困难后再帮助幼儿。在互赠礼物环节,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幼儿与幼儿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通过互赠、交流促进了情感的交流,拉近了幼儿与幼儿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八
在开展"我喜欢的动物"的主题活动中,当说到"……可爱的松鼠,它们忙着采集果实,准备过新年了……"时,孩子们都激动起来,纷纷说:"老师,快要过新年了,就要长大一岁了,爸爸、妈妈会送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礼物,我们也会把礼物送给朋友。"看到孩子们对过年这么感兴趣,同时新年临近,有的孩子说起了新年的话题。让孩子从小接触一些我们国家传统节日的兴趣是有促进作用的。
于是我们产生了一个念头:何不让孩子们把对新年的种种向往、猜测整理一下,创设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过年的快乐,过年的有趣。就此,我们设计了"快乐的新年"这一主题活动。
1、感受新年来临的,乐意与周围的人们进行情感交流,学会大胆地用自己地方式表达内心的喜悦。
2、懂得过一年长一岁了,萌发在新的一年要学习新本领,取得新进步的美好愿望。
3、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进步,并初具为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体验和乐意学习他人优点的愿望。
1、布置与主题相关的环境。教师与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有关新年的图片、照片、实物等,布置专栏。
2、展示幼儿带来的图片、装饰品及幼儿的绘画作品(快乐的'节日),引导幼儿欣赏。
3、收集各种资料,启发幼儿选择多种材料,布置新年活动室环境,互相观摩,充分享受迎接新年、欢度新年的快乐。
4、鼓励幼儿参观周围的环境,观察马路边的商店,单位以及人们迎接新年,庆祝新年的方式。
5、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年历(旧的和新的),感知一年已经过去了,做窗花、挂红灯,感受新年已经来到的乐趣。
6、请家长帮助幼儿积累十二生肖的知识,并和幼儿说说自己和孩子的生肖是什么。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十九
1、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3、通过动物间礼物的相互赠送,体验小动物们的关心、懂得关心和体谅别人。
1、课件《新年礼物》。
2、故事中小动物和礼物的图片。
图片
一、回忆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收到的礼物。
1、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你收到过谁的礼物呢?
2、想一想,你什么时候收到?喜欢吗?为什么?
3、请小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礼物。
二、第一次讲故事《新年礼物》。
1、师:小朋友们收到礼物,都很开心。那新年到了,森林里的小动
物有没有收到礼物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叫《新年礼物》。
2、播放ppt,教师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三、回顾故事内容
1、师:孩子们,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礼物了吗?
2、师:那这些礼物是谁送到小动物手里的呢?
(2)师:故事里送礼物的人叫什么名字?(熊伯伯)他是做什么工作的?(邮递员)跟熊伯伯打声招呼吧!
(3)熊伯伯给谁送的礼物?分别送给了谁呢?请小朋友说说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收到的礼物的名字?(教师相机贴出图片)
(4)为什么小动物收到礼物时高兴地叫来呢?
四、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1、故事里第一个收到礼物的小动物是谁啊?接着呢?(结合课件)
2、教师边讲述,幼儿轻声地跟着讲述。请幼儿到黑板上给小动物排序。
3、指导说熊伯伯和小松鼠的对话,师幼分角色对话。
4、指导说熊伯伯和小白鹅的对话,男女生分角色对话
5、提问:
(1)当熊伯伯送完礼物以后,看到绿色的大邮袋空了,熊伯伯的心里有什么变化?(难过、没人关心她……)
(2)熊伯伯到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看到一个好大的礼盒,自己收到了礼物,很开心。)
(3)你知道熊伯伯得到的是一件什么礼物吗?(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4)这时候熊伯伯的心里有什么变化呢?幼儿讲述。(开心、高兴、感到幸福)。
(5)你认为故事里谁收到的礼物最好?
自由讨论:全体小动物为什么要送一辆自行车给熊伯伯?
6、教师小结:是啊,故事中,熊伯伯每天很辛苦的为小动物们送信、送礼物,小动物们收到快乐的同时,能体谅熊伯伯的辛苦,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也会做得很好,体谅身边关心我们的人。
五、说说给谁送礼物。
1、师:那我们来想想过年时给谁送礼物吧?你们先进行小组讨论。想想要送他什么礼物,为什么?并请小朋友们呆会用“我要送给谁什么东西”来告诉老师,并说说自己为什么想要送给他这个礼物。
2、师:小朋友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这么好的礼物,我相信收到的人一定会很开心的。以后,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时间来制作一些小礼物。
《礼物》是一个语言活动,此时正是元旦节之际,大街上张灯结彩,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孩子们喜欢感受这种快乐,期待能收到更多的礼物,特别是礼物打开那一瞬间,他们感到非常的满足。《新年礼物》是非常结合幼儿生活的一个题材。
《新年礼物》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儿的故事。《纲要》指出选材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能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生活中,孩子们都有过新年收到礼物的经验,但是很少小朋友会想到给别人送一份礼物,所以说故事和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激发幼儿关心、体谅别人的情感,很有教育意义。
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环节,这是本教学活动的重难点所在。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利用ppt逐图展开故事图片,采用分段理解的形式进行。首先,理解故事的前两段。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出示邮递员熊伯伯、大松树和小松鼠的图片,讲述完之后教师提问:"熊伯伯给小松鼠送来了什么礼物啊?"让幼儿学习讲述句型"熊伯伯给小松鼠送来了小绒帽"。接着,理解第三段。第三段的故事情节和第二段是相似的.,由于有了前一段的讲述,幼儿对这一段不难理解,能够比较完整复述故事内容。然后,理解第四段。教师出示小动物和礼物的图片,让幼儿自己说说熊伯伯给大伙送去的礼物,并分析下小动物收到礼物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最后,理解故事结尾。教师讲述完故事以后提问:小动物给熊伯伯送来了什么礼物?他们为什么要送熊伯伯一辆自行车呢?在这里,让幼儿感受到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之情,自行车正是熊伯伯需要的,它以后每天都可以骑着自行车去送信,多方便啊。这时熊伯伯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啊?让幼儿感受到熊伯伯此时得到大家关心、体谅的喜悦之情。
最后进行完整的故事欣赏,并进行了角色表演,加深了对故事的了解及情感体验。整个活动环节衔接自然,幼儿参与积极,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新年礼物》这个语言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合适的礼物能带给别人快乐。通过大家相互赠送礼物,懂得关心和体谅别人。另外还要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让幼儿尝试用"邮递员熊伯伯给谁送来了什么礼物"和"我想送给谁什么礼物"这两个句型来说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在正值新年来临之际,我觉得所选材料和生活比较接近,符合大班小朋友学习。在这次活动中我准备得比较充分,预先画了故事图片、各种礼物的图片,还做了各种小动物的头饰等等。我相信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把一堂语言课上好。
活动时,我围绕"礼物"这个问题展开叙述,幼儿对"礼物"很感兴趣,发言也很积极。接着让幼儿听了"新年礼物"这个故事后,让他们说一说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他们收到了什么礼物,再让幼儿用"熊伯伯给谁送来了什么礼物"这句话来说一说。在这里,大部分幼儿说得很好,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说得不够完整,看来这里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以后要加强这一类语言训练。然后我们再围绕"为什么说这辆自行车是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来展开讨论。幼儿各抒己见,想得很全面,回答得也很不错,同时他们也懂得了关心和体谅别人,教学目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表演故事这一环节中,由于幼儿只听了一遍故事,所以对内容还不够熟悉,在一些地方表演得还不够精彩。总体来说,幼儿表演得还是很不错的。我想,以后对故事内容熟悉了他们一定会表演得更好。
在最后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制作新年贺卡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让他们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送上一份最好的祝福,那就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
这是我在学习后开展的一次大班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教材《礼物》是一篇拟人化的小故事,小树丫丫从得不到帮助而悲痛、伤心,到得到小象的无私帮助而感激万分,小象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被刻画得生动可爱。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我是从情感教育入手,将重点放在挖掘作品的内涵上,并借助音乐作为教育的载体、手段,有机地融入幼儿的学习中。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体验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感情,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本次活动是通过音乐将幼儿带入了童话的意境,使音乐与文学同时对幼儿施加影响,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及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幼儿获得帮助别人就会快乐的积极情感体验。并能有效地把活动中获得的体验自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孩子们纷纷将自己准备的礼物拿出来要去慰问有困难的小朋友,使幼儿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二十
1、学习故事,能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关心别人,感谢别人。
1.课件《新年礼物》;幼儿画册中的《新年快乐》。
2.幼儿感知过有关新年的知识及其相关的经验。
3.爱心形的各色彩纸、油画棒、剪刀。
1、引出故事
出示熊伯伯,它收到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听故事
结合课件,师生共同回忆故事内容
2、再次欣赏并理解故事
边看幼儿画册边再次欣赏故事
着重理解:最好的礼物就是人们最需要的礼物(为什么小松鼠、小白鹅等小动物收到礼物时会高兴的叫起来。)
你认为谁收到的礼物最好,为什么?
3、制作贺卡
结合新年的到来,结合班级情况,讨论我们可以把贺卡送给身边需要关心的.人。
制作贺卡:今天我们先来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把我们美好的祝愿画在贺卡上寄给他们,送给他们。;(可以送给爸爸妈妈、老师、阿姨或者生病的小朋友等。)
4、延伸活动:邮寄幼儿制作的爱心贺卡。
活动思:
《新年礼物》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儿的故事。《纲要》指出选材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能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生活中,孩子们都有过新年收到礼物的经验,但是很少小朋友会想到给别人送一份礼物,所以说故事和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激发幼儿关心、体谅别人的情感,很有教育意义。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二十一
1.感受诗歌中描述的快乐的新年,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句,并且掌握“新年,就是xx”的句式。
关于诗歌内容的彩图一张。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元旦)对呀,再过几天就是元旦节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新年就要来到了。你们喜欢新年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新年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做《新年》,我们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1.师朗诵诗歌一遍,问:你在诗歌里边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自己在诗歌里听到的东西,畅所欲言。)。
2.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你们要仔细听,诗歌有没有告诉我们新年是什么?
提问:
a.诗歌里的“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个梦,梦到新年到了。坐上飞船到天上去游玩)—教师一步步引导,最后出示挂图。
b.我到了天上碰到了谁?(星星、月亮、太阳)—将星星、月亮、太阳的小图贴到大挂图上。
c.星星说新年是什么?(新衣新帽)。
三、学习诗歌朗读:
1.结合挂图,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一遍。
2.师: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读星星、月亮和太阳说话的时候,语气有什么变化,哪个轻一点,哪个重一点?(星星—细声,月亮—大声,太阳—高声)细声,大声和高声有什么不同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集体朗诵,注意用不同的语气朗诵相应的诗句。
4.分角色朗读:指定三个幼儿来扮演星星、太阳和月亮,教师和其他幼儿念剩下的内容。
四、掌握诗歌中句式:
大班教案新年的钟声(专业22篇)篇二十二
1、通过学习歌曲并为歌曲配打击乐,激发幼儿体验过新年时的喜悦之情。
2、通过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特点,并根据歌曲的乐段配乐器。
3、进行简单的打击乐表演,并体验符点音符的时值。
经验准备:
1、与幼儿一起为过新年做准备,体验节日的快乐。
2、在活动区中欣赏歌曲,并初步为歌曲配伴奏。
物质准备:
3、乐器:双响筒、响板、撞钟、三角铁、沙锤、铃鼓若干、大鼓一个。
4、节奏板一块、各种乐器的标记若干。
1、入场:听音乐《过新年》做动作。
2、节奏练习:通过声势进行节奏练习。根据歌曲的节奏节拍进行声势节奏练习。重点:练习打击合奏。难点:符点音符的声势打击并保持自己的节奏。
3、为歌曲配乐器:请幼儿唱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特点。请幼儿为各段配上乐器并尝试演奏,选出那种配法最好听,并演奏出来。
重点:根据歌曲的特点为歌曲配打击乐器。
难点:尝试用适当的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4、音乐游戏:幼儿听教师的节奏后再听音乐判断是哪一个节奏并在音乐停止后站在该节奏的标志下。规则:当听到音乐后才能行动,音乐停止后不能再换。
5、听音乐穿鞋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