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是一份经过实践验证的一年级教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一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试用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为什么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教学过程:
引入:
1、同学们都认识什么数?
2、这节课我们来初步认识分数。
3、猜想:这种数为什么会叫分数?
准备:
(一)分与平均分。
问题:6个苹果可以怎样分?
方法:对几种平均分的结果提问。
小结:象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是平均分。
(二)分数的产生。
问题:3个苹果可以怎样平均分?
平均分成的每份还能用整数表示吗?
说明:这就要求产生一种新数----分数。
新课:
(一)认识二分之一和二分之二。
1、认识二分之一。
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说明:2份中的1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2、认识二分之二。
演示:2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说明:这样的2份是2个1/2,也就是苹果的2/2。
3、强化平均分。
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大小不同的2份。
问题:2份中的1份还是这个苹果的1/2?为什么?
说明:只有平均分成的两份,每一份才能用1/2表示。
4、过渡:
学生动手操作:折出图形纸的1/2;。
问题:怎样折出图形纸的1/2?
方法:学生演示折纸的方法和结果。
问题:如果大家继续平均分,能得到正方形的1/4吗?
(二)、认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几。
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展示折纸的结果。
问题:为什么4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这样的2份,3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方法:指一指哪是正方形的2/4;。
闭上眼睛想一想3/4是什么样?
举起正方形的4/4;。
问题:为什么4/4是整个的正方形?
2/4,3/4,4/4都和谁有关系?
说明:1/4这样的分数很重要。
过渡:如果继续平均分,还能得到几分之几呢?
(三)、认识三分之一和三分之几。
出示:一根钢管。
问题:要得到钢管的1/3需要怎样平均分?
出示:一个圆。
观察:钢管的1/3和圆的1/3。
问题:你又发现什么?
说明:把谁平均分了,得到的分数就是谁的。
(四)加深理解。
出示:花瓣图,看图说分数。
小结:1/2,2/2,1/3,2/3,3/3......都是分数;。
几分之一都很重要,有这样的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学生举例。
(五)看图自学。
1,看书:p178页(学生边看边说)。
2,说一说:对分数又有了哪些了解?
3,反馈:看图写分数、读分数。
(1/9)(5/9)(4/9)(9/9)。
巩固练习:。
1,判断:图1的红色和绿色部分各是线段的几分之几?
图2中的绿色部分是线段的5/8吗?
2、猜想:出示不平均分的苹果图。
问题:每一部分不是苹果的1/2,大概是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准确呢?
学生总结: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l0l页期末复习第10~15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量长度、观察物体和确定位置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1)出示图。
提问:这幅图中有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按什么来分类的?
(2)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它是几边形的?
(3)观察:这些图形是怎样排列的?
(4)按一定的顺序、颜色可以将这几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漂亮的图。
案,小朋友们下课也可以试一试。
2.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1)出示一只玩具熊,请处在4个方位(前、后、左、右)的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到的玩具熊的样子。
提问:为什么同是一个玩具熊,但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2)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三、量长度的复习。
1.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
请分别比划一下:1米、1厘米大概有多长。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
2.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3.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
(1)出示图,请学生估计每条边的长各有几厘米。
(2)再请学生用直尺量一量。
注意:用尺量要注意方法.
四、时分秒的复习。
1.时间单位有哪些?(板书)。
提问:l时等于多少分?
说说川、时、1分钟、1秒大约有多长?
2.在钟面上有几大格、几小格?长针、短针、又细又长的针分别叫什么?
3.完成期末复习第14题。
(1)学生填写。
(2)集体订正,特别注意第3幅、第4幅钟面。
五、统计的复习。
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图。
1.提问:左面是什么?右面呢?蓝色的球在红球的什么方位?
(即在东面、西面、北面还是南面)橘色的球又在红球的什么方位?
2.提问:中间这幅图是由哪些物体架构而成的?
3.根据所学的知识把它们的个数数出来,完成统计图。
4.提问:你看到这幅统计图,能想到什么,
2.补充合适的单位。
一棵大树大约高12( )。
一枝钢笔长17( )。
一张床长约2( ),宽约150( )。
小明身高140( )。
小军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
小强早上8( )到学校,上体育课跑60米大约需要13( )。
3.画一画.
(1)画一根比1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根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2厘米的3倍的线段有多长,请你画一画。
拓展训练:
在( )里写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学生每天睡觉9( )。
2、小明跑100米用了18( )。
3、学生中午吃饭用了约20( )。
4、看一场电影大约用了2( ).
5、1节动画片大约30( )。
6、一节数学课40( ),课间休息10( ),再加上( )分就是1小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三
课本第102页期末复习第16—18题.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意义,从而正确。
解决有关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选择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出发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解题思路复习。
出示;(1)有5盘杯子,每6个放一盒,一共能放多少个杯子?
(2)有30个杯子,每6个放一盒,一共能放几盒?
(3)有30个杯子,平均放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里有几个杯子,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
(1)提问;为什么第(1)题要用乘法算?
小结;按已知条件来看,要求的如果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要用乘法来算.
(2)提问:为什么第(2)、(3)题要用除法来算呢?
小结:根据应用超的两个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如果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或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就要用除法算.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期求复习第16题。
(1)完成第(1)题。
学生展开讨论,全班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2)解答第(2)、(3)题。
2.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1)出示题目,读题.
提问;“买1枝钢笔的钱可以买6枝圆珠笔”是什么意思。
(2)学生解答.并说说自己的解厘思路。
3.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
随堂练习四。
1.列式解答:
(1)把2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40里面有几个5? (3)45除以9,商是多少?
2.解决问题:
(1)食堂买来56千克豆苗.分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2)6个小朋友折小船,每人折7只,一共折了多少只?
(3)妈妈买来两块布料,每块长6米,布料一共长多少米?
拓展训练:
3位老师带68名同学到郊外游玩,每辆车限坐9人,有8辆这样的车。能坐下吗?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四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五
1.填数如方框:正序填数、倒序填数、填双数、填单数、5个5个数数填数;填尺子图、填箭头图;填相邻数如6前面是(),9后面是()。
2.写数:
1)如从8写到15;按从大到小写数,或按从小到大写数。
(2)看计数器写数,数的组成------一个数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等。
(3)看图写数;。
(4)圈图写数,两种形式:是几圈几和圈十写数。如4,图上有6个苹果,看4圈4;图上有18根小棒,10根圈一个集合圈,然后写18,20要圈两个集合圈。
(5)看数涂色。左数第几个涂色或右边几个涂色。
(6)看数画图。一共画几个,或差着几个补画足数。
3.填〈、〉或=号用〈、〉号连接几个数。
(1))数与数的比较、式与数的比较、式与式、图比图的比较。如:
7()8;9()5+3;6+4()7+3;三角形比圆形多()。
(2)在等号两边填上合适的数.如:
3+()=84+()=7+()6+()9()+57+()。
4.分类数一数:如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两只脚的有几个,四支脚的有几个。
5.“我”前面有几个,后面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共有几个。“小明”在第几个。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六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与不退位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子题。
2.填括号:7+()=12()-5=10()+6=()+7。
3.进位加法,圈一圈,算一算,凑十填空。
4.算式连线结果相等的连线。
5.连续计算。
6,算式各部分名称。
7.一图四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0+6=16。
16-6=10。
10+7=17。
17-7=10。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案点评。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八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初步学会数数,学会按顺序数数;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会按一定的顺序准确数10个以内的物体,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主题图片或幻灯片;1~l0各数的数字卡片l0张;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1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2新知讲授。
一、数一数。
(一)教学生学习“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1”,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单杠?(2个单杠)有几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条凳子?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3。请注意“3”的样子。
(板书“3”,全班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师: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二)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三)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四)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五)巩固认数(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九
第93---95页。
1、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提高计算效率。
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修改意见让学生通过情境,培养计算的正确率。
时间掌握在2.5分钟。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并明确估算是通过判断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进行的。
帮助学生弄懂题意,理出解题思路,再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情境出示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提出不同的问题加以解决。
可以各种形式让学生提问,求差,求和都行。让学生畅所欲言。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两只小蚂蚁要过河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不过,帮助小蚂蚁的同学要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一定要把题目算对,小蚂蚁才能安全地过河。
出示课件:第7题。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1、第8题。
学生自己做题,然后同桌对答案,说算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再集体订正。
2、第6题。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6+5274+5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48+3。
65+6。
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我们会估算了,下面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估算方法。
估算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检查估算是不是合理。
1、第9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你怎样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关键要先知道什么?(各队得的`名次和各名次的得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计算得分,看谁的动作比较快。四人小组合作。
三队的得分算出来后,你有办法给它们颁奖吗?
看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四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回家把第9题提些问题考考爸爸妈妈,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教学后记通过估算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同学友好合作的态度。
板书设计:
9、小熊队:15+7=22。
小兔队:10+7+7=24(最多)。
小狗队:10+10=2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十
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表的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
1、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卡片。
教
学过程。
给出规定的数,同桌之间先后出数,使之相加等于规定的数。
1、交流。
说一说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哪些,边说边口算,并把能想到的算式写在卡片上,在交流中体会,这样的算式有很多。
2、整理算式。
我们把这些算式整理一下吧!
(1)讨论按什么样的顺序排列这些卡片。
(2)整理算式,初步完成加法表。
3、观察、讨论。
(1)你们这样排列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2)在小组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3)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
1、玩“送信”的游戏。
让学生算出手中的`卡片上的题目,比比谁最快送出手中的“信”。
2、小组整理游戏结果,完成减法表。
3、讨论、观察。
(1)你们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2)在小组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3)观察减法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
游戏活动。
小组讨论、交流,产生整理算式的愿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十一
1、数一数、比一比。
2、位置。
3、1-10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图形。
5、11~20各数的认识。
6、认识钟表。
7、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综合练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他们的相对性。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通过复习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5.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6.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几时过一点儿、快几时了。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7.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熟练地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8.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复习时间安排]。
12月30日复习《数一数、比一比》。
1月2日复习《位置》。
1月3、6日复习《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月7日复习《认识图形》。
1月8复习《11——20各数的认识》。
1月9日复习《认识钟表》。
1月10、13日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月14日综合复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十二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数学广角--数与形。
2+4+6+8+10+12+14+16+18+20=(110)。
规律:从2开始的n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n×(n+1)。
10×(10+1)=10×11=110。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十三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
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确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确定空间中的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参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样,所看到的物体也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1.健康操比赛。(出示主画面)。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亚、小胖来到课堂里,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逛街。大家高兴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健康操。(通过游戏,复习左与右)。
2.师举手表扬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师小结。
二、创设情境,展开探究。
(一)确定参照中心,判断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题图)街上到了!瞧!街上车来人往。司机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你对交通规则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2.师:小巧过马路,先看哪一边?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旁边的同学。
4.比较,发现不同点。小结:小巧和小亚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两人的左右也不同。
5.师:小胖和小丁丁也要过马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有困难,可以出来站一站。
三、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1.摆一摆。(课件摆学习用品)。
(1)把学习用品排成一排,师说要求。
(2)学生做小老师,说要求,其余同学摆。
2.师: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福娃图)。
关于福娃,你知道多少?
(介绍福娃的相关知识。)。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说说福娃的左与右分别是谁吗?
3.看一看(课件出示)。
师:看,谁来了?出示小丸子和侦探柯南:“在马路上有一元钱,小丸子说在他右边,可柯南却说在他的左边,这是为什么?”
师:小朋友经过小组讨论、动手摆摆数卡,得出了123、132、213、231、312、321六个三位数。
四、共同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十五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会按一定标准来分类。
能用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课件学具。
一、激思: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有自己的房间,想不想去看看?
这是淘气的房间,这是笑笑的房间,你想说点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淘气整理房间。板题:《整理房间》。
二、启思。
1、都说笑笑笑房间整齐,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整理的?学习她的好方法来帮淘气整理好吗?生:好!
2、看看笑笑房间里都有些什么?这么多东西,她是如何摆放的?
3、你知道她为什么把球和玩具熊放在一起吗?仔细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引出三类:服装类、学习用品类、玩具类)。
4、我们看到笑笑是把有相同用途的物品一类一类来摆放的,分成了“玩具类”“学习用品类”“服装类”。这就是:分类。
三、展思:
例如:这个是铅笔,学习用的,所以放在学习用品类。
2、看看这是什么?应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
(袜子、玩具熊……)。
师:现在淘气房间的其余物品都在你们手上了,拿到物品的同学请你想一想,你要把它贴在哪一类?为什么贴在这一类?准备好了来站队,把这些物品在黑板上分类贴好。
5、我们来看看淘气的房间中每一类都有哪些物品?(生读)。
6、经过你们的整理,看看淘气的房间变成什么样了?
7、淘气要用铅笔该去哪一类找?玩具小汽车呢?
8、淘气的妈妈又买来了故事书,放在哪一类?为什么?
9、冬天来了,妈妈给淘气买了一条围巾,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
10、现在你觉得分类有什么好处?
四、促思: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类也有许多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生活中的分类)。
五、拓思:
1、今天学习了分类,帮淘气整理了房间,你收获大吗?敢不敢接受挑战?
2、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阳光之旅吧!
(1)一缕阳光:
你能按照会飞和不会飞来给下列动物分类吗?
(2)光芒闪耀:
小组合作:你能给下列物品分类吗?温馨提示:
拿出学习袋里的学具,小组内说一说都有哪物品?
小组讨论,你想怎样给他们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3)潜能无限:
请你给下列图形分类。(形状,颜色、大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少,用你智慧的双眼和灵活的`大脑去发现生活中的分类吧。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十六
1、通过复习,进一步熟练进位加法的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进一步熟练凑十法。
3、在实际应用的'解决问题。
10以上的进位加法。
解决问题。
通过分类练习,掌握有关知识。
实物投影。
一、口算。
规定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
修改: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9+4=9+0=9+7=9+9=。
9+8=9+2=9+3=9+10=。
9+1=9+5=9+6=0+9=。
学生集体读算,开小火车。
挑选9+4和9+8两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二、独立完成(二~四)。
提醒:要先计算,再比较。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
三、从6、7、8、15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在这几个数字中,你选哪三个数?
7、8、15。
为什么?
因为7+8=158+7=15。
学生填写。
四、填表。
学生自己填写,然后交流。
五、看图写算式?
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左面有7只猫,右边有8只猫。
求什么?
一共有多少只猫?
么列算式?
7+8=15。
学生自己完成其余几题。
交流最后1小题。
最后一题,求什么?
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我们可以在图上知道哪一些已知条件?
第一堆有3个,第二堆有4个,第三堆有5个。
怎么列算式?
3+4+5=12。
六、解决问题。
1)小红栽了5棵树,小明栽了7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小红上午写了8个大字,下午写的和上午一样多,小红写了多少个大字?
3)原来有16个苹果,拿走了10个,还剩几个?
4)。
猴子。
梅花鹿。
小狗。
9只。
4只。
7只。
猴子比梅花鹿(),梅花鹿比小狗()。
猴子和梅花鹿一共有多少只?
梅花鹿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
5)小红拍了9下,小明和小红一样多。
一共拍了多少下?
6)看图填空:原来有()个鸡蛋,做蛋糕用去()个,还有()。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答案。
板书设计:
分类复习。
3+4+5=1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有哪些(热门17篇)篇十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音乐《春天音乐会》(出示歌词,会唱的同学可跟着唱)。
2、板书课题:1春笋(认读,正音)谁能说说春笋的样子?二、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配乐)。2、齐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好自然段序号。3、认读词语:唤醒冲破掀翻冒出来迎着笑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师生评议,正音。2、春雷是怎样唤醒春笋的?(看春笋生长的有关录象)3、谁来做春雷爷爷叫醒小春笋?(指名表演,一起表演)4、(播放有雷声的音乐)师指图说:春天来了,小春笋在春雷爷爷的呼唤中醒来了。想想,春雷还会唤醒谁?(出示填空)一声春雷,唤醒了,唤醒了(),唤醒了()------5、师指图引读第二句,引导学生表演。(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样子)。
6、师: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呀!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接一个,你追我赶地往上长,终于冒出了地面,它们多顽强呀!读着读着,老师忍不住夸起春笋来了。(师有感情背诵第一段并以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背诵)7、师: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好大的一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请你把自己当作小春笋,和你的朋友说一说。(走下位子练习说话)指名说。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刚出来的春笋是怎样的?自己读读,指名读。2、通过看图体会春笋的可爱,指导朗读第一句。3、自读第二句,指导朗读。“迎着”该是怎样的?师指图:你们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笋娃娃挺起了小胸脯,笑得多甜呀,多神气呀!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4、春笋是怎样长的呢?指名读最后两句。5、师:春笋从嫩嫩的笋芽儿,长呀长呀,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了一根根竹子。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吗?(指名上台说)。
6、春笋长大后变成了什么?(竹子)老师也希望你们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才,像竹子一样位人们做贡献。
五、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并组词。2、自学笔顺。3、说说书写注意点,教师有选择地范写。4、在田字格内描红。5、写练习《三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