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工作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个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月工作总结,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是以我校为主体开展的第八合作体语文阅读教学的研讨活动,我校拿出教科版、北师大版的两篇主体课文与大家分享,听完这两节课,我想起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这两节课执教者都有对语文教育的激情,都能够大胆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语言都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适时变化,做到既自然贴切又生动流畅,深深吸引住了学生。我个人认为这两节课非常成功,同时非常高兴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其中的快乐与收获。
今天的这两节课一节是低段贾俊燕老师主讲的《小马过河》,一节是高段吕桂霞主讲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两篇课文一篇是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一篇是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无论是哪种体裁,题材的主体课文,都是精读课文。精读课文重在一个“精”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今天呈现的这两节课就避开了单一的分析而是以“读”为主线,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高能力,在读中升华情感,尊重学生独特的读书感受,这正是这两节课的成功之处。
《小马过河》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虽然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执教者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读”来调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析:
第一方面:抓文本用心读
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读。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本节课执教者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朗读设计自然而巧妙,课的伊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接触范文,接着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着读,仔细揣摩,然后师生分角色品赏着读,反复体味,最后让学生体悟着读,融入内心。这样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第二方面:在理解中美读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教给学生吸收和积累生动语言的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点句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畅所欲言。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教师就抓住了“连蹦带跳”这个关键的词语来教学的,老师问:妈妈让小马过河去送麦子,小马愿不愿意帮妈妈做这件事呢?同学们都回答愿意,那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词感觉到的呢?学生走入文本,从中找出了重点词语“连蹦带跳”那你能做个“连蹦带跳”的动作吗?学生做的很高兴,教师适时引导那你能用你现在的心情读小马表示愿意帮助妈妈做事的句子吗?学生开心地读起来“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谁来当小评委,你评的真好,就奖励你再读一次,学生当然愿意读了,奖励的吗?而且读的很到位,读出了小马高兴的心情,理解中自然读美了,而且无形中学生受到了行为和成长的教育。
还有一处就是老马说的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是采用反复品读的方法突破的,当教师问:小马没了主意,回家问妈妈时,妈妈告诉了他,小马按照妈妈的话终于过了河,那妈妈的什么话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我们可要仔细读一读,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找出你认为对小马触动最大的句子。找到了谁来大声的读一读,学生个性化的读了一遍,教师适时激情引导,学生一读,再读,最后师生共读。
第三方面:在感悟中读美
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师在执教第4、5自然段时就是抓住了读中感悟,读中感动的最佳渠道分角色朗读来实现感悟中读美这一教学要求的。当小马因河水挡住了去路而为难时教师对这一重点段的处理就很好,不是带领学生机械反复的朗读,而是先指名读4、5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画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读后教师问:那牛伯伯和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呢?画好的.请举手!哦这么多的牛伯伯和小松鼠呀。教师非常的机智的采取了情境朗读,我得替小马赶紧问问,老师边读边找一位牛伯伯回答。这名学生回答的非常准确,真是这样啊,那我可要马上过去了,谁是小松鼠,学生都举起了手,我可要过河了,所有的小松鼠都大叫起来。教师的参与朗读激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教师的范读有声有色,学生的回答自然也是表情丰富,象模象样。那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到底该怎么读呢?让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时的孩子们已经放的开了。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孩子们大声的朗读着,配合着,读的入情入境。然后再次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此时读的以是言为心声了。配乐配音朗读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成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分角色朗读这一教学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这一教学理念,尤其可贵的是,教者在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二
20xx年11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株洲市天元区20xx年第三批白鹤基地的培训,期间我聆听了3位年轻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本次活动,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听莫老师的优质课后,我认为她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刘老师在教学之前,都会朗读一些课外诗歌增加同学的知识面,这样不仅引导学生积累了诗句,又使学生在诗句中感受到了不同的特点,为学生的知识面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她充分抓住了活力课堂的特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讨论,在小组讨论后抓住疑难和重点,最后,她从疑难点的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学生在莫老师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和老师默契配合,随着老师由浅及深,在小组时一起把握好基本的内容的同时,又有效得节约时间把握好了疑难重点,使听者回味无穷。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莫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莫老师在上练习课时,通过一个很简单的字的组词,引发学生想象力;由此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组出了一般同学不会想到的好词,这样避免了千篇一律,为以后的写作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有几个不成熟的.特点,比如说声音大并且有些拖沓,特别突出表达感情的地方才会带有感情的朗读,停顿也不是很规范,这些问题我都是在听了莫老师的课后才发现的,莫老师班级的同学在读书的时候声音不是很大,但是让人听了很舒服,很有感情,不论是感情描写明显的地方还是不明显的地方,都一样很富有感情。单独朗读的时候就更能体会到了,这肯定跟莫老师平时的要求和教导很有关系,只有在老师严格要求言传身教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养成一个这么良好的读书习惯。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我翻看了同学们的书,发现莫老师很注重预习的养成。例如莫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刘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运用“你最聪明、很不错但你一定能想到更好的,你这个想法太绝了,老师都想不到呢,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三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非常有趣的语文课,课堂上李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穿衣服比赛、梳头比赛、读字比赛还有写字比赛。课后,李老师要我们放学后根据这堂课的内容每人写一篇作文。
最先开始的是穿衣服比赛,是三男三女,男生有我、梁书豪、赵宣博,女生是李美惠、杨云开、李桐。比赛开始了,我先拎起衣领把衣服抻开,然后在把衣服穿上,他们都是直接就穿,这个袖子穿进去还得拽另一个袖子,反倒耽误时间。结果是我赢了。
第二项是看谁读字多的比赛,是一对一的,第一局是高岩对阵徐瑞含,我们大家当裁判。一分钟后高岩读了100个字,徐瑞含只读了85个字,高岩胜利。第二局是许家赫对阵王珑霏,当时我想“王珑霏平时说话象开机关枪,这下许家赫惨了”果然,最后王龙飞以100个字的优势大获全胜。许家赫笑着说:“这个王珑霏读得也太快了”。
梳头比赛都是女生参加,很快就完成了。
最后一项是写字多比赛,李禹桥耍小聪明光写“一、一、一......”结果被李老师发现了,罚他重写,把我们逗得哄堂大笑。
这真是一堂有趣的语文课呀。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四
6月2日上午,于青口小学听了三节叙事性散文的阅读教学,所上内容均为第二学段内容,听后,颇有一番感受。
一、结合文本特质,选取适切教学内容。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叙事散文,除了有着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文中对人物心情变化的刻画细腻、传神,这是本文最明显的物质。所以钱珊珊老师在教学时就以“人物心情变化”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课上她带着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借助上下文感觉人物心理变化,并在教学的“读写结合”中让学生叙写一段有关心情变化的日常生活,很好地学以致用,让孩子懂得留心自我及他人的心理情感。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篇典型的记事散文,从标题来看,非常简练地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文章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文章主体更是依据事情发展分为:起因、经过与结果三大部分。结合学段目标,对学生进行分段训练及概括段意也在自然之中。而田锦艳老师的课堂就以事件为聚焦点,很好地达到了学习任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篇写人散文,文中精当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语言、表情与动作,所以扣住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及学习写人物的方法就成了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为了凸显这一文本特质,舒东娜老师在带着学生梳理完课文之后,就通过“三次相遇”,找出描写爱因斯坦的语句,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逐步清晰人物伟大的品质,最后设计一个情境写话,既回顾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进行了人物语言技法训练。
同属于中段叙事性散文,但三篇在相同之中又有着各自的特质,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在解读文本中下功夫,找到每一篇选文的独有的文本特质,从而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深入钻研文本,找准教学切入点。
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
第一节课,钱老师的课堂以“心情”统领课堂,课堂准备时,钱老师就敏锐地感受到孩子面对好几百个老师上课时的心情,并巧妙引出几个心情词语,同时还通过三次喊“钱老师”一次次地进行心情调试,随后课堂上更是围绕人物心理的变化去探究王大伯“剪枝经验的丰富”,最后收取孩子的练笔及向生活拓展,无不牵扯到心情。看过这样的课堂,我这个听课老师,也是又惊又喜,还带着些羡慕嫉妒恨,呵呵。
第二节课,田老师选取了文本中这样的一句:“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作为课文学习的突破口,让学生在课堂中去读、去品、去正面感知,去侧面挖掘,充分体验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人物品质,特别可贵的是,文章通过这一线索,结合事情发展,内容理解上及学生的情感触发上都体现出层层深入的特点,真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第三节课中,舒老师非常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整个课堂以两次自主导学连贯地串了起来。第一次自学内容为: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对照课后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字典或请教同学。第二次自学内容为:默读课文4-6自然段,划出描写爱因斯坦语句,想一想:你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用关键词写出自己的体会,并在小组中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两次自学,一次涉及初读课文,一次涉及精读课文。两次自学提示,也是很好的助学手段,非常自然地体现了“生本课堂”。
三、结合自我特点,巧妙化为教学资源。
钱老师的课堂很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探究字“舞”,词语“挥舞”,去人物心理中探秘,去关注日常的生活,让我感受到语文不仅是情感熏陶,也不能仅仅是浅显的情感体验。看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被炽热的情感蒙蔽双眼,而是应该让情感与智慧共长,打造理性与感性完美整合的理想课堂。
田老师很擅长感情朗读,课堂上,她就很好地利用好这一优势,灵活运用了让学生自由读、对读、老师范读。特别让我欣赏的是每次朗读之前,她总是让学生先体验一番,然后根据学情再利用自己的朗读优势相机指导,这时的范读成了手段,而不仅仅是个人特长的展示,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朗读、层层渲染,人物情怀也是深入生心。
舒老师是位很擅长点评的老师,我简单分析了一下,她的课堂点评就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升总结型的,一是学法指导型的。如学生在找出时间词语交流时,舒老师让学生介绍经验,孩子说我找到了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舒老师相机点拨道这是在抓关键字并告诉同学这是文章的写作顺序。再比如对于“裹”和“蓄”的字形分析,学生交流出结构的相同之处及笔画特点,舒老师相机用课件告诉孩子:“裹”在写时上下都要宽、中间要收;“蓄”中间最宽。她的点评,是建立在学情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提升,是一种有效的引导。
此外,钱老师的课堂,能很好地关注学生发言、生生发言和教师引导,无形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学习场,让学生个人及整体的学习不再零散,而成为一个严密、系统的整体,这一点也很值得我的学习。
下午的活动安排是陆平教授的专场,讲座的内容为《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一内容还可以与培育站下发的第二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要决》结合起来去细细学习。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五
《詹天佑》这是篇老课文了,全文通过“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三个典型事件突出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徐老师也正是抓住了这两点进行教学的。印象较深的地方有:
教学由复习中心句与三个典型事例导入,接着便引导学生分别学习这三件事例,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说话,再次赞美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后,仿照本文布局谋篇的方法,课后写一写“同学李进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这样板块清晰,层层推进,环节简化,目标简明,课堂也就更为有效。
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如,学习“勘测线路”一段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边读边做不同的记号,找出詹天佑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然后再进行交流,抓住关键词来谈自己的体会。学习“开凿隧道”一段时,教师让学生默读5、6节,想想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还当堂让学生拿出《补充习题》,试着画一画八达岭与居庸关的开凿示意图。画一画,可以促使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内容,促使学生展开思维。当发现学生由于马虎画得不准确,两端开凿的箭头没有对齐时,徐老师引导得非常好。他指出,按这样的箭头开凿是不会成功的,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我们不禁想起詹天佑说的话: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还幽默而善意地指出:看来,这位同学是个马虎的工作人员哟。随即以多媒体画面出示了正确的箭头。这样,我想,学生一定会对如何开凿隧道这个知识点理解得非常透彻,同时进一步体验到詹天佑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杰出的工作才华,受到很好的人文熏陶。
作为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课标指出,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徐老师很注意这一点,利用教材这一“例子”,引导学生领悟一些写作方法,如:抓住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丰满人物形象,围绕中心句来谋篇布局。课尾,还布置了仿写:同学李进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通过学习、模仿、借鉴,学生一定能从中获得写作方面的提高。
进一步深入研读课文,联系课文有关内容,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学生尝试画完开凿的隧道图,交流时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这样开凿有什么好处,比较一下八达岭与居庸关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开凿方法有什么联系,那么,学生一定能对詹天佑的才华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还有,学生画人字形线路时,直接从南口画到了西北,显然是画错了,老师说:“从南口直接到西北方向是不行的。”为什么不行呢?也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读文章,找到依据。其实是因为这儿是一个上山的陡坡,所以直接往西北走是不行的。联系文中所说到的地形,老师的说法才更有说服力。让学生画,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展开思维,读懂文章。学生画错体现的其实是他没有真正地读懂。而老师这时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好好读文章,看自己哪里没有读懂。读懂了,才能理解这种人字形线路的优越之处,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詹天佑的才华和创新精神。
还可以适度地拓展一些有关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一些感人的故事等课外资料,以丰满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
课尾的结合课文内容对詹天佑的赞美,个人认为,那个没有很好地展开的即兴口语设计更有训练价值。即四面八方的人都来瞻仰詹天佑的铜像,他们都赞叹不已。他们会怎么说,选择一种人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描绘一番。因为这个设计选择面更广,学生思维空间更大,与课文的结合也更紧密些。
另外,如果教师能够关注一些教学细节,那么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一定会打得更为扎实。字音方面如:狂风怒号的“号”,居庸关的“庸”,表达方面如屏幕出示的一个想象引读:不管条件这样恶劣……“这样”应改为“怎样”或“多么”才妥当。还有“攀山越岭”屏幕上打成了“派上月龄”。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六
上周在全区语文优质课比赛期间,挑空课时间去二实小和南山小学听了几节课。作为一名听众、学习者、导课参与者总不免要思考、要比较、要反思……现在细细回想起那几节语文课,感觉收获颇多,受益非浅。这次优质课,包含了语文课堂的各种形式:既有阅读课、口语交际课,又有习作课。每位授课教师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踏踏实实上好课,切实让孩子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表演课。
一、低年级的识字课扎实有效。
一年级的《四个太阳》:教师指导学生从自己喜欢春天一段开始学习,随文识字,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轻松识字。摒弃了总是一味的让孩子们读词语。我们想上好一堂识字课,首先要营造识字教学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其次,教学的方式很多,可以把”读、看、说、演”等方式结合。第三,利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比较好动、好奇心强,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学习很容易疲劳,因此适当的游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学习中,往往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
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可以用“猜字谜”、“添笔变字”、“找朋友”“等游戏形式来识记字形,巩固字音。我校韩晓丽的《乌鸦喝水》就是这样进行识字教学的,孩子们也学得兴趣盎然。
二、中高年级的阅读课“读”得到位。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的过程是从解读文本开始的,也是在解读文中实现着生生、师生间真切的对话,实践着生成着语文的能力。《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将将阅读的过程亦即首先变成了“倾听”的过程,再辅之以相关文本与非语文材料(音乐)等课程资源的拓展强化,蓄势对学生内心形成猛烈的撞击,生成丰富的体验。
顺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再转入“诉说应答”,必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的了。其间,我想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重在创造一种适宜的“对话”环境,或是情感诱导,或是方法指点,或是激励肯定,努力促成“对话”的不断生发与深入。在这一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文本材料必将获得丰富的个体意义,“对话”也就成为了一种精神交融、思维碰撞、心灵共振的过程。
长征李自梅上《只有一个地球》抓住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质疑的同时产生探索的欲望,并引导学生从“可爱”和“破碎”两方面进行学习,突破难点。同时由另一条主线—“自豪”到“心痛”这条情感暗线,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中悟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变化。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
第二,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七
20xx年3月27日,我参加了在西柴沟小学举行的文安县中小学课程改革观摩活动,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学工作中还有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一线小学教师,有必要成为研究者”、“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这些新的理念,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英语教学。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八
一、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板书),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3、出示词语: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
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a.指名读。
b.说说读了这些词语的感受。
c.齐读。
二、品读课文。
(一)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烦?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气冷。
指名读。
2、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饥寒交迫——“饥饿”
3、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显示“濒临死亡”)。
师: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濒临死亡”就是——即将死亡,再看看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齐读。
4、过渡:然而悲剧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
指名说。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你将会被感动。读一读,找一找最感动自己的话,在旁边写写感受。
2、交流。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认识小贝蒂(出示图片)。
在什么地方寻找?怎么发现的?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说一说。
交流。
师生接说:小贝蒂不在乎——,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
4、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人很多,把燕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2、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危险?
3、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令你感动的?(政府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为的是一群燕子。)。
4、师:回到充满温暖的列车,齐读第一自然段(配乐)。
5、如果你就是车厢内的一只燕子,当你看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6、写话:
以“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为开头写一段话。(播放“小燕子”歌曲)。
7、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升感情。
让我们记住——,记住——。
教学设计:
一、感受春天的寒冷。
1、学生说春的字词,体会春天的美好。
2、找找课文中春寒的词语,读读说说给你的感受,再一次读好这些词。
3、找找课文中描写春寒的句子,读悟感受。
二、感受严寒中的温暖。
1、找打动自己的句子。
2、步步深入读、悟。
3、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追问引导体会,悟后读。
4、动笔写写:如果你就是燕子,当你看到人们这样帮助你,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让燕子专列开进学生幼小的心灵。
评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能及时的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和惑点,本节课执教的老师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学生感悟后能及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板块与板块之间衔接较紧凑。
不足:政府如何帮助小燕子这部分理解还没有到位,对与学生的回答要有个整体的梳理,使层次更分明。小贝蒂那段的话与插图在教学时应交换顺序,让学生在感观图片中小贝蒂的形象后,再读文,可能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播放录像)。
3、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指名读。
肚肺腭胎。
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
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关键句,懂得读书时要抓住重点。
(1)鲸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
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这节第一句话与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同?(设问)。
三、学习第三世界自然段,了解鲸的大,认识说明方法。
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
生:巨大。
生:庞大。
生:庞然大物。
2、特别大、非常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很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
为什么同象比?
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
生:那是假设。
3、聘请高级解说员介绍一下鲸的大。
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多种说明方法)。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鲸是哺乳动物,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刚才我们在研究鲸大的特点,那课文仅仅是介绍这个特点吗?
2、片断出示,同学们看看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用2个很长?
生:一个很长不够。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的意思。
同学们,这些词一个都不能少,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板书:精确的语言表达)。
3、再读这段话,把刚才我们忽视的词强调出来。
4、出示句式:我们知道鲸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但是,你可别忘了。
五、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展开辩论。
1、读第4、5节,了解鲸的习性。
2、围绕齿、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说能力。
点评:
林老师一上来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充满激情的语言,加上精彩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林老师别具心裁的运用小转盘让学生发现这些生字的规律,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这些字的记忆,还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生字分别指鲸的哪个部位。
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学会思考。
由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发展了学生思辩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板书:
作比较。
板画鲸。
多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
假设。
精确的语言表达。
总评:
林老师的课太生动了,学生自始自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多么难得呀!
林老师教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带问题朗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此精彩的课,让我一辈子难忘。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九
听了陆静老师的《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我被这样的语文课深深吸引了。这堂语文课好像是说话课又好像阅读课,更觉得像写作课。陆老师先把课文的背景让孩子了解的这么深透,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陆老师善于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适时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学生通过读书,抓住了“愿意……愿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词语或句式进行反复的品位、以达到不断积累和最终的运用。在陆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通过读书又从10个“就”字上理解,对课文的认识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过读的训练,陆老师这节课至始至终地重视和落实了这一点。
同时,陆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到位,也很独特,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抓得很准。只有教师读懂了文本,读懂了作者的心,做好了文本作者的知音,力求做作者的代言人,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正像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自己的文本需要我们自己解读。”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作好充分的准备,该注意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要预设明确的练习点,训练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备无患,训练到位扎实。总之,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让语文学科姓“语”,引导孩子在文本的解读中,达到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学性的互融互进,凭借丰富动人的语言文字敲击孩子们的心灵,让语文的“语言”的魅力打动孩子们的心。陆老师带领孩子一起在语文的世界里遨游,一起和孩子们入情入境,一起感受祖父园子里的快乐,悠闲和惬意。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十
1、导入:
老师拿着四张连在一起的邮票,面带笑容的问各位同学:“同学们,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转入新课。
2、板书:邮票。
师:你们知道邮票之间的小洞洞是什么吗?
生:(异口同声)小孔。
师:(把邮票撕开)当邮票撕开里边像什么啊?
生:牙齿。
板书:齿孔。
师:别看小小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呢!
板书:的故事。
3、朗读。
让学生轻声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引导学生找出不认识的字,请下面的拼音朋友,或学习伙伴来解决(解决不认识的字和读音问题)。
4、思考问题和默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老师提问“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呢?”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也让老师和学生互动起来,有的同学说是阿切尔,有的则说是“用别针刺小孔的那位先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安排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的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5、辩论。
在争论不休的情况下,老师安排同学们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回答问题的信心。辩论的结果不但是由事实决定,而且还由学生有感情朗读来决定,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加仔细地组积问题的答案。
6、解决问题。
7、再提出问题。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样发明的呢?”老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同学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文,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的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有课文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8、联系生活实际。
启发同学在现实生活中,类似邮票齿孔的设计,有的同学回答:有齿孔的卫生纸和没有齿孔的纸巾比较,不经济、实用性不强、不方便等。赞扬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9、师生同读课文。
通过多次反复的读课文,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和增强学生的语感,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最后,在一片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这一节课。
邮票齿孔的故事。
这是一堂非常生动活泼、成功的课。首先、导入切合实际,运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邮票齿孔的来历,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其次、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多种读书方式。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再次、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呢?在此基础上,老师让学生:朗读默读辩论师生共读。读的方式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于课文较长又适宜默读。最后: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使孩子们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引导学生感悟一些重点词句,读要有所侧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通过辩论再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十一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桃江县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聆听了三位教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人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这些课不仅有思想的深度,也有教学技术的娴熟。他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都渗透在每个教学行为中,因而每个教学细节背后都隐藏着重大意义。下面是我听课的几点深刻感受:
一、教学活动重“实质”。
如刘小华老师在执教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时,就给我们展示了从识字到写字再到读文悟情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很扎实,反复巩固,不急于求成。
二、教学方法注重“体验”。
如丁双艳老师执教的《跑进家里来的松鼠》,和胡芳老师执教的《搭石》都特别注重了学生自己的感悟,谈体会,充分张扬了学生个性,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善于聆听,并作及时点评,为课程改革中的孩子们喝彩。
三、教学环节有“灵性”。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感性认识,体现最多的就是美感在三堂课中都有一些环节注重人视觉、听觉上的美感。好生动的动画,好听的音乐,教师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等都很赏心悦目。
四、充分运用了“校本资源”。
如《识字6》教学中在让学生理解“雪中送炭”这个词时,就播放了发生在本校的一件真实的事。讲的是全校师生为本校一位患重病学生捐款的事,还用他们捐款多少,学生感受很深。
我想好的课堂教学与教师充分的准备,对教材的学生的充分了解以及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有些课堂中能充分把握教学细节,彰显教学的深度,课堂就会显得更加光彩。我觉得我自己也要多改进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多向老师们学习,争取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有较大的突破。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十二
今天早上听了黎老师讲课,上课之前是交代了几件事情,其中当选到男生去参加跳舞名单时候,让最后俩个同学以划拳的方式来决定。
最意外的是,输了的同学却有机会参加,而我们通常一般都是赢了才有资格。
在这一点上非常巧妙,两方同学的心情都照顾到了,赢了的非常骄傲,输了的也不赖,还能去跳舞。
在整顿课堂纪律的时候,黎老师语气严厉,表情也很严肃地说:
“谁在说话?还有一个在说话,如果你说话我就会写得很慢。”而我在上四年级的时候就会说“xx,你不要说话了哈,认真听课!”相比之下,黎老师这种不指名道姓且讲道理的方法更适合小朋友些,也不会让他们觉得太难堪。
之前问过其他同事遇到上课讲话招呼不住的同学怎么办,他们说停下来跟那些说话的孩子说,如果你们再讲话老师就不能讲课了。
但是那些小朋友居然没有什么羞耻之心,反而跟老师说,你不讲课就算了啊,不上就是了。
哎,现在小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啊。
黎老师上课的教学方式方法非常多种多样。
比如:
同桌共用一本书;能理解词语意思的就坐着读不能的就站着读;开火车的方式读词语;让学生上去教读字音,下面学生跟读并纠正台上同学的读音;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等。
这些方法都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和在课堂上灵活熟练的运用起来。一方面,黎老师基本上没有去教他们怎么读课文,怎么认字,都是学生自主的去学习。
老师只是纠正一些有问题的读音。
另外一方面呢,因为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也乐于积极参与进来。
结合我这两次上课的经验,通常我。
上课时候问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学生都点头或者是口头上说知道了。
但是写作的时候有些同学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有的还是不知道怎么写。比如我们上节课教的是写信的格式,同学们在写的过程正还是要忘了写祝语、署名、日期等。
所以这个落实问题可能要换一种方式让他们自己表现出来,而不是敷衍老师。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感受就是对于学生的鼓励及形象的解释词语意思。
不管是老师对同学的激励还是同学之间的赞扬,课堂上总会多次响起掌声。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我上课的时候经常忽略掉,只是老师口头上表扬了孩子,而没有形成全班性的学习氛围。
所以我下午去上课的时候也特别注意了这点,在几个环节也让同学们互相点评并送上学习的掌声。
至于在生动具体上,黎老师是带了一盆花和让学生自己来表演来解释的。
没有直接说出意思,而是让学生亲自看到和。
体会。
到,这样。
学生。
们的记忆也比较深刻了。下午在教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些形容人特征的形容词,我都是通过举例子的方法,用几个简单的字来概括意思让他们有个基本的概念,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来造句加深印象。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十三
十月份,学校的工作安排,进行了常规听课评课活动,语文组共有六人参加。本次活动闪光点如下:
1、课堂常规训练扎实有序。
无论是低年级的课堂,还是高年级的课堂,无论是阅读课,还是写字指导课,课堂常规从整体上说是井然有序的。教师注重了课堂常规管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是教好学的第一步,学习培养自身较好的班级管理能力是新教师成长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第一步。
2、能虚心学习,善于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4、能够选择较为恰当教学策略。课堂中,老师们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等能力。写字教学中的认字环节,采用教师领读、同桌互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顺利完成识字任务。在读书环节中,能够采取重点句子反复强调,语气逐渐加强、动作协助表达、角色演等方式行之有效地完成朗读目标。而在读写结合中,能够结合文本特点去进行有针对性的说话、写话训练。
5、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强化了课堂效果。当然,本次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目标确立的准确性、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评价的及时性规范性科学性、学科教学常规训练的缺乏等等。
1、要正确解读课标。《课标》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需要老师们静下心来,拿起书来实实在在地读通,读懂。其实很简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课标》背下来,背不下来,就多读几遍,常翻着看看,这样我们对整个的教学目标,每一阶段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就会烂熟于心,我们教学时的方向就不会偏离。
2、要用心解读文本。
3、要注重学科教学常规的训练。
老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常规训练很到位,但忽视了学科教学常规的训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孩子的坐姿,握笔姿势,朗读时的姿势,如何指读,小组如何合作中如何分工、交流、信息汇总等这些基本的学科常规训练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4、要确立有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系到教学是否有效的首要问题,也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编排和教学法评定的运用。而且,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学目标是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首要是要全面、完整,其实是要明确、具体;再次要看学生知道不知道这节课的目标,也就是目标的透明度,更要分析我们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5、要科学有效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的指标是什么是我们确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一定不能是随心所欲的。要指向性明确,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注意的是评价要立足于教学过程中。过程中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6、要不断学习,力争拥有高超的教学能力。
这里的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这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反思得失。更要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对语文学科性质中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把握,对语文所包容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几个层面或领域的理解,对各类文体写作知识的掌握,都是我们做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或逐步具备的。
以后的语文课堂会越来越精彩。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十四
5月23、24日,我校语文老师有幸参加了“西仓巷小学观摩课”活动,聆听了精英教师们执教的低、中、高三个阶段的五节语文课。课后的评课活动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校教师收获颇多。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有着重要意义,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不仅体现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体现在学习方法,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是个综合的有机整体,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语文学科的终极目标。所以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执教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例展示,加上课后精彩的点评,使老师们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如《揠苗助长》一课,老师的课堂导入新颖独特,指导朗读到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尤其是教学“焦”字时,不只是让学生认识,而且还从字理方面加以引导,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1、教学的民主性。语文教学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现代教学过程。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推动和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活动中执教教师们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广泛搜集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她们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如《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学中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重视字词教学,教学语言干净利落,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说说识字方法,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威尼斯的小艇》这节课,吕婷婷老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课堂各环节过渡自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吸引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的体验性。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的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过程。《小白兔和小灰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在体会小白兔劳动艰辛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把静态的图片化为动态的语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劳动情境的直观感受,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尝试》一课张琳老师在第七次尝试成功后,让学生体验布鲁斯此时的心情。张青老师的《蟋蟀的住宅》的边读书边在旁边做批注,不仅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另外,针对高年级课堂气氛沉闷这一普遍现象,像说明文这一类型的文章,建议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课下多收集图片、影视资料,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样课堂学习气氛会活跃些。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老师们感谢两校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将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成就自己课堂教学的精彩。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十五
12月9日,我在中心校听了陈莲婕老师的习作课,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听着陈老师的课时,她的语言亲切和蔼,用形象直观的课件,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让学生一边欣赏视频,一边声情并茂的泛读例文,边读边讲,加上泛读重点句子和段落,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读中感悟。再加上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为学生理解例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
本课教学我认为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阅读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小学语文听课工作总结(专业16篇)篇十六
曾经听过陈老师的两次评课,从这两次评课,陈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有才了!今天又有幸聆听了陈老师的《蒙娜丽莎之约》。这节课跟陈老师的人一样,很有深度。
陈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丰实,教学目标落实,简约、朴实中彰显浓浓的语文味。下面,我主要讲两点。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堂简约的课堂,在简约中彰显高效性。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用语简要,教学板块简洁。这堂课简约但不简单,如文章开头的四段话,陈老师把它概括为四句话出示,并引导学生概括成一句话,继而概括为一个词。这四个自然段的教学在本堂课中所花的时间很少,但却非常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陈老师还针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紧紧把握略读课文教学本色,做到“略其所略、精其所精”。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写了什么这一环节,陈老师采用了略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重点感悟时又求“精”,如5—7自然段是文章的精彩之处、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陈老师就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适时给予点拨,引导从文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简约”之上体现了“丰满”,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谈话——彰显语文味。
在课前谈话这个环节,陈老师设计了“测学生的速读速记能力”这个语文游戏。尤其是“速读一段话,用捕捉一个词概括任务的特点”这一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速度能力、概括能力。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味很浓。课未开始,就让我们沐浴在浓浓的语文味之中了。
(二)语言训练——彰显语文味。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内容——“写什么”,还应该关注其形式——“怎么写”。关注文章语言表达的学习,既“得意”又“得言”这是本堂课的一抹亮色。
如本文5—7自然段的语言比较有特色,蕴含了“怎样写”的范例,作者的遣词造句的方法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陈老师充分地捕捉到了教材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语言文字训练:
1、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表达形式。陈老师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并要求学生找出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句子,想象作者是怎样将自己欣赏到的画面写具体的。这个环节,陈老师先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绘画的顺序),这里可见陈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非常地深入,“语文课堂是细节的课堂,于细微处见功底。”这里可见陈老师的语文功底之深。然后,陈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语言作者是用哪种感官捕捉到的(看到、想到),并让学生体会哪些语言表示作者看到的,哪些语言表示作者想到的。5-7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一训练展开的。从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作者采用“边看边想的方法把画面写具体”的写作方法。这个板块的教学牢牢地抓住了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表达进行了探寻。这样闪烁着教学智慧之光的言语训练无疑是丰厚扎实的。
2、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表达的精妙。作者推敲锤炼过后的文章,当然值得学生咀嚼品味。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陈老师捕捉文章中“”舒畅温柔和“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和“几分矜持”这几组词语引导学生去品味。体会它们在表达中心时的作用及表达的精妙,体会语言的魅力。
3、适时进行仿写训练。在学习这几个自然段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语言之后,然后陈老师还准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借助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会“谴词造句”。这个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了语文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是一堂深刻、有情趣的语文课。本堂课关注了“语言文字”这片肥沃的土地,让语文课尽显语文味。蒙娜丽莎的笑容给学生留下了永恒的美丽,而陈老师的课给我们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永恒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