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进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掌握好教案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和生动。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一
1、出示“坐井观天”,指名读。
2、学习生字:井(读准:后鼻音)观(理解词义:“观”即“看”)。
3、齐读课题。
师:“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寓言往往要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要说明什么道理呢?让我们快来学习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读通。
2、检查字词:
游戏一:找朋友。
游戏二:猜字谜。
3、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1、同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一起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青蛙坐在(),看到的天只有()。小鸟落在(),看到的天()。
3、指名交流答案。
4、结合插图理解“井沿”。
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上一口井,让学生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位置,指名上来贴图。
扩充理解:桌沿、床沿、河沿。
5、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不同的看法,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从文中找句子。
6、指导朗读,理解词语。
出示句子: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理解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理解词语:“大话”
(1)大声说话。()。
(2)话说得太多。()。
(3)夸大的话。()。
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1)一眼望得到边。()。
(2)一眼望不到边。()。
做游戏:给小兔穿上合适的衣服。(哪些词语可以和无边无际搭配)。
出示:海洋草原教室森林沙漠。
无边无际。
说话练习:听老师说一句话:海洋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谁能模仿老师的话,也来说一句?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7、师:那么青蛙怎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呢?我门来做个实验体会青蛙的感受。
做“实验”:用纸卷成筒,让学生透过纸筒望窗外的天空。你们发现了什么?
(天变小了。)。
师: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视线。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看到的天空就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
9、师:你们为它急吗?小鸟也为青蛙急了,它对青蛙说了什么?
(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指名读。
10、分角色朗读全文。
1、给故事续编结尾:你们认为青蛙有没有接受小鸟的劝告,结果又会怎样?
(学生中各持己见)。
2、设计说话训练: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小鸟背着青蛙飞过(),经过(),越过(),青蛙惊讶地说:“()!”
小组讨论后交流。
3、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就是一只井底之蛙,所以“坐井观天”就比喻所见有限,见识短浅的人。我们可不能做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的人,我们要做像小鸟那样见多识广的人。
4、师:希望小朋友平时能多看书、多学习、多参加各种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你认识下面的成语吗?你知道它们的故事吗?选一个,读一读。
《狐假虎威》《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描写“井沿无抬”
重点指导:沿(第五笔: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二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1.认识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及意图: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教师指导。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三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两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
二、识字写字。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井沿、无边无际、不信。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
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一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
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四、指名读一次对话并借助图片理解。
五、感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回答。
六、感悟第三次对话。
七、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八、板书设计。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
小鸟:天上——天无边无际。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四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初步理解寓意,通过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明白课文的寓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青蛙错在哪里。
】课件ppt小鸟和青蛙的图片。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知道了故事发生在一个井边,认识了两只小动物,它们是?青蛙在坐在?小鸟落在?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今天,我们再一次去认识它们,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
3、听写。
4、检查听写情况。
二、指导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朗读要求:青蛙和小鸟为()而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
2、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让学生完成填空,并朗读一遍。
4、过渡: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去读读它们的对话就知道了。
(二)再读课文,找出对话。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2、检查完成情况。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习三次对话,认识故事的寓意。
1、指导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导读好对话。
(3)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小鸟都可能见过什么。
(4)过渡:小鸟真厉害,飞过那么多地方,见识那么广,它真了不起。
2、指导学习第二次对话。
(1)学生相信小鸟的话吗?(学生:不信)。
(2)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从哪里知道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大话)。
(4)“大话”什么意思?
(5)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话是大话?(飞了一百多里)。
(6)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能不能给句子换个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7)小鸟是怎样回答青蛙的?出示:“朋友,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那!”
(8)指导读好小鸟的话。
(9)“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10)句式练习:无边无际的'。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11)它们俩的看法为什么如此不同?
(12)让学生做实验,把音乐书卷起来,从小孔中看黑板,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蛙的眼光狭窄。
3、指导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第三次对话,指导练习读好对话。
(2)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两个动物的笑各是什么意思?(学生:青蛙的笑是愚昧的笑。小鸟的笑是友善的笑。)。
(3)从哪里看出青蛙是愚昧的?(学生:“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4)指导学生用“一……就……”说话。
(5)面对青蛙的无知,小鸟为什么还能那么友善地对待青蛙那呢?
(6)指导读好对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5、出示填一填,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多,所以看待事物比较全面。从而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寓意。
三、拓展练习。
1、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它会怎么说?
2、指名回答,教师加以指导。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五
4、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题目“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五、教师指导。
1、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2、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六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初步理解寓意,通过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明白课文的寓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青蛙错在哪里。
课件ppt,小鸟和青蛙的图片。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知道了故事发生在一个井边,认识了两只小动物,它们是?青蛙在坐在?小鸟落在?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今天,我们再一次去认识它们,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
3、听写。
4、检查听写情况。
二、指导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朗读要求:青蛙和小鸟为()而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
2、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让学生完成填空,并朗读一遍。
4、过渡: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去读读它们的对话就知道了。
(二)再读课文,找出对话。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2、检查完成情况。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习三次对话,认识故事的寓意。
1、指导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导读好对话。
(3)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小鸟都可能见过什么。
(4)过渡:小鸟真厉害,飞过那么多地方,见识那么广,它真了不起。
2、指导学习第二次对话。
(1)学生相信小鸟的话吗?(学生:不信)。
(2)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3)从哪里知道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大话)。
(4)“大话”什么意思?
(5)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话是大话?(飞了一百多里)。
(6)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能不能给句子换个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7)小鸟是怎样回答青蛙的?出示:“朋友,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那!”
(8)指导读好小鸟的话。
(9)“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10)句式练习:无边无际的。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11)它们俩的看法为什么如此不同?
(12)让学生做实验,把音乐书卷起来,从小孔中看黑板,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蛙的眼光狭窄。
3、指导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第三次对话,指导练习读好对话。
(2)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两个动物的笑各是什么意思?(学生:青蛙的笑是愚昧的笑。小鸟的笑是友善的笑。)。
(3)从哪里看出青蛙是愚昧的?(学生:“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4)指导学生用“一……就……”说话。
(5)面对青蛙的无知,小鸟为什么还能那么友善地对待青蛙那呢?
(6)指导读好对话。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5、出示填一填,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多,所以看待事物比较全面。从而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寓意。
三、拓展练习。
1、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它会怎么说?
2、指名回答,教师加以指导。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七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明白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2.了解,理解词语可用不同的方法。
3.了解寓言的特点,培养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重点:
1.培养学生读懂课外读物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读懂寓言故事。
难点:
1.使学生知道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要理解故事含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平时同学们很喜欢看寓言故事类的书,读寓言故事不但要了解故事内容,还要明白故事含着的含义。《坐井观天》就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文章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还能明白道理。
(二)读文章,读准字词,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
(三)二读文章,质疑问难。
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弄不明白的词语。
(四)三读文章,自主释疑。
重点:指导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井沿”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来理解。
“大话”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无边无际”可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来理解。
“坐井观天”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了解。
(五)四读课文,理解内容。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六)五读课文,明确寓意。
(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寓意)。
1.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它们的看法是什么?
2.它俩谁说得对?替它俩找一找原因,引出寓意。
3.结合自身谈想法,进一步受到教育。
(七)展开想象,升华中心,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从中有什么感受?
(八)布置作业。
用同样的方法读懂《螳螂捕蝉》。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八
《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或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坐井观天》是本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先导,学习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本组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文中的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信、傲慢;小鸟的劝告、诚恳的语气。
5、理解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目光短浅。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或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本文的寓意。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谈话引入课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出示青蛙和小鸟的卡片)。从前这只青蛙坐在这口古老的井里。一天,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咦!后来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就是《坐井观天》(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现在,把书打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号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很认真)。(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抬头、回答、青蛙、弄错、还有、无边无际、相信、井沿)。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一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2)比较句子: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4)“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找到句子读一读。
(5)比较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如果有一天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从这个故事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3、词语总结复习:坐井观天、无边无际、一……就……。
五、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课文。
七、板书设计。
看
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九
1、认识3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懂得“坐井观天”的寓意,明白这个词含有贬义。
自制一只小鸟、一只青蛙,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引入。
二、新课。
1、理解题目。
“观”是什么意思?
2、题目“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什么?
三、学习课文。
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词语的读音。思考: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问题?结果怎样?
(2)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读课文思考:青蛙坐在(),小鸟飞来坐在()。
理解“井沿”意思。
4、学习第一次对话。
(1)注意区别:渴、喝的读音和字形。
(2)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
5、学习第二次对话。
(1)思考: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理解词语:“大话”“无边无际”
(3)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呢?
6、请带着问题自学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思考: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得对不对?
小鸟也笑了,他笑什么?他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四、拓展。
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呢?
五、交流。
学习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十
1、教材处理:
这篇课文比较短,生字也较少,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所以只用一个课时,侧重学生自由阅读。
2、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
4、将识字与朗读,词句教学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整体读。
5、注意识字、写字和词语积累,注重创设识字和朗读的情境,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性,充分体现形式话、内容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十一
《坐井观天》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蛙:右边是两个土。
2.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在黑板上张贴了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当然,赏析性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例如,孩子这样自我评价:“我觉得我读‘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读得好,我特别注意读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这同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自我反思。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十二
1、能借助拼音,学习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按笔顺规则描写“井、沿、无、抬”4个字。
2、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4、思维拓展,练习说话,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的简笔画(小鸟和青蛙)、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十三
1、同学们都爱听故事,咱们以前听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那你们爱听动物之间的故事吗?那咱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两位动物朋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2、学习生字:井(读准:后鼻音)观(理解词义:“观”即“看”)。
3、齐读课题。
师:“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寓言往往要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要说明什么道理呢?让我们快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读通。
2、检查字词:
游戏一:找朋友。
游戏二:猜字谜。
3、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三、学习课文。
1、同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一起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青蛙坐在(),看到的天只有()。小鸟落在(),看到的天()。
3、指名交流答案。
4、结合插图理解“井沿”。
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上一口井,让学生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位置,指名上来贴图。
扩充理解:桌沿、床沿、河沿。
5、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不同的看法,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从文中找句子。
6、指导朗读,理解词语。
出示句子: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理解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理解词语:“大话”
(1)大声说话。()。
(2)话说得太多。()。
(3)夸大的话。()。
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1)一眼望得到边。()。
(2)一眼望不到边。()。
做游戏:给小兔穿上合适的衣服。(哪些词语可以和无边无际搭配)。
出示:海洋草原教室森林沙漠。
无边无际。
说话练习:听老师说一句话:海洋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123下一页谁能模仿老师的话,也来说一句?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7、师:那么青蛙怎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呢?我门来做个实验体会青蛙的感受。
做“实验”:用纸卷成筒,让学生透过纸筒望窗外的天空。你们发现了什么?
(天变小了。)。
师: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视线。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看到的天空就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
9、师:你们为它急吗?小鸟也为青蛙急了,它对青蛙说了什么?
(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指名读。
10、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说话训练。
1、给故事续编结尾:你们认为青蛙有没有接受小鸟的劝告,结果又会怎样?
(学生中各持己见)。
2、设计说话训练: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小鸟背着青蛙飞过(),经过(),越过(),青蛙惊讶地说:“()!”
小组讨论后交流。
3、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就是一只井底之蛙,所以“坐井观天”就比喻所见有限,见识短浅的人。我们可不能做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的人,我们要做像小鸟那样见多识广的人。
4、师:希望小朋友平时能多看书、多学习、多参加各种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五、课外拓展。
你认识下面的成语吗?你知道它们的故事吗?选一个,读一读。
狐假虎威》《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六、写字指导。
描写“井沿无抬”
重点指导:沿(第五笔: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十四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3、自主发现字词规律、识字方法和积累词语的方法,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十五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题目“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五、教师指导。
1、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2、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实用16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识3个生字。
2、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1、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步步设疑,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题目“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五、教师指导。
1、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2、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