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让我们的写作更富有内涵和品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一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十八岁的的李清照嫁给了长自己三岁的太学生,二人皆是才华非凡的温柔之人,婚后他们赌书泼茶,研究金石,成就了一段佳话。可是一场战乱打破了才子佳人的梦,打断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夫君不得不收拾行李躲避战乱,整整两年,他们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从一座城走道另一座城,还未停歇便又要启程。南渡之后,赵明诚忽然病重,身为朝廷命官,面对国破家亡他却无能为力,李清照深知他时日无多,自己能做的只有陪伴在他身边。
她细心的照料着自己的夫君,只愿他能在人世间多停留几日,可是所爱之人终将离她而去,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收拾着赵明诚留下的遗物独自飘零,途径绍兴时,她租下了一位钟姓士子的屋子,想平静度日安心研究金石,可不曾想招来了贼人,一夜之间书卷古画被盗空,那是赵明诚一生的心血。
为了寻找丢失的东西,她公开悬赏,几日后那钟士子拿着她丢失的书卷古画来领赏,至此我们也已经猜到了大概,她最信任的人盗走了她的东西,可惜她并无证据,没办法证明这些东西是他偷的,只能花钱赎回那些东西。
被最信任的人背叛之后,她大病历一场,也就是在这时候李清照遇见了张汝舟,她把张汝舟对她的关怀当成了爱,也酿造了另一场悲剧。婚后张汝舟渐渐流露出了小人当道嘴脸,他与李清照结婚就是想骗李清照的的古玩字画,可是这些是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遗物,李清照不肯交,张汝舟便对她又打又骂。
这样的日子让李清照感觉生不如死,偏偏张汝舟不肯休了她,最终李清照忍无可忍去官府告了张汝舟科举作弊一事,但是根据宋代的《邢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需徒刑二年。也就是李清照虽然成功告发张汝舟,但她也需坐牢二年,好在最后在不少朝中官员施以援手李清照成功出狱,但也坐了九天牢。后来她继续漂泊,也曾在某个地方定居过,但时间也不长。
她一生无子,老无所依,真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吗?不,不是的!她只是生错了时代,如果生在现代她绝对是他名满天下。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二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不得不感叹:作为一名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性,能够在数以万计的智者先贤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的瞩目和认可,这是一个多么瑰丽的传奇故事!而李清照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每一首不也都是一个深情美丽的传奇故事吗?_我合上《李清照词集》,就这么思考着、琢磨着。忽然,我困意浓来......
“嘻嘻,这海棠真是楚楚动人啊。”谁在说话?我猛然坐起,却发现我身处一个陌生的世界。我知道,我来到了自己的梦境,别人看不见我。
我愣愣地盯着面前的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子,我立刻将她和《浣溪沙》中的那位“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姑娘联系起来,再加上她那种特有的文学气息,我一眼就认出了这正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虽然这时的李清照还十分年轻,可还是掩埋不住她精神上的疲惫——是啊,丈夫远行做官,丢下了多情的她,正逢重阳佳节,独守空屋,怎能不令人柔肠寸断?回过神来,我听见了李清照叹息般的声音:“看这秋菊,菊瓣纤长,菊枝瘦细,却任然斗风傲霜。不像我一样带着离愁别恨,郁郁寡欢,竟比她还要清瘦几分!”是啊,挨一刻,似三秋。我忍不住了,泪如泉涌。
接着的日子里,我看见李清照渡过乌江时,一阵摇头后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打击赵明诚时那坚定的眼神;又听见赵明诚逝世后李清照弹琴吟唱“_人去玉楼空,断肠与谁同倚?”把侍女感动得泪流满面的声音......我猛然明白,自古以来才女不少,却只有李清照的诗词“一枝独秀”——谁能做到像她那样敢爱敢恨?!正因为多情,才使李清照拥有像其他才女一样的伤春悲秋,又有着满腔热血......
才明白这个道理,一声清脆的鸟鸣把我惊醒,床头的《李清照词集》任然卧在那儿,好像不知此时我的满心感慨。我盯着它,忆起了一句话“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假如我可以遇见李清照,我才会真正彻底明白“敢爱敢恨”的意思。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三
叹一声“凄凄惨惨戚戚”,残酒未消,愁上心头,问花为谁淡着胭脂,花不语,欲言泪先流。
——引子。
却把青梅嗅。
一架秋千,载不动心中欢喜。露浓花瘦,一片端春美景。那秋千上的少女,随着秋千摇摆。婉转的眼波,动人的微笑,一袭轻裙。她笑的那样灿烂,也不知她心中在思些什么,想写什么。轻轻站起,正要休息一番,却见有人来。她慌张地跑走了,一只金钗滑落,一双精致的小鞋也落在了小院中。倚着门,盈盈一笑,轻回首,一股清香飘来,是那支青梅。青涩美好的少女时光,也属于正处香闺的李清照。这时候的她,无忧无愁,似一只小鸟,又似一朵微微开放的桃花,娇小而迷人。这时候的她,哪有话不完的愁?只有言不尽的快乐。
人比黄花瘦。
也拟泛轻舟。
闭眼想起,是夕阳下,少女嬉闹着轻划小舟,是惊飞的鸥鹭,是映日荷花,是如天之水。睁开眼睛,却见残花断枝,花瓣散落在泥土间。嗅着,却闻不见阵阵清香。想到着白发,想到逝去的丈夫,想到流离异乡、无依无靠的自己,泪,轻轻流过脸颊。鸥鹭啊鸥鹭!你为何就此离去?命运啊命运!为何把我变得如此悲哀?想不下去,于是望了望碧波荡漾的双溪。偶然发现一叶轻舟漂浮,听到几声欢声笑语,不禁又心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舟不载愁,心载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四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2.品读李清照的诗词。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
1学生谈自己有关李清照的知识积累。
2幻灯总结: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考据家。夫妇俩志同道合,幸福美满。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无子嗣,所有的厄运相继降临到她身上,最后她孑然一身,郁郁终老。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总结:凭着遗留下的区区的七八十篇作品,李清照居然能够和作品上千,甚至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等男性的大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平起平坐,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的创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甚至成为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为什么这么说呢,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它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我想,这大概应该是在外太空惟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命名的天体了。这是很大的荣耀,这体现了李清照在人们内心世界里边的一种价值。
(一)师:走进李清照,品读李清照,我们先来学会品读她的.作品。如何品读诗词呢?
(投影:“品读诗词”和“品读诗词的方法”两张幻灯片)。
1品读些什么,看幻灯片。
(1)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怎么品读(幻灯片)。
(1)结合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2)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对意象的品味。
(3)用联想和想象去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
1、让学生朗读,揣摩本词所表现的情感。(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引导学生揣摩重点字词。
(“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和朋友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地栽到藕花的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扑啦啦的,一群的水鸟从一望无际的田田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在这首小词中,作者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荷湖日暮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充溢着青春活力与生活热情。
略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点拨:为什么关心“红瘦”?
因为海棠花就象征着她的青春,海棠花就象征着少女对青春,对时光的憧憬,是珍惜青春年少的一种反映。
4心绪激荡,任性豪逸的少女时代过去之后,李清照于18岁时适赵明诚。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杰出才俊,两人是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且看《醉花阴重阳》:
(1)、讲述有关的故事:这是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为词的艺术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
(2)要求学生试将“黄花”换成别的意象,看看是否妥当。
前面她曾经说“绿肥红瘦”,她把花形容得像人一样很消瘦,很憔悴,要人比这花都瘦的话,情感上应该是很感伤的,所以再比喻成别的,那就没有美感了。
(3)自己挖掘词作中的闪光之处。
5李清照也很善于用平常的、很通俗的生活化的语言,来表现细微的情感变化,譬如《一剪梅》。
找出该词中最寻常的语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人的瞬间的感情和表情的变化,捕捉得非常准确。
6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国破,家亡,财散,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她南渡后辗转流离、历经坎坷,心中郁积的哀恸不言而喻。《武陵春》就形象的表现了这种心绪。
思考:该词哪些地方是表现自己的愁绪?
“闻说”、“也拟”、“只恐”: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这六字前后勾连,揭示了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7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可是,这还不是李清照最伤最痛、最孤最独的。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再嫁张汝舟,这个张汝舟,却是个衣冠君子,为觊觎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终于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无奈之际,李清照走上一条鱼死网破的道路,旋即离异。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时常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读懂她的心。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学生说说这首词的奇妙之处。
a连续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这是一种大胆的写法,也是一种天才的写法。
c意象丰富。
“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与前面提到的花有什么区别?
梧桐、黄昏、细雨又起到什么作用?
四、结束语。
最后,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和诽谤当中走完了一生。李清照这一生啊,应该(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我觉得,现在,她不必再感到遗憾了,为什么呢?因为她写的词,她写的诗和文,早已经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李清照曾经为她没有子嗣、没有后代而感到痛苦,但是现在,当我们在李清照的优秀的词作面前而被深深地打动的时候,当我们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叹息的时候,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李清照没有辜负“不徙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板书)这样的评价,她的文学正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永远永远流传下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一道风景。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李清照。
五、作业。
根据李清照早晚期词的创作特点,比较鉴赏《醉花阴》和《声声慢》蕴含的感情和营造的意境的异同点。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五
师:老师们,早上好!同学们,早上好!
生:老师好!
师:谁来背两首古诗?你们最喜欢的古诗是什么?
生:我最喜欢杜甫的《望岳》(背诵: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你最喜欢杜甫这首诗中的哪两句话?
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你以后在人生道路上,一定也能“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你还喜欢谁的诗歌?
生:我最喜欢李白的《静夜思》(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我喜欢李白的《夜宿山寺》(背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生:(齐背)。
生:李白。
师:好,今年我们就走近李白,学习李白、研究李白,去欣赏李白、崇拜李白。好,上课!
生;(起立)。
师:你了解李白吗?后人都怎么称李白的呢?
生:称他叫诗仙!
生:酒仙。
(出示杜甫《饮中八仙》。师吟诵:“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生:(读)。
师:从这首诗中看出李白是……是……。
生:诗仙。
生:酒仙。
师:诗仙和酒仙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走进李白的诗歌。
(出示:《望庐山瀑布》)。
师:(朗诵)《望庐山瀑布》,谁来诵一诵?
生:(朗诵)《望庐山瀑布》。
师:真好,给点儿掌声。我感觉飞流三千尺的瀑布扑面而来。好,我们也来朗诵。
生:(齐诵)。
师:“香炉”是庐山上的一个……。
生:山峰。
师:是的,山峰,不要这么犹豫。放松一些。为什么香炉峰上生出的是紫烟呢?
生:可能是李白喝醉酒了。
(笑)。
生:可能是阳光照射的原因。
师:……升腾起来的就是,紫色的云霞。这样的紫色云霞升啊升啊,一直升到哪里去了?
生:天上。
师:你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吗?
生:没有。
生:没有。
师:这样的景象我也没有看过。这种景象只有仙境中才有。我们来读。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有点儿的感觉了,把我们带到半空中了。(笑)谁再来读?
生:
师: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你最欣赏哪一句呢?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
生:……夸张。
师:……读。
生:……。
师:只有三百尺,还不到三千尺。
生:(再读)。
师: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把银河……这是什么呢?
生:这是幻想。
师:准确的说,这是……。
生:想像。
师:(板书)这是怎样的想像呢?
生:这是非常疯狂的想像。
师:你把疯狂英语联想到诗的意境,可不没了。
生:这是非常美好的想像。
生:这是非常夸张的想像。
生:……。
师:孙老师觉得这是非常神奇的想像。……这是李白最大的区别。我们一起来朗诵。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我来配上音乐,(播放音乐)谁来诵读?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我仿佛看到一个小女孩儿站在我的面前。谁再来?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是一个奔放的李白,该放的时候,该收的时候,第三、四两句更好。谁再来?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是李白的知音啊!你是一位女李白。
(笑,鼓掌)。
(出示: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直。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生:(读)。
师:这里的徐凝把庐山比作什么?
生:比作白练。
师:两者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生:我更喜欢李白的,他的诗歌很夸张。
师:你的呢?
生:我也更喜欢李白的诗歌,他的诗歌夸张、大胆。
生:徐凝的想像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李白的想像,我们做不到。
师:这就是诗仙……。
生:李白的诗歌把我们带入仙境,而徐凝的'诗读了之后,我们还在人间。
(笑声)。
师:有不同的说法吗?我喜欢不同的意见。
生:“雷奔入江不暂直”,暂时的。
生:
师:苏东坡鼻子里哼了一下。
(笑)。
师:(出示《戏徐凝瀑布诗》:)为什么苏东坡不喜欢徐凝的诗呢?因为他也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朗诵一下。
生: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师:后人称李白是仙,可不是仅凭一两首诗来定论的。(出示:《夜宿山寺》,朗诵)谁也来?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一首诗,有诗眼。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呢?
生:高。
师:真准。谁来朗诵?
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有味儿。从哪些句子当中看出呢?
生:从“手可摘星辰”中看出。
师:一伸手就能摘星辰。你的手摘过什么?
生:(不知所措)什么也没摘过。
(笑)。
生:我的手摘过苹果。
生:我的手摘过……。
师:你摘过星星吗?
生:没有。
师:你摘过星星吗?
生:没有。
师:你摘过星星吗?
生:没有。
师:我也没有摘过星。……。
师:把这种仙境,把这种仙气诵读出来。
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掌声欲起又止)。
师:你让我看到入梦如幻,虚无缥缈。我们一起来。
生:(齐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你看,李白的诗中总是充满了……夸张,充满了神奇的想像。
让我们再次走进李白的诗。
(播放音乐,出示《秋浦歌》)。
师:(朗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掌声)。
师:你来。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热烈掌声)。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热烈掌声)。
生:长。
生:愁。
师:长,是看到的。愁,则是……你欣赏这句话中的什么呢?
生:我欣赏“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师:……在诗仙的眼中,忧愁都是豪放的呀!我们一起来诵一诵《秋浦歌》。
生:(齐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生:因为李白写诗这个年代已经是国破家亡。
师:安史之乱……。
生:他已经超过了五十多岁了(57)……。
师:说得好。李白是一个胸怀大志满腔抱负的人。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一次,湖州司马迦叶遇到李白,问了一句:先生尊姓?他……即兴赋诗一首。
(出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师:以后有机会,孙老师还会给学生上《李白是人》,《李白是侠》。下课。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六
荡完秋千的你,百无聊赖地看着自己纤弱的手。突然感到背后一股冰凉,转身,艳丽却不妖冶的花映入眼帘。你微笑,用手接住从娇柔的花瓣上滚落的露珠,丝毫不在乎自己已是香汗淋漓。那时的你,亭亭玉立,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那时的你,生活优裕,无忧无虑。那时的你,不解悲欢,只知一味地笑着。那时的你,是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幸福。
就算是和丈夫赵明诚结婚后,也是情投意合,过着如胶似漆的生活。可是生活,就是如此,它不会让你永远安逸。或许就在不经意间,美好的生活就会被摧残。所有的一切,都将如尘埃般,在空气中,消散。
哭了吧?月下,眼前已经是如梦如烟,只能回到残酷的现实……。
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凉的触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叶兰舟。偶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下意识地仰头看天,望着远方飘来的洁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涩。唉,这相思之苦,离别之痛,才从微皱的眉宇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这时的你,已不似从前,没有从前的那份天真。这时的你,已陷入那忧愁的黑洞,不能自拔。这时的你,已然没有那么幸福。这时的你,被离愁之苦折磨得烦恼攻心。
当丈夫赵明诚病重过世,所有的不幸如潮涌似的袭向你,把你卷入那寂寞的深渊。你哭了,如此无奈。你问,世间谁懂吾心。却,无人回应。
倦了吧?伞下,眼前已经是似睡似醒,带着一抹悲哀徘徊百年……。
百年后,有人在感叹,李清照的悲剧人生只因生逢乱世。百年后,有人在感慨,李清照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无双。百年后,有人在感怀,李清照一生的成就只因世事无常。
她是才女,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她是有抱负之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梦,但她不免女子的命运。
我眼中的李清照。少年幸福,晚年疾苦。因为她终究是个女子。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七
少女时期,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们结伴出游,至傍晚才兴尽。沿路的风景令人沉醉,你回舟返返途时,竟是迷路进了荷花池的深处。藕花深处是否还留有你的一声惊呼。那日悠闲你正荡秋千,忽闻后院来了客人,慌乱之下你连鞋都来不及穿,想要逃入屋内,却“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青梅后,是否还藏有你的少女情怀。那段不经世事的时期,我读懂了你的娇俏含羞。
18岁时,你嫁与明诚,他虽不及你的满腹经纶,却也懂你心中所想。然而这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的日子总不长久,丈夫总是出差在外,你只能寄自己的相思与词句,随着远行的家书送与在外的丈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是否也望着天边出神,蓦然想起,随后叹息一声,相思成疾,愁情满怀。那西风中是否还弥漫着你的思念,那段浓情蜜意的时期,我读懂了你的相思嗔怨。
金人闯入东京,掳走皇帝,一朝城破,战火纷飞,国土沦丧,百姓历尽疾苦,民不聊生。你那忧国之心如何能不诉说?“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这是你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的孤愤。国破,家亡,夫死,“此情无计可消除”,使得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随逃亡的皇帝逃至江东,听闻宋帝遣散重臣,你难抑失望之情,感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刺宋室。我读懂了你的悲愤和沉郁。
中年寡居,你是否在一个只剩几缕阳光的黄昏,望着天边漫天晚霞,回想起自己的一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田间的足迹,载下的花种早已不复存在,把酒东篱边,晚归入藕池的日子也不会重来。你难抑心中的悲伤,满面泪流。我读懂了你的苦闷忧愁。
遥看你的一生浮沉,看过世间繁华,尝过世道凄苦。维纳斯因失去了双臂才化为美的女神,你也正因为你的孤独才造就了你那份典雅的清高。
易安,诗韵从你的黑发中泄出,情思从你的明眸中溢出。你挥一挥衣袖,只留下一阵暗香。我自认读懂了你。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八
〈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出身名门世家,书页的馨香过早地在你脑海中打上烙印,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得不仅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你的身世是如此地令人羡慕。是的,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女子为文作赋是沧海一粟,而你却成就了历史的辉煌。是身世的优越赋予了你前进的动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没有敏捷的才思,没有细腻的情怀,如何能够勾绘出这如此俏丽活泼的文字。少女时代的你,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如何叫你不显示出朝气蓬勃的姿态呢!那一幅争渡的美景图中,似乎连你爽朗的笑声也一并呈现了出来。
〈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风雨中又过了几载,人事早已变迁,明诚已永远地属于他脚下的那条路,那一坡黄土。而你也与张汝舟结为连理。背负的不仅是那委屈的骂名,更是一种无尽的煎熬。他没有明诚般的细致,更不懂得怜香惜玉。华帐前,红烛下,竟对你拳脚相加。无意中,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风雨葬送的岂是那几瓣海棠花?不,是那易碎的红颜。风吹起花瓣,如同吹起阵阵破碎的红颜;洪荒的古乐,诠释着灵魂的落差。躲进梦的深处,听花唱尽繁华,唱尽梦魇,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岁月荏苒,梦已逝;人犹在,却比黄花瘦……。
〈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多想走近你,将海棠花拾起,扮靓你的容颜……。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九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她的诗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情的表达而闻名于世。尽管她生活在古代,但她的作品却能深深触动现代人的心灵。最近,我有幸阅读了李清照的一些作品,这让我产生了一些对于她的思考和体会。通过走进李清照,我受到了她的艺术魅力的感染,也汲取了她的生活智慧。在此,我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对李清照的心得体会。
首先,李清照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词语简洁明了,却又饱含着深刻的情感。尤其是她的爱情词,表达了她对于爱情的执着和渴望的追求。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对于生活的热爱。她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微观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共鸣。通过她的作品,我对于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李清照的生活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发。她虽然经历了丈夫去世、生活艰难等一系列的困境,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相反,她用诗歌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把对于生活的感悟化为了美丽的词句。她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这让我想起了“活着就是希望”的道理。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样才能拥有幸福和满足。
另外,李清照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她的词中常常出现了许多典故、谜语和对于古文学的引用。读她的作品就像是读一本有趣的历史书,不仅能够领略到美的享受,还能够增加见识。通过阅读李清照的作品,我对于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增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我认为,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保持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最后,李清照的作品给了我关于人生的思考。尽管她的作品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但其中蕴含的却是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她的词中经常出现了对于生死、离别和时间流逝的描写,这让我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人生是短暂而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
总之,走进李清照,我深深受到了她的艺术魅力的感染,也得到了她的生活智慧的启示。李清照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她的作品让我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了美的滋养和思想的引导。通过走进李清照,我对于艺术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视自己的人生。希望能够通过对于李清照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她的作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她的精神力量。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
最初了解到她,应该是因为她的那首洋溢着爱国情怀的《夏日绝句》,后来嘴边就一直挂着,直到书中出现了她的《如梦令》,我便让爸爸打印了一份李清照词选集,一有空就看。更有趣的是,我每次在写李清照的词,特别是那首《如梦令》时,都会很认真,很专注地写。即使在心情低落甚至浮躁时,你在任何地方看到的词总是很美丽,不然的话,我就会感到有点过意不去,好像对不住她似的。是的,就这样地敬佩她。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一
文章大量引用李清照的。
诗词。
名句,写出了李清照作为词人传奇的一生,关于内容详情如下。
读她的名字,仿佛四壁内桂香满溢。
李清照,一代词人。有着一颗细腻的心,极其缠绵的情怀。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个时刻,天上的仙人——李清照,共醉一场绝美的酒宴。崇敬李清照,为她的词而醉。初始李清照,是那首《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小时候的李清照,是无忧无虑的,正如辛弃疾所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是九百年前的乱世竟改变了她的一切。九百多年前,她被迫背井离乡,此时,她已年近中年。正如她所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时我能想象到的是一位疲惫不堪的中年妇女,有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以看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国破人亡的悲楚。李清照对花自是品尝到了透骨透心,酿出了“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的壮美,酿出了“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秀美,酿出了“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的俊美,酿出了“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的柔美,让人们无不啧啧赞叹。之所以从小就开始背李清照的词,是因为她的词无不给人幻想的美。坐时光机,穿越九百年的历史,回到南宋,看大师提笔挥毫的如痴如醉;看大师饮酒作词的惬意舒适。
在李清照的词作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生活及不平凡的经历。“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李清照的字字句句,如山间飞落的瀑布,如沙漠里挺立的胡杨,就这样流传下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李清照当年痛苦着的事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中寻寻觅觅的美神。李清照在中国人心中,不仅是个诗人,她已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在每个花开花落,每一个阴晴圆缺,我都会想起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世界。
好一个美神——李清照。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二
李清照一生与荣誉问题牵扯不清。
我忍不住去搜寻有关她的资料,我要弄清这个才女真实的一生。
李清照再嫁了,既然会影响到荣誉,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年近五十的李清照,孤孤单单一个人,她已承受不住在寒秋的暮色中回忆那早已远逝的亲情和凄楚,她顶着儒家伦理的重压,接受了张汝舟热烈的追求。出身官宦之家的上层女子,与亡夫感情弥深弥笃,年近半百,公开再嫁,可谓晚节不保。可她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可最让她荣誉扫地的就是这个张汝舟。
他之所以追求李清照是看上了她在离乱之中所剩无几的文物,所谓结婚只是诈骗的手段。文物到手,便对李清照拳脚相向,百般虐待。于是在结婚三个月后李清照不顾一切地向官府提出离婚。宋朝法律,妻子上告丈夫,即便丈夫有罪,妻子也要被判两年徒刑。大庭广众之下和张汝舟当面对质,还要忍受刚刚嘲笑过她的君子们的耻笑。
没有任何文字资料记载李清照出庭时的神态,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她要顶着旁观者“自作自受”的言论,要忍受名誉扫地的耻辱。
在名誉的重压下,李清照走到了人生的末年。
这就是一个和荣誉纠结一生的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三
走进李清照的世界,就像是踏入了一片诗意的花海。她是宋代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沉的感情,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词作品。读李清照的诗词,我仿佛和她一同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品味着她心灵的琢磨与忧伤,也感受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深情厚意。通过走进李清照的世界,我对她的心境与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汲取到了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李清照的作品给我一种淡然忧伤的感觉。她的诗词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愁绪,这种情感常常会长时间地盘踞在她的心头。例如《如梦令》中写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句词字字珠玉,表达出了李清照内心的寂寞和无助之情。通过她的诗词,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她那种深情和坚韧的意志。
其次,李清照对细节的描写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她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使其诗词更富有生活气息。例如《如是》一词描绘了李清照闺中生活的点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两句字字句句都富有画面感,把读者带到了当时的环境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她对细节的观察与描写,我学会了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也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细微瞬间。
接着,李清照的作品强烈地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她的词语中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和倾吐,情深意笃,让人怜惜。《声声慢》一词中写道:“情知已是别离时,却道故人心肠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的语言抒发了她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等待和追求。通过她对于爱情的表达,我明白了爱情的可贵和珍重,也学会了勇敢面对爱情。
此外,李清照对自然的描绘给了我更多的启示。她对于山水的描写不仅仅是形容它们的美丽,更是着重抒发了她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情感。例如《如梦令》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如云如雾,如梦如幻”,这样的描写方式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通过她对自然的描绘,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也更加珍惜与大自然的共处。
最后,走进李清照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她对人生的态度与思考。她曾写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从这句词中我读到了她对人生的洞察和深思。通过她对人生的表达,我懂得了善待生活,享受当下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走进李清照的世界,我对她的心境与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从中获得了启示。她那淡然忧伤的情绪、对细节的重视、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都给予了我很多的感悟。通过她的作品,我学会了在琐碎中发现美,学会了对生活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也更加明白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我的心灵在与李清照的对话中得到了滋养,也仿佛更加接近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与情感。通过这次的走访,我对李清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将永远是我心中最卓越的女词人。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四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音自帘内而来。
这不是李清照的《醉花阴》吗?我惊讶极了,环顾四周,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梦一般的地方:小轩阁,锦花屏,鸳鸯帐……出于好奇,我向帘内望去。有一少妇斜倚桌前,手执发簪对镜梳妆,却掩不住满面愁容。刚才的词就是她吟的吧。我沉思片刻,便作一词回她:“风起枫叶红,曦上愁秋,雁排一字当头,泪洒乌江,划满心不留。
水悠悠,漫卷离人恼自羞,乱把细眉描成柳,恼不成,应怨面消瘦。”
“谁?”她循声而来,却寻不见我的踪影。她看不到我,来到这儿的或许是我的影子,或许是我的灵魂。隐约中,我却看清了她的容貌,与曾经看过的'易安画像有几分相像。难道她就是那个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李清照?我再向帘内望去,却已经没了人影。无奈之中,我转身离开,却踏入了另一番境地。
烟水朦胧,兰舟催发,她握着他的手不愿松开,却无可奈何,目送他远去,直到江面掀起阵阵涟漪,一片水茫茫。“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五
月光如水,悄然浸满窗楣。捧起一本。
诗词。
映入眼帘的是一处人影渐渐踏来。
繁华落尽,一个落寞无情,浅伤数心,花的无奈,她的落寞,以及那漫漫长夜等来的却只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凄凉悲景。
伊人盈盈于香凋露冷山径,漫步在菊花凋零散落的心境中。想起因国破从北方流寓江南,而丈夫又已亡故,她便生怀旧悼亡之情,又怎得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心愿与有旧时相识之感。
如果说时间是盏灯,那我可以用那悲愁来形容时日的难熬,她无所事事,内心空虚的想法还是无法沉淀于人海之间。她忍着独自孤苦冷清,而却换回来的是生活之空寂无聊与那愁外愁的牵挂。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六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李清照的词集。刚开始,我看不太懂,后来,我从注释和译文中慢慢了解了李清照。真正惊叹于她的绝世才情。
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欢愉,惹人爱慕,惹人驻足,惹人回望;亦有彻骨的悲凉,惹人概叹,惹人怜惜,惹人心疼。千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没有消减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让他的绝妙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大放光彩。世间曾有李易安,时光流转,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她摇曳生姿地走来,行于汴京;行于青州;行于金华;行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带来的是璀璨华章,锦瑟流年。她用蘸满诗香的笔墨,尽情抒发着万般情愫。
真是一位绝世才女!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七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从没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关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你的美,今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人才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无种,走过”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篱菊蕊黄“的冷清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为才气而孤独。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
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罕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惠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的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
如一朵摇曳的花,守着中华历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走进李清照(精选18篇)篇十八
时代的年轮聚焦在28世纪,我研制出了时光穿梭机。
一天,我拿起回到过去时光穿梭机,对它说:李清照,我要去找她!话音刚落,我就掉入了无底深渊。再睁开眼,我就在那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泉城,在那里荷花三面柳,还有半城湖的大明湖畔,李清照正站在我面前低声吟唱: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这时,我又接着吟咏: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听完惊奇地问:小丫头,你为何晓得我的词?我一笑,答到道:我们课本上学过,我怎能不知?我还知道,您叫李清照,字漱玉,是宋代杰出词人,写词风格新颖,语言清新易懂,我很喜欢您的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真乃巾帼不让须眉也!李清照听了,笑着说:过奖了,这只是我一时做出的,并不可代表‘一世英名’。这位女词人站在漱玉泉边,跟我侃侃而谈。
刚想请大师指点、指点,忽然回到过去发出指令:时间已到刹那间,我又回到了现实中。虽然与大师相见的时间如此短暂,但与大师交谈的话语和大师的模样却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