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进行梳理和安排的重要文件。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样本,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一
说教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如:进位和连续进位、因数中间有0等。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在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些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都能在生活找到它的原型。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说教法: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本身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节课在教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借助情境窗创设的情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帮助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口算:
14×349×220×30400×2014×20。
12×516×460×40100×7021×4。
2、笔算。
43×1226×1732×6070×50。
【本环节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
活动二:创设人文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青岛作为北京的合作伙伴,将承办帆船项目,因此,迎奥工程建设现在成为了青岛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其中道路建设着墨最多。同学们请看(出示情景图)。
活动三: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问题:
师:认真观察情景图,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从情景图及文字提示中可能了解到以下信息:
1)一期工程历时15个月。
2)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
3)二期工程12个月。
4)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
板上,本节课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数学问题:
1)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2)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3)一期工程比二期工程长多少米?
4)这条高速公路全长多少米?
活动四:合作交流-----提出并解决问题:
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算法。)。
全班交流:出现两种算法:
1)估算:213×15≈200×15=3000。
2)笔算:
213。
×15。
1065-------------213×5的积。
213-----------------213×10的积。
3195。
2、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你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迅速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
请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板演。
260260。
×12×12。
52052。
26026。
31203120。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明确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从而使学生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3、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活动五:巩固练习。
1、试试身手:
174×30348×27308×52180×40。
2、火眼金睛辨对错:教材57页第8题。
【此环节设计了两道有针对性的题目请学生练习,目的是巩固新知识。】。
活动六:拓展应用。
请学生做课本56页第4题。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是怎样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文档为doc格式。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二
3.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难点。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全班口答):
2.用竖式计算: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做,4名同学板演.。
(二)指导探究:
1.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法.(板书:一位数乘法)。
2.师生共探讨的算理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
a.汇报结果。
b.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先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过程:
(可能)生3:我是想:
教师板书:
教师板书:
d.操作演示:
师:那么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我们不妨用小棒图来帮帮忙.。
教师边说边出示小棒图。
师:现在图中应该有几捆?为什么是7捆?
师: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教师用彩粉笔写)。
3.尝试练习.。
教师出示,同座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
反馈练习:
订正时,重点提问第3题的计算过程.。
4.进一步探究算理,明确算法:(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1)教师出示例4,
(2)全班动手试做:
(3)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
重点提问:90乘4得多少?该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完整的竖式.。
(4)反馈练习:
(5)观察对比:
师问:例4与例3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
反馈共同归纳:
相同点都属于进位的笔算乘法,都从个位乘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三
教学要求: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熟练程度。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练习四第10题)。
2、笔算(两人板演,全班齐算)。
41×4=17×6=。
217×5=241×4=。
312×7=124×8=。
练习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记时间训练,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第7题)集体订正。
二、练习。
做练习四第5、、8、9、10、题和聪明屋。
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最后集体订正。
第5题:有趣的动物世界。对于这一题,不要只解决计算问题,更多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一些动物的常识。
第9题:是一道探索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可以估算得出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要用铝合金b做窗子,需151×6=906(元),而计划用800元钱,钱不够,所以选择铝合金b是不合适的,而换铝合金a、塑钢(a)、塑钢(b),都是可以的。
聪明小屋:难度较大,不仅需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的'方法,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对于中下游的学生不作要求。
作业:基训p15走进生活、补充练习。
课后反思: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
43+25=530+290=35+49=450+280=45+30=。
6+84=540+360=380+430=74+9=46+24=。
160+470=450+170=70+16=86+5=190+430=。
610+30=27+73=320+280=58+19=470+160=。
二、练习过程。
1、笔算376+28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如果要验算,你认为用什么方法?
2、完成p407。
先算一算,再用铅笔和直尺连一连。
3、完成p408。
先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照第1小题完成后两小题。
4、完成p409。
小组讨论可以怎么走,哪条路近,汇报。
5、引导学生思考完成p4010。
三、作业设计。
1、加法运算。
(1)467+354(2)563+761(3)158+280。
(4)365+918(5)348+736(6)486+734。
(7)294+48(8)57+467(9)383+274。
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四、板书设计。
练习。
376+284=660。
376。
+284。
660。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五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六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的方法。(连续3次进位)。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你会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吗?那老师出两道计算题同桌位的同学每人选做一题。
24×4=167×3=。
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吗?(个别说计算方法后订正)。
你知道我们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出示主题图)。
(1)看图中是什么地方?(运动场)运动场上正在举行比赛,而且还来了很多的同学来观看比赛,那观看的同学坐在什么地方?(看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看台的布局吧?(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2)看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要示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就是示这个运动场的看台有多少个座位?
(3)应该怎样列式呢?
8×634=634×8=。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8个634)。
(4)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634×8=?(学生尝试、板书)。
(5)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错)到底哪个算式才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6)计算过程:
634×8=5072(人)。
634个位:8×4=32向十位进3,个位上写2;
×238十位:8×3=24,24+3=27向百位进2,十位上写7;
5072百位:8×6=48,48+2=50向千位进5,千位没数字直接在千位上写5,在百位上写0。
(口答)。
(7)原来这个看台可以坐那么多人,那你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可以坐得下吗?
2.对比、归纳小结。
(1)对比分析:
把例4与复习题的竖式进行对照,你能找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算一算。
1.236×7=127×9=。
先独立完成后口述过程(学生板书适当找错例进行分析)。
2.p79“做一做”
自己读、审题分析各数量关系后独立完成。
3.p81练习十八第6题。
四、课堂小结: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24。
×12×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41×2123×3132×1243×1222×14。
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八
1.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复习引入填空
20+20+20+20+20=()×()=()
400+400+400+400+400+400=()×()=()
在学生完成此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来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估算卖出t恤的件数
学生用82×5≈400估算出5个月一共大约卖出t恤400件,在学生汇报时要求说出是怎样估算出来的。
2.估算卖出冬衣的件数
教师:看来欣欣商场t恤的销售量还不错,下面我们再来看本商场12月份冬衣销售的情况:(出示下表)
种类毛衣大衣羽绒服夹克其他
数量(件)7270687069
你能很快算出大约销售了多少件衣服吗?
怎样才能做到“很快”呢?
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你准备怎样来估算这道题呢?
在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分别把每个加数都看成了哪个整十数?这样做是怎样想的?
你是怎样想到用乘法的呢?
你们的这种方法用算式该怎样表示呢?
现在你能再把这道题和估算卖t恤件数那道题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那后一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什么呢?
3.练习巩固
教师:你们能很快估算出欣欣商场7月份一共大约卖了多少件服装吗?(出示下表)
短裤西裤休闲裤连衣裙短裙其他
29730030530030030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然后全班汇报。汇报时说清楚:是怎样估算的?为什么要像这样估算?算式里用的是什么符号?特别要说到表中的每个数都接近或等于300。
4.估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第5,6,7,9,10题,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略)
四、全课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进行估算?
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要用到估算的地方?举一、两个例子写在你的作业本上。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十
1、学生经历探究“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一、情境导入。
二、互动新授。
1、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试着估计一下。指名回答,400多除以4商大约100多。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板演,问: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能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掉,为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2、出示试一试。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结:我们在计算除法是,除到某一位不够除时,要商0.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提问:计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上某一位不够除时怎么办?
小结:遇到某一位不够除时,要商0占位。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小结:每6个装一盒,是看648里有几个6,每8个装一盒,是看648里有几个8,都是用除法计算。
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教后反思。
第十三课时练习九。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练习九)。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练习九第1题。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思考:第2小题十位上为什么是0?第4小题个位上为什么是0?
2、练习九第2题。
分组讨论比较。新-课-标-第-一-网。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九第3题。
读题,说说题意。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你准备怎么做?
2、完成练习九第4题。
观察表格,你发现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乘积相等,挖的天数越多,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挖的天数越少,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
3、完成练习九第5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怎样求有多少个合格的节能灯?怎样求需要多少包装盒?
4、完成练习九思考题。
(1)题目中对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2)题目要求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希望大家在课后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一
这部分的内容教学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提供了一个与体育场有关的生活场景,从中提出两个不同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思考、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例题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突出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处理;“试一试”则让学生独立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想想做做”的习题,重点练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以及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为本节课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在课前让学生复习了一下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主要就说说乘的顺序、积的书写方法、进位的处理等问题。
3、情感目标: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信心。
多媒体课件。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十二
教科书五年制二年级下册第86~88页。
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渔民打渔归来,码头上热闹繁忙的情景,然后画面定格在王叔叔称虾、称鱼的情景画面。)。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每筐虾重13千克。
生2:有两筐虾。
生3:有两筐鱼,每筐31千克。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两筐虾一共重多少千克?
生2:一共有多少千克鱼?
生3:2筐虾和2筐鱼一共多少千克?
生:需要先知道2筐虾多少千克,还要知道2筐鱼多少千克,最后合起来就行了。
师:说的太好了。看来只要我们解决了前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那下面我们就开始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1.自主探索。
(板书问题1)请大家想一想,要想计算2筐虾一共多少千克,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1:13+13=26(千克)。
生2:我想用乘法计算。132也应该等于26千克。
师:这位同学给大家提出了好的建议,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132)那132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借助手中的学具和纸笔,想一想计算方法,并且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生1:我用小棒摆出来,我先摆出13根(投影显示学生摆出了1捆零3根),再摆出13根,这样把单根的起来就是6根,把成捆的合起来就是2捆也就是20根,这样一共就是26根了。
(老师根据学生摆小棒的情况,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图)。
生2:我是口算的,我先算出102等于20,再算32等于6,20+6等于26。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三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的习惯。
2、在解决问题,复习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简单除法的口算。
一、情境导入。
对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请大家先看教材,再在小组里说说,最后把本单元主要的知识点写下来。
教师小结:同学们整理得很好,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复习一)。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复习第1题出示题目指名口算。
对比每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复习第2题(1)独立完成第一组题,说说每一小题的计算过程。
(2)观察第2组题,你能估算出每题的商大约是多少?学生估算完之后,再用竖式计算并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3)独立完成第3题,并验算,说说你是怎样验算的。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3题。
学生看表,理解表的意思。
提问:你知道“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吗?明确数量关系。
2、完成复习第4题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提问:怎样求剩下的钱?“剩下的钱还能买几个乒乓球”你能列式计算吗?
3、完成复习第5题。
独立看图,思考题目意思。
(1)小组讨论:王老师买的笔为什么不是钢笔?买的球为什么不。
是篮球呢?(2)“把买的笔和球的钱都买笔记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买笔的108元和买球的60元合起来去买笔记本)这些钱购买20本吗?这道题又该怎样解决?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一起算一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教后反思。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十四
1、使学生熟练口算除法,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整除),并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重点:提高除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一、谈话引入。
1、回忆我们前面所学的除法。
2、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七”,第1-6题。(板书课题:练习七)。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练习七第1题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每组题的联系和区别。
2、完成练习七第2题指名学生口算。
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的.运算,选两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七第3题。
指名板演,计算并验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和没有余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
4、完成练习七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填表。提醒学生验算的方法。
表扬正确率高,计算快的学生。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七第5题。
2、多媒体出示第5题,指名学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列式解答。
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完成练习七第6题。
出示题目“一个网球拍多少元?”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知识?教学反思: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十五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是0的都都是等于0”。
2、学生经历探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以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一、情境导入。
1、教学例8(出示情境图)观察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子去摘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板书:6÷3=2(个)。
提问:平均每只猴能摘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算式?指名回答,板书:0÷3=谈话:同学们,三只猴子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下到)。
0÷4=00÷9=0引导学生说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9(出示图),提问:要求“一共需要多少个火炬”怎样列算式?(306÷3)。
2、谈话:306÷3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提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1)估计306÷3的商比100大些。
(2)300÷3=1006÷3=2100+2=102。
3、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4、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让学生是计算过程。
小结:从被除数的高位依次除以除数,遇到0除以除数直接商0,除得的商写到被除数的上面。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
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个0一定要商在对应被除数的上面。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回忆图形名称。同桌交流,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观察,说出图意。
要求605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就是求605米里面最多有多少个3米,余下的米数不够做一套。
独立列式解答,教师评价小结。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十六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竖式笔算: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如果需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图,然后再画出下图。)。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为例学习笔算。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并板书: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反馈练习:
2、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试一试。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异同点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4、反馈练习:课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3、4题。
3、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先计算什么。)。
三、全课小结。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七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三、引导学生学习。
1、出示主题图:根据你的观察,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3、自学提示(一):(1)平均每人分多少张?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
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2)60÷3=?想()。
(3)、把6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4、自学提示。
(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5、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四、学习检测:。
630÷9=2100÷7=3000÷6=7200÷9=。
2400÷6=63÷3=280÷7=400÷8=。
五、课堂练习.
必做题:p16做一做。
选做题:。
1、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2、完成课本练习三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