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特点的深刻理解,能够量身定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六: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可喜的提升。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树的外形特征,区别树干、树枝和树叶。
2、感知“上、下、前、后”的方位。
重点:了解树的外形特征,区别树干、树枝和树叶。
难点:感知“上下前后”的方位并尝试用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可撑立的大树道具、白纸、记号笔。
2、ppt课件,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大树的外形(价值分析:课件引出,了解大树的外形特征,区别树干、树枝和树叶。)
1、ppt引出:这是谁呀?(小熊)咦,小熊在干什么呢?
2、小熊对大树说:“大树大树,你别动,我来给你画张像。”大树是什么样的呢?
3、幼儿听故事引发对大树的关注。
提问:大树长得什么样呢?
大树的身体在哪里;大树的脚在哪里;大树的手臂在哪里;大树的手臂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说)
4、师生合作给大树画像
小结:每颗大树都有树干、树枝、还有许多树叶。粗粗的树干是大树的“身体”,长长的树枝是大树的“手臂”,树上还有好看的叶子,地下的根是大树的“脚”。
二、观察不同的大树(价值分析:通过观察不同大树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大树的不同特征。)
1、出示各种大树的图片: 这些大树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大树的高矮、粗细、形状和叶子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
2、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大树的不同造型
师:那我们也来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看看哪棵树和别人的不一样,吴老师也来做小熊,给它画张像。
3、小动物们也很喜欢大树,你知道有哪些小动物也喜欢大树吗?
小结:大树的朋友真多,小动物都喜欢和大树做朋友。
三、游戏“小鸟和大树”(价值分析:在游戏扮演中感知“上、下、前、后”的方位,体验和大树游戏的快乐。)
1、听,谁来了?小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学小鸟,和大树做朋友吧!
2、随“鸟妈妈”在音乐声中飞一飞,按“上、下、前、后”的要求,停在大树的相应地方。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二
小熊对大树说:“大树大树,你别动,我来给你画张像。”粗粗的树干是大树的“身体”,长长的树枝是大树的“手臂”,绿绿的的树叶是大树的头发。小熊发现:“咦,大树没有脚怎么能站着呀?”大树笑着说:“哈哈,我的脚伸在地底下。根就是我的脚。”
大树的朋友真多。瞧,小鸟在树上筑窝,松鼠蹿上蹿下忙个不停。哗啦哗啦,哎呀,下雨啦。大树就像一把大雨伞,小动物们都到大树底下来躲雨。
大树说:“我的用处很多,还可以做家具、造房子、做铅笔……”
温馨提示:大树还可以做成什么?对我们人类还有哪些好处呢?孩子们可以在家里找一找,再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三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树的外形特征,区分树干、树枝和树叶。
2、萌发喜爱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准备:树有什么用;大树和小熊的教具,小鸟、松鼠、下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春天来了,天气变的怎么样?小动物都出来了(出示小熊玩具),谁也出来了?
2、小熊来到了哪里?做什么呢?(出现大树的黑板。)。
二、理解故事内容。
1、了解大树的外形。
(1)听故事引发对大树的关注。小熊对大树说:大树大树,你别动,我来给你画张像。
(3)观察大树:哪里是大树的身体?哪里是大树的手臂?大树的手臂上有什么?
(4)小熊发现:咦,大树没有脚,怎么能站着呢?哪里是大树的脚呢?(操作教具:地下的根是大树的“脚”。)。
(5)引导孩子跟着老师模仿,我们的身体可以做一颗大树:粗粗的树干是大树的“身体”,长长的树枝是大树的“手臂”,树上还有好看的叶子,地下的跟就是大树的“脚”。
小结:每棵树都有树干、树枝、树根,还有许多树叶。
2、大树的朋友真多。
(1)过渡:春天里的大树长高了。有哪些小动物很喜欢大树呢?他们可以在树上干什么?
(2)动作模仿小动物:我们一起做大树的动物朋友吧!学学小鸟飞来飞去,学学小松鼠窜上、窜下等等。
(3)哗啦啦,下雨了,小动物们怎么办呀?大树就像什么呢?(大树像一把伞,小动物躲在大树底下。)。
小结:有这么多的动物喜欢大树,大树的朋友真多,朋友在一起真快乐。
3、完整欣赏故事。
过渡:现在我们来听听有关大树的故事吧!
关键提问:宝宝们,你们知道大树有哪些用处啊?
小结:大树的用处真多,可以做桌子椅子、做地板小床、还可以做书本纸张等等。
三、我们要爱护大树。
关键提问:树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可以为大树做些什么?
总结:幼儿园里有许多大树,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吧。我们要爱护大树,做大树的好朋友。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四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激发幼儿喜爱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树干、带有一小段树干树枝和树叶的上半棵大树;故事绘画的纸、笔;撕贴的纸、糨糊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出示小熊)小熊想做什么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猜猜看小熊想画什么。
小熊为什么要画一棵大树呢?老师来讲一个故事。
1、教师边讲故事,边相应地出示大树的各个组成结构:
粗粗的树干是大树的身体,(什么是大树的身体?)长长的树枝是大树的手臂,(什么是大叔的手臂?)树上还有许多好看的树叶。
2、小熊发现:咦,大树没有脚,怎么能站着呢?(个别幼儿想象回答)大树说:“哈哈,我的脚长在地底下,树根就是我的脚。”(大树的脚是什么?平时我们看得见吗?)。
3、提问:
大树的身体是什么?
大树的手臂是什么?
大树的.脚又是什么?
你们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3、小结:有了大树,小鸟就有地方筑窝,松鼠才可以在大树上窜上窜下忙个不停,夏天还可以在树下乘凉。大树可真好,我们都喜欢它。
三、画大树。
1、老师画大树:引导幼儿用动作辅助表达有关语句)。
小朋友,老师做小熊,你们做大树,画出一棵棵的大树。
什么是大树的身体?
什么是大树的手臂?
什么是大树的脚?
2、肢体语言。
(1)你们的身体做什么?
你们的手臂做什么?
你们的脚做什么?
你们的手又可以做什么?
(2)边蹲下从根开始边做动作,边用“我们”来进行语言表达。
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那么神气!你们想不想画一棵大树?
3、幼儿画大树:
幼儿尝试用绘画、撕贴等方法画一棵大树。
四、大树变森林。
这么多的大树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森林)你们喜欢吗?
小朋友们可以在树下做什么呢?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五
教学理论依据、策略:
《纲要》中提出艺术活动应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天性好玩、好动,一切以兴趣为出发点,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游戏引入韵律活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让幼儿趣味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大胆的创造性表达自我,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感受独特的快乐和愉悦!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旋律与音乐变化,理解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景。
2、尝试用合适的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花朵造型和蝴蝶飞舞的姿态。
3、会适时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初步掌握《花儿与蝴蝶》的舞蹈物质准备:不同颜色的手腕花、音乐重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感受理解音乐,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花儿与蝴蝶”,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能和同伴一起合作进行游戏、表演。
活动过程:
一、复习舞蹈,引出主题――花园里有好多漂亮的蝴蝶,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呢。我们和蝴蝶打个招呼吧,红蝴蝶在哪里?红蝴蝶在这里;黄蝴蝶在哪里?黄蝴蝶在这里。绿蝴蝶在哪里?绿蝴蝶在这里。
――小蝴蝶还记得我们一起跳的蝴蝶舞吗?我们再来跳一次吧!
二、提出创编要求。
2、个别示范:谁愿意来试试看?手掌还可以怎么做?
3、自由尝试:除了手的不同造型,还可以放在手提的哪个方向呢?大;考吧。幼,师网出处请你做做看,一会请小朋友来表演。
三、理解乐曲情境,表现网蝴蝶情景。
2、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怎样可以网到蝴蝶,把手举起来网就打开了,手放下来网就关上了,试试看。
6、集体表现:这一次请你们一起来,请哪一种颜色的蝴蝶和我一起玩呢?红蝴蝶吧,红蝴蝶请进来,蝴蝶网快拉好。
四、完整表现,感受乐趣。
1、鼓励幼儿和同伴在音乐声中完整表现花儿和蝴蝶――让我们重头开始,耳朵挺好,哪种颜色的蝴蝶要来钻网哟!
2、选出小组队长,进行指令――刚才是我发出的指令,你们能自己说说指令吗?请同样颜色的蝴蝶聚在一起商量,选出蝴蝶队长。
――队长选好了,让我们把蝴蝶网拉起来,队长请到中间来,哪一队先来游戏呢?用什么办法?(黑白配)好,哪一队赢了,哪一队队长先来发指令。当老师做出“嘘”的动作时,请队长到中间来黑白配。
3、完整几次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发出指令。
五、自然结束让我们回到教室再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跟随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首次进行铅笔屑贴画,显然幼儿的兴趣很浓,能跟着老师的讲解的方式,进行卷的练习,但是平时幼儿缺乏这个尝试,所以卷出来的铅笔屑经常会断,不够完整,而做出来的蝴蝶也不是很漂亮。同时,因为铅笔屑相对比较小,使用油画棒添画蝴蝶的身体部位就比较难,以后还是要准备一些彩色笔,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比较好。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六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用连音和断顿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曲谱、丰富幼儿已有经验,理解有关年轮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边画边讲一个关于“大叔年轮”的故事,让幼儿形象地理解年轮的意义。
二、理解歌词。
2、启发幼儿说出歌曲的名称和内容。
3、教师范唱,重点让幼儿感受连音和顿音的'演唱方法。
三、迁移模仿。
1、总结第一段演唱特点。
2、听出第二段歌词内容,认读歌词内容。
3、幼儿轻声跟唱。
四、创编动作,完整表演。
五、教育幼儿爱护森林。
你知道大树桩是怎么来的吗?教育幼儿每伐一颗树就要种一棵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反思:
(1)活动的重点不够突出,学习顿音和连音的演唱方式时应尝试用多种方式练习,如听钢琴弹奏、教师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等更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活动目标。
(2)环节安排不够合理,第四个环节完全可以不要,应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练习顿音和连音的唱法。
(3)顿音的唱法教师的讲解有争议,“像被人吓了一跳一样跳跃着唱”不太合适。
(4)歌谱教师没有充分利用。
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环节清晰明了,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充分得到提高。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七
中班下册科学说课稿我爱大树和小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欣赏图片并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几种花草树木的名称和作用及其保护方法,欣赏图片阅读教材,理解图片内容知道花草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了解花草树木与人类的依存关系,萌发幼儿保护花草树木及环境的意识,产生爱树爱花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册科学说课稿我爱大树和小花含反思教案吧。
一、说教材。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下册科学教育活动《我爱大树和小花》。《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树和花,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每每在户外活动时孩子总会不经意地去看看、摸摸,有时还会说一句,如:这颗树好大哦,这朵花好漂亮哦,有时候还会进行追问,如:这颗叫什么树,这叫什么花……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慢慢淡化了对身边花草树木的爱护,甚至亲手破坏身边的环境,如:乱砍树木,乱摘花朵……结合中班建构式课程中的主题教学《大树和小花》的内容,我设计了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我爱大树和小花》,引导幼儿要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清楚花草树木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的作用。通过挂图与教材的阅读理解保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从而萌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根据《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目标一:欣赏图片阅读教材,理解图片内容知道花草树木对人类的作用。
2、目标二:欣赏图片并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几种花草树木的名称和作用及其保护方法。
3、目标三:了解花草树木与人类的依存关系,萌发幼儿保护花草树木及环境的意识,产生爱树爱花的情感。
(目标定位:通过欣赏图片阅读教材来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了解花草树木是怎样为人类服务的,萌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三、说教法与学法《新纲要》中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该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和幼儿的角色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人翁,主要是以幼儿为主。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享受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快乐。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图片观察法”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进行欣赏,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及其意思。“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怎样爱护花草树木让幼儿更深一层的了解爱护花草树木需要做的事情,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爱护花草树木的深刻内涵。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中准备:挂图四幅、幼儿用书第37-38页、五幅环保画(例如:树木被破坏、花朵被摘……)、制作花朵大树头饰幼儿人数各一半五、说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幼儿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依存关系。(主要提高幼儿自身的认知能力)活动难点:幼儿理解什么是光合作用,愿意讲述花草树木的好处,用“树真好,……或者花真好……”的句式表达。(提高幼儿的表达方式能够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一段有含义的话。)六、说活动过程整个活动分为四大部分:导入活动;基本活动;游戏活动;延伸活动。
(一)导入活动:
(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幼儿园里面开了很多花,种了许多树呀,那你们喜不喜欢呢?为什么?幼儿讨论:为什么喜欢幼儿园里面的花草树木?通过此问题来引出接下去的基本活动。)。
(二)基本活动:
让幼儿欣赏、理解图片内容及其意思,懂得保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并与同伴讨论自己保护花草树木的方法。
教师:1.请小朋友把教材翻到最后一页(37-38页),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幼儿互相讨论,教师找一部分小朋友讲一讲看到了什么,对图片的了解有多少)。
2.逐一出示挂图并分析每张图示的意思,当出示挂图(四)的时候着重向幼儿解释光合作用对人类的重大作用。(第二次看挂图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了解图示内容,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材内容,明白教材的教育宗旨懂得保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萌发幼儿喜爱花草树木的情绪情感。)。
3.逐一出示花草树木被破坏的`照片,幼儿进行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想,提出保护花草树木的方法。(通过反面的例子来提升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并深刻体验到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
(三)游戏活动:
“我是大树、小花”游戏,幼儿体验怎样保护花草树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保护花草树木。
教师示范:
3、教师示范扮演花朵带上花朵的头饰,让幼儿扮演花朵的主人并让幼儿为花朵天天浇水等等最后教师将花朵开心的心情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让幼儿从直观上发现爱护花草的好处。
4、教师组织幼儿玩以上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游戏并带上相应的头饰,互相轮换玩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总结活动:我们的小朋友都很不错想了那么多保护花草树木的方法,我们的花草树木们都很高兴。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感受到花草树木的快乐和难过了所以懂得怎么去保护他们了,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去做呢,老师请我们小朋友自己说说看以后你应该怎么做,怎么去保护我们的花草树木们,怎样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的美丽。(幼儿互相总结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自己的想法并将自己好的想法付诸于行动。)。
教学反思:
1.我从教学目标上有认知、情感、技能、但是科学活动应落在探索上,这是我以后科学活动中应注意的。
2.活动中我应考虑在幼儿的水平上来安排内容。如理解光合作用这是难点,应建立在平时经验之上来教学。
3.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花草树木的情感提升了,了解了保护花草树木的方法。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八
设计意图:
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体验这种集体做画的快乐。从寻找飘落的景象中感受秋天的到来。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印画活动。
2、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将手上的颜料洗干净。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用卡纸剪出大树的轮廓(没有树叶)。
2、红、黄、绿三种水粉颜料分别装在三只大盘子中,画笔一支,抹布若干。
3、手印画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
幼:手。
师:那我们的小手能干什么啊?
幼:想。
师:那我让你们试试。
二、请孩子用手掌蘸上颜料,在“大树”上印画。
师:树妈妈没有树宝宝很不开心,请小朋友来把它的树叶宝宝送回家把。
幼:好。
三、印好树叶的孩子在配班老师的帮助下将小手洗干净。
四、结束:
幼:不用谢!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九
托班艺术:小鸟避雨。
托班艺术:小鸟避雨活动目标:感知颜色对应活动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朵,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鸟头饰若干,太阳和雨点的.示意图,小鸟鸣叫的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幼儿来到产外活动场地,看看说说美丽的花朵:——这里的...
《避雨》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让大树下的小草也能得到阳光。
让大树下的小草也能得到阳光教师既担负着教学工作,又担负着教育工作,事无巨细,琐碎繁杂,每天的喜怒哀乐,酸甜苦乐,无时不在涌成潮汐,弹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不和谐的音符—&m...
大班语言教案:乌龟避雨。
小班语言教案:小蜗牛避雨。
小鸡避雨。
小鸡避雨今天,滂沱大雨从天上倾泻下来。我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观察鸡是怎样避雨的。刚开始,天空下起了小雨。大鸡一见雨来了,争先恐后地跳进鸡窝。可小鸡并没有马上跳进鸡窝去,仍在悠然自得地觅食。它们不知道雨的厉害,只是...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
活动目标:
1、激发宝宝作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体会运用特殊画法进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内有绿色颜料的海绵块若干,树干操作画一张。
活动过程:
2、教师边讲边做示范。将手掌张开蘸上颜色,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宝宝们,你们也来用小手多印出些树叶,印的时候小手要怎样放?(请幼儿讲述小手要向上,手掌要紧挨着树枝)这样树公公会怎样呢?(树公公会更开心)。
活动评价:
老树公公感谢宝宝们,宝宝该怎么说呢?引导宝宝说一句话。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国武术的录像带,音乐磁带。
2、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活动过程:
1、欣赏中国功夫。
组织观看录像,欣赏中国武术。
讨论: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
请幼儿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2、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3、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组织幼儿学习。
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准确有力,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让们了解我们中国的'伟大和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个活动是学习歌曲《中国功夫》,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过学习让了解我们中国功夫以其形体、动作、力量的绝妙组合表现出中华民族刚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用手掌印画反应树的特征。
2、培养幼儿对色彩和印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1、棕色、绿色、黄色颜料。
2、白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的特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漂亮的画,你们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呀(树)!那你们再看看这颗树上都有什么颜色?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棕色)树叶呢?它是什么颜色?(绿色)还看见了什么颜色?(黄色)那么你们来猜猜这颗大树是怎么画的?(手)这颗大树呀是老师用自己的大手画的,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是怎么用自己的大手画大树的呀?(想)2、示范印画的方法,同时通过儿歌导入印树的`过程我的(大手)小手真能干,画颗大树给你看;手掌立起轻轻沾,切切切;手掌打开轻轻沾,拍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我的大树真漂亮。
2、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操作,通过儿歌再次巩固印树的过程师问:
(1)大家觉得这个小朋友画的好不好,漂亮不漂亮?
她的小手能干不能干?(其实啊不光是她的小手能干,我们所有小朋友和家长的手都很能干,对吗?)。
(2)师:老师已经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了纸和颜料,幼儿完成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大家都知道,孩子都喜欢绚丽的色彩,更喜欢用鲜亮的色彩来表现他所喜欢的物体。而孩子又是天生的观察者,一草一木都会让他们欣喜和惊讶。当幼儿试图用他们稚嫩的画笔去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情感时,往往又缺少必要的方法技能去支持。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思考的基础上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绘画表达的技巧,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表现能力。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三
昨天,我执教了四年级第二学期的第8课《拥抱大树》,觉得这篇课文内容生动,对学生有教育意义,而且也是一片学生学习表达的好例子。
我抓住学生的这个话题,让学生读读课文,并且根据叙事文章的叙述顺序,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这篇课文先写事情的经过,再写起因,最后写结果。“这是倒叙”学生中形成了共识。
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丹尼尔拥抱大树”的经过部分。在学习中,学生了解了这个部分作者是通过丹尼尔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具体的。学到这里,我先把这部分暂时搁下,继续指导学生学习下个内容――关于事情的起因的有关自然段。
丹尼尔拥抱大树的原因,学生找到了以下几点:
1、丹尼尔把自行车系在树上。
2、有人写信告发,绿化管理局的人给丹尼尔发出了罚款通知书。
3、丹尼尔认错,绿化管理局的人员念其初犯,让他拥抱大树,用来警醒大家。在梳理内容时,我着重和学生讨论了“醒悟”、“警醒”这两个词语的区别,让学生对“认真拥抱大树”这个要求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引导学生再回到课文第一段,读读课文,找找哪些词可以看出丹尼尔是认真拥抱大树的。然后学生再体会这些词语,感受就不一样。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指导学生反复读书也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培养和指导,让学生从每一次读中有思考、有收获就好。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四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具有多样性,自由性和趣味性,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区域活动正好为幼儿供给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加以认知。但区域游戏不像课程教学那样环环相扣的组织,而是让孩子自主自发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培养孩子的协作性、自主性等。
在本次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投入表现给了我启发,更让我重新认识了游戏的作用和意义。活动中,我以新投放材料“装饰机器人”为开端,引起幼儿注意,之后为幼儿一一示范讲解,完后介绍开放的各个区角,幼儿各抒己见,都很有自我的想法,在教师提出要求后,小朋友们都能有序走到自我选的区域去。
开放的这六个区角分别是:美工角、语言角、计算角、益智角、巧手角、结构角。美工角主要以新投放的材料为主,即重点指导。每个小朋友都很认真动手操作,每个小动作都很细心。语言角投放了卡片、指偶、背景图,本事强的小朋友小故事都讲得很生动,而本事弱的表现不佳。计算角的小朋友也很认真,对教师投放的魔术卷筒、分成卡都充满了兴趣,纷纷动起小脑筋。每个区角的小朋友所表现的,都让我觉得很欣慰。
可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在介绍新投放材料的时候,我讲解的不够详细,范图太小,没有照顾到坐于后排的小朋友;观察了语言角还有益智角的小朋友,发现他们都不懂得谦让,甚至有小朋友会抢他人的东西,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多教育他们如何协作,互帮互助,懂得分享等。感觉有点小遗憾的是巧手角,有个小朋友在使用工具时不细心受伤了,我没有研究到工具的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给他们一个较好的活动平台,导致小朋友刮萝卜时,刮到了自我的手,我觉得应当给他们准备一双手套,然后让他们在角落靠着墙壁,这可能会好一点,值得高兴的是,这个小朋友很勇敢,即使受伤了,他还是很努力很认真的完成。结束收材料时,小朋友能放回指定的地方,可是有部分小朋友会推挤,并且没有摆放整齐,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将继续对这方面的常规进行教育。
有人说:“每个幼儿都是可塑之才,教育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为他们营造适宜的环境。”相较于团体活动,区角活动供给给孩子们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关注了孩子们各自活动的过程,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让孩子更能自主活动,而我们教师在活动中不要过多的指点干预,在观察幼儿的活动中,要了解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行为表现。并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对于个案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区域资料,补充活动材料、丰富幼儿学习经验。这样以后我们才能共同提高,共同学习,更好地开展活动。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五
《大树妈妈》是一首抒情柔美的儿童歌曲,歌词用拟人化的手法,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百般呵护之情。也表达了小朋友对大树妈妈的赞美,抒发了小朋友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因此在设计中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角色,我先用自编自创的“森林的故事”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烘托出课堂上的氛围,之后在同学们对大树妈妈的赞美中中播放歌曲《大树妈妈》,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安静地闭上眼睛欣赏,在聆听的过程中充分用心感受音乐,并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孩子们在第一次的聆听后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首音乐,都说这首歌曲的意境、旋律非常的美,听得他们都快要陶醉了。
我认为读词在歌曲教唱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我们反复咀嚼并高声朗诵一首歌词的时候,语言自然腔调就会有规律的极为丰富的显现出来。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只有让他们读好歌词才能唱好歌曲。这也是我一直从事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得来的结论。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读词中要让他们感到有趣,有新鲜感才能不断的吸引他们。同时又能够在读词中让学生轻松的掌握一些乐理知识。我是这样尝试的:1)画面配合,按节奏念歌词,通过画面有助学生体理解歌词内在的情感及所表达的意境;2)在有节奏的念的基础上加入动作,如:拍手拍肩、拍手跺脚等,这种方法有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强弱规律;3)师生接口念歌词;培养师生间的默契;4)根据音乐符号的特点设置特定的动作和形象的名称如:四分休止符(简称一拍空),我会让学生自由摆造型,有代表胜利啊,ok啊或各种小动物造型等,深受孩子们喜欢。在《大树妈妈》中第一次出现了八分休止符(简称半拍空),而且一连出现了六次,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轻拍手心来表现这半拍空,因为是首次尝试,课前也没作一下铺垫,感觉效果不太明显,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打出来,大部分学生记着第一个忘了第二个,但在第二课时里明显有了好转。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嘛,只要我有足够的耐心,能够不断的去创新,去尝试,我的学生一定会更喜欢音乐课的。
教师的范唱有着磁带、光盘无法比拟的一个优点——对比。声音的对比、表情、动作、情绪的对比等等。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模仿力强,如果光听声音,也许只能模仿其声而难以神其形。只有在教师不同的演唱中学生才能获得审美的体验,逐步意识到怎样才是好的歌唱表现。因此,我在教学歌曲环节除了让学生听录音范唱外还加入了自己的表情演唱法,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欣赏与对比,这样做不仅能抓住学生学习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轻松地解决一些难点节奏的学习。歌曲中出现的六次八分休止的停顿,我在范唱时特别让学生注意,看老师是怎样表现的。有了老师动情的示范,使学生更加喜欢歌曲,他们便会极力地去模仿老师的歌声,更投入地去演唱、去探索,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
在以往的律动教学中,总是教师编动作,学生模仿,我觉得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里需要打破这种机械式的模仿,发挥一下小朋友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开学初我就尝试让学生自己根据歌曲内容、情绪特点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感觉孩子们的表现欲非常强烈,好多小朋友都会把我上学期教他们的动作运用自己的创编中,当然我还鼓励他们自创,从中培养小老师带动一些创编有困难的学生。在创编过程中尽管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动作也欠优美,但我还是表扬和鼓励了大家,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心血,他们自己的“作品”。同时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开心极了,我也感到非常的欣慰,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中自己就要先融入到音乐情景中,用自己的感情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然后在课堂中还要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处理,切记,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和启发者,上课时教师要完全的投入到课堂中,这样才会把学生带到此情此景中,做到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六
我以找春天为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同学们说一说在美丽的春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们积极地说:“花开了、草绿了、大地上的冰雪融化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我顺势说:“燕子们飞了那么长时间它们很累了,于是大树妈妈张开了它的宽大的手做成了一个摇篮让小燕子们进来休息。”由此引发学生对大树妈妈的无限遐想和眷恋之情。并配上《大树妈妈》的伴奏音乐给小朋友们讲了有关《大树妈妈》的故事,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都沉浸在这首歌曲的意境里了!
当我让小朋友们说说对大树妈的印象时,他们有的说她是天下最好的妈妈;有的说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还有的说她太伟大了,用自己的身体为燕子遮风挡雨她自己却浑身湿透了,她一定很冷。我听着孩子们各抒己见,我发现他们真的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并知道关心别人心疼人了,从而使学生能够抒情地演唱这首《大树妈妈》。
这节课,通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明白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主动的感受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教育了学生用语言、表情等等表达歌曲。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七
在第一课时的末了,我引导学生制定第二课时的目标,经过讨论,制定的目标如下:1.品析人物形象;2.学习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伊始,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继而,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一次探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不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作者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板书:比喻)作者是把什么比喻成“小草”,又把什么比喻成“大树”呢?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读书基础,学生浏览课文后,很快通过交流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把“小草”和“大树”板画在黑板上,小草矮小单薄,画在左边;大树高达繁茂,画在右边。接着进行了第二次探究:作者为何把没有成功前的三姐妹比作“小草”,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这次探究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阅读“逆境描写”部分,通过读书感受她们的艰难。组织交流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三次探究:你认为三姐妹是靠什么把“小草”浇灌成的“大树”?请默读2-7自然段,圈画有关词句,简单作批注。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去探究思考、阅读批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集体交流,在交流时重点引领学生去三姐妹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
大树教案及反思(通用18篇)篇十八
上完《春江花月夜》,笔者感慨良多。这是一篇经典诗文,很多教学前辈讲过,思来想去,笔者认为经典的东西上出新意是有难度的,但通过努力同样能够展现自身特色。
本堂课的设计理念为:突出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景,通过朗读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通过品读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如下几个要点:
一、重视先学,培养自学能力。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而可以放心地把先学的任务布置给他们,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针对这一目的,笔者设计了导学案。导学案主要有作者及该诗歌的简介,预习的步骤和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怎样通过读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二是诗中体现了怎样的景、情、理),当然还有“质疑”.两个核心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本诗的核心内容,可以避开繁琐的分层,又能使学生思路清晰,对全诗的脉络把握到位,从而避免僵化的按顺序讲解。
从教以来,笔者一直铭记叶圣陶先生的教导,学生的学习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而要想让学生发现问题,必须先预习,诗歌的预习就是读与思。只有在认真的读中,才能有自己的思考,才可能质疑。笔者还要求学生质疑后小组内互看,小组成员的问题尽量互相帮忙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最终提交到班级讨论,这也大大提高了质疑的质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对于诗歌学习是很有其道理的。
如果能经常这样训练,学生们以后看到陌生的诗歌,也就不至于雾里看花了。
二、重视朗读,培养感悟能力。
诗歌的朗读,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体悟的外在表现,因为“诗言志”.但这首长诗景、情、理都有,虽可分开解读,但又交错相融,所以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只有真正体悟了语言背后的情感,才能很好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在朗读的处理上,笔者先给学生听配乐的朗诵,然后让学生试着模仿,在模仿中体会情感的起伏变化。然后,进行理性的分析,一部分一部分的读,或者几句几句的读,鼓励学生大胆地读出自己有感悟的语句,并适当分析。
这是本堂课的主体部分,也是本课的特色所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朗读、分析本诗中的`景、情、理。这一环节上,学生不是简单读了诗歌的语言,而是在用心品味诗歌的情感,再通过自己对语言的表现能力读出诗歌,这给了他们很大的成就感。当然,这一部分内容并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学生读到哪里老师相机引导到哪里,因而随机性较大,老师的课堂驾驭是核心。
其实,诗歌教学,无非就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同时透过诗歌的语言来欣赏其中蕴含的“志”.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所追求的教学效果是直指诗歌本质的。
三、重视写作,培养表达能力。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当然也得注重练笔。更何况是这样一篇“孤篇盖全唐”的美文。笔者选择了月夜美景要求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情境。诗歌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诗歌的语言美,但太精炼。散文的语言更形象,直观。作为生活阅历不丰富的高中生,散文更适合他们。其实这项内容也是课前准备的,但是课上依然给时间修改。因为课上学生经过进一步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感悟提升了很多,课堂修改时,笔者发现有学生竟然改掉了一大半的文字!笔者想,这就是课堂的成果吧。自然,最后推荐出来的小散文语段也就出色了很多。
如果说,朗诵是一个学生对语言把握的展现,那么写作,则是一个学生感悟、表达等语文素养最综合最直观的展现,同时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而它又不是能立竿见影的项目,所以要因势利导,见缝插针。只有始终把写作放在心头,时常练笔,才能更好地驾驭这千年来的方块字,更好地利用它们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四、重视作业,培养拓展能力。
笔者教学中一直坚持“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不讲,放到诗歌教学中,就是简单的读和简单意象的呈现不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再花功夫,但深层次的意象哲理,该讨论的还是要讨论。所以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笔者安排了意象的寓意的分析及其普遍寓意的探寻。一来,学生回家后收集资料比较方便;二来,这些意象在文中的难度不大,就学生的学习经验而言,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但仅看到本诗歌中的意象的寓意又是不够的,需要举一反三,所以布置他们探寻这些意象的普遍寓意。从课后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不仅积累了这几个意象,在收集资料时很多同学还积累其它一些意象,比如:鸿雁、砧声、柳……可见,只要引导到位,学生的潜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大!这便是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的含义吧。
当然,此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课堂的控制,节奏的把握,对学生朗读的点评……俗话说,教学是门有缺憾的艺术,我相信,只要多注重反思与修正,在这条路上,我会让缺憾越来越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