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黑龙江哈尔滨市举办的冰雪艺术节吸引了各个民族的参与和赞誉。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关于对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文件和地委书记批示开展全面自查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对照督查的内容和要求,对本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了局机关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党组副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指定3名兼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创建活动贯穿于日常工作始终,与日常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2、积极行动,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列入财政局重要议程,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在会上传达学习了地区动员大会精神,就局机关创建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做到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绩效上考核,不断提升创建活动整体水平。按照地委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地区财政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目标。
(二)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法制观念。
坚持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制度和全局干部职工每周五上午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创建活动共识。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行安排部署。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建立了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民族团结月”活动,通过悬挂横幅、组织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2、以继续巩固深化“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成果、第3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载体,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大会精神和地委关于“打造新型工业的创业板、旅游文化产业的升级版、现代特色农业的精品版”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学习开展了座谈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深化了干部对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三史”、“四个认同”等的认识。各民族干部职工之间在各项业务工作中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并全面完成了我局各科室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签订。
3、深入开展“新疆精神”大讨论活动。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努力形成爱国、感恩、开放、包容、创新、奋斗的精神,为加快发展、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推动创建促进业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在创建活动中,以创建活动促业务工作,积极为全地区财政做好服务工作,依法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以业务管理工作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营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依法开展民族宣传月活动。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切实落实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法维护各族群众的利益,为全地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关于民族团结创建的实施方案》,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原则,由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接待、亲自批办、限时办结,认真掌握好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影响民族间的团结。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树立了地区财政局的形象。
3、开展扶贫结对,促进民族团结。我局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长效机制,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组织全体党员及干部职工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春节期间慰问定点帮扶困难党员6户,慰问地区财政局全体退休老职工,帮扶贫困户3户,此外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开展捐资助残献爱心、送温暖社会公益活动,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捐书活动。
(五)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1、宣传教育。开展了座谈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深化了干部对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三史”、“四个认同”等的认识,教育和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在与其他民族兄弟在相处过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牢固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自觉做知法守法的公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
2、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合法、制止违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做到了及时防范,及时处理。
3、举办“维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承诺”活动。进行“维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承诺”签字仪式,全体干部重承诺:在单位、家庭、社会不说不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言论。坚决不做不利用民族团结的事,做到明辨是非,不信教、不参与念经、不封斋、不做乃麻孜、祷告、弥撒等宗教活动,坚决与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全体干部职工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能为和谐吐鲁番添砖,一举一动能促进民族团结发展。
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局就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创建纳入工作整体规划,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继续深入学习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机关,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深化“双语”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同志学习汉语,汉族同志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活动,通过互学语言文字,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三)采取网络教育方式,收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等内容的文章,在内网上交流,供大家学习,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我局将一如继往地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努力为xx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二
大家上午好!
****乡在各级党委关于做好“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正确领导部署下,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书记在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上“要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基准,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不断创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发展,大力推进我乡民族团结工作做好、做牢、做扎实。在全乡广大群众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乡“民族团结一家亲”氛围日趋浓厚、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现就我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工作汇报如下:
2016年10月****县“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乡结合实际开展全乡动员大会,成立“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施方案》,专门设立“民族团结一家亲”领导小组办公室并配备“民族团结一家亲”专职干事2名,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党政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乡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确保“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把创新提到中国“五大发展理念”首要位置,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开展中,创新也必应置于首要位置。“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大半年以来,在结亲工作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许多问题,在用老方法收效甚微时,我乡大胆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工作创新,突出活动实效。一是坚持让干部每月为结亲亲戚干一件事,可以是和结亲户一起平整院子、拔草等小事,转变结亲工作只是简单的买东西去结亲户家看看的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用心与结亲户交流谈心,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结亲,真正做到思想上扶贫。二是将干部和结亲户户主的一寸照贴在个人档案盒封面上,便于管理识别。三是将结亲户家中长期不在家的家庭成员的近期彩色生活照置于档案盒中,加强对流动人员的了解掌握。四是开展独具创意的餐饮比赛,充分发掘地方传统特色美食,弘扬本地传统美食文化,进一步拉动民族特色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五是举办首届集体婚礼活动,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积极鼓励基层群众告别陋习,倡导移风易俗,简约婚礼风尚的新浪潮,让广大青年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教育广大青年感恩伟大祖国,激发广大青年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做新时代的新农民。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各族干部群众是铺石人。我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实际结合起来,将各级党委的系列安排部署落到实处。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六项活动内容”、****“十大活动”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实化活动内容,确保“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落在实处,取得成效。
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档案工作,办公室共有公共卷档案柜一个,个人卷档案柜一个。一是规范各类公共卷档案,将2016年民族团结资料单独建档。共建30个档案盒。二是对全乡干部职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情况设立个人台帐,确保计划的各项内容落实到位。每名干部职工均单独设立个人台帐,包含内容有:干部姓名、结亲户姓名、入户时间、办好事实事情况、费用合计等,将每月干部职工活动开展情况一一分类,分别整理,让活动开展情况更加直观。三是把在全乡结亲的各个县直单位负责“民族团结一家亲”联络员的联系方式汇总成表,便于及时联系沟通结亲情况,及时准确上报每月的民族团结月报表。四是从主体抓起,建立一人一档。维护民族团结,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自治区上下领导干部的分内之事,我乡结合实际,为干部职工建立“一人一档”。“一人”是全乡参与结亲的所有干部职工,以结亲干部职工为主要抓手,牢牢抓紧与农牧民之间的联系;“一档”是我乡科级及以下干部职工结亲的两户农牧民相关资料建档并存放于一个档案盒内,档案设个人卷目录,内容包括结亲户花名册、生活照、户口本复印件等信息,便于结亲信息查看,实时监督掌握每位干部的结亲状态。
我乡严格按照“要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总要求,建立健全结对认亲干部教育、“双语”学习、群众思想工作、扶贫帮困、协调联动、宣传、督促检查、组织保障、信息通报、考核奖惩十项机制。一是加强对结对认亲干部职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党的惠民政策教育、民族风俗习惯教育、宗教基本知识教育,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干部职工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通过干部大会教育干部职工树立群众工作的思维,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三是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工作和扶贫工作统一部署、资源共享,更便于扶贫帮困结亲工作开展。四是督促干部每月入户后及时向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登记备案结对认亲人员情况、走访情况、活动开展情况。五是根据文件要求让村每月、各单位每两月组织开展一次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奖励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充分利用网络、电子屏、展板等宣传载体,多角度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实时播报乡政府大情小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了解工作动态、知晓干部职工业务进展,以己心换彼意、互相体谅、团结协作,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形成和谐祥乐的团结氛围。
除了切实抓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常规工作以外,我乡还不断丰富和创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形式,坚持多见面、多活动、勤走访的原则,将民族感情融入到工作中去、融入到生活中、融入到日常交往交流交融中去,不断加强广大干部职工与农牧民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民族情感、民族情怀,让广大干部职工、农牧民切实提升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让群众与我们干部职工一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他家庭里,各民族之间有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直以来,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凭借民族团结教育读本,利用晨会、班会、和每周升旗仪式时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过举办民族知识知到少问答、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小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民族团结教育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政教主任、班主任直接抓,全体老师共同抓的良好格局,保障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知道历史文化的夺目光彩唤醒。党员干部开展与贫困群众“结对子”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与各民族贫困家庭结对子、认亲戚,面对面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化民族团结工作,在开展经常性的节假日慰问活动的同时,利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对少数民族职工进行慰问活动,对社区少数民族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体送去党的温暖和节日祝福。特别是“春节、“开斋节”等重大节日,向公司邻里守望帮扶对象送去生活必需品,陪伴他们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每逢少数民族节日,公司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倾听少数民族干部对公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注重公司少数民族同志的合法权益实现,在营造了知法、遵法、守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向上的队伍。
二是进一步统一认识,深化“去极端化”工作。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学习,结合日常主题实践活动,公司干部职工认识进一步统一,各民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抵御极端思想渗透,打击暴恐势力,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共识。
三是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公司系列民族团结工作,公司和对口支援单位、帮扶社区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在州委、州政府的带领下,团结一心,为建设繁荣、团结、和谐的贡献力量。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四
根据上级要求,现将我局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我局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创建工作,不断推动水利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一)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我局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程,认真安排部署,扎实有序推进。一是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小组。鉴于创建工作需要,我局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补充,确定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二是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我局于7月7日召开了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对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研究解决了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制定下发工作方案。为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我局先后制定印发了《2023年xx县水利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落实了工作责任,并与局属各单位签订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目标责任书,将创建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我局结合水利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宣传展板、悬挂横幅、led滚动屏、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同时在单位内部各民族职工之间倡导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相互包容、互相帮助、相互合作、互相促进、和谐共融的良好民族团结风尚。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民族法律法规等,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新理念新思路开展创建工作,补齐创建工作中的短板,不断推进水利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档升级。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我局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9月份组织局属各单位职工参加民族团结进步集中宣传日活动,重点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内容。9月20日开展了“护一河清水映蓝天,促民族团结大发展”公益活动,组织20余名干部职工环滦河徒步,沿路收集河边垃圾,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向广大群众倡导绿色出行、环保先行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氛围。
(三)开展帮扶慰问,促进民族团结。我局以扶贫帮困为重点,积极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开展春节慰问困难群众活动。春节前夕,经我局与善因社区联系协商,对善因社区的5户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开展联点结对帮扶慰问活动。我局组织慰问组先后多次深入花塘沟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开展帮扶慰问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四)围绕改善民生,加快水利建设。我局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切实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重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民生水利建设。今年全县落实各类水利项目共5项,主要涉及水库、河道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及防汛抗旱等项目。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方面实施5项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河道治理及防洪工程方面继续推进滦河河道综合治理,防汛抗旱工作扎实有效,攻坚克难、合力减灾,打赢了防汛抗旱这场硬仗,确保了全县各族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虽然我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局各单位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存在上下联动不够、相互配合不够,导致创建工作进展不平衡。下一步对策:加大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适时组织各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回头看”活动,督促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二是创新意识不够。虽然我局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活动形式还不丰富,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对策: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水利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丰富创建活动内容和载体,打造出具有水利特色的创建活动品牌。
2023年,我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创建,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抓好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执行民族宗教政策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继续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意识深深植根于干部职工心中。
二是进一步深化平安水利建设。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月“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不定期对水利领域民族关系、社会稳定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是加快推进xx水利改革发展。坚持把维护各族群众利益、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各族群众最现实、最关注、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继续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民生水利建设,深化水利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涉水突出问题,让水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各族人民群众。
四是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适时组织慰问组对联点帮扶村花塘沟村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理论、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讲。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尽力提供资金、物资援助,努力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五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创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注重典型引路,积极树立和培养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和少数民族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大力宣传、表彰先进模范典型,形成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工作合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五
今年我局民族团结工作以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切入点,立足实际,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了以“肩并肩、爱国情”团结共建,“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根连根,骨肉情”温暖入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1、领导重视。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交通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交通业务工作相结合,使民族团结工作真正融入到我局工作的方方面面。
2、组织机构健全。
我局民族团结工作能做到由领导班子进行会议讨论,由办公室制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组织功效。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我局民族团结工作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3、注重宣传。
积极组织会员学习,利用学习、横幅、公交车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民族团结工作力度,在全局上下提倡“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团结精神,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齐头并进共发展。
4、活动开展。
开展了民族团结徒步活动,我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要搞好民族团结工作,不光在上班工作时间,还要在职工的业余闲暇时间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今年夏天,通过组织,自愿报名等方式举行了名族团结徒步活动。在活动中,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团结、互帮、互助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对民族团结工作都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开展了民族团结运动会,在万物复苏的春夏相交之际,我们交通系统和财税系统共同开展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运动会,同时这也是一次深刻体现民族团结精神的运动会,我局四名少数民族同志中有三位参加了此次运动会,其中两位少数民族同志还拿上了名次。
开展了“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活动。交通局为下岗职工艾显目提供了机关卫生清洁一职,并为其缴纳五金和发放工资。每逢佳节,单位还会给她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让她时刻能感受到来自组织和党的关怀。
5、下半年工作计划。
(1)逐步完善创建工作。
(2)增强民族团结精神,积极开办活动。
(3)继续发扬、宣传有关知识。
(4)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系,更详细的了解他们的困难,争取开展更全面,更细致的帮扶活动。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六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格民族,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我们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缤纷,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歌唱我们祖国的每一句话中没有各个民族的心愿?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大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繁荣进步。对新疆而言,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有力抓手。与我的亲戚入户走访,真心帮扶以后我发现我与我亲戚之间陌生这个距离慢慢消失了。人心齐、泰山移。我觉得我个人特别重视这个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就是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为结对户着想,真正把结对亲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他最希望办、最迫切办、眼下能够办好的实际问题,做到一次结亲、终生结缘,真正把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基层群众中树起来了。
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我个人也积极参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伟大的活动。本次活动开展以来,从结对认亲发展到做好友我体会到了此活动的非一般的重要性。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贫困帮扶工作结合,以下的就是我的个人总结。
。
。
。
发挥带头作用,让贫困家庭走出贫困的阴影。鉴于这类家庭的情况特殊,有的是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劳动力欠。因此干部们都能从情感上真正地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2.生活上给予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他们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局党组织为这些人们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
如今,在xxx党组的领导下,我局所有的干部包括我利用空闲时间“走亲访友”,大家坐在一起,喝着奶茶,就这馕,聊着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也收到了上级组织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在今后的工作或生活中有利于和睦相处,彼此学习,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七
今年我局民族团结工作以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切入点,立足实际,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了以“肩并肩、爱国情”团结共建,“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根连根,骨肉情”温暖入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1、领导重视。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交通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交通业务工作相结合,使民族团结工作真正融入到我局工作的方方面面。
2、组织机构健全。
我局民族团结工作能做到由领导班子进行会议讨论,由办公室制定工作计划、
活动方案。
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组织功效。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我局民族团结工作完善了各项。
规章制度。
形成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3、注重宣传。
积极组织会员学习,利用学习、横幅、公交车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民族团结工作力度,在全局上下提倡“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团结精神,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齐头并进共发展。
4、活动开展。
开展了民族团结徒步活动,我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要搞好民族团结工作,不光在上班工作时间,还要在职工的业余闲暇时间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今年夏天,通过组织,自愿报名等方式举行了民族团结徒步活动。在活动中,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团结、互帮、互助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对民族团结工作都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开展了民族团结运动会,在万物复苏的春夏相交之际,我们交通系统和财税系统共同开展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运动会,同时这也是一次深刻体现民族团结精神的运动会,我局四名少数民族同志中有三位参加了此次运动会,其中两位少数民族同志还拿上了名次。
开展了“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活动。交通局为下岗职工艾显目提供了机关卫生清洁一职,并为其缴纳五金和发放工资。每逢佳节,单位还会给她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让她时刻能感受到来自组织和党的关怀。
5、
下半年工作计划。
(3)继续发扬、宣传有关知识。
(4)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系,更详细的了解他们的困难,争取开展更全面,更细致的帮扶活动。
山西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近1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0.35%,呈大分散、小聚居特点。由于处在连接我国东西部回族带的中心地区,我省少数民族人口总量虽少,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全省有4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分布在6市22个县,除1个蒙古族聚居村外,其余都为回族聚居村。有近百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社区、学校、企业。每年有近3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我省求学经商务工。
20xx年以来,我省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日常和平常工作,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一、强化基础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民族工作研究机制。在省领导协调下,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工作的支持。省民委建立了与少数民族代表人物联系交友制度,委主要领导定期与市、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联系,形成了联系沟通机制。20xx年,省人大听取审议了省级政府关于全省民族。
工作报告。
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重在平时、重在交心”作为衡量干部队伍建设的标准,通过聘请高层次领导、专家授课、与中国社科院合作举办民族宗教知识系列讲座、请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开办系列讲座、到民族工作先进省、市学习考察等方式强化对党政领导、民族工作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省民委建立了与市、县两级党政领导联系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工作。同时,各级党委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全省现有少数民族市厅级干部4人,县处级120余人。省、市、县三级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均超过了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数。
三是加强基层建设。不断推动基层执法主体建设,推动市、县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和两级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工作格局。按照“工作任务重、工作有特色、经费缺口大”的原则,省民委逐步加大对市、县(市、区)和社区、聚居村创建活动工作经费支持。
二、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基础。
全省各级党委宣传、统战和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途径和方法。20xx年,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印发了《关于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创建活动的通知》,对全省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xx年,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活动,召开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命名了首批18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并授牌;20xx年组织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全省有6个集体、8名个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营造了“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一是集中开展宣传。全省连续12年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开辟“民族团结专栏”、组织知识竞赛、制作播放主题宣传片、微电影等方式,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强化少数民族群众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以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民族文化健身活动、民族节日庆祝等重大活动为平台,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影响力,全省各市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比团结、比发展、比贡献”竞赛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比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书画作品展、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清真食品烹饪大赛、慈善募捐等活动,拉近了党委政府和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争当先进模范的热情。
三是突出“六进”活动。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积极动员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学校创建丰富多彩,全省大中专学校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成长平台,组织多种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强学生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集体归属感;长治市组织开展了“民族大团结、共筑中国梦”青少年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把创建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主旋律,围绕“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组织藏班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开展汉藏学生手拉手、举办藏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各族学生心田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使他们从小感受、理解、学会了民族尊重、民族平等、民族进步的真正内涵。今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社区创建活动蓬勃开展,20xx年长治市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民族宗教界开展“一岗双责”社会履职活动,组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分组包片少数民族聚居社区,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团结稳定工作,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连心桥”、“稳压器”和“暖心人”。一年来,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30余个,整合帮扶资金9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10余人。同年,长治市城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省属国有企业把创建活动纳入企业精神文明一体化考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建工作机制。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营造团结氛围、助推企业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村创建富有特色,翼城县北关村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村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进步,构筑了各族人民共促团结、共谋发展、共建和谐的良好局面。
四是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20xx年至20xx年,省财政拨付资金6.55亿元实施援疆项目61个,提高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增强了受援地内生动力,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创建活动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相结合,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坚持把重点放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放在温暖人心争取人心上,让少数民族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既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参加祖国建设、服务回报社会、维护和谐稳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和信任。
一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加快少数民族聚居村脱贫致富步伐。五年来全省累计投入专项发展资金7009万元。42个聚居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一村一品”种养殖产业初步形成,科技培训机制更加完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全省少数民族聚居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为5262.4元,特困村由20xx年的10个减少为8个,3个村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全面落实国家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全省29家民品企业近3年享受国家优惠利率贴息资金2.35亿元,生产补助和技改贷款贴息1270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能力,20xx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1.24亿元,完成纳税1.83亿元。依法推动清真食品业健康发展,20xx年,全省清真食品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清真食品加工企业19家,拥有全国驰名商标2个,山西省著名商标5个。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物质基础。
二是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中考照顾政策,积极改善民族小学和山大附中西藏班办学条件,投入专项资金,帮助西藏班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注重涉及民族团结文艺作品的挖掘和创作,新编历史剧《傅山进京》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取得了优秀成绩。精心培育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成绩突出。
三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全省形成了在重要节日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救济困难户的关怀慰问工作机制。依照国家有关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公民恢复民族成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将回民公墓列入其中,予以保障;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监管,各市都成立了清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建立了清真食品监督员队伍,太原、阳泉、晋中、晋城等市将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群众的肉食补贴列入财政预算,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创新服务管理,做好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工作。
我省始终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在“平时”、“交心”上下功夫,从组织领导、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等方面安排部署,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一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省委、省级政府20xx年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来我省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20xx年颁布实施了《山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依法依规作出了安排部署;20xx年成立了山西省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小组,建立了山西省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全省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具体的贯彻措施,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促进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待遇平等,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政策保障。
二是坚持服务为先。各地各部门坚持服务亲情化,管理精细化,实现了单一管理向服务与管理并重的转变。通过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建立少数民族服务站,发放联系卡、结对帮扶、举办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方式尽力为流动少数民族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司法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阳泉市创立了“12345”工作法(“1”是紧紧抓住流动人口中的代表人士;“2”是依靠市伊协和清真寺;“3”是落实清真肉食补贴待遇享受、就业培训服务、子女上学入园服务;“4”是建立市、县(区)民宗部门上下协调,与有关部门左右协调,输入地和输出地协调,与相邻市县跨界协调四大协调机制;“5”是实现引导入寺、引导遵纪守法、引导社区发挥作用、政策咨询引导、引导依法维权,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立体化、全覆盖);晋中榆次区在繁华市场为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划片设立专门的经营场所;临汾市建立健全由民族、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伊协和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与的外来少数民族联谊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进行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定的培训,提高外来少数民族依法经营、文明经营和服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长治市开通“民族一家亲”微信服务平台,形成了“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的“三个三”工作法(即:强化沟通,做到“来源地清、暂住地址清、职业清”;强化联系,“每周一次电话联系、每月一次见面联系、每年一次座谈联系”;强化服务,做到就业困难、办理手续、生活困难必帮),20xx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五、强化日常督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依法行政,经常性地对全省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行督导,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加强日常不稳定因素排查,及时清除隐患。各级各部门完善了应急处突领导机制和工作预案,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我省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规模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型事件。
总之,我省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注重发挥学校、乡村、社区和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创建活动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活动进展不平衡,大部分单位活动开展手段单一,创新不足,拓展延伸不够等等。同时,山西面临走出转型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是事关全省转型综改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力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领导,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任务艰巨。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以“圆好团结梦,追寻发展梦,实现中国梦”为根本任务,更加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民族工作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八
xxx局现有干部职工25人,其中少数民族22人。内设一个综合办公室,下挂xxx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全市离退休干部35人,县处级退休干部20人,离休干部遗孀38人,并对全市各单位退休干部进行宏观管理。近年来,我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抓学习,求团结,思稳定”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使民族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工作自查如下: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制定民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对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把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活动融入老干部整体工作中,做到同老干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提供组织保障。二是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创先争优”、关工委“关爱宣讲团”宣讲教育等主题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创建活动共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一是利用机关党支部学习日,抓好老干局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宣传与教育。二是利用老干部每月两次学习日和局支部每周五学习日,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和干部职工学习自治区及xxx地、市有关民族团结月有关文件精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同时,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电教片、举办《形势报告会》、等专题讲座等活动,通过学习听讲座,使干部职工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方针政策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三是全面落实自治区稳定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关于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确保扎实有效开展好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宣传教育工作,老干局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开展了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专项学习,并发放了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学习资料。
2、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坚持为给少数民族老干部学习提供方便,每年为民族老干部订阅一份维文《今日新疆》和《老年康乐报》。同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民族团结和民模创建方面知识测试,充分利用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民族团结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在老干部和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和老干部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全面正确的认识党的宗教政策法规,认清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
3、开展献爱心,走访慰问活动。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我局把节日慰问工作做好做实,让老干部满意,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干部家中,充分体现组织的关怀。每年在春节、古尔邦节前夕,我们专门召开了会议,对节日期间的慰问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每年的古尔邦节、春节前,老干局班子领导直接管理的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送慰问金及慰问品。老干局领导对生病住院的各族老干部都亲自到医院看望,送去慰问品,加强了民族团结,增进了民族感情。
4、开展帮扶困难家庭活动活动。老干局以联乡驻村入户为契机。在xxx恰特卡勒乡xxx克尔村开展联乡驻村工作时,与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结对子进行帮扶。20xx年老干局组织干部职工在采摘葡萄农忙的时节帮助贫困户买尼克〃阿不都家采摘葡萄2天,解决了家没有劳动力葡萄不能及时采收的问题。在古尔邦节前,为2户困难家庭中送去了袋大米、袋面和清油。通过老干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实际行动,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拉近了与少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加深了干群关系,促进了老干局各族干部职工的团结信任。
我局民族团结工作在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验收标准,xxx市老干达到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标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将进一步扎实做好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各项工作,为我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贡献应有的力量。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九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是每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每个国家追求的目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成立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加强学校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学校寄宿制管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重点突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现阶段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到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位。
学校自上而下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并进一步分解、细化各项指标,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计划,明确考核程序和时限。
建立和完善督查责任制,督查通报制,使督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对完成年初目标考核情况较好的科室予以奖励,对没有完成和完成情况不达标的科室予以通报,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建立健全与学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之间的矛盾排查,充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认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维护学校稳定。
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开支管理上来,保证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根据《共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规划》的安排部署,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使各阶段工作环环紧扣,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工作继续推进。现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实际,制定《加强组织领导机制》等八项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制。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工作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经常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部署工作,全面落实创建工作措施,建立完善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主管部门具体抓,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我办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创建规划》和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和具体业务工作,分认真制定好实施意见,落实创建任务。建立健全创建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地正常运转。
创新的要求,切实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抓好思想教育,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不断夯实创建的群众基础。要通过开展理论研讨、知识竞赛及宣传月、宣传周等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形成各民族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加强团结、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和处理情况,以后每天报告一次或随时报告,直到矛盾全部化解。
四、搞好协同议事机制。建立联系会议制度,要定期不定期地分析研究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协调处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要做到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要坚持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要根据需要及时召开。每次会议必须形成会议纪要,写清排查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注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会议纪要报告同级党委、政府和综治办、创建办。
五、解决突出问题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是确保创建取得实效、深入推进的关键。要坚持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于我办创建的全过程,在创建中发现问题,在创建中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拟定计划,落实措施,实行分类指导,着力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建格局,不断增强创建实效,提高创建整体水平。
六、树立典型示范机制。要坚持把抓先进、树典型作为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来抓,在巩固现有典型、扩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认真调研,多渠道挖掘和树立典型,打造特色,培育亮点,使先进典型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模范。
七、督促检查机制。要对我办的创建工作开展经常性督查,重点督促检查创建工作各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深入、全面、准确地了解和反映真实情况,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分析存在问题,帮助各地区、各部门找准薄弱环节,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提出改进措施,限期予以整改,切实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八、考核奖惩机制。按照“逐级负责、责任到人、年终兑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制定创建工作的各项考核标准,将创建任务量化细化到目标考核指标之中,按百分比进行综合考核,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检查督促,年终有总结评比。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都是一个多民族散居的城市,境内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成都市少数民族人口为60538人,还有大量的暂住和流动少数民族同胞。人数上千人的有回族、藏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羌族、壮族、朝鲜族等十个民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3920686人,占99.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6939人,占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个百分点。
为此,我市应紧紧围绕“创新城市民族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目标,切实组织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探索以制度建设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创建领导机制,建立由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制度,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从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民族工作部门(市民宗局)和其他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体制。并在全市各街道、各社区、乡镇等组建创建工作联络员,构建“市一街道(镇)一社区(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格局,及时发现创建工作各阶段、环节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做到组织领导保障和创建工作齐头并进。
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市委和市政府的学习计划,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民族政策理论水平和执行民族政策的能力。按照立足实际,分类指导,分层施教的原则,既要制定长远的宣传教育规划,又要有年度的宣传教育安排,做到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如每年集中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各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进步课程,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在各社区采取办板报、学习园地、发放各种宣讲材料、文艺演出、举办各种座谈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广泛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舆论氛围。在宣传教育内容上,重点突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现阶段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述职报告内容,按照“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自上而下逐级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把创建活动纳入市整体工作规划,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并围绕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宣传教育、督促检查、典型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各项指标,明确考核程序和时限,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进一步健全督查制度,成立市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市重点部门设立和谐社会督察员,从社会各界聘请和谐社会监督员,形成市、街道、社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督查网络体系,推进督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市人大、政协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提高的意见建议,保证检查工作有目的、有结果。同时提高全市各部门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各族群众民族团结意识。
进一步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企业等集体和个人,并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举办事迹报告会、主题演讲、征文活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感召和带动一大批集体、群众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来,使民族团结进步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对工作不力、抓得不实的不仅要通报批评,而且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市委、市政府应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全市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坚持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以经济发展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认真研究市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对民族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支持,推动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统战、民族宗教等部门发挥部门优势,积极搞好帮扶培训,拓宽少数民族群众致富渠道。
市委、市政府应从维护全市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局出发,将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列入重要工作内容,运用经常性排查调处、定期排查调处、集中排查调处、重点排查调处、特殊时期排查调处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并化解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隐患。如在民族工作重点社区建立信息员队伍,明确职责任务,及时发现和上报本辖区的不稳定因素,并及时有效地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市一街道(镇)一社区(村)”三级信访网络,进一步畅通少数民族群众诉求渠道,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造了和谐的环境。
积极加强与周边市的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健全两地党政领导定期互访、老干部联谊、来往等制度,就维护边界地区稳定达成了共识,签定边界友好维稳工作协议书,共同维护边界地区稳定。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活动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的经费,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深入进行。
一是加强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创建领导机制,建立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乡党委会议建立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制度,每季度定期对全乡的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并从整体上进行指导和安排。乡创建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创建工作各阶段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提高的意见建议,做到创建工作每向前推进一步,组织领导就延伸和落实到那里。
二是宣传教育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纳入乡党委和政府的学习计划,按照立足实际,分类指导,分层施教的原则,既要制定长远的宣传教育规划,又要有的宣传教育安排,做到长远规划和计划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宣传教育内容上,重点突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现阶段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形成政策法规宣传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互动循环,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法律法规宣传到位。
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四是强化督查机制。严格按照班子领导分片联点责任制,进一步健全督查制度,建立和完善了督查责任制,专项督查制,督查通报制等制度,形成了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督查网络体系,推进了督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乡人大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提高的意见建议,保证了检查工作有目的、有结果。五是共创共建机制。共创共建是促进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有效形式,也是解决毗邻地区矛盾纠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平台。通过共创共建成功解决了一批长期影响民族团结的突出问题,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地区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是完善奖惩机制。按照“自上而下、奖优罚劣、年终考核、一同兑现”的原则,对创建工作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工作突出的按目标责任书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抓得不实的不仅要通报批评,而且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七是发展地区经济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坚持把发展地区经济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以经济发展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题。
八是睦邻友好机制。积极加强与周边邻县、邻乡的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健全两地党政领导定期互访、乡镇来往等制度,就维护边界地区稳定达成了共识,签定边界友好维稳工作协议书,共同维护边界地区稳定。
九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按照维稳工作要求,建立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制度,充实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按照“村每月、乡每季”的要求,认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地区的稳定。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
近年来,我局党支部在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工委的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三级联创”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建设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佳绩为重点,以为三农服好务、群众满意为目标,带领全局80名党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班子建设、各项财政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进步和丰硕成果。现将我局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近年来,局党组以提高领导班子战斗力为重点,严格要求,夯实基础,创新方法,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中,坚持以学促查,以查促改,努力在实践活动中解难题、出实招、办实事,把科学发展落实到各项财政工作中。县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专家评议团先后两次来我局进行评议,我局的评议结果均名列前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坚持抓好自身班子建设。加强党务干部的培训,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和党务工作知识,增强了做好党务工作的自觉性。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组织生活会,研究党员的思想、工作状况,讨论重大问题。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学习理论、学习时政和有关文件;党课做到“三定”,即定主题、定内容、定主讲人。四是高标准严格发展党员。在程序上,严格执行“两推一公示”、票决等制度,在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上,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注重吸收工作中模范带头的同志加入党组织,并注重对他们加强教育和培养,确保发展的党员素质过硬,并按照党章的规定,按时收缴党费。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桓发【20xx】12号《20xx年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做好我局牵头的开展对小金库专项治理、严格实行“管采分离”等各项工作任务。二是编发了《xx县财政局廉洁自律教育读本》。三是组织开展了拒腐防变每月一课活动,通过参观我县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开展廉政教育。四、继续实行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等廉洁自律制度。按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关口前移”的思路,分层次召开了廉政建设座谈会,由党组书记、局长对中层以上干部开展廉政谈话,中层以上干部逐一进行述职述廉,分管领导对中层以下干部职工进行廉政谈话,通过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把上级党委、纪委对干部的要求、监督寓于谈话中,进一步筑牢财政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在硬件建设、载体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内涵。加大投入,进一步美化、优化环境,在硬件建设方面上档次、上水平。积极开展活动,建设党建工作软环境。组织全局妇女参加县直机关乒乓球、跳绳比赛;组织开展了爬山、广播体操比赛,采取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组织了建党88周年文艺晚会;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习网球;认真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资金帮助村里解决了“走路难”的问题,并与两户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长期开展“文明在我身边”活动和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个人评选活动。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聘请专家举办高层次财税专题讲座,丰富机关干部的知识,开阔视野;编发了财政会计学会刊物《桓台财会信息》228期。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今年以来,我局共撰写调研报告16篇,召开理论研讨会2次,对当前我县财政经济提出了许多符合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规范文明行政行为。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文明礼仪培训,大力倡导语言文明、举止文明,行为文明,提倡使用文明用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制、责任追究制,对限时办结的事项未按时办结、不履行首问责任制的,追究科室、责任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了高效投诉处理机制,方便基层和群众。三是强化激励考核机制。建立完善了各项激励机制,继续开展完成收入任务、争取无偿资金、债权债务管理考核和“三个文明”、宣传报道、争先创优评选活动,激发干部职工的内在动力和主观能动性。四是建立惩罚严明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人员到部门、服务对象争取意见和建议,对全局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进行调查。对干部职工因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对我局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中层干部的就地免职,是一般同志的永不重用,是班子成员的提请县委予以调整。
自党建工作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坚持把创优活动和财政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狠抓财政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财政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实现了双丰收。全系统已创建省级文明机关1个,市级文明单位9个,11个镇财政所全部建成了县级文明单位。我局先后被省财政厅授予非税收入管理示xx县、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先进单位。xx县财政局办公室被市委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财政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20xx年,全县共计完成税收收入25.1亿元,若考虑政策性减收因素,按同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居全市首位。我们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同时,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虽然我们在党建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党建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新时期的党建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扎实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再立新功。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一
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现就我省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既是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更是新形势下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是应对暴力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新挑战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开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局面的需要,是凝聚各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发动和倡导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湖南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工作原则,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民族工作主线,广泛组织各民族群众,积极发动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湖南,全面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原则,积极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各族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宣传教育的原则,全面开展以党的民族理论和基本知识、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人为本和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千方百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一)推进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
党和国家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制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一整套民族政策和法律,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本省特色的民族政策和法规。这些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为解决我省的民族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切实把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落实到民族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巨大力量。
(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要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帮助和扶持力度,切实把民族地区作为全省资源开发、扶贫开发、对口支援的重点。着力实施“湘西大开发”以及建设“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发展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工业及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产业;着力扶持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住房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民生;着力健全和完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工作机制,深化组织实施省内相对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活动,逐步缩小其与全省经济社会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三)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构建和谐湖南的大局。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要着眼于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成果,着眼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着眼于维护各民族团结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公民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关系协调工作,及时、妥善地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坚持讲政策、讲法律、讲原则,严格区分和正确把握不同性质的矛盾,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归入民族问题。坚持教育疏导与依法打击相结合的方针。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教育、疏导、化解的方法来解决,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作用,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分子,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也不论涉及到哪个人,都要坚决依法打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地要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不同民族个体成员之间的摩擦纠纷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防止不同民族群众经济社会交往中的一般性问题演变为伤害民族宗教感情的严重问题,防止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切实建立健全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加强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的预警和应急管理,制定和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加强相关部门间的情况交流和信息沟通,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民族团结的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加大对涉及民族关系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力度,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一)围绕中心。
各地、各部门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本地区、本部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为中心工作创造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推动中心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抓好各项中心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推动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二)因地制宜。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和部门,既要有统一规范,也要有不同要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同时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定期总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经验,为创建活动的开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三)夯实基础。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要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把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村等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广泛吸收各方面参加的创建工作网络,充分尊重和体现各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之中,通过创建活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形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四)务求实效。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一定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要坚持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要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创建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要灵活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创建活动,努力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要提高创建活动的针对性,把创建活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创人人讲文明、处处讲团结的生动局面,推动创建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各地区、各部门要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广泛开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教育,开展党和国家民族理论和民族基本知识教育,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教育,开展爱国主义和反分裂、反渗透的教育。要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广泛运用文艺作品、影视节目、报刊杂志、书籍网络、新闻宣传、巡回演讲、座谈讨论、知识竞赛、成果展览等方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机关、企业、学校、乡村、社区,充分展示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宣传美好前景。要坚持宣传教育的多层次性,既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既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既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切实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要坚持宣传教育的连续性,各地要确定一个月份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每年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必修课程,纳入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学校(院)和中小学教学课程,切实推进民族教育进课堂、进教案、进头脑,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二)大力培养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
培养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形式。各地要广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县)、模范乡(镇)、模范村(社区)和模范单位等活动,鼓励广大干部群众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大力培养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省委、省政府每五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待遇。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让模范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三)全面打造逢十周年庆典活动平台。
组织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开展逢十周年庆典活动,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的重要平台。要积极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认真办好逢十周年庆典活动,积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争取发展经费,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全面反映民族地区的发展成就,反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广泛开展民族联谊活动。
民族联谊是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载体。各地要建立和完善民族联谊机制,广泛开展联谊活动。要组织、协调好各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联谊交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团结友爱、氛围浓郁的民族联谊活动,以增强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友谊和情感,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自觉投入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行列中来。要对各民族联谊会给予必要地支持和指导,充分发挥其展示少数民族风采的窗口作用、沟通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的纽带作用、加强城市与民族地区联系的桥梁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反映着各民族的思想和情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的“四月八”传统节日),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的交流、理解和团结。同时,通过在节日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弘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
(六)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
我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各族群众参观学习,举办专题。
报告。
讲座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加强对教育基地的建设,不断充实和扩展内容,使教育基地切实发挥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
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必须建立健全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摆在重要的位置,制定阶段性计划和长远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要实行目标责任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全省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负责,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各级相关部门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具体工作。
(二)协调配合机制。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需要各方面、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各地宣传、统战和民族工作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推动创建活动有效开展。各相关部门也要结合自己的职能,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三)监督检查机制。
报告。
制度、协调制度和评估制度。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把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作为衡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紧紧围绕中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切实履行监督检查权、表扬批评权、情况反映权,认真督促检查同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以及下一级人民政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及时将督促检查的结果报告同级党委、政府。
(四)条件保障机制。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各地、各部门要重视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经费投入,并列入预算,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该项活动的具体工作,并努力提供相关的工作条件,以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二
根据《xxx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机关考核标准》,我局严格按照创建要求,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并结合创建考核标准进行了自检自查,做好查缺补漏,自评分为100分,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宣传教育。
1、及时召开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启动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动员全局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在全系统内掀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单位新热潮。经常性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统一多民族国情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普及民族知识,提高干部职工对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知晓率,形成学习常态化。充分利用每周行政学习会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值:10分,自评分:10分)。
2、局创文办主任穆勒准组织领学了州两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两个实施意见,并结合云南和xxx实际,从云南较少人口民族、什么是直过区和直过区民族、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民族政策内容、民族乡的定义、民族问题及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维护”和“五个认同”等方面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分值:8分,自评分:8分)。
(二)健全工作机制。
1、我局领导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将创建文明单位、巩固芒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三创建”相结合,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公民基本道xxx规范》、提升和巩固芒市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同时,将民族团结创建内容纳入学习宣传范围,。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副局长、科室负责人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州xxx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办公室,并由专人具体负责抓好全局的创建工作。(分值:8分,自评分:8分)。
2、根据《xxx州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的实施意见》(xxx办发〔2017〕76号)要求,结合州创建办下达的任务目标,制定了《xxx州xxx参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计划》和《xxx州xxx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具体科室、站所,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做到了创建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为有利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分值:8分,自评分:8分)。
(三)树立典型。
于今年4月份,在全局开展了“xxx州xxx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站所”、“xxx州xxx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民族团结进步最美家庭”评优评先活动,评选活动以单位推荐或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通过开展评比活动,在州直xxx系统内涌现出了一批事迹感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站所、个人和家庭,共有4个局属单位、4个先进个人模范和1个最美家庭获得此项殊荣,为xxx干部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树立了榜样。(分值:8分,自评分:8分)。
(一)维护稳定团结。
1、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网上信访的答复工作,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都做到了有访必回,2017年至2018年5月,共接待各族群众来信来访9件次(网上信访7件,网上服务大厅1件,群众来访1次),内容涉及政策扶持咨询、道路交通安全、违法电捕鱼、违法生产饲料等问题,我局均进行了认真回复,回复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二是积极配合州委、州政府和州信访局做好涉及xxx农村问题和力量生物公司拖欠各族蔗农蔗款的维稳工作,参加州政府协调指导组,深入糖厂、蔗区进行维稳、劝访工作,实行领导包案制,每月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度。(分值:8分,自评分:8分)。
2、结合州xxx实际,制定了《xxx州xxx处置民族矛盾纠纷和宗教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将民族矛盾纠纷问题纳入单位综治维稳、平安创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和信访工作中,每月定期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单位内部矛盾纠纷化解排查工作,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反恐怖主义法》和《xxx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干部职工的反奸防谍、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意识。每年在单位内部开展“平安站所”、“平安文明科室”、“平安文明楼院”及“平安文明家庭”的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分值:7分,自评分:7分)。
(二)保障合法权益。
1、每逢地方民族节日活动,安排、组织干部职工代表单位积极参加各类民族节日活动。一是今年以来,共安排干部职工参加xxx等县市的阔时节、目瑙纵歌节、阿露窝罗节、泼水节等xxx世居少数民族节日15场次,增进了机关干部职工与民族群众的情感交流。二是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参与少数民族节日大型活动筹备及参与民族工程项目建设,2014年以来,共派出xxxxx干部职工半脱岗式的参与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被xxxx学会、xxx州xxx组委会、xxxx组会委授予表彰。三是将产业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以民族节日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交流。今年以来,协助国家农机协会在xxxx举办了“xxxx)甘蔗机械化现场推进会”;以xxxx活动为契机,投入资金24万元,与xxxxx共同承办了“2018年xxxx文化节暨中华茶商xxx行”活动;泼水节期间,投入资金19万元,协助国家xxx农村部和xxx政府在芒市成功举办了“xxxx论坛”。(分值:8分,自评分:8分)。
2、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干部政策,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xxx州xxx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与干部管理办法》,2015年因机构改革,原州畜牧兽医局、州蔗糖办、州生物办均并入xxx州xxx,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局共有1个局机关,18个局属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372人,少数民族干部106人,占干部职工比例28%(其中: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处级领导干部比例占44%;科级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占21%;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比例占23%)。2014年以来,在本系统内共培养出4名副科级(事业编)少数民族干部,向组织推荐16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州委党校组织的各类干部再教育培训。2017年,向组织成功推荐1名正处级阿昌族干部作为xxx州副厅级干部候选人,选举为xxx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中缅xxx项目合作立项以来,在全州xxx系统内共选派出3名xxx科技专家(其中:xxxx专家2名)参与援缅xxx合作,并得到了缅方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分值:8分,自评分:8分)。
聚焦建档立卡户,以尊重群众意愿为根本,努力调动贫困人口生产积极性,实行精准帮扶,做到因户施策,明确建档立卡户稳定、长期受益的产业作为帮扶重点,避免出现扶农不扶贫、产业不带贫的现象。结合全村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制定了大寨村精准帮扶计划,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科技人员优势,在民族村寨用民族文字、民族语言讲解科学种养技术知识,全年组织开展了畜禽养殖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推广、现代种业新品种示范、水稻及甘蔗病虫害防治、坚果种植、稻田养鱼、晒黄烟、冬马铃薯种植、畜禽养殖、电焊工技能培训等不同类型的技术培训会15场次,累计培训农民群众2000多人次,累计投入培训资金12万元;在培训过程中,发放了价值10万元的化肥、种子、农药、性诱器、防虫黄板、鱼苗、兽药、牛羊糖蜜舔砖、黑麦草种等物资。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农户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也更加坚定了发展产业搞好生产,尽早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改善民生(分值:18分,自评分:18分)。
1、认真抓好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189户797人,其中,2014年脱贫29户137人,2015年脱贫64户258人,2017年脱贫64户278人,2018年预脱贫29户113人,社会保障兜底3户11人。一是继续抓好建档立卡户2016—2017年建房工作,大寨村157户建档立卡户需建房的有111户,其中2016年已实施建房34户,2017年计划建房77户,为确保建房户如期完成建房任务,积极协助“村三委”就建房政策进行了宣传,督查贫困户严格按照上级危房改造政策要求,从建筑质量、图纸选用、施工方选择等各方面抓好民房建设,截止2017年11月31日,全村111户建档立卡户均全部主体完工,95户实现了入住,每户建档立卡户都享受了6万元的建房补助和6万元的建房贷款,47户景颇族户享受到了三峡集团帮扶每户4万元的建房补助;二是从9月份开始聚焦“四类重点对象”,认真抓好了新认定的8户c、d级危房改造工作,截止11月底,危房修缮及重建全部开工建设,已完成c级危房修缮加固3户。
2、抓好产业帮扶,培植增收渠道。一是种植业帮扶,巩固发展传统产业水稻种植,采取了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为主攻方向,先后推广“明两优527”、“宜香优2115”、xxx优系列等优良品种1000多亩,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扶持建档立卡户65户发展马铃薯种植526亩,为贫困户免费发放了价值13.77万元可种植255亩的马铃薯种薯51吨。积极发展晒黄烟和香料烟种植,全村发展烟叶种植203户,其中建档立卡55户。晒黄烟1060亩,建档立卡种植265亩;香料烟150亩,建档立卡户种植37.5亩。继续加强甘蔗种植,针对大寨村蔗区赭色鸟喙象危害严重问题,开展技术培训,发放甘蔗赭色鸟喙象防治技术资料180余份,发放补助防虫农药729公斤,价值2万余元。探索发展白芨种植,进一步拓展农户增收致富渠道,在河头山上、河头山下两个村民小组示范种植白芨20亩,投入资金30万元,涉及种植户6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户。二是养殖业帮扶,对2016年发放的母猪做好各项技术指导服务,截止11月,7户建档立卡户循环仔猪14头。努力发展稻田养鱼,为深挖xxx潜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大寨村示范发展稻田养鱼80亩,涉及农户2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每亩补助鱼苗20千克,共投放1600千克鱼苗,投入资金2.5万元,并与盈江县邮政分公司合作,采用“互联网+”销售模式,共销售稻田鱼766斤,农户实现收入超万元。除了电商销售以外,农户还自行到市场上销售,据统计,养殖户每亩平均达到了收入900元。由盈江县利安养殖合作社牵头,采取能人大户带动的模式发展肉牛养殖140头,投入资金70万元。
3、抓好三峡集团帮扶景颇族的基础性工作,对大寨村231户702人景颇族家庭人口进行了准确信息采集,研究制定了大寨村景颇族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兑现了建档立卡户景颇族户危房改造资金188万元。
4、继续巩固推进双合村傈僳族村寨州级文明村寨建设,我局创文办、驻村工作队积极与盈江县委宣传部和太平镇政府加强沟通联系,通过三方团结协作,对双合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社会秩序、乡风文明、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新的创建方案。在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积极营造氛围,重点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和加大党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宣传力度,力争把双合村打造成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团结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文明村。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三
山西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近1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0.35%,呈大分散、小聚居特点。由于处在连接我国东西部回族带的中心地区,我省少数民族人口总量虽少,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全省有4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分布在6市22个县,除1个蒙古族聚居村外,其余都为回族聚居村。有近百个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社区、学校、企业。每年有近3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我省求学经商务工。
20xx年以来,我省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日常和平常工作,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民族工作研究机制。在省领导协调下,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工作的支持。省民委建立了与少数民族代表人物联系交友制度,委主要领导定期与市、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联系,形成了联系沟通机制。20xx年,省人大听取审议了省级政府关于全省民族工作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重在平时、重在交心”作为衡量干部队伍建设的标准,通过聘请高层次领导、专家授课、与中国社科院合作举办民族宗教知识系列讲座、请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开办系列讲座、到民族工作先进省、市学习考察等方式强化对党政领导、民族工作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省民委建立了与市、县两级党政领导联系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工作。同时,各级党委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全省现有少数民族市厅级干部4人,县处级120余人。省、市、县三级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均超过了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数。
三是加强基层建设。不断推动基层执法主体建设,推动市、县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和两级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工作格局。按照“工作任务重、工作有特色、经费缺口大”的原则,省民委逐步加大对市、县(市、区)和社区、聚居村创建活动工作经费支持。
全省各级党委宣传、统战和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途径和方法。20xx年,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印发了《关于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创建活动的通知》,对全省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xx年,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活动,召开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命名了首批18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并授牌;20xx年组织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全省有6个集体、8名个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营造了“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一是集中开展宣传。全省连续12年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开辟“民族团结专栏”、组织知识竞赛、制作播放主题宣传片、微电影等方式,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强化少数民族群众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以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民族文化健身活动、民族节日庆祝等重大活动为平台,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影响力,全省各市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比团结、比发展、比贡献”竞赛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比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书画作品展、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清真食品烹饪大赛、慈善募捐等活动,拉近了党委政府和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争当先进模范的热情。
三是突出“六进”活动。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积极动员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学校创建丰富多彩,全省大中专学校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成长平台,组织多种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沟通交流,不断增强学生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集体归属感;长治市组织开展了“民族大团结、共筑中国梦”青少年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把创建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主旋律,围绕“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组织藏班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开展汉藏学生手拉手、举办藏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各族学生心田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使他们从小感受、理解、学会了民族尊重、民族平等、民族进步的真正内涵。今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社区创建活动蓬勃开展,20xx年长治市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民族宗教界开展“一岗双责”社会履职活动,组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分组包片少数民族聚居社区,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团结稳定工作,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连心桥”、“稳压器”和“暖心人”。一年来,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30余个,整合帮扶资金9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10余人。同年,长治市城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省属国有企业把创建活动纳入企业精神文明一体化考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建工作机制。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营造团结氛围、助推企业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村创建富有特色,翼城县北关村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村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进步,构筑了各族人民共促团结、共谋发展、共建和谐的良好局面。
四是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20xx年至20xx年,省财政拨付资金6.55亿元实施援疆项目61个,提高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增强了受援地内生动力,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创建活动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相结合,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坚持把重点放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放在温暖人心争取人心上,让少数民族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既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参加祖国建设、服务回报社会、维护和谐稳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和信任。
一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加快少数民族聚居村脱贫致富步伐。五年来全省累计投入专项发展资金7009万元。42个聚居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一村一品”种养殖产业初步形成,科技培训机制更加完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全省少数民族聚居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为5262.4元,特困村由2010年的10个减少为8个,3个村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全面落实国家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全省29家民品企业近3年享受国家优惠利率贴息资金2.35亿元,生产补助和技改贷款贴息1270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能力,20xx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1.24亿元,完成纳税1.83亿元。依法推动清真食品业健康发展,20xx年,全省清真食品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清真食品加工企业19家,拥有全国驰名商标2个,山西省著名商标5个。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物质基础。
二是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中考照顾政策,积极改善民族小学和山大附中西藏班办学条件,投入专项资金,帮助西藏班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注重涉及民族团结文艺作品的挖掘和创作,新编历史剧《傅山进京》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取得了优秀成绩。精心培育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成绩突出。
三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全省形成了在重要节日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救济困难户的关怀慰问工作机制。依照国家有关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公民恢复民族成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将回民公墓列入其中,予以保障;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监管,各市都成立了清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建立了清真食品监督员队伍,太原、阳泉、晋中、晋城等市将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群众的肉食补贴列入财政预算,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省始终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在“平时”、“交心”上下功夫,从组织领导、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等方面安排部署,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一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省委、省级政府2010年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来我省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20xx年颁布实施了《山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依法依规作出了安排部署;20xx年成立了山西省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小组,建立了山西省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全省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具体的贯彻措施,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促进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待遇平等,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政策保障。
二是坚持服务为先。各地各部门坚持服务亲情化,管理精细化,实现了单一管理向服务与管理并重的转变。通过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建立少数民族服务站,发放联系卡、结对帮扶、举办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方式尽力为流动少数民族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司法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阳泉市创立了“12345”工作法(“1”是紧紧抓住流动人口中的代表人士;“2”是依靠市伊协和清真寺;“3”是落实清真肉食补贴待遇享受、就业培训服务、子女上学入园服务;“4”是建立市、县(区)民宗部门上下协调,与有关部门左右协调,输入地和输出地协调,与相邻市县跨界协调四大协调机制;“5”是实现引导入寺、引导遵纪守法、引导社区发挥作用、政策咨询引导、引导依法维权,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立体化、全覆盖);晋中榆次区在繁华市场为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划片设立专门的经营场所;临汾市建立健全由民族、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伊协和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与的外来少数民族联谊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进行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定的培训,提高外来少数民族依法经营、文明经营和服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长治市开通“民族一家亲”微信服务平台,形成了“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的“三个三”工作法(即:强化沟通,做到“来源地清、暂住地址清、职业清”;强化联系,“每周一次电话联系、每月一次见面联系、每年一次座谈联系”;强化服务,做到就业困难、办理手续、生活困难必帮),20xx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依法行政,经常性地对全省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行督导,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加强日常不稳定因素排查,及时清除隐患。各级各部门完善了应急处突领导机制和工作预案,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我省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规模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型事件。
总之,我省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注重发挥学校、乡村、社区和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创建活动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活动进展不平衡,大部分单位活动开展手段单一,创新不足,拓展延伸不够等等。同时,山西面临走出转型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是事关全省转型综改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力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领导,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任务艰巨。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以“圆好团结梦,追寻发展梦,实现中国梦”为根本任务,更加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民族工作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四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为了全面贯彻落实xx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范,切实解决当前出现的师德突出问题,引导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不断提升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xx寄宿制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本方案为依托,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构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为组员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校长是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做到制度、组织、内容、措施落实。学校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党支部和党员教师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普通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和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各自的职能开展群众性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依据,全面贯彻学校所制定的教学规范和师德、育人要求,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1、爱国守法、依法执教。拥护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若干条例。不发表、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任何言论。
2、好学上进,勇于创新。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好辅导、考核、评定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个人业务能力。
3、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信任、理解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任何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不在自己家里,办公室单独接见无直系血缘关系的异性学生。异性师生之间更不得建立恋爱关系和有其它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4、遵规守纪。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工作期间禁酒制度。不准在工作时间参与打牌、网购、炒股、玩游戏、聊天等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坚决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不准传播低级庸俗的思想文化,不参与色情、赌博和酗酒等活动,禁止酒后驾车。
5、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不乱办班、乱补课,不从事有偿家教。不强求学生购买规定用书以外的教辅资料,不向家长索要财物,不接受家长宴请,坚决抵制社会不良影响。
6、遵守公德,为人师表。衣着得体,工作时间不着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不佩带转移学生注意力的饰物。作风正派,举止端庄,言行规范,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教育引导学生。
7、尊重家长,相互配合。保持与家长正常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热情接待来访家长,不指责、训斥学生家长,尊重家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家访,讲究方法,妥善处理学校、家长、学生之间各种问题和矛盾。
8、身正为范,职责履行。不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对领导分配的任务,顶着不干,拖着不办。不擅自脱岗、离岗、串岗,或不遵守考勤制度。不粗暴蛮横,酒后实施教育教学行为,不无故缺席会议、会中退场,不在课堂接打手机、办公室不准吸烟。
9、关心学校,处处维护学校声誉,爱护公物,关心学校一草一木。团结同志,谦虚谨慎,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家庭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服从组织领导和工作安排。
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学期、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工作中,建立“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年终考核为不合格等次。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法规、制度解聘其教师职务,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调离教师岗位,坚决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的教师资格。
学校党支部、工会、教代会设立“师德监督平台”,建立“校长接待日”、校务公开和举报等工作制度,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组织“学生、家长、社会评教评校”活动等形式,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我校师德师风状况的监督和评议。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向前发展。
1、创新师德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教师学习《规范》、《准则》和《意见》,学先进学校和先进教师。大力宣传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和宣传优秀教师先进典型,通过组织举办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活动,深入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弘扬高尚师德,弘扬主旋律,增强正能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针对师德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应对并加以引导。
2、严格师德考核,促进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定期评价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查思想,查言行,查作风,查差距,要把自查和评价结合起来。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并在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3、突出师德激励,促进形成重德养德良好风气。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评选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
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表彰奖励的必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优先评选特级教师和晋升教师职务(职称)、选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4、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失德行为。健全师德年度评议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获取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将违反师德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5、规范师德惩处,坚决遏制失德行为蔓延。建立健全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性行为,并提出相应处理办法。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者,上报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
根据中央、省市教整办统一工作安排的指示精神,对照区教整办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为深入推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xxxxx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筑牢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为群众提供“贴身、贴心、周到、周全”的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时刻感受到法律保护,千方百计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用司法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党领导的“民心”。
(一)重发展、重管理、重创业,着力打造“三带四亮”党员队伍。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多形式、多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打造一支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亮形象,带头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带动经济发展的党员队伍。
(二)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大力加强《民法典》宣传。结合规划和此次活动,以“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5.15”政务公开日、“6.26”全国禁毒日、广场文化月法治宣传周、12.4宪法日等为着力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此实现法律“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的目标,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实现普惠效应。
(三)深化“一村屯(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水平。组织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授课、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活动。从线对线到面对面转变,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专业水平,同时使专业知识直白化,让法律服务更?心、贴心、舒心。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室法律服务效能作用,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法律援助的力度,拓宽法律援助服务渠道,降低法律援助的门槛,开通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为重点开展好各项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开展公证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广泛宣传《公证法》,让群众了解公证业务和办理程序,自觉运用公证手段,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深入实施“阳光便民”行动,对老弱病残等出行不便的群众,实行预约上门公证,切实建设成为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窗口。
(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安全稳定。组织发挥村民评理说事点的作用,深入到乡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向群众学习,向群众求教、向群众问策,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法律难题。充分发挥行业调解委员会职能,提高交通、医患、劳动争议、物业、塑料协会等人民调解组织人员专业素质,同时不断扩大调委会工作范围,完善联动体系,深入基层开展摸排工作,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化解已产生的矛盾纠纷,避免矛盾升级。
(五)加强重点人的管控,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管控,健全社区矫正人员执行的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审前调查,请销假、手机定位等日常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多走访、多调查、多疏导,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增强矫正教育的实效。加强与监所衔接,及时掌握刑满释放人员出监后的行踪动向。开展重点人员帮扶教育工作,积极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一次集中排查,积极协调区民政部门、村(社区)解决生活困难刑满释放人员帮扶工作。开展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摸排帮扶活动,把政府的关爱送进服刑在教人员家庭,以更好地巩固帮教成果,引导他们顺利融入社会,重新做人。
(六)集中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专项清理,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监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简化全区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和办事流程。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工作职责,确保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更加高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群众服务高效、有力、便捷、到位。
(七)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强化司法行政机关执法执业监管。集中开展司法行政机关规范执法执业建设活动,大力度整治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查摆整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规范执法执业、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全面实施“一单”、“两库”管理,推进执法执业在阳光下运行。
一是提高认识。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真正从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此为契机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局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调度。要加强工作调研,局领导到群众中去调研要随时听取各地开展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难点问题。
二是抓住重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按照方案规定的相关要求完成好相应的规定内容,结合各自职能实际,设计开展好具有本行业特色的服务群众措施,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针对性。要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及时了解群众对活动开展的满意度情况,及时改进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是搞好结合。要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关内容相结合,把为群众做好事作为检验政治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有力抓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活动参与度。要与推送选树先进典型相结合,真正地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先进典型选树起来,营造良好的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氛围,各单位要把好做法和经验及时组织整理,上报政治处。
随着国家“三农”政策不断落实,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食品消费已经从温饱型转入小康型。与此同时,农民群众日渐提升的食品安全需求与目前相对滞后的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建立全方位、全环节、全覆盖的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各相关监管部门切实把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摆在全年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本着让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坚持打防结合,集中力量抓好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解决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提升农村地区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农村食品产业链条长、环节多,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也在增多,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在种植养殖环节,存在滥用或不当使用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问题。在食品加工环节,部分小作坊不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和工艺,产品达不到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在食品销售环节,农村大集和城乡接合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销售的问题食品屡禁不绝。在餐饮消费环节,农家宴、农村聚餐的食品原材料采购、加工、保存不符合卫生要求,存在餐饮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党和政府对农村食品安全始终十分重视,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次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但是,由于农村食品安全点多面广,生产经营者数量众多,不可能通过短期专项治理就可以根治,需要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才能确保农民饮食安全。
(一)建立长效机制,需要政府主导和推动。
各级政府应从维护农民身体健康的高度,把农村食品安全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明确治理工作目标和原则,构筑“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严格自律、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各级政府要不断强化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意识,将农村食品安全纳入社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切实履行政府市场监管的主体职责,大力推动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
(二)建立长效机制,需要补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短板。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物的新农村”,核心是“人的新农村”。在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要加大农村食品安全财政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农产品,采取产业扶植措施,促进农村食品产业向绿色、环保、规模化转型升级。要增加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市场环境。要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基础上,扩大农村连锁超市覆盖面,做好“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保障,提升农村食品销售管理水平。要通过帮促引导,积极实施“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在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提升广大农村食品消费者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建立起政府、行业、社会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和信用奖惩机制,发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
(三)建立长效机制,需要部门联合强力监管。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强化各部门的监管协作,是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
一是强化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各级农业部门要严格落实农兽药登记使用制度,完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标准,制定农兽药合理使用准则和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等良好农业操作行为规范,加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力度,建立健全覆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去向可查,来源可溯,责任可追的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管控化肥、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
二是强化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全过程监管。要规范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的管理,将农村集市和庙会等农民群众临时性食品消费场所纳入监管范围。围绕农民群众日常大宗消费食品、民俗食品等重点品种,针对食品标识不符合规定、销售过期食品、回收再加工食品或更换包装再销售等突出问题,加大以农产品主产区、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区域,以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校园及其周边和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定管理制度措施,规范餐饮加工操作人员的食品加工制作行为和健康管理、食品及卫生环境,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
三是强化农村食品风险隐患排查。各级监管部门要以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农民消费者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社会反映突出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校园及其周边、边远自然村为重点区域,以农村食品消费高风险时段和节日期间为重点时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实施清单式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用农、兽药、高剧毒农药、滥用抗生素、非法使用“瘦肉精”、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假农资、“两超一非”等违法行为,全面清理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重点取缔食品生产加工“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始终对农村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强化行刑衔接,不断打压违法经营者和假冒伪劣食品的生存空间,让违法犯罪者无处藏身。
(四)建立长效机制,需要强化宣教和社会共治。
持之以恒地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抓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强化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经常性的教育宣传和政策引导,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食品安全公益宣传科普工作,采取贴近广大农民生活和消费的渠道和方式,向农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农村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消费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引导其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要培训指导农民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通过进村庄、进校园、进农户等方式,做到家家知、户户晓。同时,各监管部门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引导村民自治组织和广大农村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积极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适时曝光农村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发展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等群众性队伍,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和协同共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省市县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针对我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际,现就加强我县在职教师(包括非编教职工,下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1.健全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制度。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确保所有教师每五年接受师德师风培训累计不低于50学时。教育局要将师德师风教育列入新任校级领导和新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师德师风专题集中培训课时数不少于岗前集中培训总课时的20%;学校要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校本培训和在职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健全教师全员暑期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和日常师德师风教育制度、班主任上岗师德师风教育制度,确保所有教师每五年接受在校师德师风培训累计不低于30学时。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清廉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师德师风教育载体,创新师德师风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健全教师师德师风承诺制度。把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聘用合同管理,与每一位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确保师德师风管理工作不留死角。
3.完善师德师风档案制度。学校要把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培训记录、师德师风举报查处记录、奖惩记录、师德师风总结等情况及时归入学校存放的教师本人档案,并作为师德师风考核的重要依据。
4.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建立健全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县级“十佳师德师风楷模”“十佳农村教师”“十大杰出教师”“园丁奖”“农村突出贡献奖”“教育系统好书记好党员”等评选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县级“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定期表彰奖励师德师风高尚、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育人工作先进个人。把良好师德师风表现作为各级教师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前提条件,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对于师德师风表现突出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考虑。
5.创新师德师风宣传形式。建立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宣讲及报告活动的常态机制,加大对师德师风楷模等优秀教师的宣传工作,面向学生、家长、社会,依托“立三大课堂”等宣传阵地和新闻媒体,搭建社会了解教育和教师职业的平台,有针对性地挖掘和树立一批师德师风典型,让先进典型引领师德师风风尚。要注重增强师德师风教育的仪式感,以开学典礼、教师节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教师开展从教宣誓、师德师风承诺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善为人师、乐于从教”,提高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
6.加强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学校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教育局与学校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并把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对学校和校长的学年度考核。
7.完善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学校要制定、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细则,把育人导向和师德师风规范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核心指标,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评、学生家长测评、同事互评、学校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结果公示后存入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推行师德师风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8.完善师德师风失范惩处制度。坚持对失范行为“零容忍”,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情节较轻的,给予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情节较重应当给予处分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取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取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给予党纪、行政处分,需要解除聘用合同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依据《教师资格条例》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于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实行“一票否决”,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当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得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先评优,并视情予以低聘或转岗到其他岗位,执行新聘岗位等级的待遇标准。降低聘任岗位等级的人员在新聘岗位一个聘期内,不得竞聘原聘岗位或高于原聘岗位等级的岗位。
9.健全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不力、失范问题排查发现不及时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监管不力或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推诿隐瞒、方法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被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师德师风事件,一经查实,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出现严重违反师德师风事件的,该学校和校长当年度各类表彰、评审等重要事项实行一票否决。
10.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工作。教育局将于每年10月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项检查。采取学校自查和教育局全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检查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情况以及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在检查中要着力围绕当地学生和家长反映的师德师风突出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建章立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11.积极搭建师德师风建设监督平台。教育局、学校要设立并公布网络、电话、信箱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师德师风投诉和举报平台,逐步形成社会、家长、学生、学校“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体系;主动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监督力量,聘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深优秀教师、学生家长等各行业人员担任教育行风特约监督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学校巡查师德师风情况,收集群众对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形成自查报告,防范和处置师德师风突出问题。
12.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政治功能,加强思想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大会,努力协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13.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作为申请教师资格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严禁聘用被剥夺政治权利或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员以及因师德师风不合格被其他学校辞退的人员担任教师。
按照省、宜春市、丰城市综治办的工作要求,结合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乡党委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加强对社会治安防控重点目标和社会治安混乱的重点地区、部位、场所的排查整治,从源头上破解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当前要重点抓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正视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敷衍,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
1、要重点加强对集镇和治安复杂的村(居)以及高发案地区的排查整治。
2、要重点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地区,铁路、公路、水路和电力、电信及广播电视设施特别是重点区段的排查整治。
3、要重点加强对机关、金融单位等重要敏感部位和游戏机室、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排查整治。
(二)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
1、重点加强对农村土地征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拆迁、企业改制、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
2、重点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民间金融借贷等数额较大、涉及人员较多的重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
3、重点加强对容易引发“民转刑”案件的经营性纠纷、婚姻家庭和邻里类纠纷的排查化解。
(三)要高度关注各类违法犯罪高危人群。
重点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有不良行为青少年,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吸毒人员,“法轮功”等邪教人员,信访重点人员、特别是利益诉求群体挑头人员等的排查管理。
各村、社区、有关站、所要围绕排查整治工作总目标,确定阶段性任务和进度安排,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要全面摸底排查。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全面进行拉网式摸排梳理,各包村(片)干部、社区民警、综治干部要注重发挥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通过走访群众,及时广泛收集社会各阶层具体情况,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手资料,真正把治安混乱的区域、部位、场所搞清楚,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和隐患漏洞搞清楚,把导致治安状况混乱的原因搞清楚,并及时上报乡综治办。
二要强化打击整治。对于排查整治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相关单位,要逐一登记造册,按照问题性质和管辖权限,逐一分析研究,逐一制定整治方案,逐一明确目标、措施和期限,逐一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经反复整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的,乡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查明原因,严格实行责任查究,必要时实行挂牌督办,并组织工作组驻点整治。各村要配合乡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拐卖儿童妇女、治爆缉枪、毒品公开查缉、“扫黄打非”、打击传销、整治非法集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开展“打四黑除四害”等行动;继续深化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涉路涉线突出治安问题,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和矛盾纠纷疏导化解,切实解决好各类区域性社会治安突出问题。
对排查掌握的重大矛盾纠纷,要分级分类登记造册,逐个进行分析研判,逐个找准问题症结,逐个评估稳定风险,逐个制定调处方案,明确调处化解的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重大疑难纠纷要实行包案调解,明确化解时限,落实稳控措施。对排查掌握的违法犯罪高危人群,要周密细致地落实服务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其实施违法犯罪。对有现实危害和暴力恐怖倾向等人员,要建立常态化管控机制,严格落实管控责任。
三要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推进排查整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推动排查整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尽快提炼上升为长期发挥作用的制度规范。要建立完善滚动排查整治、多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检查验收、公示监督、经费保障等工作机制,运用完备管用、运转高效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夯实管理基础,努力消除产生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要强化建设改造。要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入手,协调推动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建设改造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并实施建设改造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
二要强化基层基础。要坚持重心下移,促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职责,推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服务群众制度,通过狠抓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带动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基层综治维稳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筑牢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
三要强化治安防控。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促进社区警务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推进技防建设;进一步整合社会治安防控资源,加强动态协调,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动态、信息化环境下对社会治安局势的有效驾驭。
四要强化服务管理。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全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注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服务管理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抓紧制定和完善服务管理政策,建立社会化关怀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五要强化矛盾化解。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解处置机制,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在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大力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不断扩大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覆盖面。
各村、社区、有关部门要抓住深入推进排查整治式作的关键环节,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
一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成立段潭乡社会治安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龚小平;副组长:蔡凯;成员:其它班子成员。下设办公室于综治办,胡华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社区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并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提出具体工作措施。
二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此项工作已列为年终综治考评的重要内容,省、宜春市八月下旬和十月上旬将分两次进行督查,为此我乡将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作用。各村、各单位要迅速按要求开展排查工作,并将排查出的问题以责任表的形式进行落实,排查工作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对问题严重、群众反映突出的村(居)我乡将实施挂牌整治,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必要时将实施“一票否决”,并按照领导干部问责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要做到舆论宣传到位。我乡将设立活动宣传报道小组,通过创办《简报》和广播、黑板报等载体,加强舆论宣传。各村、各单位也要加强对舆论宣传工作的统筹安排,并积极向上提供素材,介绍经验。我乡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重点宣传开展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成果和典型经验,同时有组织地曝光一些工作消极、排查整治不到位的地方和单位,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和对工作效果的积极评价,增强群众参与排查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利于排查整治工作开展的浓厚社会氛围。
1月3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业有主持召开建立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机制部署会暨专项斗争推进会,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学习了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讨论研究了《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建立完善长效常治机制责任分工方案》,并就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工作和任务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
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长治之年、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倒性胜利之年,为推动市场监管领域专项斗争工作成果的顺利转化,要在强化日常监管能力,堵塞监管漏洞的基础上,进一步紧扣上级部署和科室职能,制定好实施方案,进一步紧扣长效常治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会议强调。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一是要提高站位,自觉增强专项斗争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二是要突出重点,围绕长效常治的目标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机制。三是高位调度,对照整改任务清单照单全收、全面配合、全面整改,切实将反馈问题归零。
为营造一个浓厚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氛围,开创农村清洁工程新局面,按照上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研究同意,现制定银圳乡农村清洁工程宣传实施方案如下: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精神,着重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意识,采用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引导农民形成日常卫生清洁习惯,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从而初步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省委提出的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目标。
通过印刷固定标语、开拓宣传栏、印刷公开信、召开大众会议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自然村的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村民养成文明健康卫生习惯。
主要宣传农村垃圾处理背景、整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模式和措施,大力宣传村民投身环境卫生整备的积极性,大力宣传卫生清洁自然村的建设标准和卫生清洁家庭的评价条件,促进农民自觉履行卫生清洁的各项责任具体做法如下:。
1.会议宣传。各村、集团、乡直各部门分别召开动员会,宣传村庄清洁工程的意义、做法,广大农民积极参加。
2.阵地宣传。各村要利用黑板报、宣传厨窗、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各自然村刷写永久性固定标语2条以上。
3.流动宣传。乡村出动宣传车,在全乡巡回宣传。
4.进屋宣传。提取乡村组干部,进村宣传,给全乡农民朋友发公开信,签订门前三包协议,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
5.学校宣传。每学期学校开展三项活动:一是给学生上一堂农村垃圾处理常识课二是组织学生离开校园开展塑料垃圾筛选活动三是指导学生写作。
篇以垃圾处理为题的习作。学校老师定期家访,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爱清洁、讲卫生。
6、卫生清洁日宣传。全乡定于每月20日为银圳乡卫生清洁日,组织乡村组干部上街上路义务打扫卫生,动员广大农户踊跃参与清扫,落实门前“三包”。
7、卫生评比宣传。以争创卫生自然村、卫生单位为抓手,每月对全乡各自然村、各单位进行评比,集中公示评比结果,对前三名授予流动红旗,后三名黄牌警告。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宣传发动工作是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各村、组必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此次农村卫生清洁宣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努力增进农民对实施农村清洁的理解与支持,确保各项宣传措施的及时到位。
2、加强督查,总结评比。各试点自然村的宣传工作成效将纳入农村清洁工程的总体考核范围,进行量化打分。对行动快、成效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对效果差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限期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根据**县扫黑办关于建立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的部署要求,坚持边打边治边建抓长效,推动全县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现结合我县农业农村领域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扫黑除恶的决策部署,紧扣三年为期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依法严惩、标本兼治总要求,结合我县农业农村领域实际,突出重点、强化举措,确保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根本遏制,确保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确保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到位,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以黑恶线索核查清仓为目标,构建全面摸排甄别机制。坚持“黑恶必打、坑农必除、除恶务尽”原则,扎实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线索核查清仓见底专项行动,重点排查以下线索:
1.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上重点摸排是否存在涉黑涉恶问题。
2.在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重点摸排是否存在侵占集体资产、垄断集体资源、侵吞瓜分集体资金等问题。
3.在农村土地权益上重点摸排是否存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流转发包、托管经营、入股及宅基地分配、盘活利用等方面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4.在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上重点摸排是否存在制售假劣、强迫交易、坑农害农等涉黑涉恶涉乱问题。
5.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上重点摸排是否存在制售假劣、私屠滥宰、欺行霸市、强迫交易等问题。
6.在渔业生产经营上重点摸排是否存在“渔霸”、“船霸”、“港霸”等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7.在涉农资金项目和工程建设上重点摸排是否存在违规插手、强迫承揽等问题。
8.在涉农领域集资和运营活动上重点摸排各种高利贷、“套路贷”“现金贷”等以及滋生的暴力讨债、殴打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
对摸排出来的线索要进行核查甄别,查清事实,准确区分,对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线索及时进行处理或移送相关部门。
(二)以确保生产生活安定有序为目标,构建严格执法整治机制。
依法查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扩大适应症、使用范围等违规行为。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严查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环节添加违禁药物和未批准使用物质。严厉查处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拼装、改装农业机械整机以及使用不符合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的零配件等行为。
2.扎实开展打击“炒猪”行为专项行动。对在生猪养殖、经营、运输、屠宰环节发现的“炒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严肃查处,发现涉嫌破坏生产经营、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生猪屠宰、妨碍动物检验检疫、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的,及时通报、移送公安部门。
3.扎实开展“打伞破网”专项行动。加大对农业农村部门干部职工充当黑恶“保护伞”“关系网”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的摸排查处,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村霸”和黑恶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
(三)以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为目标,构建多渠道持续宣传机制。扫黑除恶必须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来。
1.深入宣传发动。坚持网上、网下同步推进,通过农民信箱、微信公众号、广播报纸、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渠道深入宣传党委政府扫黑除恶的思路举措、工作成效。做好法律政策宣讲、解疑释惑等工作,让群众认清黑恶势力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危害,提升对专项斗争的认知水平,形成“人人喊打,共防共治”的良好氛围,让黑恶势力淹没在这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2.畅通举报渠道。除了传统的来信来电方式,应积极将各级扫黑办举报联络方式推送到人民群众身边。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设置举报箱,举报箱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开箱检查,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认真核查反馈,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3.消除举报顾虑。制定落实举报人奖励和保护制度,用实招打消群众心中“举报会不会被报复”的顾虑,比如设置举报箱时避开监控设备,以保护举报人身份信息不被泄露。出台证人保护相关制度,实行有奖举报并落实严格的保密和保护措施,让举报人彻底消除后顾之忧。
(四)以严明政治纪律、强化责任担当为目标,构建责任追究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强化责任担当,严禁走过场、搞应付,对监管不到位导致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实行责任倒查,严肃问责。严格保密纪律,做到内外有别,对为黑恶势力通风报信、充当“保护伞”的,严惩不贷,一查到底。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自觉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对标对表中央督导及“回头看”时反馈的意见,对标对表专项斗争任务,逐级明确责任,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督导落实,确保专项斗争不断向预期目标推进。
二是密切协同配合。立足自身职能职责,着力做好线索摸排、行业监管、行政执法等工作,切实抓好本系统、本领域、本行业的扫黑除恶斗争,同时也要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加强信息共享、线索移交、工作联动,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
三是注重总结提炼。扫黑正当时,除恶须务尽。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实施“扫、防、建”一体化。及时总结提炼专项斗争中的亮点做法和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镇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重视源头治理,推进平安建设,全方位、多领域排查整治,有效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推动专项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年,为深化巩固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依据启东市扫黑办《启东市扫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分工方案》(启扫黑办〔2020〕11号),现制定王鲍镇扫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分工方案如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省、南通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政法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注重打防并举,致力长效常治,着力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提升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遏制黑恶势力滋生发展蔓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动王鲍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由镇扫黑办牵头,各村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各自长效机制建设工作。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建立健全全镇扫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
(一)组织领导方面。
1.建立健全组织推进机制,建立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办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扫黑除恶工作领导体系。
牵头部门:镇政法综治办(镇扫黑办)。
责任部门:各村、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2.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牵头部门:镇政法综治办(镇扫黑办)。
责任部门:各村、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1.建立健全宣传发动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扫黑除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扫黑除恶良好氛围。
牵头部门:镇党政办(宣传)。
责任部门:各村、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4.建立健全考评奖惩机制,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扫黑除恶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对扫黑除恶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
责任部门:镇政法综治办(镇扫黑办)。
5.建立健全责任查究机制,推动各村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履行扫黑除恶政治责任。
责任部门:镇党政办(纪委)、镇政法综治办(镇扫黑办)。
6.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加强经费、技术、装备保障,强化政法机关扫黑除恶专业队伍建设,保障扫黑除恶干警依法履职,健全扫黑除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保护机制。
牵头部门:镇政法综治办(镇扫黑办)。
责任部门:镇党政办(纪委、组织)、镇财政所、镇派出所、镇司法所。
(二)依法严惩方面。
1.建立健全动态监测机制,滚动摸排、及时核查涉黑涉恶线索,集成管理涉黑涉恶案件、线索、警情,研判黑恶违法犯罪形势,始终掌握工作主动权。
牵头部门:镇派出所。
责任部门:各村、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2.建立健全打击惩处机制,进一步规范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办案工作,确保办案力度、质量、效率相统一。进一步规范律师依法辩护、代理涉黑涉恶案件工作。
责任部门:镇派出所、镇司法所。
3.建立健全打财断血机制,进一步明确黑财认定标准,加强查封、扣押、冻结等工作,用好黑恶财产查控平台,有效铲除黑恶势力再生基础。
牵头部门:镇政法办、镇派出所、镇司法所。
4.建立健全办案协作机制,完善重大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会商机制,加强执法环节衔接,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增强工作合力。
责任部门:镇政法办、镇派出所、镇司法所。
(三)打伞破网方面。
1.建立健全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监督执纪审查机制,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要求,确保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责任部门:镇党政办(纪委)。
2.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机关查处涉黑涉恶案件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增强依纪依法打伞破网合力。
牵头部门:镇党政办(纪委)、镇政法办。
责任部门:镇派出所、镇司法所。
(四)综合治理方面。
1.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领域滚动排查整治和日常监管机制,在抓好今年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基础上(附《王鲍镇扫黑除恶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任务清单》、进一步强化市场准入、规范管理、重点监控等工作,做到打早打小打苗头,堵塞管理漏洞,防范黑恶势力侵害,消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责任部门:镇教管办、镇派出所、镇社会事务办(民政)、镇建设办、镇农业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辖区分局、镇团委。
2.建立健全高危人群帮教管控机制,进一步强化有黑恶势力犯罪前科人员的动态化、常态化管控工作。
责任部门:镇政法办、镇派出所、镇司法所。
3.建立健全外来务工、无业人员、失学辍学青少年服务管理机制,防止其拉帮结派或被黑恶势力教唆利用。
责任部门:镇政法办、镇教管办、镇派出所、镇司法所、镇团委。
4.健全民间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进一步挤压黑恶势力插手介入空间。
责任部门:镇政法办、镇司法所、镇调解中心。
(五)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1.建立健全防范黑恶势力向基层组织渗透机制。
责任部门:镇党政办(组织)、镇社会事务办(民政)、镇派出所。
2.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
责任部门:镇政法办、镇党政办(组织)、市委组织部、镇社会事务办(民政)、镇司法所。
(一)细化工作方案。各村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全镇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子方案,明确长效机制建设目标任务、原则要求、重点任务。此项工作于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村各部门各单位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摸清基层扫黑除恶工作实情,找准问题不足、短板弱项、瓶颈障碍,研究提出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长效常治措施,形成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制度机制。此项工作于2020年9月底前完成。
(三)系统总结集成。研究制定王鲍镇扫黑除恶工作机制规定,汇总各村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出台的长效机制成果,形成“1+n”的全镇扫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制度体系。此项工作于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直接抓,围绕本方案提出的重点建设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专门力量,精心组织、有序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工作。
(二)注重改革创新。要在提炼固化现有经验做法的同时,敢于实践、大胆创新,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尤其是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创造性地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科学管用的扫黑除恶长效机制。
(三)强化协作配合。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担当、积极配合,合力推动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各牵头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抓紧召集相关责任部门进行研究,确保各项任务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对照自身职能,按照分工要求,积极推进建设任务。镇扫黑办要加强对《分工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各项任务进展情况。各村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及时与镇扫黑办沟通协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都是一个多民族散居的城市,境内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成都市少数民族人口为60538人,还有大量的暂住和流动少数民族同胞。人数上千人的有回族、藏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羌族、壮族、朝鲜族等十个民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3920686人,占99.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6939人,占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个百分点。
为此,我市应紧紧围绕“创新城市民族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目标,切实组织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探索以制度建设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创建领导机制,建立由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制度,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从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民族工作部门(市民宗局)和其他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体制。并在全市各街道、各社区、乡镇等组建创建工作联络员,构建“市一街道(镇)一社区(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格局,及时发现创建工作各阶段、环节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做到组织领导保障和创建工作齐头并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五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湖北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我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鄂民宗发[20xx]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广泛组织各族群众,凝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沔城回族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和谐沔城,创建旅游名镇。
二、创建范围与目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经营户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基层民族工作网络,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经营户活动的过程,变为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过程,形成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社会舆论和良好社会风气。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单位、社区、村、经营户),并实现示范基地组织机构健全、服务和管理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和人文环境良好、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目标。
三、考核验收与奖励。
3年内,对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的确定,采取各单位、村委会、居委会申报,镇政府审核推荐,省民宗委考核验收的办法进行。
考核验收每年一次,凡通过考核验收的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由省民宗委授牌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同时在省委、省政府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时,可优先申报模范集体。省民宗委还将以适当方式,对组织实施创建活动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组织领导。
组长:王桂峰沔城回族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魏国权镇委宣传委员。
副组长:蔡宜良镇工会主席。
成员:郑学文镇党政办主任。
周洁镇纪检、宣传干事。
冯兰枝镇经委主任。
潘万军镇农委主任。
唐万柏镇财办主任。
蒋习富沔城回族镇回管会主任。
蒋海堂沔城回族镇中心学校、回民中学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和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为了保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单位、各村(居)委会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结合实际成立创建活动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亲自抓,具体负责人抓落实的创建活动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五、工作要求。
1、搞好宣传,树立典型。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各族人民群众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创建活动实际,通过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方式有目的地发现、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并及时加以宣传推广。
2、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村,要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广泛吸收各方面参加的创建工作网络,积极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创建活动,不断推动创建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
3、明确责任,强化保障。为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镇政府将把创建活动纳入民族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量化,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及时收集活动开展情况,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办,并进行通报,帮助解决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4、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重点做到“五个结合”,即创建活动要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乡村相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相结合,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六
我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制度,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了党的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宣传材料》及有关文件,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提高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全局各族干部职工把创建活动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结合起来,同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注重解决民族团结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解决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各族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感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使我局领导班子和党组织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者,全局各族干部职工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者。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七
为了使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促进学校和谐稳定,确保我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双磨学校党支部教育局党总支的统一部署,在2015年3月-12月底利用十个月的时间认真扎实地开展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师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理论素养,激发了各民族师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激情,提高了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现将开展活动情况自查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任务。
双磨学校党支部成立了以学校校长张凤忠为组长,教务主任张英、少队辅导员苏娟娟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形成了党政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直接抓,全体老师共同抓的良好格局,以保障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了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及时制定开展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工作要求,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做好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66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切实维护民族团结。我校就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专题讨论活动。使全体教职员工更深刻的认识到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的危害性,使我们认清**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欺骗性以及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三、
开展师资培训,确保民族团结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列。今年春季开学后,我校全体教师学习了《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有关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材料以及上级文件等;师生共同观看了《我的梦,中国梦》爱国教育光碟。通过培训学习,增强全体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通过观看爱国教育光碟,全体师生深受感动,进一步树立了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
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教学中,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时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利用班会、队会、国旗下的讲话和红领巾广播,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做法是:
1、低年级学生以《民族常识》教材为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民族常识》读本中认识各民族和他们的生活风俗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知道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国我国历史宝库中的一块耀眼的瑰宝,它吸引着世界各方人士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喜爱。
2、高年级学生以《民族团结教育》教材为主,通过教材的阅读,让学生从《民族团结教育》读本中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了解我国国情,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团结精神。
五、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提高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在了解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少数民族人物事迹”演讲活动。
2、以国庆为契机,开展国旗下演讲评比。
3、开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黑板报评比活动。
4、开展“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
6、开展“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款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少先队乐园、黑板报、学习园地等载体和窗口,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组织开展了“56个民族是一家”国旗下讲话、“我的梦想”主题班会,开设民族知识专题讲座2场,各班级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出好二期黑板橱窗展评,组织学生观看“西藏今昔”专题片。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手工艺作品制作比赛等活动,在音乐课上开设民族舞蹈技艺学习。在班级少数民族同学之间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做到普及面广、了解的人多。三是活动落实到位,使师生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维稳、教学并重,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不懈努力!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给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学校没有计算机教室,制约着我校各项教育活动和教学工作的开展。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八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战略任务和系统社会工程,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运行和稳定推进。我局在创建工作中坚持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带动全局、提升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制定了创建工作领导、宣传、考核、督查和奖惩五大机制,从而使全局创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轨道。我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践充分证明,搞好创建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是根本保证。建立健全宣传机制是前提,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是有效方法,建立健全督查机制是关键措施,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是重要手段。全局通过建立健全全局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办公室具体抓的领导机制,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通过扩大宣传,发动一切力量,为搞好创建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建立和完善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确保了创建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通过建立健全督查和领导重点督查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建工作的整体推进;通过加大奖惩力度,树立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了争先恐后、争创一流的创建氛围,促进了我局创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坚持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贡献,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中开得更加绚丽夺目。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查报告(专业19篇)篇十九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示范创建活动,切实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新常态”,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根据《关于开展全州第1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地税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以创建全国“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示范为统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爱国守法、重商敬业、讲信包容、团结和睦”的临夏精神,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思想,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和创建活动,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发展。
全州各级地税机关要通过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判断、新思想、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强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帮助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要结合地税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和方式方法,运用法制思维、法制方式保障宏伟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宣传和创建活动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按照州委关于“工作落实年”的要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着力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覆盖,奋力开创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坚持民族团结正确导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力创建全国“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1、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各县市地税局要结合各自实际,把宣传教育活动与州委“工作落实年活动”、“六五”普法活动和干部教育培训结合起来,突出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内容的宣传,组织收看“富民兴陇”专题辅导讲座,不断增强各民族干部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使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并通过开展主题宣讲、知识竞赛、书画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知识,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和“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思想,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强化广大地税干部的国家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在干部职工中形成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和党员干部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利用地税信息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民族进步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宣传月动态等,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氛围。
2、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活动。各县市局要严格按照州上《关于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乡镇(街道办)、社区(村)学校寺庙、企业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地税特点,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积极开展示范机关创评活动,形成和推进创建活动的良好格局,同时,努力为临夏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发挥积极作用。
3、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有侧重点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结合“六五”普法等活动,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临夏州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二是要结合双联行动组织干部进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等活动。
4、积极开展多形式帮扶活动。各县市局要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把宣传月活动与双联行动开展的“双百双联”、宗教工作“145”制度和“1114”对口支援结合起来,组织干部深入联系户,面对面宣讲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各项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宣传教育全覆盖。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从各族群众解决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出发,竭尽全力为他们增收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献计出力,办实事、办好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各县市地税局要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领导,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作为落实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创建全国“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具体行动,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创新思路,创新形式,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提高宣传教育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积极为我州创建全国“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造有利条件。活动结束后,及时向州局上报活动。
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结合实际,在继承和发扬历年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开展了××镇第27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全力打牢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坚定广大党员干部战胜困难的信心。通过宣传教育,使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社会主义好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增强民族团结责任感和使命感,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我镇是多民族乡镇,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我镇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局。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召开班子联席会,研究部署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就有关工作提出了安排意见,及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部署,为全镇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10月23日,××镇召开20xx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座谈会,总结成绩、表彰先进、交流经验,组织动员全镇各族人民,坚持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促进全镇各民族更加团结发展。镇领导班子、镇直单位负责人、各村支书主任、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60多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上,××镇镇长助理做了重要讲话,并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社会各届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会议强调要求: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全镇民族工作的自信心;要理清思路,科学规划,树立推进全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加强开创××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的使命感。镇政法副书记和镇人大副主席宣读了党委、政府的表彰决定;参会领导为××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和证书;先进集体代表、先进个人代表、先进党支部代表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总之,一年来,我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开展好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面落实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服务少数民族群众,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十月促全年,不断推动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