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表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优秀作文更是能展现学生的独到见解和思考深度。请大家查看以下的优秀作文样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一
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学校走廊里,挂着许多科学家、历史伟人、革命烈士的海报照片和资料。平常路过的时候总会习惯性的看看,可总是感觉他们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最熟悉的,莫过于挂在我们教室对面墙上的袁隆平爷爷的海报,每天出了班级门,都会习惯性的看看。所以,每当看到袁爷爷的照片,听到关于袁爷爷的新闻,总会有一种亲切感。可能就是因为他一直在班级门口“守护”着我们的缘故吧。
听过他的故事,知道他的功绩,他和杂交水稻让亿万人民不再为粮食而担忧。
也许是巧合吧,仿佛总有一种冥冥中的注定,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最后又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袁爷爷的照片,才匆匆忙忙跑下了楼。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爷爷在地上播种,在天上洒下甘霖。一阵微风吹过,这些金黄的稻子见证了袁爷爷生而平凡,但却无比伟大的一生。
“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子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
中国人民有一个梦,九十多岁高龄的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孩子们,坐在金色波浪般的田地里,看着蔚蓝的天空,那是“禾下乘凉梦”实现的那一天。
如今,国家的经济水平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们似乎从不用担忧粮食问题和医护保障。可是,不要忘了,祖先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托,也不要忘了,无数像袁爷爷这样,穷尽一生只为照亮来时路的那些伟人们。
所谓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有了今天“医食无忧”的生活,正是伟人们穷尽一生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他们忍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挫折,面对了我们不敢面对的苦难,负重前行,为亿万人民带来幸福。
经历过战乱,体会过饥荒,为了万千同胞甘愿牺牲一切,受过伤害却依然相信那个“禾下乘凉梦”的梦想。
最终,愿意为世界留下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便是袁隆平爷爷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的原因。
国之脊梁,国士无双。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名垂千古,万世流芳。
弥留之际,正值正午。华夏大地千家万户传来午饭香喷喷的味道。
一个声音说道:“袁老,该走了”。
袁爷爷说:“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们吃完午饭。”
袁爷爷待全国人民吃完午饭后,静静的离开了……。
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爷爷,我们记住了,以后一定好好吃饭……。
袁爷爷其实从没有离开,他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二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三
袁老千古,国士无双。
您曾说,“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您倾其自己的一生,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鞠躬尽瘁,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土地。终于,您让人们告别了饥饿,让饿莩遍野成为了永久的历史,可您的青春,您的风华正茂,您的一切,却被无情地吞噬。但您的所有:一切能带走的和带不走的,都已经留在了我们的身旁,我们的心里。
我好像与您见过一面,或在课本上,或在饭桌上,或在人间,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唯一能对您做的就是怀念,就是翻开课本,看着课本中,稻田里您朴实的笑容。在每一粒米饭上,好似都绽放着您的光辉,它们第一次让我觉得,是那么的香甜,那么可口。您解决的是人类的根,为的是贫苦之人,心怀百姓。每一片土地上似乎都撒有您的汗水,任意一碗饭中都有您的笑脸,到处都是您培育出的粮食。
也许是因为您太伟大了吧,我们竟然会忘了您也会生老病死。从此以后的课本上,也许就会有袁老您的生卒年月了。但一成不变的是,您那精神永远被我们铭记,我们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到您,开着您的小小车穿梭在田间,管他一百年还是两百年,您都会带着您的小猫守着您的田。
可能是天堂闹了饥荒需要您的帮助吧!袁老,若来世还生在中国,我们定让您在田间乘凉,让您看看这十四亿中国人吃好,吃饱。
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奉献了一生的人去世,会有那么多人明明与他没有接触却会为他掉眼泪,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泪水落在面前的笔记本上,浸透了纸页,模糊不清的视线,看着纸上缓缓晕开的墨痕,竟觉得这好似盛开的水稻……值得我骄傲的是:我与您这位伟大的英雄,在同一个人间共同度过了十二年,和这颗天空中的星一同度过的这十二年,无疑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十二年。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四
在20xx年5月22日13:07分,国家正式宣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你一定听过这个名字,但你可能还不知道他的故事。他就是被世人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离不开袁隆平爷爷的功劳,他在病危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天气,因为天气的好坏会影响田地的生长。因为中国世界人口暴增,粮食也渐渐供不应求,袁隆平爷爷曾立下誓愿,他不会让每一个中国人饿肚子,如今每年的粮食产量高达5亿。
袁隆平爷爷为人朴素,从不摆架子。他会在下雨天骑电动车去田地,身上穿的是45块钱的地摊货,他做事从来不大肆宣扬,他的孙女曾说根本不知道爷爷是干什么的,因为爷爷看上去像个农民。有记者曾经采访,问袁隆平爷爷有没有人把他认成农民,袁隆平爷爷是这么回答的:“有啊,很多人觉得我像农民,这样不更好吗?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民!我并不感觉羞耻。”
有人肯定有疑惑,他中这么多水稻肯定有上千万的收入吧,其实并不是,袁隆平爷爷曾表明过,自己也有工作,一个月收入也才6000。袁爷爷种植水稻并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每一位中国人能够吃饱饭。
袁隆平爷爷两次登上热榜,第1次竟然只是因为他买了两部手机,有一辆豪车和一栋别墅。人们只看到了他做了这些,并不知道这两部手机加起来才几千,其中一部还是用来送给助理的。也并不知道爷,爷拥有的并不是豪车,只是一辆国产代步机。别墅呢是国家奖励给他的!是爷爷应有的奖励!这栋别墅最后给改装成了水稻种植公司。就是因为这些,爷爷在网上受尽了谩骂!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向袁隆平爷爷默哀!
袁爷爷,人们永远会将你铭记在心!你的每一次付出,都不会被世人遗忘!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五
这天,正是2021年5月20日13:07,我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退而去世。这年他91岁了。是我们中国的悲伤。
袁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
尽管九十多岁,他依然坚持着最初的梦想,要让中国人吃饱、吃好。
年轻人亲切的称他为“90后梗王”,他上班不打卡,下田很快乐,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他曾顽强青春“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您走好!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六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这是袁隆平的梦想,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袁隆平爷爷从小的理想竟然就是为了让大家吃饱饭,我猜应该也包括他自己,连做梦都是梦到自己在一人高的稻米下睡觉。为了“吃饱饭”的理想,爷爷几十年如一日投入到水稻新品种研究当中,扎根农村,扎根水稻田中,经过不懈努力,他实现了当初做的梦,将水稻亩产再提高,如今向着1200kg/亩发起冲击。袁隆平爷爷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解决了全中国的饥荒问题。
袁隆平爷爷是您用一把稻谷养活了中国数十亿人口,是你满怀信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靠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位让我们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把杂交水稻当做理想和终身事业为之奋斗的,正是他的努力和坚持,今天才能人人有饭吃。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是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他是一位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的英雄!
袁隆平爷爷把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工程,5月23日,袁隆平爷爷去世了,一声声低沉的车鸣,送走了这位曾经为中国百姓的粮食问题操碎了心的伟人。
他用一生阐述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他回首往事不是为了不是为了虚度年华而感到羞耻,也不是为了碌碌无为而感到后悔。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七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
在国际上,袁隆平贡献也非常大。2018年5月,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
种植。
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袁隆平的贡献非常大,中国解决温饱问题,离不开他的功劳。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a>返回目录
p>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八
谈起“杂交水稻之父”,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有着赫赫伟绩的袁隆平。
袁爷爷1930年出生在北京,祖籍江西,一直在湖南工作,可是就在昨天,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当天下午,长沙正下着小雨,有人说那是老天在流泪。数万名群众聚集在袁爷爷灵车必经的那条公路的两旁,为袁爷爷送行。袁爷爷的灵车经过时,群众们高声喊道:“袁爷爷,一路走好!”有些人哭得泣不成声,那场面凄凉而又感人。
袁爷爷的一生都在为“让老百姓吃饱饭”的事业上不懈奋斗着。他生前有两个梦想:一个在禾田下乘凉,一个是让杂交水稻种遍全球。
袁爷爷生前获了许多奖,其中一项荣誉是“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对共和国所做的贡献。
同时,袁爷爷还是一位“有钱人”,当国家奖励给他一套别墅时,他却说:“这些洋房子我一个人住不惯,还是把它当作我们的办公楼吧!”
有一次,袁爷爷去国外领奖时,穿了套西服,但是没带领带,与他同行的科学家说不带领带显得不庄重,不严肃。于是袁爷爷去商店买领带,可是都非常贵,他便在附近的小摊上100港元买了一盒六条装的领带带上。袁爷爷说:“虽然很便宜,质量也不错,带上也蛮好看的嘛!”
袁爷爷对共和国的贡献和他的朴素深深打动了我,我要向他学习。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
霍金走了,可我不懂时空;
金庸走了,可我不懂武侠;
可是再笨的人,也是知道要吃饭的。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九
以史为鉴之七十年代:袁隆平——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
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
”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
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
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
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
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590亿美元相当。
那么袁隆平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截至1998年,袁隆平的月工资才1600元。
由于他做人老实本分,1953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在那里,才华横溢的袁隆平的职称一直没有提升,工资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旧窄小阴暗,向上爬的机会被他那些会拍领导马屁的同事抢走了。
他唯一的幸运是研究水稻。
1979年,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惊叹中国的水稻成就,向中国农业部的官员咨询杂交水稻的发明人是谁,他要签约用高价向发明人申请专利使用权。
对此,中国种子公司官员义正言辞地回答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
1980年,圆环种子公司向中国种子公司支付当时可谓是天价的20万美元首期专利转让费,袁隆平一分未得。
1980年,为配合本次专利转让活动,袁隆平以专家身份出访美国做了四个月的技术指导。
回国后,他所得的工资数千美元,被农业部悉数收缴,然后重新发给他每天20元人民币的。
出国。
补贴。
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
但单位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
2000年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000998)”在深交所上市。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a>返回目录
br/>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就要想着我们国家有这么一位英雄,他就是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祖籍江西九江德安,现居湖南长沙。他拥有的称号分别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它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耕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它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80年5月,袁隆平被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这种技术指导。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杂交水稻科技国际培训班,袁隆平作为主讲人,给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专家讲授杂交水稻方面的主要课程。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爷爷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翰林满身1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所以我们应该向袁爷爷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一
我看着公众号上的文章,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今天下午一点七分,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一日的好心情瞬间丧尽。
坐在书桌前,五味杂陈,袁隆平爷爷是造福世界的人,他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增加了20%,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我们餐桌上,习以为常的大米,若没有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吃得无拘无束。
我记得在今天上午,一个又一个媒体的辟谣,袁爷爷没有走,只是生病入院了而已,那时的我还天真的以为,一切都会过去,您会好起来的,可没想到,两个小时过去,您真的走了,这位当代神农,最终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一时间,各大软件上,再一次因为您上了热搜,山河因而色变,草木为之含悲。我忘不了前年9月29日,您被授与共和国勋章的画面;忘不了你走入一家超市,看了一眼米价之后高兴的离开的样子。
在人类文明中,总有几个时代之子,推动着人类进行,我想,您就是那其中之一,现在,您完成了使命,又要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去创造又一个奇迹。我没为霍金流泪,因为我不知道时空,我没为金庸伤心,因为我不迷恋武侠,没有说他们的死不值得,只是,我再笨也没有忘记吃饭!
您曾说:“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您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当常忆袁公。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二
在今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走进海水稻”的实践活动,我成为了一名海水稻研究员。
听辅导员老师说,我们这次用的海水稻种子,就来自我们青岛的海水稻研究基地。老师还告诉我们,青岛海水稻研究所,是您在2016年创建的,在江苏、新疆、海南,都有您的海水稻研究所,您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您每年至少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在青岛度过。
暑假里,每周的周三和周六,早上六点半,我们这些小研究员,就和辅导员老师相约海水稻试验田,拔草,捉虫,浇水,观察,记录,撰写观察随笔……作为首批海水稻实践活动的小研究员,我们有幸亲眼见证了海水稻的整个生命历程:浸种、催芽、育苗、插秧、分蘖、拔节、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历时四个月,长达121天。
袁爷爷,告诉您个好消息,我们在校园里种的海水稻,不仅结出了稻穗,而且穗穗饱满,现在已经泛出点点金色,我们计划在今天下午开镰收割。老师还说,收获后,要给您寄去一些,让您品尝一下我们亲手种出的稻米呢!
袁爷爷,您的梦想是“禾下乘凉,让水稻覆盖全球”;我们青岛的`孩子,也有个梦想,那就是早日把青岛50万亩盐碱滩涂,变成年产6000万吨的米仓!
袁爷爷,您什么时候来青岛,期待与您相见!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三
他为我们中国14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他用一生为我们研究水稻,他就是我们的天使袁隆平。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小时候的袁隆平,因为去农田里看了花,看了水稻,便下定决心要在农场里工作。长大以后,他选择农业,不顾众人的反对。
曾经的中国闹饥荒,他为水稻的产量而苦恼,下定决心研究杂交水稻。十几年时间的付出,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他终于将杂交水稻研制成功。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杂交水稻,为中国14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袁隆平爷爷的成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功不可没的成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骄傲。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吃到,他就会继续努力研究。直到去世的一个月前,袁隆平爷爷仍在研究水稻,只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的碗里总会留下几颗洁白如玉的饭粒。她们在碗中痛苦地呻吟,可我却听不见。就在袁隆平爷爷去世的那一天,我仍悠闲地坐在桌上吃饭。一块西瓜下去,我的肚子已经很饱了,可碗里还有饭没有吃完。
刚想把它们倒掉,我就听见爸爸的手机里响起:“我们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凌晨逝世。”这件事像琴音,拨动着我的心弦。转头看着碗里我将要倒掉的晶莹剔透的米饭,再想想袁隆平爷爷用一生为我们解决了温饱,我却在这里浪费他的成果。
我的痛从心底的深处蔓延开来,传遍全身。我将饭碗又放回桌子上,用筷子将一粒粒米饭送进我的嘴里。不一会儿,碗中的饭都被我吃光了,碗面已经晾到可以反射光芒。碗面可以照出我的样子,好像都不用洗了呢。
虽然我明白得有点迟了,但是我相信这还不算晚,今后我再也不会浪费食物,再也不会让任何一粒米饭留在我的碗里。
传说人死后会到天堂或者地狱,袁隆平爷爷一定会是天堂里的天使,在天上永远照耀着我们。
袁隆平爷爷虽然肉体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成就会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中国人将铭记袁隆平爷爷为我们做出的贡献。让我们再心怀感恩、深情地说上一声:“谢谢您,袁隆平爷爷!”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四
袁隆平爷爷,1930年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生前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遗憾,袁隆平爷爷于20xx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这位让人敬佩的院土从此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袁隆平爷爷曾在中学时代就立志成为一名农业专家,所以在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农学专业,从此走上研究农业的道路。
袁隆平爷爷他曾经说,他做过一个这样的梦:田里的水稻产量很高,有高梁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就坐在这样的稻穗下乘凉。这场梦还没有实现,您为什么就远行了呢?目睹灵车驶过长沙街头的场景,我的眼泪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转,这个为了国人能吃饱饭,而奋斗了一生的袁爷爷,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现在,袁隆平爷爷的的禾下乘凉梦,还没有实现,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该好好学习,刻苦钻研,依靠科技,把爷爷的.梦想去实现。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五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享年九十一岁。
当我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甚至还以为是个谣言,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真。在一瞬间,我心中仿佛是灌满了铅,变得无比沉重,因为他可是我们袁隆平爷爷啊!是他带领着他科研团队,解决了整个中国所急粮食困境,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他是当之无愧明星,永垂不朽伟人!
我平时最爱吃主食就是大米饭,而这大米绝大部分,不就是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来杂交水稻吗?他曾说过“中国人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则用自己毕生精力,去实现了这一句话。现如今,全球百分之五十水稻,已经中上了他杂交水稻,这些水稻,喂饱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人。他毕生只做好了这一件事——杂交水稻,而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被世界铭记!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六
大家知道我们放碗里的每一粒米都是如何来的吗?没错,就是由农民伯伯在田地里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现在全球各地几乎用的全是袁隆平爷爷研究的禾苗。
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2021年5月22日13:07离世。他生前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因为袁爷爷多次梦到稻秆,有人那么高,稻穗有花生那么大,第二个梦想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都关于吃饱饭。
袁隆平爷爷出生于一九三零年九月北京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1949年8月~1953年8月,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1953年8月~1971年1月任湖南省安农业是学校教员。
我们人人都知道开车需要考驾照上,全世界有两个人没有考驾照就开车了,其中有一个就是袁隆平。他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考驾照,他原来没有代步工具就步行去实验田,因为他离实验田有一段距离,就买了一个自行车。这辆自行车陪他了好长时间,接下来就是摩托车,最后慢慢变成了汽车。
因为政府看他家离实验田,教员就不让他考驾照,就可以开车了。袁隆平爷爷非常遵守纪律他只在从家到实验田这段路开车,其他路上绝不开车。
向我们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致敬。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七
2021年5月22号下午1点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去往了天堂。一次老师让我们学习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课件。
看到课件之前我本以为他只是一个研究出了杂交水稻的老爷爷而已,直到看完我才明白:他不仅发明了杂交水稻,还养活了中国的14亿人口,甚至更多。
到这里你们肯定以为她的一生只注重于研究杂交水稻,其实在生活中,袁爷爷也是一位开朗的人呢!他甚至还会打排球游泳。很不可思议对吧!国外也有多数人对于袁隆平的发明而震惊,甚至一一请求袁隆平为他们进行讲座,有的连货币上也印上了谷穗的样子。
刚开始我以为这很容易不就是种一些水稻吗?这有什么难的?可当我看完,才发现不只是种水稻这么简单:这需要人们极有限度的耐心和,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唉!
这我可做不到!而且研究过程也十分坎坷。我记得袁隆平爷爷有一个徒弟,当他和他的妻子下田,时妻子怕晒黑打了一把太阳伞,结果还是因中暑晕倒了。
结果袁隆平爷爷却对他说,如果他们不肯吃苦怎能有成就?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对啊不吃苦怎么会有成就呢?难道这就是袁爷爷成功的秘籍吗?在经过袁隆平爷爷的无数次熏陶下,这位小哥终于成为了他的得意弟子!
我为他们高兴,也为中国人能吃得了饭高兴啊!从今天起我们不浪费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要知道这些珍贵的粮食可是由一个老人家半辈子的心血换来的呀!听袁隆平爷爷的中国人要端牢自己的饭碗!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八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
首先我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愿您身体健康!
我在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认识了您,知道您是“杂交水稻之父”。我还记得那幅插图的内容——您弯着腰站在稻田里,手中拿着稻苗开心地笑着。后来,我也从杂志、网络、电视上更加了解您的事迹。您的研究成果,不断刷新水稻亩产的世界纪录,造福全人类。您一心为民、心怀大爱、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从那时起,您的名字、您的笑容,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如今的您,已不再像照片中的那样年轻了。我在网络上看到的您,已是步履蹒跚、两鬓斑白。您将自己一辈子奉献给了水稻事业,奉献给了全人类。您研发培育的一代代杂交水稻,让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如今,一些年轻人浪费粮食现象频频发生。每次看到这些,我都不由得叹一口气。
当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吃汉堡等快餐食品,喜欢各种零食不离手。因为经常吃这些东西,他们忘记了最应该吃的主食、蔬菜与水果。不论是在街边的小店还是大饭店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阔人”去了餐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点一大通,看着菜品一道一道地上来,就觉得十分气派。奇怪的是,点菜时没有服务员去提醒他们点的饭菜够吃了。当那些“阔人”吃完后,有些菜几乎没有动过,这实在令人无言以对。
几年前,国家意识到了浪费的可怕。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光盘热”,各种有关“光盘行动”的标语铺天盖地。作为一名初中生,我认为“光盘行动”不该只挂在墙上,而是要深深地刻在心中。只有了解了您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才会明白每粒米都来之不易,无论水稻有多么高产。
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袁隆平是个能让你真正吃饱饭的男神!在我看来,的确如此。你所研究的杂交水稻推广至全世界,您造福了全世界。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无力让所有人都了解杂交水稻、了解您。但是,我可以用呼吁和倡议,让身边更多的人知晓粮食的来之不易,发扬勤俭节约、严禁浪费的社会风尚。我想这也是您最愿意看到的吧。
袁爷爷,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铭记于心的英雄。所以,请允许我在此表达对您真心的祝福与敬仰!
2023年介绍袁隆平爷爷范文(19篇)篇十九
就在20xx年5月22日,有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意想不到的消息,堪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下午1:07逝事。袁隆平爷爷走了,长沙人民都伤心欲绝,但嘴里一直说到:“祝您一路走好!”
这个消息从长沙立刻就传遍了全国各地,各大新闻媒体、各大网站,在不间断的传播。每一个人都知道。来送别袁隆平爷爷的人大约有全国一半人,每个人都拿着新华来送别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同志是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20xx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追求“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水稻,中国境外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
袁隆平同志一生最大的贡献,一是突破了传统理论束缚,发明了杂交水稻;二是创建杂交水稻学科,构建了杂交水稻理论体系;三是攻坚克难推动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四是致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为人类战胜饥饿彰显了担当。
袁隆平同志的一生,是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一生,是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一生,是情牵祖国、心系人民的`一生,是胸怀世界、造福人类的一生,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一生。
袁隆平同志的名字,写入了辽阔大地,印在老百姓心上。“袁隆平星”在太空闪烁,星耀大地。袁隆平同志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