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思绪,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在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时,我意识到自己在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从而决定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一
《万历十五年》经过记录在16世纪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万历年间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乱,反映了当时社会,高级官员的悲惨人生。
这本书用传记的手法叙述了当年张居正他生前得志、扬名立万,死后失势、遭掘棺之耻;大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生前位至“总理蓟州军务”,在张居正死后罢官家居;名士李贽失势后,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海瑞,一个富有传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可是作为一个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即便是郑贵妃、张鲸、冯保、高拱、卢镗、也统统没有好结果,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为极限,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本书告诉我们在以德替法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为民、为官之人是没有保障的。因为帝王维护或保护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统治地位。为了帝国的传承,帝王能够牺牲一切,包括所谓的“德”。“德”字何解,就是执法公正不阿,待人谦虚,对朋友不分高低官职。对底下臣民则应当视如儿女,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没有保障的为官之人整天就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没有保障的为民之人不屑为朝廷尽忠,在异族的铁蹄下,明帝国最终灰飞烟灭。我想一个国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于国主,民众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让船跑得快,水才是关键。顺势的话,朝廷会发展和快,逆势则会慢,严重的话船也保不了。最终,大臣们的贪福之心也所以破灭,居民们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个君王了。
历史沧桑,万历皇帝万世传承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齐消失在我们目光尽头,渐渐的久远。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二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 ——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三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四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评价很高的书。暑假中读后颇有感触。下头分几个部分谈一谈。
一、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以往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之后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我独特的思考。
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联系,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为他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彩,有影响力的巨著。
二、谈谈这本书。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而黄仁宇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明朝采取极其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并不着眼于提倡辅助先进的经济以增加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书中有如下论述:“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宛平县知县沈榜声称它每年要向27个不一样的机构缴款,总数则不出白银一千两。与其相似,全国布满了这段距离的补给线,此来彼往,侧面收受,既无架构,而提出的统计数字,经常为一纸具文,以致发生了上述税率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有书中可见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犹以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症结。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不得善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及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
海瑞的信条和个性固然令人尊敬,却没有一人按照他这个榜样来办事。原因就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另一套为大众所理解的形式方式。海瑞的行事方式乃是正道,而这正道上已是人迹罕至。
举一例说明:当时朝廷上派遣钦差到各地巡查。名为巡查,实则捞油。每到一处必是明里或暗里的向地方官员要好处。而地方官员也正好趁此机会送钱打点,一则为自我官场升迁打基础,二则能够保住官位,在所辖之地横征暴敛而不被处理,两厢情愿,心照不宣,何乐而不为?而两袖清风的海瑞可不管这一套,青菜豆腐招待上官,钦差几次暗示却反被海瑞参奏一本,引得人人自危,就怕自我的那点事儿也被揭发。
按理说海瑞的做法并无不妥且是极为正确,可在当时的规则之下必定是要引起惊涛骇浪的。何也?是时此种上下官员的交易方式已经不再是地下的受贿而似乎有正大光明的趋势。系统之中的每个个体已经在此制度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点,找到了晋升的途径和维持生计的办法,习惯成自然,只要人人都能够得到自我想要的,灰色交易市场已经构成,为什么要改变呢?偏偏就在此时,海瑞半途杀出,非要搅个天翻地覆。一旦当前的系统被颠覆,每个个体都必须重新定位去适应新的规则和关系,此刻的既得利益到时候就不明白能否找回,谁愿意去改变呢?海瑞的行为就像一个印第安部落里闯入的欧洲人,无异于砸天下所有当官的饭碗。习惯了一套能够让他们获益的规则的人们会在有人想颠覆它的时候奋起反抗的,习惯和利益是罪魁。海瑞正是所以被碰得头破血流,赋闲在家,晚年凄惨。制度造成了这一切。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五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只是依稀记得他的“大历史观”。由于孤陋寡闻,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大历史观”。最初我觉得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既然是发生过的事实,那么历史书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历史事件罗列出来告诉人们过去曾经发生过些什么。人们掌握的史料越详细,就越接近历史"真相"。后来才知道书写历史时还有所谓的"历史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对历史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眼中的史实是不同的。大概这也就是方法论上的差别。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很明白地指出他所持的是大历史观。所谓的大历史观就是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大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而不纠缠于具体的人人事事,因为所有人物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
以前,屡次在书摊上和那本书擦肩而过,直觉固执地认为《万历十五年》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其实该书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
书,特别是一本沉淀了历史精髓的书,是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拿到书的时候,装帧显得很朴素。相对其他小说类读物,淡淡的封面不禁渗透出深邃的历史。于是就一天看一点,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到活祖宗万历皇帝,无不叙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功德圆满,甚至身败名裂。张居正最终被查没,万历自己死后也无法同最爱的郑氏同陵,海瑞则在大家的摒弃中挣扎......“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引自书中的话。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六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
我们可以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第二章所写的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写的张居正这个人,当作是一个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较前面的ceo跟后面的ceo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制约,祖宗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事情。
第五章所写的海瑞,是一个低阶别的政府官、地方官,有点像我们分公司、办事处的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立即服务,为当地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像以服务为导向的部门,自然是以客户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与百姓的心声,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接下来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去打倭寇,这比较像行销部门,跟竞争对手作行销的战争。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历史的包袱、历史的价值观、或者是朝廷上层的价值观,第七章讲到的李蛰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他比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这就好像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公司的上层,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识分子",权力很高,已经萎靡了。
从第一章念到第七章,从"公司董事长"内心的转变,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会慢慢醒悟,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在运作,有形的官僚体系,加上无形的思想体系在运作,而导致了你五年后的景况。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七
读到《万历十五年》中《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值》这一章,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对海端怀有散意,但却不大赞同他的作为。海瑞作为这样一个模范官僚,与当时的体制格格不入。
无疑,海瑞的道德责任感极高,严格按照四书五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但他处事古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对于有待斟酌的案件,海稀的判断标准是,“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守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属刁顽。”用这样的精神来判案,显得草率而荒唐。海瑞一生清贫,敢于直言上谏,大胆对抗上级。他曾向嘉靖皇帝上奏,指责他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而多疑愚蠢的君主。这种疏奏简直是史无前例的,但海瑞取做,并且做了,并赢得了百姓的称赞,成为清正廉明的代表。
海端的官场仕途几经沉浮,由于他行事耿直刻板,任职一方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全然不顾地方势力与个人生死,最终因触及大批人的利益卷入纷争,他孤军奋战,终是寡不敌众。在君子的世界里,出任做官是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以这个标准来看,海瑞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八
太善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须大动干戈推行新政?太残忍,想要根除陈腐做派必然会在当时造成损伤。太聪明,出身贫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辅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能找到国家运行的软肋?太愚蠢,耗尽了自己的一生,却落得了满朝文武的批评,死后甚至成为了攻击的符号。
所谓错误,“张居正的根本错误在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作必要的让步”。张居正从来都没有错,只是成为一个伟人和得到善终,中间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申时行,大智慧的典范。申时行是处理人际的高手,“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为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他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老,他就担任这样的角色,至于别人的评论如“首鼠两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时行是机器运转的润滑剂。这个世界需要伟人竭心尽力将光明带到人们眼前,更需要有这样的人拼尽全力将黑暗挡在背后。申时行是太极高手,懂得怎样协调皇帝与文官,以及文官之间的关系,保证思想的传承和国家的有序。更令人惊叹的是,做完了这一切,他能够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伟人之间,仍然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然而,世间没有张居正,那么时代永远不会进步;世间没有申时行,那么国家将会陷入混乱。为人若如张居正,无愧于心,却不得善终;为人若如申时行,左右逢源,却无所作为。
这两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九
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常听老师说起《万历十五年》,读完《万历十五年》,你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中国近代的衰败与腐朽,懦弱与自大,无疑可以从《万历十五年》中品味出来。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平淡无奇,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一年一样平淡,但就在这平淡无奇的一年中,发生了很多细枝末叶的且极容易被忽略的事。这些事,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发生大事的症结所在,也是将在得以掀起波澜的机缘。在这一年中发生的事为将来孕育了祸根。
万历皇帝在刚刚9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位,一成不变的生活,重复的事情,不变的礼仪,令年仅24岁的万历皇帝心生厌恶,权力被束缚,行动言语都受到约束,仿佛一个提线木偶,无法自主。万历皇帝的一生处于不断的被束缚中,万历皇帝也想做一个好皇帝,但朝堂上的寸步难行,一成不变的生活令万历丧失了信心与激情,到了后期万历的做法是无为而治,不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在这个国家治理体系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即使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做的。
在多年学习中,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是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万历皇帝是可悲的,他曾竭尽全力想做一个好皇帝,一个好君王,可是文官集团势力的强大,让万历皇帝寸步难行,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可悲的,作为一个君王,他是不合格的。在僵硬的体制下,万历皇帝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在祭祖大典上作出正确的礼仪与行为,在朝堂上只需要同意文官集团的奏折,在万历皇帝的身上我们似乎看不到像秦始皇的唯我独尊,看不到唐太宗的不可一世,皇帝似乎成了一个文官集团为了统治国家而推出的傀儡,寸步难行的万历,无法作为的的万历。在这段历史中,我无法说明谁对谁错,只有一声叹息。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
很早就听说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得到了很多人的推荐,但一直没有机会阅读,毕竟是历史方面的书,和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集不大。暑假期间偶然机会借到这本书,用了1周多的闲散时间阅读完。
本书是美籍华人黄仁宇所著,1976年就已经出版了英文版本,本书不单单是一本历史书,书中通过历史文献的研究从财政、人事、军事、政治、哲学、阶级等多个解读来解读明朝历史上“无关紧要”的一年。
在书中黄仁宇先生提供了研究历史的新角度和方法,提倡用大历史观来研究历史(大历史观提倡“将历史的基点退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在这本书中就是通过研究万历年间6个主要人物作为横截面来研究整个明朝,甚至整个封建社会。
阅读时感受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1、封建制度越来越登峰造极,皇帝越来越沦为一个符号或者“牌位”。这和之前上学时学历史和平时看书看到的结论不同,之前的观点是明清两朝中央集权达到顶点,明朝废除了丞相,清朝设立了军机处,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和行政秘书,皇帝的权威得到了无上加强。
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确是皇权在封建社会后期更多作为一个象征出现,真正起到统治作用的是一大批文官集团,这些文官集团用儒家经典对皇帝的任何行为举止和言行都做出了规定,皇帝在公开场合翘个二郎腿也会受到文官集团的劝谏。文官集团不要求皇帝有多么文治武功,也不需要锐意进取,只需要作为一个表征在那里就可以。
2、认识到了更丰满的历史人物。中学时的历史教科书在描写或评判历史人物时往往一笔带过,如果我们只通过历史教科书来了解历史人物那就真的是管中窥豹了。中学以后通过网络、图书也了解了一些历史人物,但这些了解都很片面,缺乏专业性。
在书中的6个人物中,比较感兴趣的是张居正,戚继光,这两个人物耳熟能详,在看本书之前也在别的地方听说过两位的大名,但是还比较浅显,印象中他们都是为当时朝代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尤其是戚继光抗倭胜利还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里面,理所当然认为戚继光是大英雄,大豪杰。
万历皇帝的老师,深得皇帝信任,大权在握,为改革财政制度,支持军事改革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生活奢华、任人唯亲、不择手段等为当世文官集团所不齿的劣迹。
戚继光作为明朝中后期最为重要的军事将领,创立新军,创新军事技术、整肃军纪,清剿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但同时他的专横跋扈,对首辅张居正的密切接触也广受诟病。但是戚继光仍然作为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书中对戚继光的描写有一句话很中肯,“戚继光的才能不是说彻底变革当时社会制度,而是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下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局部改善。”
在阅读时发现另外一点,书中几乎所有的数字、对话和任务关系都有相应的文献支持,书后长长的参考文献列表足以证明著作的专业性。
当然了,由于自己没有受过专业的历史学训练,提出以上感想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对本书提出更专业的解读。书中一些说法和结论还需要多次阅读、思考和推敲。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一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在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书中着重写了万历皇帝、改革家张居正、调和者申时行、清流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人的事迹和思想,从正面或侧面描绘了该王朝的面貌,让今人读来,能够感知那个年代,也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对明王朝道德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他们只有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地方乡绅自治用传统道德为标准;官员判案以“四书”为准绳;皇帝欲废长立幼也要受到伦常的制约。道德纲常为国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指导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国,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没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会的腐败容易滋生,腐败者本人,多数为人治的执行者。
对明王朝政治的认识:
尽管明王朝的皇权在历朝中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书中则反复强调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博弈,文官集团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万历皇帝坐姿不雅,他们会立马批评,万历皇帝喜爱书法,他们会加以限制,万历皇帝欲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则坚决反对。以至后来万历仅为皇权的象征,其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约。万历本人可以免去或诛杀冒犯他的文官,但却对整个文官集团无能为力。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因缺乏调和者而导致万历长达二十年的消极怠工。
《万历十五年》给予我的启示: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一个国家体制僵化,发展停滞,没有活力,必须改革。成功则兴旺发达,不彻底则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败则坠入深渊。
3、人有两面性,阴面和阳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书五经的原则来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历史自古就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
5、当皇帝也有当皇帝的无奈,万历皇帝虽然为一国之君,但其实活的也很不自在。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二
读完此书已有一段时间,一直想分享些自己的体会,却一直不知如何下笔。
1587年,为万历十五年,从传统观点来看,并无大事可叙,但黄老却从发生在此间一件件极其微小的事件,窥见了蕴含其中明代的大历史走向,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以人物为主线,从其间我们看到了不一样,少年意气风发万历皇帝;朝堂之上与庙堂之下判若两人的时代大改革家张居正;忧患为国却性格优寡的首辅申时行;抑有脾气古怪却刚直不阿的清官海瑞。从中了解了人物的两面,历史的多面,在人物性格与其仕途沉浮之间去感受一个时代的风云动荡与发展趋向,无论哪个时期,都没有完人,但却有一个正当时可以改变历史走向之人,此人必定遭受众多议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必定会在青史之上留名,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身处其中,名留其外。
大历史观,无外乎站在一个长隧道之外以一个大的观感去看待历史,不拘小节,着重对历史趋势的研究与探索。掌握此方法,可以避免许多研究上的不必要的多余杂质,从而更加清楚的明白历史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总而观之,以大观小,读史明智,成王败寇,如是而已。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三
第一次读这本书已经是好多年以前了,因为疫情时间充裕,又把这一部书下载下来重新读一读,看看过了这么多年的自己有没有新的感悟。
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作者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情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字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既然无法使自己的意愿实现,他便也不会采纳文官的意见。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奇特的态度:不搭理。不对提出的问题做任何指示,把国家长期置于一种莫名其妙的状态中。由于他从小受的教育及成长环境,这可能已经是他能做出的最叛逆的选择了。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由于王朝制度尚未健全,一切皆以道德和礼法代替法律和制度,这正是一切问题的来源。其实万历只是明朝建国以来矛盾冲突的爆发点,而王朝的根本矛盾早已埋下。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
愿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四
最近看完了《万历十五年》,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无一不以悲剧收场。甚至万历自己,在这种文官集团体制之下,也只能无为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种强大体制惯性所带来的悲哀。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亮光闪闪,也试图做出改革,但最终失败,大部分人还落得个革职、入狱、自杀的下场。一群文官为了整个集团的平衡,国家的武备、科技的革新、商业的发展都陷于停滞。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下部书准备看看《彩色欧洲史》。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五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英译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1587年,无关紧要的一年》),没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以为书中所写是1587年中国历史上所发生之事。读完之后,才了解到,这一年,是万历皇帝登上天子宝座的第十五年,这一年,其实并无大事可述。
但看似平平淡淡的这一年,其实却发生了一些事情。表面看似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实际上却是大事发生的前兆,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作者黄仁宇先生以一种“大历史观”的手法详细记叙了明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中发生的人和事,“大历史观”本质上就是通过客观的分析史料,究察社会现象其蝴蝶效应的源头。1587年看似一派太平的大明朝,已逐步走向衰落和灭亡。
作者把万历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作为书中主线,从多个横截面去叙述他们的生活,从中折射出明代中国社会的完整面貌。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继任首辅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各在其位,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可在那个时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悲哀的命运无一人逃脱。不管是怠政的皇帝,还是独裁的张居正,调和的申时行,富于创造的戚继光,廉洁奉公的海瑞,思想进步的李贽,他们通通没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万历八岁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可这个年轻的皇帝,一生都没能在政治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只能和文官集团做着消极对抗,充当一个活着的祖宗。
张居正在位时权倾朝野,可他自信过度,他把所有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控之下,严厉过度,以致引起了文官集团的憎恨。一经逝世,便被群起而攻之,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申时行坚持调济折衷的原则,他懂得为臣之道,也看透了国家最大的问题便是文官集团,但这个体制上存在的罅隙越来越大,找到一个折衷的办法也越来越困难,而与此同时皇帝励精图治的愿景也被消耗殆尽,他只能留下一纸离职书与一声叹息。
海瑞是彻彻底底把孔孟之道奉为内心准则并贯彻了自己一生的人,但文官集团虽以孔孟主义自居,但毕竟还是把这些视为利用工具,遵守与否,取决于与他们的利益是否相安无忧。
戚继光能在体制内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才干,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可他推行的整套措施在事实上已经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为此,他付出了晚景凄凉的代价。
李贽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有着对人生真理的追求,却又无法叛离他生存的儒家宗旨。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他挣扎,奋斗,却没有实际的成果,最后被捕在狱中,割喉自尽。说到底,还是因为触碰到了道德的根本。
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皇帝的无奈。在我的印象中,皇帝在中国古代是权利和地位至高无上的代表,除了心系天下的隐性要求,没有什么人可以阻碍他做什么。这本书恰恰推翻了我的看法。作为皇帝,他要对各种礼仪照章办理,如每日早朝、祭天地、祀祖庙、庆元旦、赏端阳;接见外国使臣、官员耆老;检阅军队颁发战旗等等,在这些庄严的仪式之下,是繁文缛节、毫无新意的重复。稍微有享乐,母亲会处罚他,先生会劝谏他,大伴会督导他,条条框框之下,他能做的便是勤俭节约、励精图治。
皇帝年幼的时候没有实权还能说他尚小无法独自处理政务,可当他大婚、有了子嗣之后,大权还是掌握在文官集团手中。即使到了1584年,清算完张居正、冯保之后,他得到的自主之权仍然受到种种约束。其中,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事是国本之争。他宠爱郑贵妃,想立郑氏之子皇三子常洵为储,可是文官集团不容许他违反伦理纲常,不允许他打破他们已经构建好的政治体系。如果万历强行废长立幼,势必会造成大规模流血冲突,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了近十年,最终还是万历缴械投降,放下了对皇权的最后一丝幻想。这未免过于悲哀,“皇帝”是一种社会制度,可皇帝本人,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欲望,而这些都被看作是逾越道德规范的。
如果说明朝的灭亡就是因为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还有满族崛起这些直接因素,也太过片面。或者将罪责推给怂恿皇帝改立太子的郑贵妃,也有失公允。就算没有郑贵妃,也没有李自成,文官集团的彼此隔阂和对立,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而这个矛盾,却是从明代创立之初就逐渐开始了。明代以道德作为立政之本,人们的行动被儒家无法固定的原则限制,众人的创造力也纷纷被抑制。同时法律的制定被鄙弃,商业的发展被阻碍,军事改革被忽视,这些大大小小的因素,都是导致明代灭亡的推手。
风起于青萍之末。
古人能从小小的萍草之间,预测到大风暴的来临。看问题也该如此,从现象入手,看到本质。找到蝴蝶效应的源头,才能找到事物发展的关键点。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六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物与每个朝代又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我们无奈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七
我曾经以为《万历十五年》会是一幅宏篇巨构的历史,就算不满眼艰涩的文字,也该是难逃作者的主观臆断落了下乘(这也是我不喜欢读历史评论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够客观)。但显然,是我胡乱猜测了。
这本书初读显得琐碎,你甚至不觉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无奇的讲一个故事,甚至有点无聊。
但到了后面,你开始被它吸引,于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过去,竟有点欲罢不能。
再说故事。
历史人物也是人,不是历史课本里的寥寥数语,万历皇帝,海瑞,戚继光,张居正,他们未必没有争过,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不堪,但最终也未能扭转历史的潮流。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黄仁宇一生经历了太多,对历史有一种天生的悲悯和冷静,者注定了这本书的成就:很多人写史读史,却最终陷入偏见,客观是最基本却最难做到的。黄的高度,黄的经历,足以让很多人说一声佩服,让很多人汗颜。
至于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没有了兴致,罢罢罢,不讲了。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八
万历十五年,在我国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起来虽似末端细节,但实质上确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于是,作者黄仁宇便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观点,对这段时期加以详实的叙述。
初读此书,并没太大兴趣,以为就是正史野史拼接起来的文字。而其朴实却十分有力道的语言,以现代化口吻描述一段段古代帝王、君臣以及百姓间的故事,着实深深的吸引着我。
他所有的妃都顺着他说话,唯独郑妃敢于讥笑他。不是大逆不道,而是因为郑妃确实走进了了万历的精神世界。
我从来不知道,人可以这样的平等,即使在封建时代,人性的光辉也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皇帝又怎样,平民又怎样,只要存在一种傲骨的气节,不屈的个性,然后明智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似乎理解了伏尔泰的那句话:人生而平等!
郑妃并没有拥有绝色的容貌,她的智慧与机警,使得万历在她面前尽述衷肠,挥泪如雨。作者描述的景象让人为之动容,我们为什么不以真诚的态度待人呢?纵使他在你之上,纵使他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人与人之间不缺乏信赖。
作者用近乎司马迁所持有的公正态度,评价那一时期的人物。包括一代名相张居正,一代名将戚继光,一代名臣海瑞,一代名僧李贽。作者用他的语言魅力拉近了读者与历史名人的距离。他们有血有肉,他们自相矛盾,他们有和常人一样的内心。
每个人的一生都具有悲剧色彩,没有人能够至始至终都活的那么精彩,这就是人。万物都在变化着,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生存方式。清廉的海瑞固守着儒家思想的成规,他古怪的规矩不为时人所容纳,他青史留名,却仍有遗憾;抗倭英雄戚继光,他的将才也渐渐被埋没,他的军事思想也只能是纸上的字符,很多无法实现;多受后人崇拜的哲学家李贽,一生只在理想中漂泊,他的行为甚至和他的思想完全不同——即反对孔子的是非标准,追求自由,却依靠着达官贵人生存。
或许,我们只能找对一个方向,然后更加智慧的应对一切。
这是我通读全文的一点感想,我不知道是否一定正确,但我希望今后我读的书能使我更加明智。
弹跳着的字符串成了一章古谱,述说着久远的故事,却无法陌生,因为似乎就在眼前。那图画般的人物正向我哭诉,哭诉他们内心的痛苦。我看得到他们生前的光辉和屈辱,我读懂了他们的性格与荣辱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一页。
万历十五年阅读心得(优质19篇)篇十九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那时候看的是电子版的。当时因为“久仰大名”就去找了电子版的资源读。结果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忍卒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本书像百年孤独一样难看,常常的篇幅,堆叠的术语,还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叙述的风格让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较急功近利,静不下心来看这种难看的书,所以那时候的我看了十几页就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然后到了这学期,由于我参加了读书分享会,加之有前车之鉴,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本书读下去。于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时间,每天阅读四五十页,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期间为了能更加了解其中历史,我还在b站上找了关于张居正的百家讲坛。看完这一遍之后,对本书有了一些了解,对明朝的历史也是,甚至对于整个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读了这本书的一些收获吧。
这本书之所以难读,我觉得正是它的优点吧——正经、堆料十足。里面所叙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且言辞中肯,极少有不正经,片面的言辞。这是一本畅销的学术性著作——欠缺畅销书的通俗易懂,不能像畅销书那样一目十行那样就能懂得其中所写,反之你应该一行一行地认真去读;但是这本书又比其他的学术性著作容易读的多,像看小说一样。我觉得书名也取得不错——万历十五年。取一个年份来当书名,里面有什么奥秘吗?说实话我也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
说到书名,就要提到书的内容了。我觉得,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书中故事的前因后果。书中所讲的人物,有六个,分别是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出来万历皇帝做两章来论,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并不是脱节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应章节里的主角,其他人充当配角。书中讲述了这些人,这些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宿命般的结尾,余韵悠长。
作为一部历史性著作,它的写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详实得记叙了当时的情况,然后又由此引发出自己的历史观,即是:“中国官僚体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人们理智上的自由被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大失败的主要原因。”且不论这种观点对不对。不过这本书确实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做一个原因。历史上也不止他一个人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可以全面笼统地对中国历史做一个适用的法则。如金观涛在《兴盛与危机》中根据系统的控制论得到的“超稳定结构”社会说。
说实在,我这次很认真地看这部书,还因为我想找找这部书到底有没有明显地参杂个人的观点。历史学家罗克齐就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我读历史,都要很小心、很谨慎地去读了,半信半疑,生怕中了圈套。
后来还去知网上查了相关的文献,确实,发现了这本书中的不足之处。一下我来简要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
作者在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和一般的历史著作不同,由于作者试图通过他的“大历史观”来描绘历史,所以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与小说非常接近。作者给读者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一个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故事,书中充满着文学性与小说性的色彩。怪不得喜欢历史的我看不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部“非虚构性的历史小说”,而我看不下小说。
比如书中开篇这一句:
“这一年阳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
与二月河开篇: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
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书中描写人物的心理环境、夹叙夹议等等,都有小说的色彩。
强烈的宿命感。
我在阅读过程中就感到了一股压抑的气息。作者这种尽量还原历史的叙事风格、多种故事、人物关系的交错描写,在我看来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必然的结局。特别是张居正改革又被废除、海瑞不得志、戚继光晚年凄凉等悲剧性结局,另我感到满满的宿命。又如文末叙事的戛然而止:“当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四海升,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有种余韵悠长的感觉,就好比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那种感觉一样,一瞬间《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场景在我脑海中重现,有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觉。
隐喻与现实。
作者所写如此悲剧性结局的故事,有他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说,作者认为古代中国以儒家的道德原则代替法律,所产生的悲剧结局便是必然的。他主张否定文人治国,推动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的发展。
但是现实如何呢?当今中国的法治、经济、商业与科技相比于数十年前已然有巨大进步,但是当今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之相比却是缺失的。而且作者对儒家的批判与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其的批判是相同的,否认儒家,强调摒弃。但是现在学者对儒家的态度已经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所以还是有偏颇的。
对李贽的误读。
我只选出其中几条。
一、书中写道李贽对海瑞的评论:尊重海瑞,但是指出海瑞过分拘泥于传统的道德,只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其实,李贽对海瑞是夸赞的态度。原文如下:
“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经历岁时,栋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与果木斗春,则花不如;与草木斗秋,则实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
二、作者认为李贽没有从根本上放弃以伦理道德为标准的价值理念,因此自相矛盾的言论随时会在李贽的笔下出现。比如他赞成寡妇守节殉夫,但对卓文君的私奔,又说是“归凤求凰,安可诬也”。其实李贽是肯定寡妇改嫁、还有为爱情私奔的女孩;但是他也认为守节与否是一个人的价值选择,表示尊重。
三、李贽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然而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之苦海难逃也。可如何!”作者便以为李贽是消极悲观的,但是事实上李贽是一个乐观主义的人。
以上一些观点我看完之后似懂非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之后才恍然大悟。特别是对于李贽,像我这样的一般读者,不会特意地去考察史料,很容易会误以为李贽是消极之人。
历史已经发生,我们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以前听到老师说学历史的用处就说借鉴,但是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历史的最大悲剧在于历史悲剧的不断重演。”细细想想,确实如此,令人感慨。
历史就像一头望不到边的大象,我们这些回顾历史的人是盲人。在不同的位置摸它,感知它为何如此,会得到不同的解释,却总是难以窥见它的全貌。高尔吉亚曾提出下面命题:
1、无物存在;
2、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3、即使我们可以认识某物,我们也不能告诉别人。
乍一看明显就说唯心了。但是我觉得有很有道理,妙不可言。特别是如果你把“某物”换成“客观的历史”,变成:
1、无客观的历史存在;
2、即使有客观的历史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
3、即使我们可以认识客观的历史,我们也不能告诉别人。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万历十五年》吧,感觉挺有特色的,当然,反正我不敢全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