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的篇幅要适中,既能充分展开论述,又不至于啰嗦冗长。聚焦于优秀作文的精华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文学的魅力。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一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小主人把我埋在了泥土里。我睡了三天三夜,小主人每天都给我浇水,我渴了喝点水,然后又睡,渐渐地我长胖了。
一只蚯蚓来了,他说:“小种子我给你松松土吧。”我说:“谢谢你蚯蚓大哥”,然后挺了挺身子探出了头。我看见旁边的小伙伴有的展开了小叶,有的'还穿着白纱衣,还听见了许多鸟儿的叫声,还看见了柳绿花红,一片好风光。阳光一直照着我,春雨也滋润着我,小主人也呵护着我,我渐渐的长高了。
一个月后我有十多厘米高了,也有七八片叶子了,叶子有小主人手掌那么大了。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种子了,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开出鲜艳的花朵,然后结出好多的果子给小主人品尝。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二
1936年,年仅6岁的小袁隆平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园艺场,那里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美不胜收,令他流连忘返。
在竹篱笆外放眼一望,星星点点的嫩粉、橙黄点缀在一片苍翠之间,让人迫不及待要进入一探究竟。
跑累了,小袁隆平伫足田埂上,抬头望去,正瞧见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从藤架上垂挂下来,仿佛一盏盏水晶灯。“在夜里,它们估计会闪闪发光呢!”想着,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串葡萄,把鼻子凑近嗅了嗅,一股淡淡的果香环绕鼻尖,沁人心脾。他忍不住摘下一颗,剥下紫色外衣,嫩绿色的果肉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滑入口里,酸甜可口的果肉游荡唇齿之间。
在小袁隆平眼中,这一切都新奇极了。没一会儿,他的目光便被不远处的一簇簇花朵吸引。他蹲在花坛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蜜蜂一直停在花朵上面呢?为什么花朵不会因此感到生气呢?为什么蜜蜂们。
幸好,那只蜜蜂仿佛有了灵性一般,嗡嗡地飞走了。同学们跑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这才晃过神来。环顾四周,大伙儿正玩得不亦乐乎。
他探出小脑袋,继续研究花朵。咦,这一丛是什么?用手轻轻一碰这圆圆的东西,这个圆东西立马就爆炸开来。小袁隆平忙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一颗颗小小的黑籽,左思右想,终于得出了结论:这就是植物的种子吧!
此时此刻,小袁隆平的心里萌生出了一种奇特的想法:大自然真是一个神奇的宝库,我们和它还是好朋友呢!他爱上了大自然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与此同时也永远地埋在了他的心里,萌发出了学农之梦。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三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植物中的《一粒种子》。课本22—23页内容。
1、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14个字;读懂课文,了解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分角色朗读课文,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认识14个生字;知道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认字卡片,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件演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指名学生说说春天的景色。)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小树发芽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你们知道种子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种子的课文。相信大家学了课文就会有收获。(板书课题)
2、读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说说你对种子了解的一些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请教同学或老师。
2、把难读的字词找出来,并多读几遍。
3、小组内互读、互评。
4、检查自读情况。
5、标出自然段,并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在文中找出要认的14个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自主认读。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在小组中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5、把生字放回课文里读一读。
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课件播放画面,配乐朗读,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课文中给我们讲了什么?
2、分自然段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读了这个自然段,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3)指名分角色朗读3—8自然段,集体评议:读得好吗?好在哪里?
(4)小组讨论:种子想出去吗?从哪里看出?它又是怎样看到外边世界的?(课件再次演示种子要出土的和出土后的画面。)
(5)交流讨论情况。
3、种子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他的心情怎样?他会说些什么?
4、教师小结:种子为了快快长大成才,特别希望能早点看到光明、美好的世界。春天的气候暖和,种子呆在肥沃的土壤里,有水、有空气,又在蚯蚓的帮助下,它看到了外边的世界,这多么令人高兴啊!
五、指导朗读,体验情感。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件配乐)
2、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种子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吗?
3、学完课文,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4、有感情地读课文,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六、巩固知识,丰富课外。
1、让父母考考自己是不是还认得15个字,并给它们口头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和同学们演一演。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四
1.幼儿通过音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种子成长过程。
2.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以及大自然的神奇。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种子若干
一.欣赏录像,感知音乐的优美和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
师:"葵花种子已经怎么样了?"
幼:长大了
幼:长成了向日葵.
二.发挥想象,随音乐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种子成长过程.
1.初步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幼:我想长成西瓜
幼: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想长成柳树.
师:老师有个好主意,不如今天我们就来当一粒种子吧,种子们都到地里去吧,请你们用动作来表现.(放音乐)
2.用不同的动作进一步表现种子的成长过程.
师:刚才我们这些种子都长大了,老师还会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更多的种子,你们会不会?(启发幼儿用更多肢体语言表现种子成长过程)
邀请若干幼儿上来表演,其他幼儿猜.
三.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暴风雨中的植物.
1.启发幼儿想象暴风雨中的植物,并尝试用动作表现.
(放风.雨.雷声)
师:天气怎么样?
幼:打雷了了.下雨了.刮风了.
师:这样的天气植物会怎么样?(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2.观赏录像:暴风雨中的向日葵.
3.随音乐表演一遍.
师:我们也来表演一下暴风雨中的植物吧.
四.完整表演一遍.
1.出示种子若干.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好多种子小客人,它们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
2.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幼儿每人带一颗种子回家,并种到盆里,并观察、记录种子成长的过程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五
有一粒种子,总是在忍受世人的嘲笑:“这么小一粒,准是颗野花籽0但是,它却什么也不说,默默生长,春夏秋冬过去了,它长出苗儿。
转眼两年过去了,它长出了叶,看起来很不起眼,大家又嘲笑它:"嘻嘻,我就说嘛,它准是棵野草1嘻笑声越来越大,连过路的小动物们也不时用轻蔑的眼神看着它,但它却视而不见,闭上眼默默生长。又过了许多年,它的.枝头长出了一串红色的果实,一些人看见了,惊呼道:“人参哪!是人参1他们拿出挖掘工具,熟练地干着。不久,那枚当初被万般嘲笑的种子现在正躺在人们的手里,被千赞万叹。
种子就如同人生一般,最初都只是小小一枚,但是在历经风雨之后,最终都会绽放,谁也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样子和命运,只能静静地等待。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六
有一个女孩子,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母亲鼓励她找一份工作。
女儿到饭店涮盘子,没过多久就被老板赶了出来,原来她涮的不干净,影响了饭店的生意。老板把她赶了出来,女儿回到家后,后悔地哭了起来。母亲鼓励她说:“既然你不是干活的料,你就去教书吧。”
于是,她去教初中。可是,因为讲错了一道数学题,被学生哄下了台。她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家。母亲接着鼓励她继续找工作。
她去一个聋哑儿童学校当老师,她用自己的爱心照顾每一个孩子,经过几年的'努力,她荣获了儿童教育讲,她还申请办了一所残疾人学校。当她来到了年过七旬的母亲面前,母亲对她说:“如果有一块地,要是种大豆,大豆不长,就种绿豆,如果绿豆不长,就种水稻、、、、、、不过,我相信这块地一定适合一种种子。
女儿听了,眼泪如泉说:“母亲我明白了、、、、、、”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七
春天到了,人们把我种在肥沃的土壤里,也开始了我的一段神奇冒险之旅!
每天有柔和的太阳照耀我;有清凉的雨水滋润我,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给我的温暖。在泥土里,我身旁有非常多的朋友帮忙着我,如:泥蚯、地鼠会帮忙松土,方便我伸伸懒腰;小蚂蚁陪我聊天,告诉我外面花花世界发生的趣事,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蚕宝宝偶尔会跳肚皮舞给我欣赏,让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真是热闹极了!
因为大自然不断的赐给我力量以及朋友给我无微不至的.爱,让我非常感动,于是我努力的吸收养分,拼命的向上挣扎,希望可以快快破土而出,奔向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不久的将来,我即将要长出小嫩叶,会看见许多不同的人、事、物,心情是多么的充满期待啊!我希望可以长出粗状的手臂,让鸟儿有个安全的家;长出雄伟的身体,让松鼠们有玩耍、跳跃的地方;长出茂密的树叶,来绿化环境,我要做一棵“开心果”大树,带给所有人无穷的欢乐!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八
美德,高尚心灵;文学,讴歌生命。读了《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系列后,我对美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似一双翅膀,把爱的种子送进我的心灵,让它生根、发芽,直到使心灵得到滋润,结出美丽的花朵。
系列中的《今天我负责》一书其中一个故事——《捐款》让我刻骨铭心,一瞬间,我懂得了美的内涵。这个故事讲述一个叫金典的美德少年,是校园电视节目主持人。那天,她要做一个给地震灾区捐款的节目。金典还不让学校老师们参与进来,可见金典是一位不依赖他人的小学生。果然,金典把这次捐款活动做得井井有条。可是,就在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一点波折。贫困生闵航为了捐五元钱,一个星期都没有乘公交车,但与同学相比,他捐得最少。可金典却大声说:“我也捐五元!”五枚硬币被投进了。闵航一愣,也把五元钱投了进去。由此可见,金典是一名不嘲笑他人、尊重他人的.小学生。闵航尽管家境贫寒,但心存爱心,把自己乘公交车的钱省下来捐给灾区。金典同学尊重他人,呵护了闵航的爱心,同样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金典的爱心润物无声,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深受震撼——年纪虽小,爱心永存。她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著名作家马昇嘉曾经说过:“爱是一粒种子,施以心灵滋养,就能绽放鲜艳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美德,这个抽象的概念,只要你理解它,并且把它付之实践,你就会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每个人有了美德,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更加温馨,让我们都拥有美德吧!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九
一次,我对大树妈妈说:“妈妈,我想飞到公园里,长大后,给小鸟做窝,给人们带来清凉,好吗?”大树妈妈对我说:“你还小,妈妈舍不得啊,还是在妈妈身边更安全!”
又过了些日子,我对妈妈提出同样的要求,妈妈终于答应了。在风伯伯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公园,土地爸爸在那里欢迎我,各种各样的花儿来为我作伴,热热闹闹的人们每天总是络绎不绝地从我身边经过,我在这儿快乐地生长。
一天,一位晨炼的老奶奶站在那里夸赞我:“你们看,这棵树长得多好看呀!”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但也有让我不愉快的事儿,一天,来了一个小男孩,拿了一把锋利的刀子,在我身上划呀划,划破了我的皮肤,划烂了我的脸蛋,我伤心地哭着要找妈妈。土地爸爸劝我说:“孩子,要学会坚强,勇敢的面对它,生活总有酸甜苦辣,你要学会适应它”。
就这样,我在太阳的照耀下,一天天地成长。由原来的种子变成了一棵茂密的大树,实现了我小时候的愿望。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
我是一颗神奇的豌豆,我非常喜欢阳光,只要阳光一照,我就“啪”的一声,炸开了。后来的我小小的,圆圆的,像极了一粒珍珠,我变成了一粒全新的种子。
风儿带我去蓝天中游览了一圈,我掉下来的时候,雷声大作,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我赶紧躲了起来,生怕被雨淋湿,渐渐地,雨声小了,我摸了摸身边,忽然我摸到了一棵粗壮的老树根。我和大树拉起了小提琴,大伙儿听见了这么优美的`“乐曲”,都连连称赞道:“真好听啊,真好听啊!”大树和我听了,心里都非常自豪。
我该回家了,我很喜欢我的大树朋友,大树也很舍不得我,我们俩依依不舍地告别了。
我是一粒神奇的种子,未来还有更多奇妙的事情等着我呢!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一
是一个播种的季节,这时候我想到那不起眼的种子。于是,我的.幻想之门又一次打开了。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要带着对人类的祝福来到人间,造福社会。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会来到春天的,悄悄溜进泥土,与种子们一起茁壮成长,早日让农民伯伯看到来年的希望。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会来到城市的公园里、大街旁、角落里扎稳根基。我要用我顽强的生命力为城市挡风避尘,为人们带来满眼绿色,添光增彩。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会来到急需要我的地方大沙漠。很快,我变成一棵大树,而且不怕干旱和炎热。我要用自己的身体防风固沙,沙漠因为有了我,逐渐变成了绿洲。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会时刻为人民服务。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二
所有来看望妈妈的朋友都不敢相信,病床上的妈妈竟然气色丰润,像春天里一粒就要爆芽的鲜活的种子。
几周前,妈妈还憔悴不堪。手术、化疗,像两条纠缠不休的大嘴巴鲨鱼,毫不留情地吞噬着她的头发、胃口、快乐和希望。
可现在,曾经就此放弃生命的妈妈,终于找到了必须顽强活下去的理由。那是上周星期天,我比平时晚了6个小时来看她。我满头大汗地跑到妈妈的床前,兴奋地告诉妈妈,我刚到姥姥家去过了。那是一条复杂路,要倒3次公共汽车,还要步行一段路。“妈妈,您知道吗,我买了和以前一样的`东西送给了姥姥。”以前,妈妈经常领着我到姥姥家去,路上,总要在一家小店里,买上三种姥姥最爱吃的东西:一只水晶肘子,一袋冻水饺,一篓红苹果。妈妈激动地说:“想不到,你都记住了,还有那条复杂的路线。路上车子多,万一……你害怕过吗?”“我害怕极了,但我一想到您,我就不怕了。我想,您如果看到我能自己去看姥姥了,一高兴,说不定身体就好了!妈妈,您一定要好起来,您可是我心中的一粒种子啊!没有您,我也就没有希望了!”
听我说到这里,妈妈泪如雨下。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说:“好女儿,你这么小都知道不气馁,不服输,坚强地向困难挑战,妈妈也不能退却!我曾想到自己是一株就要衰败的秋草,没想到是你心中的一粒种子!好,妈妈要坚强地活下去!”
就这样,妈妈像一颗鲜活的种子,又面色红润地出现在我和众多亲朋好友的面前。是啊,亲朋好友,就该是我们活着的动力!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三
这几天,我读了【叶圣陶专集】之一粒种一子,内容是: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一粒神奇的种一子。在他一精一心的培育照顾下,一年后种一子发了芽,但却长得很难看,国王把它扔到小溪里,后来被一个商人捡到了,商人让五个园丁培育它。
两年过去了,它依然这么难看,就把它扔到了墙角下。再后来,又被一个士兵捡到了,他把这粒种一子带到了部队里。
过了几个月,他连根拔起,看见根长得核桃那么大,他又把种一子扔到了农田里。一个农夫看见了,就把它埋在土里,每天施肥浇水。过了好多年,那粒种一子长成了巨花,香气十足。附近的人都赶过来看这朵巨花……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识字15个,写字6个。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粒种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看一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读。圈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5.我愿当小老师。
6.找出生字的“邻居”,还能和谁做朋友?
7.组内读课文。一人读一节。
8.选读得好的同学到前面读。
三.在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指名读课文。
3.听学生汇报,并总结。
4.再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
教学回顾:
泥 醒 和 挺 舒 声 钻 松。
泉 热 闹 连 忙 赶 光。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粒种子”,谁能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 渴 喝 声 音 赶 光。
2.齐读生字。
3.指导写“渴”(1)师先示范笔顺。
(2)用红笔描出三点水旁,再请学生思考:“渴”为什么是三点水旁?
(3)请学生在书桌上用手指边写边说笔顺后描红。
4.同样方法自己学写“喝”,说说“喝”为什么是口子旁?
5.其余的字学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三.总结评比。评出写得较好的学生表扬。
四.教学回顾:
渴 喝 声 音 赶 光。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五
我是,主人总是把我带在身上。有一天,她观赏鲜花的时候,不小心把我丢了,于是我便躺在百花丛中。
自从我掉落下来,就被百花嘲笑,有一个花骨朵儿喊道:“咦,大家来看,这里有颗种子,它长得好丑啊。看看你那丑样子,再看看我。我纤细的花枝,饱满的花朵儿,再看看你,浑身乌黑的,那么大的身子壳,你不丑谁丑。”一位游客走到这里,不禁感叹,“这里的花儿长得真美啊,只是这颗大种子却没有发芽,肯定是死胚,没有用的。”刚才那朵花儿更得意了,“你听,连人类都觉得你没用。”
我生气了,我决定要努力地生长。借助一阵风,我翻落到泥土里。我努力汲取这些大花儿剩下的营养,喝他们剩下的露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都睡觉去了,我还是在努力成长。后来,我生根发芽了,却依然被他们嘲笑为杂草,因为我的叶子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又说我是异类。终于有一天,我开出了一个花朵儿,洁白的花瓣,独特的清香,柔美的叶子更衬托了我的美丽。
“这不是郁金香吗,这些野花里怎么会有郁金香?”有散步的'人不禁惊叹道。其它花儿目瞪口呆,这时的我已经长得比他们要高出很多、漂亮许多。我终于不再是他们眼中的丑八怪了。
其实,只要你很努力去做事,你一定能成功的。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六
安静地躺在松软的泥土里。
我在泥土里静静地想:我会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呢?开出花后,人们会喜欢我吗。
就这样,日复一日,我感受到一丝光亮。我感觉自己头上痒痒的。往上一看,啊!发芽了!翠绿绿的,真好。但是,我在向上长时,厚厚的泥土挡住了我的去路。这时,出现了一位白衣小天使和一位黑衣小恶魔。小天使鼓励我:“加油,钻出泥土,你就能长成漂亮的小花了!”小恶魔冷冷地笑道:“放弃吧!破土太难了,你做不到的。”我思考了一会儿,最后,拍死了小恶魔,相信了小天使的话。
我努力地向上钻,过了很久,我已经汗如雨下了,但是,坚持就是胜利呀!所以,我继续向上钻,慢慢地见到很多的光亮。终于,我爬出泥土,舒展开身子。这时,我发现自己不再是一粒种子,而是一颗美丽的小花了。我环顾了四周,破土后的明亮世界,真是太美了。
种子的生命旅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你肯努力,就定有收获。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七
1、认识生字12个,积累词语11个词语和句句子。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3、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1、识生字12个,积累词语11个词语和句句子。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生字卡片媒体录音。
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很优美的文字,想请大家来听一听,并且告诉老师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
教师朗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春天)。
2、师过渡:是啊,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桃花开了,柳树绿了,瞧,种子也从泥土中醒来了,听,他在说着悄悄话呢!让我们打开课本,听听种子在和谁说话,他又说了些什么?(出示课题:一粒种子)。
1、游戏一:点泡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游戏二:照镜子(书空泥、粒、渴、喝)。
1、:师: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放到课文中再来读一读。(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课文思考:课文里几次写到种子挺一挺?用线划出。
2、学生交流:
第一次挺一挺(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组内朗读第一节。
(2)做动作,演一演。
第二次挺一挺(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演一演。
(3)种子觉得很舒服,会说些什么?
第三、四次挺一挺(学习课文第三九小节)。
1、默读37节:这几节写谁和谁的对话?
2、介绍蚯蚓:你听说过蚯蚓吗?它有什么特点?
3、板书:松土(空气)。
4、学生字:咱呢。
5、分角色朗读。
6、学习八、九小节。
(1)师:是啊,春天这么热闹!课文中是怎么描写春天热闹的景象的呢?
(2)自由读划出写春天热闹的句子。
(3)种子听到外面这么热闹,他怎么说?
比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赶快出去!
3、思考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水、空气、阳光)。
4、小结:小作者根据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和空气三个条件。用拟人化的写法写了这篇科学通话。四个挺一挺叙述了种子发芽生长的全过程。
完成说一说。
种子钻出地面以后,会看到什么呢?加上动作,说一说,写一写。
暖和(温度)。
挺一挺。
喝水(水分)。
又挺一挺。
松土(空气)。
又挺一挺。
又挺一挺。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八
1、学会课文中10个生字,知道“挺一挺、舒服、钻出来、热闹”等词的意思。
2、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感受生长的快乐。
3、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4、能用“热闹、一边……一边……”各写一个句子。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课题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种子是怎样长大可的?……)。
二、听配乐朗读课文。
1、你都听明白了什么?交流。
2、自由读课文,看还能读明白什么?
3、交流。
4、填空:课后习题6。
三、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1、把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
2、读生字词。
3、完成《课堂作业 》2。
四、巩固练习。
1、记一记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写一写生字。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按课文填空(课后6)。
二、研读课文。
1、你能从这段话中读出种子发芽需要那些条件吗?
板书:暖和的天气。
喝水。
松土(空气)。
2、你乐意当一回种子吗?为什么?好好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3、如果你真是种子,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阳光?泉水?还是空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读,说明原因。
4、交流:第一部分抓住“醒、挺”
第二部分抓住“种子喝的水是从哪儿来的”
第三部分是重点。
(1)在学生交流后,请同学分别划出蚯蚓和种子的话。
(2)男女生分读,比一比,哪边同学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3)重点理解种子奇怪的语气,“招呼”的意思。
三、小结课文。
1、到这里为止,种子已经挺了三次了。我们用朗读来表现他三次挺的动作好吗?
2、老师读,学生表演。
3、女生读,男生表演。
4、男生读,女生表演。
四、巩固练习。
1、齐读1——7段。
2、完成课堂作业 3。
五、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读课文1——7段。
二、学习课文8、9段。
1、当种子挺了三次之后,他听见了什么?
2、出示句子: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3、你能想像一下,他们都会怎么唱呢?
4、比较句子: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5、练习朗读。
6、如果你是那在地底下呆了很久的种子,当听到外面的歌声会想些什么?(理解“热闹”,你还知道哪儿很热闹?)。
7、指导朗读种子说的话。
8、种子终于又挺了挺身子,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你能给“光明”换一种说法吗?帮他描述一下他眼中“光明的世界”。
9、齐读8、9段。
三、总结课文。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
(把种子当作人来写,知道了种子钻出地面的条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整地读一遍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 。
五、课外阅读。
1、《选学读本》《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蚯蚓》。
2、《新教材》《笋芽儿》。
做一粒种子袁隆平(热门19篇)篇十九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幻灯、录音机、挂图,自制小黑板。
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文中“泥、舒、蚯蚓、招、钻、挺”7个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词的意思。
1.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课文:一粒种子。
2.初读课文,了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