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下面是一份优秀初中教案的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一
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法。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整数的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让我们用一道习题回顾一下。
(呈现多媒体,学生自主完成习题并总结计算算理)。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例题讲解。
(1)小丽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好的。
(展示小丽遇到的问题(1),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师:根据咱们总结的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想一想这个式子怎么计算呢?
(让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小组讨论,并列出竖式)。
师:你们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注意数位对齐。
生2:注意小数点要对齐。
生3:……。
老师小结:小数点要对齐,得数的小数点也要对齐。
师:小丽啊还有一个问题让我们看一看(展示问题(2))。
(让学生自主解决,并再回忆需要注意什么?)。
完成后学生给予总结,完成小数加减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三)习题巩固。
课本72页做一做。
课后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给出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课后习题。
一、计算。
1.5-0.5=1-0.9=2.3+0.6=0.9+0.8=。
1.9-0.8=3.5-2.4=0.36+0.65=0.96-0.32=。
二、竖式计算。
20.87-3.65=3.25+1.73=。
18.77+3.14=23.5-2.8=。
三、解决问题。
1、小红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元,买文具盒用去9.8元,一共用去多少钱?
板书。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二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3.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你能从生活中举出一些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教材精读。
1.请同学们观察思考,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
(3)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4)估计当h=110厘米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支撑物的高度h和小车下滑的时间t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其中小车下滑的时间t随支撑物的高度h的变化而变化。支撑物的高度h是,小车下滑的时间t是。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小车下滑的距离(木板的长度)一直变化。像这种在变化过程中的量叫做。
我国从1949年到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2)x和y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3)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我国人口是怎样的变化?
(4)你能根据此表格预测时我国人口将会是多少?
在“人口统计数据”中:
时间和人口数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其中人口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是,人口数是。
归纳: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模块二合作探究。
1.研究表明,当每公顷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3)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模块三形成提升。
某电影院地面的一部分是扇形,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第5排、第6排各有多少个座位?
(3)第n排有多少个座位?请说明你的理由。
模块四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y叫做。即先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后发生变化或者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叫做。
2.常量:。
二、我的困惑;。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三
d点表示6.。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又从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知道: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因为正数都大于0,反过来,大于0的数都是正数,所以,我们可以用,表示是正数;反之,知道是正数也可以表示为。
同理,,表示是负数;反之是负数也可以表示为。
3.正数轴常见几种错误。
1)没有方向。
2)没有原点。
3)单位长度不统一。
教学设计示例。
数轴(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四
本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在实际问题中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借助游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丹凤地图的实际情境探索点的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
2、如图,已知a(c2,c3),根据下列条件,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平移后的点,写出它们的坐标,并观察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
(1)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
(2)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
(3)将点a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3;
(4)将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4;
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明确:将哪个点沿着什么方向,平移几个单位后,得到的是哪个点.
3、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点的左右平移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点的上下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4、点的平移的应用.(见课件)。
5、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点a(c4,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2)点a(c4,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3)点a(c4,2)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4)点a(c4,2)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6、逆向思维:由点的变化探索点的方向和距离。
(1)如果a,b的坐标分别为a(-4,5),b(-4,2),将点a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将点b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2)如果p、q的坐标分别为p(-3,-5),q(2,-5),将点p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将点q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3)点a′(6,3)是由点a(-2,3)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点b(4,3)向______________得到b′(4,5)。
7、应用平移解决简单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3),要使它平移到点(-2,-2),应怎样平移?说出平移的路线。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五
掌握多种数学解题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六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解下列方程:
(1)5x-2=8(2)5+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3x-2x-=-l。
5x2-3x+1=02x+y=l-3y=5。
例2.解方程(1)-2(x-1)=4。
(2)3(x-2)+1=x-(2x-1)。
强调去括号时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
补充:解方程3x-[3(x+1)-(1+4)]=l。
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9页,练习,l、2、3。
四、小结。
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五、作业。
1.教科书第12页习题6.2,2第l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七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你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相应的括号中.
1.若一个数的倒数是7,则这个数是().
a.-7b.7c.d.
2.如果两个等角互余,那么其中一个角的度数为().
a.30°b.45°c.60°d.不确定。
3.如果去年某厂生产的一种产品的产量为100a件,今年比去年增产了20%,那么今年的产量为()件.
a.20ab.80ac.100ad.120a。
4.下列各式中结果为负数的是().
a.b.c.d.
5.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cb的中点,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cbb.bc=2cdc.ad=2cdd.
6.下列变形中,根据等式的性质变形正确的是().
a.由,得x=2。
b.由,得x=4。
c.由,得x=3。
d.由,得。
7.如图,这是一个马路上的人行横道线,即斑马线的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判断,在过马路时三条线路ac、ab、ad中最短的是().
a.acb.abc.add.不确定。
8.如图,有一块表面刷了红漆的立方体,长为4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3厘米,现在把它切分为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能够切出两面刷了红漆的正方体有()个.
a.48b.36c.24d.12。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分,每空3分)。
9.人的大脑约有100000000000个神经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在钟表的表盘上四点整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约为度.
11.一个角的补角与这个角的余角的差等于度.
12.瑞士的教师巴尔末从测量光谱的数据,,,…中得到了巴尔末公式,请你按这种规律写出第七个数据,这个数据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14.化简:
15.解方程。
16.如示意图,工厂a与工厂b想在公路m旁修建一座共用的仓库o,并且要求o到a与o到b的距离之和最短,请你在m上确定仓库应修建的o点位置,同时说明你选择该点的理由.
拓展知识。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八
不知不觉来侯一已经一年了,回想自己这一年来在学校的成长,真的需要好好的总结一下了。今年作为新教师,我带的是我们学校七年级一、二班的数学课,这一年下来,真的收获了不少,成长不少!
首先,在教学工作上,要感谢我的师傅郭瑞娟郭老师,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做导学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分析学情等,郭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着我。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自己独立备课,设计教学环节,布置作业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每天安排的井然有序。上学期有幸参与了七年数学抽测,配合七年级数学组,带领孩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学期有幸参与了七年级的数学竞赛,协同另外两位老师辅导学生,参与了二七区组织的数学竞赛考试。
其次,在课堂管理方面,要感谢我们两个班的班主任~张静老师和李俊强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一年下来我也积累很多课堂管理方法,真的好的教学成绩在与管理,三分管七分教,七一班课堂管理好,成绩就比二班的好很多,所以一定要把班级管理好了。管理的方法也有很多,有时候严厉的眼神会比大声地苛责效果好很多;在训斥一个学生的时候,恰如其分的走心,要比笼统的训斥责任好的多;课堂上宁愿停下来为了一个学生把纪律搞也比为了赶课程的进度匆匆忙忙的把课讲完好的多。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老师,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班级管理、专业知识等都需要自己好好的准备,需要自己努力的有很多很多。我会不断的努力,争取做最优秀的自己!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九
2、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二。概念确定。
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1、在教室里,根据座位图,确定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2、教材40页练习。
三。方法归类。
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1、如图,a点为原点(0,0),则b点记为(3,1)。
2、如图,以灯塔a为观测点,小岛b在灯塔a北偏东45,距灯塔3km处。
例2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舰艇来说:
(1)北偏东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1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巩固练习]。
1、如图是某城市市区的一部分示意图,对市政府来说:
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方法。
学生尝试描述位置。
2、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
(2)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小结]。
1、为什么要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没有顺序可以吗?
2、几种常用的表示点位置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44页:1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
1.孙金龙你虽然不爱说话,但总以微笑待人。你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关心集体。学习上,你能扎扎实实,认真对待每一份作业。注意多与有经验的老师同学讨论学习方法,让成绩再向前迈进一大步。严光政一看就知道你是个机灵活泼的男孩。你兴趣广泛爱好画画,还特别爱运动,对乒乓球篮球都如痴如醉。如果你能将那劲头分一些在文化学习上,相信你的成绩会突飞猛进。
2.孙磊你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这一学期多亏有你的支持,在这老师表示深切的感谢。但有时你会贪玩,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希望今后在学习上多花功夫,多与同学老师探讨学习方法,争取获得优秀的成绩。
3.宣金龙你爱好运动,篮球场上乒乓球台旁常能看到你那活泼的身影。你对语文学习态度扎实认真,所以语文成绩也很不错。
4.希望以后能把你打球的那股劲儿用在学习上,不偏科,考出好的成绩向家长汇报。
5.寇恒乔在我的眼里,你是很小很单纯的孩子。你的手里总会拿着小熊小刀等一些小玩具,玩得不亦乐乎。老师的话你总是听得认真。老师多么希望你思想成熟一些,多花些时间学习,用好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6.耿宗宝你是个认真固执的男孩,平时尊敬老师,宽容地对待同学。有时看到你不停地抄写单词,老师真的很心疼。老师非常希望你能多找找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成绩更上一层楼。
7.谢官徐你对工作认真负责,真心为集体着想,宿舍的纪律,班级的管理都有你的一份功劳。希望能在学习上多下功夫,认真书写,让成绩更上一层楼。
8.王向鑫在老师面前,你显得很拘谨,总看到你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说你也很顽皮,还喜欢玩玩游戏。你要知道学业才是你现在的主业。希望今后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相信付出汗水就会有收获。张进你是个勤劳善良有时还很腼腆的男孩。劳动积极,乐于助人,语文也学得扎实,老师对你的印象真的很好。希望今后能不偏科,各门功课齐头并进,取得优秀的成绩。
9.丁成不知你有没有觉察到自己性格暴躁,脾气大,希望能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课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珍惜每一次机会,你才能获得学习上的丰收。你总是很怕做作业,经常拖欠作业。望你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0.王天毅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好学生。课堂上,你总是聚精会神,从你上课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愿你永远健康快乐上进,做一个能主宰自己的人。
11.王逸婷你的好学你的大方你的神情,已深深印在老师的记忆中。作为班干部,你能积极主动搞好本职工作,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学习上勤勤恳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愿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做一个强者胜利者。
12.冯缘你随时都是笑眯眯的,自然地流露出心灵的善良。几番努力,成绩已经有所进步。老师希望你能把作业书写得像你的外貌一样漂亮!望你记住,来日方长,学习应更一丝不苟。现在的磨砺就是将来成功的资本。
13.刘佳俊你是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老师知道你也想改掉不好的习惯,但是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总是在低位徘徊。你现在有所醒悟,老师真为你高兴,快马加鞭,积极追赶才是你的上策。
14.刘诗婕你是个懂礼貌明事理的孩子,虽然不爱言语,但对美的事物能通过画画弹琴表达出来。你做事认真,责任心强,关心集体,任劳任怨,是位称职的小组长。老师希望今后能经常看到你大胆举手发言。
15.孙珠灏你长得虎头虎脑,一见就知道是一个聪明的男孩。每次看你的作业,老师都会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在班里,你的成绩总是那么的优秀。望你记住“学无止境”,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一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
2.难点:间接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2.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二、新授。
画“线段图”分析,若直接设元,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x千米。
1.坐公共汽车行了多少路程?乘的士行了多少路程?
2.乘公共汽车用了多少时间,乘出租车用了多少时间?
3.如果都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要多少时间?
4,等量关系是什么?
如果设乘公共汽车行了x千米,则出租车行驶了2x千米。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3x千米,那么也可列出方程。
可设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
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设未知数时要有所选择。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7页练习1、2。
四、小结。
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常见的一个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由此导出的其他关系。如何选择设未知数使方程较为简单呢?关键是找出较简捷地反映题目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怎样设未知数。
四、作业。
教科书习题6.3.2,第1至5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二
(女,27岁)。
目前职位:初中数学教师学历:本科。
工作经验:1-3年现居住地:长春朝阳红旗。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自我评价。
初中数学教师,初一到初三的学生都能教,特别是中考总复习的学生!授课能力强,对中考体系熟知!
工作经验。
培训机构。
工作职责:初中数学教师,初一到初三的学生都带过,特别是中考总复习的学生居多!
教育经历。
-9至-6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三
1.朱王华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但有时你上课不爱开动脑筋举手发言,学习成绩时好时差。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你能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陈晓松当老师看到你上课又走神时,又多了一声叹息。由于你的基础掌握得不够牢固,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成绩徘徊不前。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希望你在学海中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3.陈琪你很聪明,也很灵气,你本来不应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只可惜你太贪玩。有时上课不够专心,还有些小动作,你能想办法控制自己吗?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有个更美好的将来,把你的聪明劲多用在学习上吧。
4.陈哲善良懂事的孩子,最让人欣赏;开朗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每当我看到你工工整整的作业,就忍不住停下来欣赏。劳动时,你总表现得很积极。愿你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奋发上进。
5.沈智扬虽然调皮好动,可其实在老师的心里,却一直认为你并不是个坏小孩。平时你对自己不严格要求,作业拖拖拉拉马马虎虎,老师为你感到可惜。希望你在新学期里严格要求自己。
6.沈超你心眼儿是很好的,对班级也热爱,就是脾气不好,时不时和同学顶撞。课堂上你爱坐着发呆,实在让老师失望。最最遗憾的是你的成绩,总是在低位徘徊。愿你拿出勇气,战胜自我,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7.沈艺佳你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能与同学友爱相处。劳动时也总能看到你勤劳的身影。对自己小组长的工作尤其负责,收发作业认真及时。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出色的学生。
8.吴懿晖你在老师心中一直是一位好学生。平时你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喜欢与一些同学“疯”成一团,作业马马虎虎,老师真为你感到可惜。希望你能记住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会换来可喜的成绩,盼望着你的回心转意。
9.吴思佳你是一个懂事,有爱心的好孩子。在校,你是一位好学生,尊师守纪,团结同学。尽管你的作业有时出现小差错,老师还是欣赏你工整的字迹。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愿你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奋发上进。
10.吴昊你纯真可爱,对待同学热情大方,大多数的时候能遵守纪律,偶尔会犯些小错误。你渴望学习成绩的进步,但有时上课不够专心,听课效率不高,进步不太明显。希望你能克服自身的弱点,争取更上新台阶。
11.吴婷你的平凡朴实大方,给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你尊师守纪,团结同学。课堂上积极发言。你踏实肯干,每次劳动都可以看到你任劳任怨的身影。学习方面你总是一点也不让老师操心。愿你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奋发上进。
12.张伟星你心眼儿真好,对班级也热爱。当看到你作业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更为可贵的是,劳动中你从来不怕脏不怕累,而且做得是那样井井有条。尽管成绩还不够理想,但老师相信你的努力最终会换来丰收的喜悦。
13.张云飞诚实热情,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学习自觉是你最突出的优点,但有时课余有不文明的举止,学习上还不够踏实。望你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结出丰硕之果。
15.金子熠诚实热情是你最突出的优点。享受荣誉的赞美时,你懂得不沾沾自喜。你知识面较宽,但平时较贪玩,学习还不够认真,功课起伏较大。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希望你在学海中,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16.顾婷梅在老师的印象中,你聪明,有才智,你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也感到欣慰。学习上勤勤恳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愿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做一个强者胜利者。
17.杨惠敏你真是可爱,让人越来越看不见昔日不听话的影子。这学期你最大的进步就是改掉了拖拉作业的坏习惯,老师也为你高兴。劳动时,你总表现得很积极。希望你能合理安排各门功课的学习时间,争取更大的进步。
19.庆春,班有你更精彩!个性沉静不爱言辞的你,其实是一个内心热情,乐于助人的男孩;你能认真遵守学校及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课堂专心听讲,作业认真细致,书写端正漂亮;身为学习小组长,你能以身作则,带领同学共同进步;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勇于为班级争光,尤其是在那次才艺表演时,以一首《十送红军》显示了你的独特,也赢得同学们的一致喝彩。望你能在学习上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信心。英语背书还需要加快速度,充分利用假期弥补自己的不足。
20.志成,班有你更精彩!本性善良的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学校及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身为学生会干部,基本履行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你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这些表现,是基于在一个比较上进的集体之中,一旦失去这样一个环境,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你在学习上,态度不够端正,显得比较吃力,特别是语文英语背书,总是拖欠任务。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中。假期里加强学习,期待新学期有新进步。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知识重点。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对于计算器的使用,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己阅读计算器的说明书、自己操作练习来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开立方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利用计算器不仅能给运算带来很大的方便,也给探求数量间的关系与变化带来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开立方运算的简单操作;能否利用计算器探究数量间的关系,从而寻找出数量的变化关系.
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可以使学生学习的重点更好地集中到理解数学的本质上来,而估算也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运算能力,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笔算、计算器和估算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
3.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引入.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让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行50米和向西行120米等.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具有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具有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
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说出有关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自己列举正数、负数.
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例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a.3b.-3c.-2.5d.-7.45。
【点拨】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45与10:00相差135分钟.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下表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存入记为“+”):。
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
(元)+16+5.0-1.2-2.1-0.9+10-2.6。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
(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各种记账的优劣.
2.数学游戏:4个同学站或蹲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1,2,3,4.用“+”表示“站”,“-”(负号)表示“蹲”.
(2)增加游戏难度,把4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1)中的游戏.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填空题:。
(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吨.
(2)如果4年后记作+4年,那么8年前记作年.
(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
(4)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3kg,记作+3kg;小阳体重减少了2kg,则小阳增加了.
2.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0.5米,记作-0.5米,下午1时,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时,水位又上涨了0.5米.
(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和下午5时的水位;。
(2)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水位高多少?
提升能力。
3.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52公斤,49公斤,49.8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
(六)课时小结。
1.与以前相比,0的意义又多了哪些内容?
2.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具有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六
教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水平和认知系统。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的待解决的问题情境时,他们会自觉而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和认知经验中摸索、收集、调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并安排在第二学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知识目标。
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猜测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过程。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
课件、三根小棒、三边关系试验报告单每组四根小棒。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它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复习旧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之间有很好的连接。
2分钟。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3、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换一根小棒。
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课件演示猜想1)。
1、学法指导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操作要求:
(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
(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
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小组上台展示,
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生:
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8)你很会观察。
生:3+5=8重合了不能。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10、8+5>10看起来是这样的。
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
4、归纳小结。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证:生:3+4>5、3+5>4、4+5>3,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师: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判断几道题目。
1、快速判断。
3cm、5cm、()4cm。
7cm、4cm、()2cm。
6cm、3cm、()1cm。
2cm、3cm、()3cm。
师:为什么围不成?你是怎么判断的?
2、出示p82例3图。
这是小明上学的路线图,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他可以怎样走?
3、这几条路中,哪条最近?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多动脑,你一定能成为数学的好朋友。
3分钟5分钟7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5分钟。
三角形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七
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数轴。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轴教案(专业18篇)篇十八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说明: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应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难点: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解题: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秋天的怀念》。
二、感知课文。
1、听示范朗读。
2、听完朗读,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
——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3、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
——(第一段)。
师: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师: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
生: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师: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4、为什么,他的脾气会这么暴躁?
——双腿瘫痪。是啊,原来生龙活虎,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自然会脾气暴躁。
三、深入分析。
1、面对这样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
——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悄悄地”——对儿子的理解、体贴。
“偷偷地”——对儿子的牵挂、关切。
“扑过来忍住哭”——坚强、坚韧。
“好好儿活”——强忍着痛苦,劝儿子要坚强。
“抓住我的手”——执着。
2、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表达对儿子的爱?
“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
“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央求般的神色”——母亲的执着。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
3、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身患绝症儿子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