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有效管理教学时间和资源的重要工具。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分析,揭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一
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六步骤。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丰富幼儿的语言,让幼儿在《洗手歌》中感受语言韵律。
4.发展幼儿手部的灵活性。
1.小手脏脏的图片一张。
2.与儿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图片。
3.课前准备的小手律动。
1、导入:
小手律动师: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二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乌龟;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金鱼。
2、谈话:
师:宝贝,刚才我们做的'律动用的事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小手)对了,那我们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多动脑、多回答)我们的宝贝真棒,我们的小手可以画画、捏橡皮泥、吃饭饭,还可以玩沙子、玩玩具、玩泥土,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完这些事情后,我们的小手就变得怎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3、出示小手脏脏的图片教师出示小手脏脏的图片。
4、出示洗手六步骤的图片、学习儿歌《洗手歌》。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萝莉是怎么样洗手的。第一幅图---先卷袖、第二幅图---湿湿手、第三幅图---擦肥皂、第四幅图---搓搓指缝和指尖、第五幅图----冲水洗净、第六幅图---我的小手真干净2.将儿歌与图片串联在一起,引导幼儿学说儿歌。
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干净。
5、结束部分:今天,我们宝贝都学会了怎样能把小手洗的更干净、更漂亮,现在,我们一起去洗洗我们的小手吧!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二
1.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惯。
2.了解洗手的常用工具。
3.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
1.已有经验准备:知道手脏了后要洗手。
2.材料准备:《洗手步骤》课件、水龙头图片、肥皂或洗手液、毛巾。
(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
师:“请大家想一想,手脏了怎么办呢?”——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平常是怎么洗手的,并简单演示。
(二)基本环节:
1.了解洗手用具。
师:小朋友们,我们会用什么东西洗手?(肥皂、洗手液、毛巾、干净水等)——教师逐一出示肥皂、水龙头图片、毛巾,并引导幼儿说“用肥皂,搓搓手”“干净水,冲冲手”“小毛巾,擦擦手”。——教师念儿歌,并加上相应动作,请幼儿模仿。
2.了解洗手步骤。教师播放课件《洗手步骤》,让幼儿了解洗手的步骤。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进行洗手动作的学。——请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
3.体验活动:洗洗手。
(1)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处,请一名幼儿按照教师刚才的方法试一试,请其他幼儿来做小裁判,看他做得对不对。
(2)幼儿分组进行洗手体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
小结:我们在饭前、便后、手脏时都要洗手,这样还可以防止传染病呢。所以,我们以后要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我们的小手洗得干干净净。
1.请幼儿回去观察自己家人的洗手方式,提醒家人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随机教育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并坚持使用正确的方法。
附录:洗手的步骤。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在幼儿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经常会玩水、洗手马马虎虎。而且现在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很少独立洗手,平常都是由父母或长辈帮忙。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幼儿的学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学七步洗手法。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让幼儿示范洗手。二是看图带领幼儿学七步洗手法,第三个环节让幼儿尝试自己洗手。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条理还算比较清晰。但是在第二环节中我没有边讲解边示范,只是单纯的洗手给幼儿看,这样可能会造成幼儿对七步洗手法的印象不深。在教师示范前还可以多多开发一下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洗手,然后再教她们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三
1、让幼儿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师的手干净吗?(不干净,手上有粉笔灰。)手脏了怎么办?(应洗手。)。
2、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才能把脏手洗干净?启发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方法。
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
1、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1、卷袖子。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边示范边问幼儿,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两只手心相对搓,手背搓,五指分开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一、二、三、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
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幼儿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1、请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洗手》。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四
1、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2、了解洗手的'常用工具。
3、初步掌握洗手的正确步骤。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伸出双手,请小朋友想一想,手脏了怎么办?
(1)了解洗手用具:
a、师:小朋友,我们会用什么东西洗手?并引导幼儿说“用肥皂搓搓手”“打开水龙头冲冲手”“小毛巾擦擦手”
b、教师逐一出示肥皂,水龙头图片、毛巾,c、教师念儿歌,并加上相的动作,请幼儿模仿。
(2)了解洗手步骤。
a、教师播放课件《洗手步骤》,让幼儿了解洗手步骤。
b、请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
教师引领幼儿到洗手处,请幼儿按照刚才的方法洗手。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五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了解儿歌内容,并乐意念儿歌。
一条脏毛巾。
一、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的身上擦,你看,把我的身上都擦脏了。”
1、谁在哭?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手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水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2、幼儿在座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3、老师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三、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联系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六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洗手方法。
2、培养学生从小爱清洁,勤洗手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四瓶消毒液,四套护士服。
一、引入课题(对于举手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奖励)。
同学们今天在开讲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忙,帮我猜一个谜语“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手)“每一个都有一双手,小手又有什么用途呢”(自由回答)。
“手的用途这么多,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经常洗手吗”(让学生展示平时洗手方法)我们要保持手的清洁,从小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今天就让我来教大家洗手的正确方法。
二、指导学生洗手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知道手的各部分名称及洗手的方法(用消毒液代替洗手液)。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三、组织学生操作练习。
1、请四名学生做小帮手,展示洗手方法,学生评价,获得护士服。
2、小护士带领全部分步练习,由班主任评判。
平时洗手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学生讨论洗手时,为什么不能檫太多洗手液或者香皂?
为什么洗手时水龙头不能开太大?
通过培训使全体学生熟练掌握了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明确了手卫生的重要性,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从而做好保洁工作。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七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一条脏毛巾。
一、用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老师: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丰富幼儿有关夏天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认识。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1、谁在哭啊?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2、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3.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练习一次洗手。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八
1、让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体验洗东西的感觉。
2、锻炼幼儿自己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干净的良好行为习惯。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1、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2、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3、《洗手帕》的音乐。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2、猜谜语:
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谜底:手帕)。
二、进行部分。
1、了解手帕作用,师提问:
(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2)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
(3)谁来洗呢?
2、动手洗手帕。
(1)教师:小朋友们都很能干,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我就请小朋友四人一组试着洗一洗小手绢。为了不让我们的.袖子弄湿,我们要把我们的袖子卷一卷。
(2)想一想洗的时候你是怎么洗的?
(要求:尽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
(3)幼儿分组洗手绢。
重点:在幼儿洗手帕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体会搓、洗、拧、晒等动作。
3、教师引导幼儿感知洗手绢的动作。
师:"让我们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洗的最干净?他又是怎么洗的?"教师请幼儿表演洗手绢的动作,如搓一搓、拧一拧、摆一摆等动作。
4、教师和幼儿一同洗手帕,感受洗手帕带来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洗手绢的本领,而且还把它变成了漂亮的舞蹈,你们真是太棒了,刚才小手绢告诉老师,它想到外边晒太阳,这样它会更干净更卫生,让我们带着小手绢到外边晒太阳吧。
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九
这个也可以算是流动的水。
运动完了要洗手。
游戏完了要洗手。
揉眼睛之前要洗手。
1、掌心对掌心(简称“心”)。
2、手心对手背(简称“背”)。
3、洗指缝(简称“缝”)。
4、洗指关节。
5、洗大拇指(简称“拇指”)。
6、洗手指尖(简称“指尖”)。
六步洗手歌心、背、缝和指关节,拇指、指尖和手腕。
最后改掉几个坏习惯。
流动的.水来洗手,打上肥皂搓泡泡。心、背、缝、指关节,拇指、指尖和手腕。预防疾病保健康,学会洗手我最棒。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是养成洗手习惯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物质准备:
1、三块小毛巾,三块香皂,三个脸盆。
2、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吸铁石。
经验准备:
在一日活动中,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
1.开始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上了美术课,你们画的画都很漂亮,给自己鼓鼓掌。
幼儿:洗手老师:对,那我们除了吃东西前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呀?
幼儿:因为手很脏老师:对,我们的手上有很多细菌,他们就像小虫子一样,在我们手上躲起来了,如果细菌不小心擦到眼睛里,眼睛会很痒,如果把细菌吃到肚子里,我们也有可能会肚子疼。所以在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我们要洗手。
2.基本部分老师:那你们平时是怎么洗手的?
幼儿:这样(洗手的动作)老师:请你上来试一试。
幼儿:好啦老师:嗯,那你先回到位置上吧。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包子同学洗手,你们觉得她洗手洗干净了吗?
幼儿:洗干净了。
老师:嗯,那老师今天再教你们一种新的洗手方法,让你们的小手变得更干净。
(老师示范洗手)。
老师:那请你们仔细看老师怎么洗手哦。
老师:为什么你们的小手没有洗干净呢?因为你们没有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老师也来洗一下小手,你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是怎么洗手的。老师刚刚是怎么洗手呢?你来说。
幼儿:我看到了,还有这样搓大拇指。
老师:对,这样可以把大拇指上的细菌搓掉。还有呢?谁能一下子说出两个三个呀?
老师:你来说。
幼儿:这样。
老师:这样是什么?搓手心。还有呢?
幼儿:这个样子。
老师:这样是什么?搓指尖,把我们指甲里的细菌搓掉。
我们经常搓的方法是什么?幼儿:搓手心老师:对。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搓手的方法。
老师:刚刚刚老师是怎样做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吧!那小朋友们,你们能按照图片上的方法来洗一下你们的小手,看看谁洗的最干净。(幼儿尝试洗手,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老师:两只手都要搓到哦。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图片来洗手。
幼儿:洗好了老师:洗的真干净,给自己鼓鼓掌。
幼儿:好老师:小朋友们再见!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一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学做律动。
2.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不表现洗手绢的动作。
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学做律动。
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不表现洗手绢的'动作。
1.复习律动《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绢方法。
手绢脏了怎么办?可以怎么洗?
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绢的方法。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做洗手绢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结尾处,边说“晾起来”边做动作。
7.集体表演律动《洗手绢》。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二
幼儿用书、教学cd。
1、初步知道洗手间是小朋友小便、洗手的地方。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知道洗手的顺序。
3、愿意尝试自己洗手。
(一)教师出示玩具小老鼠,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好,看看这是谁呀?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向小老鼠问好。
(二)教师请幼儿带领小老鼠参观洗手间。
教师:
(1)小老鼠要小便了,可是他不知道小便的地方在哪里,我们一起帮它找找好不好?
(2)找找看,小便的地方在哪里?洗手的地方在哪里?洗手的`地方有什么?
(三)教师带领幼儿翻看教学大书《你会洗手吗》,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上的洗手过程,听教师念儿歌。
教师:
(1)小老鼠也想学洗手,我们和小老鼠一起看看吧。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洗手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四)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洗手,提醒幼儿先小便后洗手;幼儿洗手时,注意帮助幼儿按儿歌要求洗手。
(五)教师用贴小红花的方式表扬愿意自己洗手的幼儿。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三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丰富幼儿的语言,让幼儿在《洗手歌》中感受语言韵律。
4、发展幼儿手部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小手脏脏的图片一张。
2、与儿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图片。
3、课前准备的小手律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手律动。
师: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二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乌龟;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金鱼。
二、谈话:
师:宝贝,刚才我们做的律动用的事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小手)。
对了,那我们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多动脑、多回答)。
我们的宝贝真棒,我们的小手可以画画、捏橡皮泥、吃饭饭,还可以玩沙子、玩玩具、玩泥土,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完这些事情后,我们的小手就变得怎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三、出示小手脏脏的图片。
四、出示洗手六步骤的.图片、学习儿歌《洗手歌》。
2、将儿歌与图片串联在一起,引导幼儿学说儿歌。
3、创编动作学说儿歌《洗手歌》。
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干净。
五、结束部分:今天,我们宝贝都学会了怎样能把小手洗的更干净、更漂亮,现在,我们一起去洗洗我们的小手吧!
要求: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学会念《洗手》儿歌。
准备:一条脏毛巾。
过程:
一:用游戏口吻,引起学习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提问:
1、谁在哭啊?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2、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3、组织幼儿在洗手池边,,实地练习一次洗手。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四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丰富幼儿的语言,让幼儿在《洗手歌》中感受语言韵律。
4、发展幼儿手部的灵活性。
1、小手脏脏的图片一张。
2、与儿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图片。
3、课前准备的小手律动。
一、导入:小手律动。
师: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二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乌龟;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金鱼。
二、谈话:
师:宝贝,刚才我们做的律动用的事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小手)。
对了,那我们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多动脑、多回答)。
我们的'宝贝真棒,我们的小手可以画画、捏橡皮泥、吃饭饭,还可以玩沙子、玩玩具、玩泥土,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完这些事情后,我们的小手就变得怎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
三、出示小手脏脏的图片。
四、出示洗手六步骤的图片、学习儿歌《洗手歌》。
2、将儿歌与图片串联在一起,引导幼儿学说儿歌。
3、创编动作学说儿歌《洗手歌》。
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干净。
五、结束部分:今天,我们宝贝都学会了怎样能把小手洗的更干净、更漂亮,现在,我们一起去洗洗我们的小手吧!
要求: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学会念《洗手》儿歌。
准备:一条脏毛巾。
过程:
一:用游戏口吻,引起学习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提问:
1、谁在哭啊?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2、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3、组织幼儿在洗手池边,实地练习一次洗手。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五
为了孩子的健康让幼儿知道洗手的好处和洗手的正确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孩子洗手经常是将手打湿一下或冲一下就算了。根本没有把小手洗干净。只是做为形式去应付一下老师我洗手了。看到这个情况后我想应该让幼儿自己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知道洗手的好处让孩子自己乐意去洗手。
1、使学生了解洗手的好处多。
2、为了就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小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从小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媒体、黑板。
一、介绍手的作用。
1、介绍手的作用。
可由学生来说,总结到手对人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保护好手。
2、说一说手易感染细菌。
让学生说,在哪些地方手容易感感菌,所以要勤洗手。
分三步,并示范给学生看。
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就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做一做。
请同学们在前面做一做,看谁最正确,由老师和同学们来评说一下做得较好的和做的不够的地方。
成果:经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会乐意去洗手并学着用正确的方法去洗。
但是要让孩子长久的养成这种习惯就必须我们老师经常的提醒了。以免孩子过了几天后就不坚持了。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六
2、幼儿能利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来完成作品。
3、过作品感受洗手的重要性。
一、游戏“手指歌”导入活动。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哥、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
二、出示ppt图片。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刚从外面回家)。
提出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刚从外面回来,那小朋友们你们说说他的手上会带些什么回家?
(灰尘、垃圾、细菌………)。
师:嗯对了刚有的小朋友说到带了些细菌回家,所以我们回到家后先干什么呀(洗手)。
2、出示成品图。
那接下跟着小麦老师来看看如何创作。
3、播放操作视频。
教师在播放中一边播放一遍讲解。
提出操作注意事项:
1、小心使用剪刀。
2、颜料不要混颜色。
3、小心使用颜料防止弄脏衣服。
4、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在一旁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请个别幼儿上来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七
活动一:
自己洗手》(综合活动)。
1、通过理解故事,学习儿歌,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确方法;
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儿歌《洗手歌》。
洗手的顺序图、猫的头饰。
(一)组织幼儿安静,并以谈话吸引幼儿兴趣。
(二)理解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三)学习洗手。
2、幼儿按洗手顺序进行练习。
3、幼儿观察图片,再次巩固对吸收洗手顺序的掌握。
(四)学习儿歌《洗手歌》。
1、师按儿歌的内容进行示范朗诵并表演;
2、幼儿跟教师学念儿歌。
(五)练习洗手。
幼儿跟教师边念儿歌边洗手。
(六)结束评价。
1、教育幼儿要认真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养成良好的为什么习惯;
2、表扬能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洗手的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八
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2、儿歌《洗手歌》。
3、洗手的顺序图、猫的头饰。
(一)组织幼儿安静,并以谈话吸引幼儿兴趣。
(二)理解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三)学习洗手。
2、幼儿按洗手顺序进行练习。
3、幼儿观察图片,再次巩固对吸收洗手顺序的掌握。
(四)学习儿歌《洗手歌》。
1、师按儿歌的内容进行示范朗诵并表演;
2、幼儿跟教师学念儿歌。
(五)练习洗手。
幼儿跟教师边念儿歌边洗手。
(六)结束评价。
1、教育幼儿要认真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养成良好的为什么习惯;
2、表扬能讲究卫生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