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应该灵活可调,能够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动。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的方向。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一
1、学习从前向后安排画面,表现简单的重叠,初步尝试表现近大远小。
2、进一步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
一、欣赏重现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用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每当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哨兵就在一个个烽火台上点起火,拿起武器,隐藏在长城里,打退敌人。现在长城已经不是用来抵抗敌人,而是给全世界人民游览的名胜古迹。人们会来到长城脚下,爬上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3、观察范例:怎样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几条线路呢?
讨论:山顶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吗?(相同大小,近大远小)
4、师生共同示范——登长城
二、创作联想
1、今天大家来做登长城比赛,谁画到最后一个烽火台就是好汉。
2、引导幼儿画上许多山头,把长城画得长一些。
3、注意城墙与山坡垂直,不要倒塌。当幼儿画到最高峰时,启发想象往下会看见些什么,并进行添画。
三、引导评价
今天每个小朋友都登上长城了,真了不起,长大后一定会登上真正的长城,看到我们故乡的美丽。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二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说说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1、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
2、体会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流露诗中的思想感情。
能够体现古诗内容的天门山景光图片及资料。《清明上河图》。
2课时。
一、复习李白的诗,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二、展示资料,了解天门山:
1、出示天门山的图片,指名看图说说天门山名称的由来。(位于和县境内的西梁山和当涂县境内的东梁山合称“天门山”。它的名胜是因为其独特的地势而得名的。)。
2、引导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介绍天门山。
3、看了这么多的图片资料,听了这么多同学的介绍,天门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
三、整体感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1、教师导读:那么,李白远望天门山,看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2、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轻声跟读。
3、学生自由读一读。
4、指名读,集体评议。
5、学生在集体评议后,根据学生和老师的评议再读读。
6、播放雄壮的`音乐,配乐朗读。
四、借助注释,小组合作,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解古诗。
2、集体反馈。
(1)个别字词的意思。如: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
(2)诗句的意思;
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位引奔腾的长江水从这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荡。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轻捷而来。
五、品读语句,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1、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2、指名反馈。
3、教师小结。
4、集体交流,赏析。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诗文。
2、默写古诗。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诗人——林升。
2、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这首《题临安坻》。
3、解释题目:临安:南宋的京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坻:旅店。题:题词。
二、初读古诗,掌握生字。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2、教师出示生字。
3、教师导:杭州我们都很熟悉了,汴洲是什么地方呢?(北宋的都城,今河南开封市。
4、设置悬念:这里为什么把杭州当作汴州呢?
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2、集体交流反馈。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何时方休?暖风把游人熏得陶醉,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3、教师导读: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北宋就不复存在了。然而那些权贵们还不都是朝朝寻欢、夜夜作乐吗?看到这一切,作者心急如焚地问——(生答:西湖歌舞几时休)。
4、师:想到这些,人们怎能不担忧呢?再问:——(生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5、师:想到这些,人们又怎能不愤怒?人们指着权贵的鼻子激愤地问——(生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6、教师小结。
四、品悟字词,深化主题。
1、教师出示下面的诗句,指名读一读。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暖风”“游人”在诗句中的意思。(“暖风”一语双关,既指春风,又指社会上的xx之风;“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的游客,它是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生的南宋统治阶级)。
3、引导学生自由品悟这两句诗,教师适当点拨。
4、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诗文。
2、默写古诗。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三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学习生字词
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1、出示第一段。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听写词语。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圈出来。
(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填表:
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
战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4)朗读指导。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四
教材说明: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城墙顶上有方形的城台。一眼望去,就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课文一、二自然段描写的是两幅彩图的内容,突出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抒发作者由看长城而展开的联想。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正确读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城砖、屯兵、堡垒、陡峭、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学生们对长城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去过,对其有感性认识,还有的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电视,对古代历史、对长城的修建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使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直观感知
出示两幅彩图,让学生形成对长城的直观印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要有序,而且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会观察到不同的景象,从而对学生进行遣词说话的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训练。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图文对照,在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对照图,尽量用书中的语言描绘图中景象,这样既可以做到对文本中语言的积累,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2、了解了一二段内容,由此引发作者联想。教学三四自然段。围绕写作者联想的语句,让学生多读熟读,交流感受,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在此过程,训练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外阅读理解课文等多种学习方法。同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力量的敬佩以及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贯穿始终。
3、其中设计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合理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上的训练,通过你观察到的,把你联想到的写出来。
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让学生浏览全文,把有感受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读,使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把握全文内容、感情、写法。
五、练习作业,巩固新知
基础字词;仿写片断,由观察到的所联想到的;设计导游词。
板书设计:
长城
远看
长龙蜿蜒盘旋
近看
高大坚固
——
气魄雄伟
奇迹
联想
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五
1、学会6个生字,书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会6个生字,书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
1、学会6个生字,书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书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1、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什么地方?
2、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游长城》。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师激情介绍长城,揭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3)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1、学生自由读第1节。
2、指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通过相关词语了解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长城。
3、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课后习题二,回去自己收集资料。
6、游长城
1、复习巩固6个生字,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复习巩固6个生字,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1、认读生字词语。
2、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于长城的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2、围绕问题读书,讨论。
(1)为什么叫它万里长城?
(2)最初建造长城的原因是什么?
(3)它是怎样建造成的?
(4)为什么说长城是我国伟大的建筑,还被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伟大奇迹)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指导朗读。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此时你想说什么?
5、感情朗读全文。
我和自己的小伙伴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话介绍长城。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全文。
3、同步练习第六课。
4、预习第七课。
游长城
一万多里 防御敌人进攻
很长很长的时间
伟大奇迹 了不起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六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悟长城的巍峨壮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坚强意志,民族精神的敬佩和赞叹,锻炼学生的顽强的意志。
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1、生字词语卡片。
2、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一、读诗歌,导入新课。
1、教师将文中第一自然段以诗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我的遐想,
追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青青牧草,
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
追寻过鄂尔多斯的千里戈壁。
塔克拉玛干的万里沙海;
还追寻过那远古的黄河故道,
逶迤的长江堤岸……
然而,
最使我心潮澎湃的是那绵延在群山之颠,
横贯黄河南北的长城,
我魂牵梦绕的长城!
2、教师指名反馈: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祖国山河壮丽、祖国物产丰富……)
3、教师导: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这首诗歌带我们到了哪些地方?(指名反馈: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鄂尔多斯的戈壁、塔克拉玛干的沙海、黄河故道、长江堤岸、长城)
4、教师小结:在这么多景色壮丽的地方,令作者魂牵梦绕是——(学生齐答“长城”)。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教师板书课题)
(以诗歌的形式将文中的段落作为序导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等特点,然后笔锋一转,自然地导入本课的重点——长城)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认真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
4、讨论:长城象征着什么?
(尊重阅读课文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集体反馈,突破重难点。
(一)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
字音:“稚”是卷舌音;“蕴”“贯”“魂”“攀”是前鼻音;“烽”“穹”是后鼻音。
字形:“戈”只有一横,“贯”字的上面要注意笔画顺序,而且中间是一竖,不是两点;“魂”字右边是“鬼”;“攀”字笔画比较多,上紧下松,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两个“木”捺要变成点;“陡”字右边的“走”字两竖是分开写的,不能写成一竖;“虚”字里面是“业”,注意和“虑”的区别。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
“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望;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2、指名反馈,这段语句中,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巨龙、勇士、巨人,这样形象地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磅礴的气势)
3、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加深感受,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赞叹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三)展示资料,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2、学生自由地展示。
3、教师小结:闻名世界的中国伟大古建筑。春秋战国时,秦、赵、燕三国为防北边匈奴、东胡等民族的骚扰,在各自北部建筑高大城墙,秦统一中国后,将它们连接、延长成为西起临东至辽东之万里以上之长城。后来历代有所修整,至明代,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河北山海关之规模。跨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它一方面不断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类的坚强意志和雄伟气概。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四)结合课文,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你们觉得长城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反馈小组讨论的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下面的语句中去感悟。
“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就会知道!了’在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山河的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
“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意,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3、教师小结:经历了二千五百多年的岁月磨洗的中国长城,由于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的修建,至今依然巍峨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如此宏大,如此雄伟,如此气势磅礴,如此令人感动,唤起激情的象征性建筑物,在世界上没有第二座,在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界信息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长城所展示的文化和象征意义日显昭彰。长城已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地球和平的象征,全人类都将从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得到益处。
(结合小组自读的反馈,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并创设情景,熏陶、感染,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在突破文章的难点上,主要通过资料的搜集以及词语的朗读来实现。特别是对长城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上,抓住了作者的感叹,引导学生通过资料的展示以及想象,让学生在反馈问题中,逐步认识到长城的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们坚强不屈、雄伟气势的象征)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出示句子:“啊!长城!伟大的长城!你永远在我心中!”
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
3、指名说说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教师适当地引导: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们坚强不屈、雄伟气势的象征,把长城永远藏在心中,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气节藏在心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4、教师总结:同学们,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奋发图强,维护作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长城在我心中
雄伟壮观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返回
中考高考名著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七
观察对象:
皓皓、渊渊、玥玥、小付等
年龄段/班:
大班
幼儿已有一定的搭建经验,在晨间户外大循坏主题活动时幼儿进行搭建游戏
观察目标:
1、能否按照计划进行搭建,分工合作完成目标。
2、在搭建计划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户外大循坏主题活动开始了,皓皓、渊渊、玥玥、小付他们四个最先来到碳化木区,这次碳化木区刚换新主题:“万里长城”。听完游戏规则之后,这四个小朋友马上行动,推起小推车就开始搬运材料。皓皓最先取出木砖块找了一个中间位置开始平行联接起来,紧接着其他几个小朋友推着小车运出各种圆柱、长木板、正方体材料出来,皓皓看见之后赶紧朝后面喊:“不是这些,是像我这样的砖块,你们要先拿这种过来搭建长城。”一边喊还一边拿自己的砖块向同伴们展示。其他小朋友也非常配合,赶紧推回去全部换成木砖块。“我来帮你!”渊渊说,皓皓对渊渊说:“你去修旁边,等一下我们连起来。”同时玥玥小朋友似乎领会到皓皓的想法,推着材料就开始修后面一层城墙。而小付手里推着小推车说:“我帮你们运木块。”
皓皓和渊渊的城墙联接好了以后,对着墙上的实物照片说:“你们看,现在就差这两边的烽火台啦,我和渊渊修这边的,你们等一下就去修那边。我们修好了再来帮你们。”
玥玥这时刚好腾出手来,因为又加入了几个大班和中小班的小朋友在模仿着她刚才的样子继续修建城墙的另一边。玥玥问:“还是用小方块搭建烽火台吗?”皓皓说:“对呀,我们用方块可以重高一点,然后围起来就是烽火台了。”玥玥说:“那好吧!”大家开始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小付推着小推车很着急的喊:“皓皓,遭啦,里面没有方块了。”其他几个小朋友听了都惊呼:“啊!没有了啊,都还没修好呢!”皓皓听了挠挠头,似乎正在想办法。渊渊赶紧指着墙角的立方体大砖块说:“不行的话,我们用那种大砖块吧!”
我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不多了,很想上前去提醒他们,但看他们都在思考讨论,还是决定做一个旁观者。提醒他们说:“孩子们,还有十分钟大循环就要结束了,你们要加快速度了。”
这时候,他们有点慌了,突然皓皓说:“我们用大圆柱,然后上面盖长木板,就像之前刘老师和我们搭建的天坛(如下图)那种。”“好!”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所有人好像又有了方向,赶紧去拿材料搭建。
最后终于搭建完成,还有一两分钟的时候他们还在长城上面进行了武器和路灯装饰,连地面都铺上了木板。
观察分析与反思
1、整个过程孩子们的行为都是紧紧围绕着活动主题展开的,游戏中孩子们相互配合与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仅体验到了完成挑战后的满足感,还潜移默化的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面对问题时一起协商、交流,也使每个人都获得很强的参与感。
2、游戏中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动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发展。
3、在游戏活动中,皓皓在这次活动中起核心作用,一直担任领导者的角色,为团队出谋划策的同时也指挥全程的工作,且能够利用已有的游戏经验和认识经验迁移到现有的活动中,带领着大家一起完成搭建目标。
4、玥玥和渊渊他们两个具有很清晰的思维很有主见的孩子,一直在积极的配合这个团队,服从皓皓的指挥。正是因为他们清晰明辨的思维,且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所以建构目标才能够很快完成。
5、小付很专注同时团队感也很强,他的兴趣点在小推车身上,但他能够想到用小推车帮助这个团队运输材料,从始至终也是很难得。而且过程中一切都是按照小朋友们的要求帮助大家用小推车运送材料。没有怨言也没有半途而废。
6、不难看出,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也非常投入。从一开始,孩子们就已经融入这个建构团队啦。建构游戏一直都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区域,因为它多变灵活,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搭建各种各样的东西。难的是能够像这样把他们拧成一股绳完成同一个目标。
反思策略:
1、今后在碳化木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让孩子们有兴趣积极参与保持。而且每一个主题能够尽可能地多维持几次,熟悉之后才有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创新。
2、延长孩子们的满足感,很多孩子们可能搭建完了当时满足感很强,之后也就没有太多的感觉了,把每一次搭建成功之后小朋友与作品的合影打印出来,贴在背景墙上,或者投放在旁边的led屏上。对孩子们也是一种持续鼓励和满足延长。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八
能使学生引起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从而引发探究的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同题材不同观点的文章时,能继续提高他们的比较思维能力。在相关的写作评价中,能继续培养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准备一些关于长城的录象、图片、文章。
安排首先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欣赏长城的'录象,然后两课时用来进行比较阅读、讨论研究,最后一课时让学生进行写作评价。这些活动最好集中在一周内举行。
3、阅读关于长城的文章,讨论下列论题:
1、观看了那么多关于长城的录象,又阅读了《万里长城的构造》,请你评价一下长城在构造上的特点。
2、《万里长城断想》的作者想到了哪些问题?
4、《长城万里行》与《我还没见过长城》的作者在观点上有何相同点?
5、长城与都江堰能放在一起扯吗?你认为余秋雨的评价公正吗?
8、写作评价以“长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论,字数不限,写一篇文章。
9、活动总结与成果展示选出佳作,举行佳作欣赏会。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九
1.通过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念唱儿歌,感受登上长城后的自豪情感。
2.愿意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声音响亮。
3.能用多种方式进行儿歌诵读。活动准备:长城的图片及长城的视频。
星期一活动安排。
一、谈话导入。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一首什么好听的儿歌?长城这么雄伟,你想不想登上长城去看一看呢?
二、学习儿歌。
1.欣赏长城的图片,说说儿歌中,照片给谁看呢?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将登长城的内容表达出来。
2.教师朗诵儿歌,帮助幼儿创设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片,理解儿歌内容。用儿歌的.语言将诗歌说出来。
(2)通过图片,幼儿跟着教师学习朗诵儿歌,感受登上长城后,心理的感受。可以分小组或分男女生反复朗诵儿歌、记忆儿歌,不断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还可以请幼儿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提醒幼儿声音要自然、响亮。
星期二活动安排儿歌诵读比赛。
分小组进行儿歌诵读比赛,进一步熟悉儿歌内容。
星期三活动安排。
分组进行轮流诵读活动,如男女生分组轮流诵读、红蓝两队分组轮流诵读等。
星期四活动安排分组进行儿歌表演。
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编排角色,进行表演。
星期五活动安排。
幼儿自主、创造性地进行儿歌诵读表演。
附:儿歌《登长城》长城长,长城高,登上长城拍张照。给奶奶,瞧一瞧,我比长城站的高。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十
1.通过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念唱儿歌,感受登上长城后的自豪情感。
2.愿意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声音响亮。
3.能用多种方式进行儿歌诵读。活动准备:长城的图片及长城的视频。
一、谈话导入。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一首什么好听的儿歌?长城这么雄伟,你想不想登上长城去看一看呢?
二、学习儿歌。
1.欣赏长城的图片,说说儿歌中,照片给谁看呢?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将登长城的内容表达出来。
2.教师朗诵儿歌,帮助幼儿创设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片,理解儿歌内容。用儿歌的.语言将诗歌说出来。
(2)通过图片,幼儿跟着教师学习朗诵儿歌,感受登上长城后,心理的感受。可以分小组或分男女生反复朗诵儿歌、记忆儿歌,不断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还可以请幼儿主动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提醒幼儿声音要自然、响亮。
分小组进行儿歌诵读比赛,进一步熟悉儿歌内容。
分组进行轮流诵读活动,如男女生分组轮流诵读、红蓝两队分组轮流诵读等。
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编排角色,进行表演。
幼儿自主、创造性地进行儿歌诵读表演。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十一
长城是最雄伟的建筑,它从秦代修到明代,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多里。难怪著名建筑理论家罗哲文说:“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最伟大的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史学家翦伯赞也说过:“在当时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不能不令人惊叹。”长城,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墙,它就像一部中国历史,记载了多少人民的苦难,又书写着多少民族的辉煌。
缱绻遐思,我曾追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青青牧草,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追寻过鄂尔多斯的千里戈壁,塔克拉玛的万里平沙;还追寻那远古的黄河故道,逶迤的长江堤岸……然而,最使我心潮澎湃的是那魂梦萦绕的长城。
我曾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的灰墙里,一定是包含着什么。原先,在我的心里,它似乎有些神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离自己越来越近了,现在,我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到它的存在了,并且真真切切地读懂了她。它莫不就是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与坚强不屈的一种精神象征。
长城,它绵延在群山之巅、模亘于祖国北疆,那巨龙般的雄姿总让人浮想联翩。那城墙下,有野花的芳香,小鸟的欢唱;长城之上,有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长城,它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像一条灰色的巨龙绵延伸展、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之中。那高大的城堡,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在宽阔的城垣上极目四望,这古老的砖墙随着塞外强悍的风挟着天籁之声呼啸着,仿佛在倾诉着长城的过往。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十二
一、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二、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一、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
二、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游子思乡的载体)。
正音正字: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注音略)。
席慕容(略)。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
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
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唱、写)。
追问:诗人如何抒情?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
明确:梦回长城。
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
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
灵活机动。
诵读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并赏析其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感!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阅读“文章选读(一)、(二)”,了解长城的价值和长城文化的内涵;对文章内容能作深层次理解,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自读选文。
教学设想:图文结合感知长城形象,了解长城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1、交流课前搜集的长城图片,并对图像进行解说,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丰富的文。
化内涵,激发学习兴趣。
2、揭示学习目标。
(一)、默读选文。
(二)、分发练习设计,完成学习。
1、说说下例句中加点的“构造”各指什么。
(1)、万里长城的构造。
(2)、城墙的构造,在明朝以前,大多是土筑或石砌的……。
(3)、现以明朝所筑的居庸关至八达岭这一段长城为例,来说明它的构造。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长城各部分构造的特点。
(1)、城墙墙身;
(2)、城墙顶部;
(3)、墙台和敌楼;
(4)、烽火台;
3、请举例说明长城的军事功能。
4、选文(二)作者认为:
(1)、今天“万里长城已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里所说的“实用价值”是指什么?
你认为今天它还有没有实用价值?
(2)、“花费了这么漫长的时间,这么巨大的力量,造一个四合院式的`,现在看来使人。
惊异又觉有趣的长墙,只不过为了防御当年敌人的进犯,求得自己的平安。”这句反映。
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3)、作者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秦始皇造长城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4)、作者认为长城里面有人,有着令人永远难忘的人的活动,“她使你深思,给你。
启发。”请说说长城能给人们哪些启发?你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三)、讨论交流,答案不强求一致,但要言之成理。
1、自读选文(二)和参考资料。
2、从网上查找关于长城的最新资料。
教学内容:专题长城。
教学目标:阅读选文(三)和参考资料,对文章内容能作深层次理解,会。
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文章内容,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准备:复印好练习设计。
教学设想:讨论、探究对文章内容作深层次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分发练习设计,浏览问题后阅读文章,思考并答题。
(二)、练习设计(文章见课本)。
题目:
1、甲文是一个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人写的,乙文是未去过万里长城的。
人写的,他们同样都赞美长城,所选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甲文和乙文写长城的角度不同,但在内容方面有相同之处,你能说。
出几点来吗?
3、甲文开头就叙述去长城的路线,而乙文却在最后才叙述神游长城的。
路线。这样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4、余秋雨对长城与都江堰从几个方面作了比较,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
下面表格。
5、作者对长城和都江堰的评价怎样,请结合作者的用语来作分析。
6、剪伯赞对秦始皇造长城抱什么态度?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五、布置作业。
从网上查找关于长城的最新资料。
教学内容:专题长城。
教学目标:培养思辨能力,学会综合和概括,对问题能提出看书的看法。
教学重点: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回答“讨论研究”题,学会综合和概括。
教学难点:对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辨证,客观。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设想:对所回答的问题先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同学之间开展互评,并写出评语。
教学过程:
1、浏览问题,速读选文,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逐条讨论,探究。
3、各人在纸上写好答案,并作自我评价。
1、你对历史上的长城,今日长城的价值有何认识?
2、你认为长城对人的精神有什么样的影响?
3、在学习过程中你有没有提出对长城的独到的看法?
4、你对长城能不能形成综合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
5、你在阅读有关文章和资料的基础上,能否进行深入思考?
1、从书报杂志上查找介绍长城的各类文章,认真阅读,并根据。
写作需要,将有关材料制成资料卡片。
2、你心目中的长城是什么?建议你写一篇文章,或说明长城的。
建筑艺术,或论述长城的价值,或评述秦始皇建长城的功过,……。
内容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教学内容:专题长城。
教学目标:对长城形成综合评价,培养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说明心目中的长城形象,并进行评论。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改、评、论合情合理,持之有故。
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学生根据要求搜集材料,写好文章。
教学设想: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指导使材料为我所用,形成自己对长城的独立见解,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教学过程:
1、对长城的评论合情合理;
2、角度新颖,吸引人;
3、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4、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5、语言活泼。
习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并作简明的自我评价;全班同学集体评论,推选出优秀习作。
回答以下问题后给自己的习作写评语,打等第。
1、习作前收集了哪些资料?有没有制作资料卡片?
2、习作是写关于长城的哪方面的内容?所用的材料是否丰富?
3、在小组交流时,能否正确地作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习作?
4、你有没有参加全班交流?大家对你的习作有何反应?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十四
2、进一步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
一、欣赏重现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用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每当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哨兵就在一个个烽火台上点起火,拿起武器,隐藏在长城里,打退敌人。现在长城已经不是用来抵抗敌人,而是给全世界人民游览的名胜古迹。人们会来到长城脚下,爬上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3、观察范例:怎样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几条线路呢?
讨论:山顶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吗?(相同大小,近大远小)
4、师生共同示范登长城t:山头可以一个一个画,也可以连成一片。画最近的山头、烽火台和一边的城墙。
二、创作联想
1、今天大家来做登长城比赛,谁画到最后一个烽火台就是好汉。
2、引导幼儿画上许多山头,把长城画得长一些。
3、注意城墙与山坡垂直,不要倒塌。当幼儿画到最高峰时,启发想象往下会看见些什么,并进行添画。
三、引导今天每个小朋友都登上长城了,真了不起,长大后一定会登上真正的长城,看到我们故乡的美丽。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十五
培养思辨能力,学会综合和概括,对问题能提出看书的看法。
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回答“讨论研究”题,学会综合和概括。
对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辨证,客观。
投影仪。
对所回答的问题先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同学之间开展互评,并写出评语。
一、导入新课,揭示本课重点。
二、结合选文,完成“讨论·研究”题。
1、浏览问题,速读选文,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逐条讨论,探究。
3、各人在纸上写好答案,并作自我评价。
三、投影问题,要求在回答以下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互评,并写出评语。
1、你对历史上的长城,今日长城的价值有何认识?
2、你认为长城对人的精神有什么样的影响?
3、在学习过程中你有没有提出对长城的独到的看法?
4、你对长城能不能形成综合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
5、你在阅读有关文章和资料的基础上,能否进行深入思考?
四、对讨论评价结果作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从书报杂志上查找介绍长城的'各类文章,认真阅读,并根据写作需要,将有关材料制成资料卡片。
2、你心目中的长城是什么?建议你写一篇文章,或说明长城的建筑艺术,或论述长城的价值,或评述秦始皇建长城的功过,……内容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长城在我心中教案(专业16篇)篇十六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可以交流长城的地理位置、长城的自然风光、长城的历史价值、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还可以是自己亲临长城的切身体验。
师: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象征,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同来感受这伟大的长城。
2、出示两幅挂图: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是描绘长城的景象。
不同点:观察点不同,第一幅图是俯视,观察点在高处,是远看,第二幅图是平视,观察点在近处,所以观察到的景物就不同。
3、观察第一幅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象了吗?
生回答,师引导生观察和描述图时,要有一定的顺序,由近到远、由主体到周围景物。
再说说第二幅图上画了什么。
4、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想想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是图中所描绘的。
生自读课文。回答:第一自然段与图一相对应,第二自然段与图二相对应。
5、书中这两个自然段是怎样写长城的?
“远看长城,……”用比喻的手法,把长城比作蜿蜒盘旋的长龙,可以看出长城很长、气魄宏伟。
齐读。
“……”写了长城的构造,从“”可以看出长城高大坚固;
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读此段,用画简笔图的形式,弄懂长城的构造:垛子、瞭望口、射口;
对照图二说说长城的构造,尽量运用书中的语言。
师对这两段进行写法上的引导: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先写了长城的整体景象,再局部描写长城。
6、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他联想到了什么呢?读读下一段,批划你有感受的语句,多读几遍,再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感受,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教学实录》。
生自读批划,交流感受。师巡视指导。
7、生汇报,师引导,适时结合课后第三题。
师注意训练学生抓重点句、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同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外阅读;训练学生从内容情感及写法等多角度理解分析课文,读写结合;通过多种形式指导有感情朗读,训练学生通过读的.形式理解体会并表达情感。
8、除了这些,你还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
9、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了这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不能不让我们中华儿女为之自豪和骄傲。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再把这篇课文读一读,然后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师引导学生,不但从内容上、情感上谈,还应该注重写法上的收获。
1、看拼音填汉字。
()()()()()。
2、按原文内容填空。
仿写第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