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培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并且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个月的培训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对于我来说却有莫大的收获:
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
在聆听教授们的讲座、观摩诸多名师的精彩课例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在自己平时历史课教学中,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兴趣、能力、情感、历史观、社会意识等的培养。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
其实,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我们历史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整合教学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中学历史很有帮助。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
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种教学。
技巧。
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之为我的教学工作服务。在培训中,我把自身对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班级内的老师交流,验证着收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规律、总结成败;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次培训,给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懂得要以“情”为纽带,让感情走进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在授课中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里面的知识丰富多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有必要,让他们自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影响,形成新的历史史观,从而认识社会,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培训马上就要结束,学习仍会将继续!“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的信念!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二
在我们有了一些收获后,我们可以立即记录下来。这样做可以提高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到华南师大参加学习培训,尽管非常累,但是收获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我们参加的此次培训是一种脱岗培训,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在华南师大搭建了一个难得的教育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
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但可以集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广大一线教师进行培训是必须的和必要的,经过培训,聆听了专家和有经验教师们的心得,使我感受很深,对课改中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一些以往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
首先,在专业情感方面,教师要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变为实际的行动,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建立起专业自信,坚定自己适应新课程的信心。
其次,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更新学科知识,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在教育理论知识方面要有更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教师能够真正从一位“教书匠”转变为一名“研究者”。
再次,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情况、新问题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不断涌现,教育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主动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变革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变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生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传统的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教,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同时,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动态的课程。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都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也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变为一个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过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对于学生而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法逐渐进入课堂,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主要有三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一是材料学习法,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历史奥秘的一种途径,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地求证历史的方法;能够形成有深度的历史认识。二是观察学习法,它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运用观察学习法的主要内容是对历史实物、历史图画、历史环境等的观察”。观察学习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深刻理解和认识历史的目的。三是实践学习法,是指“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情境模仿和解释现实问题是等途径来学习历史的方法。”高中历史课标解读对这种学习法的开展有明确的指示,我们可以以此作为指南,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网络、科技成果。认识并开发这些资源,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一,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合理利用与开发历史教材,必须吃透教材。教师应对教材结构,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对照课标,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对教材中辅助材料如课前的引文、历史图片、问题设计、课后练习等进行深入研究,揣摩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分析课与课、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关系,分析专题在模块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教师也是重要的教学人力资源,教师不仅是教学资源的利用者,还是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之一。如果历史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可以使教师“在自身以外的教学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实现教学资源价值超水平的发挥”。
第三,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之一,对教育教学具有能动作用,由于学生对教育具有能动作用,因此有效的学习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使其在朝目标迈进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
第四,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互联网、历史音像资料、图书馆、历史遗存、博物馆等都是对实现历史课程目标有利的课程资源,依据课标要求,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作为教师既要终身学习,更新观念,脚踏实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完善自己,更要不断地从新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特点、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课改先驱的课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营养,用自己的独特去演绎精彩,使自己的课堂永远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特别感觉。
因为我今年执教一年级,所以我就特别关注低学段,因此这两周专门参加了语文教材一年级与二年级的网络培训,听到他们对课标、教材以及教材各个模块的策略解读,觉得收获特别多。
低学段识字写字依然是教学重点,特别是识字。从三位老师的教学建议中可以了解到识字教学形式特别多:比如说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归类识字、联系生活识字、随文识字、记偏旁、动作加联想等等。我们教学时不能生硬地搬到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张志军老师提到,一节好课就是让孩子有参与感,让学生有获得感,让学生有幸福感。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论是识字教学、写字教学或阅读教学,都应该让学生喜欢、主动去参与,从而享受。
周小丽老师提到:在教学前老师应对教材提前通读、对教学用书读熟读透,这样有课标做正确引导,方可在教学时得心应手地灵活实践。
到华南师大参加学习培训,尽管非常累,但是收获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我们参加的此次培训是一种脱岗培训,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在华南师大搭建了一个难得的教育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
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但可以集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个月的培训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对于我来说却有莫大的收获:
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
在聆听教授们的讲座、观摩诸多名师的精彩课例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在自己平时历史课教学中,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兴趣、能力、情感、历史观、社会意识等的培养。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
其实,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我们历史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整合教学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中学历史很有帮助。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
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技巧,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之为我的教学工作服务。在培训中,我把自身对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班级内的老师交流,验证着收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规律、总结成败;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次培训,给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懂得要以“情”为纽带,让感情走进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在授课中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里面的知识丰富多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有必要,让他们自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影响,形成新的历史史观,从而认识社会,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培训马上就要结束,学习仍会将继续!“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的信念!
通过三天的网络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统编历史教材的重要性: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统编历史教材就是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历史教材意识形态属性强,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通过学习,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基本上掌握了新教材的相关要求:《历史》教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实,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结合,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阐释,多维度呈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导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教材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5个核心素养,总体安排、各有侧重地进行内容和栏目设计,既体现历史知识的学习,又强化历史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经过这次培训,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承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学科体系。除此之外,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历史教学的思想性、民族性,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安全的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意识。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要紧跟国家和时代步伐,努力培养合格的人才。
一、教育的灵魂在于“育心”,高三历史教学讲究信心和耐心。所谓信心,主要是教师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有效针对的考点讲解,让学生对本学科充满信心。所谓耐心,一是指教师潜心研究考纲考题,引领好学生复习的方向;二是强调一轮复习要讲全讲透,不炒“夹生饭”。
二、成绩的取得在于“谋智”,高三历史复习讲究方式和方法。首先,明确三轮复习攻略:一轮侧重专题,二轮侧重通史,三轮侧重查漏补缺和专项提升;一轮要全面,二轮要整合,三轮要精细。其次,恰当运用史料教学,教学中渗透多元史观。史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难点知识,而且,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花时间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做题能力。关于史观这个问题,束鹏芳教授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史观是宏观概念,对于高中历史,“所谓史观,无非是从某种角度阐释历史”。综合之下,本人认为在仔细分析高考真题的基础上,课堂上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多元史观;但同时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的学科意识与学习习惯。再次,重视讲练评结合,评的过程一定要做好解题方法的指导。当前有句流行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于高三复习,学法指导应体现在每一次的习题评讲中。另外,注重联系时政热点,提炼分析,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最后,切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三、视野的拓展在于交流,高三历史教师讲究“走出去”和“听进来”。江阴长泾中学的刘俊老师在其发言中讲到四条路,让人印象深刻且深受启发。那就是:“盯紧专家的路”、“看好别人的路”、“走好自己的路”、“让学生自己走路”。闭门造车绝对是异想天开,因此要多与外界交流,“打探消息”,将别家优秀教学经验结合本校教情学情进行融合整合,打造出一条高效的高考复习路。
最后借用江苏省天一中学陈立军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本次心得撰写:三尺讲台,舞台虽小,但你我挚捧师爱,憧憬明天;一间教室,视野虽短,但你我驰骋古今中外,意韵旷美;拥有,历史人承担着责任;奉献,历史人体验着喜悦;创造,历史人感悟着成长;与历史相伴,我们享受着幸福!
到华南师大参加学习培训,尽管非常累,但是收获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我们参加的此次培训是一种脱岗培训,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在华南师大搭建了一个难得的教育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
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但可以集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今年xx月,我有幸的被推荐来参加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近半个月的培训学习中,让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的生活,这是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接受那么长时间、那么系统化的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同时还与省内其它院校的一线教师们进行的充分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半个月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对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现总结有以下几点: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更新专业知识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是学习的社会,随着新教材走进学生观念中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实在太多,若老师死守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欲自如地为人师表,实在是勉为其难的。
新教材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智育”的含义,它不仅是指知识,还应该包括方法,技能,能力。真正明白在电脑已可代替人脑来储存大量信息的时代,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决不是大量史实的记忆,历史教学不仅只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知识过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用历史意识考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用历史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又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不能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师是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应该认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而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讨论政治有关话题,然后在班里交流,学生经过打分、得分、答辩、同学间互提问题再打分等环节,培养了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个月的培训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对于我来说却有莫大的收获:
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
在聆听教授们的讲座、观摩诸多名师的精彩课例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在自己平时历史课教学中,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兴趣、能力、情感、历史观、社会意识等的培养。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
其实,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我们历史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整合教学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中学历史很有帮助。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
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技巧,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之为我的教学工作服务。在培训中,我把自身对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班级内的老师交流,验证着收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规律、总结成败;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次培训,给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懂得要以“情”为纽带,让感情走进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在授课中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里面的知识丰富多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有必要,让他们自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影响,形成新的历史史观,从而认识社会,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培训马上就要结束,学习仍会将继续!“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的信念!
为保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2020年秋季学期实现平稳、有序过渡,进一步推动综合社会科课程改革深入发展。7月6-7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统编《历史》教材专题培训活动。通过两天的线上“研会议”,我对统编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明确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本次培训共安排了四场专家讲座:
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从历史课改的现状、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优势与核心素养、统编历史教材的实践与思考等方面对浙江省的历史课改和统编教材使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李卿研究员从统编历史教科书的背景、指导原则、体系框架、主题教育和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五方面对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体系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审余桂元研究员聚焦“变化”和“特点”两方面对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教材进行了仔细分析;金亚素、许婉英等浙江省教研、教学专家对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新教材教学指导意见进行了多角度解读。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课程改革修订后课标的最重要部分,提出了核心素养,特别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学业要求。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4.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的史事,从历史发展的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时,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因此我要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培训的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三
9月高中新课改将在我省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除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培训外,还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了解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特别是对课改中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
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变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生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6个)共30个学习内容、探索历史的奥秘(1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
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3、学生学会生存。
新课程的根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是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具有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四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一个人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年11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潍坊市教科院在临朐组织的学业水平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时间虽不长,但每天的感觉是充实的。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学习,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此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上哪个年级看哪个年级的教材,现学现卖,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为一名教师,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会时时警醒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暑期培训已接近尾声了,可历史老师们的热情仍高涨如潮,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同仁们的质疑,引来阵阵掌声。同仁们的亮点展示,及提供的宝贵经验,令我耳目一新,激情四射的讨论场景令我难忘!
最让我难忘的是亮点展示场景。当魏老师问道,谁还有更精彩的内容需要展示时,老师们争先恐后的登台!其中,杜金英老师讲到参加优质课评选时的精彩片段我们更是受益匪浅。讲“和同为一家”时她设计的几个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向唐朝求婚?”“假如是你,你愿意吗?”“当时有愿意嫁给松赞干布的吗?”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她设计了三个问题:“农民承包什么?”“以什么单位承包?”
“向谁承包?”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了,明了化了,使学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此,魏老师也总结了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有实效: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扎实到位。
二、有兴趣: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的兴趣;在深入学习时能保持学的兴趣;在巩固中也要有练的兴趣。
三、有活力:方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活泼。
四、有新意:有创新、有突破,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
五、有美感:语言、情态、板书、气氛都给人愉悦和美的感觉。
六、至少不能有常识性错误和任何政治方向性失误。“以不变应万变”,和谐课堂才行。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通过暑假培训,和老师们真诚的交流、讨论,使我们感觉到在参与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学习期间的温馨幸福仍难以忘怀!
今年xx月,我有幸的被推荐来参加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近半个月的培训学习中,让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的生活,这是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接受那么长时间、那么系统化的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同时还与省内其它院校的一线教师们进行的充分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半个月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对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现总结有以下几点: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更新专业知识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是学习的社会,随着新教材走进学生观念中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实在太多,若老师死守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欲自如地为人师表,实在是勉为其难的。
新教材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智育”的含义,它不仅是指知识,还应该包括方法,技能,能力。真正明白在电脑已可代替人脑来储存大量信息的时代,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决不是大量史实的记忆,历史教学不仅只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知识过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用历史意识考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用历史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又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不能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师是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应该认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而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讨论政治有关话题,然后在班里交流,学生经过打分、得分、答辩、同学间互提问题再打分等环节,培养了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到华南师大参加学习培训,尽管非常累,但是收获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我们参加的此次培训是一种脱岗培训,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在华南师大搭建了一个难得的教育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
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但可以集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个月的培训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对于我来说却有莫大的收获:
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
在聆听教授们的讲座、观摩诸多名师的精彩课例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在自己平时历史课教学中,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兴趣、能力、情感、历史观、社会意识等的培养。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引领我们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再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落伍,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
其实,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我们历史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整合教学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中学历史很有帮助。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深入浅出;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
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技巧,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
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之为我的教学工作服务。在培训中,我把自身对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班级内的老师交流,验证着收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规律、总结成败;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次培训,给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懂得要以“情”为纽带,让感情走进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在授课中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里面的知识丰富多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有必要,让他们自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影响,形成新的历史史观,从而认识社会,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培训马上就要结束,学习仍会将继续!“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的信念!
因为我今年执教一年级,所以我就特别关注低学段,因此这两周专门参加了语文教材一年级与二年级的网络培训,听到他们对课标、教材以及教材各个模块的策略解读,觉得收获特别多。
低学段识字写字依然是教学重点,特别是识字。从三位老师的教学建议中可以了解到识字教学形式特别多:比如说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归类识字、联系生活识字、随文识字、记偏旁、动作加联想等等。我们教学时不能生硬地搬到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张志军老师提到,一节好课就是让孩子有参与感,让学生有获得感,让学生有幸福感。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论是识字教学、写字教学或阅读教学,都应该让学生喜欢、主动去参与,从而享受。
周小丽老师提到:在教学前老师应对教材提前通读、对教学用书读熟读透,这样有课标做正确引导,方可在教学时得心应手地灵活实践。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五
7月11-12日,我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为期两天的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时间短,但内容详实,高屋建瓴,既有一线名师作的新教材公开课,又有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
一、从课堂中得经验。
本次培训共听了三节课:大同一中范琼老师的《百家争鸣》,临汾乡宁县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省实验中学李思勤老师的《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说课。同时,三位教育专家又进行了点评。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要树立课标意识。课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总纲领,在课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更科学。丁俊伟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2.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三位老师都运用了时间轴和地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三位老师还注重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例如:丁俊伟老师通过让学生研读材料(史实),说明《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又如:李思勤老师通过对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的介绍来让学生概括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
3.教学中要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体现学习历史的价值。范琼老师将中国的古代传统思想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和指导的作用。丁俊伟老师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的讲授,让学生感悟历史发展规律。
4.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由浅入深,形成知识整体架构,充分掌握知识。
二、从专家讲座中受启发。
本次培训还安排了三场专家讲座,大同市教学科研中心韩宏庆作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的讲座,她以七年级第二单元为例,从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建议以及各课是如何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讲解,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周继荣以《用好新教材,提升课堂效率》为题,重点对八年级各单元从梳理线索、突破重难点、教学方法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闫晓星以九年级第三单元为例,从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了对本单元教材的使用构想。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的史事,从历史发展的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时,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因此我要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培训的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在学习中进步从实践中提升。
玉琳中学吉酒军。
7月11日―12日,在太原参加了20部编教材初中历史培训。一天半的时间里,倾听了名师的课堂,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在学习借鉴和相互交流中,我收获了很多,就将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只有敬业才能成功。
7月11日上午,大同一中的范琼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七年级历史课《百家争鸣》。范老师从网络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时间线索展开,利用生动的课件,在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中,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在学习中共享,在拓展中延伸。课间短暂休息后,临汾市乡宁一中的丁俊伟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八年级历史课《太平天国运动》,丁老师课的最大亮点是他的设计意识,课以“梦”立意,从“梦的孕育”开始,课堂主体内容分为筑梦篇――圆梦篇――梦碎篇。在大量的文字材料和图片的展示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开放表达。生动的课堂让人回味无穷。此后一天的时间里,学科专家们结合新教材先后进行了专题讲座。依次有《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用好新教材提高课堂效率》和《教材使用构想――封建时代的欧洲》,专家们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了课件,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这份用心投入,这种敬业精神,就值得我学习。只有认认真真的的付出,才会有他们的成功。名师、专家的奉献精神给了我人生的启迪。
二、坚持学习拓展知识。
部编教材从去年开始在我们学校使用,对于我们这些不是历史专业学科毕业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知识储备不够,教学就很困难。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工作。
部编教材和以前使用的教材相比,从内容到编排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变动。不积极学习,知识层面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恐怕一桶水都不够,而是需要一条河,厚积才能薄发。八年级上册教材新学期即将使用,周继荣专家结合教材进行了生动的解读,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我才真正的清楚和明白。从部编教材的变化到新教材的单元分析,我学到了许多知识。闫晓星专家结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进行新教材使用方法的讲解。九年级古代史变动很大,新增加了许多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增长了知识,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培训中,我认真倾听,仔细记笔记。培训结束后,我一次次看专家的课件。我需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去获取知识,在积累中充实自己。
立足教学提升能力。
仅仅拥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扎实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太原培训,向优秀教师和学科专家学习,和各学校的老师交流,让我有了许多想法和思路,当然这需要立足于教学进行实践。7月12日上午,省实验中学的李思勤老师对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进行了说课,让我全方位的了解了说课的内容和流程。这种学习本身就有助于学科能力的提升,能说好课就证明可以准确把握课的内容,有清晰的教学思路。韩宏庆专家的《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展开,结合每课的知识充分解读,并提供了相应的教法和建议。周继荣专家从用新教材,提升课堂效率的角度展开,先讲了部编教材新变化,并从指导原则、价值观导向和教材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八年级教材进行解读,如对于新教材的单元,从梳理线索,把握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建议,方法策略三个方面展开。知识梳理、网络构建的方式让我对单元知识有了整体把握。教学策略上,在突出重点方面,提供的是叶小兵教授的方法,突出难点方面用的是北京特级教师陈毓秀的观点,同时举实例进行分析,并告诉我们如何讲好历史课的方法。特别是最后的教学策略:从总体上把握板块的线索;加强课与课相互间的联系;对史事进行多领域的考察;构建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注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给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次培训,给了我很多的收获,我会不断的学习、吸收、借鉴和创新,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为了学生们的发展,我的努力,一直在路上!
“唯物史观”的运用。
次营中学郭光会。
两天的太原培训,收获多多,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所以我特地在经济发展方面谈谈我的感悟,也就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变革,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了,具体表现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运用,社会财富增加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些都是经济基础促进上层建筑的发展,也就是推动了政治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
再说西欧的城市复兴。中世纪后期,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而西欧城市的工商业者获得了城市自治权,发展经济,市民阶层出现,商品经济繁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繁荣,促进了大学的产生,他们宣传自由民主的思想,成为文艺复兴的摇篮。
新航路开辟后,引发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形成,欧洲获得巨额资本,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的四次调整,都是为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现在经济类型的题目出现的多了,初一的课本里每个朝代的经济都有专门的课时,我们应该在这一方面钻研,成经济专题。
笃学深思提升专业素养。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六
暑期培训已接近尾声了,可历史老师们的热情仍高涨如潮,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同仁们的质疑,引来阵阵掌声。同仁们的亮点展示,及提供的宝贵经验,令我耳目一新,激情四射的讨论场景令我难忘!
最让我难忘的是亮点展示场景。当魏老师问道,谁还有更精彩的内容需要展示时,老师们争先恐后的登台!其中,杜金英老师讲到参加优质课评选时的精彩片段我们更是受益匪浅。讲“和同为一家”时她设计的几个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向唐朝求婚?”“假如是你,你愿意吗?”“当时有愿意嫁给松赞干布的吗?”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她设计了三个问题:“农民承包什么?”“以什么单位承包?”
“向谁承包?”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了,明了化了,使学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此,魏老师也总结了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有实效: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扎实到位。
二、有兴趣: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的兴趣;在深入学习时能保持学的兴趣;在巩固中也要有练的兴趣。
三、有活力:方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活泼。
四、有新意:有创新、有突破,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
五、有美感:语言、情态、板书、气氛都给人愉悦和美的感觉。
六、至少不能有常识性错误和任何政治方向性失误。“以不变应万变”,和谐课堂才行。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通过暑假培训,和老师们真诚的交流、讨论,使我们感觉到在参与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学习期间的温馨幸福仍难以忘怀!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七
xx月xx-xx日,我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为期两天的20xx年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时间短,但内容详实,高屋建瓴,既有一线名师作的新教材公开课,又有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共听了三节课:大同一中范琼老师的《百家争鸣》,临汾乡宁县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省实验中学李思勤老师的《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说课。同时,三位教育专家又进行了点评。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要树立课标意识。课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总纲领,在课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更科学。丁俊伟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2.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三位老师都运用了时间轴和地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三位老师还注重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例如:丁俊伟老师通过让学生研读材料(史实),说明《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又如:李思勤老师通过对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的介绍来让学生概括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
3.教学中要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体现学习历史的价值。范琼老师将中国的古代传统思想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和指导的作用。丁俊伟老师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的讲授,让学生感悟历史发展规律。
4.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由浅入深,形成知识整体架构,充分掌握知识。
本次培训还安排了三场专家讲座,大同市教学科研中心韩宏庆作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的讲座,她以七年级第二单元为例,从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建议以及各课是如何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讲解,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周继荣以《用好新教材,提升课堂效率》为题,重点对八年级各单元从梳理线索、突破重难点、教学方法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闫晓星以九年级第三单元为例,从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了对本单元教材的使用构想。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的史事,从历史发展的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时,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因此我要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培训的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在学习中进步从实践中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八
7月11日至12日,我们从各县市汇集在太原云顶国际酒店报告厅,观摩优秀一线教师的高效课堂,聆听资深专家的精彩点评,感受新教材洋溢的时代气息。此次培训历历在目,令人耳目一新,使我受益颇多。
一、此次培训解决了一些教学困惑。多年在初三岗位,对新的统编教材了解甚少,但对课标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统编教材将新课标的许多新内容补充进去,给我们一线教师解决了很多困惑。特别是中国古代史的新增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更完整的时序性。世界古代史中的庄园经济是个难点,两位教师的详细有深度的说课犹如及时雨,浇灌了课堂教学的沃土。对一些历史概念,历史评价:如“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夏朝是禹还是启建立的”,“近代化”等等,周老师和韩老师都给了我们清晰的解答。因此这次培训给我们一些教师搭建了一个方便高效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
二、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和钻研精神的不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事先准备一桶水,甚至要一条河”.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学生,树立意,理主线,明重点,筛史料……当看到老师们展示的课例,不禁感叹他们能把历史课上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她们的课堂为什么能做到有趣有料且有效呢?是因为他们有足够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具有高深的历史知识起码要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广博的知识,还要要不断学习和追踪历史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发展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课程,适应新教材。
三、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从“筑梦-圆梦-梦碎”以时序为主轴教师启迪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奠定了基础。周继荣老师通过对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分析历史统编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体现时序性特征。范老师的《百家争鸣》中把诸子百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观教育。几位老师教学案例的展示显示出的都是一种严谨的科学体系。史料教学贯穿于课堂,史料实证的精神扎根于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中都有所思、有所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
这次培训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新教材;激励我们笃学深思,为自己充电,提升历史专业素养,争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前进的路上风景会更加美丽。
原稿:李斌(润城中学)吉酒军(玉琳中学)郭光会(次营中学)郭建芳(北留中学)。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九
20xx年第一学期,我有幸的参加了在河南大学举办的“国培计划”初中历史班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历史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不但使我提高了认识,而且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下面对此次学习总结如下:
由于工作在农村中学,对于现在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情况的了解,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学习,对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清楚知道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让我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帮助我准确地把握了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在“国培计划”的学习中知名学者、专家讲座、培训学员同课异构、初中历史新课程资源交流、教师自主研修等,让学员多层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1)专家学者强大的感染力。授课专家不是史学泰斗,便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年青还是年老,身上都有着这样一些高尚的品质:刻苦钻研、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实事求是、对教育事业充满了务实求真、沉着冷静。这些专家本身就是让我们学习的典范。
(2)做一个讲真话的历史教师。做一个讲真话的历史教师。所有专家的讲座,都体现一个“真”。作为历史研究或是历史教学,一定要尽可能追求和逼近历史的真实。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现代唯物史观为指导,尽可能地搜集史料,复原史实是历史教师的责任。然而,教育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导向性,应选择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引领孩子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3)做一个不断学习的历史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担当责任,适应改革,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方案,从立德、立行、立言发展自己。
(4)做一个开放性、研究型的教师。做一个开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师。教师要快速成长,必须开放自己。通过这次学习认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名师,相信这将为学习成员带来强大的优化资源,参加学习学员一定要利用这个平台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师从教书匠转化为能师,甚至是名师。所以学习结束后,我们应努力进行课题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1)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通过这次学习,发现教育的需要远见卓识的。每位专家精彩的讲座,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的认识。对历史思想方法的探讨,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2)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论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今后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历史教学工作。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在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的扑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上。
总之,在学习中,我又学到了不少新理念,反思了我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更明确了我今后的工作的方向,而我也将遵守新课程的精神,踏实、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今年11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潍坊市教科院在临朐组织的学业水平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时间虽不长,但每天的感觉是充实的。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学习,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此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上哪个年级看哪个年级的教材,现学现卖,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为一名教师,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会时时警醒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今年于我而言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刚刚毕业踏上讲台,就遇上了大型课改,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去年在实习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新课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旧课本的教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今年刚上岗的第一年,就是新教材。在拿到实体书之前就在网上找到电子版的大概通篇浏览了一下,发现改变巨大,几乎是“改头换面”。
首先是体裁体例,由专题史到“通史+专题史”,在新高考改革下为了应对考试,必然在第一学期内上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学期上完下册并且还需要留出一点时间为合格考复习。最直观的是教材的厚度,内容含量明显扩增,出现了很多原先没有的概念和事件,似乎对学生的记忆和逻辑能力提高了要求。面对新教材,作为一个新手是真的不知从何下手。
培训第一天早上,是叶小兵教授的讲座。他先指出了新教材的特点和较难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我在组织教学时真正感觉到困难的地方,例如教材总体容量较大,涵盖面广,知识密度大,课文语言较为凝练,有些表述若明若暗。作为通史体例的教科书,最重要的是内在的逻辑关系,各单元之间与各子目之间是否能够很好地过渡衔接。因此补充了许多诸如“东南互保”的之前高中历史教科书上没有的事件,以便于更好的将汉族地主的发展崛起这条线索串起来。
面对这些困难,叶教授给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转眼和把握课标的要求,要将教学重点定位在比具体指示更上位的历史认识上。第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不要替代学生把握教材,而要让学生学会梳理课文内容。这一点要求其实不仅仅是在新高考的环境下提出的,而是历史学习一直以来要求,但即便是这样,也很少能有学校由学生能够做到自主梳理框架结构。第三,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叶教授给出了几个整合的案例,似乎确实是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缩减精炼了,但实际上要讲的东西还是要讲,并不是并入某一个结构中就会减少很多,或许这样整合会使得子目之间或者子目内部的逻辑关系更为完善,更便于教学吧。第四个建议四设计主题学习的过程与环节。这一建议其实在过去的历史学习中也有要求过,但是似乎执行得不那么好。在过去强调学生应试能力的考试中,大部分学校很少采取主题式的教学。虽然理论上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或许可以更好地吸收和接受,但是这对教师营造情境、提出任务的要求更高,大部分教师或许无法达到目标要求,甚至达不到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不知道主题式教学是否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仅存在于比赛视频中。
接下来的两场培训分别是由孟伟老师和边海长老师来主讲。孟伟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一线教师,她结合自己做过的课,给出了一线教学的建议。从“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情怀,眼中有人物,手中有方法”这四个方面给出了不同的教学实例,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出现在学生思维的尽头。还展示了学校的一个特色课,即历史写作。关于历史写作,其实我也有想过,就是举办家史征文大赛,但又有些顾虑,比如有些学生担心因此涉及到隐私问题,或者有些学生的家庭比较普通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可能会出现为了使文章出彩歪造的情况,也担心学生会因为这个太挤占时间而敷衍了事。具体情况还是要看本校学生的情况而定。
边海长老师强调了一下新教材的立足点,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这五个素养之间的、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突出特点和新教材辅助栏目设置的意图和作用。给出了各个栏目应该如何利用的建议,新手教师对于如此种类繁多的栏目也不至于不知所措。最后给出了部分新教材重难点内容的解读。时间比较紧张,信息量还比较大,感觉对于拿到这么厚厚一本教材的教学新手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的。可惜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没有办法全部讲完,也是有点遗憾。
到华南师大参加学习培训,尽管非常累,但是收获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我们参加的此次培训是一种脱岗培训,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在华南师大搭建了一个难得的教育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
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但可以集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为保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2020年秋季学期实现平稳、有序过渡,进一步推动综合社会科课程改革深入发展。7月6-7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统编《历史》教材专题培训活动。通过两天的线上“研会议”,我对统编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明确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本次培训共安排了四场专家讲座:
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从历史课改的现状、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优势与核心素养、统编历史教材的实践与思考等方面对浙江省的历史课改和统编教材使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李卿研究员从统编历史教科书的背景、指导原则、体系框架、主题教育和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五方面对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体系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审余桂元研究员聚焦“变化”和“特点”两方面对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教材进行了仔细分析;金亚素、许婉英等浙江省教研、教学专家对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新教材教学指导意见进行了多角度解读。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课程改革修订后课标的最重要部分,提出了核心素养,特别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学业要求。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4.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的史事,从历史发展的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时,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因此我要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培训的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到华南师大参加学习培训,尽管非常累,但是收获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我们参加的此次培训是一种脱岗培训,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在华南师大搭建了一个难得的教育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
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但可以集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一、教育的灵魂在于“育心”,高三历史教学讲究信心和耐心。所谓信心,主要是教师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有效针对的考点讲解,让学生对本学科充满信心。所谓耐心,一是指教师潜心研究考纲考题,引领好学生复习的方向;二是强调一轮复习要讲全讲透,不炒“夹生饭”。
二、成绩的取得在于“谋智”,高三历史复习讲究方式和方法。首先,明确三轮复习攻略:一轮侧重专题,二轮侧重通史,三轮侧重查漏补缺和专项提升;一轮要全面,二轮要整合,三轮要精细。其次,恰当运用史料教学,教学中渗透多元史观。史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难点知识,而且,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花时间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做题能力。关于史观这个问题,束鹏芳教授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史观是宏观概念,对于高中历史,“所谓史观,无非是从某种角度阐释历史”。综合之下,本人认为在仔细分析高考真题的基础上,课堂上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多元史观;但同时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的学科意识与学习习惯。再次,重视讲练评结合,评的过程一定要做好解题方法的指导。当前有句流行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于高三复习,学法指导应体现在每一次的习题评讲中。另外,注重联系时政热点,提炼分析,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最后,切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三、视野的拓展在于交流,高三历史教师讲究“走出去”和“听进来”。江阴长泾中学的刘俊老师在其发言中讲到四条路,让人印象深刻且深受启发。那就是:“盯紧专家的路”、“看好别人的路”、“走好自己的路”、“让学生自己走路”。闭门造车绝对是异想天开,因此要多与外界交流,“打探消息”,将别家优秀教学经验结合本校教情学情进行融合整合,打造出一条高效的高考复习路。
最后借用江苏省天一中学陈立军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本次心得撰写:三尺讲台,舞台虽小,但你我挚捧师爱,憧憬明天;一间教室,视野虽短,但你我驰骋古今中外,意韵旷美;拥有,历史人承担着责任;奉献,历史人体验着喜悦;创造,历史人感悟着成长;与历史相伴,我们享受着幸福!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
今年11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潍坊市教科院在临朐组织的学业水平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时间虽不长,但每天的感觉是充实的。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学习,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此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上哪个年级看哪个年级的教材,现学现卖,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为一名教师,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会时时警醒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一
8月16—17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全员集中培训。这次培训会上一共有8位老师,对我们进行新教材的编排解说及教材特点的说明讲座。
16日上午,首先是局教研室的柯玉蕾老师,它从新部编教材内容编排的思路与教学建议入手,向我们解读教材中蕴含的新教学理念,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人文主题等,也提供了有关语文教材教学的建议,全面分析了教材编排思路和内容。接着是二小的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不同年级的“快乐阅读吧”的教学编排和教学建议,并重点讲了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16日下午是七小的周老师讲座,她给我们分享的是统编本教材课后习题与语文园地的解读与运用,她逐册的对统编本教材的各园地的练习进行解读,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接着就是四小李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是统编本教材的习作编排和教学建议。她重点讲了习作就是要不学生写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抄例文。
第二天,17日上午是一小的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统编语文本教材的编排背景和教学策略,她突出的了“统编教材的两个概念”就是语文要素和教学策略。接着七小的蒙金粉老师分享的统编五年级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她每个单元细致分析,提出的教学建议都是全新的理念。
17日下午是四小的老师分享的统编教材口语交际教材梳理和编排特点,还有教学建议等。她主要分析了统编教材的口语交际的'特点,突出学生说,学生的全员参与的重要性。最后是三小的高云老师,她分享的是统编教材小学六年级教材的使用思考与建议。每个单元的编排特点,每个单元的教学建议,细致入微,让人耳目一新。
这次培训我们快收获满满,感谢教育局给了我们全体小学语文老师的这次培训机会,有了这8位老师的分析和指导,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新教材的了解更深一步,也更新了教育观念,使我明确今后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
通过上面的8位老师的培训,让我知道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两部分,正如新课标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则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而工具性则是语文是人们用来交际说话和书面写作的手段,不管说话还是写作都是字词句段篇为基础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这方面的训练是螺旋上升的,这正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先是学习汉字,后是词语,接着句子等等。
听完了这8位老师的讲座,使我对统编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教学方面的部分困惑得以解开,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但我会带着不断学习的心,上下求索,全身心的去教好语文。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二
今天在xx小学举行了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培训,一天培训颇有收获。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们要灵活运用教材。要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搞一些适合自己本班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
老师要引领学生开展活动。玩耍也是学习,在玩中学,不是贪玩。关键是会玩。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玩中有收获,在玩的过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规则,遵循游戏规则。让学生认识遵循规则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规则,不遵循交通规则,后果会很严重的。
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
引领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发现同学的进步,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学生天天夸自己的同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所有学生充满自信,热爱生活,爱学习。
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让学生采访自己的父母,看父母都在学习什么?从父母身上知道活到老,学到老。帮父母改正缺点,是爱父母的一种方式。
如果父母爱打麻将,吸烟,喝酒,学生可以劝父母改正错误。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开个辩论会,问题越辩越明。
在辩论会上,可以让学生轮流当评委,老师进行总结。
让学生做撕纸游戏,知道时间的宝贵。让学生自己说学习时间是多是少。时间少的可怜,那同学们怎样抓紧时间学习?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竞争机制。生活处处皆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教会学生想办法,愈挫愈勇。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难免,要正确对待挫折。
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引领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假如遇到火灾,要及时报警,打119,说清楚地点,姓名,手机号,等待消防车。不要去深水游泳,去海边玩注意安全。
老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亲生经历,具体可感。是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学生感受就深,就能洗涤孩子的心灵。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措施,与学生一起成长。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三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的提高了业务素质,首先是聆听了局长对这次培训的报告讲话,生动地阐述了这次教学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也是我市教育发展的需要。又听了张老师和李老师对四年级英语上、下册教材的分析后,使我对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并获取了教材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教材编排特点。两位老师对教材分析栩栩如生,分析了教材的总体目标,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学建议及教材中各单元之间知识点的联系,并提出一些建议,要求我们教学过程中所选的素材尽量符合儿童实际,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出发。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道和获取知识的源泉,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活动情境中。如此一来,我们教学过程就得心应手了。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就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俗话说: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儿童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本人在本次学习中的心得全会,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不断落实,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四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积极参与了六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明白了此次教材培训的目的意义,并对新教材从编写依据、內容结构、教学建议等有所了解,也更深一步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明白了该如何使用教材、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教学,让我对于新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在本次网络培训中,主讲老师主要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老师强调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统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怎样的双线?翻了教材你就会明白新教材的单元主线是要教师自己进行梳理的。所以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出单元的主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和之前不一样的是增添了专门的“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这对孩子们的专项练习都是有益的,可以让他们有针对性地练习,更快地进步!其次,新版教材把单元目标即语文要素列举得更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之前的课本单元导读通常是一段话,需要我们自己去提取信息,现在语文要素简明扼要地呈现课本上,呈现在我们眼前,老师教起来目标更明确,孩子们学起来也更容易理解。比如说: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1、阅读时,要领会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就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特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学习写作方法,更好地理解教材。
2、体会习作的乐趣。孩子们通过“家乡的风俗”的习作不仅可以加深对民风民俗的了解,,还可以运用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语句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一举两得。这些都是新教材的不同之处。
最后,新教材从夯实基础;简明导语,训练集中;方法引导,启发思考;强化作用,联系生活;交际习作,举足轻重等几个方面合理规划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格外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的一个具体要求。
总之,新教材的内容有所增减,但我们课堂教学的容量却更加的丰富。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我们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渗透。例如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写入教材却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少的部分。我一定会认真阅读笔记,留心观看网络培训的资料,结合实际,把教学开展得更好。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五
有幸于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集中培训。为期五天的实践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由于这次培训的针对性很强,面向的都是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培训目的是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新课程核心理念,正确把握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提高学员的课堂执教能力,提高学员的专业素养,促进学员的专业发展。这次实践在南海实验学校进行。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为我们的培训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我们小组的指导老师是非常优秀的陈惠女老师。五天,有幸听了陈惠女老师、顾培衍老师、翁建英老师、江南青老师和卢碧萍老师的语文课,受益匪浅。这些老师的课,或设计精美,或朴实自然,我时常被老师们的精彩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绪所感染,同时也为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所欣喜。这次听课让我对新课改的理念又有了一次升华,这得益于南海实验学校老师的高水平教学艺术。
听了5位老师的语文课,使我亲眼看到她们各自的教学风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打动了我。她们能与时俱进,认真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解决了一些在课改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如陈老师在《听听,秋的声音》一课中,通过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读出了诗中的意境,更读出了诗歌中所没有的画面的美。学完前面的三节小诗,陈老师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当一回小诗人,学以致用。在陈老师的启迪下,学生们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一首首清丽的小诗新鲜出炉。
江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非常富有诗意。江老师抓住每段课文中的总起句,把它们编成了一首诗,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给人以美的感觉。学生们在这种充满诗意的情境中学习,课堂的气氛就不一样了。顾老师比较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在她教师黑板的一角,特意安排出一块用以学生的经典诵读及好词好句的摘抄。课堂上,对于aabc形式词语的积累、描写人物神态词语的积累、以及近反义词的积累,顾老师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翁老师在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所不理解的“沙皇”、“皇家学会”,她都能及时为学生释疑。
这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一言一行,对我来说是一面镜子,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与她们还有差距。教学实践培训活动,使自己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要在课改中,不断地完善教学艺术,提高效率,必须不断地“充电”,不断探索实践。
这次学习培训,让我提高了紧迫感。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精湛的教学技艺,创造性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学习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促进了知识结构的发展。同时,学员之间通过观摩、讨论、学习、交流,提高了各自的思想认识,增进了学员之间的友谊。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六
前几天参加了六年级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在培训中,聆听了专家对教材的详尽解读和具体的实践指导,聚焦语文要素培养学科要素,对教什么怎么教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本人对六年级的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新教材倡导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通过培训,我的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首先是对教材的初步认识,和现行语文教材相比,统编版教材有自己明显的优势,它的编排体系更利于教师的教授,更加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1、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史上的一大突破。2、以习作指导编排独立的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的一大创新点。由此可见,统编教材目标更加明确,聚焦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努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解决了教师总是纠结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难题。这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幸福。但是要教好这套教材,又绝非易事,需要我们有更强的专业基础,更深的文学底蕴,更具有钻研精神。
“增强目标意识,强化训练意识”是我们新教材的一个“根”。教材是以“双线”来组织单元内容的,所谓“双线”,就是“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均衡递进。语文要素即“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教材编写以语文要素为主线、明线,这就体现在单元的导语上,它揭示了本单元语言训练点。
其次,明确了要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教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练习,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最后,学习了“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教学策略,明确从单篇教学向大语文单元教学的思路转变。单元整体备课是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以教学单元为研究对象进行整合授课。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教材整体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对各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在安排教学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
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在备课时要通览全组教材,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当然,对各课的知识点有各课的特点,在备课时也要有针对性。
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学习,认真贯彻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把以后的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好。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七
10月19日,由大丰区教育局主办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在城东实小举行。本次培训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幸聆听了盐城市教科院院长陈小平给我们作的报告。针对本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陈院长让我们知晓了部编新教材五处“新”。
1、新教材新在目标理念上。
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德树人。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语文的教学目标,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2、新教材新在体例结构上。
统编教材在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加明晰。统编教材对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都定有内容目标,更加的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加的明确,我们今后备课时应当多多研读教材,关注课后思考题,做到一课一得,语文要素,点状化,序列化的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真正的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3、新教材新在选文内容上。
新教材中,古诗篇目大大增加,还新增小古文学习,真正在尝试突破原有的教材格局。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因此,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新教材新在教学要求上。
新教材立足语文要素,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本次培训听到最多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语文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方法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平常的教学,我们重基础的比较多,而忽视了学生的习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了只会做题而不会生活的人。我们教学中应当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5、新教材新在挑战机遇上。
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同时也给每位老师提供了全新的舞台。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为孩子们呈现更有魅力的课堂!
二、部编教材让我看到了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以下的改变。
1、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应更加重视,教材中不但进一步加大了课内古诗文教学的量,而且对课外的古诗文阅读量也有了更详尽地要求,同时对古诗文教学的梯度设置更加合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握住古诗文的特点,并尽量用以一带多,组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学习、诵读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更加重视课外阅读,教材中设立了快乐读书吧,与大人一起读这样的板块,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并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他们爱上阅读,从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此外还要求教学中,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来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书中安排了我的发现这一板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摸索,自己去体会课本中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需要转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总之,本次培训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多了解,并对教材中的变化有了一些思考,相信今后的教学中,对照新教材,再次重温培训内容,我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因为我今年执教一年级,所以我就特别关注低学段,因此这两周专门参加了语文教材一年级与二年级的网络培训,听到他们对课标、教材以及教材各个模块的策略解读,觉得收获特别多。
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低学段识字写字依然是教学重点,特别是识字。从三位老师的教学建议中可以了解到识字教学形式特别多:比如说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归类识字、联系生活识字、随文识字、记偏旁、动作加联想等等。我们教学时不能生硬地搬到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志军老师提到,一节好课就是让孩子有参与感,让学生有获得感,让学生有幸福感。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论是识字教学、写字教学或阅读教学,都应该让学生喜欢、主动去参与,从而享受。
三、胸中有丘壑,方可随心操控课堂。
周小丽老师提到:在教学前老师应对教材提前通读、对教学用书读熟读透,这样有课标做正确引导,方可在教学时得心应手地灵活实践。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优质18篇)篇十八
7月11日至12日,我们从各县市汇集在太原云顶国际酒店报告厅,观摩优秀一线教师的高效课堂,聆听资深专家的精彩点评,感受新教材洋溢的时代气息。此次培训历历在目,令人耳目一新,使我受益颇多。
一、此次培训解决了一些教学困惑。多年在初三岗位,对新的统编教材了解甚少,但对课标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统编教材将新课标的许多新内容补充进去,给我们一线教师解决了很多困惑。特别是中国古代史的新增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更完整的时序性。世界古代史中的庄园经济是个难点,两位教师的详细有深度的说课犹如及时雨,浇灌了课堂教学的沃土。对一些历史概念,历史评价:如“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夏朝是禹还是启建立的”,“近代化”等等,周老师和韩老师都给了我们清晰的解答。因此这次培训给我们一些教师搭建了一个方便高效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
二、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和钻研精神的不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事先准备一桶水,甚至要一条河”。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学生,树立意,理主线,明重点,筛史料……当看到老师们展示的课例,不禁感叹他们能把历史课上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她们的课堂为什么能做到有趣有料且有效呢?是因为他们有足够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具有高深的历史知识起码要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广博的知识,还要要不断学习和追踪历史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发展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课程,适应新教材。
三、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从“筑梦-圆梦-梦碎”以时序为主轴教师启迪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奠定了基础。周继荣老师通过对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分析历史统编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体现时序性特征。范老师的《百家争鸣》中把诸子百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观教育。几位老师教学案例的展示显示出的都是一种严谨的科学体系。史料教学贯穿于课堂,史料实证的精神扎根于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中都有所思、有所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
这次培训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新教材;激励我们笃学深思,为自己充电,提升历史专业素养,争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前进的路上风景会更加美丽。
为让全体高一一线教师深刻领悟新教材,贯彻新教材当中的编写理念和国家意志,xx省于20**年x月xx至xx日召开了新教材专题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早已结束,回顾这三天的培训,收获满满。在这三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名师精彩的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教学观念。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理解了新教材的主要导向,一是要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三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四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总而言之,新教材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时代性。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初高中课程相衔接,避免出现初高中课文跨度太大而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学的情况。新教材继续采用历史时序的编排,逐渐铺展历史的脉络。必修课程多为基础知识,又比初中有所提升。新教材既求贯穿整个通史,也要求全面覆盖各个重要历史节点,这就导致教材存在总体容量偏大、知识点密度大,课文较为浓缩等状况,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发展。历史教学的价值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的教学任务就不再是让学生记住繁杂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学会运动历史知识去解决问题。适当的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没有必要再从头讲到尾。
此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目的的贯彻新课标,因此,我们教师要专研和把握课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家教学任务。而对于内容及其丰富的必修教材,我们可以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是可以对每节课的内容加以整合,强干弱枝,突出重点。二是对单元内容整合,按朝代按专题等。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当中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在这次培训中,既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而又产生了新的困惑。比如在面对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量较少的情况下,叶小兵教授给出的建议是整合课程资源。我的困惑在于,若是按专题如政治、经济、文化这样来整合是否违背了通史教材的初衷,回到过去老的专题教学中去。
最后,对于新教材的教学设计,我简要的谈谈对于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教学思路。第二课的标题为“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段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及感兴趣,许多典故他们的都耳熟能详。因此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历史具体的知识点形成更上位的历史认识,通过争霸战争和商鞅变法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并且在教学当中贯彻唯物史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这个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导致的井田制瓦解产生了变法革新的需要。而变法革新又需要大量士人,这催生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通过这次教材培训使我对一堂课有了重新思考、一个知识点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些了。但我认为,要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实践和沉淀。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其实,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思想应用到自己实际教学中去。
暑期培训已接近尾声了,可历史老师们的热情仍高涨如潮,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同仁们的质疑,引来阵阵掌声。同仁们的亮点展示,及提供的宝贵经验,令我耳目一新,激情四射的讨论场景令我难忘!
“向谁承包?”。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了,明了化了,使学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此,魏老师也总结了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有实效: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扎实到位。
二、有兴趣: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的兴趣;在深入学习时能保持学的兴趣;在巩固中也要有练的兴趣。
三、有活力:方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活泼。
四、有新意:有创新、有突破,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
五、有美感:语言、情态、板书、气氛都给人愉悦和美的感觉。
六、至少不能有常识性错误和任何政治方向性失误。“以不变应万变”,和谐课堂才行。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通过暑假培训,和老师们真诚的交流、讨论,使我们感觉到在参与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学习期间的温馨幸福仍难以忘怀!
7月11日至12日,我们从各县市汇集在太原云顶国际酒店报告厅,观摩优秀一线教师的高效课堂,聆听资深专家的精彩点评,感受新教材洋溢的时代气息。此次培训历历在目,令人耳目一新,使我受益颇多。
一、此次培训解决了一些教学困惑。多年在初三岗位,对新的统编教材了解甚少,但对课标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统编教材将新课标的许多新内容补充进去,给我们一线教师解决了很多困惑。特别是中国古代史的新增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更完整的时序性。世界古代史中的庄园经济是个难点,两位教师的详细有深度的说课犹如及时雨,浇灌了课堂教学的沃土。对一些历史概念,历史评价:如“辛亥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夏朝是禹还是启建立的”,“近代化”等等,周老师和韩老师都给了我们清晰的解答。因此这次培训给我们一些教师搭建了一个方便高效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
二、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和钻研精神的不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事先准备一桶水,甚至要一条河”。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学生,树立意,理主线,明重点,筛史料……当看到老师们展示的课例,不禁感叹他们能把历史课上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她们的课堂为什么能做到有趣有料且有效呢?是因为他们有足够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具有高深的历史知识起码要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广博的知识,还要要不断学习和追踪历史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发展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课程,适应新教材。
三、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从“筑梦-圆梦-梦碎”以时序为主轴教师启迪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奠定了基础。周继荣老师通过对新旧教材对比变化,分析历史统编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体现时序性特征。范老师的《百家争鸣》中把诸子百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观教育。几位老师教学案例的展示显示出的都是一种严谨的科学体系。史料教学贯穿于课堂,史料实证的精神扎根于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中都有所思、有所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
这次培训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新教材;激励我们笃学深思,为自己充电,提升历史专业素养,争做专家型的教师,而非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前进的路上风景会更加美丽。
7月11-12日,我参加了在太原举行的为期两天的2018年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时间短,但内容详实,高屋建瓴,既有一线名师作的新教材公开课,又有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共听了三节课:大同一中范琼老师的《百家争鸣》,临汾乡宁县丁俊伟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省实验中学李思勤老师的《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说课。同时,三位教育专家又进行了点评。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要树立课标意识。课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总纲领,在课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更科学。丁俊伟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一点。
2.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三位老师都运用了时间轴和地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三位老师还注重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例如:丁俊伟老师通过让学生研读材料(史实),说明《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又如:李思勤老师通过对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的介绍来让学生概括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
3.教学中要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体现学习历史的价值。范琼老师将中国的古代传统思想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和指导的作用。丁俊伟老师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的讲授,让学生感悟历史发展规律。
4.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由浅入深,形成知识整体架构,充分掌握知识。
本次培训还安排了三场专家讲座,大同市教学科研中心韩宏庆作了《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的讲座,她以七年级第二单元为例,从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建议以及各课是如何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讲解,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周继荣以《用好新教材,提升课堂效率》为题,重点对八年级各单元从梳理线索、突破重难点、教学方法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闫晓星以九年级第三单元为例,从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谈了对本单元教材的使用构想。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的史事,从历史发展的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时,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因此我要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培训的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在学习中进步从实践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