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教师通过五年级教案来规划和组织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教案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一
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本单元前两课为教读课文,后两课为自读课文。教读课文每两课时完成,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完成。
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的学习。
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级使用。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教师不要下结论,让学生对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课下继续进行思考,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意见。这种方式适合于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高的班级。
一荷塘月色课文说明。
一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三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这些看法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对于“反映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悉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以引起思考。
四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抒写的则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咎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4段写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写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在作者笔下,这是个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四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统观全文,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悉融为一体,构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五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如《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二
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3、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4、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5、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6、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7、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8、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的磁极就会发生变化。
9、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10、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1、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等。
12.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二.问答。
1、电磁铁与条形磁铁有那些异同点。
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请你谈谈电磁铁为什么听话?
答: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可以改变。
3、怎样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答:可以增加串联电池的节数、增加线圈的匝数、使用更粗的铁钉的方法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答:此时钉帽一端是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电磁铁有什么用途?
答:开关(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铃,电话,电报机、电动机、收音机、包括音响的喇叭,都用到了电磁铁。
6、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我们是根据什么道理找到南北极的?
答:电磁铁有南北极。我们可以用小磁针来研究:电磁铁通电后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引,另一端与小磁铁的北极相吸引,这就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根据的道理是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三
教学目标: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写出得数。
35-5x4=63-(35+14)=32-5-7=。
19+3x9=45+8-39=8x9-38=。
二、判断题。
1.甲数是3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
2.80减去7的4倍,差是52。()。
3.第一个加数是15,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5()。
三、填空。
(1)34加19的和是____________,再减去47得____________。
(2)6乘9的积是____________,再减去39得____________。
(3)89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加25得____________。
(4)76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减去19得____________。
四、列式计算。
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
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
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
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1.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
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
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
5.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索新课。
1、复习。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3026、4005、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有100个小方块的.卡片。
学生回答。
提问:再加一叠,是多少个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3、结合教材第3页四幅情景图将“十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4、认识“百万、千万、亿”
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5页第5、6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五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六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3.认识“纹、潮、仰、翻、腾、琴、渔、帆”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仰、翻、滚、奔、腾、琴、奏、帆、睡、闹”等12个生字。理解“穿梭、绽开、滔天波浪”等词。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培养想象力。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2.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激发情趣。
1.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
2.学生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4.揭示课题:(展示第四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诗歌后认读生字词。(展示第五屏)。
[2.去了拼音,还会读吗?(展示第六屏)]。
3、出示生词卡片,强调读:鼾声、潮声、绽开、掀起。
4、结合生活理解“鼾声”、绽开、掀起。
5、检查读文情况:
6、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师范读学生跟读、集体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字卡,认读本课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1)自主学习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
(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4)小组汇报对其他生字的记忆方法,教师点拨,对比、区分形近字。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合作朗读课文。
2.配乐读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七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昵、龄、敏、遗、沐、躯”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一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充满情趣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一首诗。
教学难点:学习朴实有趣的语言,体会诗歌内涵,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或字幕投影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而有一个人,我们大家都称呼她为“妈妈“,同学们这样称呼她,老师这样称呼她,爸爸妈妈这样称呼她,她就是我们共同的妈妈--祖国妈妈。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少白的一组诗--《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作者对祖国妈妈说了哪些悄悄话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用笔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字词典解决,争取读得准确流利。
2.交流反馈初读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听读正音。
(2)集中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边读课文,边感知内容,说说每首诗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交流,反馈。本组诗以一个稚嫩可爱的儿童形象向祖国妈妈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4.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再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还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这些收获总结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认读、听写生字。
2.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品读感悟,知道朗读。
1.学生自读自悟:作者对祖国妈妈说了那些话?你读懂了哪些?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诗句?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话”?在诗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1)《称呼》一诗通俗易懂,语言富有儿童情趣。前三句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写出了“我”“爸爸”“爷爷”三代人都称呼祖国为“母亲”,祖**亲有千千万万的儿女。“母亲”这一称呼将祖国与“我们”的距离拉近,更加形象化。最后一句,则以自己是“母亲”最年幼的儿子感到无限光荣,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2)《年龄》一诗第一句用“德高望重的老人”写出了祖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用“火红的青春”写出了祖国今天的新面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补充今天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新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信心、决心,学习第二、三句。
(3)《画像》重点指导理解“于是,我想到了好多好多的英雄,他们是骨子里最像您的中国娃。我正决定找他们的模样,把您的形象描画”。谈谈对祖国的印象,谈谈祖国的英雄儿女以及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最后两句说要照着英雄的样子描绘祖国,这表达了自己愿意继承优良传统,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发扬光大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诗句。
(1)学生齐读。
(2)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诗句自由诵读,当堂背诵。
(3)检查背诵情况。
三、拓展延伸。
对于祖国妈妈,你有哪些悄悄话要对她说?学做小诗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四、课堂小结。
写下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作为资料保存吧!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称呼--祖国妈妈。
年龄--越活越年轻。
画像--长得像妈妈。
课后记:课文由三首相对独立的诗构成,通过写和“祖国妈妈”说悄悄话时遇到的几个疑问,从多方面表达作者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课文不仅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祖**亲”,也更加深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爱。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较浓厚,教学时我仍以朗读中激发情感,读出感情,熟读成诵。学生也很积极,效果较好。尤其在课末“请把你的悄悄话说给祖国妈妈听”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给了我不少惊喜!
课题:2.香港有棵老榕树。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湾、港、榕、筑、商、挪、签、吨、扭、赢”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这棵榕树的昂贵之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学准备:cai图片,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cai图片,教师配以动情地解说,介绍香港的这棵老榕树。提问学生:喜欢这棵大榕树吗?想对它了解得更多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写的《香港游客老榕树》。
2.出示课题。
3.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了解些什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学讨论。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相机检测反馈。
(1)字音。
(2)字形。
(3)理解词语。
(4)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香港人为保护闹市一棵百年老榕树而采取了最昂贵的保护措施,使之成为香港乃至全世界最贵的一棵树,盛赞香港人对老榕树的爱和尊敬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3.再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理解生词,感知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收获不小吧?请同学们各自总结一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质疑解难。
1.边读边画,提出各方面的疑问。
2.交流自己的疑问。
3.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
(1)这棵老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棵老榕树的昂贵究竟体现在何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3)“树,活的树,又不卖,何言其贵”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4)为什么要写一位老作家访问香港的往事?
(5)第12自然段的朗读语调应该是什么样的?
(6)如何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4.小组讨论,推荐一名学生班内汇报交流。
5.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教师朗读《鸟的天堂》。
2.学生结合课文,谈感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们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将自己的其实总结一下吧!
课题:3.城市的明眸。
教学目标:1.认读“眸,辟,韵,矗,廊,禹,襟”几个生字,辨析多音字“似,旋,分”。
2.理解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欣赏青岛的各种雕塑,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青岛的各种雕塑,明白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体会作者对青岛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与青岛雕塑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能看到人的内心,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城市也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城市的无限风光,感受城市的美。
1.教师板书“明眸”并教读字音,解释意思,即明亮的眼睛。
2.板书“城市的明眸”。
3.展示青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谈谈最深的印象。
4.揭示课题。
给你信箱最深的是青岛的雕塑,这就是城市的明眸。
二、初读课文,自学自词。
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词。
2.辨析3个多音字。
三、再读课文,自学交流。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思考,圈点批注。
(2)交流讨论。
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比喻手法运用来理解,“城市的明眸”指的是精美的雕塑。结尾强调领悟这些雕塑为城市增添了许多风景,“倍加亮丽了青岛”,多么“使人迷恋”,所以说他是“城市的明眸”。
(3)引导学生体会开头、结尾的写法。
以“城市的明眸”开头,又以“城市的明眸”结尾,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圈点批注。
(2)交流讨论。
(3)教师点拨。
a.介绍了文化名人雕塑园,海风园,海韵园等,写得做详细的是海涛园。
b.先是介绍海涛园主题雕塑“天地间”,又介绍做令人动心的“世纪长廊”,以及令人感动的盲文说明图的设计细节。
c.写出了海涛园雕塑的特点,突出了设计这的人文关怀,不忘给盲人装上一双“明眸”。
(4)教师相机点拨,这部分作者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5)展示收集的有关青岛雕塑的文字或者图片资料,欣赏、感受青岛城市的魅力。
四、感情朗读,领悟真情。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朗读,读出对青岛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你对“世纪长廊”十二根圆柱上雕刻的历史故事感兴趣吗?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的主要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再现出来。
六、课堂小节。
总结一下本课的收获吧!备注:
板书:
3.城市的明眸。
精美的雕塑。
名人园海风园海韵园海趣园海涛园。
建设者的聪明才智。
课后记: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仍放手让孩子们自学,经过四年级一年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不错。但是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是不够的,课文详略得当,我以此启发孩子写作要仿效。
板书:2.香港有棵老榕树。
超级待遇。
香港人------老榕树。
明智远见。
课后记:在学习本文时,开始还不错,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较充分。但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淡下来了,教学变得很费力也很勉强,如最后一段“只有懂得爱之物和尊敬植物的地方﹒﹒﹒﹒﹒﹒奇迹的地方”这一句的理解,感觉是自己直接把“答案”“灌输”给孩子们的。
课题:口语交际1.名字中的语文。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创设情境,分组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的文字魅力。
教学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的轶事。
2.向父母等长辈询问自己名字的来历、意义等,看谁获得的相关信息多。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每个名字都蕴藏着语文,这节课我们将要进行“口语交际”,主题是“名字中的语文”。
二、自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目标。
1.自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1)学生自读提示。
(2)讨论交流口语交际的要求及内容。
2.师生共同却东各项交际要求及内容。
三、小组交流。
(1)就小组成员名字中不懂字向本人提问。
(2)把长辈给自己起名字时发生的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
(3)说说当你知道父母为自己起名字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四、猜想性评价。
1.教师列出若干本班学生的名字,请学生进行猜想性评价,本人验证。
2.教师相机引导归纳。
五、创意性表达。
1.了解你最感兴趣的同学的名字的来历。
2.根据其特点写赠言。
3.全班交流评价。
六、交流平台。
1.交流自己手机的我国古今名人名字资料。
2.吧大家收集的资料装订成册,课后传阅。
七、小结归纳。
通过口语交际,加深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了解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感受了名字所散发吃饭胡来的文化气息,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你还有那些收获呢?自己归纳一下吧!备注:
板书。
课后记:在上这次课前,我先讲了一个有趣的名字的故事给学生们听,引导他们自己去准备,探寻自己或者家人名字的故事。
教学后,我一时倒,要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就压引导学生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同事也可把品德教育融汇到交际过程中,以此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课题:习作1.家乡。
教学目标:1.学习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并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2.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3.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想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抓住最有特色的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查阅资料,领略家乡的美景,了解家乡的历史、特产,知晓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一组有关家乡的精彩图片,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审题立题,拓宽思路。
1.回顾引路。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组课文《香港有棵老榕树》《城市的明眸》的写作特点,谈谈作者是怎样抓住最有特色的内容写具体的,运用了那些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2.引导交流。
指导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说说家乡有哪些让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
3.明确习作要求。
阅读自作提示,交流了解本次习作要求。
4.交流方法,启发选材。
(1)格局所选题材,分组交流。
(2)明确习作着眼点。
a.介绍家乡的风景,应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
b.介绍家乡的特产,应抓住事物的大小、形状、把事物的特征反映写出来。可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写。
c.介绍家乡的变化,应抓住变化做大的一两个方面来写,不比写得面面俱到。对变化前后不同面貌的描写,对一些具体是咧的叙述,要生动具体,表达出自己喜爱极爱轩昂的感情。
三、构思准备。
学生构思,准备作文。
第二课时。
一、构思成文。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2.教师巡视,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自主评析,修改完善。
1.学生交流习作初稿,学生评议。
2.教师指导点评。
3.教师提出修改建议,教授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粗读全文--细读全文--精读全文。
三、交流习作,展示成果。
1.班级举办一次“爱我家乡”的习作专刊。
2.学习他人习作,谈写作启发。备注:
板书。
课后记:
我觉得写好这篇作文一定要学生们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然后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写作顺序了。另外要发挥想象,这样可以让文章生动,文章最后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八
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2。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第2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九
1、自学本课生字,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了解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
3、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我求疑释疑的能力,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在自我实践、体验、感悟中拓宽阅读空间。
1、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及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
2、能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拓宽阅读、思维的空间。
1、根据导读自读、自悟课文,提出学习疑问,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诺贝尔的资料。
3、师了解、收集学生疑问并写好小黑板。
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说说编编。
1、今天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文字游戏,(出示词语:专利、延绵、思忖、愚昧、遗嘱、死而无憾、诺贝尔)。
(1)读一读;。
(2)说一说意思;。
(3)连一连,请选择你喜欢的几个词语,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编一段话。
(可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或自由选择内容)。
(二)以疑激思、体验感悟。
1、通过自学课文和查找资料,你们获得了关于诺贝尔的那些知识和事迹?
(生说,师择机引导、提升并板书。如:诺贝尔发明家企业家巨大贡献巨额财富……)。
2、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真了不起!课前老师收到许多有水平的疑问卡,有的是文中的有的涉及课外的知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是释疑解难的高手?(出示小黑板并请一同学读题)。
3、问题征答台。
(1)诺贝尔晚年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心愿如何实现的?每次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他的什么心情?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为什么“至于其他的款项应该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前提”?
(4)课文通过那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6)为什么说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上的贡献?
(7)为什么说诺贝尔一生充满传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结合收集的材料自主选择问题回答。)。
4、生说,师择机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活动描写体验、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情朗读、感悟、升华并板书。
(如:资助医学设诺贝尔奖名垂青史发展科学与文明)。
5、看板书小结全文,谈学习感受或收获。(可从情感、表达方式、语言特色……方面说)。
(三)、学习语言、发掘潜能。
1、我虽然生在瑞典但是_______________。
2、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成就大事业的人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心胸狭窄的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诺贝尔就终日笑容满面。
(四)实践体验、深悟砺志。
诺贝尔传奇的一生及诺贝尔奖激励了无数人们勇攀科学高峰。你知道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简况吗?好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姓名、国籍、种族、主要成就奖金类别……出一期小报。比一比,看那组出得好!(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人类科学与和平。
科学家巨大贡献发。
诺贝尔资助医学展。
企业家巨额财富名垂青史。
设诺贝尔奖。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
1、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能用简单的角色扮演。
2、能对简单英文歌谣说和唱。
3、能在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4、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7人,他们个个聪明活泼,大部分勤奋好学,这些学生已有一年的英语学习基础。老师应继续着重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爱上英语课,爱听和爱说英语,喜欢学英语,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严格按照《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充分体现其技能要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对国内外现行小学英语教材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博彩众家之长,形成了较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套教材体系。同时,本套教材还根据小学生语言习得的特点,遵照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归律,设计教程结构,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为题材,注意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形成。本套教材各单元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
1、let’slistenandsay。
2、let’slearn。
3、let’sact。
4、let’sread。
5、let’swrite。
6、let’shavefun。
四、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五、具体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6、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如单词默写竞赛、英语演讲赛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8、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9、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进度安排。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一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二
l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l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l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l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三
今年我生日的时候,妈妈没有送我炫酷的玩具,也没有送我新出的文具,而是给我买了一个太阳能电子表。它是我最心爱的宝贝。
这个太阳能电子表全身呈深蓝色,身长约27厘米。表带很宽,橡胶材质,佩戴着非常舒适。圆形的表盘比啤酒瓶瓶盖大一圈,周围镶着一条金黄色的金属钢圈,钢圈上雕刻着许多图案,有星星、叶子、陨石、地球、卡通英雄等等,一个个图形栩栩如生。一按表盘上的按钮,屏幕就会亮起蓝光,这蓝光仿佛让我看到了深幽的宇宙,引起我的无限遐想。
我的这块手表功能可多了,定时、看时间、照明、计时……自从有了它的陪伴,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规律。每天早上6:40,我的手表总会唱起动听的歌,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起床的时间到了,快起床!”伴随着动听的歌声,我起床去迎接新的一天。每当我玩得忘记写作业时,它会提醒我:先写作业再玩。每天晚上九点一刻,它就会响起晚安铃提醒我睡觉,伴我进入梦乡,让我有充足的精神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每天,我看着秒针、分针在表盘里不停地走着,就有一种紧迫感,因为我知道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而且一去不复返。看着手表上的时间,我不仅懂得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懂得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于是我勤奋读书,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非常地紧张,只有我淡定从容,因为我平时就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做好了充分的复习,所以我胸有成竹。果然,期末考试中,我各科的成绩都得了“优”,这里可有电子表的一半功劳哦!
我爱我的太阳能电子手表,是它让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文档为doc格式。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四
本内容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实例了解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经历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投影仪、实物展示台、课件、练习纸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出示儿童乐园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变化的。
(分别出示儿童乐园中的一些动态画面,如: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小火车、缆车、青蛙跳等等)。
(同时出示6个画面)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划比划。
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吧。
你是怎么分的?(学生说分类方法)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揭示课题:像上面这三种(即缆车、小火车、青蛙跳)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而像下面这三种(即旋转木马、观缆车、豪华波浪)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变换:平移和旋转。
二、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判断下面哪些物体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件演示)。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者旋转?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创设情境,感知平移的距离。
情景:(边叙述边出示小兔搬家图)下面就跟着杨老师一起去美丽的草地上看看吧。看,来了三只--小兔子。原来它们正忙着搬家呢。(出示简化的格子图)瞧,小房子是在做什么运动?(平移)向哪边平移的?(右边)。
小兔子们觉得有些累,就停下来休息。(分别出示3段录音)。
一只小兔子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第二只小兔子说:不对,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小兔子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呢?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结合画面指一指,动态演示平移的过程)。
(2)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在左边的小房子图上找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到右边的.小房子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说说它向右平移了几格。
你们找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都是7格吗?
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是向右平移了几格呢?(动态演示)。
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不管哪个点,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离是一样的。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3)练一练: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幅图分别向哪边平移了几格?你是怎样想的?
这幅金鱼图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呢?你是怎么看的?这幅蘑菇图呢?〖同时出示金鱼图(向左平移6格)、松树图(向上平移5格)、蘑菇图(向下平移6格)及相应的填空题,学生先汇报,教师在电脑上完成填空。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画出线段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你们能不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呢?(出示格子纸上的线段图,要求是向右平移6格)。提问:这是一条......?(线段)。
(2)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3)学生独立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作业)。
3.游戏:走迷宫。
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猫抓老鼠的游戏。有兴趣吗?(出示图)我们来看,图上有猫和老鼠,老鼠很狡猾,在途中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物,猫只能横着走或竖着走。你能帮猫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吗?先试着画画看。
指名学生汇报是怎样帮猫设计路线的。指出: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猫先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再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多请几个学生汇报,也可让学生同桌之间说说,关键是说的面要广)。
你认为哪条路线能使猫最先抓到老鼠?为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然后再汇报。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五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主题,狠抓常规教学,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是: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以话题为纲,以交际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本册教材共6个单元加2个复习单元,每个单元分abc三部分,ab部分要求掌握,b部分是a部分的语言扩展,c部分是选学部分。a、b部分的let’slearn/let’stalk是每个单元的重点。
本册教材的特点是:1.强调语言运用。2.注重能力培养3.突出兴趣激发4.重视双向交流5.融合学科内容6.重视灵活扩展7.实现整体设计。
1、能听、说、读、写69个短语和单词以及14组句子和6个谚语句子。(包括日常活动、季节、生日、电话用语、动物和野营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85个单词。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4、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5、能了解6项简单的语法知识。。
1.重点:
(1)四会句型、单词。
(2)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3)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2.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高的热情。因此,本学期应加大后进生转化的力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整体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后进生转化措施:
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应懂得“大目标,小步走”;
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优秀生提高措施:
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要狠下工夫监督学生去完成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课后做到个别辅导,尽量减少差生的数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与班主任多做交流,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五年级的教学任务。
由于本学年教学时间紧张,学习内容多,因此对本学年的教学作如下安排:
教材共六个单元。每单元6课,其中6节新授课,计两周一个单元。书本知识共42课,不排除因为课文难,学生接受较慢而增加课时。教学中还穿插各种形式的小测验,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还有数次作业、考试的评析,同时由于放假、学生差异、教学容量、考试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将按实际需要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六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句话把珍珠鸟背上的白点比作珍珠,把它的身子比作蓬松的球儿,突出了珍珠鸟的体形特点。
(3)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里把白鹭比作诗、散文诗,突出了白鹭蕴含着的内在美。
2.拟人句。
(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鹭站着时的样子说成是在望哨,写出了白鹭站着时的情景。
(2)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
3.夸张句。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句话的“香飘十里”是夸张写法,写出了桂花的芳香。
4.含义深刻的句子。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揭示了文章主题,说明了做人要做对他人有益的人,不能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七
1.开卷有益(8)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很赞同他的说法。
读书能使人思想奔放;读书能扩大我们的知识范围;读书能使人走向成功。
革拉特科夫曾说过:“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当我们看到一本书时,我们的灵魂已随着它飘走,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十五岁的船长》让我置身于大海;《茶花女》是我进入阿尔芒的回忆中;《聊斋》让我来到另一个世界;《中国通史》是我到了尘土飞扬的战场;《苔丝》让我了解到一个可怜姑娘的命运……我的思想随着故事的情节变得越来越宽广。
阿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一个人没有知识就没有了生活中的阳光,那时多么的可怕!有了知识可以让我们知道许多事。我们的知识范围随着书中的知识扩大。
宋太宗赵光义非常爱看书,他把文学家李昉等人召来,要他们编一部大型辞书。李昉等人花了七年功夫,摘录了1600种古籍。太平年间,终于编成了共1000卷的《太平总类》。太宗见了这部巨着,非常高兴,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阅读三卷。有的时候,由于朝政忙,他没有能按计划阅读,以后一有空,他就补读。侍臣们见太宗读这厚厚的书太劳神,劝他休息。宋太宗对他们说:“开卷有益,我不觉得疲劳呀!”杜甫小时候读过无数本书,虽然很多书都被他翻破了,翻烂了,但书中的知识都被他印在脑子里。居里夫人小时候也很爱看书,他把自己的书都看完了,就翻看父亲的物理材料。还有许多名人都爱看书。我认为: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一定读过很多书!冰心说过:“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像冰心这样的大作家一定都读过许多本书。
不管是冰心,高尔基,宋太宗赵光义还是居里夫人,她(他)们都读过许多书,所以我认为开卷有益!
2.开卷未必有益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但是,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到兴趣,那“开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只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
其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开卷有益”。这话自从宋太宗赵光义说过以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千年以来,它为无数人所接受,口耳相传,奉为至理名言。父母对子女、长者对晚辈常常要教导或督促他们“好好读书”,认为只要读书就会获得知识,得到好处。因此,人们常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其实,开卷是否有益是要看书的好坏而定的。那书是好书,开卷便有益;而如果那书不是好书而是坏书,开卷就非但无益而且有害。近年来我们的书刊市场上出了许多好书,但也出了不少坏书。你到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书市去走走看看,随处都能找到几本坏书。什么《马屁精》啦,什么《损人大全》啦,什么《面子学》啦,等等,这类教人学坏的书,对青少年读者只有毒害和腐蚀作用,而无任何益处。至于那些宣扬各种消极颓废、玩世不恭的思想情趣、人生哲学的书,表现黄色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书,那就更是开卷有害的了。
讲开卷有益的人,绝大多数是出于好心。他们讲开卷有益,本意就是讲的读好书。但是,现在的世道很复杂,也确有某些人为了某种目的,把坏书当作好书向世人特别是青少年推销。他们也说开卷有益,可那却实实在在是对读者有害。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爱好读书,但他们往往欠缺辨别力。我以为,我们的老师们,有责任经常提醒他们读书一定要多读好书,至少要读无害的书,而绝不能去读坏书。开卷未必都有益!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八
构思和创新。
一训练目的。
构思是文章孕育过程的思维活动。构思是贯穿.写作全过程的。构。
思包括材料的选择、主旨的确立、框架的构建等。构思指导的一项重要。
工作是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
认识的反映。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形成印象,态。
度、情感,思路的形成就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思路体现在文章中就是。
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直接影响到文章主旨的表达。
如何进行构思呢?
1结构上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元・乔梦符)。
古代学者陶宗仪对这六个字的解释是“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
结尾响亮。”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尾。
要像“豹尾”:飞扬、有力。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
2.行文上要有“钢筋铁骨”,也就是文章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要。
有巧妙的伏笔和照应。如现代建筑在水泥浇注中必须内含一定粗细规。
格的钢筋,才能使建筑物坚固。
3.段落间要有“桥梁”“针线”。也就是要有恰当的过渡。许多文。
章之所以出现松散、隔断、硬接、硬转的毛病,与疏于过渡有很大关系。
构思要注意:
1要反复斟酌材料跟中心意思之间的切合。
2.要用心感受材料,对材料作细致的分析。
3.要养成锻炼思路的习惯。
总之,构思要做到‘有物”、‘有序“、‘有情”,文章才能做到有血有。
肉。
创新就是指在作文中有自己新的构思、新的材料。新的立意、新的。
表达。
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内容新,有两点意思:往大处说,要写社会。
生活中的新事物,特别是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事物,要使人感到生活的。
美好和社会的进步;往小处说,要写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自己经历。体。
验、感受中那些富于个性特征的东西,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能够打。
动读者的。1)角度要新。能从一个特定侧面拍一次全班讨论会、一。
张班报、一天午间休息时的活动、一场球赛等)来反映全班同学的精神。
风貌,效果也许更好。角度新,同样可以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写。
法要新。要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如运用对比。
手法、误会一发现手法、悬念手法、一波三折手法等等。二要不断的。
总结、积累自己的经验,凡写过的文章都要认真思考,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兴趣,不妨尝试着换一种写法,
再作比较。这就是创新的起点。
二、作文题目。
1.在新的起点上。
2.春雨。
3.尝试。
4.读有感。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在新的起点上。
提示:从审题来看,本文的题眼是“起点”,起点是相对走过道路,随。
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相对某个阶段,也都是一个新。
的起点。每个人是这样,每个集体,每个家庭,每个国家都如此。从构。
思来看,新的起点不是对过去的.总结,而是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规。
划以及为实现这规划而付诸的努力。从创新角度上,要有符合自己实。
际情况的规划,不要人云亦云。从文体来看没有限制,也可以根据所选。
材料立一个副题,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作文题目:春雨。
提示:此题有虚、实两重意义:实指春季的雨;虚指春雨的象征意。
义,如造福人类的精神(及时雨*亲切的教诲的风范(润物细无声人题。
目比较空灵,可以自由驰骋想象和联想。文体不限,可以写成写景文。
章,也可以把春雨做好背景,写春雨中所发生的事,也可以写如春雨一。
般的人,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写父母师长的亲切教诲…当。
然也可以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性文章。
[例文]。
良师。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人。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
僻,没人愿意做我的朋友。每次排座位,老师总让我坐在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大都是些差生,我跟他们无话可说。想看看黑板,
抄抄笔记,又无能为力。谁叫我从小喜欢课外读物,又不注意看书姿。
势,成了近视眼呢!所以每节课只能呆呆地看着黑板,愣愣地看着书,
或搞小动作。
临毕业的那个学期,原来的班主任“跳槽”了,来了一位新班主任。
她年纪轻轻,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齐耳短发;一笑,两个酒窝就露了出。
来,模样甜甜的。
“我叫xxx,我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会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她。
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看了她一眼: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
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在最后一排吗?她。
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真的注意到了我。那是一次语文自习课,大家。
都做着作业,我也摊开作业本,假装做起来。其实,除了造句一可以。
让我自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我根本不做。
突然,她走到我身边问:“你在做什么了’说着拿起了我的作业本。
从未受过如此“礼遇”的我,心头不禁一暖,但仍趴在桌上,等待着早已。
习惯的雷霆暴怒。不料她却微笑着问:“这些都是你做的吗个’。
“嗯”
“真不错,花骨朵们在树枝上倾听着春天,多有灵气啊!可你为。
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厂’。
“有时候春天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轻风来的/’第一次受。
到如此嘉奖,我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
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走到讲台前,讲起了造句一以我的作业为。
范本。我只记得,那半小时是我最难忘的。
后来,我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得了第一。她把第一排的三个同学叫。
起来*着中间一个座位对我说:“以后你就坐在这里/’。
人。
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
一晃三年过去了,我即将初中毕业,其间许多人和事,我都已忘却。
了,但对这位老师印象却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忘不了她一一个。
改变了我的人生的良师。
【简评】。
这是一篇情真意切、文质并茂的佳作。作者以简洁、准确的语言,
动情地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生动地描写出一位美。
丽、善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帮助学生的良师形象。
因为先取了能够使“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的一段亲身经历,因。
而在选材上避开了平庸与重复,显示出独到的慧眼:老师注意发现“差。
生”的一点闪光的火花,从而激起“我”上进的信心,“我”在一次语文测。
验中得了第一,终于走出了“差生”的行列。这位老师不就是“润物细无。
声”的春雨吗?
--#endeditable--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二单元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十九
四年级科学(上)教学案东北联校第一单元我们的考察计划一、教材说明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由《考察前,我们要……》和《考察计划展示会》两个活动标题组成。“计划与组织”是本学期探究能力的训练要项,本单元旨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这一活动载体,使学生了解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这是本单元探究能力培养的“二级目标”。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本单元教材时,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探究能力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规律,着力凸显“计划与组织”的指导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计划与组织的过程,体会计划与组织的意义,讲究训练的渐进性和系统性。教材首先设计了“合作方块”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准备、实施和反思的过程,体验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考察计划展示会”这一活动着力指导学生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帮助学生体验计划与组织的过程与方法。为了充分展开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教材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组织学生讨论“考察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并用小组讨论的场景图和记录讨论结果的例子展开这一教学过程;第二是分组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并组织“考察计划展示会”,教材里呈现了四个不同内容的例子,组织学生围绕“计划与组织”的内容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考察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等问题,讨论与总结,同时教材用“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的形式展开指导和训练;第三是在学生明确“计划与组织”的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制定完整的考察计划,并评出最佳考察计划,促进他们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计划与组织能力。1考察前,我们要……要点合作方块游戏活动;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过程的锻炼。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2)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的锻炼。怎样进行(1)引入活动本单元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走出校园考察的活动情境,旨在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利用考察活动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考察计划。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下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本单元首先安排了“合作方块”游戏活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准备活动材料,周密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玩得高兴,玩得有序,玩出体会。(2)关于“合作方块”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教学过程:游戏准备:准备大小相同的纸,剪刀,每位学生取一张,分别剪成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图形,然后分组装成一袋,小组之间交换,作为拼图用的卡片。游戏规则:小组成员都拼出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时,就完成了任务。率先拼完的小组获胜。游戏要求:游戏前,小组先讨论协商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游戏时小组成员都从袋内取卡片,拼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游戏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讨论和总结经验与教训,并进行集体交流,特别强调认真作好活动计划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3)制定考察活动计划走出教室去亲近大自然,深入社会,这是令学生欢欣鼓舞的事。教师宣布下周六到大自然中去考察的消息后,启发谈话“刚才的游戏活动,我们已经体会到认真作好计划与组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考察活动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引导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商议,并作好记录。由于这是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一课,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对制定考察计划的方法做了适当指导,它是以卡通对话和样张的形式体现的,教学时要认真领会这一编写意图。这节课的下半时教学重点是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培养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如果教学时间不足,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并告诉他们下节课要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2考察计划展示会要点引导学生自主地总结出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目标(1)启发学生自己比较、自己讨论、自己总结,使他们能够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悟出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2)训练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合作精神。怎样进行(1)考察计划展示会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是本节课和本单元的.重点活动。教学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让各小组将制定好的考察计划贴在展板上或黑板上,组织全班学生参观。也可以把各组的考察计划复印若干份,每组发一份,这样便于下面的讨论与总结。这一过程既是参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比较与评价的过程。接下来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哪些小组的准备工作做得好?计划与组织的内容有哪些?”并让他们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里。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清楚制定考察计划的项目和计划与组织的要求。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教材里提供的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的内容,只是一个样张,决不是标准答案。教师要根据所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教学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本班学生的智慧,让他们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了解计划与组织的一般内容和要求,这才是本课的教学目的。(2)评选最佳考察计划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对怎样计划与组织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每一位学生计划与组织的能力,下面让学生分组制定一个完整的考察计划,并且要从中选择适合全班考察的内容,评选出最好的考察计划,用来指导下周六的科学考察活动。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二十
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差异,设计了符合各种学习模式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力。
1、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2、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按三会与四会的要求掌握所学词语。4、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5、能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6、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和录音材料。7、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三、教学重点1、四会句型、单词。
2、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3、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
3、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4、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和正确地书写。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二十一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句话把珍珠鸟背上的白点比作珍珠,把它的身子比作蓬松的球儿,突出了珍珠鸟的体形特点。
(3)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里把白鹭比作诗、散文诗,突出了白鹭蕴含着的内在美。
2.拟人句。
(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鹭站着时的样子说成是在望哨,写出了白鹭站着时的情景。
(2)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
3.夸张句。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句话的“香飘十里”是夸张写法,写出了桂花的芳香。
4.含义深刻的句子。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揭示了文章主题,说明了做人要做对他人有益的人,不能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
文档为doc格式。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教案(专业22篇)篇二十二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他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他的伟大功绩,体会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让学生对两弹元勋邓稼先产生敬佩之情。
3.学习作者巧妙组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插叙中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贡献,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他的爱国情怀,从场面描写中品味它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接着学习第22课。请齐读课题。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都写了邓稼先的哪些事?
(镜头一对祖国的贡献;镜头二从容面对癌症;镜头三与国旗告别)。
(二)学习镜头一。
1.学成归国的急迫。
2.带给祖国的丰厚礼物。
3.为研制原子弹远离挚爱亲人。
4.敢于面对困难。
5.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
(三)学习镜头二。
两弹终于研制成功了。可是我们的两弹元勋却身患癌症。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张爱萍将军是什么样的心情?邓稼先又是什么态度?请同学们默读第二镜头,找出相关的词语。
1.抓住“焦急”“颤抖”体会张爱萍将军的心情。(张爱萍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2.抓住“微笑”“平静”体会邓稼先面对死神的态度。(邓稼先没把死当回事,临死也不想给国家添麻烦。朴实的话语更体现出邓稼先心中只有祖国,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得失。)。
“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的,只是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邓稼先早知道自己身患重病,可是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不愿意耽误时间去治疗。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3.指导朗读。
(四)学习镜头三。
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后,邓稼先想到不是自己,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最不舍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读读第三个镜头。
1.根据学生的理解讲解“奴隶”的意思,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质疑邓稼先此时已身患癌症,他的喜悦之情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体会邓稼先时刻心怀祖国,在自己的生命里祖国永远是第一位的。)。
3.指导朗读。
(五)小结。
说一说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