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看看这份精心设计的一年级教案,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多媒体。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3、学习“海”、“睡”两个生字。
1、听课文录音。
你觉得大海怎样?
2、试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上方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4、各自轻声读课文。
指名分句读课文,相机正音。想想每一句写了什么,交流。
1、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
2、指导。
分析字的结构,再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1、认读生字词。
2、点名朗读课文。
1、出示: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点名读。
(3)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自由练读,指名读。
2、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点名读。
(2)大海睡得多香啊!这一个长句里你最喜欢哪两句?为什么喜欢?用你的朗读,让人们体会大海的可爱。点名读。指导朗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
1、看图试背。
2、指名背。
配音乐齐背。
主要板书计划:。
生字新词(小卡片)。
难读的句子(小卡片)。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二
一、教材简介:。
《大海睡了》是语文苏教版第一册中的一首诗歌。全诗共8行两句话,用亲切自然、极富儿童气息和想像力的语言,描绘了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象。
二、预设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晚上大海的美丽景象,风平浪静、明月高悬。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进行读词训练,培养语感,并能正确书写“她、抱和背”这三个字。
【能力目标】。
通过观看白天和晚上大海景象的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美景,入情入境地体会深夜大海静谧而又美妙的景象,引导他们去热爱生活中见识过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深夜时大海那静谧而又美丽的景象。尤其对“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这两行诗句的理解。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我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课件,用画面体现情感,用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获得思想启迪。在教学中,我充分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从而提高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以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音响成为学生驰骋想象的载体;让图片成为学生联系生活的纽带;让导语成为学生入境入情的桥梁,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形成生活体验与文字符号的链接,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欣赏语言文字,积累好词好句。
备注-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不懂的可以问问爸爸妈妈。
教师:(1)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大海实况录像;。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指板书:“大海”(海标拼音)]小朋友,黑板上这个词会读吗?一起读。
生[齐读]:大海。
师: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你见过大海是什么样的?
生1:我见过的大海是蓝蓝的。
师:是呀,海水是蓝蓝的。
生2:我跟爸爸去张家港见到的海水是黑黑的,真脏!
师:听到这消息老师有些难过,现在海水被污染问题确实非常严重。
生3:暑假,我和妈妈去青岛,我见到的大海是看不到边的。
师:看不到边,就是――想想我们学过的一个词!
生:无边无际!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三
生齐读。
师:第二句谁来读?
[指名读]。
师:读得真不错,照他的样谁再来读读!
师:我们一起来!
[齐读]。
师:[出示全文]连起来,我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
[齐读全文]。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大海睡了时是怎样一番景象?
生:我觉得大海睡觉时是安静的景象。
生:我觉得是美丽的景象。
师:是啊!老师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让我们一句一句读课文,边读边欣赏那安静而又美丽的景象吧!
(三)细读课文,感悟中欣赏美景。
先看第一句。[出示画面和句子]自己先读读,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自读第一句]。
师:谁来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大海睡觉了。
师:是啊!
生:我知道大海睡觉时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很安静。
师:你真会读书!你已经读懂了句子。
此时海面上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风平浪静”,一起读!
师:白天,风和浪就像大海妈妈的两个顽皮的孩子,到了深夜,他们累了,不闹了,不笑了,大海妈妈看到自己的儿女睡了,她也终于安静地睡觉了。谁来把这情景读一读!
[指名一生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宁静的大海。谁再来?
[再指名一生读]。
师:真是风平浪静的海面。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
[齐读]。
师:[出图]你们看,大海妈妈睡得多香啊!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海面上。
生:我看到了海面上有星星的影子。
师:对,那是星星的倒影。
生:我想到了明月倒映在海面上,就好像是被大海妈妈抱在怀里一样。
师:你想得可真美妙!
生:我想到了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温柔。]。
[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谁来读好这两行?
生读。
师:小朋友想象得真妙,作者也和大家一样有着同样的想象,明月倒映在海面上,像一个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被妈妈抱着睡着了;星星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们都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睡着了。
我们再读读这两行体会一下!
读句子。
生:潮声!
师:是啊!作者把它想象成一位妈妈睡熟的鼾声了,多美妙呀!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让我们一边美美地读着诗句一边来欣赏这深夜里美妙的画面吧。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二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大海的宁静、温柔。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简介大海。
师:你们见过大海吗?能说一说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吗?(学生交流发言)。
2、师:听了小朋友们有声有色的介绍,老师对大海更加充满了向往,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大海,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大海想送给你们一些好听的词语。想要吗!课件出示大声地读:(开火车读)。
3、师: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出示大海的夜景)天渐渐暗下来了,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进入了梦想。
4、教师范读。
二、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师:告诉我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了。)。
2、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深夜里的大海多么宁静呀!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练一练。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老师评价。(字音、感情)。
(3)大海睡着了,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可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过度:你们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夜真静啊,只有月亮和星星还在眨着眼睛,看!
3、指导朗读第二句上两行。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句话: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大海像是谁?(一位妈妈)。
(2)师:对呀!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读!指名读老师评价。
(3)齐读。(让我们一起躺进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感受那种幸福。!
4、指导朗读第二句下两行。
(点击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师:听:(潮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呀?
(2)师:对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就像大海妈妈熟睡后发出的鼾声。多么安宁,多么温柔阿!(3)师:你来读读这两行诗。
师:声音柔柔的,你读的真好听!谁再来试一试!
(2)你把轻轻的读得真不错,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生:齐读全诗。
三、表演背诗。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2、你觉得大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出示:大海是个-------的地方。大海-------------------------。)。
3、大海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大海。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
二、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大海睡觉时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看看吗?(播放动画,初步感知课文)。
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还要认真听。
2、自读课文,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遍找一找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句话。
3、检查自读情况。
(1)谁喜欢读第一句,我请他来读一读。(随机正音:不闹了、不笑了、深夜里、睡觉)。
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谁喜欢读第二句的,也请他来读一读。(随机正音:她、抱着、明月、背着、轻轻的潮声、鼾声)。
再指名读,男女生读。
三、读懂读好课文。
(一)读准了之后我们来读懂读好这首诗歌,先请小朋友来看第一句(课件出示)。
1、自己轻声读一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2、交流:
(1)大海什么时候睡觉?(深夜)[指导读词,再读好后半句]。
(2)从哪儿看出大海睡觉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
那白天的海肯定是怎样的?(又闹又笑)。
(3)白天的大海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而到了晚上,海面上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老师送给你们一个成语:风平浪静。(课件出示,读词语)。
3、指导读句子。(自由练读,试着配上动作。)。
指名读、齐读。(大海玩累了,终于睡觉了,我们轻轻地读,别吵醒她)。
(二)精读第二句。
1、大海睡觉时的样子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句。(出示,范读)。
2、指名说说,你觉得大海睡觉时的样子美吗?这句话中,你最喜欢什么地方?
3、为什么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而不是布娃娃或者其他玩具呢?(多媒体演示)。
4、喜欢这两行的小朋友读。
5、大海妈妈睡得那么香甜,都在打呼噜了(播放潮声)这轻轻的海浪声,就是“潮声”(出示读)。
6、那轻轻的潮声啊,就是大海妈妈熟睡的——(鼾声)。
7、谁来读好它?(读时要轻、慢)。
8、喜欢这两行的小朋友读。
9、配上动作读第二句。
四、读美课文。
1、自读全文:我们读懂了这首诗后,就要来把它读美了,先自己在下面试试看。(出示全文)。
2、配乐指名读:如果能加上音乐就更好了,小朋友们想配上音乐读读看吗?
4、学生加动作读。
5、齐读。
五、学习生字。
1、认识8生字,读准(出示)。
2、学习“里”、“月”
(1)里、注意下面的“土”的笔顺,和写“土”时不同,先写竖,后写横。
(2)月,可根据以前学过的字,“明”、“阴”、“朋”来记。
3、组词。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谥。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二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能有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ppt课件;动画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书写其中两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周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是哪里呢?请看(出示图片)。
2、答后,出示大海。认读”海“(这个大海的海字啊,我们很容易认得它,为什么呀,它左边是三点水)。
3、简介大海: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小结:在小朋友的眼里,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那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旅行。(动画展示:出示白天大海的景象图)。
4、师生共同看课件画面: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师小结:风儿和浪儿你追我赶,互相”闹“着玩呢!那巨大的声音是浪花在欢快地”笑“呢!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
6、指名读课题:大海睡了要求轻轻的,别吵醒大海,记睡字:旁边有个目,睡和目有关啊。
7、过渡:一位叔叔写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在课件轻轻的潮声中,老师范读)喜欢吗?那你们就去读一读吧!
二、自读课文,学写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每一个字都读准,把每一个句子都读顺。
2、这首小诗里有许多新朋友,我们去和他们交朋友吧。
(1)用多种形式认读ppt课件里的生字词。
(2)这些词语里边躲着一些生字朋友呢,我们来和他们打招呼吧?(出示生字卡片)有拼音认读,去拼音读,做小老师。
3、学写生字她抱。
1、出示,读准,组词。
2、分析。
(1)找相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认识部首:女字旁、提手旁。
(3)根据正确笔顺描红。
(4)(播放古筝)老师范写,学生每个临写两个。
3、现在,我们会把这首小诗读得更好。指名读课文,检查句子:
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谁来读第一句话……随机正音:风儿浪儿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三、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要指导读得轻柔:你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
3、(点击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指导朗读第二句:
(2)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感觉大海像谁呢?(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3)对呀,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三句(点击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大海妈妈终于睡着了,听:(课件点击潮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这轻轻的潮声呀,像什么呀?鼾声是怎么样的?(模仿)指导柔柔的,轻轻的,别吵醒了大海。生:齐读。
(2)小结:圆月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忱着妈妈的臂弯睡着了,星星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睡着了,大海妈妈哄着自己的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地鼾声。
4、请小朋友把这四行诗连起来自己有感情地读一读。(配乐读,动作表演)。
5、(课件出示)咦,美丽的小诗哪里去啦?哦,一定是到了小朋友的心里去了。来,我们在音乐声中,把已经到心里的那首小诗用好听的声音念出来。
四、鼓励学生把小诗回家表演给家长看。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写生字“月、背”。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月、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年夏天,老师去海边走了一趟,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大海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得先读准小黑板上的生字词,照片才会出来哦!
1、(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词)。
闹深夜里睡觉她抱着明月那鼾声背着。
(开火车读)。
2、小朋友们读得真棒,那下面咱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吧!
(课件出示图片1:平静的大海一望无际。
图片2:浪花轻轻拍打着岩石。
图片3: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多么迷人!
图片4:波涛滚滚的大海,让我们感觉到它的伟大力量!
图片5:阳光轻抚的海面,又是多么轻柔!)。
大家觉得这些照片美吗?
是啊,真是美丽极了!白天,风儿追逐着浪花,浪花开心地笑了。那么夜晚呢,夜晚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看看夜晚的大海是怎样的情景。
二、精读课文:
谁来读一读课题?想想怎样才能把课题读好。
(指名读)。
你的“睡”字读得真好,真轻!我们一起来学xx把课题读一遍。
(二)、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112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要把每一个字都读准了哦!(生自由读书)。
小朋友们,你们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的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自由发言:平静的、安宁的)。
(三)、(课件出示: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指名读)。
读得真认真!那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大海睡觉了。)。
是啊!大海已经睡觉了,那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啊?
(生:轻轻地。)。
那咱们就一起把这句话轻轻地读一遍,注意别把大海吵醒啦!
(齐读)。
(四)、你们读的真好!大海啊,睡得可香啦!那她是怎么睡的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第二句话。
(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聪明的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她”指的是谁?
(生:大海)。
对了,你们真聪明!现在呀,老师还要考考你们,看谁能不用老师教就能把这两行读好。
(五)、(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指名读)。
你们读得真有感情!这里面一个“抱”字,一个“背”字,你们感觉大海像谁呢?
(生:妈妈。)。
(指名读)。
真是位慈爱的妈妈!现在老师想请全体女同学来读一读。
(女生齐读)。
男生能不能读得比女同学更有感情?
(男生齐读)。
大家读得真感人!老师真为你们自豪!
抱着月亮宝宝、星星宝宝,大海妈妈终于睡着了,睡得那么甜,甚至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六)、(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仔细听老师读一读这两行。
你们觉得老师读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生:“轻轻的”读得很好。)。
那谁敢向老师挑战?
(指名读)。
你读得真轻,真有感情,比老师读得好。现在就请你来做我们的小老师,领同学们读一读吧!
(该生领读)。
我们全班小朋友都读得很认真,很有感情,老师也被你们感动啦!
我们知道,“鼾声”就是打呼噜的声音,那在这里,“鼾声”指的是谁的声音呢?
(生;潮水的声音。)。
说的真好!把大海妈妈轻轻的潮水声比作是睡熟的鼾声,多么可爱啊!
(七)、(课件出示第二句话)。
下面我们把第二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八)、这首小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它从头到尾轻轻地、柔柔地读一遍,老师给大家配上好听的曲子。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生齐读课文)。
(九)、这么美的小诗,我们不但要读好,而且聪明的小朋友还要能背出来。现在老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地练习背诵。
(生自由练习背课文)。
现在会背的小朋友请起立,不会背的小朋友千万别着急,拿着书跟着读。
(生齐背课文)。
小朋友们太棒了,老师也被你们有感情的背诵所陶醉啦!
三、指导写字:月、背。
1.认读生字卡片:月、背。
2.谁来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月”。)。
(生:“月”的第一笔是竖撇,而“背”下面的“月”第一笔是竖。)。
我们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
4.现在请大家打开书到114页,伸出右手按笔顺书空。
5.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月”和“背”。
6.请小朋友们在书上描红,然后打开《习字册》练写。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八
一、课题:
二、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美丽的儿童诗,小诗以拟人的手法向小朋友展示了月夜下大海亲切温柔的一面,让小朋友感受夜晚大海的静谧,安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美好性情。
小诗不仅充满视觉和听觉的审美价值,而且用孩童天真的眼睛看夜晚的大海,字里行间充满着童真童趣,语言亲切易懂,贴近孩子的生活,深为孩子所喜爱。
三、目标预设。
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夜晚大海的宁静,并进而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词,并学写其中的两个生字:抱 背。
3.通过让学生仿写小诗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读好课文,学会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大海的静谧美,并由此使学生发生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设计理念:
1.本篇课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根据教材特点,教学中就要着力通过多种方法营造出课文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诗,真正走入文本,感受洋溢在诗行里的美好意趣,使学生产生出对儿童诗的喜爱,并在诗的余韵余味中再展想象,仿创一首儿童诗《大海做梦了》,引领学生初涉儿童诗的美好殿堂。所以情境的创设在本节课中是至关重要的。
2.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务必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寻找作者、诗文和儿童之间的情感共鸣,把作者对大海的情移植成学生对大海的情,把作者眼里心里的大海变成学生眼里心里的大海。这就要求我们教者要遵循作者的思路,文本内在的文路,情路,不可肢解文本,要层层铺设,步步推进,向学生展示出诗之意蕴的生发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水到渠成,自然成文、成诗的感觉。所以,本节课应当采用层层铺设环环推进的“顺序”教学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感悟诗。
3.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课中应当不失时机的穿插进字词的教学,把识字写字寓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把生字分散到各个课时中去学,努力做到快乐识字,趣味识字。并努力指导学生把字写好。
4.整个课堂应该是趣味浓浓而且是扎实有效的。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符合学生的学情,让学生“触手可及”或“跳一跳可及”,要顾及全体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设计思路:
(一)声音导入,引导学生亲近大海。(课的开始,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引入大海的情境中,并认识词语“大海” “睡了”)。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求学生利用拼音先自行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检测。)。
(三)精学课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大海入睡前的风平浪静。指导学生用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大海熟睡时的静谧、温柔,并指导学生用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相机学习生字词:“轻轻的潮声”“抱”“背”。
3.充分利用学习课文的余味,引导学生深入去想象大海的酣梦之美,并引导学生仿创小诗〈大海做梦了〉。
4.全课小结,引导学生把自己在这节课中最深切的体会说出来,也是对本课小诗理解的升华和情感的积累。
5.给时间让学生练习写好生字“抱”“背”。
七、教学过程。
(一)声音导入,亲近大海。
1.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把你们带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你们愿意去吗?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凝神静听。(播放大海浪涌和海鸥边飞边鸣叫的声音。)。
2.师:你们来到哪里了?(出示词语“大海”指名两名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一遍。然后把词贴上黑板)。
[把“大海”这个词置于学生听觉和想象构成的情境中来学,使学生对之记忆深刻。]。
在哪里看到过大海?你记忆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想象然后交流,
整个这一环节的设计出于以下两点思考:1.采用“先声夺人”的方法,从学生的听觉入手,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2.只给音乐,用音乐勾起学生的生活积累,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不给画面,少干扰,而且学生的想象就没有了局限,才可以自由驰骋。这样的导入旨在追求“干净”、“有效”。
(二)学习课文。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脑海里的大海是那么壮阔,是那么浩渺。到了晚上,欢腾了一天的大海累了,她也和我们小朋友一样要睡觉了。出示词“睡了”,指名读,齐读,贴上黑板。
(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
小朋友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
检查读的情况,一排一排分诗行指名读。
3.精学第一句。
齐读课文第一句。
(2)交流读诗体会:大海是怎么安静下来的?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或者用书上的诗句回答都可以。
(3)指导朗读:当海鸥也不和大海玩了,回家睡觉去了,大海也安静下来准备睡觉啦。这时候的大海可真安静,谁来读一读第一句话?指名读,齐读。
4.四周静悄悄的,月亮慢慢地升上天空,星星也睁大着闪亮的眼睛,不知不觉,大海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出示图)。
这首小诗里面说大海睡着了是什么样的呢?(加上文字,齐读。)。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讨论交流。
师:静静的深夜里,月亮和星星都倒映在平静的海面上,影子是那么清楚,所以说——(引读第二句诗。)。
进一步品赏诗句:
“抱”(卡片出示)动作演示,就像我们小朋友睡觉时抱着自己心爱的洋娃娃,
“背”(卡片出示)动作演示,调皮的小星星也趴在了大海的背上,和大海一起静静地睡着了。
“轻轻的潮声”(卡片出示词语;模拟表演。)。
(三)诗情延伸,仿创小诗。
师:大海睡得多香啊!她一定做了一个很美很甜的梦呢。让我们小朋友也来写一首大海做梦的小诗吧。
小诗:
大海做梦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 ),
她背着( )。
睡着睡着,
大海做梦了,
她梦见( ),
她梦见( ),
……。
睡梦中,
大海微笑了。
(三)全文小结。
2.齐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
拿出生字卡:“抱”和“背”再指名认读;看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第一遍看清老师写字的笔画顺序,第二遍看清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摆放。学生描红。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3、学习“海”、“睡”两个生字。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你觉得大海怎样?
2、试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上方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4、各自轻声读课文。
指名分句读课文,相机正音。想想每一句写了什么,交流。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
2、指导。
分析字的结构,再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点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点名读。
(3)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自由练读,指名读。
2、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点名读。
(2)大海睡得多香啊!这一个长句里你最喜欢哪两句?为什么喜欢?用你的朗读,让人们体会大海的可爱。点名读。指导朗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
三、指导背诵。
1、看图试背。
2、指名背。
配音乐齐背。
主要板书计划:。
生字新词(小卡片)。
难读的句子(小卡片)。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写生字月、背。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月、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年夏天,老师去海边走了一趟,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大海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得先读准小黑板上的生字词,照片才会出来哦!
1、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词。
闹、深、夜、里、睡、觉、她、抱、着、明、月、那、鼾、声、背、着。(开火车读)。
2、小朋友们读得真棒,那下面咱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吧!
(1)课件出示。
图片1:平静的大海一望无际。
图片2:浪花轻轻拍打着岩石。
图片3: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多么迷人!
图片4:波涛滚滚的大海,让我们感觉到它的伟大力量!
图片5:阳光轻抚的海面,又是多么轻柔!
(2)大家觉得这些照片美吗?
(3)是啊,真是美丽极了!白天,风儿追逐着浪花,浪花开心地笑了。那么夜晚呢,夜晚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看看夜晚的大海是怎样的情景。
(二)精读课文:
(1)谁来读一读课题?想想怎样才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
(2)你的睡字读得真好,真轻!我们一起来学xx把课题读一遍。
2、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112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要把每一个字都读准了哦!(生自由读书)。
(1)小朋友们,你们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的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生自由发言:平静的.、安宁的)。
3、课件出示: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指名读)读得真认真!那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生:大海睡觉了。)是啊!大海已经睡觉了,那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啊?
(3)(生:轻轻地。)那咱们就一起把这句话轻轻地读一遍,注意别把大海吵醒啦!
(4)齐读。
4、你们读的真好!大海啊,睡得可香啦!那她是怎么睡的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第二句话。
(1)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2)聪明的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她指的是谁?(生:大海)。
(3)对了,你们真聪明!现在呀,老师还要考考你们,看谁能不用老师教就能把这两行读好。
5、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1)(指名读)你们读得真有感情!这里面一个抱字,一个背字,你们感觉大海像谁呢?
(3)(指名读)真是位慈爱的妈妈!现在老师想请全体女同学来读一读。
(4)(女生齐读)男生能不能读得比女同学更有感情?
(5)(男生齐读)大家读得真感人!老师真为你们自豪!
(6)抱着月亮宝宝、星星宝宝,大海妈妈终于睡着了,睡得那么甜,甚至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
6、(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仔细听老师读一读这两行。
(2)你们觉得老师读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生:轻轻的读得很好。)。
(3)那谁敢向老师挑战?(指名读)。
(4)你读得真轻,真有感情,比老师读得好。现在就请你来做我们的小老师,领同学们读一读吧!(该生领读)。
(5)我们全班小朋友都读得很认真,很有感情,老师也被你们感动啦!
(6)我们知道,鼾声就是打呼噜的声音,那在这里,鼾声指的是谁的声音呢?(生。潮水的声音。)。
(7)说的真好!把大海妈妈轻轻的潮水声比作是睡熟的鼾声,多么可爱啊!
7、课件出示第二句话。
下面我们把第二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1)这首小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它从头到尾轻轻地、柔柔地读一遍,老师给大家配上好听的曲子。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生齐读课文。
(2)这么美的小诗,我们不但要读好,而且聪明的小朋友还要能背出来。现在老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地练习背诵。(生自由练习背课文)。
(3)现在会背的小朋友请起立,不会背的小朋友千万别着急,拿着书跟着读。(生齐背课文)。
(4)小朋友们太棒了,老师也被你们有感情的背诵所陶醉啦!
(三)指导写字:月、背。
1、认读生字卡片:月、背。
2、谁来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有月。)。
3、观察真仔细!可是细心的小朋友也发现了,月和背下面的月有什么不同啊?(生:月的第一笔是竖撇,而背下面的月第一笔是竖。)。
我们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
4、现在请大家打开书到114页,伸出右手按笔顺书空。
5、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月和背。
6、请小朋友们在书上描红,然后打开《习字册》练写。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十一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请大家注意听,你听到了怎样的声音?(听大海录音。)。
2、观看大海视频资料。
3、揭示课题,板书“我家住在大海边”,读一读。认读生字“边”和“住”。
同学们,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好朋友丁丁邀请咱们去他的家乡大海边玩。你们愿意吗?(生答)那快快准备好,我们马上就出发吧。
这节课啊我们要跟着丁丁到他的家乡去看一看。丁丁的家就住在大海边,你们听,听到了什么?”
二、初读小诗,整体感知。
这首好听的歌谣啊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快打开语文书的第56页,找到它。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手指课文。
2、看,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月亮湾,丁丁的家乡多美呀!我们自己也来读一读吧。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那读了歌谣,丁丁告诉我们大海边有什么呀?
【课件演示】: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
教师贴图:
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让学生复习生字。
出示“有”
引导学生说大海边还有什么。(他们那儿许多学生去过大海边。)学生说大海边有船,大海边有海鸥,大海边有贝壳、扇贝。再问大海里有什么,学生说大海里有鱼儿,大海里有珊瑚,又有一个学生说大海里有鱼。接着让学生读一遍课文。
【出示课件】:看贝壳认字。
出示“边”这个字藏在课文中的那句话当中呢?找到他读一读。
“位”还知道“一位()”
“条亮他完“。
“故事“爷爷会给丁丁讲什么故事呢?
让我们随着美景在读读课文吧!3遍。
老师特想把它背下来,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背诵课文。
教学反馈:认识字条中的生字。
认识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
在这些字当中有些字长得特别像,谁来找一找。
[出示课件]:住位他。
你们识字的本领真强,老师叫你们识字小状元,你们爱听吗?这些字一定难不到你们,谁来读读。
[出示课件]:
天边河边耳边。
打水打字打电话。
说不完()不完。
一条鱼。
一条()。
[出示课件]:
读句子:
1、爷爷月亮湾。
2、好听的故事说不完。
()住在()。
指导书写:
第一遍:按笔顺写正确。
第三遍:要把这个字写得更漂亮,写完三遍就做好。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宁静之美。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描写的大海夜景,展开联想,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唤起回忆,激情导入。
1,齐读识字5。(板书:大海)。
2,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那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旅行吧!
3,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4,夜晚,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你们猜一猜大海会怎样(板书:睡了)指导感情朗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知意境。
(课件显示夜晚宁静的大海)听一听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出示轻声的词语,读好轻声词。
三,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将轻声词放到课文中读一读。
2,指导朗读第一句。
(1)引读:风儿——浪儿——深夜里,大海——。
(2)热闹了一天的大海终于安静地入睡了,多么甜蜜呀!找到自己的好伙伴,两人一组,练读第一句话。(好朋友练读)。
(3)指名读,评一评。(2—3名)。
(4)画夜晚的大海。
(5)加动作配乐朗读第一句。
3,指导朗读第二句。
(1)出示前两行。
a师: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大海的哪个动作最吸引你(板书:抱背)。
b大海抱着谁,背着谁呢(画星星,月亮)为什么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呢”小组交流。(指名画倒影)。
c小结:深夜里,大海静极了,天上的星宝宝们眯上了眼睛,大海像镜子一样倒映着月亮娃娃漂亮的身影。
(2)想想,平时都有谁抱过你你当时什么感觉(指名读)。
(3)你们知道还有谁也是大海妈妈的孩子他们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所以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出示句式:她抱着……背着……)。
(6)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请女小朋友来读一读。记住可千万别吵醒大海妈妈。(女同学加动作轻声齐读。)。
(7)大海妈妈的孩子真乖,读得轻轻的,就不会把大海妈妈吵醒了。男小朋友也来试试。
(8)有感情地读一读四行诗。读的过程中可以带上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指名读)。
4,齐读全诗。
5,表演背诗:
(1)生自由练背。
(2)配乐轻声表演背诵课文。
四,拓宽延伸,积累知识。
1,读得真美,大海妈妈谢谢你们的礼物,它也托我给大家带来了礼物,赶快选自己的礼物吧!(课件出示“礼物”)。
2,看礼物。
五,课外实践,丰富体验。(任选一项完成)。
(1)我爱读:找一段动听的音乐,练习配乐朗读;
(2)我爱画:为你的小诗配上一幅优美的图画;
(3)我爱唱:唱一唱大海的歌。
(4)我爱学:查找一些有关大海的诗歌,故事或者科学知识,与小伙伴交流;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十三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
3、学习“月、里、背”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写字。
对策:随课文识字,寓识于读。加强写字指导,确保写字时间。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图激趣,揭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哪里的景色。[课件演示大海图片]。
(图上画的是大海的景色)教师在黑板上画大海。
板书:大海读好。
2、听,辽阔的大海上传来了什么声音?
[播放海浪的声音。]。
说话练习:我听见了-------的声音。
这轻轻的海浪声,我们称作“潮声”。
读好“潮声”
3、揭题。
这时,太阳公公落山了,月亮姐姐出来了,她还带着无数颗小星星呢!这些小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顽皮的眨着眼睛。大海妈妈劳累了一天要睡了。
板书:睡了。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歌的题目就是“大海睡了”
(指导学生读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看动画,初步感知课文。
大海睡觉时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看看吗?
看的时候要仔细看,还要认真听。
[播放动画]。
2、自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遍找一找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句话。
3、检查自读情况。
(1)谁喜欢读第一句,我请他来读一读。
随机正音:闹、笑、睡觉、
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谁喜欢读第二句的,请他来读一读。
随机正音:抱着、背着、轻轻的潮声、鼾声。
指名读,男女生读。
(3)指名读全文。
(4)小组读——齐读。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准字音。
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学生交流汉字记忆的方法。
4、指导书写“里”、“月”“背”
(1)里、注意下面的“土”的笔顺,和写“土”时不同,先写竖,后写横。
(2)月,可根据以前学过的字,“明”、“阴”、“朋”来记。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教研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有兴趣读儿童化的诗文,初步体会大海夜色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的生字,写好“月”、“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倪老师听大家介绍了美丽的大海,老师对大海更加充满了向往,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海,去看一看,听一听。
2、海风和海浪你追我赶,相互闹着玩呢,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那巨大的声音就是浪花欢快的笑声。
3、那么夜晚的大海又是怎样一幅美丽的场景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4、瞧,大海妈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是什么?(贝壳)。
课件出示:多么美丽的贝壳呀,谁愿意来捡贝壳。
(1)有拼音,指名读。
(2)去拼音,领读。
二、品读课文。
过渡: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天渐渐暗下来了,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妈妈休息了。自己读一读课文。
(一)指导朗读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话,自己读一读,深夜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很安静)。
2、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3、现在的风儿---点红“不闹”了,浪儿—“不笑”了,读一读词语,是啊,海面渐渐平静下来了。谁来读一读这两行。
4、大海真平静呀,为什么会这么安静呢?(大海休息了)。
5、出示“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点红“睡觉”,读一读,大海什么时候睡觉的?
(2)点红“深夜”,读一读。
(3)谁来读好这两行。
6、风儿和浪儿多懂事呀!它们是那么安静,让大海睡得好香好甜,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四行。自由读,指名读。
7、大海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读一读,可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二)指导朗读第二句上两行。
1、你们读得真好,大海睡得可真香,夜真静啊,只有月亮和星星还再眨眼,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2、读一读,想想大海像是谁?(一位妈妈)点红“她”指的就是大海妈妈。“抱着”“背着”明月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妈妈抱着明月,星星倒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背着星星,大海真像我们的妈妈。
3、对呀,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一读。(你读得真投入,大海真是一位慈爱的妈妈!你还通过动作表示大海对孩子的爱,真棒!大海真爱自己的孩子呀!)。
4、让我们一起躺进大海妈妈的怀抱,感受那种幸福吧!齐读。
(三)指导朗读第二句下两行。
1、听(潮水声),你听到了什么?
2、对呀,这就是那“轻轻的潮声”,就像大海妈妈“睡熟的鼾声”(相机点红)多么安宁,多么温柔呀,谁来读一读。
声音轻轻的,柔柔的,真好听,谁再来读一读。
3、你把轻轻的读得真好,我们也来轻轻的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4、明月和星星依偎在大海身边,大海也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哄着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的鼾声,请小朋友把这四行连起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带上丰富的表情和动作。
5、海风和海浪多像玩累的孩子呀,到了晚上,它们停止了嬉闹,大海就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哄着自己的宝宝安静的睡熟了,还发出了轻轻的鼾声。这是多么奇妙的想想呀,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读一读,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大海妈妈吧。齐读全诗。
三、指导背诵。
2、师引背,小朋友真厉害,不知不觉就把小诗记在心里了,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课文。(齐背)。
四、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
教学反思:
本课课文诗歌不长,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学生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说明他们对词句的意思已基本理解,思想情操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另外,朗读既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既然理解力要靠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既然朗读又是理解内容的有效方法,就要动用指导朗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而应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大海夜景,一个“读”字应该贯穿始终。但强调读,不等于盲目地多读,什么时候读,是读一段还是读几句?采取什么形式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都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以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几遍,达到读正确、读通顺,再通过教师的指点,让学生读出停顿,从而读流畅整首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学本课,利用多媒体展现了白天和夜晚大海的景象,白天,海风徐徐,大海翻滚起层层波浪,浪花飞溅,涛声阵阵,海岸边靠着鱼船,装满了鱼虾,海面上,海鸥穿梭,鸣声不绝于耳,夜晚,海面上传来了轻轻的潮声,月亮和星星挂在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眨着小眼睛,多美呀!通过画面的对比,使学生感受白天与夜晚大海两种不同的美,白天的大海风儿追逐着浪儿,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夜晚的大海就像个慈祥的母亲,哄着自己的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的鼾声。不同的画面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
诗歌性的文章给学生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不尽的想象中进行不断的想象。多媒体在诗歌性文章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十四
这篇课文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语言优美,富于想象。学生真正见过大海的极少,尤其是夜晚的大海。如何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从而指导学生朗读好诗歌呢?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一、对比感知,激发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了白天和夜晚大海的景象。通过画面的对比,使学生感受白天与夜晚大海两种不同的美,产生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
二、音乐渲染,营造氛围。
在指名朗读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配上轻轻的潮水声,目的是营造宁静、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走入诗境,更好地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现大海的静谧、温柔,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读中感悟,体会意境。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更不能做过多的讲解,而应多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十五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3、学习“海”、“睡”两个生字。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你觉得大海怎样?
2、试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上方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4、各自轻声读课文。
5、指名分句读课文,相机正音。
想想每一句写了什么,交流。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第二题,练习书空。
2、指导。
分析字的结构,再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点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1)点名读。
(3)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自由练读,指名读。
2、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点名读。
(2)大海睡得多香啊!这一个长句里你最喜欢哪两句?为什么喜欢?用你的朗读,让人们体会大海的可爱。点名读。指导朗读。再自由练读,点名读。
三、指导背诵。
1、看图试背。
2、指名背。
3、配音乐齐背。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睡了(优质16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感受大海的美丽景色和富饶。
2、认识10个汉字。认识“提”一个笔画和1个偏旁“单人旁”,会写1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随文听读识字,学会认字,朗读课文。
2、学习短语:学用“住在”和“有位”进行口头说话训练。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课题。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
2、指读儿歌,圈出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生字交朋友。
4、指导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三、随文识字,说话训练。
1、再读儿歌,想一想丁丁告诉我们海边都有什么?
2、随文认识“月亮湾、打渔船、老爷爷、海边、船上、故事、条、有、打”
3、重点认识“住、位、他”,并引导说话训练。
四、回到整体,品读课文。
1、出示图文,指导“说一说你最喜欢海边的什么景物。”
2、激发情感,齐读课文。
3、多种形式朗读。
五、认识笔画,指导书写。
1、认识笔画“提”
2、认识“打”字,指导书写。
3、学生书写,展示并评议。
板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