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阅读优秀的作文范文可以启发我们对写作的热情和创作的动力,激发我们的写作潜力。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一
终于又有机会和爸爸妈妈再次来到了大雁塔,我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特别特别地高兴!
大雁塔美极了!因为上一次游客特别多的原因,没能进入塔内。
大雁塔共分七层,每层都装有四个小巧而精致的小窗户,一层有个禅房,禅房里放有佛经、佛像,其中有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的佛像,佛像各个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大雁塔的门框上,有优美的.线条雕刻着唐代建筑图案,美丽大方,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重要资料。大雁塔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也是aaaaa级景区呢!到了第七层,极目远眺,西安市容尽收眼底。我进入了想象,我仿佛看见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着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们兄弟三人斩妖捉怪,击退妖怪们一次次的进攻,保护着师傅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告别了大雁塔,也告别了西安这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我们也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我激动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二
大雁塔是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经历过岁月风霜,不减昔日古典的美丽,笼罩这一层迷人、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世人探寻佛教文化和古代东方文明。导游词100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脚下,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图。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于公元652年附图表上奏,经朝廷批准,在本寺西院,建造5层佛塔。每层皆存舍利,共一万余粒。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
大雁塔自唐朝以来,由玄奘法师修建,用来存放经书的佛塔。它建在大慈恩寺内,从古至今,保存完好,现在供游人参观、游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著名的古城西安的象征。西安市的市徽中央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见,大雁塔是当之无愧的西安的标志。
大雁塔最早因财力不足,只是一座五层的建筑,后来因武则天信奉佛教,将它修建到了十层。可不幸的是,五代战乱又降至七层,才有今天的七层青砖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个门洞,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的不可多得的杰作。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现在寺院的范围东西阔160米左右,南北长318米左右,共计93亩,该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法堂藏经楼,大雁塔及玄奘三藏院。东西两侧分别为方丈院、僧院、寺管院、文管院等。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三
今天,我和爸爸和姐姐参观了世界闻名的西安大雁塔。早上七点钟,我早早的起了床,洗漱完毕后才七点半,我们就出发了。我们在西安大雁塔前面的北广场下了车,就看见高大雄伟的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内。
我们买了票,进了大门。导游姐姐就带着我们参观并一路讲解:大慈恩寺原为隋代无漏寺,唐武德初年废弃。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于贞观二十二年(648)重修再建,取名“慈恩”。寺内大雁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是玄奘法师为珍藏经典于唐永徽三年(652)修建。塔七层,高64.5米,相当于一般楼房的15楼,占地76亩多,虽然千年沧桑,仍然完好无损。我们先游了右边的钟房和左边的鼓房。两座房子的高度都一样,大小也一样,还门对着门,就是里面的东西不一样。钟房里有一口巨大的钟,鼓房里有一个巨大的鼓。它跟大雁塔比起来矮多了,塔就像是一个大人,这两个房子就像是两个小孩。我们顺着“青草夹岸”的小路走到了大雁塔下。我的心开始激动了。幺爸给我们买了票,他在外边休息,我们就进去了。进了塔的第一层,我感到一股冷气向我扑来,里面的楼梯太陡了,还非常危险。我们扶着栏杆往上走,走到第二层看见了许多字画。我们继续往上走,到了第三层我看见一个大雁塔的模型,这才明白了塔越高每上一层,楼面就越小,所以楼梯越来越窄,我们又继续往上走。我们到了五楼,都觉得很累了,实在有点不想上楼的感觉。但是我们在下面说过,谁也不能当狗熊,一定要上到顶楼看个究竟。我们互相鼓劲,走一走,歇一歇,最后我们还是到了七层。透过窗户,我看见了北广场上的塑像、碧绿的大树、笔直宽敞的公路,还有古老的建筑。塔顶的内部有一个太阳形的圆圈,里面有些字组成了一个圆形,那些字是“拜佛前人赞唐僧取经还须游西天”。这些字的里面又有一个圆圈,这个圆圈里有七个小圆点,我们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我们请了一位叔叔帮我和姐姐照了一张相,道谢过后我们就下了塔。我们和幺爸在一个亭子里汇合了。接着,我们又去照了相,转了转,就出去了。
今天我真开心呀!因为我又增长了一点关于祖国名胜古迹的知识,更为中国而骄傲!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四
大雁塔有七层,总高64.5米。它建在一个长45米、宽45米、高5米左右的平台上。塔的外面都是青砖砌成的。相传在李贽建塔时,只有五层,高60米。塔的外面是砖砌的,里面是黄土。后来由于风雨侵蚀,塔严重开裂,由武则天重修,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如今的大雁塔,除了保留了初建时的青砖塔外,高度由5层增加到7层,塔内黄土已完全掏空,取而代之的是中空的阁楼式木结构。塔的四周,每层有东、南、西、北四个拱形门。人们可以从底层南面的.拱门进入塔内,沿着塔内的旋转木楼梯,登上塔参观。
塔顶是一个圆形的葫芦形塔顶,葫芦顶上立着一根细而高的金属避雷针,用来防止塔被雷电袭击。塔周围每层楼正面为长方形,高度约9米。从底部到顶部,每层都缩小了。整个塔为方锥形结构。从远处看,整座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像一座由低到高缩小的7层锥形建筑。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五
游客朋友们,你们第一次到西安吗?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古城。来西安旅游,一定不要忘记去曲江走走,在那片绿树环抱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古塔,自古以来流传着很多的故事,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今天我重点带大家去游览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因仿印度塔样式的修建故起名雁塔。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有七层,底部是正方形,用青砖彻成,下大上小,进入大雁塔底部,你会看到墙上有许多的壁画,会让人目不暇接。沿着塔内的木梯盘旋而上,越往上走,你会发现楼梯越来越窄,楼梯越来越陡,塔内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每层塔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形门洞,可以凭栏远眺,你们可以将美丽的长安城尽收眼底。
如果大家游玩累了,那么塔底去休息一会,大雁塔的脚下种满了郁金香,红的,黄的,五颜六色非常的迷人。塔下绿树成阴,鲜花盛开衬托着雄伟壮观的大雁塔,使它格外引人注目。这时你的疲倦也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游客朋友们,听了我的讲述,相信你一定也会被它的文化底蕴和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快跟我一起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六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西安大雁塔观光旅游!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今天的游玩就到此结束了,大家可以带上家人朋友再来此地畅玩一番,期待下次再见。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七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
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八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大雁塔景区。大雁塔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和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
《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原型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与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今天参观完这里,大家就可以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了。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师的高大铜像。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步伐坚定,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他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
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贞观三年,为解决佛教中的疑难问题前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即今印度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公元645年在被授予佛教界最高称号“三藏法师”后,返回长安,潜心翻译佛教经典19年。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在玄奘铜像的身后,就是大慈恩寺,即玄奘开创的慈恩宗的祖庭。慈恩寺,又名无漏寺,是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的门口,大家看,门匾上“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寺院的正门又称为山门,也叫三门。中间的是空门,东边的是无相门,西边的是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所以人们常将出家作各尚叫作坠入空门。我们现在就从这里进入寺院吧,而是继续我们的参观。
大家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一口铁钟,铸于公元1548年,重15吨,钟上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钟自铸成一直沿用至今。每天寺院僧人闻钟而起,闻鼓而眠。晨钟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由此而来。西边是鼓楼,楼里悬挂一面大鼓。钟鼓皆为寺院大型法器。
众所周知,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台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佛祖。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均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和庆友在内的18尊罗汉像。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好了,我们现在穿过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后面的这个藏经楼,在这里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
继续往北面走,我们可以看到坐落于寺院内的大雁塔。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楼阁式砖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建为七层,人们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由此而来。大雁塔高64.7米,呈方锥形。塔底层边长25米,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整座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站在塔上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等一会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塔游览。
“雁塔题名”也是大雁塔独有的一道风景。自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相沿成习。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日后升为卿相的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
游客朋友,绕过大雁塔向北,我们前往玄奘三藏院门。大门前修了一座长20多米,高2米多的汉白玉照壁,照壁南面是集褚遂良字刻的“法门领袖”四个字,北面是赵朴初题写的“民族脊梁”四个字。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的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西院桃明堂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遍觉堂供奉的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是本寺的镇馆之宝。玄奘的其它灵骨舍利已广布世界各地,象征和传播着玄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好了,各位朋友。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的参观就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雁塔北广场吧。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由近2万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和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旅游商贸等设施组成。这里的音乐喷泉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每天中午12:30都会准时开放,到时大家可以前来观赏。
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每个踏步为5级,意蕴“九五之尊”。由北向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的膜拜,将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2003年12月31日建成开放,它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唐文化广场,目前已成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大家如果喜欢这里,就可以经常来我们西安的客厅里来坐一坐。
大雁塔景区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九
你们好!我是导游xxx。
在中国的西南部,美好的西安市是著名的十三朝今都。有标志性修建物钟楼、亮长乡遗址、华清池等等。可最雄伟、最有盛名的还要数大雁塔。
大雁塔自唐朝以去,由玄奘法师建修,用去存放经书的佛塔。它修在大慈仇寺内乱争,从今至古,保存完好,现在供游人观光、游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著名的今乡西安的象征。西安市的市徽中口就印着大雁塔,由此可见,大雁塔是当之无愧的西安的`标志。
雁塔的由去神偶玄秘。相传,在印度摩伽陀国,一个寺庙内乱争的以及尚疑奉小乘释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去一群雁。有位以及尚见到群雁,疑心说:“古天人人都不器材吃了,菩萨应该知叙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逝世在这位以及尚面前,他惊喜交集,遍告寺内乱争寡僧,都以为这是如去佛在教化他们。因而就在雁落的地方,以隆重的仪式葬雁修塔,并取名雁塔。玄奘便以这个”"典故”",建修了大雁塔。
大雁塔最早因财力没有足,只是一座五层的修建,厥后因武则天疑奉释教,将它建修到了十层。可没有幸的是,五代战治又升至七层,才有古天的七层青砖塔。塔高64.5米,地面各有一个门洞,制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释教修建艺术中的没有可多得的杰做。
从远处望往,您会收现大雁塔略有倾斜,这然则有去头的。过往,西安有过数次的地震,将塔震得像一边微有倾斜,厥后,塔下身全数为土质,地上水没有匀称,使大雁塔放慢了沉升倾斜,现在逐渐发回地上水,使大雁塔“改邪横竖”。
大雁塔是第一批齐国重点回护文物,经过一次次整建,这个七层的青砖塔变得坚固健壮,大雁塔在日后的文物回护、社会修设中,没有减即日今典的美好,包抄这一层迷人、神秘的面纱!吸引着寡人探寻释教”"文化”"以及今代东方文亮。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十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古城西安观光游览,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大雁塔。
一提起大雁塔,我想大家的最初印象一定是与《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有关,在历史上呢,唐僧是确有其人,取经也确有其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铜像就是唐僧像,唐僧他俗姓陈名祎,是今天河南省偃师人,父母早丧,13岁的时候就皈依了佛教,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拜访名师,在他刻苦学习佛学的过程中,深感佛教教义众说纷纭,无从获解,于是产生了到印度求法之念。大唐初年他就随着一大批商人来到了印度,历时17年,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返10万余里,可以说他走过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大沙漠,经过了火焰山,并且是“悬釜而炊,席冰而卧”以这种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到达印度,到印度之后他翻译成佛经657部,在唐贞观19年,回到了长安,我们现在来看这个铜像,唐僧一手拿着锡杖,一手立掌作揖,两眼炯炯有神,步伐从容,神情坚定,彷佛正大踏步的走在漫漫的取经路上。
接下来我们去大慈恩寺参观,大慈恩寺原名“无漏寺”,无漏是没有烦恼的意思,唐高宗李治做太子的时候,为了给他去世的母亲文德皇后追荐冥福,怀念慈母大恩,而将这里的寺院重修扩建,并更名为大慈恩寺。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慈恩寺门口,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两边分别无作门、无相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之门,门上的牌匾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大字。
走进寺院我们可以看到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庆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3万斤,钟上的花纹、图案、文字都清晰可见,钟身正面刻有“雁塔晨钟”字样。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钟和鼓均为寺院的大型法器,在这里基本上是用来报时的,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建筑,称之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迦的尊称,里面供奉的是释迦的三身佛,我们首先看到中间的这尊称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意思是佛性清净之身,在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意思是佛果圆满之身,右边有应身佛释迦佛,是指一切可变换之身,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有迦叶,西有阿难。两旁还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塑像。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有几通《雁塔题名记》碑,“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是唐代非常盛行的一种风俗活动,就是说只要考上新科进士的人,他们都要来到雁塔进行题名,他们觉得能够在雁塔下题名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并觉得登上大雁塔从此就步步高升,直入青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考中进士后就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说明他当时少年得志的喜悦之情。
我们接下来参观法堂,法堂一般是佛教徒讲经说法在曲江旅游区,我们还可以参观的地方,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课堂,在法堂里供奉着主管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在法堂的东壁上悬挂着三幅拓片,中间的一张为“玄奘负笈图”,描述玄奘背负经卷,前挂路灯,脚蹬麻鞋风尘仆仆的行走在取经的路上,两边拓片画的是玄奘的两大弟子圆测和窥基,圆测是新罗国的王孙,窥基是唐初名将尉迟恭的侄子,两位名门之后均拜玄奘为师,可见玄奘在当时的名声之大地位之高。
法堂的后面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雁塔了。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大雁塔之名的由来,一说是西域称佛塔为“亘娑”,唐言为“雁”,故雁塔之名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另一说是出自于《大唐西域记》所载,佛教在早期分大乘与小乘两派,大乘佛教戒食肉,小乘不戒。在摩揭陀国有一座寺院,寺院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有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有着落,甚为埋怨,有一个和尚看见空中一群大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啊!话音刚落,就看见领头的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
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僧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折翅坠地而亡。众僧人大惊,明白是如来设法教育他们,众僧急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改信大乘,不在食肉,这就是雁塔名称的得来。“雁塔”一词前加一个“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筑宏伟壮丽;二是因为后建的荐福寺塔也随着称为雁塔,为了区别,遂分别称为大雁塔、小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由玄奘法师亲自设计建造,亲自搬土运砖,历时两年终于建成。最初的雁塔为五层,高180尺,后来毁坏严重,到武则天时改建为七层,人们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概由此而来,大雁塔造型简洁,气势宏伟,是我国佛教艺术中的杰作。塔内建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被称为“二圣三绝碑”。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玄奘三藏院”,它是一组仿唐建筑群,全院由西院的光明堂、中院的大遍觉堂和东院的堂三部分组成,将玄奘大师的辉煌一生分为两个阶段,三个不同层面的向世人展示,西院的光明堂展示的是大师出生到四十岁取经回国的经历和动人事迹,称为“参学求法阶段”,东院堂的内容是玄奘大师取经东归受唐王朝的隆重欢迎和励志译经、传法、弘法直到圆寂,称为“译经弘法阶段”,中间的大遍觉堂,则以更深层次的内涵表现了“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的宗教背景。
大雁塔自古以来就是曲江之地,下面我们就去参观曲江旅游区的其它几个著名景点。
首先我们去大雁塔北广场参观,这是一个以突出大雁塔、大慈恩寺以及大唐文化的主题广场,于2003年建成,由喷泉水景区,大唐盛世浮雕景区,大唐东西步行街,唐诗园林区等组成,内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现已成为了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
下面我们来到了大唐芙蓉园,它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修建的,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园林的建筑形式,于2005年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内有紫云楼、凤鸣九天歌剧院、陆羽茶社、仕女馆等等许多的仿唐建筑群,拥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与风貌的主题公园,被誉为“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在曲江旅游区,我们可以参观到曲江海洋馆,它是西部最大的海洋馆,占地90亩,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海豚表演馆、海洋科普馆、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和水下大观园等部分组成。我们还可以参观到传说中薛平贵与王宝川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寒窑以及以平民身份埋葬的秦二世胡亥墓。
好了朋友们,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十一
大家好!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坐落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部的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亡母文德皇后以报答养育之恩而修建,故名“慈恩寺”。当时,共有十三处院落,房屋达一千九百八十七间,并请赴印度取经回国的高僧玄奘主持寺务,著名的画家阎立本、吴道子都在此绘制过壁画,可见规模之宏大。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来的经籍。现在的塔名是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一只大雁离群落羽,摔死在地上。僧众认为这只大雁是菩萨的化身,决定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雁塔,也称大雁塔。大雁塔初建时五层,表面砖砌,土心,后来塌毁,重建时为十层,公元704年唐武则天改建成为楼阁式的青砖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为单数层的惯例增高至10层,公元931年,五代时候唐王朝对大雁塔进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
公元1604年,明万历23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塔基边长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边长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并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开辟砖券的大门。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明代在塔外包砌一层厚砖,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大雁塔现塔身通高64米,每层为仿木结构,底层门楣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塔底层南门内的砖龛里,嵌有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都是由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字体清秀潇洒,是唐代的两通名碑。西面石门楣上有唐刻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说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之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十二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来到西安,当然不能错过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可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大雁塔开始游览吧!
看到这座唐代古塔,你们一定会赞叹不已,有谁知道这座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这其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的一个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大家一定看过《西游记》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这位著名的唐代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他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髓。便沿着丝绸之路,穿越广袤无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一路西行直至天竺,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皇室的支持下,他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并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共5层,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大家请看,宝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诗圣杜甫曾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边塞诗人岑参则写下“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和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20xx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安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是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衷心祝愿大家今天的大雁塔之旅愉快,我们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雁塔小学(优质13篇)篇十三
大家好!来到西安,当然不能错过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可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大雁塔开始游览吧!
看到这座唐代古塔,你们一定会赞叹不已,有谁知道这座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这其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的一个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大家一定看过《西游记》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这位著名的唐代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他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髓。便沿着丝绸之路,穿越广袤无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一路西行直至天竺,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皇室的支持下,他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并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共5层,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大家请看,宝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诗圣杜甫曾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边塞诗人岑参则写下“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和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20xx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安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是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衷心祝愿大家今天的大雁塔之旅愉快,我们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