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编写过程要注重细节,确保教学步骤的合理性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班教案的范文,相信会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一
1、体验放松、愉快的情绪,减轻分离焦虑感。
2、愿意参与游戏活动,初步熟悉老师,亲近老师。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自制魔术盒、糖果和玩具若干
1、教师以小丑魔术师的身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扮演小丑,引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2、观看魔术表演,鼓励幼儿与老师的互动。
(1)教师手拿魔术盒,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没有东西,并请个别幼儿伸手摸一摸。
(2)当幼儿认为没有东西时,教师可以摇动盒子,让幼儿听到里面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教师边说“变变变”,边快速地从下层拿出玩具,给幼儿惊喜的体验。
3、请幼儿吃变出来的糖果。
4、幼儿品尝糖果。
5、延伸活动:请幼儿把玩具送回家,邀请幼儿进区玩玩具。
孩子对魔术师很好奇,喜欢这个角色,经常开心地跑到我身边摸。他们对魔术师变出来的每一样东西都很惊喜,都高兴地拍起了小手,有个别幼儿还能根据我的提问回答问题。幼儿尤其喜欢品尝糖果环节,他们个个都主动与老师进行拥抱。本活动旨在让孩子愿意参与游戏,亲近老师。只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感只是一会儿,个别孩子还是没有被游戏吸引注意力,还有一些不愿意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我还是耐心地以魔术师的角色多些与他说话、拥抱、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缓解他的焦虑感。在开学初,孩子的活动常规还没有完全建立,以至于有个别孩子随意离开自己的位置。在以后的活动中,要逐渐建立活动常规,提供更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二
1、能做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2、知道会笑的孩子大家都喜欢。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1、视频《巧虎上幼儿园》。
2、多媒体《笑娃娃哪里去了》
一、看动画片《巧虎上幼儿园》
师:
1、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好看的动画片,想不想看啊?
看完了,老师现在有个问题想考考你们。这是什么地方?谁在哭?她为什么哭?后来呢?
二、游戏《笑娃娃藏起来了》
三、歌曲《宝宝哭了不好看了》
师:笑娃娃终于找到了,你们高不高兴呀?我们和笑脸娃娃一起唱一首歌吧。
笑脸娃娃和我们玩了一天累了,要回家了,我们和笑脸娃娃说再见!。
小百科:笑脸,指含笑的面容。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三
1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名字和同伴的名字.
2现在的你快乐吗?老师也很快乐。今天,我们就要去和一群快乐的小伙伴交朋友!
幼儿的彩照每人一张,在每人的照片后面贴上幼儿自己的名字。提前把幼儿的照片贴在墙上,把有名字的一面面向幼儿。
1、幼儿做律动准备点名。
2、老师点名:xxx小朋友。
xxx幼儿:到。然后到自己的名字跟前把自己的名字反过让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自己的漂亮照片。找完了的同学读给旁边的小伙伴听听,比比谁读得准。如果幼儿反过来的是自己的照片,老师应该及时给于肯定及表扬。
xxx小朋友你真棒,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名字。
3、老师逐一点名。
4、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5、老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美丽的照片贴在墙上多漂亮”。老师对每个小朋友给于肯定及表扬并教育幼儿不但认识自己的名字还要认识小朋友们的名字。
2-3岁幼儿所学到的。作为老师我很高兴,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好地为幼儿而服务。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四
1、理解故事画面的主要内容,了解一些常见动物找凉快的方式。
2、愿意参加讲述活动,体验讲述活动的快乐。
认知准备:初步体验夏天的季节特征
材料准备:图片
一、观察理解画面内容:
1、图一:・谁来了?天气真热呀,小鸡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凉快起来?
・追问:看看小鸡来到了什么地方?(理解词――树荫)
・看看,小狗是怎么做的?
3、图三:・谁来了?阳光洒在水牛身上,水牛好热呀,猜一猜水牛是怎么找凉快的?
・看看我们说的对不对?水牛在干什么?
4、图四:・谁来了?蜗牛好热呀,想一想它会怎样找凉快的?
・看看蜗牛是怎样找凉快的?
二、说说夏天快乐的事:
2、出门的时候太阳照在身上真热呀,你们会怎么做?(戴上太阳眼镜、戴上太阳帽,擦好防晒霜)
3、你看到夏天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洒水车洒水,池塘里的荷花开了,还可以在大海里游泳、玩水)
三、完整倾听故事:
1、你听到夏天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2、为什么说夏天的夜晚真热闹?有什么声音?
四、结束活动。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五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分享”这一概念和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小班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为了帮助孩子初步懂得与人和睦相处,感知与人分享是快乐的,在本次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让不善于用言语表达的幼儿通过动作、图象等非言语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表达的机会。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分享的乐趣。
2.初步学会与人分享事物。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知识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水果。
2.物质准备:ppt、一个苹果、幼儿自带食品或玩具若干。
(一)出示一个苹果,谈话引入。
提问:
1.小朋友,这是什么?
2.如果你有一个苹果,大家都想吃,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播放课件,分段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师幼一起阅读ppt第一页至第二页,提问:
图上有谁?它在做什么?
2.阅读ppt第三页,讨论:
小熊为什么把蜂蜜藏起来?
3.阅读ppt第四页至第七页,提问:
当其他小伙伴发现小熊没有把食物拿出来时,是怎么想的?
4.阅读ppt第八页至第十页,提问:
为什么小熊的脸上是笑眯眯的?
小结:小熊把最喜欢吃的蜂蜜,与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大家都感到高兴、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分享的乐趣。
提问: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四)师幼共同讨论、小结。
1.如果你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你会怎么做?
2.别人把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和你一起分享,你会觉得怎么样?
小结:我们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快乐。看到别人快乐,我们心里就会高兴。
(五)活动延伸: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食品或玩具。
整个活动设计围绕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具和食物展开,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孩子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共同分享一起玩玩具的乐趣。在此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积极地参与了游戏和对话,亲自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六
1、体会与教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2、能跟随歌词和好朋友快乐地拥抱。
3、理解故事,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大大的拥抱》ppt、《抱一抱》音乐。
体会与教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
一、模仿小动物拥抱游戏,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抱一抱吧!老师是小动物妈妈,小朋友们是小动物,老师唱到找妈妈时,你们一起过来抱抱老师!”
教师唱:我是小金鱼,游呀游,游呀游游呀游,(教师和幼儿学小鱼游)找妈妈!(教师与幼儿一起拥抱)
我是小青蛙我是小海鸥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玩的拥抱游戏,你们觉得高兴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得到过拥抱吗?什么时候?”(鼓励幼儿说一说)
“小朋友们刚刚都说了,你们得到过很多的拥抱,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熊嘟嘟的拥抱吧!”
二、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通过妈妈、爸爸、老师抱嘟嘟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都有谁给了嘟嘟大大的拥抱?嘟嘟觉得怎么样?”
“你的妈妈爸爸和老师,给过你大大的拥抱么?什么时候?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鼓励幼儿大胆说一说)
小结:拥抱会让我们觉得很快乐、温暖和幸福。
2、通过嘟嘟给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拥抱情境,引导幼儿体验拥抱别人时的快乐。
“嘟嘟为什么要给咪咪拥抱?”
“嘟嘟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学着他们的样子试试吧!”(请几组幼儿上台表演)
小结:好朋友伤心了,需要安慰,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
“汪汪没有哭,嘟嘟为什么也给他拥抱呢?”
“嘟嘟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着他们的样子试试吧!”(请几组幼儿上台表演)
小结:好朋友成功了,我们也可以用拥抱表示祝贺的,我们应该送给好朋友一个祝贺的拥抱。
三、联系生活聊一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喜欢拥抱吗?你觉得谁会把大大的拥抱送给你?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你会把大大的拥抱送给谁?”
“现在,你最想跟谁抱一抱?”
“我们班里有没有你的好朋友?我们也找好朋友抱抱吧!”
四、播放《抱一抱》音乐,玩“抱一抱”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抱一抱》:找一个朋友抱一抱,找一个朋友抱一抱,抱抱谁?
2、幼儿一起边跟唱边玩音乐游戏:唱到“抱一抱”时,每个人要找到一个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谁”时,教师指定一位幼儿,大家找他抱一抱。
五、在“嘟嘟拥抱”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用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
“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嘟嘟给了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再见老师!老师开心地笑了。嘟嘟飞快的跑回家,他要把大大的拥抱送给爸爸和妈妈。”
“小朋友们,把拥抱送给爸爸、妈妈、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人,会让我们变得更快乐的!”
“放学回家后,把你们大大的拥抱送给自己的家人吧!”
鼓励幼儿放学后把拥抱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并说出一句祝福的话。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七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习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习俗,我园特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立夏活动,让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茶叶蛋、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四.幼儿经验准备。
先带领幼儿去参观各班的区域角,再让幼儿观看有关立夏的一些图片,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及立夏的习俗。
活动形式:中班段集体举行拼蛋比赛。
五.活动流程:
主题渗透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展示分享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主题渗透阶段:
1.向家长和孩子传达本次我们中班段的大主题为“立夏拼蛋”。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及区域角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及立夏的食俗。
3.请家长配合渗透一些有关拼蛋的知识。
(二).经验积累阶段。
1.了解什么时候是立夏节。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了解立夏的来历。
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三).活动实施阶段。
1.教师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附内容)。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
鲥鱼、鲚鱼、咸蛋、海狮、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各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备了果品饼饵,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
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米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鼻。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茶叶蛋:鸭蛋1000克,拣青壳蛋,壳无破损的,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红茶末25克,旺火烧沸持续5分钟,小火再煮15分钟―20分钟即可。茶叶蛋还是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食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年轻母亲还可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
“脚骨”笋:取大拇指粗的乌笋或野山笋1000克(雷笋也可),剥壳削泥洗净,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轻轻将笋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脚骨”笋重在形状,其制作过程与油焖笋煮法相同。立夏吃“脚骨”笋有“脚骨健健过”之意,也是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罗汉豆:拣淡绿色(深绿色次之)、没有浸过水的罗汉豆50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盐,在旺火上急煮10来分钟,待豆颜色转黄时即成。
蚕豆糯米饭:糯米500克,鲜蚕豆肉150克(也可用罗汉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笋肉25克。糯米洗净,鲜蚕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笋肉切成黄豆大的丁,将糯米、鲜蚕豆、咸肉和笋丁放入电饭煲内,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饭减少20%,煮熟后,再用饭勺把糯米饭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搅拌一下即成香气四溢的蚕豆糯米饭。
2.斗蛋比赛(附照片)。
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叶科文同学的大鸡蛋获胜,叶科文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活动展示阶段。
视频播放斗蛋的全过程供幼儿欣赏。
(五).活动总结阶段。
快乐立夏主题班队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八
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
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自制课件。
个性修改。
教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
学习字词:篮、箩、灶、瓦。
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
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师“交流互动”;学生”群学展示”。
一、借助图片,初步了解文中介绍的立夏节习俗。
1、看图,用句式说清立夏节的习俗:
句式:立夏节到了。(谁干什么)。
(1)指名说,随机板书:吃“百家饭”称人活动。
(2)小结。
师:原来,立夏节到了,孩子要吃——百家饭,还要——。多有意思啊,想不想知道这个百家饭是怎么做的,称人又是怎么称的呢?那么就让我们仔细得来读读文章。
二、学习课文2—4节,了解吃百家饭的习俗。
1、自读第4小节,找出与图片对应的句子。
交流出示: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评价:你读文很仔细)。
2、通过引读理解“年年如此”并质疑。
3、再读第四节,找出年年吃百家饭的原因。
交流出示: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评价:你很会读文章,找到了关键的句子。)。
指名读。
引读重点句,随机理解词语:习俗、预兆。
4、学习第2小节,感受长辈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
(1)指名读,用一句话说清家家户户准备了什么。
(2)引读理解句子,引导质疑[]。
预设: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把那么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4)联系“习俗”,解答疑问。
5、了解孩子们做了什么。
(1)自读第3小节。
(2)交流孩子们做了什么?
(“抓了几把米,拣了几根笋,讨了点香油,抽了几根柴”随机泛蓝)。
(3)指导照样子用动宾词组概括并板书。
板书:抓白米;拣嫩笋;讨香油;抽柴火。
(4)引读下文,引导概括,体会情感。
板书:摘豆荚;垒锅灶。
(5)借助板书提示说说立夏节做“百家饭”的过程(同桌互说,指名交流)。
出示:每年到了立夏节,孩子们都会为做“百家饭”而忙碌起来……。
(6)再读关键句,体会情感。
引读:是呀,大家就这样忙碌着,不一会炊烟袅袅,野菜野笋和饭菜的香味飘就散开来,这时候孩子们——大人——年年如此。你们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也是这么忙碌要自己动手做百家饭?(生交流)。
是呀,这不仅是大人们的希望,也是孩子们自己美好的心愿。
三、学习第5小节,了解“称人”的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1、自读第5节,找出文中描写称人活动句子。
2、学习描写大人的句子。
出示: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有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称人活动便开始。(指名读,注意读音)。
(1)看图理解:秤花(秤杆上的刻度就是秤花)。
(2)根据提示理解:德高望重意思就是道德高尚,名气很大,很有名望的意思。
3、学习描写孩子的句子。
(1)引读,随机理解“攥”“长筋骨”
(2)创设情境,反复引读,体会乐?
教师“训练评价”;学生”巩固练习”。
一、总结全文,再读课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是呀,立夏节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指板书),各种活动又让孩子们如此快乐(词卡)每当作者回忆起小时候的立夏节就会想到那迷人的美景,还会回味起那些活动带来的快乐,重温长辈们美好的祝福,难怪他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抓住关键词再读)老师忍不住要在这里加上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二、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用几句话连贯地向家长介绍一种立夏节的习俗活动。
2、阅读《立夏风俗知多少》。
3、自由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并且多读几遍。
4、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一个读,一个听,读后评价。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九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对小班孩子而言走进“立夏”则需要有更多的具象操作,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夏天的到来,季节的变化,同时感受立夏的习俗才能真正的符合孩子特点。
自古以来立夏节的习俗就许多的活动。就以杭州为例据说,杭州特色的立夏饭分两种,一种是乌米饭(四个班以两个品种的立夏饭为线索开展相应活动),另一种就是豌豆糯米饭。女孩子呢这一天一定要吃豌豆糯米饭,因为豌豆荚形如眉目,立夏这天吃了,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老一辈的人还有一种说法,立夏日吃了乌米饭,整个夏天都不会被蚊子咬。因此我们也将从两种小小的乌米饭开始迎接夏天。从材料的搜集到制作时的揉、搓、捣、蒸煮的活动都将是孩子们过程性的学习。同时我们也将以孩子喜爱的游戏:护蛋、斗蛋、称重、画扇等结合季节交替的节日节气特点,让孩子们感受到夏季的到来。
1.走进初夏,进一步了解春夏两季交替,感受立夏节气、节日的特点。
特色一:家园合作。
夏日送清凉,各班以家庭为单位,制作夏至清凉扇,送给全园小朋友。
特色二:立夏饭系列体验。
小一班、小二班:立夏乌米饭系列活动。
小三班、小四班:立夏糯米饭系列活动。
特色三:多彩课程。
立夏节自编特色教学活动。
特色四:保护蛋宝宝。
画蛋后的护蛋行动。
门厅布置。
立夏节介绍。
立夏饭系列活动(乌米&糯米)。
护蛋系列活动。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十
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
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自制课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
学习字词:篮、箩、灶、瓦。
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十一
通过和家长共同编织网袋、装饰蛋、和同伴碰蛋、剥蛋比赛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准备带三个蛋宝宝来幼儿园:
一个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创意蛋宝宝”。
第二个熟的蛋放在与家人一起编制网袋里,进行宝宝一日护蛋活动;
第三个熟的蛋宝宝是准备要与同伴碰蛋用的(尽量挑选硬的蛋宝宝)。
教师准备:有关立夏节的知识,给幼儿的奖状和奖品表示鼓励。
活动一:《创意蛋宝宝》。
活动时间:5月4日—5月6日。
活动目标:能用剪、贴、粘等多种手段,进行蛋宝宝创意活动,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活动二:《我是蛋宝宝的妈妈(爸爸)》。
活动时间:5月6日一日活动。
活动目标:能带着自己的`蛋宝宝游戏、活动、吃饭和睡觉,并有意识地、轻轻地保护自己的蛋宝宝,不让蛋宝宝磕了、碎了,体验爸爸妈妈带宝宝的辛劳。
活动三:《班级集体活动----在幼儿园过立夏》。
活动时间:5月6日早上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2、学会碰蛋和剥蛋的游戏,提高小肌肉的灵活性。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十二
主题目标:
1、使幼儿知道夏季卫生知识,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2、引导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夏季的特征。
3、教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文学作品,爱看图书。
4、让孩子欣赏有关夏季的美术作品,画出或做出有关夏季自然景物的特征、服装、用品等。
5、指导孩子适应较高的气温,积极参加夏日的锻炼和玩水活动。
6、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驱热的种种方法。
7、教孩子学会防暑的方法,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
8、教幼儿学会唱歌曲《夏》,并能为歌曲创编歌词。
9、指导孩子进行音乐游戏《喂小鸟》,能合节拍做动作。
10、使幼儿学习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要求动作轻松自然;会听信号变速走。
主题环境设置:
1、活动室布置夏天的景色,增添花卉、树木及夏日服装、用品等实物或图片。师生共同更换墙饰,收集冷饮包装袋饮料盒等。
2、丰富“自然角”,提供夏季的花卉。如:绣球花、太阳花、米兰、美人蕉、月季等。
3、“科学区”增添玩水设备,幼儿自备游泳衣帽、救生圈、塑料玩具等。
4、“娃娃家”、“照相馆”、“医院”等角色游戏增加夏季用品,如:冰箱、冷饮、裙子、太阳帽、扇子等,丰富游戏情节。
5、“美工区”练习剪贴、画夏季的服装、制作荷花等。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夏季的自然特征,认识夏季的花卉、昆虫。如:蟋蟀、萤火虫、蚊子、苍蝇等。
2、教育幼儿在家注意防暑降温,少吃冷饮,注意个人卫生,协助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准备清凉油、风油精、蚊不叮等夏季卫生药品。
4、出一期关于“夏季控制幼儿的冷饮量”的《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夏季保健知识,并提出个人卫生要求: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头发。
教学目标:
(一)、综合活动:寻找夏天。
1、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掌握初夏的季节特征。
2、对幼儿进行夏季卫生教育,教育幼儿注意夏季饮食卫生。
(二)、诗歌:夏天像个绿娃娃。
1、通过寻找绿娃娃,让幼儿知道夏天来了,进一步认识夏季的特征,感受夏天的美丽和快乐。
2、让幼儿欣赏、理解儿歌内容,掌握有关动词:添、披、穿等。培养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三)歌曲:《夏》。
1、要求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表达出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学习游戏“找一找”,培养幼儿对音量大小的感受能力。
(五)科学:认识夏天的水果。
1、正确说出杏子、枇杷、桃子的名称,通过观察、比较,说出每种水果的特征。
2、通过品尝,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概括出水果的共性。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的能力,教育幼儿生吃水果要洗净。
(六)体育:网小鱼。
1、练习钻的动作。
2、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活。
(七)语言:夏天的池塘。
1、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感知“夏天池塘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启发幼儿通过对声音的组合联想和想象,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池塘里的故事”,并丰富相应的语言。
3、培养幼儿在听音讲述活动中主动发言、认真听讲的习惯。
(八)科学:多彩的扇子。
1、使幼儿知道扇子是夏天的生活用品,它能使人们凉快。
2、让幼儿观赏各种扇子,感受中国传统扇子的美和现代电风扇的方便。
3、教育幼儿注意使用电扇的安全。
(九)体育:熊和石头人。
1、练习按信号快走。
2、能积极、愉快的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发展自我保护意识,有躲闪的能力。
(十)生活:热了怎么办。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驱热的种种方法。
2、让幼儿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小班社会立夏教案(实用13篇)篇十三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习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习俗,我园特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立夏活动,让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茶叶蛋、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先带领幼儿去参观各班的区域角,再让幼儿观看有关立夏的一些图片,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及立夏的习俗。
活动形式:中班段集体举行拼蛋比赛。
主题渗透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展示分享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主题渗透阶段:
1向家长和孩子传达本次我们中班段的大主题为“立夏拼蛋”。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及区域角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及立夏的食俗。
3请家长配合渗透一些有关拼蛋的知识。
(二)经验积累阶段。
1了解什么时候是立夏节。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了解立夏的来历。
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三)活动实施阶段。
1教师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附内容)。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谷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常熟地方人们立夏尝新,食品丰盛,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
鲥鱼、鲚鱼、咸蛋、海狮、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各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备了果品饼饵,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的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
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
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米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鼻。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茶叶蛋:鸭蛋1000克,拣青壳蛋,壳无破损的,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红茶末25克,旺火烧沸持续5分钟,小火再煮15分钟―20分钟即可。茶叶蛋还是立夏的一个娱乐项目。食前可在家人、邻里、同学间开展拄蛋比赛。年轻母亲还可用五彩丝线织个蛋套,将茶叶蛋挂在孩子胸前。
“脚骨”笋:取大拇指粗的乌笋或野山笋1000克(雷笋也可),剥壳削泥洗净,在砧板上用菜刀平面轻轻将笋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一段。“脚骨”笋重在形状,其制作过程与油焖笋煮法相同。立夏吃“脚骨”笋有“脚骨健健过”之意,也是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罗汉豆:拣淡绿色(深绿色次之)、没有浸过水的罗汉豆500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和半食匙盐,在旺火上急煮10来分钟,待豆颜色转黄时即成。
蚕豆糯米饭:糯米500克,鲜蚕豆肉150克(也可用罗汉豆肉),去皮咸肉或火腿肉25克,毛笋肉25克。糯米洗净,鲜蚕豆挖掉芽口,咸肉和笋肉切成黄豆大的丁,将糯米、鲜蚕豆、咸肉和笋丁放入电饭煲内,放水量可比平常煮饭减少20%,煮熟后,再用饭勺把糯米饭舀松,加少量味精后搅拌一下即成香气四溢的蚕豆糯米饭。
2斗蛋比赛(附照片)。
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叶科文同学的大鸡蛋获胜,叶科文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活动展示阶段。
视频播放斗蛋的全过程供幼儿欣赏。
(五)活动总结阶段。
快乐立夏主题班队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