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小班教案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小班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三、探索交流。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
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
1、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2、教师边出示标志,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二
1、能穿着大鞋子协调地行走,发展平衡能力。
2、体验穿大鞋子模仿爸爸的趣味。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能穿着大鞋子协调地进行走路。
1、纸盒制成的大鞋子或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成人鞋(最好是男式的)。
2、自备一段轻松的音乐。
一、活动身体,进入教学。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走走、跳跳、蹲蹲,动动我们的身体!
(幼儿在场地上自由行走,边走边活动关节。)。
2、教师引导幼儿向前走、向后退着走、向上跳跳、向下蹲蹲。
二、我们来穿爸爸的大鞋子。
1、教师出示大鞋子,小朋友这是谁的鞋子呀?
2、穿着你的大鞋子走一走,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初步体验穿着大鞋子走路的独特感觉。)。
3、你穿着爸爸的大鞋子走路怎么样?要注意什么?
4、穿着大鞋子,比赛走路。幼儿分组站在场地的一头,听教师的指令开始比赛,教师引导幼儿尽量平衡自己的身体。
5、幼儿游戏行3——4次,提醒幼儿注意平衡,适当休息。
三、学学爸爸的经典动作、经典语言。
1、小朋友,你的'爸爸最喜欢说的话、最喜欢做的动作是什么?(最有趣的动作和语言。)。
2、幼儿自由表现爸爸的动作和表情,如刮胡子、打电话、看报纸等,并和同伴交流爸爸的经典话语。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三
1、听故事,感受情节的趣味性,说说关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确的穿脱鞋子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现的.角色手偶。
3、一双鞋子、一双袜子。
活动过程。
1、提问题引出主题。
(1)你收到过新年礼物吗?是什么样的礼物呢?说出来听一听。
2、引导幼儿看故事,猜一猜情节。
(1)请幼儿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故事画面。
(3)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小牛的烦恼解决了吗?谁都给他帮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儿欣赏故事。
(1)幼儿分段欣赏故事,老师一边讲一边帮助幼儿解答刚才遇到的问题。
(2)幼儿看图完整欣赏故事,识记并理解故事情节。
4、老师请幼儿配合,利用手偶和实物表演情景剧《穿鞋子》。
5、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正确穿脱鞋子的方法,并进行演示说明。
活动延伸。
组织“穿脱鞋子比赛”。
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四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4、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音乐;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
t:这是什么鞋?(高跟鞋)谁最爱穿?(妈妈)。
这是什么鞋?(大头鞋)谁最爱穿?(爸爸)。
同法,说说其他鞋子的名称和用途.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老师将鞋子散落一地)。
t:我们要开鞋子展览会了,可是,现在这鞋子还是乱七八糟,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
t:想想看,怎么整理它?(通过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引导幼儿说出2只形状、大小、颜色一样的放在一起)。
2、幼儿动手整理:
3、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t这下整齐多了,谁来说说,你以前穿过什么样的鞋?什么时候穿的?
(三)体验。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每位幼儿挑出自己喜欢的鞋子,听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请小朋友穿上自己舒适的鞋再听音乐走走跑跑跳跳)。
(四)鞋子找家。
小朋友都挺累了吧,鞋子也挺累的了,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把鞋子送回家。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1、评价。
2、总结。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五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三、探索交流。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
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1.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2.教师边出示标志,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本活动抓住幼儿生活中隐藏的教育契机,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以情景为引.以游戏为链,将健康、社会与数学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温馨、开放、宽松的氛围.通过变鞋——认鞋——找鞋等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样性;通过穿鞋体验.引导幼儿交流,表达穿鞋的乐趣:通过分鞋操作,引导幼儿配对、分类,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戏中,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了鞋子的相关经验。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六
一、活动的背景:
鞋子是我们每个人的必需品,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鞋子的种类,款式可谓名目繁多。无论是功能,材料的选择都越来越多,况且,孩子们正处于生长的阶段,脚下的鞋子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在更换着。常常有小朋友一到幼儿园就把自己的小脚翘得高高的,兴奋地说:“老师,你看我的新鞋子,漂亮吗?”有的传着带亮灯的鞋子在教室里神气地大摇大摆,后面更是跟着几个“仔细研究”的小家伙:“咦?会亮的”于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的一个灵活性的主题“我的`鞋子踏踏响”产生了。
二、环境创设:
1、收集各种各样的图片以及手工制作等,布置墙饰“各种各样的鞋子”、“光脚丫找鞋子”“鞋子跑起来”等教育环境。
2、结合家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鞋子,在教室中布置了表演区“鞋子超市”。
三、家园共育。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个人脚上穿的鞋子或带幼儿到商店参观、试穿并购买鞋子。
2、帮助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婴儿、幼儿、大人等不同年龄段鞋子的资料。
3、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有关鞋子的资料。
4、与幼儿设计、制作各种鞋子的作品。
四、活动目标预设:
语言:
1、学习用普通话和老师同伴交流关于鞋子的经验。
2、养成安静、耐心倾听的习惯。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社会:
1、愿意参与收集各类鞋子的活动,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懂得爱惜鞋子。
科学:
1、对各类鞋子赶兴趣。
2、认识各类的鞋子,了解鞋子的明显特征及用途。
3、尝试操作,比较鞋子的异同。
4、学习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与配对。
艺术:
1、感受各种鞋子外形、颜色的美。
2、尝试运用各种颜色、材料和工具,自由表现鞋子的突出特征,体验创作的乐趣。
3、发展音乐表现能力。
健康:
1、乐意接受成人的帮助,学习自己穿脱鞋子。
2、养成整齐摆放鞋子的习惯。
3、初步了解穿鞋子的卫生要求。
五、主题活动网络图: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七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三、探索交流。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
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
1、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2、教师边出示标志,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教学反思:
本活动抓住幼儿生活中隐藏的教育契机,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以情景为引.以游戏为链,将健康、社会与数学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温馨、开放、宽松的氛围.通过变鞋——认鞋——找鞋等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样性;通过穿鞋体验.引导幼儿交流,表达穿鞋的乐趣:通过分鞋操作,引导幼儿配对、分类,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戏中,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了鞋子的相关经验。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八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三、探索交流。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
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
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
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教师边出示标志,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鞋子的基本特征、种类及不同的用途,了解在合适的场合和合适的季节穿合适的鞋子。
2、积极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男女、季节、天气、职业的人物图,与人物可以粘贴匹配的各类鞋子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老师说出谜面:“小小两只船,大小都一样,要走一起走,要停一起停。”
2、幼儿猜出谜底:鞋子。
3、议论:怎样能猜出谜底,我们听到谜面怎样说。
4、进入了关于“鞋子”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鞋子的事情。”
二、观察辨错。
1、观察自己的鞋,交流今天我穿了一双什么鞋?
2、展示一群穿错鞋的小朋友,观察他们各自穿的鞋:雨天穿布鞋、冬天穿凉鞋、夏天穿棉鞋、运动时穿皮鞋、男孩穿女孩的鞋等。
3、小朋友穿的是什么鞋?这样穿鞋合适吗?他们该穿什么鞋呢?
4、与身边的同伴议论后说说该怎样换鞋,以及自己的理由。
三、了解鞋的用处。
2、幼儿分成“行”与“不行”两组,交换地说说各自的理由。
3、教师征求意见,最终发现有些时候可以不穿鞋,有些时候非穿鞋不可。
四、鞋子匹配。
1、观察画面上的人,想一想他们需要穿哪种鞋子。
2、从边上的图画里找出适合的鞋,贴在对应的小朋友脚上。
3、观察分辨:他们的鞋穿得是否合适,若有疑问继续讨论调整。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对儿童进行感性教育,应当从直观教学入手。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幼儿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
1、通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理解诗歌所展现的想象境界。
2、在幼儿操作和创造的实践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1、大小不一的鞋子数双。
2、图画纸、水彩笔。
一、体验理解诗歌。
1、通过猜谜引出主题--鞋子。
有只小船放床边,一左一右不分离,明日宝宝早早起,撑着小船做游戏。
2、出示各种大小不一的鞋子。
提问:这些鞋子分别有谁可以穿?(幼儿通过观察回答。)。
4、学习诗歌《会长大的鞋子》。
(1)、幼儿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提问:你听到诗歌里说了些什么?要求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2)、幼儿再次欣赏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二、创作仿编诗歌。
1、教师以"我想发明的……"为题,引导幼儿将作品经验与个人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绘画。
2、教师组织幼儿谈谈"我的发明创造",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画来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提问:你的小发明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活动延伸。
开展一次幼儿诗歌创作展览。教师帮助幼儿在画的旁边写上自己创编的诗歌。
附:会长大的鞋子我想发明一双穿不坏的会长大的鞋子,脚长大了,鞋子也跟着一起长大。
等我长成一个大人的时候,小鞋也长成了一双漂亮的大鞋了。
这节课,我通过实物教学,加之之前让家长带领孩子参观鞋城,使孩子了解了鞋子款式的多样化、材质的多样化,功能的多样化,明白季节不同、职业不同、场合不同,穿的鞋子就不同。通过讲解、游戏,提升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幼儿的生活阅历,丰富了社会经验。但是,由于班上幼儿较多,而鞋子准备不够充足,使活动显得较混乱,性格较内向的幼儿没有真正加入到游戏中去,对这节课掌握的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准备鞋子,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按要求进行游戏活动。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一
鞋子是一种幼儿熟悉、常用且又不可缺少的物品。它有各种不同的种类、颜色、样式、制作材料,其用途也各不相同。一年四季中鞋子也随季节及天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幼儿从小到现在穿过了各种不同材料、不同用途、不同大小的鞋子。为了让幼儿更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鞋子,我特意设计了这一课《鞋子的聚会》。通过对鞋子的观察、描述、感受各种鞋子。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和感受能力。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多样性和用途。
2、养成爱收捡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德。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多样性和用途。
1 、各种大小、颜色、形状、用途的鞋子。
2、魔法箱和魔法棒。
3、画了没穿鞋的各种人和各种鞋。
4、《动起来》音乐。
5、鞋架。
一、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仙女送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呀?”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
2、魔法变变变,变出各种鞋子。
(以变魔法的形式从魔法箱中变出各种鞋子,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形状、颜色及其用途。)
二、帮鞋子找家
1、鞋子乱放在地上不好看,应该帮它们找家。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乱七八糟的鞋,想想我们都有自己的家,鞋子也想要自己的家,我们帮它们找找它们的家吧。)
2、帮鞋子找家。
(出示鞋架,请幼儿把鞋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鞋架上。)
3、教育幼儿要养成爱收捡的好习惯。
三、穿上适合的鞋
1、认识各位没有穿鞋的人物。
(“呜呜呜······”听到哭声找原因,“我们没有鞋穿不敢出来”。“原来是有许多人没有找到自己的鞋正在那里着急呢!”观看图片,看看这些人分别是谁。)
2、帮他们穿上适合的鞋。
(从魔术箱里变出一个鞋盒,盒子里装了各种各样的鞋子图片。逐一出示鞋子的图片,让幼儿说说鞋子的名称,应该穿在谁的脚上?)
3、教师小结。
四、延伸活动
1、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变快乐。
(师:“他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鞋子,他们都很感激你们。你们帮助别人做了好事心里开不开心呀?以后我们还要多做好事帮助别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精彩。”)
2、让小脚动起来。
(师:“看看我们的小脚,我们也穿了一双既漂亮又合脚的鞋,我们的脚可高兴了,那就让我们的鞋子动起来吧。我们一起来跳个舞表示我们开心的心情吧!”《动起来》音乐响起,幼儿和教师跳起舞来。)
本活动抓住幼儿生活中隐藏的教育契机,针对中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以情景为引。以游戏为链,将健康、社会与数学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温馨、开放、宽松的氛围。通过变鞋——认鞋——找鞋等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样性;通过穿鞋体验。引导幼儿交流,表达穿鞋的乐趣:通过分鞋操作,引导幼儿配对、分类,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戏中,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了鞋子的相关经验。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二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三、探索交流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
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
1、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2、教师边出示标志,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三
本班幼儿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穿脱鞋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方案。
1、培养幼儿自己穿脱鞋子的能力,不穿反鞋。
2、引导幼儿知道不同季节穿不同的鞋子。
3、教育幼儿不乱穿鞋,知道脱下的鞋子放回原处。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幼儿能够掌握穿鞋的方法,不穿反鞋。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各样的鞋;春、夏、秋、冬的图片;冬天里不穿鞋子的男孩图片美工区投放剪裁好的纸拖鞋底和鞋面、胶水。
一、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模仿教师进入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不穿鞋的男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男孩应不应该穿鞋子,不穿鞋有什么不好;。
2、提问幼儿: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样的鞋子,他们都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穿的;。
3、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子,提问幼儿这些鞋子都是什么时候穿的;。
4、出示四个季节的图片,请幼儿说出四个季节的名称及特征;。
5、请幼儿每人拿一双鞋子,根据季节特征放在图片下方;。
6、提问幼儿会不会穿鞋子,并请一位说会的`幼儿到前边来为小朋友们表演穿鞋子;。
7、教师讲解穿鞋子的方法:先认识左右,再讲解方法,请幼儿按着老师讲解的方法穿鞋子,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背景音乐)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脚的大小穿鞋子。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将脱下来的另一双鞋子放回鞋架。
四、延伸部分。
美工区活动:教师为幼儿演示做拖鞋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做拖鞋。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都非常配合老师的讲解及操作,就是有些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还需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锻炼,我相信天长日久他们一定会学会穿鞋子的。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四
我班幼儿午睡起床,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错、穿错,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鞋子对对碰》的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目的。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幼儿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幼儿园教案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
方式会使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上面就是本次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文章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了幼教工作中幼儿园小班数学说课稿等内容,希望各位幼儿园工作者和读者能有所收获,大家的意见可以直接反应给小编,更多相关的教案的好文章可以直接在本站搜索,幼儿园小班蒙氏数学认识前后教案,小班数学3的形成教案,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幼儿园小班教案。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五
1、通过尝试活动,引起幼儿对穿鞋的兴趣。
2、学习词:拖、摇摇晃晃、蹦蹦跳跳。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1、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
2、用积木搭成的鞋屋。
3、录音机、磁带。
一、带幼儿听音乐参观鞋屋,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到鞋屋去玩,你们高兴吗?(进活动室)。
二、通过尝试,让幼儿体验穿不同鞋的'感觉。
1、幼儿观察各种鞋。
教师导语:鞋屋里有些什么鞋?这些鞋都是谁穿的?
幼儿回答:皮鞋、旅游鞋、布鞋、这是妈妈穿的鞋;这是爸爸穿的鞋;这是小朋友穿的鞋。
2、第一次尝试,幼儿穿上爸爸的鞋。
教师导语:小朋友穿上爸爸的鞋,试试有什么感觉?说说怎么会这样的呢?
幼儿尝试、回答;走路很慢、我不会走路了、要拖着走;爸爸的鞋太大了。
3、第二次尝试,幼儿穿上妈妈的鞋。
教师导语: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那试一试妈妈的鞋,看看有什么感觉。
幼儿尝试:回答:我不会走路了,我走的时候摔了一跤,妈妈的鞋子太高了…。
师小结: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摔在地上。
4、第三次尝试,幼儿穿自己的鞋。
教师导语:小朋友穿自己的鞋走走跑跑有什么感觉?
幼儿尝试: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
5、幼儿小结、教师归纳: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摔在地;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三、加深尝试难度,迅速穿上不同的鞋。
1、教师表演不同的动作,幼儿根据动作穿不同的鞋,如:教师做摇摇晃晃的动作,幼儿迅速穿上妈妈的鞋等。
2、请个别幼儿表演动作,全体幼儿穿鞋。
四、活动延伸:让幼儿在活动角尝试穿不同的鞋子。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六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音乐;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
t:这是什么鞋?(高跟鞋)谁最爱穿?(妈妈)
这是什么鞋?(大头鞋)谁最爱穿?(爸爸)
同法,说说其他鞋子的名称和用途。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老师将鞋子散落一地)
t:我们要开鞋子展览会了,可是,现在这鞋子还是乱七八糟,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吧)
t:想想看,怎么整理它?(通过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引导幼儿说出2只形状、大小、颜色一样的放在一起)
2、幼儿动手整理:
3、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t这下整齐多了,谁来说说,你以前穿过什么样的鞋?什么时候穿的?
(三)体验
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每位幼儿挑出自己喜欢的鞋子,听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请小朋友穿上自己舒适的鞋再听音乐走走跑跑跳跳)
(四)鞋子找家
小朋友都挺累了吧,鞋子也挺累的了,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把鞋子送回家。
(五)穿上合脚的鞋到户外游戏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本活动抓住幼儿生活中隐藏的教育契机,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以情景为引。以游戏为链,将健康、社会与数学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温馨、开放、宽松的氛围。通过变鞋——认鞋——找鞋等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样性;通过穿鞋体验。引导幼儿交流,表达穿鞋的乐趣:通过分鞋操作,引导幼儿配对、分类,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戏中,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了鞋子的相关经验。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七
1、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爱老师、爱同伴、爱幼儿园的情感。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让每个孩子有积累大量生活经验的机会,同时让孩子在积极探索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样子比较接近、尺寸较大、穿着难度差不多的鞋子作为比赛道具。
游戏前,孩子们围成两个圆圈,坐在小椅子上。我分别从两个小组中分别拿出三双鞋子以圆圈状放在教室前面。游戏开始时,我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学穿鞋子》游戏,等一下请王绮、宋翔宇、刘宁、张文浩......老师说到的小朋友,请你们来比赛。
比赛开始了,在老师“预备,开始”声中,孩子们从自己的位置一哄而上,十几个孩子乱成一团,有的二个人抢一只鞋,边抢边说:“老师,这只鞋子是我的,后面有响的。”......教室里闹成一片。我没料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赶紧请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开始。我反复强调"现在请王绮、宋翔宇、刘宁、张文浩......其他的小朋友等一下老师再请。”
比赛重新开始,“预备,开始”,我的话刚说完,第一次的场面又出现了,八、九个孩子不约而同地从小椅子上冲到中间,我反复强调请没有点到名字的孩子下去,可是那几个孩子总是说那里有我的鞋子。
我为了这次比赛,把班级里鞋子样子比较接近、尺寸较大、穿着难度差不多的鞋子从孩子脚上脱下来,作为比赛道具,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任凭我好言相劝“一会儿再让你上来比赛”,孩子们还是我行我素,找回自己的鞋子。
第一、教师要明白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
第二、要挖掘生活活动的多种价值。生活活动生动形象、多姿多彩、鲜活具体。在组织这类活动中主要是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摆脱依赖,走向独立。
第三、组织的活动要能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八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
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1.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2.教师边出示标志,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十九
意在抓住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以情景为引、以游戏为链,将健康、社会与数学有机整合,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对鞋子的相关经验并掌握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认识鞋的正反,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重点:认识多样的鞋子,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难点:认识鞋的正反。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鞋子的"神秘箱"。
3.鞋子的分类图片、鞋柜等。
一、神秘箱的秘密。
1.出示礼物-"神秘箱",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引导幼儿说说运动鞋、皮鞋、拖鞋、靴子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摆成展览会)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
三、鞋子交朋友。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2.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
有序引导幼儿将鞋子送回鞋柜.
这节活动内容很贴切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鞋子是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易于孩子了解和接受。活动中,给予孩子自由探索和体验的机会要充足,才能让孩子有亲身体验和感受,使其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这节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生活中物品的了解,也促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来源于简单的生活”。
鞋子的聚会小班教案(专业20篇)篇二十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知道鞋子的种类及穿着季节。
2、教幼儿认识正反鞋。
3、让幼儿知道鞋子是工人叔叔制成的,教育幼儿要爱护鞋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事先给幼儿穿不同品种的鞋(皮鞋、布鞋、旅游鞋……),准备若干拖鞋、雨鞋、凉鞋、棉鞋;四幅图画:冬景、夏景、春景、室内景;黑板一块,上面挂若干双挂错了的鞋子;录音。
一、创设情景,感受鞋子大小:
1、教师:“多漂亮的地毯呀,我们脱了鞋子上去踩踩吧”大家席地而坐。
2、“这里有什么”(许多鞋子)“老师的鞋子怎么样?(老师的鞋子大,小朋友的鞋子小,)“老师能不能穿小朋友的鞋?”请一个幼儿穿老师的鞋试试,“合不合适?”(大人穿大鞋,小朋友要穿小鞋,要穿合适的鞋。)。
二、图片演示:
1、“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样的鞋子?”逐一出示各种鞋:皮鞋、布鞋、旅游鞋等。让幼儿知道鞋子的种类,摸摸质地,知道穿着的季节。
2、“请小朋友看看图片,这是什么季节啊?”出示冬景图,“冬天我们穿什么鞋?”依次出示夏景、春景、室内景,请幼儿说出适合该图景的鞋子。3、“请小朋友找出你认为合适的鞋子摆在这几幅图画前,看谁造的对又快。”让幼儿执行分类。
三、游戏合作,认识正反鞋:
1、出示黑板上挂的若干鞋子:“小朋友看这有许多鞋子,你们看摆得对不对?”不是一对的(岔色)摆在一起,让幼儿纠正,使幼儿知道一双鞋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一双鞋摆反了,让幼儿摆正,知道鞋子要穿正,不能穿反。
2、看看刚才小朋友摆的那些鞋子,摆得对不对(是否摆反)?去纠正。“请小朋友穿上鞋子走走”老师故意穿反,或者请两个小朋友故意岔开穿,并在小朋友面前走,让幼儿发现问题并纠正。
四、成功体验,爱护自己的鞋子:
1、“我们穿这鞋子可以做什么?”
2、我们的鞋子真好看,是工人叔叔阿姨制作出来的,我们要爱惜鞋子。
3、“我们来跳个鞋子舞吧”。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