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的写作要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采和修辞技巧。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一
在汗青满漫长的发展中,很多的民间文化艺术都由于得不到传承而衰败乃至是消散。是以,在幼儿教导中渗入渗出民间艺术文化,不单单有利于教导教学运动,还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如果一个人从幼儿阶段就懂得民间艺术文化,对民间艺术文化就会发生更多的情感,对其掩护事情会加倍看重,乃至此中一个幼儿便是民间艺术文化的继承人。有的幼儿园将戏曲文化渗入渗出到幼儿教导中,很多幼儿发生浓厚的兴致,就会停止业余的进修,而且在一些业余的比赛中获得优良的成就,在以后的事情与进修中就会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对我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这些优秀民俗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他们能够对学前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应当从娃娃抓起,学前儿童对这些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将成为中华民族传承优势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在学前教育当中应将民俗文化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并且对融合的方式和理念还应当结合时代因素给予必要的创新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从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处细节着手,将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前教育当中。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三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
创新。
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
创新。
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4]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四
幼儿教导教学的工具一样平常是针对年纪比拟小,认知水平还不成熟的幼儿,教导教学方法不能够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对付幼儿的进修来讲,课程内容必要具备增强的趣味性,只要具备趣味性,讲堂教学的效力才会赓续地晋升。是以,在幼儿教导中渗入渗出民间艺术文化,就有了一个紧张的代价与意义,即有利于晋升教导教学运动的趣味性。比方幼儿在进修折纸、泥塑等常识的时刻,好奇心比拟强,这些常识对付幼儿来讲也加倍具备吸引力,幼儿在进修的时刻投入更多的精神,有利于赓续进步教导教学后果。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五
幼儿园的教导教学运动,与教师的教学领导有着很大的干系,教师可否停止准确的教学事情,很大水平上决定了教学后果的好与坏。是以,为了增进民间文化艺术更好地渗入渗出,就要对幼儿教师停止培训与练习。很多幼儿教师是方才卒业的大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懂得也不敷深入与透辟,要支配他们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地与观摩与进修,对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懂得,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点,进步幼儿教师的民间文化本质,晋升其教学才能,以便在以后的教导教学运动中将之协调常识与思惟更好地创收给幼儿,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模范,晋升民间文化艺术渗入渗出的有用性,到达良好的教学后果。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六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山水风光的景观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作为高层次旅游的民俗文化休闲游吸引着旅游者的好奇心、满足其消费欲望。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本来就跟不上现代化脚步的民俗文化更加衰落,失去原有的光辉。民俗文化成为一种旅游资源,它的意义被深度挖掘,它的形式被创新,该民俗文化也就可以传承下来。本文以普宁英歌舞为例,利用swot分析其休闲旅游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威胁以及机会,提出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
1研究意义。
从经济角度看,把民俗文化作为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无疑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一个地区休闲旅游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柱,除非拥有令人神往的景观,如呼伦贝尔大草原、九寨沟,或者拥有天然的休闲度假环境,如日本大分县的别府温泉等。普宁市坐落于广东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地理位置独具优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如春,能够成为华南最大的中药材基地也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著名的侨乡,拥有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惹人垂涎的美食特产。但是这些并没有为普宁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如果能将国家级文化遗产——英歌舞,与其优越的条件结合起来,进行休闲旅游开发,让普宁市的特色显露出来,必定会带动普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文化角度看,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开发能够让处于衰退期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是独具特色、不可代替的,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英歌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同,它需要汇聚热爱英歌舞的人士,专业人员指导,经过勤奋练习,才能继承下来。如果英歌舞能作为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并充分宣传,必定能吸引本地居民和文化遗产保护者的重视,则其传承与创新指日可待。
2普宁英歌舞概况。
2.1英歌舞基本内容。
至今已经有三千年历史的潮汕英歌舞作为汉族民俗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流传于潮汕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关于英歌舞的产生,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以梁山泊英雄的特征为基础,用于歌颂敢于反抗压迫、勇于拼搏、团结战斗的民族精神。206月英歌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涉及到舞蹈、戏剧与武术等领域,是一项综合性较高、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节目。2.1.1英歌舞表演形态完整的英歌舞表演由“前棚”“中棚”和“后棚”三个部分组成,前棚是群体舞蹈,中棚是拉弦唱戏,后棚为武术表演。一支完整的英歌舞队伍至少需要36人,最多可达108人,根据舞蹈节奏可分为慢板、中板和快板英歌。英歌舞的表演道具主要为短木槌和手鼓,另外还有手蛇和蒲扇。短木槌有红色和黑色,截面直径约25毫米,长约35到58厘米。手鼓是圆柱形,直径和高均约15厘米,侧边有握把,配30厘米长的鼓槌,鼓槌末端系彩色带子。水蛇长约150厘米,关节可扭动,蒲扇用葵叶制成。英歌舞队伍中有锣鼓队,锣鼓队配备的乐器有大鼓、中鼓、云锣、大锣、钦仔、钹、铙钹、牛角号和螺号。铿锵有力的步法动作,加上整齐划一的队形变化,是英歌舞的魅力所在。普宁英歌舞的基本步法不多,主要是碎步、提颠步、横搓步、前踢腿和后抬腿搓跳步等;舞槌动作比较丰富,有握槌、旋槌、夹槌、碰槌、对槌、背槌、撩击槌、斜击槌、上下山槌等40多种。在队形上,普宁英歌舞的变化比较丰富,有双龙出海、金龙穿水、猛虎下山、观音坐莲、日月争辉、落地梅花、双圈阵、双穗花、田螺圈等。
2.1.2英歌舞社会功能。
早期的英歌舞主要是人们拜祭神灵、消灾祈福的表达方式,如今,英歌舞已经渐渐走进校园,走上更大的舞台。广州体育学院举办英歌舞比赛,普宁南山英歌队进京参加奥运文化活动。英歌舞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潮汕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并满足了人们娱乐和体育运动的需求。作为潮汕文化遗产,英歌舞不仅记录着民族服饰、道具,传承了戏曲、武术等有形文化,还体现着民间传说故事、民族风俗信仰等无形的文化,丰富多彩的潮汕文化通过英歌舞的延续而传递到人们眼前。20普宁市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英歌舞)之乡”的荣誉,再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同时,英歌舞是一项集娱乐与运动为一身的活动,演员可以以此锻炼身体,释放内心激昂的情绪,观众得到了民族精神的熏陶。
2.2普宁英歌舞发展现状。
2.2.1普宁英歌舞变迁。
经过300多年的演变,普宁英歌舞在队伍组成、演员挑选、道具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英歌舞的中棚表演已经被省去,后棚表演也逐步退化,只有极少数英歌队伍保留了精彩的武术表演。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潮汕人民的思想也得到转变,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被打破,出现了女子英歌队。为了方便演员表演,服饰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使其更具现代气息;戴面具代替脸谱化妆大大提高了准备工作的效率。
2.2.2普宁英歌舞传承现状。
普宁英歌舞呈现出传承人老化、队员自豪感下降的现状。目前,普宁英歌队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好的区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村民忙于生计、在外务工,造成演员减少,以致无法成立英歌队伍。在保留下来的英歌队中,队员数量基本上只能维持在30人左右,陇华英歌队还有42人,所谓108人的万人空巷场面只能停留在老艺术家的脑海里了,58大部分年轻人缺乏学习英歌舞的热情,不愿意学习这样一门没有收入的艺术。英歌队的组织管理工作都是由有威望的年长者负责,而年轻的继承人大多为生活奔波,英歌舞只是工作之余的任务,练习时间很少,对于管理工作更是少有接触,经验不足。此外,大多英歌传承人文化程度不高,无法对英歌舞进行系统的学习理解,更不能对其进行创新。
3普宁英歌舞休闲旅游开发swot分析。
3.1优势。
3.1.1文化内涵独特,审美价值较高潮汕文化底蕴深厚,是由中原文化、海外文化以及本土土著文化融合而成。在这个文化基础上,英歌舞吸收了民间舞蹈、戏曲和武术之精华,以男子群舞的形式流行于潮汕地区。英歌舞在民众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它是英雄的形象,是驱邪的魔力,更是吉祥的化身。民俗文化具有树立民族自信心,强化民众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功能,潮汕民俗文化更是以其无形且强大的力量把潮汕人民和华侨同胞维系在一起。作为潮汕民俗典型代表的英歌舞,更是令广大华侨、华裔心驰神往,目睹英歌表演总能点燃个体的种族潜意识。普宁作为著名侨乡,这对英歌舞旅游打开海外客源市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多姿多彩,在内容结构、动作表现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观赏性;不同的表演凸显人们不同的愿景,体现着英歌舞的意态美。英歌舞独特的审美价值,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性,是潮汕品牌的标志。在民俗休闲旅游热潮中,只有树立鲜明的品牌,才能站稳脚跟,持续发展,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最后被淘汰。
3.1.2体育性质突出,社会功能强化杨强(2011)在中国体育旅游研究中指出,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并且预言体育旅游的研究在未来将成为学界的热点;其中体育旅游资源包括有民间习俗,如草原赛马、龙舟比赛。英歌舞融合了舞蹈、戏曲和武术,有学者就从体育方面对英歌舞进行了研究。陈福刁(2010)对其体育文化进行详细的说明,他认为在庆祝佳节时,英歌舞队员身体得到锻炼,身心都得以释放,并且将潮汕人民团结战斗、劫富济贫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英歌舞能让舞者全身心得到舒展,也就可作为潜在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在休闲旅游开发中,提供合适的环境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英歌舞的体育之美,以英歌舞的号召力点燃群众的活力,让更多人加入体育运动,增加英歌舞的社会功能,提升它的魅力。
3.2劣势。
3.2.1缺乏规划组织,传承严重受阻目前普宁市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英歌舞管理,基本靠各个乡镇自主组织;加之年轻一代常年忙于工作,奔于生活,加上接受更多外来文化,本土民俗文化逐渐被淡忘,英歌舞的传承呈现继承人老龄化现象。“非遗”的传承问题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对其进行休闲旅游开发,为本地区带来经济文化效益。
3.2.2宣传力度不足,体验性不强尽管普宁第二届梅花旅游文化节取得一定成果,但实际上相当部分的普宁人并不知道有这个活动,说明其宣传还需加强。洪阳古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开发的旅游活动较为单调,大部分资源是静态展示,游客基本是走马观花的游览观赏,这不利于提高游客的积极性,也难以吸引游客二次消费。
3.3机会。
3.3.1民俗旅游成为热点近年来风尚习俗、生产习俗、生活民俗等各种民俗文化,以其自身特有的神秘性、地域性,不仅吸引着众多的国内游客,同样吸引着入境游客的眼球。有数据表明,中国民众的生活文化对入境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民俗文化成为旅游业的重要部分,独特的民俗无疑是世界瑰宝,英歌舞是国家级“非遗”,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对其进行保护创新,合理利用,成为普宁旅游业的支柱。
3.3.2英歌舞已走进人们的视野2008年8月3日南山英歌队受邀进京演出,普宁英歌在世博会上展示其独特风采。同年广州亚运会推出广州体育学院表演的英歌舞,进一步把英歌舞推向人们的眼前。如今英歌舞已有一定知名度,其传承问题也引起重视。在旅游开发初级阶段可能吸引的对象更多的是民俗旅游爱好者,经过深度挖掘,树立鲜明品牌,将赢得更多游客的青睐。
3.3.3旅游开发意识增强,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为发扬英歌舞,普宁在20举办了英歌文化节。2012月下旬还举行首届梅花旅游文化节,设立了多个旅游景点,办成多个活动,包括有“吉润杯”普宁旅游风光摄影大赛、青少年绘画比赛、潮汕汽车越野挑战赛、自行车骑行赏梅、户外露营活动等,并在各个活动中加入英歌表演。梅花旅游文化节成功的举办,吸引了许多有不同爱好的旅行者,提高了普宁的关注度及曝光度。
3.4威胁。
正因为民俗文化成为休闲旅游热点,英歌舞有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世界上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民俗文化也对英歌舞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仅岭南文化就有广府、客家、潮州三大主要分支,广东省的第一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麒麟舞、醒狮、人龙舞、布马舞、舞春牛、舞火狗等19项,英歌舞作为休闲旅游活动存在众多竞争力量,只有擦亮自己的品牌,各方面合理协调,才能在旅游业竞争的湍流中处于不败之地。
4普宁英歌舞休闲旅游开发策略。
4.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形成专业化英歌舞。
虽然目前普宁政府对英歌舞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各乡镇也积极鼓励成立英歌队伍,但从整体上看,英歌舞缺乏专业化的组织领导。统筹兼顾才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设立英歌舞研究中心,招募专业人才,对英歌舞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并进行创新研究,不断为英歌舞补充新养分,使其源源不断地发展。
4.2配合其他资源,合理规划开发。
节庆活动是英歌舞表演的最佳载体。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普宁很多地方都有营老爷的习俗,其中英歌舞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两年来举办的梅花旅游文化节也将英歌舞展现得淋漓尽致。普宁旅游资源丰富,可增加各种主题的活动,如美食节、服装节、青梅节等;另一方面,对历史文物、革命遗址、传统民居进行营销;展示普宁的魅力除了摄影大赛,还可以举行其他竞赛,如方言(潮汕话、客家话)知识比赛、茶文化比赛等。英歌舞以其刚劲有力、磅礴气势,足以燃起现场气氛,可以穿插在这些活动中,既可以丰富活动的看点,也展示英歌舞的魅力。根植地方文化的同时可嫁接、移植外来的文化,为避免活动的形式、内容重复,可以适当增加外来文化,但保持英歌舞应有主体地位,不被外来文化所冲击,同时可以吸取现代表演元素,唯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
4.3展示相关文物,动静结合打造民族特色。
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是可以人为调控的。可以丰富英歌舞的形式,让舞动的英歌也有静态的一面。设立博物馆来陈列英歌舞的物件,记录英歌舞的来源、发展,向游客介绍英歌舞的意义;通过设计与英歌舞相关的纪念品,让游客把记忆留住。英歌舞有了鲜明的旗帜,才有延长生命周期的保障。
4.4增设演出活动,加强游客参与度。
适当增加英歌舞的演出,让英歌舞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如果仅仅是观看,也可能造成人们审美疲劳。邓永进、薛群慧(2001)等人认为让游客参与到活动中去比传统博物馆展示更亲切,更让人激动。准备额外的脸谱化妆用品、表演道具,在表演过程中可以由游客自主选择体验,还可以安排演员现场教游客英歌舞的基础动作。对游客而言,不只是获得了表层体验,而且真正感受到英歌舞的威武、豪迈,深入了解本地的民俗风情,同时还能得到体能锻炼,一举两得。
4.5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
根据调查,潮汕地区的游客主要来自珠三角、粤东、闽南和港澳地区,除了通往的交通不便捷、风景资源级别不够出色等固有问题之外,还有就是宣传推介不足。虽然传统的横幅、海报,现代化的互联网等宣传方式都已经加以应用,但宣传效果依然一般,建议政府做一些促销,刺激并争取更多游客,把目的地更进一步推销出去。建立游客咨询中心,除了线上,线下也可以在车站或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立咨询中心。要把自身营销出去,首先就得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通过各个途径把独一无二的英歌舞挤进人们的眼球相当重要。
4.6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合作。从小区域来说,城镇与城镇之间要合作,把不同风格的英歌舞整合一起,不断创新,一起进步,才能吸引来源源不断的游客。从大区域来说,潮汕揭三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历史文化又比较相近,可以在旅游资源开发、促销、经营上取长补短,互相协调,共同把潮汕地区打造成旅游胜地,提高潮汕旅游竞争力。甚至考虑与周边环境形成联动发展,承接珠三角辐射,加快融入海峡两岸经济区,加强并深化客家文化圈、港澳和东盟地区的旅游合作。
参考文献:
[1]杨莹,广东“潮阳英歌”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七
试卷党课寒假作业例句工作先进事迹成语孟浩然通知心得;流程诗经部编版,复习题流程启事收据,资料学习计划答复营销策划说明书了陆游协议书礼仪常识生产国旗下:白居易整改措施廉洁警示语我说课仿写春联,记叙文词语。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八
摘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5).
[4]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九
在去年暑假里,我去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人在歌剧,民俗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老北京的风俗文化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国粹,也是北京人必不可少的,因在北京形成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是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剧种。1790年安徽的四大戏班------三庆班,车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到北京演出,获得空前成功。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的京剧就在北京剧院产生了。京剧里的脸谱往往代表这个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红脸代表善者;黑脸代表勇者;蓝脸代表草莽英雄;绿脸代表有智慧者;黄脸代表阴险小人;白脸代表幕后主使;金脸和银脸代表神秘,多指神妖。除颜色之外,脸谱的勾画也含有重大的意义。例如鼻子大代表为人忠厚,眼睛小代表狡诈,嘴巴大代表善良,耳朵小则代表这个人很有智慧。总之,颜色代表脸谱的性格,而勾画则是性格的细节。
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春节就是农历新年,一般在每年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如同圣诞节之美国人,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在北京,春节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花会,庙会,灯会是必不可少的,腊月初八还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到了除夕,这一天大家是必须要守岁的,不到1点决不能睡觉。说唱表演和灯火晚会也吸引着外国的来客。正月初一,大家都要睡到9:00后才起床,然后赶去老北京的天桥。天桥一带是北京平民文化娱乐和饮食商业的集中地区,一到节日,就会热热闹闹,特别是正月初一,天桥上座无虚席,这也是老北京所特有的。
北京的风俗文化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北京,就是这么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大家有空一定要去哦!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十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也开始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山西晋城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努力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司徒小镇,开始产业化发展的探索。文章通过对晋城民俗文化产业化现状的剖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以积极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作为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参考。
关键词:
民俗文化是指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包括生产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生活礼仪、伦理道德、民间技艺、游艺竞技、节令活动、宗教信仰、婚丧嫁娶等等方面,兼具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三大特点。民俗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精心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还能带动经济朝着绿色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重要的作用。
民俗文化产业化,就是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借助现代科技与传媒手段,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资源的再开发、再创造、再利用,使民俗文化、艺术产品符合现代市场的需求,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生规模效应,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一体化,变革文化与产业两相分离的状态,实现经济文化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目标。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大国,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民俗文化不够重视,导致我国在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上进展缓慢。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蕴含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将民俗文化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兴一方经济,促进民俗文化的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山西晋城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晋城地处山西与河南两省交界处,历史上封闭性的山区地理环40|artanddesign|no.153境使得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形成了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基础。晋城的民俗文化囊括了不同社会层次的不同文化形态,比较著名的如古代遗址:阳城的皇城、沁水的柳氏民居、南安阳潘家大院等;民间工艺:高平剪纸、高平面塑、刺绣、年画、风筝等;节庆民俗:上党八音会、龙灯舞、花鼓舞、踩高跷、狮子舞、阳城道情、上党梆子、高平鼓书、泽州秧歌等;民间故事: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还有各种民间服饰、民间饮食、民间宗教信仰等等。山西晋城独有的民俗文化资源由于其绝佳的技艺观赏性以及民间传说极强的故事性而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谋而合。作为“优秀旅游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太行山、珏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和以皇城相府、赵家老南院为代表的民俗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格局。近年来,山西晋城民俗文化产业化较为成功的实践是打造了别具一格的司徒小镇。,司徒村喊出了“聚农民之力、兴农民之业”的口号,投入3亿元资金,打造出了占地1000亩,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特色餐饮、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产业园区——司徒小镇。,“司徒小镇”开始把发展目光投向中国传统节日,着力打造“最美中国节”主题活动。春节期间,短短17天就创造营收600多万元。,司徒小镇加大投资力度,精心打造以打铁花、迎春灯会为核心,以戏雪场、农博馆、魔法庄园、稻草人乐园为重点,以面食生活体验馆、园区社火巡游、老电影展演为辅助的一系列民俗文化重头戏。打铁花项目规模宏大,目的就是将传统的震撼力带向现代;迎春灯会无论是花灯图案还是造型上都凸显着晋城传统民俗元素;农博馆集中展示各地标志性农副产品,以“天天农博会”的形式进行交易互动;魔法庄园和稻草人乐园属于儿童主题公园,各种卡通动漫元素相互融合,趣味十足;面食文化体验馆让游客亲自参与面食制作,了解源远流长的北方面食文化;社火巡游则是不间断进行绛州鼓乐、朔州踢鼓秧歌、平定元宵塔火等节目演出,热闹非凡;老电影主要以年代久远的历史题材为主,让老年人回忆过去、产生共鸣。多种民俗文化元素聚集在一起,逐步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和度假旅游,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
三、山西晋城民俗文化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西晋城民俗文化通过与旅游业结合已经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还存在很多问题,资源整合性和特色性并没有形成规模,加上配套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高投资低回报制约着当地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步伐。
(一)产业化形式单一。
山西晋城目前对于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探索基本局限于旅游产业,而在其他领域例如影视业、文化创意产品制造行业、服装行业、会展、广告行业等几乎很少涉足。如当地的歌谣、剪纸、面塑及刺绣技艺仅仅依托于旅游业纪念品的打造,没能融入其他衍生品的开发创造,未能打造出行业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立品牌,商业价值没有达到有效的发挥。
(二)规模化程度低。
规模化是产业集聚的集中体现,它是指将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相关产品的企业融合到一个公共区间,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效果的现代化产业运作方式,是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必然趋势。山西晋城民俗文化种类齐全,资源丰富,但集约化程度低,各种民俗文化资源在市场上自行发展,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难以开拓广阔市场,实现价值最大化。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民间曲艺上党八音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早在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未能将其纳入规模化的运作轨道,一直处于自娱自乐的生存状态,导致艺术继承人缺乏、曲目陈旧,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
(三)文化传播意识薄弱。
就山西晋城目前最成功的开发案例司徒小镇来说,虽然场面非常宏大,节目种类繁多,娱乐效果达到了,但是在部分场馆内很少看到对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文字或者视频讲解,更没有导游或者相关工作人员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宣传,游客只能赏其外观,而未能领会其文化内涵,足见对民俗文化的传播意识不足,忽视了游客在这里的参与感和体验度,而过分注重了表面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没能达到文化熏陶的目的。
(四)专业人才匮乏。
在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传统文化就不能进行形式的包装和内容的改进,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一方面,拥有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的缺乏,是导致晋城市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技艺后继无人是制约晋城市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又一人才因素,由于经济利润薄弱,很多人都改行换业,不愿意去沿袭传统技艺,导致民俗文化资源无法实现薪火相传。
四、对策与建议。
山西晋城民俗文化产业化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发展任务,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继承与发展并行的原则,多渠道、全方位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者的统一。
(一)拓宽发展路径。
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开发途径,除旅游产业化之外,还要注重衍生品的开发。如剪纸、年画等手工艺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书籍插画、广告、装饰品、服装配饰、卡通动漫人物形象、商标等的设计中去,实现专属形象、私人订制,既体现文化内涵,又富含艺术气息,时尚而又不失高雅,以品牌赢得口碑,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等音乐元素则可以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进行改编,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二)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民俗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的民俗文化资源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加快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可以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造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发挥产业集聚的效益。如建造艺术家工作室,为民间艺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不同行业的民间艺人可以相互交流,激发创作灵感;设立工艺品制造基地,将手工艺品的制作由作坊转为公司,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及生产方式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成本,产品可以直接完成设计、生产、销售的全部价值链环节;建设民俗文化创意产业街区,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或艺术品展览、拍卖活动,不仅可以通过产品交易、收藏与互动创造经济价值,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艺术熏陶。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必将带来知识、人才、资本的汇聚,使民俗文化产业化朝着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三)坚守传统根基。
民俗文化由于产生于过去,必然在某些方面会落后于当代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应用现代思维方式与生产技术对民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毋庸置疑,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民俗文化重获生机、打造品牌、赢得高附加值的不竭动力。但必须注意,我们所提倡的创新是建立在对民俗文化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抛弃民俗文化精髓,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是我们所反对的。我们应当尽量还原历史,在内容、色调、氛围上体现民俗文化的古朴性,让观赏者真正感觉接地气、有内涵,切不可盲目跟风,失掉本真。
(四)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前瞻性思维的专业人才能够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所以晋城市在未来还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市场发展规律、懂经营、善管理、有文化素养的人才。同时对于民俗景区旅游而言,导游类的专业人才也是必要的,他们熟悉当地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能对相关的民间传说以及历史典故进行讲解,使地方文化深入人心。但由于民俗文化产业化创造收益周期长,对人才吸引力不足,所以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起好带头作用,通过财政补贴以及专项资金等方式培养新一代民俗文化继承人,使得民俗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世代相传。
五、结语。
山西晋城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步伐才刚刚起步,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政府部门、旅游部门、文化部门或者其他相关产业部门乃至文化类企业,都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激发民俗文化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在现有的旅游产业化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横向以及纵向延伸,坚持在继承中发展,保真中创新的原则,使民俗文化在与经济相融合的发展中焕发新的活力。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十一
三国时期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叫钟繇,他是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小时候聪颖好学,酷爱书法艺术。为了练习书法,他经常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场合地点练习书法。有一次,他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还趁玩耍的间隙蹲在地上写字呢!他的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在练习书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钟繇终于成了一代书法名家。后来,有人登门去向钟繇请教书法秘诀,钟繇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秘诀啊!我只不过是比别人更加努力一点,付出的心血更多一些罢了。”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泥土就会有绿荫,有艳阳也会有阴雨。一个耕耘者只要认认真真地劳动,定会有果实可收,也定能得到人们的爱戴。在学习生活中,当我们看到别人取得收获的时候,有何感想?是喜悦,是嫉妒,是不屑一顾,还是其它?“天道酬勤”,看到别人的收获,不论如何,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大家应该去思索,自己该如何去做才能不负这大好时光,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不致虚度。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十二
摘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4]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十三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山水风光的景观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作为高层次旅游的民俗文化休闲游吸引着旅游者的好奇心、满足其消费欲望。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本来就跟不上现代化脚步的民俗文化更加衰落,失去原有的光辉。民俗文化成为一种旅游资源,它的意义被深度挖掘,它的形式被创新,该民俗文化也就可以传承下来。本文以普宁英歌舞为例,利用swot分析其休闲旅游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威胁以及机会,提出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
1研究意义。
从经济角度看,把民俗文化作为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无疑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一个地区休闲旅游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柱,除非拥有令人神往的景观,如呼伦贝尔大草原、九寨沟,或者拥有天然的休闲度假环境,如日本大分县的别府温泉等。普宁市坐落于广东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地理位置独具优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如春,能够成为华南最大的中药材基地也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著名的侨乡,拥有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惹人垂涎的美食特产。但是这些并没有为普宁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如果能将国家级文化遗产——英歌舞,与其优越的条件结合起来,进行休闲旅游开发,让普宁市的特色显露出来,必定会带动普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文化角度看,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开发能够让处于衰退期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是独具特色、不可代替的,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英歌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同,它需要汇聚热爱英歌舞的人士,专业人员指导,经过勤奋练习,才能继承下来。如果英歌舞能作为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并充分宣传,必定能吸引本地居民和文化遗产保护者的重视,则其传承与创新指日可待。
2普宁英歌舞概况。
2.1英歌舞基本内容。
至今已经有三千年历史的潮汕英歌舞作为汉族民俗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流传于潮汕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关于英歌舞的产生,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以梁山泊英雄的特征为基础,用于歌颂敢于反抗压迫、勇于拼搏、团结战斗的民族精神。206月英歌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涉及到舞蹈、戏剧与武术等领域,是一项综合性较高、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节目。2.1.1英歌舞表演形态完整的英歌舞表演由“前棚”“中棚”和“后棚”三个部分组成,前棚是群体舞蹈,中棚是拉弦唱戏,后棚为武术表演。一支完整的英歌舞队伍至少需要36人,最多可达108人,根据舞蹈节奏可分为慢板、中板和快板英歌。英歌舞的表演道具主要为短木槌和手鼓,另外还有手蛇和蒲扇。短木槌有红色和黑色,截面直径约25毫米,长约35到58厘米。手鼓是圆柱形,直径和高均约15厘米,侧边有握把,配30厘米长的鼓槌,鼓槌末端系彩色带子。水蛇长约150厘米,关节可扭动,蒲扇用葵叶制成。英歌舞队伍中有锣鼓队,锣鼓队配备的乐器有大鼓、中鼓、云锣、大锣、钦仔、钹、铙钹、牛角号和螺号。铿锵有力的步法动作,加上整齐划一的队形变化,是英歌舞的魅力所在。普宁英歌舞的基本步法不多,主要是碎步、提颠步、横搓步、前踢腿和后抬腿搓跳步等;舞槌动作比较丰富,有握槌、旋槌、夹槌、碰槌、对槌、背槌、撩击槌、斜击槌、上下山槌等40多种。在队形上,普宁英歌舞的变化比较丰富,有双龙出海、金龙穿水、猛虎下山、观音坐莲、日月争辉、落地梅花、双圈阵、双穗花、田螺圈等。
2.1.2英歌舞社会功能。
早期的英歌舞主要是人们拜祭神灵、消灾祈福的表达方式,如今,英歌舞已经渐渐走进校园,走上更大的舞台。广州体育学院举办英歌舞比赛,普宁南山英歌队进京参加奥运文化活动。英歌舞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潮汕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并满足了人们娱乐和体育运动的需求。作为潮汕文化遗产,英歌舞不仅记录着民族服饰、道具,传承了戏曲、武术等有形文化,还体现着民间传说故事、民族风俗信仰等无形的文化,丰富多彩的潮汕文化通过英歌舞的延续而传递到人们眼前。20普宁市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英歌舞)之乡”的荣誉,再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同时,英歌舞是一项集娱乐与运动为一身的活动,演员可以以此锻炼身体,释放内心激昂的情绪,观众得到了民族精神的熏陶。
2.2普宁英歌舞发展现状。
2.2.1普宁英歌舞变迁。
经过300多年的演变,普宁英歌舞在队伍组成、演员挑选、道具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英歌舞的中棚表演已经被省去,后棚表演也逐步退化,只有极少数英歌队伍保留了精彩的武术表演。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潮汕人民的思想也得到转变,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被打破,出现了女子英歌队。为了方便演员表演,服饰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使其更具现代气息;戴面具代替脸谱化妆大大提高了准备工作的效率。
2.2.2普宁英歌舞传承现状。
普宁英歌舞呈现出传承人老化、队员自豪感下降的现状。目前,普宁英歌队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好的区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村民忙于生计、在外务工,造成演员减少,以致无法成立英歌队伍。在保留下来的英歌队中,队员数量基本上只能维持在30人左右,陇华英歌队还有42人,所谓108人的万人空巷场面只能停留在老艺术家的脑海里了,58大部分年轻人缺乏学习英歌舞的热情,不愿意学习这样一门没有收入的艺术。英歌队的组织管理工作都是由有威望的年长者负责,而年轻的继承人大多为生活奔波,英歌舞只是工作之余的任务,练习时间很少,对于管理工作更是少有接触,经验不足。此外,大多英歌传承人文化程度不高,无法对英歌舞进行系统的学习理解,更不能对其进行创新。
3普宁英歌舞休闲旅游开发swot分析。
3.1优势。
3.1.1文化内涵独特,审美价值较高潮汕文化底蕴深厚,是由中原文化、海外文化以及本土土著文化融合而成。在这个文化基础上,英歌舞吸收了民间舞蹈、戏曲和武术之精华,以男子群舞的形式流行于潮汕地区。英歌舞在民众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它是英雄的形象,是驱邪的魔力,更是吉祥的化身。民俗文化具有树立民族自信心,强化民众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功能,潮汕民俗文化更是以其无形且强大的力量把潮汕人民和华侨同胞维系在一起。作为潮汕民俗典型代表的英歌舞,更是令广大华侨、华裔心驰神往,目睹英歌表演总能点燃个体的种族潜意识。普宁作为著名侨乡,这对英歌舞旅游打开海外客源市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多姿多彩,在内容结构、动作表现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观赏性;不同的表演凸显人们不同的愿景,体现着英歌舞的意态美。英歌舞独特的审美价值,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性,是潮汕品牌的标志。在民俗休闲旅游热潮中,只有树立鲜明的品牌,才能站稳脚跟,持续发展,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最后被淘汰。
3.1.2体育性质突出,社会功能强化杨强在中国体育旅游研究中指出,自从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并且预言体育旅游的研究在未来将成为学界的热点;其中体育旅游资源包括有民间习俗,如草原赛马、龙舟比赛。英歌舞融合了舞蹈、戏曲和武术,有学者就从体育方面对英歌舞进行了研究。陈福刁()对其体育文化进行详细的说明,他认为在庆祝佳节时,英歌舞队员身体得到锻炼,身心都得以释放,并且将潮汕人民团结战斗、劫富济贫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英歌舞能让舞者全身心得到舒展,也就可作为潜在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在休闲旅游开发中,提供合适的环境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英歌舞的体育之美,以英歌舞的号召力点燃群众的活力,让更多人加入体育运动,增加英歌舞的社会功能,提升它的魅力。
3.2劣势。
3.2.1缺乏规划组织,传承严重受阻目前普宁市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英歌舞管理,基本靠各个乡镇自主组织;加之年轻一代常年忙于工作,奔于生活,加上接受更多外来文化,本土民俗文化逐渐被淡忘,英歌舞的传承呈现继承人老龄化现象。“非遗”的传承问题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对其进行休闲旅游开发,为本地区带来经济文化效益。
3.2.2宣传力度不足,体验性不强尽管普宁第二届梅花旅游文化节取得一定成果,但实际上相当部分的普宁人并不知道有这个活动,说明其宣传还需加强。洪阳古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开发的旅游活动较为单调,大部分资源是静态展示,游客基本是走马观花的游览观赏,这不利于提高游客的积极性,也难以吸引游客二次消费。
3.3机会。
3.3.1民俗旅游成为热点近年来风尚习俗、生产习俗、生活民俗等各种民俗文化,以其自身特有的神秘性、地域性,不仅吸引着众多的国内游客,同样吸引着入境游客的眼球。有数据表明,中国民众的生活文化对入境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民俗文化成为旅游业的重要部分,独特的民俗无疑是世界瑰宝,英歌舞是国家级“非遗”,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对其进行保护创新,合理利用,成为普宁旅游业的支柱。
3.3.2英歌舞已走进人们的视野2008年8月3日南山英歌队受邀进京演出,普宁英歌在世博会上展示其独特风采。同年广州亚运会推出广州体育学院表演的英歌舞,进一步把英歌舞推向人们的眼前。如今英歌舞已有一定知名度,其传承问题也引起重视。在旅游开发初级阶段可能吸引的对象更多的是民俗旅游爱好者,经过深度挖掘,树立鲜明品牌,将赢得更多游客的青睐。
3.3.3旅游开发意识增强,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为发扬英歌舞,普宁在20举办了英歌文化节。月下旬还举行首届梅花旅游文化节,设立了多个旅游景点,办成多个活动,包括有“吉润杯”普宁旅游风光摄影大赛、青少年绘画比赛、潮汕汽车越野挑战赛、自行车骑行赏梅、户外露营活动等,并在各个活动中加入英歌表演。梅花旅游文化节成功的举办,吸引了许多有不同爱好的旅行者,提高了普宁的关注度及曝光度。
3.4威胁。
正因为民俗文化成为休闲旅游热点,英歌舞有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世界上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民俗文化也对英歌舞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仅岭南文化就有广府、客家、潮州三大主要分支,广东省的第一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麒麟舞、醒狮、人龙舞、布马舞、舞春牛、舞火狗等19项,英歌舞作为休闲旅游活动存在众多竞争力量,只有擦亮自己的品牌,各方面合理协调,才能在旅游业竞争的湍流中处于不败之地。
4普宁英歌舞休闲旅游开发策略。
4.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形成专业化英歌舞。
虽然目前普宁政府对英歌舞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各乡镇也积极鼓励成立英歌队伍,但从整体上看,英歌舞缺乏专业化的组织领导。统筹兼顾才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设立英歌舞研究中心,招募专业人才,对英歌舞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并进行创新研究,不断为英歌舞补充新养分,使其源源不断地发展。
4.2配合其他资源,合理规划开发。
节庆活动是英歌舞表演的最佳载体。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普宁很多地方都有营老爷的习俗,其中英歌舞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两年来举办的梅花旅游文化节也将英歌舞展现得淋漓尽致。普宁旅游资源丰富,可增加各种主题的活动,如美食节、服装节、青梅节等;另一方面,对历史文物、革命遗址、传统民居进行营销;展示普宁的魅力除了摄影大赛,还可以举行其他竞赛,如方言(潮汕话、客家话)知识比赛、茶文化比赛等。英歌舞以其刚劲有力、磅礴气势,足以燃起现场气氛,可以穿插在这些活动中,既可以丰富活动的看点,也展示英歌舞的魅力。根植地方文化的同时可嫁接、移植外来的文化,为避免活动的形式、内容重复,可以适当增加外来文化,但保持英歌舞应有主体地位,不被外来文化所冲击,同时可以吸取现代表演元素,唯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
4.3展示相关文物,动静结合打造民族特色。
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是可以人为调控的。可以丰富英歌舞的形式,让舞动的英歌也有静态的一面。设立博物馆来陈列英歌舞的物件,记录英歌舞的来源、发展,向游客介绍英歌舞的意义;通过设计与英歌舞相关的纪念品,让游客把记忆留住。英歌舞有了鲜明的旗帜,才有延长生命周期的保障。
4.4增设演出活动,加强游客参与度。
适当增加英歌舞的演出,让英歌舞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如果仅仅是观看,也可能造成人们审美疲劳。邓永进、薛群慧()等人认为让游客参与到活动中去比传统博物馆展示更亲切,更让人激动。准备额外的脸谱化妆用品、表演道具,在表演过程中可以由游客自主选择体验,还可以安排演员现场教游客英歌舞的基础动作。对游客而言,不只是获得了表层体验,而且真正感受到英歌舞的威武、豪迈,深入了解本地的民俗风情,同时还能得到体能锻炼,一举两得。
4.5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
根据调查,潮汕地区的游客主要来自珠三角、粤东、闽南和港澳地区,除了通往的交通不便捷、风景资源级别不够出色等固有问题之外,还有就是宣传推介不足。虽然传统的横幅、海报,现代化的互联网等宣传方式都已经加以应用,但宣传效果依然一般,建议政府做一些促销,刺激并争取更多游客,把目的地更进一步推销出去。建立游客咨询中心,除了线上,线下也可以在车站或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立咨询中心。要把自身营销出去,首先就得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通过各个途径把独一无二的英歌舞挤进人们的眼球相当重要。
4.6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合作。从小区域来说,城镇与城镇之间要合作,把不同风格的英歌舞整合一起,不断创新,一起进步,才能吸引来源源不断的游客。从大区域来说,潮汕揭三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历史文化又比较相近,可以在旅游资源开发、促销、经营上取长补短,互相协调,共同把潮汕地区打造成旅游胜地,提高潮汕旅游竞争力。甚至考虑与周边环境形成联动发展,承接珠三角辐射,加快融入海峡两岸经济区,加强并深化客家文化圈、港澳和东盟地区的旅游合作。
参考文献:
[1]杨莹,广东“潮阳英歌”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十四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历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留下很多文化魁宝和国粹值得我们后代学习和应用,对于古时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居住是首要条件,为了创造更好的居住条件,古人关于地理景观、环境设计、选址方面的成就可谓成绩斐然。环境设计是把环境用艺术的眼光以及艺术方法构造、美化环境的一个建造活动过程。这过程中涉及地理、美术、气象、民俗等众多学科理论的应用。民俗应用在各地环境设计中都占到了独特的一席之地。民俗文化也是对环境选择、设计、布局的基本理论依据,所有关于环境朝向,环境好坏等元素的判断都跟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关系到居住者民族信仰和心理感知舒适度。
一、民俗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布局的指引。
纵观中华大地的建筑、环境设计,若隐若现中都能找到它们的中轴线,以这条中轴线为基准对环境进行设计、安排。两边对称排布构建,形成对望,颔首有情的人性化环境设计。在环境中物语相通而显得生机盎然。小到一木一草的栽种都体现了人们对环境设计中民俗文化的应用。北京城的建筑就是一条以坐北朝南的中轴线为基准的原则设计。这些环境的改造设计受到各自本地的风俗文化影响,体现的是那个地方的风情,艺术设计的目的是构造适合那个地方的、符合居住者心理情感需求的环境。居住环境设计关于背山面水以求藏风纳气是民俗信仰中重要的环境设计原则,环境设计布局是人们为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角色心理需求而进行的自然物化成心理视觉和心理信息传递、承建应用的结果。此设计理念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审美观的一种高层次心理反映,它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作为统一考虑融为环境艺术设计理论,是东方传统的环境科学。传统民俗文化体系理论中的道家上层审美境界就是对环境设计的手法,说道:“有长林可风,有空亭可月。”就是植树可以招来风,造亭台挖空蓄水可以有月。以奴风月来左右游人,就是对当今所提生态环境美化极高层面的认识形态。布局设计得当、安排合理对于创造一个舒适快活的环境至关重要,古人就已注意到这点的重要性,所以研究探索整体环境设计的理论非常丰富。
二、传统文化对环境选择设计的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是利用艺术的方式和手法对居住环境的内部和外部结构、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国人“人性化”的心理需求的活动。同时体现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相处的原则是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核心思想。古人概括出来的民俗文化积淀是对宅基地的选址指导理论,是从气候、地质、地貌纹理、水文、生态、风向、景观等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角度出发,和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民俗禁忌的总概括。不但已经对环境设计有所思考,而且已经对人心理活动及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细致的考究,也即是现代人所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在早几千年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即有体现。如民俗信仰中的“煞”,有建筑不能正对着尖刀形的建筑或者是物体,这就中了“煞”,需要化煞。而从心理学角度可以解释,当人每天或是经常面对一尖形突兀的棱角,会对心理发展形成一种阴暗、受压迫之感,进而引发实体即心理和生理产生疾病等健康事件。所以民俗文化重视选择环境规划,重新设计以达到“顺应天命”。即使选址避免不了也有办法化煞,显然应对方法已经找到。这凸显出中华民族对环境设计的渊源留长和深厚功底,告诉我们学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能脱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和应用。我国地处北纬,所以阳光从南往北照射,民俗文化对住宅的朝向要求坐北朝南,这样可以尽可能多的接受光照,吸收光能量有利于一切自然动植物的生长和良好发育,坐北朝南就是引用自这条原理。这对我们的环境设计指导是一步非常大的进步而且经得住现代文明科学的考验。
所谓的大环境,即指一个村落、一个小镇、一座城市即使现代文明定义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在规划建设和布局上都遵循着或多或少的各家民俗文化信仰理论的参考。中国很多村落现今成为一座整体的旅游胜地,众多的游客感叹这些自然村落的美。这些美跟古人民俗文化的审美角度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在设计、布局上就已经考虑了美学原理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尽可能的贴切自然,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构造自然景观,也是我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学所探讨的一个重要方向。从现代遗留下来的很多城市选址和布局上我们可以看出,根植于民众深处的民俗文化管理着小环境同时也经营着大环境。如晋代郭璞的一个选址建设温州城的例子:初谋城于江北(今新城),他取土称之,土轻。乃过江,等西北一峰(今郭公山),见数峰错位,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谓其父曰:若城绕山外,当聚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斗可保长安逸。固城于山,号斗城。现代勘察地质环境证明温州城由于江北。有“山如北斗,城如锁”之美称。有利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温州城如今的繁华与富有。众水所聚,气汇。这是民俗文化中说的难得的“聚水格”,此地筑城当富甲一方,如今的上海正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些是民俗文化对大环境经营的例证,此种依据民俗文化进行城市环境布局设计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环境艺术设计在关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加入这些中华历史文化的元素,可以使现代环境显示出独特的个性特点且符合天道自然原理。
四、结语。
传统民俗文化已经对我们的环境设计起到不可逾越的重大作用,无论是城市选址,住宅环境设计、小到房屋格局布置都有民俗文化人民信仰的参考,我们在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和审美效果的同时,如能很好的应用民俗文化元素参考设计,将会使我们的环境设计更加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符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上层境界。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中国民俗文化论文(汇总15篇)篇十五
今天,我们来到了深圳民俗文化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文化主题公园。
文化村很大很大,里面汇集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我们先参观了各个民族的村寨,还观看了各民族的精彩的表演,我和妹妹还和新疆族的姐姐哥哥一起跳新疆舞呢。
接着我们坐上了观光小火车,去参观祖国的名胜古迹。这里有龙门石窟、大理三塔、黄果树瀑布、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泰山、长城……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然这些都是缩影,但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看到这些名胜古迹,我真自豪,中国真大呀!我们的祖先真伟大呀!
在民俗文化村里,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演出了。我们看了大型马术表演《金戈王朝》,回顾了历史,欣赏了激动人心的马术;看了《印象中国年》大型演出,欣赏了抬花轿、扭秧歌、踩高翘、舞龙狮、二鬼摔跤、歌舞等民间艺术;看了《东方霓裳》,欣赏了中国各式各样的服饰;看了火龙表演和车展,让人回味无穷!……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龙凤舞中华》,它从远古开始,讲述着中国的历史传奇:刚开始,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一片繁荣的景像。忽然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出现了天灾人祸,巫师出来超度亡灵。接着中国各个朝代出现了,民间杂技和民间风俗开始上演了……最后一只银色的凤凰从天而降,十二位花神出来过生日,百花皇后也来了,她们的衣服都闪闪发光,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通过这次游民俗文化村,我看到了我们中国有宠大的身躯、惊人的智慧、浪漫的风土人情。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把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