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

时间:2025-01-20 作者:碧墨

一个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一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背景知识。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三、课文赏析。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者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四、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五、讨论。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六、总结。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一、新闻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片段1。

片段2借景抒情。

片段3(7——15段)动作、神态描写侧面表现恐怖残暴。

三、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二

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一篇关于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的范文,大家在写说课稿的范文的时候,不妨多加参考。

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也是我在实习期间上的一篇新授课。下面,我将会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这五大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这又包括了四个内容,即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它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前一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学生已经复习巩固了新闻的相关知识。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基于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了解本篇报道与一般消息的不同;掌握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暴行的强雷愤怒;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设为:引导学生领会记者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鲜明情感,同时,还要品位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含义。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分析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点,传授知识。

其中点分析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以及问题法。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环节展开。

我会展示一些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营造一种低沉的氛围,然后通过对比,过渡到二战期间欧洲的大屠杀。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感受法西斯的残暴。以此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翻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导语部分,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历史,教师再做一定的补充。(由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离我们有一定的时间差距,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它的背景,便于理解)。

在这部分,我以多媒体展示两个问题:

问题一:作者看到的现实的布热金卡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比分析奥斯维辛集中的现实与历史的对比,有利于过渡到下文的学习。)。

问题二:记者带我们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参观主体是谁?(设计意图:明确本文的写作线索)。

在上一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了本文是以参观的地方为线索组织新闻材料的。而参观的地方分别有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留个地方。(板书)而参观每个地方,作者和参观者的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就依据参观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在结合细节描写“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理解“令人终生难忘”的原因。赏析这个句子,要求学生在讨论探究后掌握对比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对教学重点的落实。

按照这个教学思路,我会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参观每个地方游客的感受。焚尸炉——浑身发抖;女牢房——惊惧万分;实验室——羞;纪念墙——沉思;绞刑室——窒息。

此外,还有一些富有意味的句子,我会通过提问、讲授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重点研讨的句子有:

1、在女牢房里,作者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难道真的没有了吗?

2、参观实验室,为什么会羞红了脸?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接着,就是一个小结提升。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板书,学生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就是作者把自己和参观者的感受当做新闻的主体内容来写,并表达了自己的鲜明感情,即对纳粹的控诉,对受害者的同情,对历史的反思。从而使本文突破了一般新闻客观报道的限制,独具特色。

(引导学生结合新闻的特点以及文本去分析。)。

环节7: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历史和时政热点,谈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历史?

(强调谈学生本人的看法,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文章内容和现实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独特的内心感悟。)。

最后一环节就是布置作业了,我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要求,写一篇小作文。这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体现了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学以致用。

那么这就是我的板书了,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三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1.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1读完课文后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感受,并加以说明。

2.如果把它作为普通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作者正是传递了一种反差,而这些矛盾的纽结处正是这则新闻的价值,每天数以千计的游览者来到这里,感受同样的恐怖,战栗,震惊,窒息,耻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一个给有的心态每面对这一切,到底什么样的心态是该有的。

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述,无需赘述,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这是旧闻。

看似千篇一律的参观过程中,作者以敏锐的职业目光捕捉到许多极具新闻价值的种种反差。新闻的思想价值就非同寻常了。

引导、组织学生寻找反差,分析作用。

预设反差

色彩,环境:

灰色——绿色

阴暗——明媚

毁灭——新生

杀戮——嬉戏

恐怖——快乐

恶梦——美好

人物

灭绝人性——羞惭自省

死亡——微笑

绝望——憧憬

感情

残忍——不忍

无耻——反省

遗忘——铭记

历史——现实

最可怕的是亡国先忘史

在研究的过程中解决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法:小组讨论、发言

同学们找到的种种反差恰恰是新闻的细节,是作者在二战后14年,在奥斯维辛每天接待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的平静生活中的“发现”,和平年代参观奥斯维辛所带给人的强烈的心灵震撼,作者向人们传达的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恰恰是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1.回到色彩的问题,相信大家会替罗森塔尔说出他的答案。

小结:作为读者,读这样的文字如果没有任何感受那是情感上的缺失;如果对意蕴深厚的文句领悟不深那是鉴赏理解上的欠缺;假如能够受到心灵震撼,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与作者一起延续了这则新闻新的艺术生命。

三、拓展思考:今天学习此文的意义、价值?

时间永是流逝,二战的硝烟也渐渐远去,罗森塔尔的思考,德国总理的忏悔却在提醒我们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请将“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更该……”的句子补充完整,并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展现你的思考。(200字之内)

预设: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忘记、麻木、逃避……)更该(铭记、反思、直面……)

学生展示

结语: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另附后面)。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另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二)写作背景。

(投影显示,补充;可让学生提前上网查找)。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三)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四)结构内容。

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新闻的导语部分。

这个导语比较长,写的内容很多。第1段是写布热金卡的环境,有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也有社会环境“儿童在追逐游戏”。

第2段照应第1段,说明布热金卡应该是一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第3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

第4、5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

总之,导语部分,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了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

第二部分(第6~16段),新闻的主体部分。

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

第6段写作者自己写这篇新闻的目的:是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种责任感。

第7段,写参观者的感受,是从总体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复杂心情。

第8、9段,写到人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采用的是特写的方式,重点是写人们的感受: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用“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的表情动作表现参观者的苦痛与愤恨。

第10段是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实际上写集中营中住处的拥挤:“6英尺宽,3英尺高”的长条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这一段中重点还是写参观者的感受:有特写“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有一般性叙述“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

第11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

第12、13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

先是总写,“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着”,“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后是特写,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作者不由得要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的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了?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

第14、15段,参观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是让人窒息的环境。作者又写了两个细节:一是一位女参观者跪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祈祷;一是参观者们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诉解说员,“够了”。这两段文字很短,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很深的。一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说明这里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最后一段,描写周围的环境,与开头照应,再一次表达出: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本文把参观者的感受融入到参观的过程,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虽无新闻,却收到了比新闻事实更好的效果。

(五)研讨问题:

1、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3、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六)文章主旨: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五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2、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

教学重点。

参观者参观的地方及参观者的反应,了解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地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这是我们整体的一个感知,哪位同学补充一下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更详细的一些材料?(生根据查找资料补充)。

2、1000多座集中营,400万遇难者,这么惨绝人寰,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用文中语句回答)。

没有新闻:“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还要写的原因:“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3、作者罗森塔尔源于一种内心的不安和记者的使命感,跟随着参观者走进了集中营,那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他们又有哪些反应呢?(在文中找一找)。

参观地方: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绞刑室。

参观者反应: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表情茫然。

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嘴巴想叫叫不出来。

实验室:庆幸、羞红了脸。

照片墙: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绞刑室:窒息、跪下祷告、“够了”

同学们找的很好,那从第一个地方到最后绞刑室,参观者的反应比较一下,我们发现越来越怎么样?(生答强烈)。文中直接描写毒气室什么样子了吗?直接写死囚牢房和绞刑室的样子了吗?(生答没有)那通过什么让我们感觉到它们的阴森、恐怖了呢?(生答参观者的反应,)对也就是参观者的神态和动作,这种通过描写彼事物来反应此事物的特点属于什么描写?(生答侧面描写)。

三、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找的情况,先让学生说为什么这个句子有亮色,蕴藏希望,然后一起分析句子)。

重点理解:“在德国人撤退布热金卡炸毁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对比:毒气室和焚尸炉是戕害生命,怒放的雏菊花是勃勃生命的象征,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

讽刺:任凭纳粹多么罪恶,依然阻挡不了生命的绽放。

控诉:多少如花一样的生命被纳粹戕害毒杀。

反思:不能再让如花一样的生命成长在罪恶和战争的环境里,不能再让如此的悲剧重演。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祥和欢乐的画面,这个句子和文中哪一段相似呢?(生找第一段)我们具体来看看,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段有“居然”两个字,难道“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白杨树婆娑起舞、孩子追逐游戏”这些画面不美吗?为什么作者说“不该”呢?哦,因为如今的画面与奥斯维辛沉重的历史不相匹配,因为大家对奥斯维辛过去的惨绝人寰早就有所耳闻,看到如今画面感觉有点不搭调。

那最后一段是作者参观完出来,看到孩子们追逐游戏,是真的希望奥斯维辛不要再有历史上类似的新闻,孩子们可以在自由的天空下奔跑追逐。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结构上我们说他们是?(生齐答首尾呼应),更突出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找的非常好,二十多岁美丽的姑娘,她温和地笑着。这是希望和梦想的象征,至于她为什么笑,我们这里暂且搁置,待会讨论。

在奥斯维辛天空不应该都是灰暗的,空气也不该都是沉闷的,生活也不该都是绝望的,那一丝亮色,总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六

1、继续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及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3、了解纳粹的历史罪恶,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奥斯维辛、题为《蝴蝶》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那些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二、奥斯维辛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结构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四、阅读拓展

观看影片《辛德勒名单》

五、作业

以《把伤痛刻在心中》为题写一段文字。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七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

明确: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四、研习课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

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4.句子赏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句子赏析: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六、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明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六、布置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七、板书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八

本课正是一篇新闻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新闻,这篇新闻的语言及写作方式都与一般的新闻不同,它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做了大尺度的突破,那就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写下了这样一篇“不客观”的新闻。

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不止是一篇普通的教学材料,它还是一篇历史教育材料,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我设定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两个方面。知识目标主要在於认识本文的特殊写作方式和语言特点;而情感目标则是让学生通过奥斯维辛的事件联系到南京大屠杀,记住历史,并学会正确地看待日本。

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奥斯维辛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在网上寻找了大量真实的记录图片,用形象的图片来让他们在脑海中对奥斯维辛有个具体的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此外,我还找了一些关於南京大屠杀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还有两篇与奥斯维辛解放六十周年有关的新闻报导,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两篇课外新闻的内容分别针对这次纪念活动中德国的态度以及日本媒体的态度,都是学生平时接触得不多但是容易展开讨论的话题,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扭转现在学生们哈日哈韩的心态,正确对待日本人,牢记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九

1、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包括震撼人心的图片,配上《辛德勒名单》音乐,让学生入境。

1、标题设疑

本文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疑问:为什么说没有新闻?

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作者写了些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

2、解决第三问:“作者写了什么?”

镜头一:参观者的反应和神态

镜头二:奥斯维辛周围的自然景物

镜头三:废墟上的雏菊花

镜头四:年轻姑娘的微笑

3、总结

写法:正如焦点访谈所说的“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有一类新闻,会把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掺杂其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类新闻的典范之作。

角度:将镜头对准参观者的反应和奥斯维辛集中营四周的景物,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表现了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4、回到开头的问题“奥斯维辛到底有没有新闻?”

一样的景点,一样的游客的震惊愤怒,这里阳光明媚,的确没什么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用文中的话来说,“非写不可的使命感”齐读6段。“这种不安的心情是什么?”担心人们遗忘历史。

希望同学们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永远不要忘了培养健全的天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做一个大写的人!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

在写景散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果更好地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寄托在景物当中的情?这是许多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很多教学案例中往往会设计这问题来切入文本:“你喜欢文中的哪一段景物描写?为什么?”“请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并仔细品味。”我认为这样引导学生去品散文中的景与情,还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入景入情,还只是停留在比较抽象的层面上来理解课文。因此,在教《小石潭记》时,我就做了以下尝试:选准突破口,带领学生进入小石潭的景,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以“画”为突破口,带领学生领略小石潭的美景。

每一首好诗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同样是一幅极美的画。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这个环节“画小石潭”,让学生展开想像,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学生为了要画好小石潭,就必须深入阅读谭文,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构思画面。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学生主动品味课文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真正地走进小石潭的情境中。而在“评画”的教学环节,学生一定要引用课文的原句,来评析每一幅画的优点与不足。这样,在评画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句子的理解,一个幽静清秀的小石潭的形象也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展现在学生的心中。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个抽象模糊的影像了。

二、以“音乐”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柳宗的情。

《小石潭记》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美静秒的景沟,还抒发了作者贬官后孤忧愤之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以一首古筝乐曲为突破口,让学生在音乐中思考:这段乐曲能为课文朗诵配乐吗?因此,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就得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思考,去品评:这段乐曲表现怎样的感情?它与课文思想内容相吻合吗?它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在这里,音乐成为了一个媒介,在时缓时疾的古筝乐曲声中,不似乎看到了作者孤独的身影,触摸感受到了作者悲凉愤懑的心情。音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创设的情境,与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鸣。

《小石潭记》的教学设计,以“画”和“音乐赏析”作为突破口,力图给学生营造读出个人体验和感情的环境,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以达到景在画中现,情在曲中悟的目的。因此,只有善于找到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才能让散文教学更活,更美,更精采。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一

作者用简练的文笔,通过记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文章前半部分有自然界的奇异景观之谜说起,主要写谜底如何被揭开的,侧重写实;后半部分主要由揭开谜底而获得的启示,重在揭示哲理。本文借具体、真实的事情来说明人生道理,令人信服,这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

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段学生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4、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叙事简洁,内容较易理解,学生在学习时不会遇到太大问题。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确实,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是教学的难点。根据上述情况,我设想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对于现在的高一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了,所以达到这一要求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考虑的是,作为一节新课改研讨课,如何在我的这节课上体现出一些新课改的理念,以供同行们研讨,哪怕是失败了,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然,由旧有的观念向新的理念转变这一过程还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我的教龄尚短,但作为旧有教学观念下的学生的时间可谓长矣,所以旧观念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所以原先的教学设计依然没有多少突破,还是过分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合作,轻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区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会上,许多老师给与了真诚的批评与指点,我校语文组的老师们也为我出谋划策,就在正式讲课前两天试讲时,教研室两位张老师还给我进行深入点拨,回想起准备这次课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促进教师成长”这句话的含义。应该说在大家帮助下,这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是体现了新课改若干理念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我课上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两个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当然前期的选择过程时一定要做细的。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达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正如本班学生在评课时说:“这堂课上,老师不像过去的老师那样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我们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对学生讲,我也喜欢这样的课,这也是老师所追求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最先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作为新课改研讨课,我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课前学生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并选代表课上展示最让本组同学震撼的一张图片,体现了合作交流;课上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就本课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诸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所以课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就显得比较浅,诚如有些老师所言,人文性体现得较突出,工具性就显得有些薄弱;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学识的浅薄,对于学生的评价还缺少精当的点评;作为一堂课,如何把用多媒体调动起来的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本本身来等问题解决得并不够理想,这些“缺憾”同“亮点”一样,也是我作这堂课的收获,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其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是我的荣幸。感谢新课改敦促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三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使学生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一课时

一、导入

开启地狱之门,和作者一起到有“人间地狱”之称的奥斯维辛作一次地狱之旅。

二、幻灯片展示一

游览过程:

1、看到“雏菊花在怒放”,你想到了什么?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2、面对照片中注视着你的眼睛,面对女孩的微笑,你的感受和理解是怎样的?

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

三、关键句理解

1)强烈反差,奠定基调;

2)首尾呼应,寄托提醒。

2、为什么作者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设置悬念,引导读者;

2)承上启下,巧妙过渡;

3)突出主题,回环照应。

3、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从而产生感受、反应;记者(罗森塔尔)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四、幻灯片展示二

直观感受参观者的表情

五、技巧探究

1、这篇新闻与一般注重时效性和客观性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

报道内容客观事件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客观个人情感浓厚

奥斯威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

六、拓展讨论:

幻灯片:在地狱之门的思想者(罗丹)

2、莫泰利的诗

七、结语

希望我们能够终结罪恶,开启幸福和平的天堂之门。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3、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重点: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难点: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1课时。

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教读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讲习课文。

答案: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

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新闻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片段2借景抒情。

7——15段动作神态描写侧面表现恐怖残暴。

写作特点:1、文字简练、朴实。2、视角独特。3、多用否定句。

文档为doc格式。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五

1.了解新闻类作品的基本特点,快速准确提取主要信息。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法西斯的残暴,了解悲剧历史。

2.通过分组朗读,以及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分析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以及获奖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把握本文的写作主旨,体会作者的使命感。

2.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记住历史惨痛教训,珍惜和平。

3.通过对比,警醒学生勿忘国耻,勿忘南京大屠杀,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及获奖原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的嬉戏,这么美好和平的景象出现在今天波兰的一个寻常的小镇上,但是这里却被列为国家博物馆,甚至还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图示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

二、背景简介——初步了解,渲染氛围。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二战期间修建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开始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

2.投影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并附相应的解说,更加形象深刻的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囚犯们有三个结局:劳役累死、毒气毒死和实验害死。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多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他们对人类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三、文本初读——确定主体,明晰重点。

这样的悲剧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可留给我们的记忆和思考却远没有结束。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记者罗森塔尔去看看现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板书“奥斯维辛”)。

学生快速阅读新闻,以小组形式讨论下列问题。

2.这部分是围绕什么来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1.课文第6-15自然段,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过程。

2.这部分是围绕参观者的脚步来写的,主要写了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3.学生分段朗读主体部分,并随着参观者的所见附以图片。

整体感知—品读感受,分析细节。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读文后的感受。

2.谈谈自己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哪些文段给了你这种感受。

明确:

1.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最让人震撼的大多是些典型的细节描写。而本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细节描写的手法。(板书“细节描写”)。

文档为doc格式。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六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课,这是一篇新闻作品,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从情感到表达都堪称一篇佳作,作者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不同的场景为我们展示了二战中犹太人曾遭受的苦难,满含着对历史的反思。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鲜活文本理解上难度不大,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以及透过战争苦难去珍爱和平。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细心挖掘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整体感知。

首先,引导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因为本文条理十分清晰,所以学生很容易概括出: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来进行依次描写的。

最后,通过阅读概括学生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参观者的感觉都是——恐怖。

通过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能够顺利的概括出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参观者的心情,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引导学生在文中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比如学生可以找到: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其次,根据学生的答案,我将设置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两个问题,(1)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2)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引导学生得出:(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2)这是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最后,引导学生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环节,在学生掌握写作手法的同时,也能深入那段历史感悟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进而激发学生珍爱和平的思想情感,至此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七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3、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课时。

教读课。

教读法、谈话法。

答案: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

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新闻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片段2借景抒情。

7-15段动作神态描写侧面表现恐怖残暴。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八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4、牢记历史教训,树立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启发式。

幻灯片、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一、导入激趣。

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颁奖词。

资料图片ppt、展示: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兰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一、导语:

二、背景:

三、主体。

四、结语:

2、让我们随着参观者的步伐走进集中营。

(1)、看了视频和课文以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

(2)、作者又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如何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

四、独立思考,深入分析。

1、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在叙事和感情流露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常见新闻作品:

本文不同之处:

结构上:

内容上:

写法上:

第一次:承上启下。

第二次:呼应前文,突出了文章主题。

4、这篇新闻的主题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

1、文章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并组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原因。

明确:

六、拓展延伸。

七、课堂小结。

历史大潮滚滚向前,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要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教案(优秀19篇)篇十九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卢新军。

教学目标:

1.感受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

2.学会新闻写作,并能在文中恰如其分地融入感情。

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史上的一篇优秀作品,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要求学生要了解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取主要信息。

鉴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一篇新闻作品,有一定的新闻知识积淀,初步具备了从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我将目标定为:通过概括比较,体会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并能学以致用。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导入新课,感知文本。

1、导入新课。

学生:日本。

老师:为什么是日本?

学生:因为它侵略过我们中国,屠杀我们中国人,犯下了滔天罪行。

老师:那么,对于欧洲人尤其是犹太人而言,他们会永远记住谁?

学生:德国,纳粹德国。

学生:布热金卡、奥斯维辛。

学生:这是纳粹德国的一个集中营,是一个杀人工厂。

反思:

为什么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出话题呢?因为这场战争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日本,我们刻骨铭心。同样,欧洲人民也一定记得纳粹德国。很快,学生就把镜头对准了德国,对准了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

老师:很好。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看课本并调动一切课内课外可知的知识去描述一下这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两分钟后,学生回答。

学生甲:这里有毒气室、鞭刑柱、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还有以活人为对象的实验室。

学生乙:这里有种.种酷刑,至少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各种酷刑、各种场景展现出来,让人们记住它,谴责它,控诉它。

反思:

已经进入正题,为什么我还要引导学生尽一切所能地描述德军当年种.种骇人听闻的暴行呢?这里面我有几个考虑:1、让学生熟悉课文,进而筛选概括有效信息。2、调动学生运用积累的相关知识,激发思维热情。3、为下面分析本文与众不同的写法做铺垫。

我个人对这个设计是比较满意的,但这个导语按常规的标准来衡量是不是显得太长了呢?

2、思考品味。

反思:

这个问题设计是最关键的,抓住了这堂课的核心。可以这么说,我这一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搞明白这一点。但设计这个问题时我就有所顾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大太笼统了,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吗?另外,我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是让一个优秀学生或几个优秀学生回答呢,还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回答呢?如果是前者,显然,那就是失败。

老师朗读文章,学生聆听。(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课本,课前我观察有课本的学生不超过10人)。

二、核心问题,重点突破。

老师:同学们,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些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反思:

果然不出所料,面对这个问题,学生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你的顾虑不是多余的。于是,我只好迅速转变,把问题化大为小,加强引导。

学生:是。

老师:那么,按照我们正常的思维,如果要写访问奥斯维辛的新闻,我们要按我们的视角去写我们看到的事物吧?写纳粹德国的种.种暴行吧?(学生点头回应: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却用了许多参观者怎么样参观者怎么样的句子,应该说这就是本文与一般新闻不同的地方。

反思:

老师引导的多了,学生得出的就少。生成和预设是敌对的双方,这是课堂教学中永恒不变的矛盾。同时,我发现即使加强引导,也是很费劲的事儿,因为学生需要真正走进文本,用自己全部的情感去体悟,才会有真正的所得。

老师:一般的新闻有什么特点?

学生:注重客观事实。

老师:注重客观事实的话,那就体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真实性。(学生的回答是真正原生态的回答、朴素的回答,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使其理论化。)。

老师:要强调真实性,那么新闻里面主观感受应不应该多啊?

学生:不应该多。

学生:是。

反思: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明白,也为了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我安排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个问题来作对比。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容易理解的。基于此,我又临时安排了下面一个问题,相信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前面我所说的顾虑就会最大程度地不再成为顾虑。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每年的年尾,总结就成了我们不可避免的任务,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良好的申请书不仅能够有效地展示个人的优势,还能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总结是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窗口,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撰写申请书时,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展示自
优秀作文可以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引发共鸣和思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早上,我正在看书。突然,我发现有只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有效写一份月工作总结的指导和建议,大家一起来看看。本人99年毕业于江油师范
活动方案的编写不仅有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为后续的活动策划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参考。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
春节期间,家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传承着中国文化的血脉。9.春节期间有许多精彩的舞狮和舞龙表演,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节目,让我们一起来观赏。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下面是一些自我评价的优秀范例,对于写自我评价的人来说,是一份很好的参考资料。
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它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传递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优秀作文的要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范文,一起来学习吧。
随着一个月的过去,对工作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和写作技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参考。
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的总结。小编搜集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样例,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和学习。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国家在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而设计的一篇演讲稿,它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吸引和保持听众的注意力。大家可以阅读一些优秀演讲者的演讲稿范文,了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参考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发。
对于涉及合同协议的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请大家根据自身需求,在借鉴合同协议范文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符合实际情况。甲方:代表人: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独特的创新精神,有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能够给人以新鲜感和冲击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帮助大家
在未来某个时点发生纠纷时,合同协议可以作为法律依据进行维权。我们搜集了一些国内外著名公司的合同协议案例,供您参考。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住所:电话:传真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更是对读者的一种指引和启迪。在下面这些优秀作文中,你可以找到各种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的作品。1.我爱你是时候可以不顾,我可以舍弃
它是一种向他人展示自我反省和诚实的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成熟和责任感。请大家参考以下检讨书范文,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尊敬的_领导:你好!对于我此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发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对个人成长和人生意义的探寻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它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能够引发读者深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教育方法。大家都知道幼儿园工作总结很重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范文,吸取
读后感是我们阅读一本书或文章后所产生的个人感受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从地球到月球》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
优秀的作文需要作者有扎实的文学修养和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指导。世间万物的花草都离不开甘露
演讲稿的撰写需要充分准备和实践,通过多次修改和演练来提高其质量。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演讲稿范文,它们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风格,希望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到了中学,已经有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中内容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触动的表达。在撰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范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讲话稿是在特定场合或活动中演讲者准备的一篇文章,用于表达观点、传递信息和激发情感。这些范文旨在鼓励人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同志们:今年6月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清晰地呈现观点和论据,使听众更易理解和接受。这些发言稿的例子涉及到教育、商业、政治等各个领域,希望能够为你的发言提供一些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通过文字、图表、图片等形式进行呈现,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你的学习和体验过程。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优秀作文应该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考方式。生命的色彩:生命就像一幅画,有红色的快乐,蓝色的悲伤,绿色的希望。1、祖国强,我强;
通过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培训经历的深刻体会和个人总结,值得借鉴。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触发自己的审美感受,激发内心的共鸣,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与思维过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
在技术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技术工作总结样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自己工作成果的一种评估和归纳,也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记录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和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得失和收获的总结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族团结是我们国家的优势之一,它能够凝聚人心,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精选民族团结范文,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于民族团结的思考和共鸣。
自查报告是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改进计划。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自查报告,
技术合同应当明确约定技术的保密要求和技术成果的归属,以防止技术泄露和权益纠纷。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技术合同中常见的条款和格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全面覆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指导。
公司的发展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适应和应对,包括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等方面。下面是一些关于公司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的优秀文章,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和适应具体场合的需求,以确保演讲的流畅和有效。每一篇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你可以从中挑选和借鉴一些你认为合适的部分,以形成自己独特的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估自己的写作水平,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范文六:关于社会问题的范文,让我们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一、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
通过写述职报告,可以回顾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经历和所做出的贡献。希望大家能够参考以下述职报告范文,借用其中的经验和方法,撰写一份出色的总结报告。坚持秉公用权,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参与者的背景、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等。以下是一些体育运动的活动方案实例,可以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推广提供帮助。虎年新气象半价
自我介绍还可以包括我们的目标和愿望,让别人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所了解。我们精选了一些自我介绍的优秀作品,希望对正在准备自我介绍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大家好!我的名字叫
学生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可以事先进行大致的框架设计,然后逐步完善每个部分的内容,确保演讲稿的整体逻辑和连贯性。读完这篇学生演讲稿范文,你会被作者独特的思维和深邃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准备工作,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接下来是一些教师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中的常见错误和改进建议,供大家参考借鉴。(一)观察表情:意图:
心得体会是一种深度思考的产物,通过总结自己的经历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调研报告应该遵循清晰、简洁、逻辑严密的书写原则,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报告的内容和结论。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经典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写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反思和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接下来,请您关注一些来自名人和专家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将给我们带来启发。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加主动思考,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一些关于各种主题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迪。习近平总书记于7月2
成功的人并不是没有失败过,而是能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前行。以下是一篇关于励志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雨后的天空即使没
总结是一个思考自己成长的机会,我希望通过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起来,来反思和改进。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愉悦与启发。古人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可说着简单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经历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通过整理思路,可以更好地反思和吸取经验教训。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分享以下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自我评价是一种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估的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自我评价的好例子,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师德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作为教师首先自己
思想汇报是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以下是一些思想汇报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敬爱的党组织:
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通过入党积极分子情况考核,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养。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借鉴。今年*月*日,我非常荣幸地参
通过对每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参考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如何写一篇完整的总结。以
写培训心得体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和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我有幸参加了初中英语的省培计划培训,一种
通过演讲稿范文的撰写,演讲者可以更充分地准备演讲内容,避免遗漏关键信息或遗忘要点。我们都知道,好的演讲稿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下面是一些典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的一个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改进下一次活动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或许其中会有一些对您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检视和总结。我整理了一些别人的工作心得,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一眨眼功夫,一年见习期满
学习心得可以促使我们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在党的__岁华诞之
培训方案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组织,达到培养学员特定能力和技能的目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每个范例都包含了培
活动方案是对活动目标、内容、流程等进行系统性规划和设计的一种工作,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活动方案才能顺利开展活动。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身表现的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改进和提升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
家长会是增强家庭教育功能的途径,让家长在学校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家长会上的讨论和分享,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为之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新
一个良好的策划方案可以避免冲动行动和盲目决策,帮助我们更好地达成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策划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一、订购康乃馨:大店可订购300—5
社区工作总结是我们在社区服务中与他人分享成果和经验的途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社区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为推进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事迹材料的写作可以是个人的成长历程,也可以是一个团队或组织的发展历程。李明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经理人,他在上一份工作中成功地带领团队从困境中脱离,实现了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和解决困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作文佳作,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国庆期间,爸爸带
通过经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了困难无处不在,但我们要勇敢面对并积极解决。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心得体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当晨的曙光撒向人间,温存地吻着人们的额
计划书是我们实现目标的蓝图,是我们行动的基础和指南。如果你正在编写计划书,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到你。当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在还具有自
读后感不仅仅是对书中文学元素的理解和评价,更是对自己思想和价值观的思考和审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几篇独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作品的思考和表达。
阅读是一种享受,读后感是将这种享受转化为文字的方式。下面是一些读者的读后感,他们通过文字表达了对书籍的思考和体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读了《小猪唏哩呼噜》这
公司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和创新来实现业务增长和发展,从而在经济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公司总结的范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尊敬的客户:新春伊始,万象更
通过写实习心得体会,可以对自己的实习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下面是一些优秀实习生撰写的实习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实习心得:本人从开始工作到现在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在这
心得体会是思考与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压力。充实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回望过去,我充满感慨和收获。这一年,我在工作中不断挑战自我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值得我们借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职业岗位的月工作总结写作方式和技巧。近年来,在区委、区政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推荐大家阅读一下这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会对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内蒙古的美食丰富多样,有传统的蒙古烤肉、奶茶,还有独具特色的蒙古包子和手扒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批优秀的内蒙古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今日观看了《开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8.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总结的写作要点,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参考。为进一步加强校园交通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小编整理了一些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学习。20xx年7月21日至7月23,有幸参加
师德师风包括教师在校内外的言行举止和专业素养等方面。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师德师风总结范文,相信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启示和帮助。“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效果的一种评估方式,也是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班主任工作是一
在工作中,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方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一些关于工作方案的案例和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做好我区
一个好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这里有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与学习。3月8日,春寒乍暖,凉风习习。44中0701班的全体学
致辞是一种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思想精准地传达给听众。每篇致辞范文都经过精心的思考和筹备,对于不同领域的人士和不同层次的听众都
撰写一份优秀的实践报告,不仅能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对他人的实践活动起到借鉴和启发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实践报告样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和思考的参
教师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提升专业水平。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以下教师总结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应用的总结和梳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小编搜集了一些经典的实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写好实习心得有所帮助。
毕业是对我们多年学习和努力的一个交代,我们应该用总结来回顾和总结这段经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创业指导,希望能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结束后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总结和分享,可以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培训,写好培训心得体会,共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果你正在为编写小学教案而烦恼,不妨先参考一些优秀教案的例子,可以获得一些启发和灵感。
演讲稿的主体部分应该有层次分明的论述,有足够的论据和例证支持。这是一篇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演讲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同志们:这次机构改革干部调整转隶工作
针对最近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我觉得写一份自查报告是非常必要的。想要写一篇精彩的自查报告,以下范文可以帮助你理清写作思路和提高文章质量。一是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在工作中,编写工作计划书既能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一份较为完美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2月,我有幸成为云南省第七批
优秀作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和感动。接下来,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些获得优秀作文的关键要素和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实践和进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