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一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
3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激发兴趣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观察课本32页“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夜景图。
引题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
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
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反馈练习1:
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水母。 d.霓虹灯。
提出问题
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
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
让学生讨论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小组实验
(合作)分析实验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让各组学生展示不同的实验组合:
a.光手电、水
b.激光手电、汽水瓶
c.激光手电、玻璃砖
d.激光手电、白纸
e.激光手电、平面镜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弯的。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影子、皮影戏、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看齐、激光准直、瞄准射击。
反馈练习2:开凿隧道时为什么要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呢?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讨论回答)光速大于声速。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现象是属于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关于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自查课本。
同学们,回想有关声的现象,想想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反馈练习3:下雨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呢?
思考、讨论列举例子
讨论、交流反馈练习。
观察、思考猜想假设
猜想
讨论、回答
讨论、交流
信息交流得出结论
讨论、归纳举例
练习贴近生活
讨论回答巩固
观察生活
阅读比较
小组讨论反馈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1、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
2、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1、2、3、4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二
(1)想象母鸡和鸡雏所面临的危险,了解母鸡警戒的原因。
(2)指导朗读描写母鸡“警戒”的句子,感受母鸡的爱子心切。
(3)想象母鸡警告鸡雏的语言,体会母鸡的勇敢。
(5)提炼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了解母鸡的叫声即它的语言,也是与鸡雏交流的方式。
(6)学习第6小节,体会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1)借助对“紧叫、一点儿”两词的理解,体会母鸡“紧叫”所表达的意思。
(2)设疑:“叫”与“教”的区别,体会母鸡的辛苦。
(3)联系上下文,设疑:母鸡到底怕公鸡吗?
(4)体会“紧叫”的“紧”字的妙用,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
(5)学习第8小节,再次体会母鸡的辛苦,任劳任怨。
通过对“顶尖锐、顶凄惨”的理解,体会母鸡“啼叫”所表达的意思。学习第7小节,体会母鸡的辛苦与慈爱。
(1)学生自主感悟,交流反馈其读懂及读不懂的内容。
(2)体会“──”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总结全文,升华母爱
(一)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义。(板书:英雄母亲)
(二)进一步体会“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教案篇三
1、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2、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
1、复习
(答略)
1题。
u=ir
6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做,然后教师讲评。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求解。)
2、引入新课
(1)请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所提出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2)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4)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
3、进行新课
(1)实验:
r1=5欧和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用伏安法测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rr1、r2进行比较。
3、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10欧和1欧的两个电阻并联的电阻小于多少欧?(答:小于1欧。)
(2)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边板书)
r1、r2;r1、r2并联的总电阻是r
i1 =u1/ r1,i2 =u2/ r2,i =u/ r,
i =i1 + i2,
u/r =u1/ r1+ u2 / r2。
u =u1 =u2,
1/r =1/ r1 + 1 / r2。
(r1 =5欧,r2 =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学生演练,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3)练习
1:请学生回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回答略)
nr =r'/n1中:r′=10千欧,n =2,所以:r =10千欧/2 =5千欧。
2、在图8―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是36伏,灯泡l1的电阻是20欧,l2的电阻是60欧,求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和干路里的电流。(出示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
l1和l2是并联的。(解答电路问题,首先要认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图中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解题要写出已知、求、解和答。
(过程略)
答:(略)
i1/ i2 =r2 / r1。〉
4、小结
5、布置作业
1、2;本章末习题9、10。
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
(四)说明
1、关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教学大纲上未做要求,建议对基础较差的班级不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
2、在课时安排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增加一节复习题。总结第4―8章所学内容,并做适当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