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进程有序进行。附上了几份教学工作计划的示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一
1、通过回忆往事,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留念。
2、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表现出对幼儿园的留念。
幼儿能介绍有意义、感动的事。
纸、水彩笔、蜡笔、幻灯片,玩具。
一、我们的故事。
1、观看大(一)班全体成员的照片。
2、回忆在一起的往事。
a、谈谈开心、有趣的事。
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一起生活三年了,还有的小朋友已经四年了呢,在这段日子里哪件事让你觉得很有趣,很快乐的?(幼儿自由讨论,个别介绍)。
b、谈谈有意义、感动的事。
(幼儿介绍)。
3、小结: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发生了许多事,有快乐的,有有意义的',还有很感人的,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让我们在家庭里健康成长。
二、我们的朋友。
1、幼儿园里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着我们的大家庭,让我们觉得更加温暖,你们知道吗?
2、和幼儿园一些朋友互动。(老伯伯、杨老师、沈老师、小班的朋友)。
(1)老师对我们提希望。
(2)我们对弟弟妹妹提希望。
3、小结:
在我们幼儿园的生活里,还有许多许多大一班以外的朋友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真温暖啊!
三、我们的留念。
这里有很多材料,你们可以把手印、脚印印下来,在上面记。
录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让我们把美好的回忆都留在诸翟幼儿园。
1、留念墙互动。(音伴)。
2、在留念墙边留影。
3、展示照片,分享。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二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作品,体会人物画作品中主题的表现,并能把握常见的人物动态表现绘画。
方法与过程目标:理解怎样处理利用人物组合关系和画面构图来加深作品情感的表达,并尝试记录和表现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生活故事。
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人物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人物的面部表情和人物动态的掌握。
组合人物画的布局和构图空间、人物层次空间和疏密强弱空间等关系。
欣赏、归纳、尝试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感受体验。
欣赏中国岡《童年》。
教师小结:人物情感的表现可以不需要语言的衬托,利用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动作即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
二、对比研究。
1、欣赏《悄悄话》和《又是一个2分》。
老师提示:两幅画都描绘了得知考试成绩回到家的小学生及其家人。画家通过家庭成员不同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表明人物间的关系,使画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氛。
2、欣赏《祖孙四代》并说说画中四人间的关系,你是从哪些细节知道他们的关系的?
3、欣赏《我们要去捉狗熊》。
小结:画面的人物组合形式,人物与背景的相互衬托,构图的运用都可以丰富和加深画面情感的表达。
三、教师演示。
利用线骨架和体块连接描绘动态。
要点提示:重点讲解平衡、重心线、动作和姿态。学生讨论并临摹老师示范的动态形象。
四、活动体验。
学习活动一:仔细观察你的家人,试着画面他们在不同姿态下的草图。
五、作品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总结。
学生尝试从表情、姿态来分析作品主题。
请同学们分析并填写下表:作品、人物组合、神情、姿态。
分析从相貌、姿态的处理表现家庭人物的地位和关系。
学生分析画面中不同人物在行走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并上台模仿动作演练。
尝试创作体验。
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三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4个山洞,4个平衡木、2跟长直线
1、基本部分:热身操
(1)老师带领小朋友做热身操
(2)老师带领小朋友边唱边做热身操
2、基本过程:老师介绍材料,小朋友"合作"比赛
(1)老师拿着一个桶和一根棒,介绍他的使用方法师:请你们把桶和棒像这样抬起来,一起合作走。
(2)怎样抬着桶,走得快?
师:你们用什么方式走可以合作走的又快又稳呢?
幼:两个人都横着走、一前一后走……
(3)教师让幼儿尝试过障碍,比比哪组快?
师: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请你们把桶和棒像这样抬起来,一起两两合作,从起跑线出发,抬着桶钻过山洞,走过平衡木,在通过终点线,直接跑回起点,交给下一组小朋友。
幼:开始游戏
(4)教师纠正走法师:横着走,前后走,哪个快哪个慢啊?过山洞时,哪个方法更简单?
幼:前后走师:对,因为山洞比较小,横着走就过不去了,对不对?前后走就可以轻松的.过去了。
(5)再次尝试过障碍
(7)正式比赛
(8)教师点评每组房子,谁搭的高,稳。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四
认知:
1、知道有关诚信的故事。
2、知道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情感:
1、对讲诚信的人产生信赖、崇敬的思想感情。
2、从内心里渴望自己也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行为:
1、教育学生努力做到诚实,讲真话,遵守诺言。
2、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
电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诚信奖章图案等。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请看大屏幕,仔细听《凡卡的故事》。
2、设境:点击:《凡卡的故事》。
3、引导:看了这个故事,有人说:“这是做游戏,不必当真。凡卡早就该走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认为凡卡可以离开的同学站着,认为凡卡不可以离开的同学请坐在那儿。让我们举行一个小小辩论赛。(点击:小小辩论台)。
4、学生自由讨论。咱们先讨论讨论,待会儿,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5、双方各自说理由。走,原因:留,原因:
6、小结:刚才双方代表发言都很精彩!他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7、启发:同学们,凡卡离开有离开的理由,不离开有不离开的道理。那故事中的凡卡是怎样选择的呢?(在军官的命令下才离开)。
(1)你猜想:这时候的凡卡心情会怎样呢?
(2)你觉得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3)你喜欢跟这样的孩子交朋友吗?
是啊!守信使凡卡心理塌实,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可以交这么多朋友!让我们送给凡卡一枚讲诚信的奖章,好吗?(在黑板上贴上“诚信奖章”的图案并板书凡卡)。
(点击:《一诺千金》《曾子杀猪》)。
2、学生自学讨论。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五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和澎湃的激情。 。
[教学重点] 。
朗读诗歌的能力;感受变革者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
[教学难点] 。
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
[教学设想]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多媒体运用]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欣赏《春天的故事》歌曲,介绍80年代的相关历史背景。 。
三、解题: 。
四、朗读诗歌,感受激情。 。
1、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熟悉文本。 。
3、集体朗读:要读出情感。 。
五、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
如:春天的指改革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 。
3、理解诗歌的的大意: 。
第一节,交待时代大背景; 。
第二节,热情赞美变革者; 。
第三节,歌颂伟大的友谊; 。
第四节,呼吁人们投身改革大潮。 。
4、欣赏诗歌精彩的语言。 。
如:通感——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花到处闪烁/金色的声音刺激着我们 。
明喻——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 。
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 。
对声音的选择——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 。
语言的创新: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
为了歌唱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诗人笔下的花开) 。
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 (诗人笔下的黎明时的光线形象) 。
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够准确读出诗人的激情与喜悦,渴望与追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诗人江河及社会背景。
三、检查预习,让学生回答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
【明确】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是:
第二章写出了变革者的精神风貌,诗人激情赞美了热情、开朗、纯洁的奔腾者。
(此环节一是检查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二是为下面的朗读打下基础。)。
四、教师读诗,让学生感知诗歌情感基调(可就某一诗章进行朗读,不必读全诗)。
五、自由诵读,把握节奏,体会诗人情感。
【诵读提示】:
学生的朗诵及师生的评价围绕以下两点进行:
1.学生的朗读要紧紧围绕声音能否准确表达诗人的情感。
2.教师与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主要是声音形式是否恰当和情感理解是否正确。
当学生对朗读及评价出现分歧时,教师及时加以点拨和指导。
七、找一位学生分诗章把全诗朗诵一遍。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七
(2) 老师带领小朋友边唱边做热身操
2、基本过程:老师介绍材料,小朋友"合作"比赛
(1)老师拿着一个桶和一根棒,介绍他的使用方法
师:请你们把桶和棒像这样抬起来,一起合作走。
(2) 怎样抬着桶,走得快?
师:你们用什么方式走可以合作走的又快又稳呢?
幼:两个人都横着走、一前一后走……
(3)教师让幼儿尝试过障碍,比比哪组快?
师: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请你们把桶和棒像这样抬起来,一起两两合作,从起跑线出发,抬着桶钻过山洞,走过平衡木,在通过终点线,直接跑回起点,交给下一组小朋友。
幼:开始游戏
(4)教师纠正走法
师:横着走,前后走,哪个快哪个慢啊?过山洞时,哪个方法更简单?
幼:前后走
师:对,因为山洞比较小,横着走就过不去了,对不对?前后走就可以轻松的过去了。
(5) 再次尝试过障碍
(6)造房子游戏
师:请你们把砖头运到终点,先去的小朋友就留在终点开始造房子,看谁的房子造的又快又高,又稳。
先请小朋友来示范一下
(7)正式比赛
(8)教师点评每组房子,谁搭的高,稳。
3、结束部分:把砖头运回起点,整理好回教室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八
“四害”由来已久,我们要教孩子防四害,那就需要教案,看看下面的幼儿园小班防四害教案吧!
一、设计意图:
苍蝇和蚊子是幼儿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昆虫,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昆虫。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苍蝇和蚊子的了解比较肤浅,只知道它们会飞,是人们讨厌的昆虫。
至于为什么讨厌以及对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甚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旨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师幼时间的互动交流,来进一步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
1.结合4月7日世界卫生日,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健康知识。
2.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1、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了解苍蝇、蚊子生活习性及危害,并能区分它们。
2、能大胆表达、表现对蚊蝇的憎恶。
3、通过消灭蚊蝇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危害。
2、难点:了解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消灭它们。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
2、知识准备:课前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猜谜语《苍蝇》《蚊子》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长得像蜜蜂,腿上毛茸茸。浑身带病菌,是个害人虫。(苍蝇)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蚊子)。
二、基本部分:
1、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
幼儿:“苍蝇有两对翅膀,蚊子有一对翅膀”;“苍蝇脚上有毛刺,蚊子没有”;“苍蝇有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和蚊子的眼睛不一样”;“它们的嘴也不一样,蚊子的嘴像针。”
2、认识苍蝇的生活习性、危害,知道怎样消灭苍蝇。
(1)(出示苍蝇吃食物幻灯片)苍蝇最喜欢在什么地方玩?脏,臭的地方。它是怎样传播细菌的?苍蝇的脚停在脏地方。脚上的毛粘满了细菌,又喜欢在饭菜和水果上停下,把细菌传播开来。人吃了苍蝇叮过的东西会怎样?会生病,拉肚子,发烧。
(2)苍蝇是害虫,我们看见苍蝇该怎么办?(出示打苍蝇、不乱扔垃圾、洗手幻灯片)用苍蝇拍把它打死,还要做到讲卫生,不随地乱扔果皮,吃东西前要洗手,洗干净水果。
3、认识蚊子的生活习性、危害,知道怎样消灭蚊子。
(1)蚊子有什么不好?(出示蚊子咬人幻灯片)吸血,咬了人之后特别的疼,还痒。蚊子怎样吸血?用嘴里的吸管吸血,他还会传染疾病,吸了生病人的血又去吸不生病人的血,这样就会把疾病传给别人,使别人生病。
(2)用什么办法来消灭蚊子呢?(幼儿讨论)小结:蚊子喜欢在有污水的地方生长和活动,我们平时不要乱扔垃圾。要想办法消灭它,可以点蚊香,喷杀虫剂等。
4、总结:因为苍蝇传播细菌,蚊子吸血,它们都是害虫,所以我们平时不仅要消灭它们,还要讲卫生。就让我们消灭他们吧!
5、消灭蚊蝇。
(1)老师介绍电脑游戏《打苍蝇》、《芭比娃娃打蚊子》的玩法。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电脑游戏《打苍蝇》、《芭比娃娃打蚊子》。
三、结束部分:
1、简单讲评幼儿的电脑操作。
2、布置作业:幼儿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苍蝇和蚊子的害处,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来消灭害虫。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九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相关线索大胆的想象,在比较中筛选出符合线索的物品。
2.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寻找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兔手指偶、装有线索卡和圆形图片的箱子、印有“o”的记录卡片、线索卡和圆形图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兔子,引出故事:
1.出示小兔子,这是谁呀?
2.小兔子想请我们帮它找样东西,东西就藏在箱子里,谁来把它取出来?
二、观察线索,帮助寻找。
1.请幼儿拿出箱子里的线索卡片,猜测小兔想要寻找的.东西。
师:小兔子想找什么?你能告诉小兔子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吗?
2.幼儿自由表述、猜测小兔所要寻找的圆。
3.出示圆形物品的图片。
师:数数帮小兔子找到了多少样圆的东西。我们身边好多东西都是和圆有关系的。小兔子,这些是你需要的东西吗?箱子里还有东西,打开看。
4.出示第二张线索卡片,幼儿表述。
师:小兔要找一个什么颜色的圆?(颜色是红色的)。
5.幼儿观察,表述。这些东西里面,哪些是红色的,哪些不是?
6.线索三:找红色的圆圆的,在天上的东西,幼儿最终根据线索猜出“太阳”。
7.出示ppt课件,完整讲述故事并提问“小兔为什么要找太阳?太阳有什么用?”
三、延伸讨论,感受阳光。
1.出示图片,了解动植物、人们都喜欢太阳。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十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1、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2、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1、导入。通过提问引入本课的内容。
在你和你的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
在你居住的地方,邻里们互相来往吗?发生过什么样的联系?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邻居。
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讲一讲“邻里之间的故事”。
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
4、肯定学生的故事和发言。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1、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2、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1、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邻里,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邻里间的故事,大家对于这些故事发表了很好的看法。事实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邻里之间,邻里之间相处得怎么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邻里之间应当怎样相处。”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鼓励其它同学补充。鼓励和肯定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谦让等。
4、小组制作。
在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合作制订一份“邻里文明公约”,写完后贴在教室的板报上。
1、了解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属于公益类设施和公用设施,哪些属于个人或他人财产。
2、体会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要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
3、能对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邻里之间有哪些交往、邻里之间的交往应注意什么以及如何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等问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61—62页。请大家边看边想,在你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自由讨论。
(1)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2)人们(包括自己)有什么感受?
(3)人们采用了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4)问题得到了解决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对课本第61—62页所表现的事情做出说明。
3、模拟表演。“人们的家居环境,还要靠自己来爱护。可是就像书上所呈现的,邻里之间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办?下面我们要开始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寻找爱护家居环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活动就是,模拟表演。”
(1)选择情境。
(2)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并且通过表演告诉大家这个办法是什么。
(3)各个小组表演给全班同学看。
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活动。
4、教师。表扬和鼓励学生,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书本第62页“我的看法”。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一起模仿炒菜、喂娃娃的动作并演唱歌曲;。
2、进一步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准备:
游戏道具:
爸爸镜框几副、妈妈用的假头发、娃娃一个、小勺子、小碗、音乐磁带等。
环境创设:
一个“娃娃家”
知识准备:
幼儿会唱歌曲、事先请两个能力强的幼儿学习表演。
活动过程:
1、律动表演《头发、肩膀、膝盖、脚》。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动作吧!
指导语:小朋友每天在幼儿园唱歌、跳舞做游戏真快乐!那。
你能告诉王老师你们最喜欢做什么游戏?娃娃家里有谁?他们。
会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王老师把小朋友玩娃娃家的游戏编成了。
一首歌曲,名字叫《我们一起过家家》你们还记得吗?那我们一起来唱好吗?
小朋友唱的真好,那有两个小朋友想来表演这首歌曲你们想看吗?
3、欣赏幼儿的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刚才这两个爸爸妈妈表演的怎么样?象不象爸爸妈。
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爸爸戴眼睛、妈妈有卷卷的头发)。
有没有谁做的动作和他们不一样呢?
4、让幼儿学习表演炒菜的动作。
指导语:“你看到爸爸妈妈是怎样炒菜的?你能学一学吗?”引发。
幼儿模仿表演的兴趣;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炒菜;幼儿听。
音乐尝试表演。老师反馈较好的动作供大家模仿表演。
5、集体表演。
分角色两两结伴进行表演。提出表演要求:表演时眼睛要看着和你一起表演的小朋友,象玩娃娃家游戏时一样。你也可以请客人老师参加你的表演。
6、结束语:
小朋友的表演真棒老师为你们高兴,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音乐跳起舞吧!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优秀12篇)篇十二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5、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个山洞,4个平衡木、2跟长直线
1、基本部分:热身操
(1)老师带领小朋友做热身操
(2)老师带领小朋友边唱边做热身操
2、基本过程:老师介绍材料,小朋友"合作"比赛
(1)老师拿着一个桶和一根棒,介绍他的使用方法师:请你们把桶和棒像这样抬起来,一起合作走。
(3)怎样抬着桶,走得快?
师:你们用什么方式走可以合作走的又快又稳呢?
幼:两个人都横着走、一前一后走……
(4)教师让幼儿尝试过障碍,比比哪组快?
师: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请你们把桶和棒像这样抬起来,一起两两合作,从起跑线出发,抬着桶钻过山洞,走过平衡木,在通过终点线,直接跑回起点,交给下一组小朋友。
幼:开始游戏
(5)教师纠正走法师:横着走,前后走,哪个快哪个慢啊?过山洞时,哪个方法更简单?
幼:前后走师:对,因为山洞比较小,横着走就过不去了,对不对?前后走就可以轻松的过去了。
(6)再次尝试过障碍
(7)造房子游戏师:请你们把砖头运到终点,先去的小朋友就留在终点开始造房子,看谁的房子造的又快又高,又稳。
先请小朋友来示范一下
(8)正式比赛
(9)教师点评每组房子,谁搭的高,稳。
3、结束部分:把砖头运回起点,整理好回教室。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