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

时间:2024-12-30 作者:灵魂曲

教案模板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要素,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请大家参考以下教案模板,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一

1、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人教版第八单元第一板块“克的认识”。

2、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观念。

2、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天平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根据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观念。“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认识质量单位“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基于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并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从中学生积累了有关质量的生活体验,然后再学习新课。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平时合作意识较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给学生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数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开始我便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物体有轻有重,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克是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可以正确运用它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克的基本概念。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表象。如:借助测量一枚二分硬币,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有多重;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的观念后,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二

课的开始,孙老师以游戏“背一背”情境导入,使学生感觉不是在上数学课,而是在上游戏课,无形之中就把学生带入数学课堂。《克与千克》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重量单位,但是重量单位并不像长度单位这种这么直观,它让学生理解有点抽象。但胡老师能较好的把握教学的脉络,攻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到学生与实际生活的练习,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到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在新课教学中,胡老师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议一议、猜一猜等手段,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时,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用一袋盐为基准,一袋盐400克、两袋盐是800克,不够1000克,胡老师又让学生自己在物品中找到200克的果冻,建立“1千克”的概念,让学生感知到1千克原来就有两袋盐和一个果冻那么重。

让学生亲自称一称小物品,例如: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一个鸡蛋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在活动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总之,孙老师的这节课是非常成功,思路清晰,体现了数学课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活动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再接再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

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设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收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2种质量单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四是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1、猜一猜: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这是小红陪妈妈逛超市时买的两样食品,: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

(2)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学生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导出课题:克(g)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克。

1、掂一掂,感受1克。

教师拿出1枚2分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纽扣,螺丝钉,花生米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

(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

第二步:认识千克。

1、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3、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称一称,比一比:两包盐重,还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1克硬币与1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在生活中实践,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有序”、“多样”、“有度”。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教材第89页第4题)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联系,以及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

2、深化练习:

改错题: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3、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在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接着又提出新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提出希望,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一枚2分硬币:1克两袋食盐:1000克。

一袋洗衣粉:1千克1千克=1000克。

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克和......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四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

(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

(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转自数学网)]。

2、千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

(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生答:1000克。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

生答:不合适。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

推出:1千克=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1、写出体重。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连一连。

4、找错。

设计理念。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五

这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有关质量单位的知识,重点是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在生活中学生对质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能准确理解质量单位的含义和它们的进率关系。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进行充分感知和体验,增加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具:盘秤、天平、食盐、回形针等。

学具:盘秤、天平、食盐、苹果、回形针、5角钱硬币等。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吗。上课之前老师先和你们玩一个游戏,游戏名字叫“爱的抱抱”。游戏规则:请两个同学上来(一个瘦一个中等),让中等的同学抱下瘦的同学,在抱下老师,请下面的学生猜测下,抱谁时坚持的会久一点。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师:如果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展示图片)。

(用秤来称。)。

台秤、电子秤(秤几千克的物品)、天平秤、弹簧秤(称比较轻的物品)、磅秤(称比较重的物品)、体重秤等等。

2、看这幅图中的淘气和小鸟在干嘛啊?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淘气和小鸟都在量体重,但用的质量单位不一样)称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做单位,称较重的物品我们一般用“千克”做单位。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台秤和天平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要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对台秤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称下老师手中的这些盐的重量。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我们在调秤的时候可能存在误差,称出来的盐的质量非常接近1千克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千克。

师:在台秤上看到“千克”的字样了吗?

介绍千克的英文名字:kg。

1千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也就是2斤。请同学们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教师边说边示范。

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同时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

师:感觉怎么样?请记住这个感觉,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的感觉准不准。

请你估计几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然后和小组的商量一下,并把这几个苹果装在袋子里轮流掂一掂,找一找盐的感觉。

最后确定苹果个数把小组确定的苹果拿到台秤上称一称,看小组估计是否准确。

请同学们把自己估计的物体拿过来,实际称一称。

请差得多的同学再掂一掂两袋盐,重新感受之后,再去估计。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

师:有些物体刚好是1千克,而有些物体比1千克多,但他们都是以千克做单位,那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呢?(课件出示)发现有三个回形针,没有重1千克。

4、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师:大家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三个回形针,它们很轻没有重1千克,那它到底有多重呢,现在我们拿出三个回形针一起来来称一称吧。因为回形针比较轻,所以我们要用天平秤来称,现在请同学们把台秤还有刚刚称过的苹果收起来,把天平秤拿出来,一起来称称吧。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三个回形针较轻,应用克做单位,自然地引出克。】。

师:原来3个回形针大约有1克重,现在把这些回形针放在你们小手上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掂”,让学生直观感受1克的质量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估算下5角硬币(或桌上其他小样的物品)的重量,然后再称下它的具体重量,看自己的估算准不准。

5、自主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千克,还知道了1克有多重,那么千克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你们能用桌子上的材料通过观察,再称一称,算一算找到他们的关系吗?(可提醒下从刚称过的盐或者油中得出来。)。

学生活动后小组汇报。

总结:

刚才我们称两袋盐是1千克,我们又称了一袋盐是500克,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

1千克=1000克。

(三)总结。

今天你们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呀。回家要跟爸妈讲一讲,然后再称一称家里的物品。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六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与各级领导、同行们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交流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共享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欣喜!

说句实话,听课对我而言,每一次都是很好的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就刚刚听的数学课,把我的所看、所想、所悟向与会领导做以汇报:

下面仅就王秀梅老师的数学课做以具体评析:

这是一堂生动的操作实践活动课!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了,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教材”,而是主动地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以学生所调查的.丰富信息出发,灵活地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这一理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有三个亮点值得肯定:

一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一个文本,一个载体,它往往过多地存载着培养学生智商的成分,从而忽略了情商的成分。如何给枯燥的内容生动、情趣化,给理性的知识情感、人文化。王老师这堂课通过学生交流购物收集到的信息,称物品,猜想,验证2分硬币。掂手中精盐袋的重量来体会、感悟“千克”和“克”的关系。既迎合了小学生好奇争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乐趣,类化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是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王老师不仅重视了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活了!情感丰富了!合作意识增强了!这与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离不开,更与教师的设计活动离不开,学生生动地、积极地经历了构建新知识。

三是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活中学,活中乐,活中悟,活中索”的特点。

具体体现在:

(1)以活的导入激发学生的乐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王老师从课伊始就进入到用口交流购物的重量,用手掂量物体的重量,用心感悟物体之中,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达到以乐导情,以情启思的目的。

(2)以“活”的形式调动学生乐趣,启动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向深入发展,从课开始的说、看,课中的掂、猜、称,课尾的掂、想、称、议的活动中,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成功的乐趣!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王老师这节数学课“小活动”这一环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中,学生再能实际操作会更完美。当然,真实的遗憾比虚假的完美更有现实意义!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学识能力局限,难免孤陋寡闻!评课上剖析不一定那么深刻,点评也不十分精确到位。还请领导、同行多多批评指正!

文档为doc格式。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七

《克与千克》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重量单位,但是重量单位并不像长度单位这种这么直观,它让学生理解有点抽象。但易老师能较好的把握教学的脉络,能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攻破教学重难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真的很多很多,我就谈几点我认为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

一、首先在导入环节,新课一开始,易老师就充分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背一背游戏,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物体有轻有重。接着让学生一手托一枝铅笔,一手托书本书来感受重量,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觉,顺利的引出本课的课题。并且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在新课教学中,易教师准备了恰当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切身感受克和千克这两个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尤其是每个学生都发了一个一克的硬币,教师带了很多一克的硬币,让学生知道一个硬币是一克,十个大约是十克,五十个大约是50克,等等一步一步的引导,还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上面标有重量的东西,可以亲手去掂量。很自然的让学生从认识克过度到千克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克和千克。

三、课堂组织得很好,一开始学生积极性不高,但通过老师鼓励性的语言,还有恰到好处的引导,互动环节的设计等让气氛慢慢活跃和轻松起来了,在这节课中我们看到学生动手了,动口了,动脑了,合作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越来越积极了,后来甚至等不到老师叫他回答就脱口而出了,当问到比千克更大的单位时,有的学生还欢呼有万克,虽然没有答对,但是可以看得出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了,也可以说是学生有了成功体验时发自内心的欢呼。

总之,这节课思路清晰,体现了数学课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我觉得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实在要讲缺点,我也只好发表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我觉得在教学称物品的重量时候,因为那个盘秤怀了,所以易老师就没有详细讲解怎么样来认和怎么样来称物体的重量,但是学生还是在上认出了物体的重量,本来要让学生自己拿着物品自己称一秤就更好。还有,讲完了克和千克时候,设计了一些练习,但是我觉得应该再设计一点有猜一猜某些物品的质量的练习,让他们和刚才建立在脑海里的一些物品质量进行对比来猜测某些东西的大概质量。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八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我主要分三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先说第一个环节。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

(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

(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2、千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

(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

生答:不合适。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

板书:1千克=1000克。

(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1、写出体重。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连一连。

4、找错。

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克和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九

1、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第四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2、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根据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基于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并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从中学生积累了有关质量的生活体验,然后再学习新课。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平时合作意识较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给学生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数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开始我便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物体有轻有重,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测量一枚二分硬币和两袋500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或1千克,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根底。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拟轻的用克作单位,比拟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置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局部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千克的认识这局部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生答:1000克。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适宜吗?生答:不适宜。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推出:1千克=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设计理念。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件展示:

1、写出体重。

2、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单位。

3、连一连。

4、找错。

设计理念。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一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

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具、学具: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四、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五、教学过程。

设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收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2种质量单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四是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一猜: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这是小红陪妈妈逛超市时买的两样食品,: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

(2)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学生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导出课题:克(g)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克。

1.掂一掂,感受1克。

教师拿出1枚2分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纽扣,螺丝钉,花生米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

(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

第二步:认识千克。

1.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3.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称一称,比一比:两包盐重,还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1克硬币与1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在生活中实践,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有序”、“多样”、“有度”。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教材第89页第4题)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联系,以及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

2、深化练习:

改错题: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村长,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3、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四)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在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接着又提出新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提出希望,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克和千克。

一枚2分硬币:1克两袋食盐:1000克。

一袋洗衣粉:1千克1千克=1000克。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二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

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

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具、学具: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四、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五、教学过程。

设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收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2种质量单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四是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一猜: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这是小红陪妈妈逛超市时买的两样食品,: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

(2)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学生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导出课题:克(g)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克。

1、掂一掂,感受1克。

教师拿出1枚2分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纽扣,螺丝钉,花生米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

(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

第二步:认识千克。

1、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3、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称一称,比一比:两包盐重,还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1克硬币与1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在生活中实践,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有序”、“多样”、“有度”。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教材第89页第4题)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联系,以及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

2、深化练习:

改错题: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3、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四)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在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接着又提出新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提出希望,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说,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一台,水果两个(一大一小),重1千克的商品4种。学生每人准备一个2分硬币、三袋分别约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两袋500克的食盐。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教育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

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

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4、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下面分层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

我首先课件呈现一大一小两个水果并提问:“你觉得哪个重?怎么知道的?”通过学生回答内容小结:同样的事物可以用眼睛看来判断哪个重哪个轻,并板书“看”;接着我将小的水果放下,出示一个盒子,提问:“这个水果和这个盒子哪个重?”然后让回答问题的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掂一掂,小结:不是同样的东西可以用手掂一掂的办法判断它们的轻重,并板书“掂”。接下来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各种商品的净含量是多少,学生简短的交流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商品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品的净含量,由此引出“克和千克”,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接着我告诉学生“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用字母g、千克用字母kg表示,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三层进行教学。

第一层:探究1千克。

先出示四种物品(1千克瓜子、1千克梨、两袋重500克的食盐和一根1千克重的火腿),让学生猜猜它们的重量,然后启发学生道:我们怎样用个好办法又快又准地知道它们的重量呢?引导学生想到用秤称(师板书“称”)。师随机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种常用的秤,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见过哪些秤,都是量什么东西的,激发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之后我出示一台盘秤,讲解它的用法后,将四种物品依次放入秤盘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指针的读数,并说出重量,师板书:1千克。

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自己的两袋食盐,并说说感觉。最后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东西,说说看有那些物体比1千克重?引导学生估计物体重量,培养推测意识,本环节教学结束。这样通过掂、比、猜、称、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千克,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千克的观念。

第二层:认识1克、感受10克、100克。

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拿出一枚2分的硬币,用手掂一掂,指名说一说感觉,然后教师将硬币放入天平量,告诉学生这样的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接着让学生试着掂一掂桌上的三袋大米,说说哪袋的重量和这一枚2分硬币一样,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推测出2号袋和3号袋大米的大约重量,感受“克”这个质量单位。这一层是过渡环节,设计了掂、说、估等活动,为学生感知和建立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做铺垫。

第三层:领悟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这个环节以“回收大米”的小游戏开始,我用一个塑料袋到同学那里回收3号袋大米,即回收100克的大米,每装进一袋,请同学们大声地数出来,直到回收10袋,即1000克大米为止。然后问学生:“这1000克的大米有多重呢?”请学生拿在手里掂掂看,试着说说感觉。接着把它放在盘秤上称,请学生读出数字,说说这些大米与刚才量过的物品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并板书:1千克=1000克,随即引导读关系式。

在这个环节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说说量物体时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

第四层:感受千克的日常应用。

这是一个关于年“体重”的游戏,旨在让学生感受千克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开始先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这里不排除有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斤的,师要引导其把斤数按2斤等于1千克的换算关系换算成千克,并告诉其这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然后让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同桌的体重。结合书中的练习,安排了认体重秤的内容,利用课件来学习认体重秤,本环节结束。

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在这个环节,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结合书中练习,我设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一体的6个习题,包括填空、连线、选择、判断和趣味故事等内容。这样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4、全课总结,课外实践。

教师以“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出示“想一想”题:1千克的铁和1000克的棉花谁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四

l、情境导入,看一看。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

1、认识秤。

提问: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展示课件中的秤。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论)。

(2)称一称。

说话:同学们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称称看吧。

学生动手称,并互相交流称后的结果。

(3)感受1千克。

说话:这几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断出它们的重量,应该用秤称一称。

学生在通过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验证结论。

(4)感受几千克。

学生分小组秤一下所带商品的准确重量。并指名请演示秤重量的过程。一开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后再类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让学生通过“在玩中学”掌握基本知识。

(5)动手操作。

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感受一下有多重。

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在数数有多少个。

说一说书上37页上一些物品的重量。第二题说出电梯或卡车的载重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几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数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时为今后学习“吨”打下基础。

4、认识重量单位“克”。

(1)称一称。

a、用台秤称一枚2分硬币。

b、用台秤称1块橡皮。

c、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2)认一认。

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我们常用天平秤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动手称出10克黄豆有多重。1个乒乓球有多重。

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这是感受1克重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克”。小组同学通过掂鹅毛和塑料尺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起1克的观念。

练习:称一称铅笔盒里的学习用具的重量。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五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同学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同学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同学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动身,灵活处置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和知识应用。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同学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同学充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同学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同学,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同学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同学充沛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同学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明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同学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同学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六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2~5页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这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材一开始先让学生掂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块,通过肌肉来感觉轻重的含义。再让学生看用牛皮筋系着的字典、文具盒、泡沫塑料,由于重量的不同,牛皮筋伸长的情况也就不同,这样就能使抽象的“重量”变得直观形象。接着教材介绍了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一些秤,使学生加深用秤可以称出物体有多重的印象。

教材还进一步联系实际生活,用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认识1千克,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重的观念。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建立1千克的观念。

2、能力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一)感知重与轻,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

1、出示大小一样的木块与铁块,放在手心里掂一掂:你发现了什么?

2、演示:把一块泡沫塑料、一个文具盒、一本字典,用橡皮筋挂起来,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从上面可以看出,每一个物体都有轻重。有时候物体一样大,但却有轻有重,有时候物体虽然大,但却比较轻。为了表示出物体有多重,我们先要认识重量单位,这节课先学习“千克”。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简写成“kg”。

(一)实验操作,感知1千克。

1、介绍常用的一些秤。[+小学教学设计网_=}。

2、指导操作,认识1千克。

(1)秤一秤:台上的这袋大米是不是重1千克?

(2)掂一掂:把这袋大米托在手里,掂一掂它有多重,边掂边告诉自己:“这是1千克重”。

(3)估一估:1千克黄豆有多少,从盆里把黄豆装到塑料袋里,估计有1千克了就停下来。

称一称,与1千克相比怎样?轻了怎么办?重了怎么办?调整称出1千克黄豆。

数一数后交流:分别有几个?都是称出1千克的桔子,为什么个数会不同?

师:8个这样的桔子、18个这样的鸡蛋都大约重1千克,1千克又叫1公斤。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千克呢?课后请小朋友到商店去了解一下,记录下来,明天交流。

3、指导学生分组操作,了解几千克、几十千克物体的重量。

(1)轮流用手掂一掂2千克、3千克的物体有多重。边掂边告诉自己:“这是2千克,这是3千克”。

(2)以组为单位称出每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1、书本第5页的第3、4题。

2、同桌先互相讨论,再填空。(略)。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七

课的开始,孙老师以游戏“背一背”情境导入,使学生感觉不是在上数学课,而是在上游戏课,无形之中就把学生带入数学课堂。《克与千克》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重量单位,但是重量单位并不像长度单位这种这么直观,它让学生理解有点抽象。但胡老师能较好的把握教学的脉络,攻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到学生与实际生活的练习,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到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在新课教学中,胡老师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议一议、猜一猜等手段,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时,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用一袋盐为基准,一袋盐400克、两袋盐是800克,不够1000克,胡老师又让学生自己在物品中找到200克的果冻,建立"1千克"的概念,让学生感知到1千克原来就有两袋盐和一个果冻那么重。

让学生亲自称一称小物品,例如: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一个鸡蛋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手掂量物体的质量、用心感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让人睹物思索,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达到了以导激情,以情启思的目的。学生在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学生的掂、猜、称、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在活动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总之,孙老师的这节课是非常成功,思路清晰,体现了数学课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活动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再接再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千克与克说课稿(实用18篇)篇十八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克与千克》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

(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

(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转自数学网)]。

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

(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生答:1000克。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

生答:不合适。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

推出:1千克=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1、写出体重。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连一连。

4、找错。

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克和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为教师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希望以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
教学计划的编制应该注重反思和总结,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如果你正在制定教学计划,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帮助。通过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爱科学
规章制度的普及和宣传是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章制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目的:为有效管理与维护基地园区机动车
在制定工作方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时间、成本和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在阅读这些工作方案范文时,我们可以思考和分析其中的思路和策略,以及其背后的原则和逻辑。
中班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教师对幼儿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交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理解和研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教师们更
报告范文是为了向特定受众传达关键信息和建议的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话题,对于了解和学习报告范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明礼仪无处不在,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职场,都是我们展示自己的窗口和方式。关注文明礼仪,让世界更美好,这里是一些值得学习的文明礼仪案例分享。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环
在新的环境中,自我介绍是与陌生人建立联系和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成功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我是一个活泼开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还要展示出作者独特的观点与表达能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生活就像一场分散的象棋比赛
读后感可以是对一本书的评价和推荐,也可以是对一部电影的欣赏和批评。接下来是几篇非常经典的读后感,也是许多读者喜爱的范文,希望大家会喜欢。黑暗怎样幽深的描写呢?心
优秀作文所具备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丰富,观点明确,结构严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示例,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在阳光灿烂的九月一日,我踏进了这个诗情画意的学
劳动,使我们获得了幸福的日子,使我们快乐的生活。田地里,农民的汗水,浸润了脚下的土地,所以我们才能尝到辛勤的味道;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专注的目光,是我们感受到了人
励志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名言,它们可能会成为你的座右铭。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的自
教学计划的评估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学习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科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提高自己的教
合同协议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各方都能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责任。需要合同协议范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合同协议样本。当事人(自然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单位或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能给他人提供一些有益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直播是一种新兴的社
心得体会是我们通过思考和实践得到的经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进行参考和借鉴。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有条理的内容,还需要有独特的观点和精彩的词语。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
合同协议是双方达成一致并互相约束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份合同协议的模板或样例,可以看看以下的相关内容。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
写申请书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流畅性,要避免使用太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以免读者难以理解。相信通过阅读更多申请书范文,我们可以激发自己的写作能力,创造出独
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活动后的体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写作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寒假结束之前,我校组织了为期
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社会实践报告的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工厂打工很辛苦吧,你
通过阅读大量的范文范本,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素材,为以后的写作积累充分的准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份范文范本,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优秀作文能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示和思考。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本,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今天,我在看《哈利波特6》的时候,妈妈和弟
竞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候选人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和展示自己的优势。我们为你收集了一些优秀竞选者的事例,你可以参考一下。大家好,我是五3班的学生——杭
优秀作文不只是字句通顺,而是需要能引起读者共鸣,给读者一种独特的思考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按照海洋公园地图所说,我们来
春节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期间的节日乐曲推荐,希望能营造节日的氛围。3.日子天天好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表现。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无论老师,还是学生,
教学计划不仅考虑到教材内容的覆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教学计划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
通过收集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特点。以下是一些勇敢无畏的人们的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选择自己的最爱,爱自己的选择
优秀作文通常能够通过真实的材料和精彩的阐述给读者以鲜明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示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所帮助。
作为学习语文的学生,我们应该向优秀作文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竞选国王了,竞选
编写工作计划表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理安排工作优先级。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工作计划表的优势,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工作目标。1、****年在全体同仁
各个施工工序之间需要紧密协作,确保各项工作的衔接和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施工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采购、场
优秀作文需要有一定的主题和立意,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聚焦于优秀作文的精华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文学的魅力。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水球。地球表面%70都是水。但是,这
月工作总结对于团队的协作和沟通也非常重要,可以促进成员间的了解和信任。请大家参考以下的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和帮助。在各项的繁忙的工作
在合作中,每个人的力量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也可以为团队带来更多的成果。看看下面的合作经验分享,或许可以给你的团队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们
通过对工作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在过去一个月内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帮助。本站发布2019年年
优秀作文需要有独到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经验。还记得5月12日
大班教案的编写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和课程标准,使得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相契合。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
教研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接下来是一些教研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在教学中有所帮助。工作计划网发布高中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书,更
在写优秀作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独到的观点和独特的思考方式。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大家可以在阅读范文的同时,思考如何将优
医院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医院工作的成绩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书面材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医院工作总结的资料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学期结束了,总结是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的好机会。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汇总了一些精选的期末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期末考试不仅是对同
在社交场合中,自我介绍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他人的机会,因此它需要简洁明了且有吸引力。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自我介绍的例子中领悟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嘿!潘老师好!我叫x
岗位职责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组织和工作环境的变化。通过学习岗位职责的案例和经验,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确保项目部车辆道路交通安全,预防
优秀作文展现了作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习进步的重要标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包括了不同主题和风格的作文,可以帮
写体会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通过总结思考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认识问题。这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涵盖了学生、职场人士、企业高管等不同角色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自我介绍有助于形成对他人的良好第一印象,为日后的关系和交往打下基础。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常见的自我介绍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对于喜欢突然冒出灵感的人来说,三分钟可以是宝贵的创作时间。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三分钟演讲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太
祝福语是一种传递心意的方式,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和真诚。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些独特的祝福语,希望能够让你的祝福更有个性。1、爸爸,今天是您的生日,愿所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借鉴他人的总结经验是一种快速提升自己写作技巧的途径,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范文。x月底,xx幼儿园组织大
随着这个月的结束,我们需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月工作总结时提供一些借鉴和
优秀作文是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重要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感知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今天我特别开心,
一个良好的策划方案可以避免冲动行动和盲目决策,帮助我们更好地达成目标。接下来是一些成功项目的策划方案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1、通知到每位同学,并邀
思想汇报是自我探索、思考和提升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思想汇报是每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思想、感悟、心得的总结和概括。通过思想汇报,我们可以反思
想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或者工作机会吗?写一份精彩的更多申请书是关键。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更多申请书样本,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自查报告是通过对自身工作、学习或生活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自查报告模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
培训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培训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为了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使
人生总结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令人敬佩的人生总结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成功之路。那蓝蓝的天空总飘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该灵活和具体,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群体。学校积极组织教师交流分享教学工作计划的经验,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主题:赛衣盛会。活动一走
在商业合作中,签订合同协议可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并减少潜在的纠纷风险。希望以下合同协议范文能对大家制定和完善自己的合同协议有所启发。转让方(甲方):受让方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幼儿园教案范文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2.游戏:真娃娃,泥娃娃。教
大班教案是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的重要工作,可以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预祝大家编写出一份完美的大班教案,为教学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和魅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户
优秀作文能够给人以启迪和启发,它蕴含着作者的独特观点和思想。以下是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一条短信息,祝福一串串:祝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健
优秀作文是一种珍贵的文学艺术形式,它能够传递作者的独特视角和个人情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小编搜集了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自己独立思考成果的方式,可以激发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满纸荒唐言,无一字是真的。那么在这片喧嚣的文字海洋中,下面几篇读后感是不是可以给你一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准的语言塑造,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场景变得真实可感。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许许多
优秀作文不仅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更需要思想深度和触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特点,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参考。
辞职申请书是向公司沟通个人离职意愿的重要文件,应该力求用词准确、语气得当。通过研究这些辞职申请书范文,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离职动机和表达方式。尊敬的xxx领导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需要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表现,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最后,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月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需要更多的范文参考,请随时联系我们。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句式,还要有独特的观点和思考。通过阅读优秀作文片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作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今年10岁,生在党
通过工作心得体会的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如果你也在写工作心得,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时隔4年,中央再次召开
实习鉴定是实习者与企业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双方提升共同的合作效果。下面列举了一些优秀实习鉴定的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写作参考。该员工入厂3年来工作勤
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课程后的体验与感受的总结和归纳,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写作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够掌握好这门艺术。通过读取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可以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2)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您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2.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秀作文,相信会有很多收获和启发。大象有大象的憨厚,狐狸有狐狸狡猾,人有人的
发言稿可以让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更加自信和有准备地面对听众。发言稿范文的优秀之处在于清晰的逻辑结构、生动的语言和精准的表达。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今天对
优秀作文是一座桥梁,将作者的思想与读者的心灵紧密相连。希望这些优秀作文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对写作的热情和创作的渴望。在那个向日葵盛开的季节,我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在国庆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群众游行,欢欣鼓舞地唱着国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国庆节期间,这里有一些适合国庆节购买的时尚服装推荐。尊敬的各位老师,亲
自我鉴定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的必要手段之一。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大学生自我鉴定案例,相信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校
范文范本是一种写作素材,它具有示范和示例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展开文章内容。通过欣赏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风格和不同主题下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述职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并找出不足之处。这里有一些关于述职报告的经典范例,供大家借鉴和参考。我来到xx市中医院中医科担任护士长已有几年了,在科室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有序安排和规划的书面材料,它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觉得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教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潜能,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放暑假了,我和妈妈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去博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必备工具,有助于教师准备充分,保证教学有条不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
范文范本的编写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文体特点、写作目的、受众需求等因素。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5、一个人能在战
转正思想汇报是对公司提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的回报,同时也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自我期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转正思想汇报范文,相信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尊敬的党组织:
优秀作文是对学生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如果可以,我要变成蔷薇精灵,就这么静静地
优秀作文是用文字展现美好情感和情景,通过准确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写一份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经验和反思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申请书的写作要求清晰、准确、有逻辑性,能够突出申请人的优势和对目标的渴望。对于同一类别的申请书,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范文的优缺点,改进自己的写作风格。公司人事部:我
范本是一种经过长时间积累的写作秘笈,它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写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可以作为总结写作的参考素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通过幼儿园工作计划,可以提前预设工作重点和方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工作计划的范文示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进入中班后,小朋友对游
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建议。作为一种评估和监管的手段,审计有助于提高治理和规范的水平。温家宝总理8月1日签署第531号国务院令,公布《
活动总结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优化活动的组织和执行,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优秀活动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是作者对某个主题或事件的叙述,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优秀作文范文的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今天和妈妈阿姨去佛山了。来佛山
优秀作文是我们对于写作意图和目标读者的考虑,以及语感和感染力的传达。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优秀作文范文,感受其中的感情和思想的深度。暑假里,爸爸常带我去一个地方
一个精心编写的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工作计划时参考和借鉴。20xx年第二
教师思想汇报是一种专业素养的体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和认真完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教师思想汇报样本,欢迎大家阅读和交流。尊敬的党组织:我叫,民族: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