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少备课时间,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案模板范文,希望能够给你的备课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3、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重点: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难点: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1课时。
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教读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讲习课文。
答案: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
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新闻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片段2借景抒情。
7——15段动作神态描写侧面表现恐怖残暴。
写作特点:1、文字简练、朴实。2、视角独特。3、多用否定句。
文档为doc格式。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二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明确:
(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
(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课,这是一篇新闻作品,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从情感到表达都堪称一篇佳作,作者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不同的场景为我们展示了二战中犹太人曾遭受的苦难,满含着对历史的反思。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鲜活文本理解上难度不大,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以及透过战争苦难去珍爱和平。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细心挖掘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整体感知。
首先,引导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因为本文条理十分清晰,所以学生很容易概括出: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来进行依次描写的。
最后,通过阅读概括学生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参观者的感觉都是——恐怖。
通过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能够顺利的概括出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参观者的心情,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引导学生在文中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比如学生可以找到: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其次,根据学生的答案,我将设置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两个问题,(1)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2)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引导学生得出:(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2)这是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最后,引导学生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环节,在学生掌握写作手法的同时,也能深入那段历史感悟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进而激发学生珍爱和平的思想情感,至此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四
1、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包括震撼人心的图片,配上《辛德勒名单》音乐,让学生入境。
1、标题设疑
本文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疑问:为什么说没有新闻?
既然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作者写了些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
2、解决第三问:“作者写了什么?”
镜头一:参观者的反应和神态
镜头二:奥斯维辛周围的自然景物
镜头三:废墟上的雏菊花
镜头四:年轻姑娘的微笑
3、总结
写法:正如焦点访谈所说的“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有一类新闻,会把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掺杂其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类新闻的典范之作。
角度:将镜头对准参观者的反应和奥斯维辛集中营四周的景物,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表现了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4、回到开头的问题“奥斯维辛到底有没有新闻?”
一样的景点,一样的游客的震惊愤怒,这里阳光明媚,的确没什么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用文中的话来说,“非写不可的使命感”齐读6段。“这种不安的心情是什么?”担心人们遗忘历史。
希望同学们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永远不要忘了培养健全的天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做一个大写的人!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五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使学生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一课时
一、导入
开启地狱之门,和作者一起到有“人间地狱”之称的奥斯维辛作一次地狱之旅。
二、幻灯片展示一
游览过程:
1、看到“雏菊花在怒放”,你想到了什么?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2、面对照片中注视着你的眼睛,面对女孩的微笑,你的感受和理解是怎样的?
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
三、关键句理解
1)强烈反差,奠定基调;
2)首尾呼应,寄托提醒。
2、为什么作者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设置悬念,引导读者;
2)承上启下,巧妙过渡;
3)突出主题,回环照应。
3、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从而产生感受、反应;记者(罗森塔尔)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四、幻灯片展示二
直观感受参观者的表情
五、技巧探究
1、这篇新闻与一般注重时效性和客观性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
报道内容客观事件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客观个人情感浓厚
奥斯威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
六、拓展讨论:
幻灯片:在地狱之门的思想者(罗丹)
2、莫泰利的诗
七、结语
希望我们能够终结罪恶,开启幸福和平的天堂之门。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3、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重点: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难点: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1课时
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教读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讲习课文
答案: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
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新闻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片段2借景抒情
7——15段动作神态描写侧面表现恐怖残暴
写作特点:1、文字简练、朴实。2、视角独特。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七
本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纪实报道。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特点是客观性(真实)和时效性(新鲜)。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印象性新闻报道。并是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印象性报道”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作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在写这类报道时作者必须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印象、写观感。所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
四、文本解读。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全文一共16个自然段,1—3段写奥斯维辛的今天,4—5段写奥斯维辛的历史,6—15段写今天(1958年)参观者(包括作者在内)的感受。16段收束全文。文章的开头先写奥斯维辛今天鸟语花香,阳光明媚,而作者却认为这是噩梦,这一巨大的反差引起了读者的思考。
当读到后面,了解了奥斯维辛的历史,这一困惑便找到了答案。这是作者怕人们(尤其是儿童)淡忘历史的一种深深的忧虑。正是因为这种忧虑作者在第六段中写道“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直接点明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
文章理解的难点主要集中在7—15段,这部分主要是描写参观者的感受。有些描写,学生一目了然,例如:“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等。而有些描写语句看似直白,但含义深刻,需要深入理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例如“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它会羞红了脸的。”参观者为什么要“庆幸”呢,是因为一旦打开门,他们也会觉得非常尴尬。
正常人对当年在妇女身上进行不育试验的实验室看一眼都觉得尴尬,而那些纳粹分子他们却残忍的、没有良知的进行着实验。简单的一个“庆幸”让我们看到了纳粹的残忍与无耻。像这样的语句还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什么值得看的”、“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等。这些语句在平实地叙述中,蕴含着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对这些语句的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奥斯维辛的认识,把握作者创作此文的原因。
1、对于新闻,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初中已学过新闻的概念、特点及写法等;但是这篇新闻的特点比较特殊,与一般的新闻不太一样。
2、学生对奥斯威辛的了解呈现两级情况,一种是一无所知,一种是有所了解,但是以不了解的为多。
3、高一学生还是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要激发、寻求、提升阅读者的主体感受和认知深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
知识和能力:
2、阅读新闻抓住表达作者主观评价的语句。
3、提高学生理解作者主观评价语句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讨论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领会在平静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分子强烈的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
一、设疑引入。
二、初步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答案用文章中的语句或依据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
纳粹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可怕的旅游中心。
奥斯维辛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莫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
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成堆的头发婴儿的鞋子囚犯的照片。
三、背景介绍。
(插入ppt用图片介绍奥斯维辛——图片很有震撼性,一下子拉进了学生和奥斯维新的距离)。
每天,一列又一列火车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开进这个大门。那巨大的烟囱终日不停地向外面排放烟雾,也就意味着又有许多人被杀害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xx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xx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四、浅谈感受。
看完这些图片之后你有何感受?(如果你去奥斯维辛参观,看到这样的展览,你会有什么感触?)。
犹太人太可怜了,这些事情太恐怖了。
生命不能这样被轻视、被践踏。要尊重生命。
问题:今天(1958年)去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们,他们又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在书上划出表现参观者感受的句子。
(学生阅读文章7—14段找同学朗读,学生边听边标注在书上。)。
五、深入理解。
问题:在这些描写参观者的感受的句子中,有没有你不明白的语句?(学生自由提问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若学生不问老师就提出问题)。
问题一:11段“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为什么?
(搞妇女不育试验的地方——大门紧锁可提供图片)。
明确:一个有良知之人,他就是看一眼这样的场所都感到羞愧,而那些纳粹分子却麻木的做着的试验,表达出了作者对对纳粹的控诉。
这就是灾难岁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消亡,更是尊严的绝望。因为人的尊严受到冲撞,受到了摧残。
可见,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是:见微知著。不仅是展示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希望通过展示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
(一)作者想这二十多岁的姑娘为什么会微笑?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赴死刑的`人的表情都是木然的,这木然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麻木、绝望。因为死神天天都会光顾,随时都有人被纳粹杀害,所以多数人已变得麻木和绝望了。而这个姑娘却带着微笑是因为她看到了希望,他心中拥有希望。
推测一:终于不用等死了,不用再看到同胞的遇害了,终于解脱了因此微笑。
推测二:这个姑娘却带着微笑是因为她看到了希望,他心中拥有希望。——文中有“雏菊花”,与此呼应,也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二)小结。
对生命的无视,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巨大悲剧的反思。
对战争思考、对生命思考、对人性的思考。
提示:游客看到女牢房的景象时,惊惧万分,想叫但却叫不出来;而解说员却快步走开觉得没有什么可看得。
也许是解说员天天看这一景象,天天向大家讲述这些内容,他有些麻木了。所以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不要对灾难的历史变得麻木。
也许是这一场景与其他的毒气室、焚尸炉、绞刑室比较起来是小巫见大巫,起码还给了一个生存的空间,所以解说员觉得没什么值得看的。——控诉了纳粹份子的惨无人道、残忍。
小结:在我们深刻理解了参观者、作者、讲解者的感受之后,相信也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对战争的思考、对和平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
五、探究主旨。
“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一种不安的心情”。(作者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
六、作业拓展。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罗森塔尔。
杀人工厂旅游中心。
毒气室震惊。
展览焚尸炉感受愤恨。
绞刑室可怕。
窒息。
最大的优点。
整个教学流程层次感很强,问题设计基本能做到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抓住学生对文本中描写参观者的感受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切入点很好,学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正好是深入把握文章作者情感的过程。
最大的困惑。
这是一篇新闻,但我并没有按照新闻的思路来讲,而是像分析散文一样来对文本进行内容的筛选和语句的分析,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我心里还没有答案。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八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区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会以此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文章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我将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学生对这则新闻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比较难把握,我会通过初读、再读、研读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学生做好相关的预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其观点。
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我运用诵读、设疑、点拨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圈点批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领悟情感,学会赏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前我的主要准备工作是备好课,搜集作者和“二战”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做好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并对“新闻的客观性”进行思考,积累感受。
我由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导入,并用多媒体演示诗歌《蝴蝶》内容,播放相关配乐,我深情朗读后,导入:这是一首感人的诗,它的作者叫巴维尔,是个犹太人,写于奥斯维辛集中营。23岁时,法西斯把他投入毒气室,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此陨落了,他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那么,奥斯维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走进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同时,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介绍作者和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有关背景情况。
我先以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让学生了解一般新闻的特点,引导他们注意本则新闻视角的独特。
接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我板书生字词,如:毛骨悚然song3、和煦xu4、踉跄liagqiang4、祈祷dao3.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学生边朗读课文,边圈点勾画相关句子。学生朗读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发言时,我适时点拨,学生发言后,我进一步明确,多媒体演示相关要点。
我进一步设疑,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我来回巡视,适时启发、引导。
(2)本文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请从文中找出几例,仔细揣摩品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怎样理解14段中“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
学生回答后,我小结明确,并用多媒体演示内容要点。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2)本文有很多精彩之处,透过文中的叙述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请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后,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小组派代表发言,我启发、点拨,最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我借助多媒体介绍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引导学生就德国与日本面对历史的不同态度,谈感想,并以此进行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将行文与现实联系,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请就身边新近发生的事写一篇小新闻。注意要选取有价值的事件,报道要真实客观并学习本文将情感蕴含其中的写法。
重现新闻的事实: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对法西斯的愤懑与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我这样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晰,它能够系统、直观地展现全文的内容、结构,并清晰、明了地指出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九
1.了解新闻类作品的基本特点,快速准确提取主要信息。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法西斯的残暴,了解悲剧历史。
2.通过分组朗读,以及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分析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以及获奖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把握本文的写作主旨,体会作者的使命感。
2.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记住历史惨痛教训,珍惜和平。
3.通过对比,警醒学生勿忘国耻,勿忘南京大屠杀,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及获奖原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的嬉戏,这么美好和平的景象出现在今天波兰的一个寻常的小镇上,但是这里却被列为国家博物馆,甚至还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图示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
二、背景简介——初步了解,渲染氛围。
1.投影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二战期间修建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开始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
2.投影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并附相应的解说,更加形象深刻的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囚犯们有三个结局:劳役累死、毒气毒死和实验害死。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多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他们对人类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三、文本初读——确定主体,明晰重点。
这样的悲剧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可留给我们的记忆和思考却远没有结束。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记者罗森塔尔去看看现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板书“奥斯维辛”)。
学生快速阅读新闻,以小组形式讨论下列问题。
2.这部分是围绕什么来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1.课文第6-15自然段,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过程。
2.这部分是围绕参观者的脚步来写的,主要写了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3.学生分段朗读主体部分,并随着参观者的所见附以图片。
整体感知—品读感受,分析细节。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读文后的感受。
2.谈谈自己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哪些文段给了你这种感受。
明确:
1.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最让人震撼的大多是些典型的细节描写。而本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细节描写的手法。(板书“细节描写”)。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
明确: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四、研习课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
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4.句子赏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句子赏析: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六、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明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六、布置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七、板书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一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3、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课时。
教读课。
教读法、谈话法。
答案: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
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新闻材料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片段2借景抒情。
7-15段动作神态描写侧面表现恐怖残暴。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二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
三、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
[教学重点] 。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二、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
[教学难点] 。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学课时]。
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二、背景知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三、课文赏析 。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四、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
五、讨论 。
六、总结 。
七、布置作业 。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
板书 。
新闻事实 。
一、新闻材料 背景材料 。
作者的主观评价 。
二、片段1 。
片段2 借景抒情 。
三、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
2、视角独特。 。
3、多用否定句。 。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三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明确:
(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
(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四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
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
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
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
二、背景简介。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展示)。
三、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提示:一、导语: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1~3)。
二、背景:引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4~6)。
三、主体:随参观者脚步而行(7~15)。
2、这篇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提示:本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新的.事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4、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5、找出本新闻描述参观者行动、神态的语句,体验他们的心中感受。
四、精读课文。
提示:不协调的事物叠合在一起。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1.结构上:首尾呼应,显得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2.写法上:以乐景衬哀情。
3.内容上:突出文章主题,表达出了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提示: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4.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提示: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者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写法指导。
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5.从分析艺术手法入手。
用这种方法分析,便带有鉴赏的性质。
五、深层分析。
时效性最新发生时效性不强。
报道内容已发生的事件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客观个人情感浓厚。
2、这篇新闻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1)突破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原则。
(2)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3)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六、拓展延伸。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火烧南京城7周之久,遇难者达30万以上。
(图片展示)。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施罗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勇于自我反省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原谅和尊重。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五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对于现在的高一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了,所以达到这一要求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考虑的是,作为一节新课改研讨课,如何在我的这节课上体现出一些新课改的理念,以供同行们研讨,哪怕是失败了,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然,由旧有的观念向新的理念转变这一过程还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我的教龄尚短,但作为旧有教学观念下的学生的时间可谓长矣,所以旧观念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所以原先的教学设计依然没有多少突破,还是过分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合作,轻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区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会上,许多老师给与了真诚的批评与指点,我校语文组的老师们也为我出谋划策,就在正式讲课前两天试讲时,教研室两位张老师还给我进行深入点拨,回想起准备这次课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促进教师成长”这句话的含义。应该说在大家帮助下,这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是体现了新课改若干理念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我课上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两个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当然前期的选择过程时一定要做细的。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达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正如本班学生在评课时说:“这堂课上,老师不像过去的老师那样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我们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对学生讲,我也喜欢这样的课,这也是老师所追求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最先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作为新课改研讨课,我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课前学生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并选代表课上展示最让本组同学震撼的一张图片,体现了合作交流;课上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就本课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诸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所以课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就显得比较浅,诚如有些老师所言,人文性体现得较突出,工具性就显得有些薄弱;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学识的浅薄,对于学生的评价还缺少精当的点评;作为一堂课,如何把用多媒体调动起来的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本本身来等问题解决得并不够理想,这些“缺憾”同“亮点”一样,也是我作这堂课的收获,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其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是我的荣幸。感谢新课改敦促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六
作者用简练的文笔,通过记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文章前半部分有自然界的奇异景观之谜说起,主要写谜底如何被揭开的,侧重写实;后半部分主要由揭开谜底而获得的启示,重在揭示哲理。本文借具体、真实的事情来说明人生道理,令人信服,这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陶冶性情和培养意志的好教材。
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段学生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4、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叙事简洁,内容较易理解,学生在学习时不会遇到太大问题。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确实,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是教学的难点。根据上述情况,我设想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七
1、体会以乐景写哀情、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2、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3、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4、培养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5、培养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2、预习检测(见《高考调研》)
二、导入设计
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a.m.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a.m.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带着主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整体感知
按参观的空间顺序:
毒气室 见——雏菊 感——恐怖 终生难忘
焚尸炉 见——头发 婴儿的鞋子 死囚的牢房
感——表情茫然 浑身发抖
女牢房 见——盒子
感——惊惧 张大了嘴巴
灰砖房——羞红了脸
长廊 见——照片 微笑的姑娘
下室 见——绞刑架 跪
感——窒息
明确: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4)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八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就本课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诸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所以课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就显得比较浅,诚如有些老师所言,人文性体现得较突出,工具性就显得有些薄弱;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学识的浅薄,对于学生的评价还缺少精当的点评;作为一堂课,如何把用多媒体调动起来的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本本身来等问题解决得并不够理想,这些“缺憾”同“亮点”一样,也是我作这堂课的收获,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其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是我的荣幸。感谢新课改敦促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十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对于现在的高一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了,所以达到这一要求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考虑的是,作为一节新课改研讨课,如何在我的这节课上体现出一些新课改的理念,以供同行们研讨,哪怕是失败了,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然,由旧有的观念向新的理念转变这一过程还是非常艰难的。所以原先的教学设计依然没有多少突破,还是过分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合作。在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会上,许多老师给与了真诚的批评与指点,语文组的老师们为我出谋划策,就在正式讲课前两天试讲时,教研室两位张老师还给我进行深入点拨,回想起准备这次课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促进教师成长”这句话的含义。应该说在大家帮助下,这堂课还是体现了新课改若干理念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所以这堂课我的设计重点就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入挖掘文章的深层意蕴,关于历史、人性、生命的思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我课上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一个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当然前期的选择过程时一定要做细的。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达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正如本班学生在评课时说:“这堂课上,老师不像过去的老师那样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我们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对学生讲,我也喜欢这样的课,这也是老师所追求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最先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作为新课改研讨课,我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课前学生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课上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二十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2、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
教学重点。
参观者参观的地方及参观者的反应,了解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地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这是我们整体的一个感知,哪位同学补充一下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更详细的一些材料?(生根据查找资料补充)。
2、1000多座集中营,400万遇难者,这么惨绝人寰,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用文中语句回答)。
没有新闻:“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还要写的原因:“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3、作者罗森塔尔源于一种内心的不安和记者的使命感,跟随着参观者走进了集中营,那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他们又有哪些反应呢?(在文中找一找)。
参观地方: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绞刑室。
参观者反应: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表情茫然。
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嘴巴想叫叫不出来。
实验室:庆幸、羞红了脸。
照片墙: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绞刑室:窒息、跪下祷告、“够了”
同学们找的很好,那从第一个地方到最后绞刑室,参观者的反应比较一下,我们发现越来越怎么样?(生答强烈)。文中直接描写毒气室什么样子了吗?直接写死囚牢房和绞刑室的样子了吗?(生答没有)那通过什么让我们感觉到它们的阴森、恐怖了呢?(生答参观者的反应,)对也就是参观者的神态和动作,这种通过描写彼事物来反应此事物的特点属于什么描写?(生答侧面描写)。
三、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找的情况,先让学生说为什么这个句子有亮色,蕴藏希望,然后一起分析句子)。
重点理解:“在德国人撤退布热金卡炸毁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对比:毒气室和焚尸炉是戕害生命,怒放的雏菊花是勃勃生命的象征,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
讽刺:任凭纳粹多么罪恶,依然阻挡不了生命的绽放。
控诉:多少如花一样的生命被纳粹戕害毒杀。
反思:不能再让如花一样的生命成长在罪恶和战争的环境里,不能再让如此的悲剧重演。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祥和欢乐的画面,这个句子和文中哪一段相似呢?(生找第一段)我们具体来看看,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段有“居然”两个字,难道“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白杨树婆娑起舞、孩子追逐游戏”这些画面不美吗?为什么作者说“不该”呢?哦,因为如今的画面与奥斯维辛沉重的历史不相匹配,因为大家对奥斯维辛过去的惨绝人寰早就有所耳闻,看到如今画面感觉有点不搭调。
那最后一段是作者参观完出来,看到孩子们追逐游戏,是真的希望奥斯维辛不要再有历史上类似的新闻,孩子们可以在自由的天空下奔跑追逐。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结构上我们说他们是?(生齐答首尾呼应),更突出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找的非常好,二十多岁美丽的姑娘,她温和地笑着。这是希望和梦想的象征,至于她为什么笑,我们这里暂且搁置,待会讨论。
在奥斯维辛天空不应该都是灰暗的,空气也不该都是沉闷的,生活也不该都是绝望的,那一丝亮色,总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文档为doc格式。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说课稿(专业21篇)篇二十一
1.了解新闻类作品的基本特点,快速准确提取主要信息。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法西斯的残暴,了解悲剧历史。
2.通过分组朗读,以及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分析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以及获奖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把握本文的写作主旨,体会作者的使命感。
2.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记住历史惨痛教训,珍惜和平。
3.通过对比,警醒学生勿忘国耻,勿忘南京大屠杀,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及获奖原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的嬉戏,这么美好和平的景象出现在今天波兰的一个寻常的小镇上,但是这里却被列为国家博物馆,甚至还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图示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
二、背景简介——初步了解,渲染氛围。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二战期间修建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开始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
2.投影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并附相应的解说,更加形象深刻的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囚犯们有三个结局:劳役累死、毒气毒死和实验害死。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多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他们对人类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三、文本初读——确定主体,明晰重点。
这样的悲剧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可留给我们的记忆和思考却远没有结束。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记者罗森塔尔去看看现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板书“奥斯维辛”)。
学生快速阅读新闻,以小组形式讨论下列问题。
2.这部分是围绕什么来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1.课文第6-15自然段,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过程。
2.这部分是围绕参观者的脚步来写的,主要写了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3.学生分段朗读主体部分,并随着参观者的所见附以图片。
整体感知—品读感受,分析细节。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读文后的感受。
2.谈谈自己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哪些文段给了你这种感受。
明确:
1.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最让人震撼的大多是些典型的细节描写。而本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细节描写的手法。(板书“细节描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