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计划,教师可以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的实际案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一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创设情境,再现意境。
一课时。
师背诵,指名答:这是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诗,评读。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生读。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讲解字音)。
4、生再读,学生评价。师:很好,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
师: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真不错。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这首诗,大家可以借助书中的注释来理解,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师: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请代表发言。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师:是啊,作者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出示课件: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见?)。
生:看不见。师:那作者为什么说看见秋风了?他是在骗我们吗?那他到底看见了什么?
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燕子往南飞……。
生:父母、孩子、妻子……尽管如此思念他们,可张籍却看不到他们,我们来了解一下张籍:点击出现张籍的资料,指名读。
生:写家书。
师:对,他决定写一封家书。出示幻灯片:看,张籍坐在桌前准备写家书了,可他迟迟没有动笔?他到底在想什么?哪个词字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板书:意万重)。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形容思绪万千)。
你来读出他此时的心情吧?(有几点想法)再读(有几十种想法)再读(真是思绪万千啊)齐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是啊,他想了很多很多,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说给大家听。
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师: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张籍左思右想,经过反复的琢磨,信终于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出示幻灯片:看,他把信交给了送信的人。谁来读读这两句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谁读懂了这两句?真的假的啊,我想考验一下!大家看,这就是张籍写好的家书。(拿出准备好的信)哪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张籍是怎样寄信的?我就吃点亏,为张籍当一回信使吧!
师演送信人,生演张籍。
你为什么把信拆开?(我担心匆忙中写漏了什么)你加点什么吧!同学们,哪个字写出了张籍此时的`心情?(板书:恐)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着急):写好了没有呢?快点把信给我,我要赶路。又被张籍拦住了,师:哎哟,张大人,你还有完没完啊?好好好,真服你了!同学们,张大人这样几次拆开信用诗中的话叫做:又开封。对,又表示不止一次。
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句诗?(嗯,听出了一丝担心,不错,读出了诗人的担忧。)全班齐读这两句。张籍这样拆了写,写了拆,写得完吗?是,对亲人的思念是永远也写不完的。
师: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亲情呢!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那还带走了什么?生:带走了作者的心……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孟郊曾在《归信吟》中写下这样一句诗,点击课件: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学生齐诗。
师:魂随信去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瑟瑟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齐读诗。
师:看到秋风刮起,作者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作者是借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秋风)像这种借景色来表达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叫做借景抒情。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2生交流思乡的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
师:我这里也有几句思乡的诗句。
(音乐响起),指名读: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清.袁枚。
师: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你们现在还小,不能完全领会,但是等你们长大了,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浓浓的亲情。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张籍的《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诵这首传世之作吧!全班齐读。
1、默写《秋思》。
2、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语句通顺,想象丰富合理。
3、课外诵读《乡愁》、《家乡的桥》。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二
当我拿起《秋思》这篇课文,心如千斤重。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个人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这才无愧于古人创造诗词,无愧于诗词有别于其它文体,无愧于编书者纳入古诗词教学的用意。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一经这样折腾就会把诗拆得支离破碎,它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整体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整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大大小小的读差不多有三十多次。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它讲究形象、色彩、韵律,每个字、词都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所谓“十年得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锤炼语言的佳话。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让学生感悟诗人“乡愁生于秋风里”、“乡思寄寓家书中”、“乡心乃在寂寞处”。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诗人的“意万重”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学生可能只会想到诗人思念家乡,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诗人又岂止是思家呢?于是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意万重”我先出示张籍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对诗人有所了解后,我马上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意万重”可能是什么?这样学生通过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这样诗中“意万重”学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发下,学生的想象丰富起来,说话写话的训练就水到渠成。
在《秋思》一课教学中,当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凄婉的背景音乐,让一个飘满离愁别绪的意境在课堂缓缓流淌,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此时我说:“秋风瑟瑟,乡思绞碎了诗人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说些什么呢?学生们遐想翩翩,我让学生拿出笔来写一写家书,学生纷纷拿起了笔,尽情地释放着内心的感受,学生的情感在“写”当中得到了释放。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秋思张籍优秀教学设计优秀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代:唐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是借助寄家书这件日常生活的小事表达了自己身在异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朱翠老师的这节课改变了古诗教学一味讲解、生硬体会诗意的传统教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她是从从创境激趣、读中自悟、拓展延伸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从情境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很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快乐,体现了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新理念。
本节课教师在引领学生学古诗时遵循了古诗教学的基本规律,即:让学生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是:以读为主线,贯穿整节课。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读,以读促思,因为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才会越丰富。今天朱老师讲得这节课做到了这一点。朱老师就是通过学生个别朗读、互相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读中感悟诗句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节课最终也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特别是教者运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范读、引读,营造了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我始终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
当然,本节课也有以下两点做得不够:
1、没有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课堂上有体现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但只是教师问、学生答。这样做,没有真正帮助学生梳理课外知识,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实际效果。
2、对古诗意境的想象没有依托文本。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我觉得古诗意境的想象只有从文本出发,才能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才能丰富学生的想象。《秋思》这首诗我觉得教学时,在学生已经知道了诗人看见的不是秋风,而是秋天的落叶,如果讲到此处,教者就让学生想象一下深秋的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这时,学生就会体会到深秋会给人以萧瑟、苍凉之感,这样的感觉就和作者身在异处、感到孤独、寂寞、思恋家乡的心情是一样的。但朱老师在讲课中脱离了文本。就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情感,我觉得有些牵强、生硬,学生很难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也就无法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最后我想说:“古诗教学,方法多多。只要我们巧妙使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其思维,就会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魅力无穷!”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四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像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像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五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见秋风而起乡思,可以说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习见题材,能以这样寻常的题材写出新意的小诗实不太多,而张籍的《秋思》一诗选取日常生活中一个富有内涵的片断——寄家书时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构思巧妙,历来为人称道。
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说的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淡叙事,却有内涵。秋风本无形,它却包含肃杀之气,使木叶摇落,百花凋零。作客异乡的游子,见到这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孤独凄冷的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有内涵的“见”字,给以人丰富的`暗示和联想。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寄居洛阳,离家千里,见秋风而起乡思,当时的交通又不便利,再加其他一些原因,不能立刻返乡,只好写封家书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这就使他本来已经很强烈的乡思之中又增添欲归不能的惆怅,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思乡情切,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要倾吐,而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作者用“欲作家书”无从下笔,犹豫难宁的情态描写把抽象的“意万重”表现得真切生动。
三、四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描写了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怕匆忙中漏掉什么话,在送信人就要上路时又拆开信封。诗人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人捎信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难以表达,再加上时间匆匆,觉得这封包含千言万语的信仍不尽人意,好象还有什么重要内容没有写进去,于是在行人将要出发之际,又打开书信。这毫无定准的“恐”显示了他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其实不一定真是遗漏什么内容。而“临行又开封”的细节也并不一定真的补上什么内容,这与其说是为了补上几句未说尽的话,不如说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正是这一行动方显出他此刻细致入微的心理。这两句所写内容虽然寻常,但由于它准确真切地反映了游子思乡的心理,真可谓化平淡为神奇。
总之,这首小诗以平淡本色自然的语言,对平常的生活素材进行了提炼和典型化,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值得我们慢慢品味。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张籍秋思朗读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七
这里是洛阳城。
秋意深浓,景色宜人,大街小巷人来人往,与我的故乡吴郡相较,更为繁华。
我负手站立于窗前,看着这熟悉的地方,却充斥着陌生的气息,感到无尽的孤独。
为何我会有如此惆怅之感?
一阵秋风乍然吹进窗口,我原本如一泓清水般平静的心上荡起了阵阵涟漪。
是了,就是了,那种思念家乡的愁绪!
又是一缕凉风扑面而来,微的凉,似乎是在催促我写一封家书。
我连忙疾步至桌前,研墨,铺开宣纸,执起搁在砚台上的毛笔,开始认真细致地写字,一笔一划,饱含深情。
万重心意尽付信中。
写完后封好,抬头透过窗户望向天空,亲人见到信后高兴的样子仿佛浮现在眼前。
不禁有些出神。
半晌,我才恢复过来。
这时想起了叩门声,我将屋门打开,抬首时居然见到了他,一时惊讶得说不出话。
那是我多年未见的故人——李槭(虚构)。
赶快将他引进家门,倒了两盏热茶,随后问起他的近况。
听说他要去吴郡,我有些欣喜,连声问他是否肯为我捎封信。
他笑着应是。
我将信递与他,待他出门时也不忘提醒要小心保管。
直至他踏出屋子几步,我好似又想起了什么,追上去又将信拿了回来,再次拆开,看看有没有诉说完自己所有的心事,却发现没有任何疏漏,尴尬地笑笑,将信重新封好,给了李槭。
望着他进行渐远的背影,我心中若放下了一个重的担子。
呵,那沉重的担子,可是被那习习的秋风携走了?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八
8.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1分)秋风无形,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一样,秋风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2分)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凄凉摇落之景,生羁旅、凄寂、思乡之情。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2分)。
9.三、四两句突出心理和细节描写——“复恐”,“又开封”。“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和“匆匆”。“复恐”二字,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似有千言万语唯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临发又开封”的细节,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作品寓情于事,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而又高于生活,这正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各3分)。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九
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像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像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评价。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由于此诗艺术上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给予极高的评价。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一般论者以为诗到中唐,不足与盛唐争衡。但就此诗来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如前举之岑参)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
改写《秋思》想必唐代的张籍你们一定不陌生,他是一位诗人,他写的《秋思》将会把我们拉回唐朝,来到洛阳城里。秋天来了,树叶黄了,草儿枯了,凉爽的秋风刮起来了。这天,张籍出来散步,看见这一切,知道秋天已迈着她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洛阳城里,呼喊着外出打工的的人们回家看看。一股想家的念头和迫不及待想回家的欲望涌上张籍的心头。可是,他太忙,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便准备把这份思念化作一封家书,寄给家中的老父老母。张籍想跟他父母说的话太多太多了,似乎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看着他激动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思念家乡的渴望,好像浩瀚的宇宙,永远说不完,说不尽。瞧着他那握着笔颤抖的手,便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很多很多。但是拿起笔,又觉得千言万语无从落笔。明天帮张籍带信的人就要启程了,张籍连夜写信,一边修改,一边叹气,为自己不能亲自跟父母问好而遗憾。害怕这样匆匆地写不能表达完对家乡浓烈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父母的强烈思念。就这样写写改改,总算把信写完。第二天,一大早,送信的人要出发了。张籍把写好的家书交给送信人,看着他身离去,望着他的背影,猛然间眼睛一亮,又想起了什么,一边喊着“等一等,等一等”,一边迈着大步追上送信人,再把信要回来,连忙撕开信封,取出信,再填写上刚刚想起的思乡话,生怕落下什么忘了说……张籍思乡心情之浓烈,真是让人感动啊!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一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秋思的阅读问题。
8.《碛砂唐诗》云:“一倍笔墨便写出十倍精彩。”秋风无形,何以“见”得?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9.王安石评张籍的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请鉴赏诗的三四句。(6分)。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二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诗: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鉴赏: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思考题:
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1,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唯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三
《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吧。
【原文】《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译文】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赏析】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四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五
张籍的《秋思》十分出名,而王安石也曾评价过张籍这首《秋思》,下面我们去看看吧!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价张籍《秋思》:
《秋思》是一首乡愁诗,当时诗人客居洛阳城,又见秋风,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产生了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当诗人“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那个捎信人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像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正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六
《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分享了《秋思》张籍拼音版给大家欣赏!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张籍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鉴赏:
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像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像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七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张籍秋思教学设计范文(18篇)篇十八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像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像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