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能够展现写作者思想和观点的文字表达方式,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优秀的作文范文能够给我们提供思路和启示,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一
又看到爸爸童年时的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了,望着照片中爸爸身后的一幢幢低矮的石头房,我的思路也不禁飘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那时候呀,我有一辆普通自行车就会羡煞一大群同学。”爸爸摩挲着我那辆崭新的变速“捷安特”自行车感慨万千。
“爸爸,你当时在外地上学想奶奶时,是打电话吗?”我好奇地问。
爸爸微微一笑说:“只能放在心里想或者是写信,因为全村就大队部一部手摇式电话,或者到邮电局打电话,但是话费好贵,打三四分钟电话所花的钱就可以买一本书。”
“爸爸,那真的划不来。上次妈妈出差几天,我每天不是电话,就是微信视频,感觉妈妈就在身边,既方便又花不了多少钱。”我有点儿为自己生在这个年代而洋洋得意。
“可不是吗?现在智能手机越来越先进,联系方便多了。”爸爸话锋一转,接着说,“那时候学生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不错。不过很多人最多只能读到初中毕业就离开学校去打工。那时候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太差了,供不起孩子们继续上学,倒不像你们这一代,条件好了却不好好学。”
“唉——”听到这,我叹了口气,为当时那些没条件上学的人们感到惋惜。不过,我很快又笑了,因为现在,祖国繁荣昌盛,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国家还在不断向前!向前!向前!几十年前的“悲剧”不会重演。瞧瞧,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多么幸福,可谓是从小就生活在蜜罐中,生活和学习的.条件真是今非昔比啊!
我和爸爸比童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身处两代,我们的物质条件、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不过,我相信,不论相隔几代,我们中华民族不断探索、追求进步的精神是不会改变的。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二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科技也日新月异......
今日,我就要和爸爸比童年。爸爸小时候食不裹腹,每天吃不饱、穿不暖。家中只有一张床,好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上,被子不知补了多少布丁。房子都是用泥土和红土建造的,屋顶是用瓦片做的,下雨天,屋外漏大雨,屋内漏小雨。那时候,爸爸的衣服破破烂烂的,过年时还没有新衣服穿,而且衣服只能自己做。在那时,鞋子只有布鞋,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只有布鞋穿。走石子路时,脚就会肿得厉害,又红又肿。
爸爸小时候,早上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和奶奶、爷爷去山上喂猪、砍柴、种田......
记得有一次,爸爸跑到山上去喂猪,有一只淘气的小猪跑出猪群,爸爸追得满头大汗的,好不容易都赶回猪群,一不留神又有一只小猪跑出了猪群......
儿时虽然贫苦但爸爸的童年也别有一番乐趣!爸爸小时候像猴子身手敏捷会爬到树上,掰下几根树枝,和小伙伴们一起做弹弓。有时候,爸爸还会约几个小伙伴们用木做枪,玩打仗的游戏。
爸爸的生活虽然朴素但是童年又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呀!而我现在的童年生活不仅生活条件好而且也有着了另一番童年味道。
我和爸爸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别。现在,我们住的都是高楼大厦,一个房间里有两、三张床,而且还一尘不染。住了好几年都亮丽如新。无论是刮风下雨,房顶上都不会漏水。在家我就像一位一个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吃饭是要让爸爸妈妈喂;洗澡也要爸爸妈妈帮我洗;而且每件家务活都是妈妈爸爸做的。现在,我们穿的鞋子五花八门:有跑步专用的运动鞋、有踢足球专用的钉鞋、有跳舞专用的的舞蹈鞋......常常喜新厌旧。
衣服也各式各样:休闲服、军服、芭蕾服.......我的童年生活之所以能这么幸福都要归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改革开发政策带来的变化,让科技日新月异,让人民的生活无忧无虑。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祖国出份力。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三
童年时光,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盒子,装着我们美好而珍贵的回忆。童年里,我们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事,而那回忆里珍藏的最温馨的事,当然就是我和爸爸比童年了。
比乐趣。
有一天晚上,爸爸说:“我小时候的娱乐可真不少。我们生活在农村,经常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跳皮筋、踢毽子、玩打仗、摘野果,回忆起玩的这些游戏,真是回味无穷啊。”我发现爸爸说这话时,他的脸上满是神往的微笑,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我故意对爸爸说,“爸爸,你不觉得你们玩的那些小游戏非常老土吗?你知道我们玩什么吗?”,接着,我给爸爸罗列出我们现在玩的游戏,跳方格、走象棋、打篮球、游乐场、玩电竞等等,还真是五花八门,我得意洋洋地说:“爸爸,你比不过我了吧,还有好多好玩的我没说,我赢一局喽!”
比生活。
爸爸说,他小时候生活十分艰苦,吃的是地瓜,喝的是地瓜汤,年景不好的时候只得吃地瓜叶,浑身散发的是地瓜味,睁眼闭眼就是地瓜。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成语:一穷二白。爸爸还说他们有时候还吃榆钱饼,就是把树上的榆钱扒下来,和上玉米面在锅里考熟,那味道是相当的不错!看他苦大仇深的样子,我来个“火上加油”,我说,我沾他的福,现在早上有肉包子、油条、肠粉、稀饭,中午和晚上大鱼大肉,山珍海味,顶不济还有个鸡腿,生活真是有滋有味啊,说着说着,口水还真的快流出来了。这次我爸爸不敢有任何异议,直接“缴械投降”,我这一局赢的真轻松。
俗话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气死人,不过,我们这一比,却比出了对生活的热爱,比出了温暖的亲情。我和爸爸比童年,让我知道爸爸过去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是多么艰苦。而正是他们那一辈的辛勤和努力,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同时,还要加倍努力,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回忆难忘的童年。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四
我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说起他的童年,让我落泪同时又让我羡慕不已。
爸爸小时候,唯一且又是罕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平时也很少坐过,每天上下学是靠自己的双脚走路到几公里外的村庄(本村没有学校),特别是刮风下雨,依然是披着雨衣或撑着伞独自去学校。可是这对他来说竞然不觉得苦,还幸福感满满。因为他的很多小伙伴们家里穷而早早辍学当上了放牛郎。
没有啥吃的,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更别说零食。有一次,他们三兄弟为了平分邻居送来了一块月饼而争吵不休。在他的那个童年时代,没有电视电脑,也没有手机、电子游戏。但他不缺玩具,什么弹弓啊,火柴枪,竹炮。全都是自制的手工玩具,有一次为了自己制一把竹炮而把自己的脚碗割裂了好几公分,鲜血直流。他的童年虽苦,但过得充实,丝毫没有愧疚。
讲到这里,不禁让我百感交集,既心酸又惭愧。对比现在的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玩具通通是花高价钱买来的,一件换过一件。上学读书视为苦差事。拿到智能手机不是看动画片就是玩电子游戏。我,我是个生在福中不知福的臭小子。可亲可敬的爸爸,你是好样的,我要学习他那种苦中作乐,自食其力,毅志坚强的精神,改掉我之前的坏毛病,奋发向上,争取当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亲爱的爸爸,向你敬礼!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五
三岁,他独自躺在木板床上醒来,院子里的鸡鸭鹅是玩伴。大自然的花草、石子是他的玩具。
三岁,我躺在舒适柔软的儿童床,一张眼,一家人都围着我转。进口奶粉、玩具、高科技早教机……应有尽有。舍不得我哭,害怕我饿。
七岁,他独自起床,啃着馒头、油条,出门,从村头走到了村尾的一座低矮平房——由原本的祠堂改造而成的学校上课。一天来回两趟,鞋子走破了,缝了又穿。
七岁,我被一道温柔的女声唤醒,换上漂亮的衣服,吃着营养的早餐。坐在小汽车中上学去。放学后,校门口,爸爸早已等候多时,接过我背上的书包。回家,作业有人教,有电脑网络咨询,一切都是这般方便快捷。
十岁,他多了照顾弟妹的责任,俨然一个小大人。他没未出过远门。假期,他帮衬家里干点农活。闲暇时,带着弟妹小水沟摸田螺,小树林里烤地瓜,这些都可以让他乐上好长一段时间。
十岁,我在校园里谈笑风生。兴趣小组的活动,文学社团的狂欢,各类赛事的历练,生活多姿多彩。假期,爸妈带我逛遍了商场、游乐场,北京、香港、泰国等好多地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十六岁,我想那时的我应该还是个不知愁滋味的孩子,生日那天,爸妈为我举办盛大的宴会,许诺送我出国留学,舅舅答应帮我换掉过时的手机,他们说:“只要你好好学习……”
我仰着脸问爸爸:“为何我们的童年这般不同?”
爸爸说:“现今的幸福生活来源于时代的进步。”
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今天的精彩还将继续。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六
宽敞的书房里,明亮的灯光下,我兴冲冲来到爸爸的办公桌前:“爸爸,我完成作业啦!把手机给我玩一下!”
“不行!我小时候可不玩手机的呀!”爸爸看了看我说。
“那你小时候有手机吗?”我问道。
“没有!”爸爸摇了摇头。
“那你的童年是怎么过的?”
“来爸爸讲给你听!”
“好呀!好呀!”我不禁鼓起了掌来。
爸爸合上了笔记本电脑,我搬来了张小椅子,托着腮帮子,听爸爸讲他的童年的故事。
他娓娓动听地讲开来了:“记得我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整天在家里跟伙伴们玩泥巴,过家家酒。等爷爷奶奶干完农活回来煮饭吃,有时候也会跟爷爷奶奶去田里上山玩。
“还记得爸爸我在念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会煮饭,洗衣服,上山砍柴,拔猪草喂猪。放暑假的时候,做完家务活就跟小伙伴们一起去田里捉青蛙,爬到树上捉知了,玩做迷藏,用小竹竿和报纸做风筝,滚铁环,折飞机,折纸船,折灯笼……晚上天一黑就呼噜噜睡觉去了。”
爸爸的童年充满了天真浪漫的情趣,而我的童年被高科技的电脑,电视和手机包围着: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学回来就打开电视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和《爱冒险的朵拉》等等动画片;会开电脑玩电脑小游戏;稍大点,玩手机。妈妈在家,美食不断;妈妈出差,外卖上门,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冬天暖风机,夏日吹空调,好不惬意!放假时间,爸爸妈妈还带我们去武夷山,玉华洞,青云山等各个地方游玩。
爸爸的童年,我的童年,不正悄悄地诉说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生活变得更美好吗?我羡慕爸爸,也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多彩的年代。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七
爸爸的童年跟我们真不一样!
“爸爸,您的童年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好奇地望着爸爸。
“爸爸的童年呀?就是有好吃的窝窝头,一个窝窝头顶好几顿,爷爷奶奶要养八个孩子呢。只有过年了,大家才能吃得到一点肉沫。”
“住的嘛,全家人都挤在一间土墙房里,睡的是木板床,用火炉取暖。”爸爸还说,他经常穿的是有补丁的衣服,过年的时候,才能配置得上一套新衣裳,因为一套衣裳,可以快乐好一阵子。
那时候,爸爸的学习条件也很艰辛。学校是几间破房屋,课桌椅也已经面目全非,书包是奶奶给缝的布包,他还经常把数学题写在地板上。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爸爸仍然热爱学习,刻苦努力。
而我的童年呢?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我还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崭新的课桌椅和书本,学校有多媒体等,还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和友好的同学……比起爸爸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多了!
爸爸和我的童年,不同时代的童年,真实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春天。我们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奔向小康。这一切都说明了祖国因改革开放变得更加强大,饮水不忘挖井人,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八
这天,我正在床头上一边悠闲地吃着小零食,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城南旧事》。正当我自得其乐时。突然,手机响了起来,我一看,原来是出差在外的老爸发的消息:“女儿,聊聊童年呗!”于是,一场大有看头的童年比拼开始了。
(爸爸):那时,生活可谓是十分艰苦,我衣柜里只有黑、蓝两色的衬衫。最好的衣服是一件打了两个补丁的蓝衬衫,我平时都舍不得穿它呢!裤子则是你奶奶自己做的。而那时,因为要干农活,所以鞋子都是套鞋,在泥地里走,就像是生了根似的,深一脚浅一脚的。
(女儿):老爸您的童年生活可真艰苦啊!不像我,我的衣服都是琳琅满目的品牌货,便宜的也有大几百,最贵的有上千呢!如果我买衣服,也是百般挑剔,一定要漂亮又精致,不然就不穿,别说打补丁的衣服,就算是旧衣服,我也是绝不穿的。唉,现在跟您比,还真是不该那样。
(老爸):那时的科技还不是很发达,还没有现在的这种随处可见的精装书。当时我们都是通过收音机来听书的,很不方便。如果哪家有几本小人书,一定会在孩子中使劲炫耀,得意极了!我最喜欢看的小人书是《西游记》,虽然当时图片是黑白的,但我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女儿):老爸,真谢谢您为我提供这么好的物质条件。现在我的面前正摆着一个木质大书柜,满满当当的一柜子书呢!军事、自然、动物……什么类型的都有,足够让我可以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
最后,这场童年的比赛自然是我赢了,老爸给出的奖品是:努力读书,暑假出游。不过同时我也明白了: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父母用双手辛勤创造的,感谢老爸老妈,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继续奋斗!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九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期,是美好和快乐的代名词。然而,我的童年却很忙碌。
周末,本应是消除学习的疲劳,好好的放松放松的时光。但是,我的周末却与上学没什么区别。早上,睡眼朦胧的我就要去上英语补习班,中午回家刚吃了饭,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去上奥数补习班。晚上总该休息了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补习班从不放过我的一点儿课余时间,哪怕是晚上也有绘画补习班等着我上。我曾向妈妈要求减量,而她总是振振有词地说:“阮麟婷有七个补习班,周子怡有八个补习班,而你只有三个补习班,不能减量。你要好好学习,别输在起跑线上!”
相比我繁多的作业,我很羡慕爸爸自在的童年。他小时候的课本内容十分简单,稍微记一下就能把整本书全背下来。他童年时考试的压力很小,作业也很少,一般每天的课外作业仅仅是抄写几个生字。由于当时穷,书包是哥哥姐姐用旧留下的,买铅笔和练习本都成问题,学习用品是节省再节省,根本没钱去上补习班(当时应该还没有补习班),他的周末纯粹是玩的。他的爸爸妈妈也不在意他的学习成绩,因此他学习没太多压力,日子过得很自在。
唉,我好不容易星期日有些空,可以玩了,但是没有一个朋友能与我一起玩,不能来的理由只有一个:上补习班。没伙伴来,我只好自己一个人玩,但是可以玩的项目也有很多限制:玩电脑游戏?不行!电脑辐射伤眼睛,玩电脑游戏降低智力。看电视?不行!看电视浪费大量时间,电视是生产傻瓜的机器。听mp3?不行!耳机易使耳朵疲劳,降低听力。这不行那不行,没办法,我只好端起书本,无奈地陶醉其中。
相比玩的乐趣,我更向往爸爸无忧无虑的童年。爸爸小时候,作业很少,也没有补习班,只有他的爸爸妈妈一出门干活,他就自由了。他便招呼上几位小伙伴去山上玩。采刺莓,摘野果,拾鲜花,爬大树,他样样都干。他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打麻雀。拿起弹弓,拉皮筋,聚精会神地瞄准麻雀,随着麻雀被打落,他兴奋地喊:“我击落麻雀了,晚上多一道菜喽!”如果遇上小溪,那就更妙了,抓小鱼,捉螃蟹,摸溪螺,现抓现吃。还可以将刚从土中拔出,还带有泥土的野萝卜放入溪水中清洗一下,然后就可以吃了。都是纯天然食品,一口一个,那叫一个爽。爸爸每次回家,身上总是一层泥一层灰,但他的爸爸妈妈从来不管。爸爸的童年处处充满着自由的欢笑。
虽然爸爸的童年充满欢乐,但那是属于爸爸的,我还是要经历我的童年。我从忙碌的童年中也收获着快乐。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十
这不,爸爸向我讲起了小时候上学的情景:那时候学习条件很差很艰苦。在简陋的教室里,桌子是石板桌,用砖垒起再用水泥固定着就是学习桌了,凳子是用木头锯成两半钉在两个木头上,就成了长条凳子了。学习的知识更是简单了,只有数学和语文两门课,那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做完作业就可以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
我们的童年呢?我们的学习环境是怎样的呢?
我们现在的教室可现代化了,有投影仪、电脑,桌子和凳子当然是专门定制的了。我们现在学的知识广,知道的事情多,了解知识的途径也多了,有互联网、电视和图书馆的课外书。
爸爸的童年真比不上我们,难怪爸爸说都想再当回学生呢!
现在的生活条件是在越变越好,如此大的变化都离不开祖国的蒸蒸日上。而作为祖国一份子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让祖国的明天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十一
晚饭过后,我和爸爸去广场散步。广场灯光闪烁,树影婆娑,还播放这优美的乐曲“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边,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我问爸爸:“您童年是怎么样过的呢?”
爸爸说:“我呀,小时候可没有你现在这么幸福,玩具都是自己做的。”“哦,自己做的玩具,都是做的什么,又是怎样做的,没人教您怎么会做?”我好奇地问道。
“我们那时也没人教,一个看一个,也不知道最先是谁开始做的,主要都是用木头和竹子做。我们首先要到山上砍木头和竹子,再把木料和竹子没用的部分削去,接着用小刀把木料和竹子做成各种玩具的各个部分,最后把玩具的各个部分用粘胶粘在一起,就能做出像木剑、战刀及弓箭等玩具。有时我们还会选一些”y”字型木头进行加工,再安上一根橡皮筋,就做成了弹弓。我们同村的小伙伴会拿着这些自己做的玩具一起嬉戏、打闹。”爸爸说。
“真没想到您小时候居然自己做玩具玩,我们现在要什么玩具,都是就直接去商店买了。”我敬佩地说,“咦,爸爸,我突然想起上次和您一起去水上乐园时,看到您腰下面一点有个疤,是怎么回事呀!”
“这个疤呀!说来可就话长了。”爸爸说,“这是我像你这么大,好像也是上四年级的时候上山砍柴不小心给柴刀割到的。”
“上山砍柴?爸爸,您那时候还要上山砍柴呀?”我不可思议。
“我小时候家里可没现在这么富裕,你奶奶他们要到田里干活,砍柴、烧火的事情就落到我们孩子身上啰。我记得那天我和你姑姑和叔叔到山上砍柴,因前天有下雨,路比较滑,下山的时候,一不小心脚一滑,就摔倒了。因为我们的柴刀都是绑在腰上的,所以摔倒时人就躺在柴刀上了,结果就被割到了。”爸爸说。
“那时候可真苦,不像我们现在,用的都是煤气和电了。”我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是越来越好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十二
他英俊的脸上长着一双钻石般的黑眼睛,头发和眉毛又黑又亮,身材不胖不瘦。
有一次,我喜爱的玩具丢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本以为爸爸要批评我,可是,你猜爸爸怎么说?爸爸竟然说:“月月,你进步了,你看,这一次把东西弄丢了,吸取了教训,下一次就不会再把东西弄丢了。”通过这件事,我以后再也没有把东西弄丢过。
爸爸有很多优点:不抽烟、不喝酒、长得帅、很幽默,工作上也很卖劲,还是单位的.小领导呢!
爸爸时而低头往下看,时而往窗外望,时而躺在沙发上休息……。
这就是我的爸爸,我喜欢他,你呢?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十三
老爸和我都出生在春城昆明。
七岁,老爸在文林小学,我在师附小,500米,34年,银杏树下,园林苗圃、虫鸣蛙叫变成了商铺饭馆、车水马龙。
初春清晨,老爸斜挎着小书包,和住在院子里的同学,一路嬉闹去上学。我,也想自己小跑着去学校,哪怕一次,能少听两句嘱咐,多唱两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夏日傍晚,老爸和小伙伴拿着网兜去大西门城墙边捉蜻蜓、抓“铁豆虫”,比一比谁的个头大,谁的数量多。我,一个人在小区花园里跳跳绳,拍拍篮球,做做民族韵律操,虽然比不上老爸的“野外求生”吧,喧闹忙碌了一天,我倒也还挺享受安静的独处时光!
海埂大坝水边,爷爷骑着自行车带着老爸去游泳,老爸穿着小汗褂学“狗刨”、学憋气,小石子在脚底“挠痒痒”、水草在眼前跳舞。我,穿着泳裤、戴着泳帽和泳镜,驰骋在泳池的标准泳道,那叫一个“帅”!
老爸和我,生活在不同年代的春城,童年不同样,但童年都有劲!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十四
讨厌!老爸又抢走了游戏机。我哭喊起来:“你是坏蛋,抢走了我快乐的童年!”爸爸脸色一怔,把我抱在腿上,轻轻擦去我的'泪,笑着说:“那咱们来比比童年吧!”我停住哭泣,好奇地点了点头。
“我们小时候别说游戏机,玩具都没有。衣服都是大伯穿旧了给我,我穿破了补补给叔叔穿。当时有句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爸爸的话让我想到了衣柜里满满的漂亮衣服。我红着脸问爸爸:“那上学呢?有接送的吗?”“没有。”爸爸接着说,“那时学校远,周末才能回家。吃饭要自己带米和菜。菜就是萝卜干和咸菜。一个月都吃不到一块肉,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放假回家要赶鸭子,放牛,拔草等。哪有接送的?”听着听着,我不禁心虚了起来。每天我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手机。想到这里,我捂住爸爸的嘴说:“爸爸,我不比了,我错了。我会努力学习,珍惜现在,谢谢您给我的幸福生活。”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十五
“爸爸,这张照片上的你,穿的衣服怎么这么奇怪啊?”我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说。
“因为那时候比较贫困。”爸爸摸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爸爸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好奇心的驱使,我要采访爸爸的青葱岁月。
“爸爸,请问你小时候都穿什么?”笔记本已敞开,等待爸爸的回答。爸爸看着我满衣柜的新衣服说:“那时候吧,我们穿的衣服都是一件穿好久,兄弟姐妹轮流穿,所以衣服上填满了补丁。”是啊,我无法想象,爸爸那时候会那么苦。
“爸爸,那请问你小时候都吃什么?”黑笔已迫不及待想记录。爸爸眼睛目视前方,陷入久久的沉思,许久才开口:“那时候爸爸只吃粥配地瓜,粥配萝卜干,地瓜粥,到重大节日的时候,才能吃上肉。也经常会食不果腹。”我心想:难怪爸爸、爷爷都那么节俭,原来是尝过苦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爸爸,那你小时候住哪里?”只见笔记本唉声叹气。“那时候,我们住的是木头屋,黑乎乎,上卫生间也得在猪圈茅坑里上。”说到这,爸爸不由得叹息一声,“许多小孩怕上厕所,也是怕掉茅坑,特别是晚上上茅坑,别提多艰难。”“那爸爸你们晚上有像我们这样忙着做功课吗?”我又激起了好奇心。“我们放学放得早,作业傍晚做完。再帮爷爷奶奶干农活,早早吃完饭就睡了。”爸爸笑了笑。
我心想:哇,作业那么少,放学那么早,这不是过神仙的日子吗?我忍不住问爸爸:“那你们上学很轻松吗?”黑笔活蹦乱跳,也想知道是过怎样神仙般的日子。爸爸又再一次沉默了,组织了语言,又缓缓开口:“我们上的小学是农村学校,课桌都没涂过油漆,很容易就脏掉,你们现在用的多媒体,在我们那时候是闻所未闻。”“啊,一点也不像我们的崭新桌子,多媒体教室,学校铃声自动按时敲响。”我小声嘀咕。“那中学呢?爸爸。”我又问。“中学周日去学校,还得用扁担挑,一头米,一头书和菜。吃的都是蒸米饭,配咸菜,主要都没地方热菜。周六早上上完半天的课才能回家,家离学校很远,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回到家。”爸爸脸上的表情,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
爸爸回忆的车轮久久不能滚动,我心里不断感慨,才相隔二十年时代变化太大了。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十六
一天,我坐在灯下,翻开相册,寻找着我那五彩斑斓的童年,我找到了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照片上有一个小女孩满脸都是蛋糕奶油,只露出了两只大大的眼睛,活像戏剧中的小丑很滑稽。那是我七岁生日吃蛋糕时的照片。我继续翻着,无意翻到了有爸爸的照片的那一页,那是爸爸小时候拍的。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穿着一套洗得发白不合身的衣服,站在屋中央,小茅屋还不时漏雨。我把两张照片抽出来比较一番,不敢相信小时候的爸爸竟住在这样的破茅屋中,想想我自己,住洋房、穿暖衣,吃好吃的,却还常觉得自己苦,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听奶奶说:爸爸小时候从来没有买过衣服穿,更谈不上穿什么名牌衣服,所穿的衣服都是奶奶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农村有句俗话,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纳纳给老三。那时没有袜子穿,光脚穿鞋,都是布鞋,很容易破,穿一阵子,前面的大脚趾就会耐不住寂寞探出了头。有时,才做好的新鞋子,舍不得穿,干脆光脚板跑路,到了学校再把鞋子穿起来。冬天时无情的寒风把爸爸的脚冻得裂开了口子,再加上爸爸每天上学放学都是步行,他的脚上渐渐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看看我现在身上穿的衣服,从头到脚都是一身新,夏天穿凉鞋,冬天穿棉鞋,真是天壤之别呀!
“妈妈,我要吃……”平时我总是向妈妈索取许多爸爸小时候根本吃不到的东西,听爸爸说,在他小时候,每天能吃上一顿米饭,就已经是很好的了,很多情况下,一家人三顿都是吃山芋、玉米粥,更别说鸡鸭鱼肉了,每个月能吃到一顿肉都是不容易的事,至于美味的汉堡、肯德基,我爸爸想都没想过。
爸爸衣着、食物比不上我,学校条件也远不及我,没有教学楼,只有一个很破的平房,课桌是用砖头搭起来的,椅子是用木墩做的,但成绩名列前茅。可我,桌子是用实木做的,写字舒坦,椅子坐起来舒适无比,可成绩还尽人意。
在困境中成长的爸爸,成绩是那么好,生活在优越条件中的我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我和爸爸比童年写事(实用17篇)篇十七
一天晚上,我在电脑前练起了“手指操”,我打开了自创的“叶宁致小小网站”,嘿,这里的节目可丰富啦,有“音乐之声”,随时可播放近来我最爱听的歌曲,如《坐上火车去拉萨》、《青花瓷》等,有《文海拾贝》,这里是我习作的天地,我把自己较满意的作品收藏在此,里面有老师、妈妈的点评,我还可以在网上投稿呢。
正当我自得其乐时,出差在外的老爸发来了信息:“儿子,网上聊聊吧!”嘿,我这与时俱进的老爸!于是,一场大有看头的比赛就开始了,这次,攻擂者是我,守擂者是老爸,我们的赛题:比童年。
场景回放一:学游泳。
场景回放二:旅游。
(老爸)我二十岁之前一点儿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直到二十岁那年穿上了军装,第一次走出东山八尺门大桥,以后才走遍大江南北。
(儿子)老爸,真该谢谢你和妈妈给我提供这么丰富的旅游精神大餐,5岁时我就去了省城,10岁跟着妈妈到北京,看到了每个中国人向往的:北京天安门、故宫、鸟巢……我还走进我心中的“清华大学”。谢谢你们让我在旅途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场景回放三:娱乐。
爸爸斗陀螺、滚铁圈,守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津津有味地听他的《水浒传》。而我的52寸索尼大彩电,戴尔液晶电脑,步步高电子辞典,满满一大橱的书……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享受。
……。
我自然而然成为擂主,奖品是:努力奋斗,考上东山二中,香港迪斯尼一游。感谢生活,感谢爸爸、妈妈,再引用爸爸的一句话:迈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沐浴着祖国和谐的春风,我们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