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你可以找到一些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范文,以供参考和学习。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一
摘要:通过对我国中职旅游教育的调查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旅游中职学校缺乏对旅游业人才需要特点全面深刻的分析,课堂教学模式不科学,培养的大批人才与行业需要出现严重脱节,就业情况不理想,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的人才还流入了其他行业。本文主要分析现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益补充,目标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比基础教育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加强职业能力教育,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教育的理论研究,架起创新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还可以深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更好地上好旅游管理专业课。
1.1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1.1.1专业设置方面: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地方特色,忽视对地方经济结构和办学条件的综合考虑,盲目模仿其它院校,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二是不顾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
1.1.2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定位不当,一些中职院校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存在太多不定性,专业知识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学科理论的内容结构、逻辑顺序与岗位实践的渐进过程不一致。
1.2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次。
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形式单一,并没有实现深度的合作。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而双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同时,政府也缺乏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对校企双方的规范、协调,没有使双方建立一个健全的合作机制。
1.3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教师也应提高学历和学术水平,而他们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这是中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质量的高低则关系到整个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惯例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2.1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引导者。老师应提供相应的软件资源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2.2使学生具有从事旅游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既是旅游管理知识更新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质量实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前提。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应依据教育规律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才能实现职业能力的目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进行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分析,这是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的过程。让中职院校旅游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针对旅游行业的需求现状进行数据收集,使得教师在职教课程改革中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并且致力于教学改革。经常关注市场动态,进行职业分析,更新课程与培训内容;注意培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修课。
3.2课程内容要体现旅游业的地域性。
旅游活动是在一个地区发生的行为,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演变具有各自特色,因此,旅游课程教学内容应十分重视地域性。
3.3加强实践操作。
实践教学体系的健全上,应当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实训课教学大纲,完善实训报告和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特别是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把教学现场从教室向实训现场,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另外与旅游企业协作也是加强实践操作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弥补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后备技术大军和管理顾问。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二
专题教学[2-3]是根据教学目的和重点内容,将教学内容归纳成若干个专题,然后围绕每个专题展开深入分析和讲解的一种教学方式,适合内容繁杂、知识点多的文科类课程及已经具备本科专业基础的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与传统按章节体系顺序教学的扁平模式相比,专题教学以教学重点内容为核心,围绕核心内容深入透彻地展开,属于精讲、“集约型”[2]的纵深模式教学。结合软件工程知识体[4](swebok)及计算机专业硕士培养目标,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划分为7个专题:软件需求分析实践、软件设计实践、软件测试实践、软件过程实践、软件质量实践、软件管理实践、软件综合实践。在教学学时较充分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较多的专题进一步划分为子专题,尽量提高教学的精细度。专题教学模式要求每个专题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具体内容和安排设计准确,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三
现代教育学指出,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途径的总和,而教学手段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技术设备及其载体。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落实培养目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也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树立现代意识,掌握运用现代职业技木的需要,是培养面向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但从总体上看,高职高专的教学方法普遍比较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的现实并没有根本转变,没有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局面。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高专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
为此我校的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在对当前高职高专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试点改革。
为了使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落到实处,服务于教学,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具体实施如下。
一、教学手段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服务教学,就必须学习和掌握信息时代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为此本专业特别培训了专任教师编制电子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且使他们了解现代化的教学、网络知识、网站信息、编辑技术以及课程的表现手法与技巧等。
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主要体现如下。
比如在《客源国概况》这门课中,任课教师将在课程准备时查阅的大量资料和收集的大量图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于认识、了解,增强趣味性,容易记忆和掌握,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性化的课堂,学生对这一方式普遍好评。
二、教师由知识、技能的给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
比如在《导游业务》这门课中,在讲授完基本理论部分与实践内容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训练旅游活动中“导游”与“游客”的实际“状态”。
把学生分为“导游”与“游客”两部分,他扮演“旅行社经理”,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导游”,其他的学生体会“游客”,在“旅行社经理”的指挥与指导下进行实际旅游过程中的模拟训练。
通过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将课程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从中又让学生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及要点。
三、学生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转变。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即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
这一改革的实现主要是组织学生到酒店、旅行社或者景点现场实习,然后再回到课堂寻找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实习进行新的理论实践,通过这种循环的“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使学生真正的领会所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内容,达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
比如在《景点导游》这门课程,首先老师在课堂上播放景点导游宣传片并结合现场导游员考试方式方法为学生讲解省市各主要景点,然后带领学生亲自到景点去进行现场景点导游讲解,让每名学生亲自去练、说、讲,进行强化训练,然后返回课堂进行实际体验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最后再去景点弥补上一次实践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几轮实践,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做到了铭记在心,而且实践能力非凡。
四、培养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求者转变。
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由强调学生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
比如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中国各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及旅游景点的相关知识,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所讲旅游区的主要旅游城市,然后介绍这些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有关的神话传说、古典故事、历史文化等知识,从而引发学生兴趣,他们就想了解更多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
五、教学目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
比如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首先讲授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参照2006年版本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全国各省的导游考试试题,对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进行考查,在理论掌握熟练的基础上,再模拟全国导游考试现场,训练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与知识的多元运用能力,在整个教授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其得到了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改革高职高专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随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而不断变化的,是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的。
如果一味只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而不重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再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起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不是教学的目的,它只是完成培养目标的有效形式。
所以说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舍本逐末,而是在有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意义的新时代的现代化的尝试。
论文2:旅游管理专业教改研究和实践。
作为一所培养旅游人才的全日制高职院校,2008年我校开设了旅游管理(财会)专业,这对于完善我校旅游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同时也对如何办好这个专业提出了挑战。
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经过三年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调整,我校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的教改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本文旨在总结过去三年专业教改中的经验教训,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旅游管理(财会)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1.1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了旅游与财会的结合。
我校旅游管理(财会)专业是为培养具有良好旅游职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企业财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和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熟悉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的财务核算,毕业后能较快胜任旅游企业及其他行业收银、出纳、财务会计、财务主办、财务管理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确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仅要有财会方面的专业课,还要有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图1所示)。
在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位于表下部的财会类专业课程外,我校还开设了如“旅游职业礼仪、酒店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运转实务、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服务与管理”等旅游类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考取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
当学生最后去旅游行业的.财务部门实习时,他们不仅通晓财务,而且非常熟悉旅游企业的运转,这将会对业务的理解力有更大的提升。
1.2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实用性。
在财会类理论课程的设置上,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以区别于以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为特征的本科层次;在应用性实践课程的设置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高新技术从事技术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为未来职业技术等级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从业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以区别并高于以操作技能为主的中专层次。
1.2.1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见表1)。
①财会类专业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对传统会计学类课程进行了扬弃,摒弃以往一些理论知识太强的科目,而将对于培养目标“有用性”的课程保留。
文档为doc格式。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四
1、具体内容。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也就是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情景进行具体的描述,从而引发学生对于此项情景的探讨,进而深入了解教学内容。而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是较为少见的,之所以会成为薄弱环节,是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模式的教育中,对于学生的教学过程大多是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对各种知识死记硬背,这样虽然可能会记忆更多的内容以应付考试,但是却缺少了对于知识的具体了解,在学生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有了解知识却无法熟练的运用的情况出现。而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很可能是改变我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的一个转折点。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不会只是单纯的讲授知识内容,更多的是利用对于实践环节的描述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再加上适当的实践活动后就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对于理论知识也能有更好的了解,这在工程管理学科的教学中实践活动尤为重要,学生在接受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后往往都可以在实践工作中正确地运用知识。
2、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意义。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其开设目的就在于为学生打下经济、管理学以及各种可能在工作中运用到的技术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传统教学理念并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的教学要求,所以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工程项目管理学科无论是在国内外都是培养业界高端人才必修的科目,也是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在教师讲课的时候不单单需要讲授专业知识,还必须将知识的具体运用手段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一一讲解,这样课程的进行不但可以让他学生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从根本上理解课程知识。由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整个相关专业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还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就很可能会导致下列现象:学生虽然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成绩并且都掌握的比较到位,但是在遇到书本以外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却没办法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书本上的例题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情况的额出现主要是因为传统模式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方法中并没有关于实践动手的环节,在只教导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下教导出来的同学就很可能造成理论与实际只是脱节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法是在讲课过程中利用事先设计好的`工程案例来让同学们都能参与到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操作和思考中,因此现如今的教学大纲都加入了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深入应用研究。
1、案例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与普通学科的教学过程有较大的差异,在设计其案例的时候需要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1)选择材料选择案例的来源一般是从公司和书籍以及互联网等途径进行查找,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自行设计,但是独立制作大量的课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一般都是通过查找的方式进行取材。案例教学法的特殊点在于这不仅是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对于教师包括备课,授课和后续工作等一系列工作的改变,因为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在选取案例材料的时候对于教师的要求往往要求较高,需要对于授课内容中的理论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可以准确的找出所需要的案例并且将其融入到授课过程中,最好能够市场去试工现场进行实际调查,才能够联系实际挑选最好的案例。
(2)教案设计在案例教学法中由于学生在初期都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所以案例的教学往往都不会有实际操作,一般情况是通过将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而课件的制作中不能生硬的插入案例,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案例的设计一般都不会直接给出解决方案,否则就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填鸭式教育一般无二。
教师在设计案例的时候需要对于案例本身选取一个与讲授知识有关的方面进行询问,最好能够结合实际的生产应用。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还可以在互联网搭建自己班级的网站,将相关的课件都上传到网站便于学生浏览。网站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点:课程标题、教师名单、教学大纲、具体教材、多媒体课件(如ppt等)以及各种相关的课程作业和课后习题等。
2、实际运用。
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实际实施的过程如下:首先可用过电子邮箱或者上传至网络亦或者由班长分发,通过各种方式将理论知识部分的课件提前交给学生们观看和预习,让同学们都能对于课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在正式上课的时候老师需要收集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中不甚明了的地方,然后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这就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大程度上解决学生们的难题,从而快速的完成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然后就可以抽出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或者留给学生们更多互相交流的时间。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成后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为同学们展示诸多实际案例,从而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案例的讨论不止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也需要交给学生们互相交流交换想法的时间,不能让其形成思维定势,否则很可能教师的授课内容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在对于案例的讨论过程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思考从而得出最终结论,而不是直白的填鸭式教育将知识直接交给学生,最终让学生们在互相的讨论钻研出案例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与实践动手能力。
三、实践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及实际运用。
1、案例的选取原则。
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是最重要的授课道具,因此对于案例的选取必须严格谨慎,教师需要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整个教学大纲都有很深的理解。然后在案例的查找过程中要尽量选取和学生专业知识息息相关的部分,不能只是擦边,应该选取在解决这个案例时要运用各种方面知识的例子,最好在内容上具有相当的全面性,才能最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案例所用到的知识需要和当前的教学进度相吻合,才能第一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这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其选取选择可分为以下几点:
(1)相关性:案例内容要与学生所学知识息息相关,不可以与所学知识脱节,否则就起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好是和当前学习的进度相吻合。
(2)全面性:要全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不可以偏概全只偏侧讲某些内容。
(3)简练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教学时间,不可以因为实际案例的讲解拖延教学进度。
(4)明确性:对于所选案例一定要有明确的知识概括,对于解决方案也是一目了然,否则不便于教师的讲解工作。
2、教学方式需要灵活多变。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讲授案例,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浪费了人力物力。在教师的实际讲授过程中需要针对讲课内容进行调整,甚至在学生吸收知识程度不同的情况下都需要因人而异地改变教学方法,不可以死板的只运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讲解型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自行进行预习,在课前就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都整理出来,然后在课程上就可以直接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时候教师的教学进度就能加快,节省了讨论时间。而在某个同学进行自己想法阐述的时候其他同学也可以针对这点进行询问,比如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案例中往往都会有风险管理的内容,同学们就可以针对风险管理中的防护措施进行阐释,将自己所想的风险预防方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2)辩论型在较为大型的案例讲解中可以使用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因为大型的案例中往往都会有很多争议性的问题出现,这时候采用互相辩论的方式往往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是教师先结合案例本身来向同学们提出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接着将学生们分组,由不同德组别持有不同的意见观点进行辩论。比如在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案例中,在选择风险应对方案时候往往都会有很多选择,而教师在学生辩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经理,采购员和生产管理员等等职业,然后代入身份进行案例的争辩。由于案件的背景不同,辩论的方式也多有不同,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提供沙盘模拟现场进行辩论。此外还有很多教学的方法可供选择,具体要按照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判断。
3、教学总结工作。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学工作的最终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案例教学中的每一步骤教师都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分析得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归纳总结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如果少了这一步骤,很可能就会造成教学效果不能有效的提高,归纳的时候一般分为以下几点:
(1)学生发言: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案例的看法和问题都应该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一般来说要以鼓励为主,给学生学习的动力。
(2)自己的看法:在总结了学生的发言后也应该给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解决问题,但是切忌使用肯定性过强的话语,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判断,要尽量使用委婉引导式的发言。
(3)布置作业:在案例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额分析,然后根据相关内容布置一些课后习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
四、考核形式的改进。
我国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考核过程中大多是考核卷面知识,很多学校都是如此,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许多缺点,比如这样只能检测出学生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而不能真正测出学生对于知识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都会采用考前突击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而不是注重真正重要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引进了案例教学法的同时,也应该同时改进考核的方式,比如将考核成绩分为几个部分,降低笔试成绩的比例,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而平时成绩则可以根据平时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及课堂发言等决定。这种考核方式的好处是可以从总体上来评价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而考核的最终成绩也有很大的含金量,其中包含了对于学生论述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还有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估。
五、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高的课程,而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仅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势必会有很大的困难,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做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所带来的缺憾。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其具体实施过程还存在很多难点需要克服,在普及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措施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与时俱进,彻底改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五
摘要: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质的科目,传统旅游管理的教学较少涉及到针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项目,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和满足现实社会的旅游业就业机制。所以旅游管理教学应当加快创新教学手段与方式,引入情景模式教学法,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开辟与拓展新的应用渠道。本文将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实状况,全面阐述情景模式的关键作用和现实意义,并进一步探索了其实际应用价值和具体操作策略。
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态势高速稳健,但严重紧缺高素质、能力强的旅游管理人才,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即为目前旅游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影响和关系到未来旅游行业与市场的整体发展。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性,不符合现代社会旅游领域就业机制对应届毕业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需要,人才培养体系很难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有助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改善传统的教学现状。
目前,旅游管理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视野广的旅游业专门人才,并基本满足旅游市场当前的需要。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不但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还需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与灵活的应变能力。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关注专业背景知识的课堂传授,而并未涉猎或重视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强化。而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教学形式的缺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教师针对所创设的课堂情境,可以直面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学生通过激活思维,独立思考和探寻问题解决的实用对策,可以有效锻炼在旅游管理专业方向上应对实际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师生都要勇于突破之前传统教学模式的环节中过时的教学手段,利用情景式旅游管理教学,推动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作为一种仿真教学模式,情景模式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应用性。它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场景,并在设置情境的环节中,预先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任务,例如结合课本分析与总结、适当分配角色以及课堂即兴表演等步骤。在设置情境与设定与分配角色的环节中,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及其目标,精心科学的设计合理的情景,准确意识到情景模式的实效性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在分配角色与进行课堂表演之前,教师应当同学生一起探讨此情景,并帮助其发掘现实情形中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向,以及将要产生的问题与应对手段。情景教学的关键基础是课前准备,教师也必须为各类型的情景配备相应的布景与道具,尽量模拟实际情境,使学生在角色分配完成后,可以与周边环境快速融为一体,以获得显著的最佳教学效果。在最终分析和总结课堂表演的程序中,教师要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职责,适当引导来掌控情节发展,并在总结的环节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疏漏,并给予全方位的汇总,才可在最大限度上确保提升教学质量。
1.充分准备教学任务,组织教学环节。教师需要非常熟悉所选择的情境,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关系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范畴等,并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人员表演。教师需要对所有步骤所占用的时间心里有数,把握好旅游管理课程的教学环节。情景模拟教学的准备主要包括物质、计划、思想与组织准备。首先是物质准备。情景教学模式所使用的教室或者实训室的布局必须依照排演场景及学生人数等因素做出灵活的调整,需要周全考虑并合理布局情景教学模式的背景、场景以及服务器具等,让所有师生均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获取优质的教学成效。其次是计划准备。即编制并实施模拟情境的教学计划。简而言之,计划准备即是为学生模拟具体的情景提供一套尽量详尽的路线图,以保证顺利开展情景活动。再次是思想准备。在情景模拟开始之前,要向学生反复强调情景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这种既陌生却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进而激发其参与情景模拟活动的兴趣,可以饱满的热情与精准的理解,全身心投入表演和练习活动。最后是组织准备。教师应具体落实情景模拟教学活动的相关步骤,包括挑选恰当的`角色扮演者,并帮助学员设计角色。敲定负责讲评的相应人选,确定好为情景教学提供后勤行政服务的部门及人员,全权负责布置场景及现场录像等。2.师生共同排练,优化沟通互动。教师应在情景教学中,发挥引导和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和学生一同参与旅游管理教学整体的任务活动,进而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用指引的力量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探寻灵感与提炼素材。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加以实地考察,在旅途中选择适宜的场地,合理收集材料。另外,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悉心编排丰富多彩的剧情活动,并启迪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与抽象思维。例如在讲授较为枯燥的“旅游学概论”时,教师可以编排与指导关于旅游业演变过程的小型舞台剧,先由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再将学生分组并为他们分配角色,由三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时期的游客,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查询资料,熟悉各个时期旅游观光者的人物特征、时代背景等有关信息。最后编排成的舞台剧使每一幕都呈现出不同时期的游客特点,通过演员的对话彰显出特定年代游客的装扮和心理特征。然后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表演,将旅游业的抽象演变趋势为学生刻画为形象的记忆画面,并使其深入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宗旨。3.深入分析并总结情境教学模式。分析、评价与总结可以有助于教师查找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薄弱之处,能够积极的推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情景模式的应用。在情景表演环节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在课堂上扮演角色的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切实的体会和感受,并让他们明确教学内容和所设置的情景之间存在的关联,同时教师也可以听取并采纳学生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及建议。在最终的总结环节中,教师应当有效评价学生表演的整体表现,并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改进对策,注重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并引导其树立继续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其对旅游管理学科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情景模式应用于旅游管理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角色,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与决策者,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充分参与课堂情境活动,并依照其知识、能力、心理与性格,防止模拟情境中产生反面现象。此外,情景教学的环节中也应当坚持统一理论和实践,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使学生使用正确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与创新,进而有效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4]王硕.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09):221.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六
摘要:案例教学法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案例教学法应用中,全面考虑学生特点、课程特性、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其他教学约束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启发性素质教育。
案例教学法最早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在医学和工商管理界教学领域得到推广,用来引导学生领会上述领域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技能及内在原理。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教学法已日趋规范,对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调查、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1.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对综合性、分析性案例的分析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行动方案,开阔视野、激活思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有目的地选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引入到接近现实的“现场”,让他们从他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中去感悟理论知识所揭示的规律性,有助于加深对原理的消化理解及运用。
3.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推广使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合理组织学生研讨,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并随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率先完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并最终增强学校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首先是一个设计者,主要不是讲授,关健在于启发、引导。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在课程讲授前、讲授中或讲授后的任何一个环节使用。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大致可分成案例选择、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三个基本环节。
1.案例选择。选择或编写案例要围绕着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难易程度应与有关知识相联系,并符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案例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意外式案例,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二是主题式案例,这是师生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三是综合式案例,这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四是课题研究式案例,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在选编案例时,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可以利用现成的案例,由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或教材中撷取;也可以在报刊资料中搜集,这一种案例多是描述型的,学习性较强;还可以根据相关资料,创设一定的情景,亲自动手进行编辑组合成一个新的案例,只要符合规律,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是成功的案例。
2.案例讨论。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讨论、争论,在讨论和争论中提高解决问题和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应介绍必要的.背景信息,并可提出启发性的思考问题,使学生配合教师掌握好教学节奏。案例教学过程中,一般要分组讨论,小组的分配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随机组合。通过充分的交换意见,每个小组会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看法,然后派代表发言;也可以通过充分的讨论后,允许每个人发表见解;另外模拟角色的演练,也是一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的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各种形式交替、灵活选用,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加充分的相互交流思想,锻炼他们交谈、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
3.案例分析。教师应针对学生讨论中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正确和错误作出判断,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准确指点和总结评价学生见解的独到之处和存在问题等,并及时做出补充与提高性讲授。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但教学要求较高,教学难度较大,教师要通过多渠道搜集事实材料、精选案例。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调控教学活动的经验与能力,才能使案例教学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2.耿文才.案例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中的应用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当前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缺乏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这对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的旅游管理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以期为我国旅游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情景模式教学;旅游管理;应用。
现阶段的旅游管理教学主要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同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市场需要,与市场实际需求相符合。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以外,现阶段的旅游管理人才还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而并未关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能真实的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活跃的思维才能在情景模式中解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1情景设定与角色分配:
情景设定与角色分配是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模式教学的最基本步骤,首先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结合书本特色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教学内容需要确定其主题,通过教学主题的确定创设情景,每一教学主体安排一至两个情景,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在完成情景设定后,根据教学需要,就情景中的角色为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定和学习情况进行分配,接着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模拟导游”课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当地的一些景区,如老虎滩海洋公园、星海广场、大连森林动物园等景区,进行实地的导游讲解,让学生对当地的景点产生感性认知。接着,邀请一名学生扮演导游,另外一些学生扮演游客,导游学生手拿导游旗和话筒,游客学生戴着旅游帽、背着背包进行情景剧表演。导游的服务工作包括迎接游客工作、商定活动日程,制定旅游路线、讲解服务工作、送客服务以及各类问题的处理工作等,这些都是导游所需完成的工作。在这样的模拟情境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兴趣和热爱,还能锻炼学生各种实际应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2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情景模式的应用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在情景创设和活动开展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而确保情景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教学中顺利开展并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情景创设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情景教学的材料、分析情景中的各种角色以及各种需要应用与情景教学场景布置的设施等。课前准备工作不仅只是教师的工作,也需要学生在课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教师可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所创设的情景主体有所了解,便与在课堂中的情景教学中获得更好教学效果。例如教师以我国黄果树瀑布这一景点为例,黄果树申报世界遗产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生态保护体系薄弱,造成了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差。此外,黄果树景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控制的作用没有发挥,导致在保护区中的人工痕迹过重假如黄果树瀑布还有一次申请世界遗产的机会,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补救可以实现其申请世界遗产的目标?在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查阅世界遗产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了解黄果树瀑布申遗失败的主要原因,使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时能更好的融入到情景模式教学的氛围中。
2.3现场表演:
现场表演是情景教学模式中的中心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记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鼓励,如适时的在表演中插话,使学生获得信心,保持表演的情绪。在表演过程中如果出现难以维持下去的情况,教师应中断表演。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不必要求学生能在表演全程中始终能应答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对于表演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各种不同角色的特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情景中的主要角色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轮流扮演,从而展现出角色的多样性特点,对于之前存在问题进行修正过的角色可以让学生再次扮演。学生在现场表演活动中不仅能学习到课堂教学知识,还能通过在实际表演活动中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4课堂总结分析:
课堂总结分析是情景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关键内容,通过对旅游管理教学中情景模式教学课堂的总结分析,能帮助教师找出该模式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教师可让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在课堂总结分析中将自己的实际感受表达出来,根据学生的切身感受对本次情景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同时还可让学生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使下次情景教学取得更佳的效果。在最后的总结分析中,教师还应对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评价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使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产生对情景教学的兴趣和热情。还可适当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建议,让学生在下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有所改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束语。
旅游管理这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当前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下,需要旅游管理专业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对于弥补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八
19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最早运用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过80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哈佛商学院己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完整的案例教学和管理系统。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在两年的学习中,必须解决800多个有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具体案例,通过接触、讨论大量的实际案例,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主要是以案例当教材,模拟现实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我国的企业管理教育与培训中,一些高校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管理原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课程的教学中,都己经运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但是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课堂授课的灌输方式,教材的编写仍然未能很能好的利用系统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对于旅游管理这一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学生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是很理想。
案例教学法属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一种,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案例,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获得新知。它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研究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
案例教学是旅游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学能够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所有案例均是现实旅游企业经营中己经发生的事实。正如格柯所分析的,“案例,就是一个商业事务的记录;管理者实际面对的困境,以及作出决策所依赖的事实、认识和偏见等都在其中有所显现。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真正的和具体的事例,促进他们对问题进行相当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考虑最后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1]可见案例必须是实际生活中曾经面临或正在面临的真实情况,并包含有提供解决问题必需的各种细节,学生必须充当某个角色,亲自解决案例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像一位旅游企业管理经营者那样,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制定适宜的对策。然而在我国的诸多旅游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院校都没有现场模拟教学基地,学生对旅游企业管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及教师,而旅游管理案例是实践经验的浓缩,是大量典型事例的概括和提炼。案例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旅游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获得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务技能。
案例教学虽然也传授知识,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该专业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运作,以及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完成课程任务,并按照课程的要求进行市场与环境分析调查;在小组讨论和课题讨论会上,要描述并解释自己的项目,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这个过程,无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锻炼。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阶梯。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旅游企业管理的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管理角色和服务角色中,处理一件件旅游企业管理实务。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判断,找出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案。给学生创造了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们在讨论中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指借助案例作为师生互动核心的教学方法,其根本意义是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虽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安排什么样的案例,怎么样组织学生对案例加以分析都由教师来确定,但案例教学毕竟不同于讲授式教学,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并同教师一起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每一个案例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性,这就迫使学生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公式去处理若干个不同的案例,必须用特殊的方法处理不同的个案,因此,案例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四)案例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以案例作为载体,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促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参与性很强。为达到教学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精心挑选和编写,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解答疑惑,教师必须查找资料,认真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而选择案例或编写案例的过程,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一次充实自己的机会,从教与学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
案例教学是通过叙述某个人或团体面临决策或困境之角色和环境中,调查事件的事实背景、价值观、需做的决策,并将所学到的旅游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由于案例教学面对不同的对象,迫使学生不停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且时刻准备着去迎接新的案例考验,因而他们不可能满足己获得的知识,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将理论知识寓于实际中,从而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案例教学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且能创新的人才途径之一,值得提倡。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课堂中实施,对促进学生理解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调查研究、分析归纳、初步决策以及协同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具有一定企业管理能力的人才。
案例教学法虽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所学习到的是零碎的知识,不能提供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同时,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调查研究及综合决策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管理人才,在教学上仍需补充其他方法。
我国的旅游管理教育己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我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旅游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案例数量不足。
过去我国的旅游企业管理教学多直接采用国外案例。由于国外企业的制度背景、文化背景与中国有很大区别,案例的实用性较差,学生缺乏对国外案例的制度背景、市场情况、人文环境的了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使得教学案例的本土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管理科学院都先后面向全国征集案例,建立案例库,收集了上千个成功企业的实证研究案例。这些工作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旅游教学案例数量不足、现实亲合度不够、通用性差的现状,但从总体上讲,旅游教学案例数量严重不足的境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仅有的几本企业管理案例教材和网上的少量案例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需求。
(二)案例选取的质量不高。
目前课堂上进行的案例讨论很少能真正达到其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感并不强,主要原因是案例选取的质量不高。许多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以国际案例为主,认为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案例,就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国内旅游管理情况。但是,学生认为这些取自国外、直接翻译的案例,未能反映中国的实际,应考虑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的结合,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国内的案例,对外国案例学习起来缺乏动力,加之英文材料太难,案例学习有一定困难,这样就给案例选择造成更大的挑战。而国内的案例本来就少,更多的案例取自国内各种媒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例。目前虽然国内各高校己经自己编著了案例教材,但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跟不上企业变化的实际。
(三)教师获取案例的渠道不畅。
教师对案例的获取渠道存在问题,加之又不清楚该如何写作案例及案例分析。这是目前国内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以致于一些教师误将举例当作案例,因此出现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将一个例子当作案例使用的问题。
(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在没有案例讨论的时候,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很少或根本不积极进行阅读和理论理解,这可能与教师做讲座的教学方法不够新颖,不善于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有关[2]。因此,必须改良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上的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加强案例的收集、编写和选择工作。
引进现成的优秀的旅游管理案例,还可以自行编写,而且案例的收集和编写也是高校教材建设、培养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案例教学是对旅游管理中客观情景的分析,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应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对教学案例有深刻的体会,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才能很好的把握系统理论知识与实践巧妙的结合,更有说服力和启发力。由于管理是特别注重实践的,管理的理论基于实践才能发展,才有意义。所以西方为了培养出理想的师资队伍,旅游学院一般都与酒店、旅行社保持着密切联系。教师经常到旅游企业从事顾问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教学案例。而国内的相当多旅游师资本身就没有系统地学过旅游管理,很多是从相近学科转行过来的。这些师资往往缺乏微观,也就是实践这一环节,有相当一部分人毫无酒店或旅行社实际运作的经验。这些从未下过海的“游泳教练,怎能教会别人游泳呢”]。
2.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评判和仲裁,而是引导和提示。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重点发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发言同学的意见、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予以补充,集中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使案例更完善、更全面,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要过分干预学生的发言和评论学生的观点,而应注意引导学生讨论,纠正偏向,控制课堂秩序,以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要有针对性。
由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本科专科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理论基础也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案例,对本科生可选择分析问题)型案例,这类案例是综合性、跨学科的。案例的描述中隐含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分析,理出头绪,拟定方案,权衡决策,培养学生综合的管理能力。对专科生可选择描述型案例和技能型案例,这些案例多展现某种成型的方案,要求学生以所学的理论为依据对案例进行评审、论证,分析其中利弊,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的。
(四)把案例教学与学生的实习结合起来。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在校的理论课程学习外,都有一段时间的实习。由于实习阶段完全脱离了课堂,一些学生对身边发生的实际事例缺乏观察力,要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做有心人,注意观察收集身边实际事例和学习别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自行编写案例,使学生的实习阶段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材建设。
目前采用的旅游管理教材大部分是舶来品,即使是国内编写的,从理论观点到案例分析都与西方教材如出一辙。西方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固然要汲取,但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只用一种固定的旅游管理模式很难套用中国的客观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急需一套适合中国文化背景和旅游管理理念的案例教材。目前中国旅游管理教育虽然也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案例数量太少,尤其是反映中国旅游市场、中国旅游企业情况的案例少之又少,致使我国的旅游管理教育丧失了不少模拟真实的机会。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九
引言。
现代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的精神享受。
红色旅游更是备受关注,革命老区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人们的经济发展,更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机会。
大别山是湖北地区革命的精神领域,承载着革命文化,现已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然而,进步与发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障碍,因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别山红色旅游为湖北省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新机遇,而在红色旅游的进步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新问题,以下是笔者根据前人研究及自己的调查总结出的几点问题。
(一)历史文化内涵未深化。
大别山是我国的革命圣地,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红色旅游对其的开发并未深化,内容和形式太过单调,匮乏,严重缺乏文化感染力。
大别山和现在的大多红色旅游一样,多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以及图片呈现,枯燥无味,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历史文化本身就是很乏味,如果在红色旅游中不加以生动化、直观化,那么就更加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
而且,历史文化的内涵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但是大别山红色旅游缺少对其的深化,由此一来就更难吸引人了。
(二)旅游资源缺乏相结合。
大别山的红色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大多是历史文化,缺乏吸引力。
过于突出强调政治文化,没有适时地将当地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进去。
大别山所在的红安实际上有许多的生态资源,比如富饶的农产品,天台山的秀美景色等都非常引人入胜。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相对单一匮乏,缺乏与这些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和统一的管理规划。
红色旅游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不像其他旅游景区游客长期稳定,由于没有很好地与其他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所以难以长期吸引游客,导致没有达到想要的旅游效果。
(三)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红色旅游本身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也正是如此,部分红色旅游景点过于强调其教育意义,致使旅游的意义丧失,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
其实,人们对于大别山的历史事迹知之甚少,主要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
红安曾经出过来那个人国家主席,新县出过多位将军,这些一直都鲜为人知。
虽然有许多的电影电视是讲述红安历史事迹的,但是人们并未透彻认识了解过,当然人们也就不会过度关注大别山这个红色旅游景区了,这主要还是由于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大。
(四)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大别山地区一直经济发展较慢,虽然红色旅游为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开发旅游也需要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由于大别山的经济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开发,无法贯彻落实国家对红色旅游的方针政策。
经济水平的不足,必然会导致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也会阻碍人才的吸收,这都给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开发带来了负面影响。
经济的落后也会致使人们思想的落后,当地的许多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文化水平不高,这就造成了人们无法形成良好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得文化遗产遭受破坏。
二、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的对策。
发展带来新挑战,面对新问题就要制定新策略。
因此本文针对以上指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实施对策。
(一)充分发掘大别山的历史文化内涵。
政府和红色旅游开发机构应该在保证历史文化原状的基础上,对大别山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
收集相关的革命历史事迹,可以尝试着对历史文化作进一步的`研究,将其引进大别山红色旅游中去。
与此同时,可以将一些图片展示中加入声音,现在的多媒体已经相当发达,利用这些技术,使图片和文字描述变得更加生动直观。
并且,可以在旅游景区内,设置对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述,讲述一些他们的历史事迹和生活事件,不用太过严肃,这样既能够让人们了解故人,又能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历史文化。
(二)整合大别山红色资源及周围资源。
大别山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当然自然资源也相当繁盛。
红色旅游可以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此多元化大别山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
当然在进行资源整合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情,在保留红色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将多种资源有效结合,综合开发,既能吸引游客,又能保持长期稳定,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三)加大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依靠有效的宣传,现在的多媒体发达,已被广泛使用。
大别山红色旅游缺乏宣传,可以尝试拍一些景区的风景视频和历史文化视频,建立一个独立的大别山红色旅游网站,以此吸引游客前来。
当然也可以在大别山拍摄一些电影电视,既宣传了大别山的红色旅游,又促进了大别山的经济发展。
大别山红色旅游属于政治项目,政府也应当为此出力,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游客的行为和网站的建设,为其奠定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
(四)双向提高大别山的经济发展水平。
大别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是旅游业的开发必然离不开经济支持。
目前大别山的红色旅游虽然已小有成效,却无法支撑更进一步的资源开发。
为此,政府和旅游部门可以尝试着吸引一些投资,适当收取一些税费,以此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解决之后,发掘更多的资源,开发更多的项目,吸引游客,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有所进步发展,那么再次适度开发资源将有效避免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双向提高大别山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种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结语。
红色旅游实际上大多数是属于政府机关的政治项目,湖北省建设大别山红色旅游,旨在让人们了解大别山的革命历史,并带动大别山的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大别山红色旅游应当加强创新,适时改善,发掘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成为一项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
论文2:贵州历史文化村寨研究的现状。
1、国内历史文化村落主要研究领域及进展简述。
目前我国关于历史文化村落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1历史文化村落特征研究。
不少学者从生态学、建筑学、景观学、文化等方面对历史文化村落的建筑特征及构造、村落空间、村落景观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归类.如彭一刚(1992)分析了传统村镇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1].刘沛林(,)认为古村落的形态和空间布局普遍受到宗族礼制、宗教信仰、风水观念、防御意识和诗画境界等人文理念的支配[2].
段进等以太湖流域古镇为例系统研究了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群序结构和拓扑关系[3].孙大章()将聚落按布局形制分自由式、线型式、街巷式、梳式、组团式、轴线式和围堡式[4].何依()以山西苏庄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分析了家族姓氏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5].还有大量研究以案例村落为对象,分析了其建筑特征、空间形态以及价值等.
1.2历史文化村落演变更新及动力机制研究。
揭示了国家制度与大事件是引发古村落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11].程海帆等(2011)在基于旅游发展的背景之下,探讨了传统村落更新的动力机制[12].
1.3村落保护及规划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保护理论研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评价体系、保护内容、保护措施与方法,整治技术,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等.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十
摘要:通过对我国中职旅游教育的调查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旅游中职学校缺乏对旅游业人才需要特点全面深刻的分析,课堂教学模式不科学,培养的大批人才与行业需要出现严重脱节,就业情况不理想,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的人才还流入了其他行业。本文主要分析现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益补充,目标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比基础教育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加强职业能力教育,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教育的理论研究,架起创新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还可以深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更好地上好旅游管理专业课。
1.1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1.1.1专业设置方面: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地方特色,忽视对地方经济结构和办学条件的综合考虑,盲目模仿其它院校,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二是不顾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盲目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
1.1.2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定位不当,一些中职院校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存在太多不定性,专业知识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学科理论的内容结构、逻辑顺序与岗位实践的渐进过程不一致。
1.2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次。
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形式单一,并没有实现深度的合作。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而双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同时,政府也缺乏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对校企双方的规范、协调,没有使双方建立一个健全的合作机制。
1.3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教师也应提高学历和学术水平,而他们肩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这是中职院校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质量的高低则关系到整个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惯例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2.1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引导者。老师应提供相应的软件资源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2.2使学生具有从事旅游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既是旅游管理知识更新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质量实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前提。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应依据教育规律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才能实现职业能力的目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进行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分析,这是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的过程。让中职院校旅游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针对旅游行业的需求现状进行数据收集,使得教师在职教课程改革中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并且致力于教学改革。经常关注市场动态,进行职业分析,更新课程与培训内容;注意培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修课。
3.2课程内容要体现旅游业的地域性。
旅游活动是在一个地区发生的行为,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演变具有各自特色,因此,旅游课程教学内容应十分重视地域性。
3.3加强实践操作。
实践教学体系的健全上,应当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实训课教学大纲,完善实训报告和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特别是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把教学现场从教室向实训现场,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另外与旅游企业协作也是加强实践操作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弥补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后备技术大军和管理顾问。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十一
摘要: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物理教师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从吃透教材、改变教法、推行教学改革三方面来入手,激发巩固和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兴趣。
教学有法,任何的教学形式都存在着某种规律和方法,但是,教无定法,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运用时要灵活变通,掌握其精髓,切不可盲目照搬。
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学形式,让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就要了解学生,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级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对教学特别的有研究,他曾经说过:教学有法,贵在得法。
他强调,一个好的教师不是看你有多少的才华,也不是看你有多少的教学方法,而关键在于如何去了解自己的学生,将自己的教法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
在教学中认识学生,学习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所谓“教学相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材、教法、改革三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吃透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也就是说,物理研究的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
比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物理定义和物理规律产生一种感性认识,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为,初中的学生正处在认识世界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去不断研究和发现,而物理学正好可以解决他们这些问题。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学生兴趣点。
改版后的教材融入了大量的图片和各种名人故事信息,这些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深入挖掘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辅助教学。
例如,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高空2000多米飞行时,竟然伸手抓住了德国人射出的子弹。
学生一定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从而引出“机械运动的相对性”的知识。
再如,通过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浮力的原理。
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二、改变教法,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一)生活化的语言。
物理知识逻辑性非常强,这对于本来就很枯燥的物理知识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大大提高。
比如,雷雨天的时候我们是先听到雷声呢还是先看到闪电呢?当然是先看到闪电了,这就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声音;当灯泡的灯丝断了以后,再接起来为什么比以前亮了呢?让学生们了解电功率的运算公式;为什么菜刀磨得越薄越锋利,而房屋的地基越宽越牢固呢?告诉学生这些都与增大和减小压强有关;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原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曹冲称象的故事运用的是浮力的原理等。
(二)导入的设计要巧妙。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开头,对课堂导入的设计要巧妙、有趣。
这样,学生就会对整节课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导入新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简单谈几种:
1.趣味导入法。
教师在讲授杠杆的应用原理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上课铃响后,教师一边走进教室,一边低声吟唱“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学生就会不约而同地齐声唱到“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时候,教师突然话锋一转,对学生们说到:“三个和尚有水喝,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家都好奇的望着老师,教师这时引出今天的讲课内容——杠杆的应用原理。
“其实啊,和尚抬水的过程就是运用到了杠杆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
2.悬念导入法。
所谓“悬念导入法”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设置各种悬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授液体蒸发这一汽化现象时,如果教师只是讲授原理知识,学生的记忆不会很牢固,因此可以这样教学,教师将手在水里蘸一下,然后用手在黑板上写几个字,过一会儿,字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问来听课,学生会学的特别认真,记忆也会非常牢固。
3.实验导入法。
当讲到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教师课前准备一个用漆包线缠绕的大线圈,并将两个条形磁铁隐蔽的放到手臂的衣服里,课堂上教师就给学生表演“魔术”,把手臂伸到有电流表组成的闭合回路的线圈内,这时候学生惊讶地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明显的偏转,最后教师揭开谜底,学生的记忆会非常牢固。
三、推行教学改革,深化学习兴趣。
转变教育观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既有一些结合中国实际从外国移植的实验,如掌握学习、程序教学、暗示教学、合作教学等,又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的实验,如整体性的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性的教学改革实验、单科性的教学改革实验、课程与结构的改革实验等。
教师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应及时了解国内外理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将启发式物理教学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十二
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用微课辅助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微课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微课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鲜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其次,微课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在微课教学中,需要对重点或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以短视频的形式予以突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重点或难点知识,促进学生对重点或难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最后,微课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微课教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能够推动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重视对微课程的.设计。
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对微课的应用最为基础的便是微课程的设计。大量的教学研究实践表明,在应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微课程的设计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微课教学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对微课程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内容比较多,如教学内容、学生现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比如,在讲解到有关旅游动机的激发内容时,微课程的设计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学内容:以旅游动机的激发为核心内容,掌握旅游动机激发条件、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二是学生现状:在经过之前的相关内容学习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从而在学习旅游动机的激发时,对旅游动机激发的条件、影响因素有了基本的认识。三是教学目标:了解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掌握旅游动机激发的要点。
微课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在预习中的应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开展时,对微课的应用,应当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和教师课堂上的压力,将微课应用深入到预习中。教师将设计并制作好的微视频上传到校园公开课系统、班级的qq群、微信群中,明确标注微课程时长,使得学生在选择观看时,能够更好地进行选择,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在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后,心中不免会有一定的疑问,然后将这种疑问带入到课堂之上,积极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旅游过程中,会涉及一定的决策,对于决策行为的学习中,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都比较无味和无趣。教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并制作微视频,并将设计和制作好的微视频上传到公开课系统中,学生事先大概了解课程内容,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根据标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重点学习,注意进行突破,突破不了的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寻求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在课堂演示中的应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可以向学生以视频展示的形式展示教材中无法突出并体现的内容,通过视频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对导游工作的了解并不多,教师可以制作一则有关导游工作介绍的微视频,使得学生能够对专业和工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在情境导入中的应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礼仪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对礼仪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存在疑问,不知道具体要做好哪些工作。教师将事先设计并制作好的微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够观看到真实的礼仪场景,了解到标准的礼仪动作,帮助学生养成标准化的礼仪动作习惯。
三、结语。
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对学生、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旅游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并掌握微课教学的要点,将微课教学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做好微课程的设计,从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入手,提升微课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对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内容的吸收与理解。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十三
随着中国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府在政策和扶持方面的倾斜和导向作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还存在诸多不足。
1.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教育专业面相对狭窄。
传统教育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影响很大,如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模式,僵化了教育形式,更加注重的是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不足。此外,旅游管理作为一种服务性工作,被误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行业,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很难全心全意投入进去。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面相对狭窄,系统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教学更多限制在酒店和旅行社两个部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管理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如市场营销、旅游规划、景区管理等。但是当前就业、创业教育对这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
2.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准备不足,缺乏创业观念的教育。
当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就业,对创业兴趣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教育的缺乏,狭隘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简单地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并且将创业看作是很难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校对创业观念的教育缺乏客观性,致使学生对创业认识不足,缺乏深刻理解和风险意识,没有理性的创业精神,创业观念只停留在理想认识,创业很难达到“踏实”阶段。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就业受阻”而不得不去创业。
3.就业、创业教育的支持不足,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突出。
当前中国高职教育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用具和教学设施的购买上,而对就业、创业教育的投入支持不足。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动机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教育过程,而是自我激励或社会刺激,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没有实质性内容,父母成了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者,特别是创业的学生认为原始资本投入应依靠父母。这一切都是相关教育的误区,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创业的支持明显不足。当前高职旅游教学最大的不足是忽视了学生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4.教育环节存在漏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上岗需要“双证”,不仅要有教师资格证,在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实际实践能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名不副实,有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但是却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属于“有证无业”,没有参加过旅游业实际生产、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双师型”老师数量不少,但是实际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不高。教育环节上很难做到连续有序,存在漏洞,实践教育环节不科学。
三、开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几条措施。
1.高职教学应注重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职教学注重就业、创业意识培养应该贯彻始终,在学生入学第一天就开始注重相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比如开展就业、创业的校园活动,把教学课程融入实际生活中,渗透于班会、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同时,根据就业、创业课程目标开展各种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如开展就业创业方案大赛,参观中小型企业,专题访问,邀请优秀就业创业人进行专题讲座。树立学生自主就业、创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个性心理品质。
2.强化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丰富就业、创业知识。
强化文化建设,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宣传,积极调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宣传,如宣传栏、校园刊物、报告会、行业专家专题讲座。组织就业、创业活动,推动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就业、创业实践工作可以通过创业园区进行实际实践培训,学生可以提出申请项目,然后根据自己能力进行实际创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平台,指导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力度的帮助和扶持,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创业环境建设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相互协作。
3.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应构建具有就业、创业特色的课程结构。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如企业管理、产品开发、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方面的课程,把创业精神和课程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把创业常识、就业指导、创业心理技能、市场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对就业、创业的了解。
4.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实战教育。
校企合作能够将教育拓宽到实际工作过程中,与社会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共同创建实践基地,激励学生深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加大实践资金投入,整合理论,增加实践课时。通过扩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还应该注重老师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而且要为学生解惑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旅游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论文(实用14篇)篇十四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符合实践特点的、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方式,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为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谈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情境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基础会计;理论依据;应用策略。
基础会计是学生在上大学以后第一次接触的一门涉及专业知识的学科,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应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
1.思维科学相似原理。
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就是相似性,思维科学的相似性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统一性。在教学中,我们所选用的形象应该符合实际情况,还应该和教学内容相似,因为形象才是情境教学中的主体,只有我们选择的形象比较真实才能激发学生的迁移能力,才能使学生将平时所见内容运用于实际的学习中。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相似性思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灵感。2.情知对称原理情知对称原理是情境教学的心理依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把情知对称原理有效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这一教学理念。作为执教者,我们要将认知和情境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在教学中二者才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达到相得益彰的良好教学效果。
3.直观教学原理。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句话是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的,他从教学实践出发得出了符合人类学习规律的结论。直观教学就是把生活中常见的直观形象运用于教学中,把抽象的事物通过直观情境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的直观情境教学方式可以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从而降低基础会计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寓教于乐原理。
情境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原理运用于基础会计教学中既符合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寓教于乐的学习理论把学习变成一种“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乐学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既接近实际生活,又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在寓教于乐思想的指引下恰当实施情境教学。
1.创设生活情境。
会计专业是一门贴近生活且具有实践性与操作性的学科,会计专业开设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更专业的人才。所以,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创设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境,即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为了让学生感受会计工作的原则性,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谈谈的危害”,当学生讨论完以后,我们再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观看以后应得到的法律制裁,这样让学生从实践案例中学习会计人应有的职业操守,为学生以后从事会计行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会计的实用性,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企业中常用的凭证、账簿、报表等给学生进行展示,讲解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总之,在设计生活情境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基础会计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特点去设计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一堂课中的主线,为了更好地促进基础会计的教学,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要努力组织学生去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快速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业务。在新授课时,学生对基础会计还是不太了解,我们的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分析。比如,当学生学习完填制会计凭证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何设置会计账簿才能满足企业对外编制会计报表的需求呢?当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才能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思辨潜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说,恰当的问题情境才是驱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动力,才是促使学生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3.创设虚拟情境。
对于刚接触基础会计的学生来说,去企业进行真实的实践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为其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基础会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与实践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学习和进步。在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情境必须是源于生活的,且有益于学生学习的,不能是自己杜撰的假情境。比如,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财务主管、经办人、客户等,让他们在虚拟的情境中体会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和各个人员的具体职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知识,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人员。
作者:刘君单位: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美容.浅谈基础会计情境教学法[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