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应该在结构上合理、逻辑清晰,能够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一篇好的作文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吧。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一
夕阳隐没。无论是怎样的选择,能够得偿所愿的人,最终也只是少数。就像那个蔷薇大侠,曾经也只是一个想要普普通通完成工作的记者,只是社会的某些不公平让他明白自己不得不反抗,他宁愿以生命为代价也要完成他所认为的正义。
但也有的人选择了另外的道路。他们的眼中金钱就是唯一,如果要加什么附属品,那就是地位和名誉,即使那些并不见得真正给他带来快乐,他们只是在别人的奉承当中露出了一丝不知世人世家的微笑,也许他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感到空虚,但是。他们也就甩甩头渐渐睡去了,第2天也许还有无数的觥筹交错,还有那些虚伪一般的奉承在等待着他们。
还有的人彻底选择了做一个隐者,也许在他们桀骜不驯的外表下,在那种不羁和放荡的笑容背后,他们心中是魏晋隐士的心,他们不愿与这个社会同流合污,他们也不想在资本的摆布下完成可悲的一生,还以为自己完成了什么伟大的功绩。
不识字烟波钓叟,傲杀人间万户侯。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二
“若论平生功德,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就是这样概括的。乌台诗案的一身罪名让他被迫从朝廷里出来,向着一个小而落后的镇上走去,结束了自己政治上的生涯。在破旧的寺庙中,想到没有哪个人能与他为伴,只得轻轻一叹。在这一叹中,文学上的苏轼永生了。在这一叹中,仿佛江水一般迎面拍来,打在赤壁矶,牖缓缓落下。由此想起了三国那著名的赤壁一战,写下千古的赤壁赋。年复一年,品着猪肉和竹笋,转眼又到了春天,走在山林中,风迎面吹来,顿时思如泉涌,脱口而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政治上的不得意让他走向了更远的惠州和儋州。唯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才能体现出他的乐观与豁达。在艰苦的环境下,却始终可以品味着生活的美好,并不在意那些名利,也不在意自己的住所,唯有乐观与豁达能让他这样。
在竹枝芒鞋和乐观豁达的陪伴下,他走向了更远的儋州。在此,他并没有屈服,继续在痛苦中寻找着快乐。生蚝便是发现的一大美味。“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正是他的真实写照。苦也罢,乐也罢,愿能再来一次,再走一遍黄州,再做一次岭南人,再尝一次生蚝,最终手握竹枝,教他芒鞋。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让诗歌这玲珑小巧的体裁多了一种豪放,多了一种豁达。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三
题记:在未知的日子里/带一份潇洒/带一份洒脱/带一份坦然面对(席慕容)。
苏轼与友人出游,逢风雨大作,同行皆狼狈,唯有苏东坡一脸洒脱,那是因为历尽风霜的他有一颗坦然面对的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过多的期盼竟然成了一种负担,荆轲的失败不在于准备得不充分,而在于带走的太多,成了沉重。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像个幽灵,从不为出现做准备,也不因离开留下什么,这样的人生我喜欢。为灾难做准备,为风雨做准备,为一切可以想到的陷阱做准备,可谁又知道,真正的苦难总是以一种你永远无法预测变幻的嘴脸出现,你又怎能想到?于是,为了准备,你浪费了享受快乐时光;为了准备,你忽略了拥有快乐的权利。当真正的灾难来临时,你却手足无措,瞪着眼睛,叹息道:“怎么会这样呢?”于是,你很容易想起苏东坡,那个在风雨中高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男儿。
毕淑敏有一篇《提醒幸福》说得极好:“我们总是提醒灾难,预测灾难,为灾难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活在战战兢兢的负担里,忽略着本该属于我们的快乐。可我们为什么不懂得提醒幸福呢?”
其实,你无须准备,你所需要的只是带一颗善良的、真诚的、珍惜的、懂感情的心去善待这个世界,善待这个世界里每一个人,善待每个人的每一天,在料峭风雨中,你就不会再寒冷。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四
我笑,便绚如夏花,任凭庭前花开花落;我生,便静如秋叶,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著名作家雪小禅在低谷期,曾用3年时间随一高僧云游,学至深处,发现世人的苦难远比她受的多。于是她在文中写道一切都过去了,人生在世,关键在于与苦难搏斗,最后将它化成一朵花,别在你的衣襟上。确实如此,人生之路,遥至千里,其中并无舟楫可渡人,除了自渡,别人爱莫能助。
想起了苏东坡,集诗人、书法家、美食家于一身的他,在许多方面成就卓越,广为传颂。可更为人称道的是他面对厄运的坦然与豁达: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夜中皎皎明月,庭院中松树柏树在徐徐的夜风中摇曳,枝桠拂动,像是纵横交错的藻荇,在如水的月色中漫步,月色清凉,自许闲人,心情舒畅,何等写意的'心境!可一代词宗身上背负着的分明是乌台的波诡云谲,赤壁的波涛汹涌,黄州儋州与漳州的孤独寂寞。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灯红酒绿,但街头的人们行色匆匆,心事重重:股票又下跌了,销售业绩完不成,升职希望渺茫……可别忘记,看看身边那些比你痛苦比你累的人们,他们有的没有住房,蜗居都市一隅,没有车、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他们含辛茹苦,像蚂蚁一样生活在繁华的车水马龙之中,在芸芸众生中卑微地飘来飘去。这时候,你该知道:自己得到的,其实已不算太少,知足才能驱除本不该有的痛苦。从自己造的精神囚笼中解脱出来。
面对种种非人力可改变的不如意,我们只能选择把该做的做好,剩下的上帝自会安排。这种选择也许是一种向命运的屈服,但却是恪尽人力之后的屈服,这屈服包含了人类不可屈辱的尊严。
别丢掉,心中的宁静致远,莫忘记,佛为骨,道为心,儒为衣,大度看世界。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五
御尽铅华,任自由之音响彻云宵。平常却不平庸,安然处于处世之中,以一簑烟雨任平生。
仰天大笑云,不带走铅华。李白,一代诗书大家,风流萧洒满腹才华,却并不为人所赏识,他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回归平常,曾经潦倒曾经落魄却又是饮一壶浊酒,大醉一场,美在心头平凡而简单的对待名利,李白从一颗平常心对待人生的悲欢离合,以一颗纯净之心面对世俗。伟大的诗家用颗平常简单的心书写了半个盛唐的传奇。
任世俗如何浊,唯我独清,安然于世,何不我们一生所追求的呢?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六
夜,无月,怅惘的秋风送来寂寥,同天边几丝苍白的云一同郁郁淡去,正如我黯淡的心情。
血红的分数如一头怒狮,张开血盆大口,一下一下地撕扯着我的内心,面对好友关切,只是故作从容地道一声“不在意”。我一直追求完美,在那一刹觉得自己的价值低到极点。
外婆正织着毛衣。我坐在她跟前,向她倾诉着委屈与不甘。她只是不紧不慢地穿着线,并未抬头。我悻悻,只得无言坐着。
她织得很慢,慢到能感觉到时间如流沙般逝去。我几欲问她为何织得如此慢,看见她平静的面容,终是不忍打破沉默。窗玻璃映出她的颜容,与窗外几朵含苞欲放的花儿明灭掩映。心忽地沉静下来。“织得太快,倒失了缝补的意义。”外婆朗声道,“人生路长着呢——不仅要慢慢地走,要踏实地走,更要从容地走。”说罢,她把针线递给我。我拿着针线笨拙而缓慢地织着。很慢,但是很从容。突然开始理解外婆的用意,她轻轻挥手,带我出门散步。
我们走得很慢,外婆一直轻吟着什么,我只得依稀听出“竹杖””烟雨”几个模糊的音节。忽然,身边的人影不再晃动。
我随她的视线看去,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外婆近乎虔诚地看着。昏黄的路灯与月光交织着,晕染了她柔和的`脸颊。几瓣润白色的花朵紧挨着,仿佛下一秒就要盛开。忽地,最外层的花瓣轻轻散开,露出了玉色的花苞。里面的花苞并非一下散开,而是慢慢地,从容地舒展开。逐渐地,花的笑意愈加明朗,我这才闻到它微甜的气息。昙花开尽了秋的悲伤与寂寥,却开不尽灵魂深处的清冷和温柔。花的灵魂仿佛湮灭成一阵幽香。低眉轻嗅这润白色的花朵,企图锁住这令人魂牵梦萦的清香。外婆看着我,眸中饱含着殷殷期盼。
“昙花只盛开几小时,正所谓昙花一现。开尽,它便从容离去,盛开这一刹那,它便有存在的意义。让所谓完美,所谓的价值随风而去罢——你要像昙花,即便燃尽生命的所有时光,也要离去得美丽端庄。”外婆拉住我的手,轻声道。
外婆那几个模糊的音节已刻在我心里。我朗声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场小小的考试而已,何至于此?人生,要从容走过。
这世间花开流水两从容,倒不如把人生洒脱成一蓑烟雨任平生。做一个顽强而坚定站立的人,在琳琅满目的世界里,在雪的过去、雨的未来里,放下价值,专注于自己的梦。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七
曾读苏轼的《定风波》,他吟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曾惊讶于苏轼的豁达和宠辱不惊,这样的人生态度,似是一种至高境界。
只是一直以来,困顿在学校和家的平面里,不停地反复着。有时候想停下来,忙里偷闲,却又被身边飞快的气流推了跑着,措手不及。然而,这一天,我意外地发现雨,烟雨,真的可以让人沉淀,而那份闲适,竟是如此美好。
周五放学,天空飘着小雨,我一边咒骂这鬼天气,一边顶着雨在十字路口招出租车。雨淅淅沥沥的。像是给世界挂上了一层帘幕,这情景,倒是颇有几分诗意。我心急火燎地坐上出租车,心里盘算着这个周末的事情,脑子飞快地运转着,忽然,觉得手上、脸上竟有一丝凉意,直渗心底。我这才发现车窗大开着,雨珠就这样改变了自由落体的轨迹飘进了车窗,我下意识地想动手去摇起车窗,可不知道为什么又收回了手。
或许是想让自己清醒一下也好,想矫情一番也罢,我就这样静静地淋着雨。我伸手接着从天而降的雨花,任凭它在我的掌心绽开,再打湿我的衣物。不知不觉地,我的心里漫透着一份宁静,似是一切烦恼都被洗尽,与眼前这雨融合起来,我开始小心翼翼地打量起这个世界。瞧,车窗外的那家小店,那棵大树,似是从未留意过它们的存在,猛然间发现——原来我的`世界里,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太多东西。
下雨天,十分拥堵,时不时地,车子会来个急刹车,我惊讶于自己今天所表现出的淡定。换作平时,我一定早已坐立不安,心浮气躁了。我突然庆幸起这样的堵车,因为这次堵车,我才可以透过车窗端详起这方小小的世界,我才可以触碰雨的恩泽,倾听到风的呢喃。我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旁边车辆里所发生的事情,听见车外经过路人的对话。原来——这个世界的这个角度,我自己,从来不曾仰望过。
前座的司机开始着急了,他拼了命地按着喇叭,嘴里还念念有词,我突然笑了出来,呵,这样着急也没用啊!四周的喇叭声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时不时地还有些胆大的自行车主为了抄近路从我们的车前猛地穿过。他们的脸上表情生硬、麻木,没有快乐。我开始思索,自己,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吧。我此刻笑着他们的着急和浮躁之时,我又何常不在嘲笑自己!我忽然了解到了苏轼笔下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哦,那场百年前的雨啊,竟然在不知不觉间飘落在今时今刻。我感谢这场不期而遇的雨,让我有了半刻的闲适,让我体验了番超然物外的境界。
或许,回到家,或许很快,我又会回归那份快节奏的生活,可是我不遗憾。至少,我曾经淡定过、停止过,会记得这一份超然物外,我会向前,带上这场雨中的这份心情。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八
携朝云贬谪万里之外,他也无数次回首,故土起来越远,他越行越远。
但子瞻不愧为子瞻。凄风苦雨吹不折、打不残他的心,惊涛统骇浪掀不翻、扳不断他的魂,苏轼还是那个苏轼,不屈、不挠、不退、不避、不诅、不伤。
赤壁之游,他感叹万物兴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却又不诅于人世短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他欣喜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景,沉醉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愀然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萧。苏轼不仅仅是一个才子,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孩子。
贬谪又如何?流放又如何?丢官又如何?官场之外,自有大好河山入眼,自有渔歌嘹亮贯耳,自有暖风微微拂面。只因他是苏轼,所以可以纵情山水,忘却烦忧,可以驾一叶扁舟游四海,可以举一杯浊酒属五湖。
他将政治阴影抛诸脑后,转身迈向地平线那里,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腾,一抹红霞在日边绽放,一抹笑容在他嘴角绽放。
他不是那追名逐利的鸢,更不是目光短浅的鼠。件君如件虎,他懂的,才会那么毅然决然,才会那么恬然与山水为伴。
谁也不曾忘却那一抹身影,历史的长城上有他烙下的重重的一笔。他是苏轼,站在千千万万人前的苏轼,转向光明,舍弃阴影的苏轼。
回望历史,也许还能听见他在低吟:“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九
对任的记忆,是从他的博客开始的。后来发现他是那年春天开的博。难怪之前我居然对他毫无印象。而看过他的文字,你是不可能忘记的。
或犀利,或沉吟,他的文笔都干净出色。用的首页图片,是沉思的黑白侧影,遗世独立。
后来,我方知道那就是他自己。文如其人。
看到他发过来的第一张照片。在山顶,手扶城墙,微微俯身,文人的儒雅身影。是普通的样子,我看了一会儿,在想它哪里令人有所触动。为何过目难忘。
在开心网,不知哪一天成了他的奴隶,他给林绿取了个名字,绿林女侠。
信手拈来的巧妙。
后来,每天打开开心网,都会看到这样一条系统消息:您的主人不辞劳苦,亲自给您泡了一杯菊花茶。
我也曾玩过类似的游戏,不过奴隶买回来,就放在那里不闻不问了。
从表面看来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他非常之忙碌,仍日日如此,有如对待植物一般照拂。我又相信这些他做来完全是本性,足见温润。想来对身边人会更为珍重。
任是南京人。他符合我对那个城市的所有想象。只有南京那样的地方,才会有这样温情挚诚的男子。
你喜欢些什么?
你放假了吗?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样得体的尊重、温和。任平淡如微风,却又深入人心,非常之难忘。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
沉默着戴上耳机,翻看以往的文字,慢慢体悟曾经那份单纯清冷的心绪,然后低头感叹,时光到底会杀掉一个人,连同年轻时候的所有梦想,以及对人性的所有期待。向往光明与求生的本能让我不得不放弃掉一些东西,原来大多时候,人是真的会放弃掉所谓的“梦想”,去追求平凡简单的生活的。比起功成名就,我们依然会选择更简单的道路,以此来让自己生活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里。
前些天看荆棘的文章,他说他大学的时候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辩论比赛、话剧比赛,再到最后开始写文章,强迫自己写,每天写1000字,然后生活开始好转。真的很感慨,所以今天没有办法对着空白的word打出字来的时候,我想起了这里,曾经承载着我全部梦想与情绪的地方,然后自然而然的,打开电脑,浏览我以前的文字,亦是在浏览我以往的人生。
以现在的自己审视过去,会觉得以往的自己焦虑、迷茫,但是同样单纯和强大。
但是现在的我不是这样了,现在会以快乐为第一位,会精简社交,全然放弃掉无效社交,会习惯和喜欢跟有相同想法,有共同语言的人呆在一起,不管她是否喜欢文学。
自然,我依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部的做到无欲无求,但是更加明晰自己想要什么,以此,从生活里将那些不喜欢的东西抛弃掉——如同抛弃掉那个不喜欢的自己。就像我不喜欢自己卷入竞争,不喜欢自己贪恋权欲,不喜欢自己总是恐惧失败,我想,在如今的大环境面前,所谓的文学梦,仿佛遥不可及,我还有我爱的爸爸妈妈和姐姐,还有我想去的地方想要的生活,我不想这一生都在痛苦的挣扎与苦难中度过,伴随着敏感焦虑贫穷与迷茫;所以即便我知道,或许苦难和抑郁可以带给我不同的生命感悟,但是,我不能在我短短的一生里,让我爱的人陪我一同痛苦。
只是倘若,如果我能拯救更多的人,唤醒更多的良知,带给这个世界哪怕一丝丝的安慰,我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做这件事情,但如果命运的安排的确在指引我去向另一条道路,我想我就这样接受吧。
毕竟救赎世人是上帝的事情,我也是万千个需要被救赎的人中的一员,纵然我对于生命有很多的怜悯,命运的洪流不给我这样的责任与能力,我能做的只是顺流而下,而不是在洪流中与石头碰壁,非要逆流而上不可——那样我会遍体鳞伤。
所以现在的我,只需要做我想做的,让我感到舒适的事情就好。
生活嘛,走一步算一步,即便我一事无成,说不定就会遇到那个注定要拯救世间万物与生命的人,从而,被拯救,被在乎,被爱。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一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但他并未沉沦,一生为人民做实事,留芳千古。
其父苏洵希望苏轼不要过度显露才能,而苏轼却左耳进,右耳出,以至于有了一个潇洒东坡形象。
苏轼科举第二,殿试百年第一,但由于被宋神宗疏远到了黄州,令其不得签书公事。但他没有悲观,没有像贾谊做《吊屈原赋》后忧闷而死。他遭遇“乌台诗案”后,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文学史上的名篇,文学殿上千年不朽之声。
赤壁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他只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他沉思,不应“哀吾生之须臾”,更不该“托遗响于悲风”。他看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于是想起了“千古风流人物”。他虽在黄州种田,但有一胆忠心,愿再为圣上做贡献。
他的愿望实现了,高太后把他调了回去,很快便成为了一名三品大员,却应不满与新旧两党的抗争,自愿去杭州任职,然后一曲不复返。于是便有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大学网)。
他被贬海南岛,但他没有沉沦,而是作诗、赏景。他在幻想自己的一生能这样平稳地度过,但他在常州终于咽了最后一口气。
苏轼的一生是传奇,他曾说过:“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黎民院乞儿”。
他是豪放的化身,他没有像屈原被贬就唱道“吾愿从彭咸之所居”。
他也没有李煜亡国之后就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楚。
更没有李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优柔寡断。
他不是李白,不会“须行即骑访名山”;他不是杜甫,不会“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苏轼是苏轼,有的是激昂,有的是豪放。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题记。
一整天的.闷热,窒息,阴暗,皮肤黏糊,终于在夜幕降临时迎来了这清爽的小雨,坐在办公室,指尖在键盘上哒哒的快速游走,伴着这车水马龙,凉风徐徐,渐渐翻开心里尘封已久的往事,写下属于自己的成长。
二级建造师的考试历程,在五月的最后一天画上了圆满句号。从去年的准备,到今年的努力,我用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来复习,看书,过或者不过,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实,我所知道的知识也全部在试卷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成功只是一个瞬间,然而慢慢走向成功的路程是遥远而又艰辛的,生命的尽头我们在出生时就已经注定,走向生命的尽头的路却有很多条,我们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无论怎样走,我们都应该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我们不能伟大到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虚度年华,不碌碌而为。
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珍贵。两年多未见的同学为了参加二建考试都不约而同的回到了西安,回到了母校,这个曾经熟悉,现在却多了些陌生的学校,学校的湖水依旧,教学楼依旧,宿舍楼依旧,操场依旧,食堂依旧,在里面穿行的人却是走了一拨又一拨,走过的是时间,沉淀下的就是那刻骨铭心的情,物是人已非,可我们依旧相信爱情,珍惜友情,可以站在这个路口,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四年里,我们在这里,吵过,闹过,一起欢笑,一起成长,舍长稳重的面孔,亮亮的“咋接呀”,喝醉酒后猛踹垃圾桶的飞仔,在冬季越野赛中有着出色表现的孙文焘,挨床就能睡着的段钢,我们喝了一杯又一杯的郭强、许斌,组织我们第一次去高冠瀑布的蔡晓琪,当然还有我们班的六个女孩子……,青涩的照片,熟悉的身影,一点一滴的回忆在脑海里堆积显现,清晰又模糊,如电影般交织回放。
离开时我已不知道自己将走向哪里,但我明确的知道,明天要上班,那么我就必须回到这个城市的一个角落,然后明天从那里出发,继续在这座城市里学习、生活,过着一如既往,平淡却又真实的生活。耳边响起一句句的叮嘱,路上慢点,注意安全,诸如此类,一遍接一遍,最后陪我走过这一段路的依旧是和我坐了四年的同桌亮亮,这个现在略微变胖又变黑了一点的小伙子,四年里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上课一起被批,运动会一起跳秧歌,喝酒喝到到轻微酒精中毒,错过钢筋混凝土设计答辩……,多少欢笑,多少故事,都在616路的公交车上,在我沉沉睡去的记忆里。
走过的路,无论多远总会留些痕迹。最后一段路程必须是我自己走了,强打起精神,醉眼迷离,透过车窗看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街道两旁已没有白日高音喇叭的喧嚣,商场的霓虹灯在夜的衬托下更加炫目,街上人影也已逐渐稀少,树在夜的笼罩下愈显宁静,虬枝接叶而吟风,风在耳旁呼啸,人、树、建筑飞速的向后奔跑。抬头看夜空静谧,却没有一颗星辰,我想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会不会也有一个人和我一样,仰望星空,看,它是那样的自由而宁静,博大的胸怀,足以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无穷的真理,始终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放眼远处那一幢幢的高层中,燃起的点点灯光,可有一盏是为你而亮?闭上眼休息一会吧,下一个路口就到了。
料峭夏风吹酒醒,微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三
千年前,他留下不朽佳作,千年后,这些诗篇扣动我心弦。他不仅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细水柔情,还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洒脱胸襟。他就是苏轼。
苏轼20岁时考中进士,后在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反而写出来《念如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这样的豁达之作,我们所熟知的《水调歌头》也是那时所写: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宋哲宗即位后,苏轼又获重用,成为了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在他晚年时期,他又一次被贬,流放到了惠州、儋州,可苏轼毫不在乎,甚至把檐州当成了他的第二个故乡,写出了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这样的诗句。无论遇到怎样的打击,苏轼都能以泰然之心处之,可见其豁达洒脱。
有一次,苏轼与他的朋友相约去爬山,只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苏轼的朋友们跑去避雨,还感到了扫兴,但苏轼却在雨中体会到了别样的乐趣,写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佳句,这种苦中作乐的境界,恐无几能及。
闭上眼,仿佛见一人身披蓑衣,乘一叶白舟,游荡在青山绿水之间,纵已仙逝千年,在我眼中他却依旧是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
那是一次考试失利,心情犹如掉入水窑般寒冷,偶然中初知苏轼,在得知了他的经历后,仿佛也走进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世界,整个人也同置身于温暖的`江南水乡,突然觉得,受点挫折也是没什么,如若能苦中作乐,倒是收获、成长了不少。
人生这场逆旅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行人,如能达到苏轼的境界,又何惧成长路上的坎坷呢?在知道苏轼后,我几乎每当遇到挫折时都会想起他的经历,心态也逐渐平和,或许这也是我在成长中的助力吧!如果没有他,我现在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而止步不前。成长之路挫折颇多,当我们学会以泰然之心处世时,便也就长大了。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四
跌倒没有什么,爬起来继续朝前走;失败没有什么,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成功也没有什么,未来也并不会因为成功而划上句点。
——题记。
只要你保持微笑,误解和仇恨是暂时的;只要你达观待之,批评和嫉妒是暂时的;只要你追逐梦想,烦恼和忧伤是暂时的;只要是坚持不懈,失败和挫折也终是暂时的。
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就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空中的淡淡的云;如果说人生是广袤无垠的大地,那么,不幸也只是偶尔的一阵清风。
生活中,罩在我们头上的光环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如意之事就像颜色不一样的气泡,无论好看或者难看,总有一天它会破灭,与其盯着这短暂的东西不开心,不如实实在在地为理想奋斗。这些虚无的泡沫便会变得真切,我们的心灵会因不懈的追求和微笑而慢慢的充实。
我想,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于心,诉诸文字吧。白居易说过“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其自然,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庄子的洒脱正是从他们内心的坦然中寻找到平衡点的,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该如何在生活中和谐相处。
因此,人生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了困难,我们才会更加成熟,只有经历了风雨,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与生活坦然相对,且行且看,。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五
曾读苏轼的《定风波》,他吟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曾惊讶于苏轼的豁达和宠辱不惊,这样的人生态度,似是一种至高境界。
只是一直以来,困顿在学校和家的平面里,不停地反复着。有时候想停下来,忙里偷闲,却又被身边飞快的气流推了跑着,措手不及。然而,这一天,我意外地发现雨,烟雨,真的可以让人沉淀,而那份闲适,竟是如此美好。
周五放学,天空飘着小雨,我一边咒骂这鬼天气,一边顶着雨在十字路口招出租车。雨淅淅沥沥的。像是给世界挂上了一层帘幕,这情景,倒是颇有几分诗意。我心急火燎地坐上出租车,心里盘算着这个周末的事情,脑子飞快地运转着,忽然,觉得手上、脸上竟有一丝凉意,直渗心底。我这才发现车窗大开着,雨珠就这样改变了自由落体的轨迹飘进了车窗,我下意识地想动手去摇起车窗,可不知道为什么又收回了手。
或许是想让自己清醒一下也好,想矫情一番也罢,我就这样静静地淋着雨。我伸手接着从天而降的雨花,任凭它在我的掌心绽开,再打湿我的衣物。不知不觉地,我的心里漫透着一份宁静,似是一切烦恼都被洗尽,与眼前这雨融合起来,我开始小心翼翼地打量起这个世界。瞧,车窗外的那家小店,那棵大树,似是从未留意过它们的存在,猛然间发现——原来我的世界里,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太多东西。
下雨天,十分拥堵,时不时地,车子会来个急刹车,我惊讶于自己今天所表现出的淡定。换作平时,我一定早已坐立不安,心浮气躁了。我突然庆幸起这样的堵车,因为这次堵车,我才可以透过车窗端详起这方小小的世界,我才可以触碰雨的恩泽,倾听到风的呢喃。我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旁边车辆里所发生的事情,听见车外经过路人的对话。原来——这个世界的这个角度,我自己,从来不曾仰望过。
前座的司机开始着急了,他拼了命地按着喇叭,嘴里还念念有词,我突然笑了出来,呵,这样着急也没用啊!四周的喇叭声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时不时地还有些胆大的自行车主为了抄近路从我们的车前猛地穿过。他们的脸上表情生硬、麻木,没有快乐。我开始思索,自己,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吧。我此刻笑着他们的着急和浮躁之时,我又何常不在嘲笑自己!我忽然了解到了苏轼笔下的“”!
哦,那场百年前的雨啊,竟然在不知不觉间飘落在今时今刻。我感谢这场不期而遇的雨,让我有了半刻的闲适,让我体验了番超然物外的境界。
或许,回到家,或许很快,我又会回归那份快节奏的生活,可是我不遗憾。至少,我曾经淡定过、停止过,会记得这一份超然物外,我会向前,带上这场雨中的这份心情。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六
面对逆境,有的人如柳七纵身歌酒,自诩“白衣卿相”过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生活;有的人如易安居士“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流落南方,悲叹身世;当然也有如韩昌黎一般“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人。然而于我,最欣赏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辛”之苏轼。他的襟度让人自叹弗如。
第一次接触这个人是因为初中课本中一篇《水调歌头》,仿佛越读越精彩,尤其是那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犹如清风从我脸旁拂过,带着淡淡的冰凉触感,使我以为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初看,他是孤独的。但没想到下阕变了话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水调歌头,含着他对弟弟深了的思念,含着他对阴晴圆缺变换的参悟,并未有“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微寒”心情,也没有“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的极悲以至于哭泣难止,仿佛在告诉世人“我苏子瞻今夜看着月亮想家了,但天下人都共享一轮明月,不至于悲伤哭泣。”他是乐观的代表,是李太白酒仙遗风,也难怪古人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是在下输了。”
仅凭一首诗就引起了我对这位大词人的兴趣,让我更懂得了他千古诗风背后的沧海桑田。早年生活惬意,“轼”“子瞻”犹如预示着他将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二十一岁的他与父亲和弟弟进京应试,创新的诗风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和小试官梅尧臣的赞叹,甚至称其能够独步天下,一时名动京师,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时,苏轼的母亲猝然长逝,不知是上天对天才的不公还是有意的磨难,他守丧三载,再入第三等,“百年第一”,又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迫离京,宋朝风雨飘摇如江上孤舟,“和平世界”已经不在。之后“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北宋乃至今日也一样有名的“乌台诗案”成为了他的转折点,“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路的贬谪,一点一点的舔舐着他的灵魂。然而他不是李清照,面对丈夫的死去只能痛哭流涕,“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他是苏轼,是一个在苦难中仍能唱出“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的集意气和豪气于一体的苏仙、铁冠道人!
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潇潇洒洒走遍大江南北,留下自己的痕迹,处世的哲学。看着断壁残垣他曾哀过“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隔着天涯的思念,离愁更难自抑。看着赤壁他曾幻想过“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古战场,希望有朝一日“西北望,射天狼”。看着不开的家门他听着江声吟着“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怀才不遇的苦闷顿时涌上心头。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尘满面,鬓如霜”,又不禁想起自己逝世十年的结发之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他有笑有泪,没有过分的超尘脱世,也没有过分的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襟度,胸怀和气度,他哀而不伤,从不怨天尤人,这份从容伴随着一生。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七
《定**》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该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抒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见大,富含哲理。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上片以“莫听”二字起,似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之猛。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词人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谁怕”一句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苏公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慢行的词人,拄竹杖,履芒鞋,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那是要具有怎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若仅是郊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打击,竟致一生颠沛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承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读者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画面: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但词人并未黯然神伤,而是从容面对,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诚如宋代学者胡寅所言“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酒边词序》)东坡确实做到了昂首面对人生的风雨,超越世俗的烦扰。人生有顺境,有成败,有荣辱,有祸福。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苏轼皆以坦然而超脱的心境去对待,在人生的风雨中磨练自己,修炼人格。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早已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还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历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妙句来。若非深察人世无常,历经社会坎坷,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得失无意的。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深波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中似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可算作是《定**》最好的注解。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据说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俗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却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洞彻世事人情,洞明为人处世之道。
事实上,我们只要随便检索一下苏轼的词作即可明白,苏公潇洒的人生里有通达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苏词中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乐观自信,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的缱绻缠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愿,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飘逸。也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至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总之,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坎坷,仕途多舛。可面对人生的挫折,诗人坦然处之,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山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任其自然。究其根源在于苏轼兼容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把他们内化到人生实践中去。在人生得意时,以儒家的积极用世来处理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人生失意时,便用道家的无为超脱和佛家的空灭来排解胸中的块垒,修炼自己的品性。所以,苏轼一生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活得有味。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风雨,读了东坡词作之后,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因此,苏轼为我们撑开了一把遮蔽人生风雨的“伞”,撑出了一片笑对人生的晴朗天空,愿我们也能活得像他那样乐观,那样豁达,那样自在!
2023年一蓑烟雨任平生高三(模板18篇)篇十八
你打烟雨鞯慕南走过,驻足在古桥前,看那些记忆里的花开花落,你的面容上并无一丝悲伤,只是毫无遮掩地宁静地望着阴霾的天空,暗暗吟到: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然而,你的目光中却是一片坦然。
你来到了汴京,此时正值早春,虽还有几分料峭,但你已经看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那是无限的生机和潜力,又是那样的令人向往。你微笑了,目光中透露出无限的希望。你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西湖上,你泛着一叶小舟,凛然的屹立在船头,在这变幻多端的天气中,你看出了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丽:原本是晴空万里,转瞬之间变成了细雨霏霏,湖间水波荡漾,四围的山也变得朦胧了;而雨过天晴,她又宛如一位清丽的佳人,闪烁着动人的眼眸,绽放着迷人的微笑。你在酒香和美景中陶醉,留下了千古绝唱。
八月十五的月亮圆了,家人却不在身边,一个人对酒当歌,怀揣着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与祝福,望着明月,向着远方,说出了自己,也是天下离人的共同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提及你,没有人不说起你的豪放洒脱、潇洒奔放,乐观豁然,我佩服你的一片坦然。
你也曾有过“今晚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英雄气概,你也曾有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闲适心情,你也曾感悟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真谛。
但我了解你越多,就越容易发现,你并不是每次都很乐观,你也会有悲怆的情怀。你虽讲“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却又说“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你虽言“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却又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你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你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你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你的太多太多早已成为久远的过去,但你“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逸的胸襟与豪迈气概永远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