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篇一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推荐度:
-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推荐度:
- 思想政治课培训心得体会 推荐度: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
- 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汇报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当前学校的感恩教育缺失严重,很多青少年缺乏“感恩”情怀,惟我独尊,自私任性,坐享其成,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感恩意识淡薄,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开展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为目的的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固有的感恩教育资源,扩展课程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多种的教育方法,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符合现实的人生理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自身要充满人文情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素养。教师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真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第一,教师的情感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老师其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是学生心中的榜样,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老师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学生从而教育学生,学生也就不能感受社会和人们对他们的关爱。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充分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教育引导学生,又要帮助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严格的教诲、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达到以智育人、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第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政治老师把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很少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疏远,对老师的感恩也淡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本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感恩,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懂得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生活中的朋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树立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第三、要对学生付出真爱。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对学生要以诚相待,懂得宽容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亲其师而信其教”,老师要处处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歧视或者放弃每一个学生,特别那些在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和具有不良品行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护和帮助。对学生的爱,可以唤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满足学生精神利益的要求,可以密切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增强感情交流与互动,形成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比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关爱学生。当学生生病时,我们递上一杯水,送上一粒药;当学生的东西掉在地上时,我们帮他捡起来;当学生帮我们擦黑板、拿东西时,我们毫不吝惜地送上句“谢谢”……这一些看起来是微乎其微的小事,学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我们对学生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他们去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要从点滴做起,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感恩”思想政治新课程是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高中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注重教育生活化,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生活中发展。感恩教育要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化问题入手,从点滴做起,回归生活世界,顺应到的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实施感恩教育,使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怜惜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把感恩之心带到日常生活中,变成看得见、摸得找的东西,时刻感受它的存在。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体悟、认同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老师要关注现实生活,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比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时,我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不良的消费观,事例贴近生活,引起了学生积极的互动,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案例,如不顾家庭生活实际盲目消费;玩游戏机、抽烟、喝酒、沉迷上网;用手机、mp3高档消费品;赶时髦、爱与同学攀比、开生日晚会到酒楼请宴等等。这时候我及时对这些消费行为进行归类分析:同学们列举的这些不良的消费观都是属于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时心理引起的消费观。这些“欠着学费买电脑,吃着白菜穿名牌,勒紧腰带挂手机”的同学,根本就没有理解到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也没有体验到家庭对待自己的温情。我趁热打铁,布置感恩作业。让学生“算算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经济帐”、“算算自己不应该花的钱有多少”、“算算父母对自己养育之恩流水帐”。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让学生体悟到父母无私的爱,从而能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切期望,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不良消费行为,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以活动为载体,精心创设感恩情景,体验感恩,培养感恩意识情靠情感染,心用心沟通。感恩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用各种教育活动丰富教育形式,营造教育氛围,创设教育情境。新课程标准强化实践能力,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促进教学互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内心产生体验和感悟,从而把道德规范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习惯,并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实践感恩。积土成堆,德始足下。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系列化实践活动,逐步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逐渐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积极走向社会,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①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调查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区公益活动,义务劳动,植树造林,清除白色垃圾,献爱心,送温暖,体验劳动者的艰辛;参加农业劳动,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促使学生养成节约粮食,尊重农民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品质。②指导学生以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站在父母、老师、有恩于自己的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做一些教师家长曾经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受曾经受过的恩情。有利于角色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利于学生树立感恩意识。③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重要的日子举行“感恩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写上自己的感恩语言;唱一首感恩歌曲;开一场感恩文艺晚会;自己查找资料,自主设计拍板出一期感恩的手抄报或者黑板报等活动,同时为在感恩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或者颁发证书、奖状,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够激发他们树立感恩意识。
四、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巧用典型事例,强化学生感恩意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为特点的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打破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皮”的传统教学格局。把录音、投影、电视、录像、电子网络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实现的师生互动。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器材,制作精良的课件,精心挑选与感恩意识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多媒体世界中熏陶、感染感恩意识,从而达到强化感恩意识的目的。例如:①利用多媒体对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一些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典型给予曝光与批评,播放有关感恩方面的影视或者公益广告,在校园里形成一种大力弘扬感恩精神的良好氛围。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之一的徐本禹决定暂时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毅然选择到贫困山区支教。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想法:“因为别人帮了我,我肯定要帮别人”。类似的事例还有,陈建坚守诺言,为金训华守墓一辈子,来感谢救命之恩。洪战辉用真情诠释义务,背妹上学,十二年如一日,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相反,丛飞因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为了报答,他捐款300余万元资助了一百七十多位山区贫困生,孩子因他的资助而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些被救助的孩子理应感激丛飞。然而,已患胃癌晚期的丛飞,不仅很少收到感恩之言,相反少数学生及家长埋怨丛飞不继续资助他们。“滴水之恩定涌泉相报”、“有恩不报非君子”、“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基于良知之上的起码道德,感恩说明自己对个人与社会的正确认识,人不能离开社会,唯有学会感恩,才能更加热爱生命,收获和平。感恩是提升人的心灵质量,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报恩是一种责任感。②设计和利用各种感恩情境,把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课堂教学中讲一些富有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的故事,结合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善根,使学生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古代的孟宗“哭竹”、王祥“卧冰”、庾黔“尝秽”、“割股疗亲”等传说,到现代的陈毅探亲等,都说明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③播放感恩歌曲,用音乐来引导与感化学生,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他人的服务,感恩一切。歌曲《感谢你》的歌词是:“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命,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增友谊爱情,感谢苍穹藏理想幻梦,感谢时光常留永恒公正。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我忠诚的爱人和朋友,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这旋转不息蔚蓝色的星球,感谢生活感谢和平,感谢这一切一切真所有,感谢这美好的所有。”通过这些方法与手段,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涤荡,使他们更加懂得做人的道理,知晓处事的哲学,领悟人生的真谛,体会人间的真爱,回归教育之本。
《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哲学,是学习、工作、生活态度。感恩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迫在眉睫而又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只有每个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常怀有一种感恩的情,学会关爱,学会付出,进而让这种情感扩展到整个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愿。
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2]一提到“感恩”,人们总是想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亲友”等,这无疑是对的、是应该的、是必要的。然而,在当今的学校,“感恩”应该上升到更高层次,不仅要感恩父母,更要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我认为学校里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都要关注感恩教育。使感恩教育与日常生活、学习有机结合,并且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与培养。
感恩教育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让高中生养成好的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所以,在平时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做好榜样作用。如:在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礼貌,学生问教师好,教师必须用亲切的语气回答“同学好!”遇见生疏人或参观的家长,教师应热情与之交谈、打招呼,无形之中便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当好的习惯形成后,对中学生的一生都有益处。我在学校经常可以听到,我们0707班的学生自觉地使用礼貌用语,当“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请”等好听的话成了学生们的日常用语时,做老师的我心里有一份由衷的快乐。人之初,性本善。以情感为主线,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在班中形成良好的人文风气,使高中生学会感恩,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想的,也是我们想要做到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感恩教育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感恩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2、服饰仪表: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中生的感恩教育工作,针对当前高中生感恩意识淡化的情况,结合本校实际,2017学年开始,我们天心一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得到一次深刻的具有特色的感恩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学年我担任高一0707班的班主任,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班上开展了感恩教育的活动。让学生从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感恩行为中获取感恩认知,开展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感恩班会活动。
在开展好“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搜寻亲情感悟生活的“四对话”活动。
一与父母对话。学生爱听故事是天性,请父母讲述前辈孝敬的故事,从纯朴的语言中去领略“感恩”的内涵;
二与教师对话。明确“感恩”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特征,知道应该弘扬什么,摒弃什么;
三与同学对话。各自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孝敬长辈的故事,了解“感恩”在彼此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四与书本对话。请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并以感恩周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恩感悟。
如我班石鑫同学因为去年刚刚失去了父亲,她三次讲故事时都无法控制情绪而泪洗满面,这给同学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等,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如我班的王维与邹鹏同学表演了小品《雨中情》。在浓浓亲情的小品中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一番,从中受到熏陶。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感恩氛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以各自的形式施展才华,使“感恩”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孝、知孝、行孝”的热情,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悟真理。还要求学生发现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体贴与关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
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
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
当一天“家长”为父母分担家务。同时要写好感恩周记,用心完成感恩作业,表达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感受。
“5.12”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我们0707班全体同学积极募捐一千多元,同学们纷纷说,为了灾区人们能重建家园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家长们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行动记录在家校联系卡中反馈给学校,这样反复联系,使感恩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在我班亲情故事会上,共有52位同学要求上台向同学们讲授自己的亲情故事,有故事讲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父母之爱老师之恩,说明“爱”与“恩”的种子已经在学生心中发芽。大约有43名同学被感动得流泪或抽泣。上台讲述的同学自己声泪俱下,其他同学包括去听课的教师和别班的同学都被感动得流泪了。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们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初见成效了。
“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反映了高中生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及自尊意识,更是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写照。对高中生进行感恩教育,要让学生心灵上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行动。因此,它是一个多方位的、多形式的、多场合的正面教育、事迹感染、氛围影响的一种交融体。这种教育如果单靠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同志进行教育,显然是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例如,前不久我在班上要让学生算算自己每天的花费,由此来感受父母挣钱的艰辛。这是有一定效果的。但这种教育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感恩行为。有人做过调查:有80%左右的青少年已经把诸如“为国家作贡献”、“增强事业责任心”等排除在自己的工作动力以外,他们基本上都将与个人利益有关的因素视作工作的主要动力。我们应该将“感恩”教育进一步引导到“感恩祖国”、“回报社会”这一层面上来,激发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为国家作贡献。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朱学义教授在给学生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时,增设了“智力投资分析”内容,引导大学生每人算了三笔账:一是父母对学生本人的智力投资;二是国家社会对学生的人均教育投资;三是学生由于学习而失去就业机会所损失的收入——教育机会成本。学生通过查数据、询问家长进行自我算账,一组数据让他们大为震惊:一个1982年出生、1984年进幼儿园到2003年22岁大学毕业的学生,其家庭教育投资、国家社会人均教育投资和教育机会成本的数据分别为6.5万元、7.2万元、9.0万元。计算结果表明,国家社会人均教育投资是家庭教育投资的1.1倍(#url#)。事实胜于雄辩,他们从数据中感慨地说:“我们不仅要感谢父母,更应感谢国家和社会,因为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投入比我们父母的投入更多。”由此可见,对高中生进行“感恩教育”更有实际效果。
高中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才懂得去尊敬师长,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书育人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因为他们不仅在每个人的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就会拥有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学会感恩吧!并要把感恩的话说出来。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清洁卫生的阿姨,感谢食堂的师傅,感谢宿舍的老师,感谢学校,感谢社会,感谢大自然。学会感恩,走在人生路上,你会觉得快乐无比。
s("content_relate");【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相关文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反思05-06如何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05-06谈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05-06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感恩意识05-05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感恩意识05-06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05-05如何培养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05-06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意识05-06如何培养服务意识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