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表达的方法。通过学习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不断吸收新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一
又到了一年之末了,雪却迟迟不肯落下,年味也显得不那么浓郁了。
街上红妆素裹的几家店面格外的显眼,仿佛在宣张着自己的不同。在像我这样为了某些目的而行走在街上,过年假期塞满了计划的的人,这是仅存的年味了吧。
仍旧如前几天一般,早早地出了门。中午却接到了改变计划的电话要我晚上请假,去吃饭,这时才想起来今天是小年。听说正好表妹从深圳过来,她也会参加。我便答应,为了看看童年时总盼着的玩伴现在怎么样了。
于是乎,白天在我的期盼下度过了。站在公交车上,塞着耳机,耳朵里响着早已烂熟于心的旋律,不同往常的是,愉悦的心情让平日里车上的喧闹变成了热闹,也便有了关注的兴趣。这边一句“今天小年,买了什么,要去哪”,那边的人即使素不相识,也应一句自己干了什么,仿佛全车人是一家,但唯有我是陌生人。
下车时,回想刚才和老太太聊的那么多,看向周围,人们脸上原来一直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天边也绽开了一朵朵烟花。街上的装扮也与平常看到的`截然不同。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过年了。
今年,雪没有下,但年味,却比其他年浓郁了许多。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二
年味处处有,处处年味浓。
我们来到街上,寻找过年的气息。
瞧,卖过年装饰品的摊子比比皆是,摊前的人们在仔细地挑选对联、装饰品。那火红的对联映照出年的气息;那精巧的挂饰谱写着年的赞歌。还有那硕大的灯笼,是过年的象征,是一年收获的快乐。看得入迷,竟忘了自家还没买,赶紧凑近一看,哦,要买“福”字,要买“红辣椒”,还要……不过,今年的对联是我写的哦!我们提着袋子,随着人潮向前走。这个热闹街市,年味真浓!
咦,这么多人围着干什么?我在心头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并奋力地向里挤。哦,原来是卖鞭炮的摊位。有“冲天炮”、“狗尾草”、“菊花炮”……。真是应有尽有。我正准备拉着妈妈进去,眼前却闪过一片灰蒙蒙的天空,“雾霾”二字跃然而现。如果我再放鞭炮,那清新的空气不就离我们远去了吗?我的脚步不禁放慢,心中在不停地挣扎。最终,我忍痛割爱,没有买下,过了个“环保年”。虽然没有买,但我心中有过年的“烟火”,这,就足了!有鞭炮,年味真浓!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抬头一看,满眼星火。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极目远眺,川流不息的汽车车灯和一路的红灯笼相映成趣,是一种美,一种意境。身旁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来来往往,这就是年味。灯笼闪耀、星光点点;红红火火、共庆新年。年味,真浓!
有年味才叫过年!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三
年,在我们的心中,或许是充满爱心的礼物;或许是大家团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或许是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聊这一年来大大小小的琐事;或许是窗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而我认为年是亲人们相聚在一起的快乐。
在外公外婆家,他们老早就开始准备食物,为的是过年时家人团聚在一起。
以往,家里就有只几个邻居,家里时而热闹时而冷清。但到了过年的那天,家里陆陆续续来不少人。车子在房子前排了不少,房子里也十分热闹。“嘀嘀——”又来了。外婆迈着轻快的步伐向车声的方向走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的那颗泛黄的牙齿也露了出来。眼睛也快眯成一条缝。外婆便会到车窗前看看谁来了。车里的人就会下车,小孩会与她问好和拥抱,大人则会把车里的礼物送给外婆。外婆有时也会与他们聊两句。外婆就会进屋里忙活。她忙着烧茶倒水,泡芝麻豆子茶。我认为外婆泡得最好,连我妈也要一边凉快去。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许是情感和稀少的原因吧!
外婆这时正在做着她拿手的芝麻豆子茶,她早已准备好了材料姜、芝麻、豆子、茶叶、盐和一些工具。首先外婆拿起一块姜,把姜洗净,露出黄灿灿的果肉,如同一个经过百般擦拭的金子。她拿出一个碗,把姜放了进去,拿起一双筷子,用大的那一头对准姜的纹路,用力把姜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姜汁也随之流了出来,姜汁是白色的,姜、姜汁和筷子组成了一幅图。姜已经变得支离破散了,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她拿出杯子,把姜放入杯子里,再放入比较好的茶叶和熟了的豆子。加入滚烫的开水,同时,她把捣碎的姜倒进去。顿时,杯子里的水连同其他东西翻滚起来了。最后撒入芝麻。芝麻豆子茶的香气就这样流入了我的鼻子更流到了我的心里。香味中有芝麻的香脆,茶叶的清香,豆子的圆润与姜的辛辣。馋得我直流口水。
外婆端起茶,给每一个人。我端到茶就想喝,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喝芝麻豆子茶也是这样,滚烫的开水,摸着都烫。终于凉了些,我喝了一大口,满满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豆子的酥脆让人回味,茶水的味道只能用一个字来说,“棒!”
家人就快来齐了。一屋人说说笑笑,畅所欲言。喝着世上一级的芝麻豆子茶,看着电视,真是一段惬意的时光。年味也油然而生,所以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年味才会更浓,也会更快乐。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四
家乡吸引人的不只是那秀丽的风光,还有每年只有一次的浓厚的年味。
新年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仿佛人们还在回味上次的的年味时,下一次的新年又在时光的催促中到来,于是人们又开始忙碌着准备新年的庆祝了。
年味总是洋溢着喜庆的味道,无论是从孩子眼角荡漾的笑意还是老人们咧开的嘴角无不是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火红的衣服,大红色的春联以及通红的灯笼为凛冽的寒冬带来了暖意,一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了!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了,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当夜幕降临,丝丝缕缕氤氲的炊烟升起时,新年最重要的一部分——年夜饭就开始了,当一盘盘美味的佳肴端上桌子时,让人食指大动,味蕾,鼻尖萦绕的是新年的味道。孩子们在吃完饭后点燃了鞭炮,一时绚烂的烟火照亮了夜空,树银花不夜天的火药味混杂在空气中,连大人也加入了进来,热热闹闹的欢笑声荡漾在天地间。
烟花落幕,人们围在火炉旁守起了夜,聊起了家常,老人好不容易见到子女们,心中的话自然如河水般滔滔不绝的说了出来,嘘寒问暖之下,时间过得飞快,大概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才是真正的年味吧。
拜年自然也是新年的重头戏,人们裹挟着礼物到亲朋好友家拜访做客,人人脸上都挂着笑意,孩子们也在串访中收到了他们最想收到的红包,礼尚往来之下,新年也在悄然落幕。
年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荡漾在人们的心间,或许这中带有独特气息的味道才是人们最为欢迎的吧。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五
很快的,过年了。我住的平静小区一瞬间染上了浓浓的快乐。
一大早就听到了弟妹的笑声和爆竹的脆响。急急地跑到院子里,浓浓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窜进我的`鼻子,哇!鸡、鸭、鱼、肉样样全啊!
吃饭了,乳白色的青烟里有若隐若现的红爆竹屑,快乐,随着爆竹炸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快乐,随着口里的饭菜涌进肚里,窜进心里;幸福,伴着我们的笑声在屋里萦绕。
紧接着,快乐用红包裹住,送到我们手里,快乐又变成糖果化在口里,甜的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年味又从我们口里飘出来。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爷爷围在一起打麻将,年味在麻将的碰撞声、爸爸的笑骂声里荡出来;哥哥、姐姐、姑姑、二婶娘围在一起玩纸牌,年味又从哥哥兴高采烈的笑声:“耶!我赢了!哈哈哈哈哈!”中飘出来;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从姑父的赞扬声中跳出来;妈妈和婶娘一起看电视剧,年味又从妈妈、婶娘的笑声里蹦出来;我和弟妹们一边看过年联欢晚会,一边嚼糖葫芦,年味呀,又从我们被染红的嘴里溢出来。
屋里,笑声、歌声混在一起编织出浓浓的年味,编织出浓浓的快乐。
12点到了!黑色的天空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烟花,金黄色的、绿色的、亮红色的、深紫色的......交织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响在一片,五颜六色的各种小爆竹一个接一个炸开。新年到了!
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一年。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六
我问爷爷,爷爷说能吃上一顿饱饭就是年。
我问爸爸,爸爸说一家人能团圆就是年。
我的年味是?
爷爷的年味,是一年到头全家吃的那一碗肉,每人都可以沾沾肉气,润一润那时常挨饿的胃;是盼着能够穿上哥哥们换上新衣新裤后不打补丁的旧衣旧裤,能穿上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是长辈们围着火炉,喝着那为数不多的包谷酒,述说着来年会更好。
爸爸的年味,是围着柴灶,看着母亲炖土鸡、炸酥肉、烧猪头、煲猪脚时的欣喜,享受随时可以试菜的口福;是邻居们聚在一起打糍粑,有说有笑的热闹场景:壮年们挥舞着粑锤,把糯米打粘,妇女们把粘好的米用灵巧的手揉成苹果大小的米团子后,均匀的放在木桌上,再在上面倒盖一张大小相同的木桌,这时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飞上去,使劲地踩压,直到把米团挤成又扁又圆的糍粑才肯罢休;是早早穿上新衣,准备好口袋,约上伙伴,带上小狗,二十几个孩子呈一字排开,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在田野乡径小路上,到村里的每家每户拜年,齐齐地给长辈们作揖,道声新年发财!长辈便笑盈盈地给小辈们分发自家产的瓜子和花生时的喜悦。
我的年味,是品尝妈妈烹制麻辣牛肉干、卤香鸡脚、铁板鱿鱼和清蒸龙虾的美味;是和爷爷爸爸一起写春联、贴春联、挂灯笼时的幸福;是一家子吃团圆饭时的和睦融洽;是全家人在一起看春晚时的笑声;是在万家灯火时,观赏绚烂烟花绽放美丽夜空时的其乐融融;是春运一票难求中包含的乡愁;是在微信上和同学朋友,老师家人互动,互送温暖与祝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
不一样的年,不一样的味,无论什么样的味,那味里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七
龙兴村是陆河县东坑镇新东村委的一个自然村,共有110多户,760多口人。
还没过年,店老板已经批发好了许多年货供村民挑选,勤劳的店主还会自己骑着摩托送货上门。
鸡档,猪肉铺挤满了人,村民们开开心心,买完年货后,大扫除起来,家里,外面一处都不放过扫得干干净净。
年三十前,各家各户总会早早包起叛、酿豆腐准备祭拜公太,到了年三十,人们贴起春联辞旧迎新,拜完公太、龙兴师队就会舞着着金师上门拜年,讨个红包,村民们也会很慷概的给他们,因为这意味着好兆头。
到了晚上,人们都会把桌子摆在电视面前,在上面摆满可口的饭菜,饮料,接着一家人开开心心,吃着团圆饭看央视春晚,小孩子哪喜欢看这种东西,早早就结着群跑出去,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小店里买一大袋一大袋鞭炮,一晚上噼里啪啦,孩子们玩得也是不亦乐乎。
到了初四,也就是村民最开心的时候,上午民俗迎王爷,下午,在村里的大广场摆上120桌,一场千人宴就此开始。
到了晚上七点半,村里福首自行举办的村晚接着千人宴继续进行,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好看,让人不会感到困意,结束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初五拜王爷,拜完后就是民俗“王爷游春”,接着舞起龙来,一整条长队伴随着王爷,晚上晚会照常进行,节目还是依旧的精彩,结束时还放起了烟花,瞬间将人们的情绪拉向高潮。
农村年味,乡土文化,雅俗共赏,文明先行!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八
饺子一直是北方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它象征着一家人的团圆。但地域的不同,饺子也带有地方特色。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山东特色年味——粉条饺子!
山东人特别喜欢吃粉条,所以饺子馅里的粉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粉条饺子可讲究了,除了粉条,还要准备白菜、猪肉、香油、盐十三香等配料。
开始准备食材,关键是粉条:太长——会影响饺子的形状;太软——会影响口感,一切都得按家人的口味与习惯来做。那长长硬硬的粉条在奶奶的操作下,不多时就变得软软柔柔的,晶莹中不失圆润,透过那润泽的粉条,我仿佛就能想象到粉条饺子的美味。接下来,就是拌馅,放入适量的白菜、猪肉,粉条会自己吸收白菜渗入的水分,这样做出的饺子粉条才会晶莹有弹性,再加入自家惯用的调料,美味鲜香的粉条馅就完工了。
接下来是包饺子。一张大圆桌上,满头银发的奶奶端上已经和好的面,再摆上调好的粉条馅儿,咱们全家就开始动手包饺子了。你看,刚才还是一个个的小面团,在奶奶的擀面棒下,几经回合,就变成了一张张薄薄的饺子皮。爷爷不声不响地包饺子,不时用满意的眼光环顾着眼前的一家子,嘴角向上咧开,拉动布满皱纹的脸,看得出一年劳动的辛苦,还有此时的欢喜。爸爸和妈妈手不停,话也不断。“爸,今年地里庄稼收成如何?”“村里张大叔本站家又盖房子了!”“我们单位又新进了好多的年轻人……”爷爷和奶奶不时抬起头,开心地回应着。
我和弟弟插不上嘴,只能自顾自玩,弟弟乘奶奶不注意,扭一个面团,脑洞大开地玩起了面团艺术。我则开始饺子大创作。等大人们回过神来,什么心形饺、枫叶饺、三角饺、兔子面团、鱼儿面团已全新上线。一时,欢笑声替代了说话声,快乐因子充满了整个房间。等我和弟弟玩够了,一筛子满满的白胖胖的饺子已经排队站好了。奶奶指着其中一个说:“这个饺子不光有馅料,还有彩头哦!看谁能吃到!”弟弟盯着那个饺子出神,好像要把那只饺子的样子仔仔细细地记下来,让这“彩头”非他莫属。
妈妈把饺子放到滚开的锅中,饺子在锅中翻滚着,像胖胖的小兔子在游泳。不一会儿大家就围在桌上吃美味的饺子了。我夹起还冒着热气的饺子使劲地吹了吹,赶紧咬了一大口,呀!怎么这么好吃!粉条和猪肉的香气在我嘴里盘旋,饺子里的汁水在我的嘴里流动,软软糯糯的,太香了!我和弟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早忘了那个有彩头的饺子。爷爷奶奶看着我们,不等我们吃完,又为我们夹起了一只饺子往碗里放,那满足的样子比他们自己吃都开心。再看看爸爸,咬上一口,就会闭上眼,回味一下,好像在寻找什么;妈妈则不停地说“好吃!好吃!”
粉条饺子越吃越少,年味却越过越浓!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九
记忆中上一次“过年”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我并不是说前几年没过年,只是觉得再也没有那一次的年味了而已。
记忆中的那次过年是极热闹的。上十个人挤在外婆家中,房子很小,却有着温馨的感觉,爸爸、小舅、大舅打着扑克,爽朗的笑声不绝于耳;外婆、外公、舅奶奶、小姨、大舅妈轮着打麻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妈妈在厨房忙着给大家煮汤圆,小舅妈在帮她打下手;而我和表妹,在门外的白雪皑皑中跑着、笑着、闹着。街上的人不多,晚上走在路边,总是一片寂静,但你却总可以在这种寂静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但是,这种年味什么时候淡了呢?可能是在每人在饭桌前都捧着手机刷着微博的时候,可能是春晚不再好看的时候,可能是长沙的冬天不再下雪的时候,也可能是人们急于在网上给那些不太熟的朋友新年祝福而忘记家人的时候。过年,仿佛变成了一个任务,一个每年一次的例行任务,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送人,于是送礼就变成了攀比;人们选礼物越来越喜欢上网购买,于是网商大肆利用这次机会开创了什么“年货节”,大捞了一笔,于是选礼变成了商业契机。
年味的消失难道就意味着人们对春节已经越来越轻视了吗?当然不是,只是在现在这样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子产品早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如同寄生虫一般与我们“相依相随”,其实说到底,科技的发达才是导致年味变淡的主要原因。
过年,是一个听着就感觉到温暖的词,则不仅仅代表的是一年又过去了,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其中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和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吧。我们虽然无法阻止科技的发达,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春节期间和电子产品“sayno”。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留住春节本来的意义,留住年味。
马上就要进入20xx年了,在这个春节里,我希望年味儿能够走进大街小巷,重回到我们身边!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十
城市少了爆竹的喧嚣,代之而来的是年夜饭后的冷场,走进一户人家,十人中有九人拿着手机,留下的老人孤独的看着电视,就这样,四下无言,而所谓“年味”只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纷飞的红包。有的人在朋友圈中刷着新年祝福,有的默默参与在各大平台的红包活动中,换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在享受自己的年夜。
这种现象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十分常见,青壮年们默默拿着手机(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忘拿着手机)饭局一片尴尬,老人家欲言欲止,甚至都不知道该不该说话,在这尴尬与沉默中勉强吃完的年夜饭在每个人口中也许是索然无味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容的就是部分吃着年饭却想着参与各种活动的人。
今年过年,一家人本来和和睦睦的吃着晚饭,而晚辈们一边吃一边时不时瞄一眼手机,老人屡次端起杯子示意后辈们敬酒,而他们则不为所动,继续低着头看手机。此时,老人已有几分怒气写在脸上,只是碍于面子不好发作,仍然强作欢颜地笑着,但说出的话已有几分寒意:"小朋友们能不能暂时将手机放下,好好吃饭,这样对胃不好。”而他的媳妇却阻止:"爸,孩子们一年也不容易,让他们玩会吧。‘’显然,媳妇的这种对儿子的溺爱,让老人非常不悦,随着饭局继续,气氛也逐渐凝固寒冷。在最后,老人甩下一句“你们和手机过吧”便回来房间,留下一群在惊愕中的人。
这种事情,在当下已愈发增多,青年人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老人呢?他们又怎样,你有手机,有妻子在、儿子,他们已无法随着时代前进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你。在含辛茹苦养育你多年,他们不希望你最后陪伴的是手机。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十一
“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文化的丰盛。”它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愿望、情感、理想与追求。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燃放鞭炮,拜年等等,这些年文化的方式代代延续,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过了腊八就是年,年的脚步声越来越响,年关将近,家味越来越浓,承载了太多儿时的记忆挥之不去。
年味是腊肉的'香味。养了一年的猪,这个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猪肉有肥有瘦,老少皆宜,杀猪、熏肉,熏肉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入锅中,香味扑鼻的腊肉就好了。
年味是房屋的干净,到了腊月,女人们会在晴天来打扫房间,每样东西认认真真的清洗一遍,然后将物品摆放整齐,扫去这一年的尘埃,以洁净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到了大年三十,挂灯笼,贴对联,房屋里里外外都充满了年味。
年味是穿上新衣的神采奕奕。放了寒假,孩子们盼望着新年的到来。过除夕,吃团年饭。接压岁钱。然后急急忙忙的将压岁钱在新衣服口袋里放好,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看春晚,聊家常,其乐融融,最后就是等到晚上12点放烟花。然后美美地进入梦乡,期待着新的一年。
年味是四姨结婚时的喜悦。天下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找到一个好的归宿,我的外公外婆也不例外,挑了个好日子将自己最小的一个女儿嫁出去了。新郎官已经到了外婆家,当四姨要去新郎官家时,外婆将新郎官抱着说:“以后他到了你家,没什么亲兄弟了,只能依靠你,我把她养这么大,我知道她的性格,她人其实挺好的,别看她平时严肃,到底是个姑娘,你要好好照顾她。”新郎官说:“妈,请您放心的交给我吧。我会好好的照顾她。”最后新娘被抱走了,只留下外婆一个人在哭泣。虽然外婆很舍不得,但是我们却为四姨感到开心。
新年是传统节日之一,保留了许多中国文化,在外工作的人过年回家。一家人只要在一起就有年味,新年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日子,所以我们开开心心的过年。我也将这些事情记在心里,这就是我的新年,满满的年味和开心。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十二
年是什么?也不过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个饭开开心心的罢了,而你为却不一样,它需要我们去认真的寻找,并且发现它。
看,家家户户正在精心的准备着年夜饭,有的认真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门外也挂起了红红火火的灯笼,接着,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吃着年夜饭,时不时的开点小玩笑,大家一起望着窗外正燃放着的烟花爆竹,好像为这顿饭添加了不少色彩,吃过饭后,大家又坐在电视机前有说有笑的看着春晚,正是因为这样温馨的画面所以摩擦出了年味。
听,这正是家家户户燃起烟花爆竹的声音,在这燃起的火花前我们可以听见的是老老少少的笑声,能看到与亲人之间相互的爱护,这样富有爱的画面好像就有些年味了。
我好像知道了什么。
初一年味精彩(精选13篇)篇十三
本来,在记忆中春节是这样的。
老屋里非常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的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的竹竿挂满了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里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了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的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的非常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的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的已经不一样了。祭祖的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了些纸钱,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了我看到的祭祖的简化、焰火的渐少,还有我看到的各种新奇的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了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电视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从此来看,年味真的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了,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结论。
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的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的时候点燃。现在的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的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了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也难体会其万里归家只为一聚的艰辛,我没有像他们一样的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的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我只能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的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的变迁,但也不像老人般怀古伤今似的,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的是传承的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的力量,这是我无法否定的。仅仅从我的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