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欢乐的时刻,人们互相拜年,祝福对方幸福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值得一看的春节庆典和表演,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一
潮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市,留传着不少风俗习惯。比如说:除夕夜我们无论有多忙都会在这一天回家吃团圆饭,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大年初一会进行祭神祭祖活动,十分热闹。其中我最喜欢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给亲朋好友送“大吉”。
在春节的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到商场,挑选又大又新鲜的桔子,上面还必须带有翠绿的枝叶。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四个桔子呢?”妈妈面带微笑地说:“大桔与‘大吉’同音,寓意着大吉大利,所以我们去拜年时都愿意带上两个大桔。另外两个放在家里,等待亲朋好友来我们家拜年时可以与之互换。”
春节到来时,我们拿出一大盘五颜六色的糖果和又大又新鲜的桔子来招待亲戚朋友。有的时候,我也捧着一对绽放着笑容的大桔子,到了曾祖母家里拜年。我对曾祖母拜年说:“新年快乐,大吉大利”。曾祖也从一大盘桔子里拿出一对最大最鲜艳的桔子,笑咪咪地对我说:“祝你新年学习进步,吉祥如意!”然后,我拿着曾祖母的“大吉”吃着美味的糖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想:曾祖母提醒我要学习进步,今年开始我要认真学习,争取考上重点中学。
到了下午,我又带着另一对“大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老三姨家拜年。到了老三姨家里,我也是一样送了她一对“大吉”,我说了一声:“大吉大利,祝您幸福安康!”老三姨说:“也祝你学习进步,健健康康!”说着她送给我一对大桔。我礼貌地从老三姨手里接过了那对大桔,说道:“吉祥如意!”老三姨慈祥地笑了,眼里洋溢着幸福,说:“同同!”我听了,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知道“同同”是什么意思,以为是“铜铜”,是铜块吗?于是,我问老三姨:“‘同同’是什么意思?”老三姨说:“‘同同’是同样的意思,我也祝你吉祥如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家几乎都是在手机上拜年。所以现在登门拜年送“大吉”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我会一直坚持送“大吉”的民俗活动的。让拜年送“大吉”的习俗代代相传,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大吉大利,一帆风顺!使“送大吉”这一民俗继续发展起来。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二
家家户户开始大量置办年货,大人们还要买过冬的衣服呢。还要在过年的那天之前进行大扫除。到了真正过年的那天,大家都开始挂灯笼、贴春联,春联是为我们迎接新的一年,而灯笼是让我们这年过得红红火火。不仅如此,还要在窗户上贴福,而且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倒了,福到了。春节吃饭前要先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吃饭时,小孩的嘴可甜了,他们走过去跟爸爸妈妈说新年快乐,就能得到红包。吃完饭后,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一条条长龙接二连三地从巷子里跑出来,彩色的龙头欢劲地扭着,在大马路上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路旁的烟花给舞龙的人们打气,他们舞的更欢了。
每当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点真是极为热闹,一大筒烟花排山倒海得飞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烟花飞快地冲向天空,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七彩的烟花炫染了整片天空,显得格外美丽,一条长长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响着,在过年时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一只叫“年”的怪兽,喜欢在过年时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过年时放鞭炮。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一个不一样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三
在鞭炮声声,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似乎人们的心中都会酝酿着浓浓的情感,这情感中包含了对家长的关心,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为问候。
在除夕之夜,孩子们是最快乐的,餐桌的美食应有尽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美味可口的鲤鱼,鸡肉、红烧茄子、超市的蛋饺…五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族齐聚一堂,看似是美好的景象,但你们未曾想过20双筷子,将菜放入嘴中,将湖水带出,一边吃着菜,一边又喝着的别人口水,岂不恶心。再则,敬酒时,孩子们不过只是恭维的说两句却没有诚意也得到长辈的祝福和红包,却又拿压岁钱出来攀比,大把大把挥霍。一顿看似普通的年夜饭却让人泪如雨下,大人们的白头发中又爬出了白发,一年之中辛辛苦苦打工,能待在家里的时间却不长,干脆没有春节,没有春节,没有亲人离别那一根根触动人们心弦的哭声,没有因为春节而加班至深夜的工人,没有在春节大吃大喝的腐败现象,没有大人们出去打牌给孩子手机让孩子成为了“屏奴”,春节不是我不爱你,等你改变了这些坏毛病,爱你也不迟。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那些工作在岗位上的人们还在努力工作,爆竹灯火通宵,清洁工的背在一年一年的炮竹中驼了,警察也在车水马龙的汽车中老了…春节,想爱你真的很难。独特的竹溪婚礼习俗作文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带点评)。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四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
对联。
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我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
每年的春节都一样。过年这天我们穿好新衣服去跟长辈拜年,要说好话。
祝福语。
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小孩子都喜欢过春节。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五
春节是我们国家传统的年俗。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挂红灯笼,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每年春节可真热闹呀!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每家都灯火通明,鞭炮声彻夜不绝。我们全家回到奶奶家,奶奶高兴地眉开眼笑,爷爷拿出好多好吃的忙个不停。妈妈、爸爸在厨房炒菜,做饭忙得热火朝天。不过春节里令我最高心的事,那就是放鞭炮了。
晚上,爸爸说:“儿子,大家一起去放鞭炮!”放鞭炮!我一听见放鞭炮!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赶快梳理好自己。对爸爸说:“我们走。”我们拿出在市场上买了许多的炮,有三角雷、雷王、礼花炮、鞭炮、刺花、黑鞭炮、谢天元……等等。
我们买了很多炮。我的弟弟一看见摔炮,就高兴地不得了。还摔了一个狗啃泥呢。我拿出了几盒。便开始玩,弟弟也在玩。我们放了许多的小花炮,有的像花,有的像小树,还有的在空中爆炸了还散开了!突然“轰”的一声,天都震了一下。原来是爸爸放了一个震天雷,声音可真大呀,吓死我了。啊!在春节中可真快乐呀!
更多热门。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六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们早早的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开始观看---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因为放炮约在午夜12点开始,所以我不时的看着表,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一点。实在无聊了,我就在木地板上滚来滚去消磨时光。
时间到了,我迫不及待的叫上爸爸、妈妈,拿上早已准备好的炮下楼去了。我们首先放的第一个炮叫“开门红”,预示着新的一年里火火红红。我点着了火,马上跑开几十米远,生怕被炮不小心打中。只见“开门红”的礼花像银蛇一样串上空中,缩小为一个亮点“叭——”的一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非常好看。
紧接着燃放的是“爱国者”礼炮,我握紧手柄,点燃后“啪——”的一声,一串串礼炮飞到空中一个个爆炸了,有红色的,有绿色的……,一个更比一个高,最高的能飞到五层楼那样高,美丽极了。
最后放的是鞭炮,这个我可不敢自己放了,只好请爸爸来帮忙,爸爸上去用打火机一点,鞭炮就“噼雳啪啦”的响了起来,我躲在妈妈的身后,可还是被炮头给打中了。那鞭炮的声音就是聋子也能听的见。
楼上的邻居们都陆续下来了,只见地面上到处都是浓烟,但天空却变得色彩斑斓明亮起来。
过年啦,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诗,名为《元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习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春节放爆竹、贴春联的习俗,当然,春节还有吃团圆饭、收压岁钱等等的习俗。
你们知道春节的由来吗?我们现在过的年,它有一个由来,虽说是传说,但却让我们有了现在的一些风俗习惯。
在很久以前,有一只传说中的怪兽:“年”。“年”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从深山中出现,来到山下的村庄吃人。人们虽然想除掉“年”,但是他们却束手无策。就这样过了很久,有一天,一个老人来到了村庄,它告诉人们“年”怕响声和红色。人们就放爆竹、贴红色春联,把“年”给赶跑了。到了现在,人们把“年”来的那一天称为过年,并保留了放爆竹、贴春联的习俗。
但现在,过年并不是只有一天,而是从腊八节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都算作是过年。腊八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各种各样的米和豆子熬成的粥,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喝了腊八粥,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就要过小年了,有的人家晚上便会放炮竹了,这让人们尝到了过年的味道。听到“噼里啪啦”热闹的鞭炮声,就知道除夕已经笑呵呵地走来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吃起了团圆饭,边看春晚边守岁,屋外还能听到鞭炮声。到了十二点的时候,那个鞭炮声才叫震耳欲聋呢,比打雷的声音还要响亮,除夕晚真是太热闹了!到了正月初一的时候,这天的情景与除夕相比却显得有些冷清了。大街上都是昨晚留下来的炮竹残渣,这一天,小孩们要向大人们拜年才会获得压岁钱。正月初一也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因为他们可以拿着压岁钱到处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大家都要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吃过元宵就说明春节已经结束了。
中国的春节有许多的习俗,我们应该要继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春节更加有年味。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八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了,我和妈妈上街去买东西,准备来迎接春节。
春节那天,我早早就穿上了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说:“爸爸、妈妈,起来了,太阳都晒到派屁股了!”妈妈说:“好啦,好啦,知道你要什么了!”我眯眯地一笑。妈妈出来了,从包里拿给我一个红包。我赶紧说:“妈妈,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越长越漂亮,还祝你工作顺利!”妈妈笑了,说:“人小鬼大嘛!”
向爸爸、妈妈问了好后,妈妈说,要带我和弟弟去姑姑家玩!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急急忙忙收拾好东西,坐上车。到了姑姑家,我们刚走进门,突然,表哥、表姐从后面冲了出来,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弟弟居然在地上哭了起来。我们在姑姑娘家吃了饺子。然后,我们去放鞭炮。“辟辟啪啪”我们真是又惊又喜。
到了晚上,我们在楼顶上放烟花。爸爸拿来一个烟花,轻轻的一烧,烟花像火箭似的冲上天空,只见“啪”的一声响,烟花就绽开了笑脸。我们在旁边拍手叫好。放完了一个又一个,我们都笑得合不上嘴。烟花真漂亮,有的像花,有的像扇子,有的像伞,还有的像星星……看的我们眼花缭乱。看了一会烟花,弟弟故意的朝我们做了一个鬼脸,眼皮朝上,嘴巴朝西,看着他那鬼样,我们都被他逗的哈哈大笑。
夜深了,我们还在热闹中,烟花烧完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被窝中。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过去了,今年的春节真快乐!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九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家家都在准备着年货,打扫着卫生,迎接着这个节日的到来。
走在街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不用说肯定就是新年的衣服。商场里,这也是人满为患:有小朋友牵着父母的手一起买衣服的,有夫妻俩甜甜蜜蜜买衣服的,还有儿女牵着长辈有说有笑买衣服的,总之大家全都是喜气洋洋的。
来到农村,杀猪宰羊……以各自的风俗庆春节,在有的地方还开始了集市,他喊一声买饮料,他喊一声买衣服,这边喊减价了,那边喊买二送一了,各个东西应有尽有,真的是琳琅满目,热闹极啦。
到了春节的大年三十晚上,春节晚会就开始了,演小品、说相声、唱歌什么节目都有,一个节目演完台下掌声一片,直到三更半夜人们都困了,节目才完。节目完了,可人们还兴致勃勃,因为还没发压岁钱、放烟花呢!等干完这一切,差不多十二点了,小孩子们都拿着压岁钱去睡觉了大人要闲聊一阵才去睡。
第二天,人们又得起个大早,带着买好的礼物去走亲戚,亲戚多的要走好几天呢,少的也至少要走一天多。
春节真好,可以让人们忙碌的生活得到放松,也可以为大家枯燥的事情添上一些乐趣。
我爱春节!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十
家庭就像一棵大树,老人是根,也是最需要营养的地方,爸爸妈妈是树干,而我们小孩则是枝叶。树要经常浇,但要浇根,树才能越长越茂盛,而不能浇叶子,因为这样的`话,只会让树慢慢地腐烂。孝敬老人就如同浇树根,只有这样,家族才会兴旺,做小辈的也会越来越幸福!
这个寒假,我们本来想一家三口出去旅游,但转念一想,我们已好久没有回去看望爷爷奶奶了,即便是回去了也呆不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为爷爷奶奶做点实事,于是,我们便决定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也就是“浇树根”。
20xx年春节前一天下午,我们就来到了奶奶家,这一次我没有像以前那样一直干坐着看电视,而是主动地帮妈妈和奶奶一起擦抹打扫,收拾屋子。
我的第一个任务是擦门框,因为我够不着,所以便拿了个椅子踩在上面擦。这个活虽然比较繁琐、无聊,但却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程度,每一个边边角角都要擦到,要保证每一个地方都很干净。
下一个任务是擦阳台的门,上面很多老脏,需要擦很多遍才能擦干净,难度等级为三颗星(满级为五颗星),不过,一想起奶奶每年都要一个人在这里擦,比我辛苦得多,我便坚持了下来。
之后,我们陪爷爷奶奶聊天,我给他们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和考试成绩,他们听后非常开心!因为妈妈是医生,所以她每次回去都要给爷爷奶奶量血压、号脉,然后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出去给爷爷奶奶买药。晚上,我们还给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一家人温馨和睦,其乐融融。
等我长大以后,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还会接父母一起住,这样我就能天天孝顺父母了!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十一
除夕那天,我们每个小朋友早早穿上了新衣服,显得精神焕发,奶奶夸我真帅气,妈妈准备了一桌美味可口的年夜饭,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大龙虾,小炒鱼……我们一家人坐在大圆桌四周,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端起酒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胜利,万事如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还给了我好多压岁钱,我的心乐开了花,然后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
放完烟花,我们回到屋里,坐在沙发上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然后精彩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一年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明天,我们又长大一岁了。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十二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盐城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尝尝有一种凶猛的野兽,叫“年”,这种野兽经常扰乱人的生活,每逢春节就出来持居民的牲畜,害的居民没有安宁的日子。后来,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终于得知年兽害怕红色、害怕吵闹、害怕火。人们每逢春节就在门口挂红色的对联,生起火堆,放烟火。家家户户还不停地吹吹打打,热闹极了。人们称这为“过年”。从此,年兽就再也不敢来骚扰人民了,这个习俗也流传了下来。
春节不仅讲究玩,还讲究吃。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一个快乐的节日,让人喜欢的节日!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汇总13篇)篇十三
今天是除夕,喝完酒,吃了团圆饭,我们就开始了一场包饺子比赛。我和妹妹负责擀面皮儿,奶奶和妈妈负责包,看看是擀得快还是包得快,看最后是谁赢。
奶奶把包饺子的材料准备好后,我和妹妹就像快要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样,飞快地擀着,两只小手恰好地搭配,左手旋转面皮儿,右手飞快地转着擀面杖,时不时地拿一些面撒在面皮儿上。为了提高速度,我和妹妹两个还变着花样擀,发明了一次擀两个面皮儿的擀法儿。
由于太着急,不一会儿我们就擀累了,一看奶奶那边还有一大些没包,不由得暗自高兴,想偷一下懒,休息一会儿。这时大娘见奶奶情况不妙,拔刀相助,帮助奶奶她们包。我和妹妹赶紧继续快擀。
哈哈!人家说“姜是老的辣”,而我们是“姜还是小的辣”,看着奶奶她们那一摞摞还没包的面皮儿,我和妹妹兴奋得大声喊到:“耶!我们胜利了!我们赢了!”奶奶赞许地说:“今晚上包饺子,多亏了这两个小家伙!”
过了一会儿,奶奶说还要包元宝,元宝里要放硬币。我说:“放十枚吧,划一人一个,多出来一个,看谁能吃到。”我先把硬币放在盐水里泡,然后又放在白酒里泡,洗净后拿给奶奶。奶奶就对我说:“谁吃到有钱的元宝,就证明谁能在新的一年里发大财。”我听完后笑着对爸爸说:“爸爸,你一定要多吃元宝哦!”心里也在祈盼:但愿明早上我也能吃到几个带硬币的元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