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务劳动篇一
每当我看到热腾腾的馒头时,我便会想起那一次蒸馒头,还笑得合不拢嘴呢!
寒假的一天,我爸妈出去了,我心里就想:妈妈每天要上班,下班后又要做家务,而我从没给妈妈做过一次家务,这回是个好机会,就简单的蒸一次馒头吧!
我马上把小伙伴叫来做我的助手。我先在面粉里加了一些水,再放到火炉上烤,后来觉得太干了又放了一些水。过了五分钟,把面端拿出来揉。一开始,我总揉不成长方形,揉了半个小时,才揉好。然后,就用刀把面团切成二十多个大小差不多的小面蛋。接着把它们拿去蒸。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我一看,一个个馒头都变成了黑色,我拿了一个馒头一咬,硬得象是一块石头。
忽然,一阵开门的声音响起,我知道爸爸妈妈回来了,妈妈一进来便问:“你们在厨房做什么?”小伙伴说:“我们做‘黑色石头’”。爸妈一看全明白了,都哈哈大笑,就连不爱笑的爸爸也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后来,我才知道揉面的时候忘了放发酵粉。
经过这件事后,我知道只有仔细观察、虚心学习,才会成功!
家务劳动篇二
1、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组织学生出刊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
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劳动教育书籍进行学习,交流心得。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我把本班的清洁区划分到小组,再由小组划分到个人,每组组长负责督促检查,根据情况打分评比,由于加强管理,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同组学生之间相互督促都不甘心落后于别的小组,所以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热爱劳动教育活动前,那些懒惰的学生,那些厌恶劳动的学生,看不起劳动的学生在全班集体的劳动气氛中,他们的自尊心荣誉感也会促使他们鼓足勇气加入集体劳动中去,他们的内心也会萌发出劳动的光荣感。
家务劳动是生活的小百科全书,让学生适当地从事一些家务劳动,不仅是学生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去做的'事,也是我们教师应提倡的一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因为学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身边,孩子要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在活动中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应尽自己能力完成一些家务劳动,每周六要学会煮饭,学会烹制一道菜肴等,在家长的协助指导下,让学生实践,哪怕是没有做好,也没有关系。在学生与家长共同进行家务劳动时,告诫学生要爱惜粮食,买东西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安全,使电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还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使学生养成一种爱劳动的好思想,好习惯,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劳动正确地认识到人生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的促进,我班的学生更加热爱劳动了,同时,活动也培养了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明白了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了对父母进行感恩,知道了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懂得了珍惜。我班将会把这项活动长期扎实地开展下去。
家务劳动篇三
在我家,家务几乎都是奶奶做的,由于奶奶年纪大了,手脚不灵活。今日,我把扫地和拖地的活全包了。
首先,我用扫把,把卧室里的所有地方,包括那些没有人注意的地方,全部都认认真真地打扫了一遍。
扫完卧室,该扫厨房了,厨房也是难扫的了,因为厨房是奶奶用来做美味佳肴的地方,调料和垃圾会撒在地上,我一扫,果真如此。
厨房算难扫的,但什么算最难扫的?答案仅有一个——客厅。它是最脏、面积最大的房间了。爷爷在客厅修过东西,奶奶经常在客厅吃花生,而我,也在客厅吃了不少零食。这一扫,竟扫出一堆零件、花生皮和零食末儿!
扫完地之后,又该拖地了。我先把自我的卧室给拖干净,毕竟那是我的卧室!拖完了好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该拖爷爷奶奶的卧室了。我也要把那里拖干净,不让它伤害我的爷爷奶奶。
最大的考验来了——客厅。为了家人的安全我可花了不少功夫打扫。最好打扫的房间就是“wc”了,我很快就完工了。
我今日虽然很累,可是我感受到一种无法形容的欢乐。